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机械运动学案(华师大八年级上册) (2)

合集下载

1.1机械运动学案(华师大八年级上册) (2)

1.1机械运动学案(华师大八年级上册) (2)

第一章第一节机械运动(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学会判断某运动形式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举出常见的机械运动实例,并能说出对这些运动的描述分别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2.通过实例介绍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学会选用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二.课前预习1.仔细观察P2中四幅图片,归纳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机械运动:物体_____随时间的变化是机械运动,是_______的运动形式.2.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体中,你认为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运动的物体静止的物体你认为这些静止不动的物体是否真正不动?自然界中不运动的物体是没有的,所以运动是_______的,平时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的.都是相对于_________而言的.3.参照物: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观察所研究的对象相对于这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4.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A.汽车的座椅 B.路边的房屋C.站在路边的人 D.迎面驶来的汽车三.课内导学1. 仔细观察P2中四幅图片,归纳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P2图中的共同点是:流星、游泳健儿、猎豹、羚羊的位置都在。

得出结论: ,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2.坐在汽车内的乘客,相对车厢而言,他是静止的,相对马路边的树木而言,他是运动的,那么他到底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呢?(学生回答,阐述不同观点)教师总结说明:A.所有的物体都是运动的,为了判断所观察的对象是否发生位置变化,我们必须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对于同一物体而言,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那么结果往往是不同的.B.在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时,通常以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3 .完成P3中思考和讨论1)三个同学的结论都是正确的,他们得出不同的结论是由于他们所选的参照物不同,甲同学是以他自己(地面或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乙、丙同学则是以为参照物的。

初中科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初中科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初中科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机械运动
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写出速度的单位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能够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课堂再现生活中物体机械运动的情景,使学生体验速度概念建立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运动已经有了初步的体会,但主要还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对于物体运动的快慢以定性比较为主。

教材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获得比较物体快慢的不同方法。

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学生提出解决两辆小车运动路程和时间不相等的矛盾,为建立速度概念奠定基础。

速度公式是教材中出现的第一个用字母来表达数量关系的公式,对此学生可能不太习惯。

速度的单位是一个组合单位,学生也是第一次见到,教学中要注意强调,考虑到八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不是很强,运算能力也相对较弱,在学习这块知识时,速度公式的计算和变形公式的应用,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

3重点难点
重点:运动的速度的公式和运算。

难点: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4教学过程。

1.1机械运动学案(华师大八年级上册) (1)

1.1机械运动学案(华师大八年级上册) (1)

第一章第一节机械运动(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可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理解速度的单位和速度的单位。

2.知道速度的含义和速度的单位. 能对速度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3.会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理解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的意义二.课前预习1.比较下列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甲和乙用相同的时间,甲通过的路程大,则甲运动的_____(快或慢);经过相同的路程,甲所用的时间长,则甲运动的_____(快或慢)。

2.科学上用__________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物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通过的-__________。

公式:单位:米/秒读作____________或千米/小时读作。

3.有一物体在10钟内通过了50米的路程,则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_米/秒。

4.我们把物体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的机械运动。

三.课内导学引入: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王军霞荣获5000米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刘翔勇获110米栏冠军。

他们是跑得最快的。

你知道怎样来比较运动快慢吗?另外还有什么办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一.1 P4思考与讨论:通过分析50米游泳过程中怎么样来判断,结束后又怎么来判断?游泳过程中,看哪个运动员在前面,就是说在相等的时间中,跑的路程远得就是游得快。

游泳结束后,看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就是说在相等的路程,用时少的游得快。

当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我们又如何来比较呢?具体举例:(甲4s跑了20m,乙5s跑了30m),同学很自然的会说乙。

引出:1.速度的定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速度 = 路程/时间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s/tv表示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那么这个v表示的是平均速度。

举例:汽车从逍林到浒山路程是6千米,时间是10分种,那么速度就是多少?但汽车在半路遇到红绿灯停了,那时的速度为0,或者在没有人的地方,车速很快,那时的速度是100千米/时,中间过程中速度是变化的。

1.1 机械运动教案(华师版八年级上册) (2)

1.1 机械运动教案(华师版八年级上册) (2)
2、代入数据(带单位,且单位要相同)
3、求结果,写答
板书:四、匀速直线运动
讲述: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机械运动中,有的沿直线运动,有的沿曲线运动,且有的运动,快慢是变化的,而有的运动,快慢是不变的
板书: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
讲解: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提问: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在行驶时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它们的运动情况怎样?
多媒体课件
教学
方法
讲授、讨论、
活动
教学过程
复习:直升机停留在空中不动,有一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向下跳,当打开降落伞竖直落下时,若以运动员为参照物,降落伞是,飞机是,地面上的房子是。(填运动或静止)
新授: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王军霞荣获5000米冠军。那么怎么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板书:三、运动快慢的比较
备注
板书设计:
一、运动快慢的比较
1、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2.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四、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教学
后记
(反思)
播放课件:百米赛跑片段。
问:百米赛跑时,如何比较运动员们运动的快慢?
答:测量出100m的距离,让运动员们同时起跑,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
问:如果有好几组运动员比赛,他们怎么比较运动快慢呢?
教师归纳:因为通过路程都是100米,是相等的,用的时间短的人运动得快。
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那么,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当怎样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2.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讲述:v和t分别是英语单词速度和时间的第一个字母,s是德语移动距离的第一个字母。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1 机械运动 教案1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1 机械运动  教案1

机械运动【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

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4.通过机械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难点】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组织同学观看视频。

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二、什么是机械运动?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组织学生看例子——汽车中的乘客,讨论: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小结: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

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

因为他们在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问: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答:以车厢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车厢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

问: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有位置的改变。

所以他说乘客是运动的。

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提问:看例子,图甲: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图乙: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

1.1机械运动+课件++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1机械运动+课件++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速度符号
v/m·s-1
单位:米/秒
表示计时 O
开始的时 刻,物体 的起点
t/s
时间符号 单位:秒
02 s-t图和v-t图
v/m·s-1
v2
v v2>v1
v1
O
t1
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时 间变化,物体速度不变。
速度为v的匀速直线运动
斜向上的直线。
v越来越大,加速直线运动
斜向上的直线。
v越来越小,减速直线运动
斜向上的直线。
匀速直线运动
斜向下的直线。
匀速直线运动
t/s
02 s-t图和v-t图
s/m
O
起点在纵坐标轴上的直线。
开始运动时物体位于起点前方
起点在横坐标轴上的直线。
开始计时后过了一段时间才开 始运动的物体
思考: 如何表示开始运动时物体 位于起点后方?
t/s
02 s-t图和v-t图
s/m
sa>sb
谢谢您的观看
2022年
03 练习
7.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 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乙同学比甲同学晚出发4s B.0~8s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路程与时间图像 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C ) A.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 s末相遇,且0~15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 s末相遇,且0~20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八年级科学上册1.1机械运动(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1.1机械运动(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1.1 机械运动(第一课时)一、要点梳理1.物体的随的变化,这种运动叫做;这种运动形式是最的;2.自然界中,我们平时认为不动的物体,其实它们都在随运动的;所以说,运动是的,而静止是相对于而言的。

3.在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被作为参照物的物体,就是假定为的物体;其他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是相对于这个参照物,观察其位置是否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4.参照物的选择是的,可以根据研究时的实际需要而确定;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有可能是的;5.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时,一般可以选择为参照物;6.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是运动中的两种形式;7.直线运动时,物体的运动路线是的;曲线运动时,物体的运动路线是的。

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大多数是(选填“直线”或“曲线”)运动。

二、温馨提示1.运动与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2.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3.一般不能选择被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4.选择参照物时,一般不取多个,只取一个就可以;5.机械运动都与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不同情况相联系的;三、解题指导[例题1] 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解析] 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嫦娥一号”是运动的。

故本选项错误;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受油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加油机是静止的.故本选项正确;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与路灯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汽车是运动的。

故本选项错误;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船是运动的。

故本选项错误。

[答案]B[例题2] 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则乙以丙为参照物时,乙应是()A.可能是运动的 B.一定是运动的 C.可能是静止的 D.无法判断[解析] 在判断物体运动情况时,与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不同。

八年级科学上册1.1机械运动(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1.1机械运动(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1.1 机械运动(第2课时)第2课时:运动快慢的比较、匀速直线运动一、要点梳理1.在跑步比赛中,观众一般用“相同,比较通过的多少”来比较运动快慢;终点裁判一般用“相同,比较所用多少”来比较运动快慢;当没法用上述两种方法直接比较时,则可用进行比较。

2.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称为;也就是说,物体运动的快慢可用来表示;3.速度等于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的单位由和共同决定;4.同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常用的还有;汽车仪表盘的速度计上,速度的单位采用的是(俗称);1m/s= km/h;5.机械运动中最简单的是运动;这种运动的特点是:沿着运动且不变的;6.在匀速直线运动中,是恒定,这时路程和时间成比;7.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的速度;8.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米/秒,合千米/时;真空中光速为3.0×108。

二、温馨提示1.用速度比较运动快慢时,一定要换算成相同的速度单位才能比较;2.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就是比较单位时间内的位移,也就是控制一个变量,时间一定比位移或位移一定比较时间;3.一般地,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某一直线段路程中,速度不发生明显变化的运动,都可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4.生活中,我们所说的速度分为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两种,速度计上指示的速度是瞬时速度;平时所说的飞机比汽车快,指的是平均速度;5.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时可采用 v=s/t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6.比较运动的快慢有三种方法,学习时要和速度公式联系起来,便于理解和记忆。

三、解题指导[例题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小,物体运动越慢;速度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与物体的路程、与物体的运动时间无关,故AB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一节机械运动(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会判断某运动形式是否属于机械运动.
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举出常见的机械运动实例,并能说出对这些运动的描述分别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2.通过实例介绍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学会选用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课前预习
1.仔细观察P2中四幅图片,归纳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机械运动:物体_____随时间的变化是机械运动,是_______的运动形式.
2.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体中,你认为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运动的物体
静止的物体
你认为这些静止不动的物体是否真正不动?
自然界中不运动的物体是没有的,所以运动是_______的,平时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的.都是相对于_________而言的.
3.参照物: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观察所研究的对象相对于这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4.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
A.汽车的座椅 B.路边的房屋
C.站在路边的人 D.迎面驶来的汽车
三.课内导学
1. 仔细观察P2中四幅图片,归纳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P2图中的共同点是:流星、游泳健儿、猎豹、羚羊的位置都在。

得出结论: ,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2.坐在汽车内的乘客,相对车厢而言,他是静止的,相对马路边的树木而言,他是运动的,那么他到底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呢?(学生回答,阐述不同观点)
教师总结说明:
A.所有的物体都是运动的,为了判断所观察的对象是否发生位置变化,我们必须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对于同一物体而言,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那么结果往往是不同的.
B.在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时,通常以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 .完成P3中思考和讨论
1)三个同学的结论都是正确的,他们得出不同的结论是由于他们所选的参照物不同,甲同学是以他自己(地面或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乙、丙同学则是以为参照物的。

2)鲁迅的这句话对运动的描述是以他本人作为参照物的。

举例1: 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那么相对于船来说,人是__________的,树是___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例2:甲乙两同学在马路上并肩向东运动,说他们运动是以什么为参照物?以什么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
例3.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

四.当堂训练
1.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冰块熔化
B.电灯发光
C.火箭升空
D.种子发芽
2.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运动是机械所做的运动,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人不属于机械,所以人走路不是机械运动
C.物体的一切运动都属于机械运动
D.物体空间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
3.人们常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和“月亮在云里穿行”这两种现象,在这两种现象里,人们选择的参照物分别的()
A.地球、月亮
B.太阳、云层
C.地球、云层
D.太阳、月亮
4.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小红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艇内,若说她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湖岸
B .游艇
C .湖水
D .岸边的树
5.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 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飞机 B.模拟气流 C.地面 D.他本人
6.如图1所示,飞机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B.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五.学后反思
六.课后作业
1.甲、乙两位同学并排走在直路上。

若说甲同学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踣边的树 B.从身边驶过的汽车
C.迎面走来的同学 D.乙同学
2.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乘客看路旁的大树在向后退,是以大树作为参照物的
B.行驶的火车中,乘客说司机静止,是以路面作为参照物的
C.游客在花果山上,看到水帘洞的水飞流而下,是以洞口作为参照物的
D.说通信卫星静止在赤道上空,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
3.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断站,这类卫星虽绕地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宇宙飞船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
D.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中加油机加油时,受油机相对加油机是运动的
B.坐在车里的乘客相对汽车是静止的,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C.从东方升起的太阳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D.月亮在云中穿行,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6.坐在逆流而上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 )
A.河岸上的树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船舱
7.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

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A.甲乙两车都静止在原位置不动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8.据报道,深圳赛格广场工地上正在建设着一幢高291.6米的大楼。

5月17日下午三时许,一片彩云飞快地飘过大楼的上空,突然有人呼“楼要倒了!”这引起了邻近数千人惊惶失措地狂奔。

造成这种判断的失误,是由于观察者选用的参照物是()
A、彩云
B、地面
C、观察者自己
D、大楼
9.我们说“长江滚滚向东流",是以为参照物,认为水是向东运动的;如果我们坐
在顺水向东漂流的船上,以我们自己为参照物,会感觉江边的树木和房屋是向运动的.
10.1975年7月15日,前苏联的联盟19号和美国的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在太空实现对接,之后两
艘飞船以相同的速度运动,阿波罗号飞船相对联盟19号飞船是的。

(选填“运动”或“静止”)
11.一片树叶沿河顺水漂流,以__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以___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

12.马路上站岗的交通警察相对于岗亭是的,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是的.(填“运
动”或“静止”)
1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相对于地球是的,而相对于
太阳是的.
14.在接力赛跑中,小强跑到交接区时,小明以相同的速度跟着小强一起跑以便接棒.以小
强为参照物,小明是的;以裁判员为参照物,小明是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15.我国古书《考灵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目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对运动和静
止的相对性的生动描写,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因而无感觉。

16. 工人站在运行的升降机里,他看到周围的房屋在下降,他是以做为参照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