绞车司机危险源辨识
绞车危险源辨识及防范措施

绞车危险源辨识及防范措施一、操作不当1.启动绞车前未检查绞车制动装置是否可靠,导致制动失效,引起绞车失控,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2.操作绞车时未认真观察负载表、速度表和深度指示器等仪表,导致绞车超载、超速或过卷等危险情况。
3.操作过程中未保持稳定的操作速度,导致绞车急加速或急减速,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二、机械故障1.绞车机械部件磨损、老化或断裂,导致绞车运行不稳定或设备损坏,造成人员伤害。
2.绞车齿轮和轴承等传动部件出现故障,导致绞车运行异常,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3.绞车底座或支撑架断裂或失稳,导致绞车倾覆或设备损坏,造成人员伤害。
三、信号不清1.绞车司机未收到或未听清提升信号,导致绞车误动作,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2.绞车司机误将停车信号误判为启动信号,导致绞车失控,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3.信号传递过程中出现错误或中断,导致绞车操作失误,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四、防护不当1.绞车运行过程中未设置安全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失效,导致人员误入危险区域,造成人员伤害。
2.绞车司机未佩戴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劳保鞋等,导致人员受伤。
3.绞车运行过程中未设置有效的紧急停车装置或不灵敏可靠,导致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及时停车,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五、维护不足1.绞车设备未及时进行保养维护或保养不当,导致绞车部件磨损、老化或失灵,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2.绞车电控系统未及时进行检查和维护,导致电控部件出现故障,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3.绞车钢丝绳等易损件未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导致钢丝绳断裂或脱落,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六、人员伤害1.在绞车操作过程中,其他作业人员未与绞车司机配合协调好,导致人员受伤。
2.在绞车运行过程中,作业人员未遵守安全规定,私自进入危险区域或进行危险操作,造成人员受伤。
3.在绞车维护过程中,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进行操作或使用不当的工具,导致人员受伤。
七、触电事故1.在绞车电控柜或电机等带电部位附近工作时,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或使用不当的工器具,导致触电事故。
绞车操作工危险源辨识范本

绞车操作工危险源辨识范本一、危险源辨识——设备相关1.电源线松脱或损坏:绞车操作工在使用绞车时,需要连接电源线,如果电源线松脱或损坏,有可能导致电击事故或火灾发生。
2.绞车钢丝绳断裂:绞车的核心部件是钢丝绳,如果钢丝绳断裂,将会导致失控,可能对操作工和周围人员造成伤害。
3.绞车操作过程中引发的火灾:绞车操作时,由于各种原因(如电气线路短路、机械故障、操作失误等)可能引发火灾,危及操作工和周围人员的生命安全。
4.机械部件故障:绞车的各个机械部件,如齿轮、轴承等,如果出现故障或失效,可能导致设备失控或停止运转,对操作工和周围人员造成危险。
5.绞车操作工受夹伤或撞伤:在使用绞车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操作工可能会被绞车卷入或受夹伤、撞伤,造成伤害。
6.绞车操作过程中引发的放射性危害:一些绞车设备可能具有放射性元素,如果操作不当或发生事故,可能会对操作工和周围环境产生放射性危害。
7.升降过程中突然停电或掉落:绞车在升降过程中,如果突然停电或发生掉落,可能造成操作工和周围人员的伤害。
8.绞车机身不稳定或坍塌:由于长期使用或操作不当,绞车的机身可能出现不稳定或坍塌的情况,造成伤害。
二、危险源辨识——作业环境相关1.操作区域的狭窄和拥挤:绞车操作通常在狭小的空间中进行,如果操作区域狭窄和拥挤,可能增加操作工遭受撞击、夹伤等伤害的风险。
2.作业环境的高温或低温:在高温或低温的环境中操作绞车,可能导致操作工中暑或受寒,对健康造成损害。
3.作业环境的噪音和振动:绞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如果长期暴露在噪音和振动环境中,可能对操作工的听力和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4.操作区域的潮湿或积水:绞车操作工在潮湿或积水的环境中工作,可能增加滑倒、摔倒的风险,对操作工的安全构成威胁。
5.作业区域的灯光不足或存在盲区:如果作业区域的灯光不足或存在盲区,可能导致操作工操作困难,增加操作失误和事故的风险。
6.作业环境存在有害气体或化学品:如果绞车操作工长期在有害气体或化学品的环境中工作,可能对操作工的健康产生危害。
2024年绞车操作工危险源辨识(三篇)

2024年绞车操作工危险源辨识1、作业点巷道支护不完好、存在安全隐患;2、绞车固定不牢固、四压两戗不齐全、柱头捆绑不牢固;3、操作按钮失灵;4、钢丝绳磨损、断丝超过10%;5、无信号装置或信号装置不齐全、不完好;6、按钮操作线破损、设备失爆;7、无护绳板、操作手把不灵活;8、连接装置、一坡四挡不齐全、不完好;9、作业地点有人员逗留、行走或工作;10、提、放完车后,未将绞车开关停电打到闭锁位置。
三、预控措施1、每班作业前,班组长必须认真检查巷道帮、顶及巷道支护情况,发现隐患应及时处理,确保安全后方可施工;2、绞车司机在开机前必须认真检查绞车底角螺丝、四压两戗是否牢固、可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安全;3、绞车司机在开机前必须认真检查按钮、旋转部位等设施是否灵敏可靠有无失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完好后,开机试运转;4、绞车司机在开机前必须认真检查绞车钢丝绳是否断丝超限、各固定设施是否齐全牢固,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确保符合使用规定后,开机试运转;5、绞车司机在开机前必须认真检查绞车声光信号灵敏、可靠,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6、绞车司机在开机前必须认真检查绞车开关、按钮无失爆,接线盒无松动现象,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7、绞车司机在开机前必须认真检查各操作手把、护绳板、按钮、旋转部位等设施是否灵敏可靠有无失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完好后开机试运转;8、必须通知机电科、安管科,由施工单位与机电科、安管科现场检查绞车联接装置及一坡三挡的固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安全后方可作业;9、绞车司机在开机前必须认真检查绞车运行范围内及两侧是否有人员作业或逗留,发现有人时,应及时将人员撤离运行区域,并按规定设置警戒后方可开机试运转;10、绞车司机在提、放完车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将绞车开关打到零位并闭锁。
四、作业标准1、绞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2、对作业地点进行敲帮问顶,清除顶帮隐患;3、绞车固定牢固、四压两戗齐全且固定牢固,柱头捆绑牢固;4、绞车制动闸和工作闸、闸带必须完好;5、绞车钢丝绳、控制开关、操作按钮、电机、电铃等,必须达到完好标准;6、护绳板紧固、完整;7、联接装置完好、一坡四挡齐全、可靠;8、试空车;应无异常响声和震动;9、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并按要求设好警戒;10、绞车运行中,绞车司机精力集中注意观察,手不离闸把;11、注意绞车各部位运行情况,发现有异常,应立即停车;12、绞车司机开车时,对信号判断要准确,不明信号均视为停车信号,绞车必须带电运转,严禁放飞车;13、提、放完车后,将钢丝绳盘绕在滚筒上,并将开关停电打到闭锁位置。
无极绳绞车司机岗位危险源辨识

无极绳绞车司机岗位危险源辨识1. 岗位介绍无极绳绞车司机通常是在工厂、仓库等场所工作。
他们主要负责将货物提升或降低到指定地点,以完成装卸货物的工作。
在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无极绳绞车司机需要操作绞车、绳索、起重机等工具,以确保安全完成任务。
2. 岗位危险源在无极绳绞车司机的工作中,存在一些危险源,可能会对他们的安全造成威胁。
这些危险源包括:2.1 高处作业无极绳绞车司机需要操作绞车、绳索等设备,将货物提升到较高的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司机本身就处于高处作业中,存在着坠落的危险。
2.2 货物掉落在进行装卸货物的过程中,货物可能会掉落,造成伤害或破坏。
司机需要对货物进行稳固的安装,以避免掉落的发生。
2.3 设备故障绞车、绳索等设备也存在着故障的风险。
设备故障可能会导致货物突然下落或者起重设备失去控制,从而造成伤害或破坏。
2.4 环境因素无极绳绞车司机在操作绞车、绳索等设备的时候,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风力、温度、光照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司机的视线、听力或者操作难度,从而增加危险。
3. 危险源辨识和对策为了保证无极绳绞车司机的安全,需要在岗位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这些对策包括:3.1 提高意识首先,需要提高司机对危险源的意识。
司机应该了解岗位危险源,以及如何避免或者减少相关危险。
3.2 培训与考核组织培训和考核,提高司机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通过模拟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司机了解如何避免或者应对不同情况下的危险。
3.3 安全设施和装备在岗位上采用防护措施,例如安装防护栏杆、安全锁等装置,以减少高处坠落的风险。
同时,检验和维护绞车、绳索等设备,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的风险。
3.4 监控和检查建立健全的监控和检查机制,对无极绳绞车司机的操作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意外的发生。
4. 结论在无极绳绞车司机的岗位上,存在一些危险源可能会对司机的安全造成威胁。
同时,通过对于危险源的辨识和对策的实施,可以确保司机的安全。
绞车司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危险源

运输区绞车司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危险源一、设备故障1.绞车及其附属设施出现故障,如电气元件失灵、机械元件磨损断裂等,可能导致设备停运或效能降低,影响正常的运输工作。
2.维护保养不当或长时间使用未进行维护,可能造成设备老化、性能下降,甚至故障频发。
二、操作失误1.绞车司机操作过程中出现误操作,如启动绞车前未确认绳头或挂钩是否挂好,导致绳头或挂钩拉断、损坏设备。
2.司机在操作过程中未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如开车前未进行安全确认、操作过程中未保持集中注意力等,可能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意外事件1.运输过程中突然出现断绳、脱钩等意外事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2.运输区环境发生变化,如出现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可能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威胁。
四、绞车超载1.绞车载荷超过额定重量,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结构变形、安全事故等。
2.在多道工序或联合运输过程中,各工序之间协调不当、信息沟通不畅,导致绞车超载而引发事故。
五、轨道异常1.轨道不平稳、有障碍物或轨道末端未进行有效固定,可能导致绞车出轨、翻滚等危险情况。
2.轨道上的运输车辆未有效连接或车辆之间相对位置控制不当,可能造成车辆碰撞、出轨等事故。
六、防护不当1.在危险区域或工作场所未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防护栏杆和警示灯等防护设施,可能导致人员误入危险区域或对人员安全构成威胁。
2.绞车运行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带、戴眼罩等,可能对司机造成身体伤害。
七、不可抗力影响1.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和人为因素(如破坏、盗窃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运输中断等问题。
2.社会事件(如罢工、战争等)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输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其他未知因素1.一些未知的外部因素可能对绞车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干扰或中断,如电力供应不稳定等。
2.绞车系统的内部因素也可能导致不可预见的问题,如软件故障、数据丢失等。
绞车操作工危险源辨识

绞车操作工危险源辨识绞车是一种常用于工程施工和物料搬运的设备,但是由于其操纵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对于绞车操作工而言,危险源辨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操作环境、操作方式、设备本身和人员因素等方面,对绞车操作工常见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分析。
一、操作环境危险源1. 高空作业危险:绞车常常用于高空吊装作业,操作工处于高处工作,存在坠落风险。
可能因为操作不慎、平衡不良或者受外力干扰而造成坠落。
2. 狭小空间危险:有些施工现场由于空间狭小,绞车操作工需要在狭小空间内操纵绞车,可能会导致操作失误、碰撞其他物体或者受伤。
3. 潮湿、多尘环境危险:一些工程施工现场环境潮湿多尘,如果绞车操作工未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可能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甚至引发设备故障。
二、操作方式危险源1. 操作员不熟练:绞车操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如果操作员不熟练,可能会造成操作不当、操纵不准确或者设备失控等危险情况。
2. 操作不符合规程:绞车通常有操作规程和使用手册,如果操作员没有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或者操作不安全。
3. 超负荷操作:有些情况下,操作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能会将设备超负荷操作,这会给设备带来损坏的风险。
三、设备本身危险源1. 设备故障:绞车设备由于长时间使用或者维护不当,可能会出现故障,例如断轴、机械故障等问题,引发危险。
2. 电气故障:绞车通常需要电力供应,如果电气系统存在故障,可能会造成触电、火灾等危险情况。
3. 抱死:绞车抱死指绞车绳断裂或者抱向绞车鼓,导致绞车失控,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现象。
四、人员因素危险源1. 疲劳驾驶:绞车操作需要操作员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如果操作员疲劳驾驶,可能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增加操作风险。
2. 个人防护不当:绞车操作工需要佩戴合适的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如果操作员个人防护不当,可能会受伤或者遭受其他物体伤害。
3. 逾期使用设备:绞车设备可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如果超过使用寿命或者未按时进行维护,设备可能会出现故障或者操作不稳定。
绞车操作工危险源辨识模版

绞车操作工危险源辨识模版一.前言优质、高效的绞车操作工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
然而,绞车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有效地防范绞车作业中的各类风险,需要对绞车操作工的工作环境、作业方法、所涉及到的设备和材料等进行全面分析。
本文将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绞车操作工的危险源,并提供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危险源辨识1. 高处作业危险源:绞车操作工在高处进行作业时,易发生坠落事故。
防控措施:- 使用安全带和防滑鞋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员安全。
- 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他人注意作业现场。
- 定期检查作业设备的稳定性,防止设备倾倒。
- 在高处设置安全护栏,预防人员坠落。
2. 不当操作危险源:绞车操作工在操作绞车时,存在操作不当导致事故的风险。
防控措施:- 绞车操作工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绞车操作规程。
- 在操作前,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完好。
- 配备专门的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加强对绞车操作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3. 电气安全危险源:绞车作业涉及到电气设备,存在电击事故的风险。
防控措施:- 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 绞车操作工应接受电气安全培训,了解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防止电气设备受潮、进水等情况。
- 配备专业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
4. 物体打击危险源:绞车作业现场存在物体掉落或碰撞造成人员伤害的风险。
防控措施:- 使用安全绳等设备,确保悬挂物或设备安全可靠。
- 在作业现场设置保护网或挡板,防止物体掉落。
- 绞车操作工应佩戴安全帽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 加强对作业现场的清理和整理,减少杂物堆积。
三.结论绞车操作工作作为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针对绞车操作工的危险源,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绞车操作工应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同时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稳定。
绞车操作工安全须知:危险源辨识与应对

绞车操作工安全须知:危险源辨识与应对绞车操作工危险源辨识绞车操作工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操作不当或缺乏安全意识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本文将从九个方面分析绞车操作工可能面临的危险源,帮助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潜在的危险。
1.机械伤害绞车是一种机械设备,其运动部件和旋转部分可能导致绞车操作工的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必须保持警觉,遵循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以减少潜在的伤害。
2.绞车故障绞车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如传动失效、刹车失灵、电气故障等。
这些故障可能导致绞车失控,从而对操作工造成伤害。
为避免这种情况,操作工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绞车,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3.违章操作某些操作工可能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未经过培训上岗、酒后操作、疲劳操作等。
这些行为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防护缺失某些工作区域或设备可能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无护栏、无警示标志等。
操作工在这些区域工作时,必须注意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环境恶劣某些工作环境可能对操作工造成影响,如高温、低温、噪音、振动、有毒有害物质等。
操作工应关注工作环境,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6.维护不当绞车的维护保养非常重要,如果维护不当,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过度磨损、疲劳断裂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事故发生,因此,操作工必须按照规定的维护程序进行保养。
7.超载运行绞车设计有一定的承载限制,超过承载限制可能导致绞车故障或损坏。
操作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载荷管理,避免超载情况的发生。
8.信号不清在绞车运行过程中,如果信号不清晰或错误,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例如,如果操作工接收到错误的信号或没有收到信号就启动绞车,可能会对人员或设备造成伤害。
因此,必须确保清晰的信号传递和正确的信号处理。
9.安全距离不足在绞车操作过程中,安全距离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与运动的绞车或其部件保持的距离不足,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伤害。
操作工应熟知并遵守关于安全距离的规定,以确保自身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绞车司机危险源辨识
绞车司机危险源辨识
1、危险源:未检查周围环境。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周围有不安全因素时影响绞车司机正常操作。
预控措施:检查绞车周围环境5m范围内顶帮支护安全可靠,钢丝绳道无障碍物,便于操作和观望。
2、危险源:未检查绞车固定情况。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绞车晃动或移位碰伤司机。
预控措施:绞车必须用砼基础底座固定牢固。
3、危险源:未进行安全检查。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事故。
预控措施:检查制动闸和工作闸(离合闸)闸带完整无断裂,磨损不超限,各部螺栓,销、拉杆螺栓及背冒限位销、钩头、绳皮等完好齐全,无弯曲,变形,绞车前方必须有护网。
4、危险源:未进行钢丝绳检查。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钢丝绳抽伤或跑车撞伤人员。
预控措施:钢丝绳必须符合要求,无断丝、断股、弯曲、打结,在滚筒上绳端固定要牢固。
5、危险源:信号工站立位置不当。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钢丝绳伤人。
预控措施:信号工必须站立在安全位置,绳道范围内严禁行人。
6、危险源:信号工不按照规定信号指令发送。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①易造成误拉车,酿成事故;②易出现事故后不能及时停车,使事故扩大。
预控措施:信号工必须准确无误的进行信号传输,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7、危险源:绞车运行中离开操作台。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遇问题不能及时停车。
预控措施:绞车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操作台。
8、危险源:绞车未实行远方操作按钮。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遇问题不能及时停车。
预控措施:绞车必须远程控制,严禁开关直接操作。
9、危险源:行车时行人。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出现碰伤或挤伤工作人员。
预控措施:①绞车运行时严禁行人;②轨道巷严格封闭式管理。
10、危险源:提升速度不平稳。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掉道、翻车或跑车事故。
预控措施:①运送设备过程中,速度应匀速运行;②必须按规定使用保险绳;③使用专用连接装置,严禁使用绳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