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导学案
《机械运动导学案》

《机械运动》导学案一、导入引言机械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机械运动的影子。
比如,打开电视,风扇转动,汽车行驶等等。
那么,什么是机械运动呢?机械运动有哪些基本特征和规律呢?本节课我们将通过进修《机械运动》这一主题,深入了解机械运动的本质和规律。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机械运动的观点和分类;2. 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特征;3. 理解机械运动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三、进修内容1. 机械运动的观点和分类- 什么是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的分类有哪些?2. 机械运动的基本特征- 运动的轨迹- 运动的速度- 运动的加速度3. 机械运动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牛顿三定律- 惯性、摩擦力等因素对机械运动的影响四、进修重点1. 机械运动的观点和分类;2. 机械运动的基本特征;3. 机械运动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五、进修方法1. 理论进修:通过教室讲解和教材进修,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观点和规律;2.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操作,观察不同条件下机械运动的表现,加深对机械运动规律的理解;3. 讨论交流:与同砚们一起讨论机械运动的应用和相关问题,增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六、教室练习1. 下列哪种属于机械运动?A. 电磁波传播B. 汽车行驶C. 水沿着河道流动D. 人的思维活动2. 机械运动的速度是如何定义的?3. 惯性对机械运动有何影响?七、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复习本节课进修内容;2. 思考机械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出相关例子;3. 完成教室练习中的题目。
八、拓展延伸1. 了解机械运动在工程领域的应用;2. 钻研机械运动对环境的影响;3. 探究机械运动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前景。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机械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进修中。
希望大家能够在进修中不息探索、思考,不息进步,成为有理想、有经受的新时代青年!。
第一章 机械运动导学案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主备人:柳赟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3.体验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重难点:掌握长度和时间两种测量方法。
学前准备:1. 物理学中为什么要进行测量?2. 说出我们常用的测量仪器或工具。
3. 说出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4. 长度的测量工具有哪些?5. 说出时间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6 .说出常用的时间测量工具?7. 什么叫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是什么?探究过程:(一)长度的测量1. 观察刻度尺,它的零刻度线在那里?2 .它的量程是多少?3. 它的分度值是多少?4.以自己的物理课本为例,测量它的长、宽、高,并记录测量结果。
(二)时间的测量1.古代人和现代人是如何测量时间的?2. 说说我们常见的时间测量工具?3. 看看你身边的各种计时器的分度值。
4. 实验室经常用什么来测量时间?课堂练习1 .单位换算:8mm= nm cm m. 1h= min s2.5Km= m mm nm 2小时15分= s2. 一支粉笔的长度最接近下列值的()A 1mB 1dmC 1cmD 1mm3. 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记录数据应()A 只记录数值,不需要记录单位;B 只记录单位,不需记录数值;C 只记录准确值,并注明单位即可;D 既要记录准确值和估计值,也要注明测量单位。
4.在测量课桌高度时,下列刻度尺中应该选择()A 3米长的厘米皮卷尺B 20厘米长的毫米直尺C 3米长的毫米钢卷尺D 10厘米长的游标卡尺5.若只考虑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尺测量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A 一样大;B 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C 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D可能大些也可能小些6. 给下列数据填上单位某同学身高1.65 ;课桌的长度60 ;课本的长度255 ;地球的半径6.4×103。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1 机械运动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1 机械运动导学目标•了解什么是机械运动•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能够描述和分析机械运动的特征和规律导学内容•机械运动的定义和分类•位置、位移和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加速度和匀速直线运动机械运动的定义和分类机械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运动。
它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类型。
直线运动是指物体的运动轨迹为直线的运动,曲线运动是指物体的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
位置、位移和速度•位置: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用坐标表示。
•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用∆x表示。
•速度: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是速度大小和方向的综合描述。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用v表示。
公式为 v = ∆x / ∆t。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是速度随时间趋近于0时的平均速度。
加速度和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是速度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
加速度可以分为正加速度和负加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时,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提示问题1.什么是机械运动?2.机械运动分为哪两种类型?3.位置、位移和速度的关系是什么?4.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是什么?5.什么是加速度?加速度可以分为哪两种?6.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总结本次导学案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我们了解了机械运动的定义和分类,并掌握了位置、位移和速度的概念。
我们还学习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以及加速度和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我们需要运用这些概念和知识,进行描述和分析。
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机械运动的规律和运动图像的绘制方法。
注意:本文档为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含任何网址和图片。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机械运动的现象.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生活问题【知识回顾】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为______,1nm= m,1微米= 米;时间的国际单位为________,其它的单位有________ _____。
2、正确使用刻度尺方法:(做到“五会”)(1)会认:要认清刻度尺的、、和。
(2)会选:观察刻度尺的和,根据测量的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的程度是由__ ___决定的。
(3)会放:在使用厚刻度尺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___ __,且尺的______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4)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5)会记:测量值分为_______、_______两部分,如测得结果为23.32cm,则此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和。
4、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择的______而言的。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的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相对于参照物的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2).6、速度:(1)定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叫做速度;(2)计算公式:速度= ,用符号表示;(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物理意义是。
1km/h= m/s.7、匀速直线运动:快慢______、经过的路线是______的运动。
8、平均速度: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________与___ __的比值。
【精练】1、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 的是 ( )A 人眼睛迅速一眨B 人心脏跳动一次C 人正常呼吸一次D 人打一个哈欠2、 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
第一章:机械运动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八上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参照物考点一:机械运动一、机械运动判断方法:1.物体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2.物体间的距离不变,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二、参照物参照物选取原则:1.排己性(一般不选取研究对象为参照物)2.假定性(假定选取的参照物是静止的)3.任意性(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4.方便性(一般选取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类型一:根据物体运动情况确定参照物【观察物体运动状态,确定参照物】方法总结:①本身运动(静止)的物体,题中非说是静止(运动)的,那么参照物就是静止(运动)的物体②古诗词中本身静止的物体,题中说他是运动的,那么参照物是作者(作者的座驾)③生活中相互静止的案例:联合收割机、飞机加油、航母上的飞机例1、如图所示,“歼31”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隐形功能的一种四代战机。
飞行时,以__________(填“地面”或“飞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答案】“歼31”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隐形功能的一种四代战机。
飞行时,以飞机为参照物,飞行员与飞机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飞行员是静止的;(飞行员本身运动,非说静止,那么参照物一定是运动的,而题目中运动的物体就是飞机)例2、下列诗句中描述画线物体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正确的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海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岸D.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行舫【答案】A“黄河入海流”中,以海为参照物,黄河水是运动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轻舟已过万重山”中,以万重山为参照物,轻舟是运动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两岸青山相对出”中,以岸为参照物,青山是静止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唯看远树来”中,以行舫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例3、如图是空中加油的情景,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以空中白云为参照物B.以受油机为参照物C.以地面为参照物D.三种说法都不对【答案】A.以空中白云为参照物,加油机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加油机相对于白云是运动的,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受油机与加油机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是静止的,故B正确,符合题意;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加油机是运动的,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第一章机械运动 导学案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会准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知道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会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3.知道误差和错误的区别,知道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4.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会准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难点: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
【自学指导一】长度单位及单位的换算1.看课文10页插图,仅凭感觉可靠吗?答:2.阅读课文10、11页的内容。
长度的单位有7个,想办法、找规律、快速记住它们的符号读法、换算关系;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m1m=dm=cm=mm=um=nm1m=mm1cm=m,1um=m【自学指导二】刻度尺怎样正确使用3.读11、12页:“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
你还知道哪些测量长度工具4.总结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1)认: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放:刻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不能歪斜。
(3)看:读数时视线与垂直(4)读: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5)记:数字与。
5.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
6.学会估算:实际观察一下你的刻度尺上的1mm、1cm、1dm、1m的长度,在头脑中形成清楚的印象。
用你的身体(手指、手臂等)展示出这些长度。
你的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cm,你的身高大约是m,合cm;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物理书的长度28.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自学指导三】时间单位换算及测量时间的工具7.阅读课文13.14页“时间的测量”,回答(1)时间的单位有、、。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
第一章 《机械运动》导学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学习目标】1.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单位。
(重点)2.会用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重、难点)3.联系生活实际,能够粗略估测物体的长度,了解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自学指导】学点1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1.大家看一看课本上第10页,帽檐直径AB和帽子高度哪个更长?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更大?我们如何验证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还有其他单位。
3.光年是单位。
4.1km= m= dm= cm= mm= μm = nm 学点2:长度的测量5.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有,如需更加精确的测量可以选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
6. 正确使用刻度尺要做到:认:认清刻度尺上标注的单位、、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放:刻度尺要放正并使用有刻度值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
看:视线应于刻度尺。
读:读出准确值,估读到。
记:记录的数据要有数字和。
例:读出左右两图中木块的长度:左图分度值:读数:;右图分度值:读数。
【能力提升】1.有一捆铜导线,如何测量出导线的直径?2.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3.如何测量硬币的直径和周长?4. 思考课本第13页“想想议议”。
【达标测试】1.一位同学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忘记了写单位,你帮他填上合适的单位:小明的身高为1.64_____课桌宽46____物理课本的长为250______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_____小红的鞋长为24_______开封县到市区的距离约为10_____刘翔在奥运会上跑的距离为110_____2.0.35cm=_______m=______km 82mm=_______μm=_______nm=______m3. 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中学生的身高1700 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一课桌的高为0.52 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
4. 一般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m= cm= mm我国的长江全长6300km当相当于m4×105μm=m 7.8dm=______m=_______mm7.如图所示,用某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此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8.( )学校开运动会要画百米跑道,在下列如何选用工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30cm的钢尺B.选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1m的木尺C.选用分度值是1cm,量程是50m的皮卷尺D.上述工具都不行,一定要选用量程超过100m的刻度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作业(1)1.( ) 刻度尺的分度值有的是分米,有的是厘米有的是毫米,使用时:A.选用分度值是毫米的尺子最好,因为它的准确程度高B.选用哪一种都是一样的C.要根据测量要求选用其中一种D.选用量程大的尺子最好,因为它的测量范围大2.( )三位同学分别用三把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出的正确结果分别是52.1厘米,5.210分米,0.52米。
第一章 机械运动导学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一长度的测量1.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符号2.长度单位换算例:0.23dm=2.3 107nm 1Km= m 1m= dm= cm=103mm= nm3.长度的测量长度的主单位测量工具刻度尺的使用:看放2.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cm.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考点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符号2.单位换算1h = min= s例题解析对应训练1.我们使用的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于()A.1 dm B.1 cmC.1 mm D.1 um2.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m B.1cmC.1dm D.1m3.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4.下列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我们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0.8m B.人体的密度约为3.0×103kg/m3 C.刘翔参加110m栏比赛时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1.5m/s()D.发育正常的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N 5.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0.8B.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18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D.小明身高约为1.686.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 cm.7.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铅笔的长度为 cm.考点三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物体参照物:被选作的物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判定一个物体时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例题解析1、如图1所示的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的飞行员是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的2、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机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下列那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飞船对应训练1.(2013•镇江)当甲车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在路旁的乙车中驾驶员感觉自己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甲车B.乙车C.路灯D.地面2.(2013•岳阳)中央电视台准备用三颗同步卫星向全世界转播2008年奥运会盛况.这里所说的同步卫星的“同步”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A.月亮B.地球C.太阳D.卫星3.(2013•岳阳)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机车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4.(2013•庆阳)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5.(2013•娄底)端午节,贝贝全家一起在河岸观看划龙舟比赛.发令枪响,几只龙舟上的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括号中的句子中龙舟所选择的参照物是.考点四运动的快慢速度定义:物体的快慢,叫速度公式匀速直线运动:在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例题解析1、小华乘坐水上游船进入世博园的过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两岸的建筑物是2. 如图所示的s-t图像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上的运动情况,由图像可得该游船行驶速度为m/s,它在30秒内通过的路程为 m2.甲同学骑车经45千米用了3小时,乙同学跑400米的记录是1分20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第一节运动的描述一、学习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二、基础知识巩固1、在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2、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发展中,所以说运动是。
3、机械运动具有,即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所选的参照物,描述的结果一般不同。
4、参照物的选择是,日常生活中常选择为参照物。
三、巩固练习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行星转动B. 鲜花怒放C. 骏马奔腾D. 枯叶飘落2.下面的哪句话是正确的()A. 只有机器的运动才能叫机械运动B. 整个宇宙都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C. 参照物是绝对不动的D. 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3.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B. 一切物体都可能被选作参照物C. 参照物就是绝对不能动的物体D. 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不同4.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A. 上升的电梯B. 地面C. 商场内的收银员D. 货架上的商品5、2012年国际田联110m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7破赛会记录夺得冠军.如图是刘翔在跨栏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 刘翔B. 看台上坐着的观众C. 地面D. 刘翔前方立着的栏6、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航天员翟志刚随“神七”载人飞船一起以78km/s的速度绕地球高速运动,并实施出舱活动他在舱外活动时间为19min35s,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他在太空行走了91650km,这一距离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 “神七”载人飞船B. 太阳C. 地球D. 月亮7、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 河岸和行船B. 行船和河岸C. 都是行船D. 都是河岸8、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 月亮躲进云里B. 太阳从东方升起C. 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D. 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9、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A. 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B. 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C. 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D. 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10、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 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 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11、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和同步地球卫星,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静止,太阳和卫星运动 B、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动C.人、太阳和同步卫星都静止 D、人和同步卫星静止、太阳运动12、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先后离开车站向东行驶,甲车速度最大,乙、丙两车速度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都向西行驶C.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 D.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甲车向东行驶13.甲、乙两车并排停在车站.后来,坐在甲车内的小张看到窗外的树木向西移动;坐在乙车内的小李看到小张不动,那么由此可知()A.甲车向东开动,乙车不动B.甲、乙两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西开动C.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开动,且小李观察小张时是以大地为参照物的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开动,且小李观察小张时是以他自己为参照物的14、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是错误的是()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适真正不动的物体.15、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择乙汽车的运动情况是(要求至少答出两种情况)16、“乌云遮住月亮,月亮钻出云层”。
前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后句是以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
17、“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
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知识所致。
18、单位换算⑴2×106mg= kg⑵35cm3= m3⑶1.3×103㎏/m3= g/cm3第二节运动的快慢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速度..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2、会进行m/s和km/h之间的换算.3、.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及其特点.;5、.知道什么是平均速度,会计算平均速度.课前预习知识点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比较长短;2、相同比较多少知识点二:速度1、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2、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用符号_____表示路程,用符号______表示时间,用符号_____表示速度,则计算速度的公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其中路程的单位是__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另外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_做速度的单位.4、1m/s=________km/h 20m/s=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m/s知识点三: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运动一、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比较两种不同的直线运动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即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的大小会发生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思考与讨论:⑴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运动过程中大小不变,运动路线是的运动⑵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吗?⑶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min钟内通过的路程是30m,在第2min钟内通过的路程是30m,在第3min钟内通过的路程也是30m,则物体在这3min内所做的运动()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 D.以上选项都不对二、平均速度1.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速度是平均速度。
物体在做变速运动时,往往用平....或在某一段时间内均速度表示物体在通过某段路程内的快慢程度。
2.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或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知识点四:图像问题1.路程时间图像⑴用横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的图像叫做路程时间图像。
⑵如图甲所示是物体A的路程时间图像,物体的起始点在距离原点___m处,4s后物体距离原点_____m,8s后物体距离原点____m,所以物体A处于_____状态。
⑶如图乙所示是物体B的路程时间图像,物体的起始点在距离原点____m处,2s后物体距离原点____m,其速度是_____m/s;4s后物体距离原点________m,其速度是_____m/s;6s后物体距离原点_____m,其速度是____m/s;所以物体B做________运动。
2.速度时间图像。
⑴用横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的图像叫做速度时间图像。
⑵如图丙所示是物体C的速度时间图像,物体在起始点的速度是____m/s,4s后物体的速度是_______m/s,8s后物体的速度是_____m/s,12s后物体的速度是______m/s,所以物体C做________运动。
⑶如图丁所示是物体D的速度时间图像,物体在起始点的速度是____m/s,2s后物体的速度是____m/s,4s后物体的速度是___m/s,6s后物体的速度是_____m/s,所以物体C做_____运动。
3.练习⑴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根据甲图像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⑵右图所示,求出物体分别在AB、BC、CD、DE各段的平均速度以及从A至E全程的平均速度。
⑶A、B两条直线分别表示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上可知,A、B两运动物体的速度v A、v B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v A>v B B.v A<v B C.v A=v B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4)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所通过的距离之比为4:3,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___.12.5牛顿第一定律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2、知道物体的惯性。
3、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二、温故知新1、力的三要素是: , , .2、力的作用效果是:力能,力能。
三、物理现象1、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是因为列车受到作用;打出去的球会停下来是因为球受到的作用;静止在地面上的小车要运动起来,必须对车施加的作用。
2、对于上面的物理现象,伽利略的观点是:。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
四、科学探究: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自学P45“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部分。
(时间1分钟)2、小组探讨(1)实验目的是,研究方法是。
(2)该实验需要控制的因素是,采用的办法是。
(三个同一的目的是什么)(3)该实验需要改变的因素是,采用的器材有。
(4)实验中需观察的现象是。
3、分析总结⑴根据实验现象和收集的数据归纳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得。
⑵根据上述归纳的结论进一步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五、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在进一步得出的。
2、小组讨论定律中“一切”、“总”、“或”、“保持”的含义是什么?六、探究点4:惯性现象1、我们把物体保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又成为惯性定律,物体都具有惯性。
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是。
2、惯性现象:将纸条放在茶杯底下,迅速抽出纸条,观察到什么现象?;将金属块放在玻璃杯的硬纸板上,用硬棒迅速击打硬纸板,鸡蛋会飞出吗?做出你的解释。
;放在运动的小车上的木块,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静止时,车上的木块将怎样?做出你的解释。
3、力、惯性、惯性定律的区别是什么测试一下自己1、“神州七号”飞出地球后,如果飞船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飞船将:()A、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B、沿原路径返回地球C、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D、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2、.下列现象中,物体是利用惯性而运动的是[ ]A.汽车刹车的运动过程B.跳远运动员起跳后,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过程C.从飞机上投下的救灾物质,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过程D.钟摆从最高处向最低处摆动的过程3、根据物体惯性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物体静止不动时有惯性,受力运动时就失去惯性;B. 一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有惯性,作变速直线运动时或曲线运动时就失去惯性;C. 一个物体在地球上有惯性,在离开地球很远的地方,因失去地球对它的吸引力,惯性也就失去;D.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