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物流信息共享平台项目建设方案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

目录

第一章项目简介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1)

1.3编制依据 (1)

1.4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1)

1.4.1建设目标 (1)

1.4.2建设规模与内容 (2)

1.4.3 建设期限 (4)

1.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4)

1.6 相对项目建议书批复的调整情况 (4)

1.7主要结论与建议 (4)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6)

2.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6)

2.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7)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

3.1 项目提出的背景 (8)

3.2 国内外研究情况 (8)

3.3 现有信息系统装备和信息化应用情况 (9)

3.4 信息系统装备和应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10)

3.5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11)

第四章需求分析 (13)

4.1与政务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和政务目标分析 (13)

4.1.1主要问题分析 (13)

4.1.2问题成因分析 (14)

4.2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 (15)

4.3信息量分析与预测 (20)

4.4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 (22)

4.4.1 用户对象分析 (22)

4.4.2系统功能分析 (23)

4.5性能需求分析 (36)

4.5.1 系统可用性 (36)

4.5.2 系统可扩展性 (36)

4.5.3 系统可靠性 (36)

4.5.4 系统的存储要求 (37)

第五章项目总体方案 (38)

5.1建设原则和策略 (38)

5.1.1建设原则 (38)

5.1.2建设策略 (38)

5.2建设目标 (39)

5.3总体建设任务 (39)

5.4总体设计方案 (41)

5.4.1总体架构 (41)

5.4.2 系统架构 (42)

5.4.2平台的网络拓扑结构 (43)

5.5 工程边界 (43)

5.5.1 与在建、已建工程的关系 (43)

5.5.2与后续工程的关系 (44)

第六章详细建设方案 (45)

6.1标准规范建设内容 (45)

6.2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方案 (45)

6.2.1数据内容分析 (45)

6.2.2异构数据采集、交换方案 (52)

6.2.3数据库建设方案 (62)

6.3应用支撑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63)

6.3.1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63)

6.3.2 物流信息公共服务系统 (66)

6.3.3 行业监督、统计、诚信管理信息系统 (70)

6.3.4 运营及交易管理信息系统 (71)

6.3.5 智能物流信息系统 (75)

6.3.6 典型示范应用系统推广 (81)

6.4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建设方案 (82)

6.4.1系统结构 (82)

6.4.2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性能需求 (83)

6.4.3设备配置方案 (86)

6.5终端系统建设方案 (89)

6.5.1管理终端 (89)

6.5.2业务运行终端 (89)

6.6网络系统建设方案 (90)

6.6.1网络功能及性能需求 (90)

6.6.2网络系统构架 (91)

6.6.3网络管理与监测 (91)

6.6.4网络软硬件选型需求 (91)

6.7安全系统建设方案 (92)

6.7.1安全系统建设概述 (92)

6.7.2安全策略及解决方案 (93)

6.8备份系统建设方案 (101)

6.8.1数据资源备份 (101)

6.8.2主机的备份 (102)

6.8.3网络设备的备份 (103)

6.8.4设备冗余 (103)

6.8.5主机操作系统的备份 (103)

6.8.6应用软件的备份 (104)

6.9运行维护系统建设方案 (104)

6.9.1系统运行维护的方式 (104)

6.9.2相关运维方案 (105)

6.10主要软硬件配置方案 (105)

6.10.1系统支撑软件 (105)

6.10.2软硬件配置清单 (114)

6.10.3应用软件工程量 (114)

6.11机房及配套工程建设方案 (114)

6.11.1吊顶 (115)

6.11.2内墙装饰 (115)

6.11.3防静电地板 (115)

6.11.4供电系统 (116)

6.11.5 UPS不间断电源 (117)

6.11.6接地 (117)

6.11.7防雷 (118)

6.11.8空调 (119)

6.11.9综合布线 (119)

6.11.10门禁系统 (120)

6.12 平台运营演示监控中心建设方案 (121)

6.12.1 大屏幕显示系统 (121)

6.12.2 数字会议系统 (122)

6.12.3 音响扩声系统 (122)

6.12.4 中央控制系统 (122)

6.12.5 信号切换系统 (122)

第七章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和卫生 (124)

7.1环境影响分析 (124)

7.2环保措施及方案 (124)

7.3消防措施 (125)

7.4职业安全和卫生措施 (125)

第八章节能分析 (126)

8.1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126)

8.2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126)

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126)

8.4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等内容 (126)

第九章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 (128)

9.1领导和管理机构 (128)

9.2项目实施机构 (129)

9.3运行维护机构 (129)

9.4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 (131)

9.5人员培训方案 (131)

9.5.1培训对象 (131)

9.5.2培训内容 (131)

9.5.3培训形式 (132)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 (133)

10.1项目建设期 (133)

10.2实施进度计划 (133)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135)

11.1投资估算的有关说明 (135)

11.1.1估算依据 (135)

11.1.2估算说明 (135)

11.2项目总投资估算 (136)

11.3资金来源与落实情况 (136)

11.3.1项目建设资金 (136)

11.3.2运行维护资金 (136)

11.4资金使用计划 (137)

11.5项目运行维护经费估算 (137)

11.6运行维护费用估算 (137)

11.7项目运营费用估算 (137)

第十二章效益与评价指标分析 (138)

12.1经济效益分析 (138)

12.2社会效益分析 (139)

12.3项目评价指标分析 (140)

第十三章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 (143)

13.1风险识别和分析 (143)

13.2风险对策和管理 (144)

附表:

表一:项目软硬件配置清单 (146)

表二:应用系统定制开发工作量核算表 (152)

表三: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154)

表四:项目资金来源和运用表 (157)

表五:示范推广费分配表 (161)

表六:培训费用分配表 (162)

表七:项目运行维护费估算表 (163)

附图:

图一系统总体框架图 (164)

图二系统网络拓扑图 (165)

图三系统软硬件物理布局图 (166)

第一章项目简介

1.1项目名称

物流信息共享平台

1.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1.3编制依据

1.《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2009年;

2.《物流业振兴实施规划(2009-2011年)》,湘政发[2009]26号,2009年;

3.《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1〕191 号,2011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办发〔2007〕54号,2007年;

5.《公路水路交通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交通部,2007年;

6.《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1]192号,2011年;

7.《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交通运输厅,2011年;

8.《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交通厅,2011年;

9.《“数字XX”发展规划(2011-2015)》(讨论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1年;

10.《物流信息共享平台项目建议书》2011年;

11.交通运输厅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

12.交通运输厅提供的相关系统建设、设计文档资料。

1.4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1.4.1建设目标

《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将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列为十三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并明确提出了如下要求:

——以XX物流行业需求为依托,借助物联网技术,引导XX物流行业更

好的发展:通过RFID技术,实现智能仓储和货品自动识别;通过GPS、移动基站定位技术,实现对运输工具的定位跟踪;通过温控感应器、视频录像等技术,实现特种物品的安全运输。从政府引导和服务企业两个角度,构建功能性强、针对性高、扩展性好的物流信息平台。

——开发使用物流信息公共服务系统,加强应急物流和绿色物流信息分析与管理,为不同用户提供丰富的物流信息来源与渠道。采取政府引领、市场主导、企业参与的方式,各方通力合作形成并逐步完善交通物流信息服务和产业。

——建设政府和行业监督、诚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物流市场的宏观协调与监管,维护市场环境的公平与诚信。

——建立和完善物流信息标准体系;改造与物流密切相关的数据通用接口;通过企业示范,全面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开发推广交易管理信息系统,为参与各方提供物流相关服务的电子交易平台,减少企业运营成本,逐步提高物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扶持建立信息交换系统,推广“会员制”增值服务,实现物流信息交换的全方位管理和服务。

——采用开放式架构,不受编程语言、系统架构等方面的限制,开发推广通用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到2015年,通过采用SOA技术,建设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重点物流企业交通物流信息交换率达到80%以上。

基于此,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是:推进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促进物流信息共享,提升交通物流科技贡献率。

1.4.2建设规模与内容

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总投资额为6300万元人民币,建设周期为五年,主要用于平台建设、系统及软硬件开发、外围资源软件及接口改造、示范企业平台应用改造补贴。

1.4.

2.1 基础场地建设

主要包括:

1.50平方米的中心机房租赁与改造;

2.10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的租赁与改造;

3.200平方米的平台运营演示监控中心的租赁与改造。

1.4.

2.2 基础软硬件建设

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软硬件建设主要包括:平台数据中心投资建设、运营投入以及研发所必需的软件和硬件购置;

1.建设平台中心机房基础网络,其中包括光端设备、防火墙、交换机等;

2.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光纤接入,主要用于平台对外服务、研发团队的办公、开发工作的展开等;

3.服务器的购置与运营;

4.正版软件购置,主要包括:研发人员开发工具软件、工作电脑操作系统、工作电脑办公软件、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等;

5.部分项目的合作、外包,需要合作和外包的项目主要包括:GPS智能终端软件设计、RFID、读卡设备、3G智能手机软件的设计、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手机定位和底层通信接口项目等;

6.物联网技术的试验,新产品实验室的建设,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新颖的硬件技术、产品的支持,如RFID、二维条码、传感技术、温控设备以及配套的测试和工作仪器等;

7.办公电脑及外设,主要包括所有研发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复印机、数码相机、数据摄影机、投影仪等;

8.办公设备及环境建设,包括办公家具的配置、空调、电话等办公设施设备等;

9.客户服务呼叫中心席位的租赁。租赁25席位的语音呼叫中心,为用户提供语音呼叫服务;

10. 平台运营演示监控中心设备建设,包括演示大屏、投影仪、操作平台、会议设备系统等。

1.4.

2.3 平台研发

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的研发,主要包括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数据中心、物流公共系统及通用软件、智能物流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管理团队人员的工资、福利、奖金及其他补助,信息技术领域及分类高级技术人才的引进费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