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过程检验工作程序 - 制度大全

产品过程检验工作程序 - 制度大全
产品过程检验工作程序 - 制度大全

产品过程检验工作程序-制度大全

产品过程检验工作程序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产品过程检验程序⒈目的:对产品零件加工和成品装配的各工序的质量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防止不合格产品的流失,保证产品加工过程中符合标准要求。⒈范围:适用于指导产品零件加工,和...

产品过程检验程序

⒈目的:

对产品零件加工和成品装配的各工序的质量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防止不合格产品的流失,保证产品加工过程中符合标准要求。

⒈范围:

适用于指导产品零件加工,和成品装配过程中的工序检验工作。

⒈职责:

3.1检验组是工序检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工序检验的组织实施工作。

3.2技术部负责工序检验的技术标准等有关文件的编制工作。

3.3生产部及有关产品加工车间负责工序的首检、自检等检验工作的管理。

⒈工作程序:

4.1.1过程检验的策划:

技术部根据产品工艺流程图及产品质量特性等技术文件的要求,制定产品的工序检验流程,设立适当的工序检验点、站、网络,合理配置资源,生产部检验组按检验规程实施工序检验,以保证产品的工序加工质量。

4.1.2生产车间要按作业指导书和工序检验要求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首检、自检、完工检。工段长应确保工序产品质量,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工序。

4.2过程检验

4.2.1首检:

操作人员对上班加工的首件或首次产品,以及更换型号、工装、刀具后加工的首件产品,都要进行首检。首检按"作业指导书"的检验要求执行。操作者首检合格后交专职检验员进行确认。确认前,检验员首先核对仪表、标准件,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首检一般查3--5件,有异常时加倍抽样。首检产品质量正常可继续加工,如发现问题则立即通知操作者进行机床、工装调整。出现异常现象时,向有关领导反馈,等候处理,首检记录由操作者负责在《工序质量检查记录表》上填写,检验员在"认可栏"签字确认。

4.2.2巡检:

加工中,检验员按照检验规程要求的频次进行巡检,巡检间隔时间不大于二小时,对重点的工序或机床应当适当的增加巡检次数,巡检抽样一般为3--5件,异常时加倍抽样。巡检中发现异常波动,应立即通知操作者进行分析调整;如发现严重质量问题,按程序规定向有关部门及时反馈,等候处理。对巡检情况检验员要在《工序质量检验记录表》中做好记录。

4.2.3工序间的下转验收:

工段或车间之间的转序检验,按下转产品的各项质量特性和技术条件由检验员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和工段长共同在《工序流转单》中签字后方可后移交到下一道工序。

4.2.4装前检:

为确保成品质量,对加工完毕的零件质量中的容易引起用户投诉的质量特性,在成品装配前

实行100%全检。检验标准执行企业的内控标准。

4.2.6自检:

各工序操作者要按工艺文件要求进行自检,操作者的自检记录须经检验员认可后方可生产。

⒈相关文件:

5.1QS/TSB21301-200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2QS/TSB21401-2002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3QS/TSB20801-2002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⒈质量记录:

见清单。

电焊工职责电脑部职责电视台职责

欢迎下载使用,分享让人快乐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20200522205905)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公司产品质量保证工作,明确质量检验工作任务、范围、职责,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包含:产品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状态标识、不合格品管理制度、钢材质量检验制度、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检验员的考核标准等规定。 一、质检的基本职责 1、负责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毛坯、半成品,直至成品出厂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工作。 2、执行不合格产品不出厂的原则,保证出厂产品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要求,负责签发产品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 3、检验工作应严格贯彻质量标准、严格执行检验制度,检验人员应按产品图纸,技术文件进行检验,做出正确判断,做好废品管理工作。 4、检验工作做到“预防为主”坚持首件检验,重视中间检验,严格完工检验,实行专群结合,充分发挥操作者自检的积极作用。加强关键工序、关键零件,关键产品的质量检验,关键零件,关键产品要建立质量记录档案。 5、检验信息传递和可追溯性。要求原始记录齐全,填写清晰、整洁,保存完整;统计报表内容完整、真实、准确,具有可追溯性并及时报送。 二、检验员的岗位职责 1,严格按标准、图纸、工艺技术要求、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检验。 2,按公司的规定做好检验状态的标识。 3,做好检验记录。 4,签发不合格通知单,按规定发送有关部门。 5,对返修,返工后产品进行再检验,并重新进行检验状态的标识。 6,做好不合格率的统计,并参与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参与跟踪落实。 7,对操作人员执行工艺进行监督,参加工艺纪律的考察。

8,努力学习,积极运用检验的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检验成本。 8,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努力降低错检和漏检率。 三、原材料、外购件进厂检验: 1、凡进厂原材料、外购件须附有合格证或质保书,检验人员按规定进行检验 并将检验结果通知采购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并作好记录。 2、凡不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检验人员应拒签入库单,财务处则不予结算。 3、凡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若需让步,须办理让步手续,在未办妥 手续前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 4、外购件在签订供货合同时要明确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验收方案作为供需 双方生产、验收的依据。 5、原材料、外购件代用,应由采购部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会签,研究所长签 字批准后,方可投产使用,代用单位在投入使用前递交各有关部门。关键零件的代 用须经研究所长批准后报总工程师审批。 四、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 1、各生产环节的检验人员,应按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和工艺规程的要求进行 检验。合格产品,由检验人员签章后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产品开具不合格品通知 单交生产部门返修,废品或不是操作者原因导致的废品开具不合格处置单上报技术 质量部处理。 2、成熟的产品和工艺出现批量不合格品或废品时,应24内以书面形式报技术质量部。 3、各生产环节的检验,均须强调“首检”,加强“巡检”,严格“终检”。 (1)、首检:凡加工改变后的首件,均须进行检查,首件检查应由操作者自检 合格后交首检,首检合格,方准成批加工生产,检验员应对首检后的零件负责。 (2)、巡检:在生产过程中反复进行、检验员每班至少巡检两次,做好巡检记

首件检验管理制度

首件检验管理制度 一、目地: 为规范首件作业流程,避免因未做首件出现盲目生产造成批量性质量问题,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二、范围: 本公司各车间制造过程,均应进行首件检验。 三、定义: 首件检验:是指产品在批量生产之前,或因生产过程中设备、人员等影响产品生产的因素有较大变化时,应对产品所用原材料和所生产出的产品重新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确认;首件品指的是量产前面第一或前几件产品。 四、检验时机: 1. 产品连续批量生产前; 2. 设备模具更换或设备模具损坏维修好以及优化改进后; 3. 工程变更产品首次生产时; 4. 批量生产后中途转做其它产品,重新开始生产时; 五、检验流程: 1. 操作工按照生产计划单依据工艺技术标准要求进行自检; 2. 操作工判定生产制作的产品首件符合要求时,填写自检数据并签名,并将首件交互检人员进行确认,互检人员确认合格后签名。 3. 由班组长对首件进行确认; 3. 操作工将该首件提交QC(过程检验员)进行确认. 4. QC(过程检验员)依据依据工艺卡片、图纸等技术标准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并对检验的结果作出判定。如判定不合格,应向相应的操作工提出,并要求改善,重新制作首件,直至判定为合格为止,方可以进行量产。 5. 检验人员对首件判定不合格但属于设计问题或生产加工单位暂时无法改善的问题时.由生产车间通知部门主管、品质主管、技术中心进行裁决,必要时通知

其他有关部门人员一起进行判定评审,判定合格或临时放行才能进行大批量生产。

六、 首件合格品处理方式: 首件合格样品均由过程检验员放置在过程检验遏制区,并由过程检验员进行钢印标识,待本工序完工后与剩余相同规格的半成品一起流入下道。 七、 责任划分: 1. 对于所有检验项目以检验指导书、工艺卡片及图纸等技术标准为准,检验必须认真对照技术标准确认,不能漏检项目或在不确认是否合格的情况下盲目签字确认。 2. 如因首件检验有误造成产品批量不良返工(报废),组长(班长)、QC (过程检验员)负同等责任。 3. 如首件没有被确认或确认不合格,操作工仍然进行批量生产,则加工出来的不良品由操作工全部负责。 4. 首件检验时效性,,要求30分钟内完成。并由过程检验员向送检操作工作出判定结果。 八.首件作业流程图: 权责部门 流程 表单与注意事项 3、巡检记录单 各加工工序 各工序班组长 检验人员 生产车间 2、巡检记录单 1、巡检记录单

食品检验工作流程

食品检验工作流程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食化室检验工作流程 一、制备样品 检验员接到样品后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样品制备。 1、在制备样品时,观察该样品是否适于检验、其包装是否完好、样品有无损坏,根据样品流转卡核对样品及样品编号,按照产品标准要求进行制样。 2、将制备好的样品装进干净的样品瓶内,按照样品上的编号对样品瓶进行标记,所作的标记要能识别样品检验的状态。 3、按照样品保存条件对样品瓶内的样品进行保存备用。并在样品编号上做好检验状态标记。 4、茶叶样品在样品制备之前(即开封之前),必须先进行水分项目的检验。 5、其他固体样品在进行制备时,每次每制一个样品时必须保证制样机的清洁,防止样品相互污染。 6、当制样机发热发烫时必须停止制样,等制样机冷却后在继续制样,防止发热后是样品的水分蒸发,影响水分的检项。 二、样品的检验 1、在进行检验前首先对产品标准进行查看:一看项目的单位;二看项目的指标;三看项目的检验方法。 2、按照产品标准要求的检验方法查看检验方法,一看方法适用范围;二看试剂和材料;三看仪器和设备;四看操作步骤:五看结果计算;六看精密度。 3、按照检验方法要求配制试剂,并填写试剂配制记录,若需要使用标准溶液,填写标准溶液领用记录及使用记录, 4、对样品开始进行检验时,依据标准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在样品前处理时,要认真的排除各种可能影响的检验结果的因素。按标准要求配置标准曲线及样品检测溶液。

5、将标准溶液与样品待测液同时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该仪器操作规程,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6、将检测结果带入公式进行计算,完成样品检测原始记录,将检验结果录入电脑数据中,最后一位完成检验的检验员负责编写原始记录页码及将电脑数据提交。

质量检验员管理制度

质量检验员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明确质量责任,维护企业和职工利益,特制定本规定: 本公司员工依照本规定承担产品工作质量责任。 一、公司内部质量检验程序: 自检、互检、专检 二、质量事故的类别: 质量事故按造成损失的大小和对本公司声誉影响的不同程度划分为:重大质量事故;严重质量事故;一般质量事故。 1、重大质量事故的判定 a、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0元的; b、因质量问题造成顾客索赔,并有可能终止合作关系的; c、严重影响本公司形象的。 2、严重质量事故的判定 a、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元且不足3000元的; b、因质量问题造成顾客退货或拒收的; c、对本公司整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的。 3、一般质量事故的判定:凡行为/现象属于2条规定,均判定为一般质量事故。 三、质量事故的处罚 对于质量事故的责任者,将根据造成事故的归类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其处罚的办法为下列全部或其中之一 1、行政处分:包括通报批评、警告、降级、严重警告、留职察看、辞退、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2、罚款; 3、停职参加培训班进行教育; 4、对出现重大质量事故者,责任人行政上给予警告以上处分,罚款100-300元,部门领导处以罚款50-100元或给予行政处分。

5、对出现严重质量事故者,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或警告处分,罚款50-100元,部门领导处以罚款30-100元或给予行政处分。 6、对出现一般质量事故者,给予通报批评奖、罚责任人。 四、质量奖励的定性范围 下列行为/现象均属于质量奖励范畴: 1、发现并制止他人违反工艺和操作规程的行为,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者; 2、发现图纸编写错误,避免产生严重后果者; 3、发现专检失误,避免或减少质量损失者; 4、积极推进质量改进,使本部门/工序产品质量、工作效率、设备有效利用率提高。材料消耗下降,工作环境改善者; 5、积极向公司提合理化建议,经过采纳,在产品质量提高和材料消耗降低方面有成效的; 6、在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方面做出贡献的; 7、积级搞好本岗位/部门工作,全年工作成绩突出,产品质量优良,未出现质量事故者。 6、奖励的类别: 奖励分为:口头表扬、书面表扬、授予质量标兵、记大功。颁发荣誉证书并发给奖品或奖金。 物质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奖金。 7、质量奖惩的实施 7.1质管处根据有关部门反馈的信息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一般事故或奖励报请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执行;严重事故或重大奖励,须经主管副总经理签署意见批准后执行。 7.2 对质量事故责任者进行的罚款,以公司主管副总经理批准的意见为依据,由相应部门向财务部门出具罚款通知,从责任人当月工资中扣除。 7.3 质量罚款由财务部设专帐登记,做为质量奖励基金的补充。 7.4 对受到行政处分/书面表扬的员工,由人事部记入个人档案,并在公司公开场合公布。 检验具体流程 一、进货检验 1、对生产购进物资,由负责保管人员进行核对,确认原材料品名,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通知检验员检验。 2、检验员根据《检验标准》进行全数或抽样验证,并填写《原料检验记录》。 3、采购产品的验证方式:

生产过程质量检验制度

生产过程质量检验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对过程产品的质量特性进行检验和试验,以验证过程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适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检验和试验。 2 职责 2.1技检部负责过程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做好检验和试验记录;负责检验和试验的委托。 2.2相关部门负责协助质量检验员进行过程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3 工作程序 3.1过程件的质量检验执行“三检制”的检验制度,即:操作者日常的自检、班组长对本组各工序的互检和下道工序对上到工序质量的互检、质量检验员的专检。 3.2专职检验员对批量加工零件实行首检,每班第一个零件在操作者自检合格后由专职检验员检查,合格后允许批量加工,并填写首检单,做好首检标识。加工过程中专职检验员须进行巡检,频次每班至少抽查3次,做好巡检记录。每道工序完工后,质量检验员按产品图样、标准、检验要求进行全检,如检验合格,由质量检验员做好合格产品的标识,操作者填写“工序检验单” 质量检验员签字认可。 3.3经检验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由质量检员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验证单”,并对不合格进行标识隔离。技检部负责组织生产、技术有关人员参与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具体按《不合格品控制制度》的规定执行。 3.4当某些检验和试验项目本公司不能进行时,由技检部委托有资格的单位进行检验和试验,并对所委托单位的检验和试验能力、资质等进行评价,填写供方评价记录。 3.5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和试验而转入下道工序例外放行的,必须经技术负责人书面批准,例外放行产品要做好标识和记录以便追溯。 3.6产品在例外放行的同时,必须按规定进行正常的检验和试验,发现不合格应立即追回。 3.7每一次检验和试验,质检员都应做好检验和试验记录,记录应及时、完整、清晰,并能准确地反映出被检产品实际状况。 3.8技检员应得到质检部主管的授权,并在授权的检验范围内实施质量检验工作。

产品过程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过程检验管理制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对过程产品的质量特性进行检验和试验,以验证过程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适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检验和试验。 2.职责 2.1技检部负责过程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做好检验和试验记录;负责检验和试验的委托。 2.2相关部门负责协助质量检验员进行过程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3. 职责与权限 3.1 技检部归口执行本程序,负责检验标准和规范的制订,技检部检验员负责过程检验、试验和验证。 3.2 生产部负责不合格品处理以及整改措施跟踪。 4. 工作程序 4.1检验员应熟悉和掌握过程产品的产品标准、工艺文件、操作规程和检验规范。 4.2根据产品跟踪卡、产品标准、工艺文件、检验规范及有关规定对上工序转来的产品外观、结构、尺寸进行100%的复查。在开车前还要按上述要求对本工序的产品进行仔细的首件检查,正常生产以后,也要确保在每种产品排满装线盘一层内最少一次检查巡视,并做好纪录与标识。 4.3根据检验结果及有关规定及时对产品作出准确判断和标识,对于检查出的不合格品要立即停止生产,或转序,注明原因。并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按《不合格品管理规定》进行处理,完毕后还要进行复查,通过相关领导批准方可继续生产或转序。 4.4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在下工序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应由原生产工序负责处理,同时追究原生产工序机长兼检验员的错,漏检负责。 4.5各工序机长兼检验员要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所生产和检验的产品要勤看、勤量、勤检查。保证产品质量内外一致,对无合格章的产品,不得流转和使用, 4.6检验员负责不合格过程产品的评审和处理,并对检验结果和记录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全面性负责。 5.引用文件

产品首件检验管理制度

验制度

总则 制定目的 为确保生产品质,避免出现批量性品质问 题,特制 定本规章。 适用范围 本公司各制造单位的生产加工过程,均应 进行首件 检验,并依本规章执行。 权责单位 1) 品管部负责本规章制定、 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 总经理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首件检验规定 定义 1. 1.1 . 1.2 . 1.3 . 2.

本规章所称的首件是指制造单位各工程加工生产的 产品,经自我调试确认,判定合乎要求后,拟进行 批量生产前的第一个(台)产品(半成品、成品) 。 首件检验时机 1) 新产品第一次量产时的首件产品。 2) 每一制造命令(订单)开始生产的首件产品。 新产品首件检验 检验流程 1) 制造单位依工艺流程加工调试,并进行自检。 2) 品管 PQC 人员在制造单位加工调试时, 应调出各 相关检验依据文件或样品,并从旁协助,同时就 外观等易于判定之特性予以确认。 3) 制造单位认定生产之产品合乎要求时,将该首件 交 PQC 进一步检验。 4) PQC 人员依据检验文件、规范,对首件进行全面 的检查,如判定不合格,应向制造单位提出,并 要求改善,直到判定合格为止 2.2. 2.3. 2.3.1

5)PQC 判定合格,或判定不合格但属设计问题或制 造单位无法改善之问题时,由PQC 填写《首件检验报告》一式三联,呈主管审核。 6)经品管主管审核之《首件检验报告》及首件产品 由PQC 人员直接送往开发部门,交具体开发该产品之技术人员作检验。 7)开发部技术人员经检验后,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 判定,并填入《首件检验报告》中。 8)开发部、品管部均判定合格后,《首件检验报 告》一联由品管部保留,一联由开发部保留,一联转制造部,制造单位可以正式量产。 9)开发部、品管部判定不合格时,如属制造单位原 因时,应由制造单位改善、调试直到合格为止; 如属设计原因时,应停止生产,由开发部负责拟出对策加以改善后,方可恢复生产,并需重新作首件确认。

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流程

食品平台流程 1目的 为加强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增强质量风险意识,提高工作效率,特制订本公司检测工作流程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食品检测平台。 3工作流程 3.1接样 3.1.1委托:企业送检 3.1.1.1一般项目由客服部与实验室沟通确定是否收样;对于有争议的检测项目客服应先与质量部、实验室沟通确认后,方可收样。并详细填写委托协议书(包括委托单位信息、样品信息、检测项目及检测依据、检测费用、出具报告时间等)。 3.1.1.2客服部拿到具有本部部长签字盖章后的委托协议书方可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交接。实验室样品接收员确认样品是否符合检测规范,符合收样;不符合退回客服部,并由客服与客户解释是否重新送样。 3.1.1.3样品交接完成后,客服根据委托协议书将相关信息录入V-LIMS系统,确认检测科室、检测项目及价格,提交系统。 3.1.1.4对于需要外包的检测项目,客服应在第一时间与客户进行沟通,联系相关检测机构,将样品完好送至外包单位,与外包单位约定好检测结果出具时间。外包项目由客服部直接联系并负责跟踪外检报告出具进度。 3.1.2政府机构委托抽检 根据各食药局下发的抽样任务,由客服部统一安排抽样人员及车辆。到指定地点根据抽样计划抽取样品。 3.1.2.1业务负责人在接到食药局的抽样任务后,将相关信息移交客服部。由客服部下达抽样任务,抽样人员在接到抽样单后,外出抽检样品。 3.1.2.2抽样人员在完成抽样后,及时将抽检样品交接到客服部,由客服部核对抽样单信息、样品信息及样品状态,填写样品移交确认单。 3.1.2.3客服部根据抽检样品确认检测项目,按照抽样单填写V-LIMS系统,划分科室,报价,并确认检测期限。同时对所有抽检样品进行拍照,贴标签,分样,留样。保存相

车间生产检验管理制度

车间生产检验管理制度 为保证维修质量和政党开展技术质量检验,制定本制度: 一、本公司生产检验由技术检验员负责,具体由技术部检验员负责检 验作业。 二、技术检验员负责质检责任: (一)严格执行各项质量技术规章、标准和规范,严格把握质量检验关。 (二)参与制定与修订有关质量检验管理规章。 (三)掌握车间生产质量整体动态,完成质量分析,适时提出改进工作,提高质量的工作方案或建设。 (四)建立、调整、保存质检统计资料,适时向公司提供相关的信息。 三、质检工作具体规定: (一)凡进出送修车辆或总成,均需经过本厂有关人员技术检验。 1.进厂送修车辆,属一般性技术状况,由业务部接待人员负责技术检 测诊断,并对公司与客户负责;业务部接待人员不能确诊的,由技术 检验员配合,主持检测诊断,并向公司与客户负责。 2.车间生产过程质检由班组自检和检验员专检双层把关。维修生产过 程中,每完成一道工序,班组成员应按工艺规程,操作规范进行一次 自检;总成装配完成时,班组长应按标准进行一次自检;全车或局部 或总成维修完成,经过自检后,须经检验员进行全面质检,并做出合 格与否的确诊。否则不予出车间。

(二)生产过程中,出现价值最大或重要的零件或总成是否更换问题时,班组应请技术检验员到场进行技术分析、并决定是否更换。检验 员对价值量大或重要的零部件或总成的更换有决定权,并负有直接责任。 (三)因质量问题返修的车辆,首先经过检验员作返修前检测,确认 返修项目后,通知调度员安排返修单送车间班组返修。 (四)凡竣工车辆,包括返修竣工车辆,必须经技术检验员检验。检 验合格,检验员签署“合格”结论并签名,方可移交业务部。检验不 合格,检验员签署“不合格”及其项目、技术数据、要求返工等意见,立即通知车间主管和班组返工。检验员在技术质量上有一票决权,并 负有全部责任。 (五)凡返修车辆,班组经车间主管安排后应立即返修,最后不得拖 延到24小时后动工,否则作抗调处理。 (六)凡维修作业中出现漏项,维修质量不合格,违章作业,延误工 期等情况均由检验员在检验后记录在检验单上,当事班组应受到规定 的处分(处分另见规定)。 四、检验员的工作质量考核:检验员工作质量主要从检验工作量、检 验准确率,和检验记录的完整率、及时率三方面指标考核评价。检验 员在上述三项指标达到规定要求时,依情况评为优、良、正常三个工 作等级;不能达到上述规定时,依情况评为差、极差两个工作成绩等 级(评价指标另见规定)。

产品过程检验工作程序 - 制度大全

产品过程检验工作程序-制度大全 产品过程检验工作程序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产品过程检验程序⒈目的:对产品零件加工和成品装配的各工序的质量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防止不合格产品的流失,保证产品加工过程中符合标准要求。⒈范围:适用于指导产品零件加工,和... 产品过程检验程序 ⒈目的: 对产品零件加工和成品装配的各工序的质量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防止不合格产品的流失,保证产品加工过程中符合标准要求。 ⒈范围: 适用于指导产品零件加工,和成品装配过程中的工序检验工作。 ⒈职责: 3.1检验组是工序检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工序检验的组织实施工作。 3.2技术部负责工序检验的技术标准等有关文件的编制工作。 3.3生产部及有关产品加工车间负责工序的首检、自检等检验工作的管理。 ⒈工作程序: 4.1.1过程检验的策划: 技术部根据产品工艺流程图及产品质量特性等技术文件的要求,制定产品的工序检验流程,设立适当的工序检验点、站、网络,合理配置资源,生产部检验组按检验规程实施工序检验,以保证产品的工序加工质量。 4.1.2生产车间要按作业指导书和工序检验要求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首检、自检、完工检。工段长应确保工序产品质量,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工序。 4.2过程检验 4.2.1首检: 操作人员对上班加工的首件或首次产品,以及更换型号、工装、刀具后加工的首件产品,都要进行首检。首检按"作业指导书"的检验要求执行。操作者首检合格后交专职检验员进行确认。确认前,检验员首先核对仪表、标准件,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首检一般查3--5件,有异常时加倍抽样。首检产品质量正常可继续加工,如发现问题则立即通知操作者进行机床、工装调整。出现异常现象时,向有关领导反馈,等候处理,首检记录由操作者负责在《工序质量检查记录表》上填写,检验员在"认可栏"签字确认。 4.2.2巡检: 加工中,检验员按照检验规程要求的频次进行巡检,巡检间隔时间不大于二小时,对重点的工序或机床应当适当的增加巡检次数,巡检抽样一般为3--5件,异常时加倍抽样。巡检中发现异常波动,应立即通知操作者进行分析调整;如发现严重质量问题,按程序规定向有关部门及时反馈,等候处理。对巡检情况检验员要在《工序质量检验记录表》中做好记录。 4.2.3工序间的下转验收: 工段或车间之间的转序检验,按下转产品的各项质量特性和技术条件由检验员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和工段长共同在《工序流转单》中签字后方可后移交到下一道工序。 4.2.4装前检: 为确保成品质量,对加工完毕的零件质量中的容易引起用户投诉的质量特性,在成品装配前

产品首件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首件检验管理制度 总则 制定目的 为确保生产品质,幸免显现批量性品质咨询题,特制定本规章。适用范畴

本公司各制造单位的生产加工过程,均应进行首件检验,并依本规章执行。 权责单位 品管部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总经理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首件检验规定 定义 本规章所称的首件是指制造单位各工程加工生产的产品,经自我调试确认,判定合乎要求后,拟进行批量生产前的第一个(台)产品(半成品、成品)。 首件检验时机 新产品第一次量产时的首件产品。 每一制造命令(订单)开始生产的首件产品。 新产品首件检验 检验流程 制造单位依工艺流程加工调试,并进行自检。 品管PQC人员在制造单位加工调试时,应调出各有关检验依据文件或样品,并从旁协助,同时就外观等易于判定之特性予以确认。 制造单位认定生产之产品合乎要求时,将该首件交PQC进一步检验。 PQC人员依据检验文件、规范,对首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如判定不合格,应向制造单位提出,并要求改善,直到判定合格为止。 PQC判定合格,或判定不合格但属设计咨询题或制造单位无法改善之咨询题时,由PQC填写《首件检验报告》一式三联,呈主管审核。 经品管主管审核之《首件检验报告》及首件产品由PQC人员直截了当送往开发部门,交具体开发该产品之技术人员作检验。 开发部技术人员经检验后,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并填入《首件检验报告》中。 开发部、品管部均判定合格后,《首件检验报告》一联由品管部保留,一联由开发部保留,一联转制造部,制造单位能够正式量产。

开发部、品管部判定不合格时,如属制造单位缘故时,应由制造单位改善、调试直到合格为止;如属设计缘故时,应停止生产,由开发部负责拟出计策加以改善后,方可复原生产,并需重新作首件确认。 注意事项 某些品质特性之判定无法在短时刻内得出结论(如寿命试验等),这些特性于新产品试制时应进行检测,在首件检验时,可先不检验这些项目。 品管部应在量产开始后,依规范随机抽样,就未进行检验的项目实施检验,发觉咨询题及时反馈计策。 某些检验需要不止一个产品时,可要求制造单位生产足数之“首件”。 首件检验讲究时效,以幸免制造单位停工时刻太长。 应将合格之首件产品,作为样品由品管部储存。 订单首件检验 检验流程 参照新产品之首件检验流程进行。 因不属新产品,在客户没有技术修改变更之一样状况下,只要品管部判定合格即可生产,不必送开发部检验。

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1 目的 实施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以保证本厂所生产的产品质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生产加工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l 生产科负责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文件,指导车间进行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的控制;负责生产设施的维护保养,执行必要的作业指导书,做好生产记录。3.3 质检科负责生产加工过程的监控,实施检验及放行的控制。 3.4 供销科负责生产计划的制订。 4. 工作程序 4.1 获得规定产品特性的信息和文件 按照产品标准的规定和要求获得必要的生产信息,生产科及时将这些要求以书面形式传递到相关部门。 生产科对关键过程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其他情况下如必要时也应编制作业指导书。 供销科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经厂长审批后,根据采购计划安排采购和生产活动。 4.2 生产过程的控制 4.2.1 生产科确定认证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并识别和确定关键工序,详见《工艺流程图》,本厂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为: 原辅料的控制、调粉工序的控制、烘烤工序的控制 4.2.2关键过程包括: a) 对成品的质量、性能等有直接影响的工序; b) 成品重要质量特性形成的工序; c)工艺复杂,质量容易波动,对工人技艺要求高或问题发生较多的工序; 4.2.3 关键工序的控制: 对关键工序,按人、机、料、法、环五方面实施控制: a)关键工序必须编写工艺指导文件或作业指导书。生产科应做好传达、学习,规范操作程序;

b)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并考核合格;每一操作人员应按作业指导书进行加工。 c)投入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经过检验并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d)使用合适的生产设备和工具,并保证适宜的工作环境;应确保设备完好,工作场所环境符合要求,执行《卫生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e)规定生产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确定控制要求和工艺参数,做好生产过程参数控制记录,由质检科检验人员对生产过程实施监控,并依照产品验收标准,做好生产各工序的检验。以确保企业产品质量合格。 4.3 工艺检查要求和检验办法 企业职工应严格按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必须做到规定中的要求: a) 生产线员工应严格遵守相应操作规程和工艺文件,准确操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合格; b) 按照工艺文件上规定的工艺参数,检查相关工艺参数的设定,并进行记录。 c) 质检科按照《检验规范》,对过程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及时反馈到生产科门; d) 生产科、质检科每月对工艺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内容如下: ·过程参数必须完整、真实; ·现场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要求; ·过程检验结果是否能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卫生控制执行情况,包括个人卫生要求、工作环境卫生要求,设备卫生要求,有否达到食品企业卫生规范的要求。 ·检查考核结果记录在《工艺纪律检查表》上。 5. 考核办法 5.1质检科负责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对出公司的产品负责,有权对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执行质量管理,各项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5.2本考核办法采用打分制度,每月考评一次,每次100分,年终进行总评比。检查考核结果记录在《工艺纪律检查表》上,得分在70分以下时,对车间负责人扣200元,70-75分扣150分,75-80分扣100元,80-85分扣50元,85分以上不扣分。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XXXXC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检验管理办法 一、总则 1、目的 为严格执行公司产品质量标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严格落实国家产品质量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确保公司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2、责任 公司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由公司品管部门负全责,生产部、技术部门协助配合。并由品管部门负责最终给产品张贴质量合格标识,负责向顾客提供有关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凡因产品质量问题出现的客户退货、产品召回、纠纷等问题时,均由检验人员按规定承担全部责任。 3、质量检验主要环节 质量检验主要环节分为:原材料检验(依据相关购买合同条款进行检验)、产品生产过程检验和产品出厂检验三个方面。 4、检验方法 直观检查与仪器检查相结合、抽检和普检相结合。 5、检验人员权限 检验人员对产品质量拥有一票否决权,凡被检验认定为不合

格的产品(或原材料),不得进行生产和销售。 6、检验记录 每次检验都要有检验记录,并由相关人员签字后进行存档保管,产品原始检验记录至少保存二年以上。 二、原材进厂检验 1、时机 原材料入厂办理入库前,由采购部门通知品管部门对来料进行检验,未经过品管部门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来料不得办理入库手续。 2、查验内容 主要检查产品合格证书是否齐全,查验产品外包装是否破损,是否受潮,雨淋。 3、质量抽检 依据公司标准和与供应商签订的相关合同标准,对不同批次产品进行抽检,如两项以上指标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品,并通知采购部门进行退货处理。合格品填写来《来料产品质量检验单》签字后交付采购部门办理入库手续。 三、生产过程检验 1、生产过程检验原则 (1)原材料批次更换时必须取样检验。

首件检验规定

首件检验规定 1目的 规范和管理品质检验工作,防止不合格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确保总装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质量管理工作首件检测活动。 3术语 3.1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3.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3.3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4职责 4.1品管部是检验和试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程序的监督和管理; 4.2工艺技术部负责提供产品检验和试验所需的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技术标准等技术资料; 4.3品管部负责组织编制首件检验和试验规范或检验作业指导书;负责对检验数据的记录和保存,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并形成报表,并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反馈,责成供货方进行整改;4.4生产单位负责生产物料的接收、确认和报检,作好状态标识,以及将首件样品交品质部确认并填写(首件质量确认报告)表。 4.5检验人员负责对生单位送检之产品的检测、判定、隔离和标识; 4.6品管部主管负责部分重要零部件的检验和试验; 5补充说明 5.1生产用物料接收和检验通知 5.1.1物料从仓库料出后,由生产组长依生产计划单对所到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和生产产品型号规格等进行确认; 5.1.2如果所生产的物料为客户要求试做样品,生产组长需在样品及《生产计划单》上注明“样品”标识。新样品由工艺技术部进行测试,品管部协助。 5.1.3如物料为客户加急订单,生产组长应在《首件质量报告》表上注明为“加急订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检; 5.1.4物料报检应在领料后的半个小时内完成。 5.2物料检验 5.2.1检验责任部门在收到首件检验通知后,区分是否为急需用料,如是急料,应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内安排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及时告知生产部和品管部。如不能及时完成,应立刻与工艺技术部和生产部协商解决。

工厂生产管理流程和制度全

工厂生产管理流程及制度 工厂生产管理流程及制度(从原材料进厂(检测)—生产---检测—出厂—技术指导—维修抢修) 一、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 1、原材料进厂后,仓库保管人员应及时把取样通知单及质量证明书,一起送交理化室,通知取样鉴定。 2、理化室接到取样通知后,应立即进行取样鉴定,在付款期内得出鉴定结果。 3、原材料的检查标准,一律按国家标准,以本厂的技术规定和鉴定的合同为依据。 4、材料鉴定后,符合有关标准或合同条文,理化室要根据本厂制定的原材料使用技术标准,确定投用项目,填写材料历史卡,并将鉴定结果通知供销仓库。 5、原材料经检查不符合国家标准及有关合同条文,理化室要及时上报,由品管部和技术部商定处理意见,同时书面通知财务部,拒绝付款。如果经厂有关部门协商可以代用,并不影响质量的可以入库,但必须办理手续,经使用车间同意并签写材料代用单,送交技术部,品管部研究,总经理批准,否则一律不准代用或入库。 6、原材料进厂,有些检验项目由于条件限制不能检查,可以到外单位或有关部门解决,但其结果必须经品管部、技术部签字生效。 7、材料必须专料专用,如需代用,需经有关部门分析、研究,同意后由技术部和品管部联合通知有关部门方可投入生产。 二、生产管理制度 生产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重点,是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生产管理包括物流管理、生产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生产安全管理以及生产资源管理等。为合理利用公司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一步规范公司管理,使公司生产持续发展,

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特指定本制度。本制度是公司生产管理的依据,是生产管理的最高准则。 1、生产过程管理是公司各级管理员、一线作业人员都必须遵守的管理制度。 公司各级管理员、操作员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过程管理工作,时刻树立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2、生产过程管理要求公司各级管理员时刻树立持续改进意识,以思促管,防止管而 不化;要求公司所有作业人员树立节能高效意识。 3、生产管理人员在接到客户订单后要仔细分析订单,看清客户的每一点要求,防止 盲目生产。 4、生产管理人员明确客户要求后,应立即通知准备生产资源(包括材料、工具、模 具) 5、生产部门根据客户交期的急缓程度安排领料,暂时不急的产品先不领料,保证生 产车间物流流畅,避免生产资源积压在车间影响车间生产,交期急迫的要马上组织人员立即投入生产。 6、车间主管每天必须如实编写《生产日报表》,记录当天实际完成的生产任务,以 书面形式向厂长汇报。 7、产品经检验合格后要及时送入仓库,以便及时组织发货。 8、车间管理员要及时关注车间物流状况(物料标示状况、物料供应状况、 通道是否顺畅)、机器运转状况(机器或模具运转效率)、员工工作状况(员工精神状态、工作熟练程度),随时指导员工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班组长,再由班组长逐级反映。 9、生产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可能影响交期的都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采取紧急措施

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控制程序(含表格)

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控制程序 (IATF16949/ISO9001-2015) 1.目的 为确保产品制造工艺的正确性,保证产品质量,避免出现批量不合格品。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 3.术语 3.1首件:每批次产品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岗位、设备的调整、设备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对于大批量生产,“首件”往往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 3.2首件鉴定是对试生产的第一件零部件按设计图样和工艺规程的要求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工艺和设备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以验证和鉴定过程的生产能力,并为零部件生产(工艺)定型做准备。 3.3首件检验:对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岗位、设备的调整、设备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一般要检验连续生产的3-5件产品,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在设备或制造工序发生任何变化,以及每个工作班次开始加工前,都要严格进行首件检验。 4.职责 4.1 技术部负责组织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并对正确性、及时性负责。4.2 生产部只有在首件产品鉴定合格后,才能组织批量生产;

4.3各车间有责任配合技术部做好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只有首件鉴定和检验合格才能批量生产。 4.4 质保部应配合技术部做好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并对其结果进行确认; 5.首件产品鉴定工作程序 5.1首件鉴定范围 a)新产品(加工工序多或复杂)在工艺定型前的首件; b)不连续的批生产,间隔一年后又恢复生产的首件; c)设计图纸发生重大更改后生产的首件; d)工艺规程发生重大更改后生产的首件; e)合同要求指定的首件。 5.2首件鉴定的内容 a)首件生产所依据的技术、工艺文件是否正确、完整、协调、有效,并能指导生产; b)产品加工的工艺安排是否合理可行,适合批量生产; c)所用采购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d)选用的所有设备能否满足生产要求,生产环境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e)生产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 f)首件质量与其质量记录是否相符,质量问题是否按规定得到处理; g)有顾客要求的工序是否经顾客签署认可。 5.3为确保产品加工工艺安排合理、可行,满足顾客要求,必须对首件产品按规定程序进行鉴定,不经首件鉴定的产品,不准成批生产。 5.4 技术部应根据合同(订单)中的产品,结合产品图纸,拟制产品加工明细,

过程检验管理制度

过程检验管理制度 一、检验人员要求 1、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专职质检人员,能直接胜任本公司的质检工作,并对被检产品有关的生产工艺有所了解,熟悉和掌握产品质量的变化规律。 2、应当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持有有资质的地市级以上食品检验机构专业培训证明材料。 3、实验室专职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分析法所规定的实验步骤、规程进行试验,每次实验后必须认真填写试验记录。 二、检验设备要求 1、企业必备的产品出厂检验设备: 1)分析天平(0.1mg);2)干燥箱;3)电子天平(0.1mg);4)电子天平(0.01g);5)电子天平(0.1mg);6)谷物筛选(1.0 mm 、1.2 mm、1.5 mm、2.0mm)。 2、计量、检测设备归质检科管理,则由化验室负责人保管。必须经常保养与维护,不得故意损坏,如有损坏按原因给予相应处理。 3、仪器设备如有损坏,再维护不能修复的情况下立即向上一级部门报告,送修或停产检修,并填写相关设备维护与维修记录。

4、易损仪器均需小心操作,精密仪器的使用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或仪器说明书使用,杜绝违章操作,且要加罩防尘,加于燥剂防潮、防腐蚀。不得随意拆卸。 5、计量仪器设备的购置,旧仪器,设备的报废均需向公司报告,并做相关记录。 6、计量检测设备必须定期向国家相关计量检定部门申请,仪器、设备在获得合格证须在有效期内使用,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7、厂部需要检查各部门计量检测设备的使用及保管情况时,报告必须真实准确,记录完整详实,不得瞒报或虚报。 三、检验程序 1、进货检验 对原辅材料进行监视和测量,验证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 1.1所有进货产品由仓管员通知质管部质检员,同时提供有关进货的供应商营业执照、QS证或检验证明文件。质检员必须进行下列项目的检查: 1.2生产用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必须经化验室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1.3仓管员将合格让步使用的物料办理入库手续并做记录,对作退货处理的物料,仓管员应通知采购部,由采购部与供应商协商退货事宜并做好记录。

首件检验制度

.首件检验制度 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确保生产品质,避免出现批量性品质问题,特制定本规章。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各制造单位的生产加工过程,均应进行首件检验,并依本规章执行。 1.3权责单位 (1)品管部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首件检验规定 2.1定义 本规章所称的首件是指制造单位各工程加工生产的产品,经自我调试确认,判定合乎要求后,拟进行批量生产前的第一个(台)产品(半成品、成品)。 2.2首件检验时机 (1)新产品第一次量产时的首件产品。 (2)每一制造命令(订单)开始生产的首件产品。 2.3新产品首件检验 2.3.1检验流程 (1)制造单位依工艺流程加工或调试,并进行自检。 (2)品管PQC人员在制造单位加工调试时,应调出各相关检验依据文件或样品,并从旁协助,同时就外观等易于判定之特性予以确认。 (3)制造单位认定生产之产品合乎要求时,将该道件交PQC进一步检验。 (4)PQC人员依据检验文件、规范、对道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如判定不合格,应向制造单位提出,并要求改善,直到判定合格为止。 (5)PQC判定合格,或判定不合格但属设计问题或制造单位无法改善之问题时,由PQC填写《首件检验报告》一式三联,呈主管审核。 (6)经品管主管审核之《首件检验报告》及首件产品由不得PQC人员直接送往开发部门,交具体开发该产品之技术人员作检验。 (7)开发部技术人员经检验后,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并填入《首件检验报告》中。 (8)开发部、品管部均判定合格后,《首件检验报告》一联由品管部保留,一联由开发部保留,一联转制造部,制造单位可以正式量产。 (9)开发部、品管部判定不合格时,如属制造单位原因时,应由制造单位改善、调试直到合格为止;如属设计原因时,应停止生产,由开发部负责拟出对策加以改善后,方可恢复生产,并需重新作首件确认。 2.3.2注意事项 (1)某些品质特性之判定无法参短时间内得出结论(如寿命试验等),这些特性于新产品试制时应进行检测,在首件检验时,可先不检验这些项目。 (2)品管部应在量产开始后,依规范随机抽样,就未进行检验的项目实施检验,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对策。

检验科工作流程

医院检验科 检验科工作流程 新项目审批及实施流程 三证齐全 三证不全 核定该项目开展所需仪器、试剂的三证是否齐全 评估开展该检验项目所需人力、设备及空间资源 确认开展 检验科各专业组组长、技术主管提 出开展新项目申请,并说明理由 临床医生根据临床需要,提出开 展新项目申请,并说明理由 根据临床专家反馈意见,评 估新项目开展的意义 暂不开展 检验科主任根据开展新项 目申请,评估是否开展 不开展原因,形成记录文件 技术负责人收集相关的检验 资料,由科主任审核 征求相关临床科室专家意见 相关临床科室专家填写《新 项目专家意见征询表》 暂不开展,形成记录文件 核定该项目的收费情况或在卫 生与物价行政部门备案情况 确定收费价格,试运行新项目 听取临床对新项目设置合理性的意见 根据临床意见改进后,正式实施新项目

实验室安全及相应的标准操作流程 启动相应的 应急预案 安全小组(科主任为安全组长,各专业组长为安全员) 突发安全事故 反馈、整改措施 安全检查(水、电、消防、危化品、 医疗废物处理、防护用品及设施) 安全教育、事故分析 及时报告、迅速处理 详细记录 安全考核

实验室工作流程 门诊标本病区、急诊标本 门诊窗口采集标本、其它标 本专用采集管收集 专业人员使用专用标 本箱定时收集标本 标本预核收并分类 合格标本不合格标本护理人员采集标本、其它标本用专用采集管收集 护理人员使用专用标本 箱收集标本送至检验科 临检室预核收 不合格标本

定期检验标本 特殊结果或疑难结果,报各专业组长 调整各类仪器运行状态 检验分析 编号、处理标本 按要求处理标本、存放 当天检验标本 记录仪器有关参数及质控结果 室内质量控制 实验室技术主管核准质 控及分析结果 运送至各专业组 及时通知门诊窗口 重新采集 通知相关病区 重新采集 血液标本专用离心机离心 各专业组接收各类标本并核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