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风险控制能力和内部控制水平。

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化,内部审计的工作也愈加重要和复杂。

在此背景下,如何保证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成为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将针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问题,探究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策略,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以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以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内部审计质量的构成要素以及各因素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机理的探究;2.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实践方式和方法的分析研究,包括内部审计团队的人员构成、审计流程、方法、技术、工具等;3.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的探究,包括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效果评价及改进。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采用统计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

三、研究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获得以下成果:1.建立完整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掌握评价内部审计质量的方法和技巧;2.总结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最佳实践,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方法;3.发现和解决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四、预期的研究时间表本研究拟采用三年的时间完成。

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第一年:进行相关文献调研,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构建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第二年:分析和处理数据,并总结提炼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最佳实践,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第三年:将研究结果整理成文章,并进行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同时推广研究成果并接受业界的评价。

以上是本研究的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研究的开题报告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研究的开题报告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逐渐被重视。

而内部审计制度是保障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实施的一种重要手段。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与运行,能够
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缺陷、风险隐患以及违规行为,保障企业的合法经
营和安全稳健的发展。

因此,对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探究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概念、意义及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
(2)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要素及合规性要求;
(3)内部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4)常见内部审计问题及排除措施;
(5)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

其中,文献研究法将用于梳理国内外有关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相关法规、标准、政策、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
将用于了解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和问题;案例研究法将用于分析内部审计实践中的问
题及解决方法。

四、预期成果
本次研究将构建完整、合理且可行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提供一份全面的内部审计指南,帮助企业建立和运行内部审计制度,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同时,通过本研究,提高内部审计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的提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商业银行是金融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逐步扩大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内部风险
也日益倍增,如何保持银行的安全和稳定成为了银行管理的核心问题。

有效的内部审
计是确保商业银行安全和稳定运营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对商业银
行内部审计问题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将着重探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问题,以发现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探索解决方案,对商业银行内部风险内部控制进行改进,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提高
银行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客户信任度。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不同的方面入手,以深入探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问题:
1.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意义和目标;
2.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和工作程序;
3.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其原因分析;
4.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改进方案和实施建议;
5.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评价和效果分析。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建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模型,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拟定改善方案,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多个途径,来收
集关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资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措施,探讨其可行性
和实施效果。

五、预期成果
本研究旨在发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问题与提出相应的完善方案,使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变得更加完善和规范,促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和不断成熟,为银行业发
展的可持续性提供有力的支撑,从而为国家金融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内部审计开题报告

内部审计开题报告

内部审计开题报告背景和目的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改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次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对公司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综合评估,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善建议,为公司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审计内容和范围本次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司财务、采购、销售、生产等各个方面的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估和风险识别,重点审计范围包括:1.财务管理–财务流程的设计与实施情况–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资金管理、结算管理、税务合规管理等2.采购管理–采购流程的完整性和合规性–供应商管理和评估–采购风险的识别和管理3.销售管理–销售流程的完整性和合规性–客户管理和评估–销售风险的识别和管理4.生产管理–生产流程的完整性和合规性–生产成本和管理–生产安全和环保管理审计方法和步骤本次内部审计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1.预先了解公司内部控制的制度和流程,制定审计计划。

2.采用现场实地观察、文书审查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来获取审计数据。

3.根据获取到的数据,认真评估现有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4.完成内部审计的报告撰写和审计报告的汇总,提出改进建议。

5.把审计结果进行反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展整改和完善工作。

预期成果本次内部审计的预期成果包括:1.发现和解决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2.提出改进建议和完整的内控管理制度,强化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帮助企业树立公正、透明、高效的管理理念,提高公司整体的市场形象和公信力。

结论本次内部审计的开题报告就结束了。

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司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我们将认真按照预定的计划和程序进行审计,力求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风险防范提供有力保障。

内部审计的开题报告

内部审计的开题报告

内部审计的开题报告内部审计的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和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次开题报告旨在介绍内部审计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并探讨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和挑战。

二、内部审计的定义和目的内部审计是指由企业内部的独立审计部门或专业人员对企业的财务、运营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审查。

其目的在于提供独立、客观的评估意见,帮助企业实现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的有效性。

三、内部审计的重要性1. 提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保障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运营和财务活动的全面审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内部控制漏洞,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保障。

这有助于减少企业面临的风险,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财务稳定性。

2. 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治理结构的评估,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治理问题。

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合规性,增强企业的声誉和信任度。

3. 提供管理决策的依据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各个方面的评估和审查,提供独立、客观的评估意见,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依据。

这有助于提高管理层的决策质量和效果,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内部审计的应用和挑战1. 应用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财务审计、运营审计、合规审计等。

通过对企业各个方面的评估和审查,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改进业务流程和提高内部控制效果。

2. 挑战内部审计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人力资源的不足、技术工具的使用和数据分析的能力等方面。

此外,内部审计还需要面对企业文化、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以保持独立、客观的审计态度和意见。

五、结论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提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保障、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和提供管理决策的依据,内部审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财务稳定性,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内部审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的能力和技术工具的使用,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

内部审计开题报告_

内部审计开题报告_

内部审计开题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企业内部管理越来越重要,而内部审计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内部审计是指在企业中从事鉴定、评价、监督和改进企业内部控制、经营管理活动等的独立机构或部门进行的一种对企业的全方位检查。

这种检查旨在为企业提供循序渐进、稳健发展的方法和建议,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并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众所周知,企业的内控制度和管理体系必不可少。

而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监督和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手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内部审计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分析和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而且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的信息。

二、课题背景内部审计是一个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过程,包括审计规划、风险评估、审计收集证据、审计发现问题、汇报问题等环节。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谨的细致的工作,也正因为如此,内部审计所需的人员和资源通常都是巨大的。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内部审计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企业通常拥有庞大的组织架构、涉及的业务领域比较广泛,内部管理涉及的人员和系统也不会有所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内部控制失效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而内部审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挥着关键作用。

三、研究问题针对企业内部审计,我们需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内部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明确内部审计的目的,并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作用。

2.内部审计的流程和方法:研究内部审计的流程和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支持。

3.内部审计的规范和法律法规:研究内部审计的规范和法律法规,并进一步说明企业内部审计应该如何符合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以确保审计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4.企业内部审计中的问题:分析企业内部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和改善方案,以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等。

具体而言,我们将使用一定的时间来查找国内外相关的内部审计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系统、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以便充分了解内部审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开题报告

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开题报告

撰写论文三稿
2016 年 3 月 21 日-2016 年 4 月 15 日
修改论文三稿、定稿、制作 PPT
2016 年 4 月 20 日-2016 年 5 月 15 日
答辩前准备工作及论文答辩
[1] 吴寿元,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 2012 [2] 吴中意,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审计风险及对策》[J], 财经界(学术版), 2014 [3] 王锡刚、姜延延,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对策分析》[J], 财经界(学术版), 2014 [4] 李玲博,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2015 [5] 童莉莉、吴万盛,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2015 [6] 盛芳,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职责》[J], 财会研究, 2011 [7] 钟骏华、李英华《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2015 [8] 方兰琴, 《浅谈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审计》[J], 会计师, 2015 [9] 易俊、李敏《内部审计防范企业财务风险》[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10] 邓良红,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2011
[11] 房素芳,《试论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对策》, 现代商业, 2012 [12] 李坤,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2012 [13] 祝令娥,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2013 [14] 李小燕、钱伟, 《关于对内部审计风险及对策的若干思考》, 商场现代化, 2012 [15] 林群, 《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思考》, 审计与理财, 2012 [16] Victor Munteanu、Dragos Laurentiu Zaharia, 《Current Trends in Internal Audit》, 2014 [17] Cordos、George-Sliviu, 《Analysis of Internal Audit Practices on FTSE100》, 2014 [17] Cordos、George-Sliviu,《Analysis of Internal Audit Practices on FTSE100》,2014 指导教师意见:

内部审计 开题报告

内部审计 开题报告

内部审计开题报告内部审计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内部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逐渐受到了企业的重视。

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进行独立和客观的评估,以提供有关改进管理效能和增强内部控制的建议。

然而,随着企业环境的复杂性增加,内部审计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内部审计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提高内部审计的效能。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内部审计的深入研究,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内部审计的定义、目标和作用;2. 内部审计的现状和问题;3. 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和挑战;4. 如何提高内部审计的效能。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分析实际案例,对内部审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还将通过访谈一些从业人员,了解他们对内部审计的看法和经验,以丰富研究的内容和结论。

四、研究内容1. 内部审计的定义、目标和作用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对其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进行独立和客观的评估。

其主要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的有效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能。

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主要有:发现和预防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供独立和客观的评估、改善内部控制和管理流程、提供决策支持和建议等。

2. 内部审计的现状和问题目前,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得到了认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内部审计的建设和发展。

然而,内部审计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审计资源不足、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方法不够科学和灵活、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不高等。

3. 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和挑战随着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内部审计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其中,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数据分析的发展、全球化的影响等。

同时,内部审计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需求的提高、审计方法的创新和改进、审计结果的有效传达和落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学院:江西财经大学专业:会计姓名:___xxx学号:___xxxxxxxxxxx____ 指导教:xxx2012年3月27日一、引言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

会计信息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依据,成为国家和地方制定各个经济发展计划和各项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人们据此进行投资、决策、分析、评估的主要依据。

但是会计信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这时内部审计的作用就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企业内部弄虚作假,会计核算不实的一系列的会计造假现象相当普遍,对会计系统的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扰乱了国内市场经济秩序。

据黑龙江省2010年12月12日发布《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显示全省受检的169户企业中有75户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占检查总数的44%。

由此可见研究并解决会计信息失真是必要和重要的。

这些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醒着我们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控制,因为健全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对于加强企业管理,防范企业内部弄虚造假,提高会计核算,防止错误舞弊,避免和降低风险,保障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程度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是衡量企业管理效率的标志和规避降低风险的保障。

二、课题研究目的: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的独立检查和评价活动,其目的是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监督,遵守国家财经纪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但据调查,有62.5%的企业没有内部审计人员;而在设置了内部审计人员的企业中,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要职能是记帐、算帐、报帐的企业占到76.92%,即这些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仍然是会计的职能。

归其问题主要为①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结构设置不合理;②内部审计的职能较窄;③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④内部审计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⑤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是造内部审计不能充分开展。

⑥内部审计的技术手段落后。

大部分的内部审计主要是手工测试,已全部业务和账目为基础,个人经验判断的抽样审计,使得内部审计随意性很大。

缺乏科学性。

审计的周期长、成本高、效力低,严重影响审计的效力与质量。

⑦审计软件少,(优秀软件),信息化手段落后,也限制课内部审计向更深的层次发展,对风险的管理和内部控制流程的把握,无法满足企业实际情况的变化。

三、课题研究意义:3.1、理论意义:内部审计是一个企业的眼睛及耳朵,他监控着一个企业的财政收入及支出,是了解一个企业的运行健康状态的重要手段。

3.2、现实意义:内部审计是为了增加企业的价值、改善企业的经营而进行的独立、客观、公正的质询活动,是服务与理事会的,为企业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

目前内部审计活动包括风险评估及控制,这些活动都直接涉及公司的运行,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内部控制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历史进程,其发展完善的推动力来自于企业自身的客观需求和外在环境的变化。

按照目前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内部控制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1940年以前的内部牵制阶段。

这一阶段,内部控制基本体现的是一种内部牵制机能的执行,大体通过实物牵制、机械牵制、体制牵制、簿记牵制来体现企业内部的控制方式。

其着眼点是职责的分工和业务流程及其记录上的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其目标是防止企业内部的错误和舞弊。

2.1940年~1970年的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这一阶段着眼点在于通过形成和推行内部控制措施和方法来实现控制;目标除了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还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和遵循既定的管理政策等。

3.1980年~1990年的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这一阶段把控制环境纳入内控范围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不再区分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而统一表述为要素。

其着眼点在于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使内部控制的重点从一般向具体内容深化。

4.1990年之后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

这一阶段着眼点在于企业运作的全过程、全方位。

其中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求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对内部控制作了权威性的定义,即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

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该公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制”,它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具体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三个要素。

1992年,美国成立了“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设专门致力于内部控制研究的“发起组织委员会”,简称COSO。

COSO提出了题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研究报告,这就是著名的COSO报告。

审计准则委员会于1995年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78 号》,全面接受了COSO报告的观点,并自1997 年1 月起生效。

新准则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一个企业的董事长、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三大目标提供合理保证:首先,经营的效果和效率(操作性目标);其次,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信息性目标);第三是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遵从性目标)。

这三大目标既能满足不同的需要,又相互交叉。

是一种“全部控制论”的概念。

在COSO报告中,认为内部控制涵盖了企业内部五大组成部分的丰富内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和监督评审。

这五大组成部分与前述三大目标有机地相结合,构成了内部控制的完整体系。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控制环境1.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均是创始人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以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为联结点,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

在这样的企业中,员工之间要么是亲属关系,要么是松散型的通过招聘或互相介绍形成的工作关系,约束员工行为的大多是非正式制度或者是以亲属关系维系的工作关系,缺乏良好的道德行为标准及行为准则。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通常也没有意识到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的重要性。

2.中小民营企业尤其是一些以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主要是注重在原始劳动力的使用上,对知识和技术要求不高,员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质量管理的要求其胜任能力有限。

管理者缺乏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素质的长远考虑,员工也多着眼于短期利益。

这决定了企业的管理者在选聘领导者时多在家族内部考虑,无形中将一些优秀管理人才排斥在外,在人力资源方面缺少发展后劲。

3.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家族式经营管理方式和创始人独断专行的作风,其所有权和经营权一般不分离,企业所有权的社会化程度低,管理层的社会化、知识化程度也较低,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尽合理,没有层级分解,信息很难传递到各个层级管理部门,部门的授予权利和责任不清。

4.部分企业及国家骨干受利益的腐蚀,接受企业受贿,轻视企业做假账或包庇企业做假账等行为蔓延等,严重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会计系统1. 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方面。

由于民营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管理者高度集权管理严重,直接导致会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会计管理职责不分,管理者越权行事,会计执行的随意性较大。

2. 会计机构设置方面。

会计组织通常采用垂直管理模式,管理跨度小,幅度狭窄,由于受规模、财力、人力等限制,中小企业会计机构中的岗位设置容易产生交叉重叠现象,岗位职责不清,影响会计人员职能的发挥,不利于企业的内部控制。

3. 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未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三)控制活动。

多数企业家依靠直觉做决策,但在凭借自身能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把企业做大到一定规模时,由于控制程序跟不上,又会很快陷入混乱。

主要由于:1. 职责划分模糊。

2. 交易授权限定在狭小的范围内。

3. 实物控制薄弱。

4. 很少设置内部审计部门。

(信息来源于:百度百科)五、主要研究内容:本文在大量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现状原因及影响。

其主体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主要概述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影响及其地位;第二部分为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第三部分为整体分析及期望。

七、论文研究方法1、查资料及文献法2、实践分析法3、八、时间安排,1. 3月16 日发放<毕业论文撰写实施细则>,学生人手一册。

2. 3月19日召开主题班会布置毕业论文实施细则,毕业论文撰写方法面授课。

3. 3月22日完成选题,自行搜集撰写论文的素材和资料,编好论文写作提纲,交指导教师确认并签字。

4. 4月8日完成论文初稿。

5. 4月13日以前完成修改稿。

6. 4月15日以前完成论文定稿。

7. 4月17日以前完成论文正稿的编辑打印装订合成工作,上交论文正稿一式三份,论文电子文稿,(电子文稿的磁盘由学生自备),以及将指导教师审定修改的签字的论文,写作提纲,初稿,定稿,开题报告等材料统一交班主任老师。

8.4月17日做好毕业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对论文和相关资料重新阅读,理清思路,抓住要点,考虑如何简明扼要的语言概述自己论文的主要观点2.对论文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必要的复习,对论文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作一些补充性的思考,以提高自己在答辩中的应变能力。

9. 4月17毕业答辩。

10. 4月17是上交毕业论文的全部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