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人教 部编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波光闪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
正显得美。
山色空蒙雨亦奇。
云雾迷茫 也。 的样子。
在晴日的阳光照 射下,西湖水波荡漾, 闪烁着粼粼的金光, 风景秀丽;在阴雨的 天气里,山峦在细雨 中迷蒙一片,别有一 种奇特的美。
晴天的西湖
雨天的西湖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 女之一,她是春秋末期越国 人,姓施,名夷光,世居苎 (zhù)萝山苎萝村。苎萝山 现属绍兴诸暨市城关镇。苎 萝有东、西两村,施夷光住 在西村,所以叫她“西施”。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 所以叫楚江。
中断:江水从中间割断两山。 开:劈开。 至此: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出:出现。 日边:天边。
•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 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天门中断楚江开,
从中间断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状元成才路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在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 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 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 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作者介绍
作家名片:李白(701—762),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主要作品:《蜀道难》《状元成才路将进酒》 《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状元成才路
断开而成为东西两山,借山 状元成才路 势写出了水的汹涌。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突出,出现。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单独、一个。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两岸青山相对耸立,一叶孤舟乘风破浪 ,从水天相接的天边驶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完整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完整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yáo huànɡjiùmìnɡrónɡqiúzhuānɡbàn yáo yuǎnfǔzi zán men cāi xiǎnɡān jìnɡyán liào二、比一比,再组词。
晨(______)服(______)残(______)挑(______)泥(______)辰(______)报(______)线(______)跳(______)呢(______)三、想一想,连一连。
a.文房四宝①琴棋书画 a.兵来将挡①耳听为虚b.雅人四好②笔墨纸砚 b.不入虎穴②近墨者黑c.花中君子③望闻问切 c.眼见为实③水来土掩d.中医四诊④梅兰竹菊 d.近朱者赤④焉得虎子四、在括号中填上动物名称。
(__)争(__)斗(__)吞(__)咽(__)飞蛋打亡(__)补牢(__)假(__)威(__)鬼(__)神(__)目寸光(__)头(__)尾五、选词填空。
(不能重复)展示显示1.同学们轮流上台(______)自己的手工制作。
2.我们在购买食品前,要仔细看一看包装上(______)的生产日期。
准确正确确实3.老师告诉我们,大家都猜错了,只有小豆豆的答案是(______)的。
4.事实证明,蜜蜂(______)不是靠记忆来认路的。
5.这个钟表显示的时间很(______)。
六、按要求写句子。
(1)庆龄说:“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是那么..透明,那么..美..自由,那么..圆满,那么丽。
(用加点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单元目标◐复习重点一、字1.易错字梳理断:左部竖折不封口。
帆:右部是“凡”,不是“几”。
初:左部是“衤”,不要写成“礻”。
镜:右部不要写成“竞”。
遥:右上部注意是“爫”。
盘:下面是“皿”,不是“血”。
优:右部是“尤”,不要多加一撇。
浅:第七笔的撇不要忘记写,注意最后一笔是点。
挺:右边是“廷”,不是“延”。
刺:第三笔是横折钩,第六笔是点。
鼓:注意左下部不是“豆”。
贵:上部不要写成“虫”。
注意最后一笔是点。
滨:右部宝盖头下面是“兵”。
载:半包围结构。
注意第三笔是个长横,第七笔是提不是横。
靠:上部是“告”,写得扁一点。
下部是“非”。
夏:下部是“夂”,不要写成“攵”。
脑:注意右下部是“凶”。
袋:上部的“代”不要忘记写点,不要多写撇变成“伐”。
视:左部是“礻”,不是“衤”。
单元目标课文目录考查重点能力要求1.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诗句的默写与应用⭐⭐⭐⭐⭐找到文段中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围绕中心意思来写作⭐⭐⭐⭐⭐概括文章段意⭐⭐⭐⭐好词好句赏析⭐⭐⭐整体感知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推断解释能力评价赏析能力实际运用能力楚:上部的“林”的最后一笔是“点”。
下部“疋”的写法要注意。
孤:左部最后一笔是提。
右边是“瓜”,不是“爪”。
未:上横短,下横长,不要写成“末”。
躺:第七笔“撇”不出头。
洁:右边的“吉”,上面是“士”,不是“土”。
2.形近字梳理断(判断)继(继续)饮(饮水)软(软硬)遥(遥远)摇(摇晃)盘(盘子)盛(盛开)银(银盘)很(很多)错(对错)惜(可惜)载(满载)栽(栽树)亚(亚洲)业(作业)除(除法)涂(涂抹)遍(一遍)篇(一篇)线(白线)浅(深浅)显(明显)晃(摇晃)楚(苦楚)禁(禁止)至(至少)到(到达)狐(狐狸)孤(孤单)软(软化)欣(欣喜)【温故知新】(1)看拼音,写词语。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9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我去过儿童公园,那里面可以钓鱼,有一次我和妈妈去钓鱼,钓了很长时间没有钓到,然而管钓鱼一位阿姨看我们没有钓到,就送了我们4条鱼,而且还送了鱼食给我们。
在公园里还有蹦极,我和妈妈去玩,一上一下的,我还真怕我掉下去呢!在公园里还有摩天轮,有一次我和哥哥、妈妈去玩,在下面的时候我还不害怕,但是上去的时候我从门边透明的地方看下面的时候,我好怕等一下门忽然开了掉下去怎么办?那里面还有动物园,里面有大老虎、大熊、骆驼等,还有几个我记不清楚了。
在公园里还有海盗船,海盗船里没有安全带,我很怕自己被甩出去。
我很想去西沙群岛,因为那里很漂亮,还有很多美丽的贝壳。
我也很想去小兴安岭,我要秋天和冬天去,因为秋天有很多的野果吃,有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吃;冬天去是因为我想挖人参给爷爷奶奶吃。
我还想去香港,因为那里很漂亮,不仅仅是漂亮,而且那里还是万国市场,美食天堂!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200字这个地方,是个美丽的地方,它有湛蓝的大海,金色的海滩,它这就是我向往已久的——青岛。
从二年级开始,我就向妈妈巴望去青岛,妈妈总是对我说:“可以,你考好了就带你去。
”那次,我高兴极了,学习也有了动力,期末考了好成绩,数学考了100,语文考了97。
5,正准备妈妈带我去时,妈妈告诉我:“有事呢,恐怕去不了啦。
”当时,我笑着说:“明年吧!没有事的。
”可过了一年又一年,每年都是这样的,现在我长大了,也不像以前那么天真了,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以为妈妈一定带我去,老师叫写一次难忘的旅行,我以为妈妈一定带我去,所以我写了一家人去青岛,可是才写几句话就写不下去了,只好在网上找几篇引导引导我,硬凑这几句话交了上去。
可拿回来的作文要重写,我只能写去水游城的了。
现在我四年级了,也不会相信妈妈的话,因为那次太深刻了,让我至今难忘。
妈妈你每次告诉我的一句句谎言,有意思吗?妈妈我希望你不要再欺骗我了。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200字去年寒假杨姝悦的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景色优美的海南岛游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19.海滨小城》(生字课件)

结:亚洲 亚军
笔顺:
造句:这次比赛,他夺得了亚军。
xià
音序:X
结构:上下
偏旁:夂 笔画数:10
组词:夏天 华夏 初夏
笔顺:
造句:这个夏天非常炎热。
chú
音序:C 偏旁:阝
结构:左右 笔画数:9
组词:除法 除非 除暴安良
笔顺:
造句:这道除法题对我来说太难了。
cǎi
组词:躺倒 躺椅 平躺
笔顺:
造句:如果你累了,就在躺椅上休息一下。
zài
音序:Z
结构:半包围
偏旁:车 笔画数:10
组词:满载 装载 载歌载舞
笔顺:
造句:泼水节那天,大家载歌载舞。
kào
音序:K
结构:上下
偏旁:非 笔画数:15
组词:依靠 靠近 可靠
笔顺:
造句:成功依靠的是自己的努力。
yà
音序:Y
造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yú 音序:Y
偏旁:氵
结构:左右 笔画数:11
组词:渔民 渔村 渔业
笔顺:
造句:今天渔民捕了很多鱼。
biàn
音序:B 偏旁:辶 组词:遍地 笔顺:
结构:半包围 笔画数:12 普遍 漫山遍野
造句:春天的时候,这里漫山遍野都是野花。
tǎng
音序:T 偏旁:身
结构:左右 笔画数:15
三 年级语文上册
会写字
bīn
音序:B
结构:左右
偏旁:氵 笔画数:13
组词:海滨 滨江 湖滨
笔顺:
造句:这个海滨城市的特产是海产品。
huī
音序:H
结构:半包围
偏旁:火 笔画数:6
组词:灰色 灰心 灰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六单元

璀璨明珠,还有很多诗人和他们诗歌也很有名,等着你们去欣赏,去诵读。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1、对照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会朗诵、背诵两首古诗,会背、默写《饮湖上初晴》。
3、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能用自己话说说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
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理解古诗教学方法:朗读感悟、背诵积累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板书诗题1.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在杭州,最有名景点要数西湖了。
同学们,你们去过西湖吗?今天,老师把西湖带进了咱们教室,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课件:《动人西湖》)旁白:西湖美景,晨昏各异,四时不同。
雨中西湖更是增添了几分诗意。
2.师:西湖美吗?(美)是啊!西湖以其秀美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
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笔墨。
宋代大诗人苏轼就在这儿留下了他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板书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3.从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在西湖上饮酒,开始是晴天,后来下雨了。
)4.师生共同交流,了解作者苏轼。
(学生介绍。
教师补充:他在此为官期间,关心人民生活,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在西湖兴修水利,建造了“苏堤”和“三潭印月”两道独特景观,深受百姓爱戴。
苏轼曾无数次在西湖漫步,他对西湖有着非常深厚感情。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大诗人苏轼,一同去领略西湖美景吧!)(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知教学反思:23美丽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
2、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部分。
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景色、丰富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小兴安岭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进行观察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进行观察方法教学方法:指导法、朗读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10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10篇1.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篇一在江海平原上,有一颗美丽的明珠,这里景色优美,人杰地灵。
这里就是素有“鱼米之乡”的美丽城市——海安。
春天的海安,哪是一个美字。
春暖人间,大地复苏,阳光明媚。
花草树木繁茂生长。
人们沐浴着和煦的阳光。
有的在草坪上躺着,有的赤着脚在草地上奔跑,自由自在,惬意无比。
夏天的海安,那是一个热字。
骄阳似火,稍稍活动一下便汗流浃背。
在这夏季里,人们欢迎的运动就是游泳了。
你看,游泳池里有的人万般泳姿。
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泳圈陪人们在水中嬉戏,大家活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鱼。
有时候又会下起倾盆大雨,大雨给人们带来的是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轻风。
秋天的海安,那是一个红字。
秋风萧萧,凉风习习,硕果累累。
秋天的枫叶一片片从树上飘落,像一只只欢乐的蝴蝶。
红红的,又像是燃烧的烈火,好像在说:“愿你明年红红火火,一年平安。
”红红的还有果树上挂满的柿子,像一只只小小的灯笼,那是秋姑娘喜庆的身姿。
冬天的海安,那是一个白字。
大地冰封,白雪纷飞。
鹅毛一般的大雪从天上跳着欢快的舞蹈,坠落人间,仿佛一个个小小的精灵似的,洁白无瑕,洒满了整个大地。
这就是美丽的海安。
这儿真美啊!2.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篇二春天是小塘最美丽的季节。
一到春天,小塘的水草逐渐复苏,春风吹拂,波光粼粼,宛如一幅水墨画,让人陶醉其中。
小塘位于村庄的一角,是村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水源。
春天的小塘水位逐渐回升,湖面上漂浮着一些嫩绿的浮萍,小鱼儿欢快地穿梭其中,它们像是在为小塘增添一份生机和活力。
湖边的柳树抽出嫩绿的嫩芽,轻轻摇曳,似在向小塘问好。
春天的小塘周围是一片片翠绿的菜地,田野里种满了各种蔬菜,如青菜、白菜、芹菜等,菜地里的农民忙碌地耕种着,他们的汗水滋润着这片富饶的土地。
菜地里开满了金黄色的油菜花,油菜花的芬芳扑鼻而来,如同一片片黄色的海洋,让人陶醉。
春天的小塘吸引了许多候鸟,它们在小塘边筑巢,给小塘带来了一份生态的美。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luòxiàhuāng yěkǒu díkuáng fēngchǔfáhùxiāng néng gòu shuāng bì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寒(_______)斜(_______)赠(_______)挑(_______)萧(_______)赛(_______)叙(_______)增(_______)跳(_______)箫(_______)铺(_______)泥(_______)规(_______)乱(_______)紧(_______)捕(_______)昵(_______)现(_______)甜(_______)系(_______)三、读一读,连一连。
改进资料精美的阳光积累发展灿烂的街市促进桥梁碧绿的图案保存经验热闹的价格设计技术便宜的荷叶四、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写填空。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A.张牙(______)爪(______)疾手快手忙脚(______)B.一叶知(______)五(______)缤纷层林(______)染2.早晨起床,小明上学要迟到了,他_________的收拾好了书包。
五、选一选,填一填。
告别道别1.在烈士追悼会上,举行了(_______)仪式。
2.临行前,我特地去向他(_______)。
果然竟然虽然3.许多年代过去了,人们(_______)找到了那个陶罐。
4.(_______)天气很冷,来湖边冬泳的人可不少。
5.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早上(_______)下起雨来。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叶圣陶先生被一池的荷花陶醉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的,非常好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石头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备注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勘探”、“地壳”、“刨根问底”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17、石头书)。
请齐读课题什么书?(石——头——书——)石头书?!有这样的书吗?太奇怪了!你见过吗?你对石头书感兴趣吗?(感兴趣)那好,咱们今天就研究石头书。
你想了解石头书的什么?请告诉大家,咱们共同研究。
(学生依题质疑,师相机板书:样子?字?画?作者?出版社?作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跟我一样,对石头书充满了好奇。
咱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揭开这些谜呢?(去读课文)好!咱们来读课文,苏格兰王子普鲁斯进行了八次激烈的战斗才把侵略军赶出国门,我们多读几次课文,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
1、自由读全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问老师问同学或查字典。
②读通读顺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2、检查效果:①认读生字、词语(先后出示四组字词)A组:川川川磊磊磊叔叔叔B组:地壳贝壳C组:脚印足迹D组:矿物一册书奇怪煤炭趴下光秃秃勘探刨根问底②指名接读课文,评价。
③说一说这篇课文大概内容是什么。
三、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齐读全文。
要求:边读边注意,你在文中找到了哪些问题的答案。
读完课文你就可以把你知道的答案说给大家听,看谁最聪明?学生齐读。
2、交流找到的答案,解决一个个问题,适时指导片段朗读样子(1-5段):大石头、光秃秃、一层一层。
字(6-7段):雨痕、波痕、矿物……画(8-11段):树叶、贝壳、小鱼作用(12-14段):找到煤炭矿藏……作者:地球妈妈出版社:大自然四、分角色朗读全文,五、练习钢笔描红。
仔细观察课后生字表上的生字,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书写时应注意什么?重点指导写“勘”、“叔”。
六、作业1、比一比,再组词。
探()矿()刨()煤()深()扩()炮()谋()壳ké( ) 好hào()qiào( ) hǎo()2、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17、石头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备注1、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勘探队员为什么把岩石称为“石头书”,体会石头书的内容及其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出示课题:“石头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非常有趣的课文。
二、整体感知:1、师述: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
“聚精会神”什么意思?(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全神贯注、一心一意、目不转睛)川川和磊磊感到非常好奇,向叔叔提了很多问题。
2、快速朗读课文,找找川川和磊磊问了几个问题?3、(出示:6个问题)(只要读引号里的对话内容)师:川川和磊磊提了这么多问题,目的就是要把一个问题弄明白,探个究竟,什么问题---“为什么叫石头书?”找一找,书上有个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出示:刨根问底)指名读读,说说意思(刨根问底、打破沙锅问到底)过渡:做学问都应该这样,下面请大家也进入“石头书”的世界去“刨”个明白,把你认为能找到“为什么叫石头书”的自然段好好读读,或者做个记号。
三、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1、指名读第五节交流(板书:一层一层)(从外形上看,书是一页一页、一册一册的,石头是一层一层的,很像)2、“你们看,……厚厚的书吗?”这是一句反问句。
叔叔这样说是想加强肯定的语气,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石头像书。
4、齐读第五自然段第七自然段1、交流:书上有字,石头上也有字(板书:字)2、指名读第7自然段,评价读书(来啊,是比较兴奋的语气)3、通过朗读,你知道这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雨痕、波痕、矿物这里的省略号里让你明白了什么?(矿石还有其他的颜色,说明石头书上的字也是很多的)可以用那些词来形容。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彩斑斓、色色俱全)4、师生分角色读6、7两节1、找到这一自然段的同学起立读读。
2、说说理由:书上有画,石头书上也有画(板书:画)3、“树叶、贝壳、小鱼”都叫---化石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等埋藏在地下,经过很长时间变成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你在哪看到过化石?欣赏化石4、分角色读8、9两节5、师引导质疑:看到了这些化石,同学们有问题要问吗?师:我们有一个问题能解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十一自然段1、指名当勘探员叔叔读11节(读好“很久很久”慢些)(1)显示:______________化石说明___________。
(根据石头书上的雨痕和树叶判断出这里曾经是“一片密林”;根据石头书上的波痕和贝壳、小鱼判断出后来这里变成“大海”,现在又变成高山。
化石可以让我们了解各个地质时期的特点。
)(2)联系7、9和11两节先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练说(3)交流:这里怎么能说明石头是书?(它也能让我们获得知识。
石头能告诉我们地壳变化这一知识。
)板书:获得知识(4)齐读11节十三自然段1、石头书上还有什么学问?(1)“……”省略号说明什么?(石头书上的知识十分丰富啊,比如我们都没有见过恐龙,但恐龙骨骼和牙齿的化石是我们了解恐龙生活的主要线索。
2、从叔叔的回答中川川和磊磊知道了很多,他们是多么高兴呀!生齐读14节四、总结:1、石头书的外形是,看上去就像。
、、是这本书上的字,、、等化石是这本书上的画,所以我们叫它“石头书”。
石头就是书,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而大自然更是一本百科全书。
同学们更要学会读这本身边的无字的书。
2、自己浏览各网站,把你刨到的关于石头书的知识发在网上。
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体会写对话时,提示语的安排形式。
2、写一段话,学习用上提示语的两种形式。
3、收集有关化石的资料。
六、板书:17、石头书外形一层一层字雨痕、波痕、矿物内容画树叶、贝壳、小鱼价值获得知识教学反思18、小稻秧脱险记(第一课时)备注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谁?(简笔画:小稻秧)看老师写它的名字(板书:小稻秧)注意“稻”的笔顺,“秧”的右边起笔位置。
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写吗?怎么读?你们了解它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板书简笔画,简介小稻秧的生长过程)开始,它只是一粒小种子,春天的时候农民伯伯把它种下地,通过细心的照顾,它脱掉保护壳,发芽了,(就是我们课文中说的小稻秧)这个时候,它很柔弱,需要更多的照顾、更多的营养。
只有营养充足了,秋天才能长成金黄的稻穗。
农民伯伯把收割下的稻穗放入打谷机中,于是无数颗小谷子就脱颖而出了。
再把这些小谷子放入碾米机里,去了壳,就成了我们最熟悉的大米了。
2、板书课题,什么叫“脱险”?(脱离危险)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遇到了什么危险?最后脱险了吗?怎么脱险的?……)二、初读课文1、认真听课文录音,仔细看书。
2、带着疑问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问尝试解决。
实在不理解的做好标记。
三、检查情况1、逐段指名朗读,相机正音,如“吵、喘”的翘舌音;“拼、纷、蛮”的前鼻音;“警、拥”是后鼻音。
2、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并书写在黑板上3、尝试简单地回答提出的疑问,将“遇到什么危险?”和“怎样脱险?”放到下一课解决。
四、指导书写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除了“剂”为左宽右窄,“欺”为左右等宽外,其余均为“左窄右宽”2、找出上下结构的字,“负”的底部写得稳,“杂”上下不写得扁。
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
教学反思18、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备注1、通过找词语、画词语、读词语、演词语、讲词语理解词语。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尝试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谁?(简笔画:小稻秧)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它的生长过程,春天的时候小稻秧很柔弱,需要更多的照顾、更多的营养。
只有营养充足了,秋天,才能长成金黄的稻穗。
2、大家看,这是谁(画:一群杂草)这个呢?(喷雾器大夫)3、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谁能简单的说说?二、精读课文,理解第一、二自然段过渡:你们的记性真好,打开书,齐读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1、用~~~~线画出描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体会它们的意思。
(1)谁来说说(师板书: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2)我们把这些词语读一读(3)这些词,有的需要老师帮助,有的读课文就可以理解。
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4)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
你能通过朗读让我感觉到你读懂了吗?把这个词放到具体的语境里才能更好的理解。
我们一块来读读。
(5)还有那些词不理解。
不理解的看我们的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
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师:“你们要干什么?”“快把营养交出来!”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这就是“气势汹汹”。
杂草野蛮不野蛮?讲理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
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这就叫“不由分说”。
(6)结合学生的表演适时点出“激烈”(5)天哪,你们简直就是表演天才。
我相信表演后再读,一定会更投入。
(指导朗读)三、学习三、四自然段过渡:就在这紧要关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小稻居然脱险了!由朗读3、4自然段,看看是谁救了它们!(1)谁来说?为什么把喷雾器说成是大夫呢?什么叫“收拾”?他为什么要收拾这群杂草?(2)分角色朗读,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么读?(3)那群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呢?(“有气无力”、“纷纷倒下”)(4)什么叫“有气无力”?谁愿意为我们读杂草说的话?(5)杂草此刻是怎样想的呢?想象一下“纷纷倒下”是怎样的场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6)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小稻秧此刻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他们很快乐?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向上挺了挺身子实际上是指什么?联系上文,想想小稻秧此刻有怎样的想法?2、我们模仿小稻秧快乐的样子读读第五自然段。
五、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根据板书回忆故事情节。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
六、表演实践,深入体会1、这篇童话故事生动有趣,非常适合进行课本剧表演,接下来请同学们组成六人一个小组,进行练习。
一人读旁白,一人做小稻秧,一人做喷雾器大夫,其他的人做杂草,要注意,旁白尽量少一点。
3、指名小组表演。
七、布置作业1、用“纷纷”、“激烈”两个词语造句。
2、小组成员合作表演课本剧。
八、板书:18、小稻秧脱险记遇险喷洒除草剂脱险(杂草抢营养)(杂草纷纷倒下)教学反思19、航天飞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备注1、读通课文,学习字词,理清课文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