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文学位论文基本格式的建议
学位论文书写格式(南师大外院全)(1)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初稿)1. 纸张和排版1.1纸张学位论文一律用A4纸(21x 29.7cm)打印。
1.2边距上下边距:各2cm;左边距:3.5cm;右边距:2cm。
1.3字体汉字用宋体;英语用Times New Roman。
标题字体:一级标题用三号字体;二级标题用小三号字体;三级标题用四号字体;四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标题一律用粗体(Boldface)。
1.4 标题体系1.4.1 章级标题外文论文建议采用:IntroductionChapter One ×××××××××××××××Chapter N ×××Conclusion中文论文建议采用:前言第一章××××××××××××××××第N章××××结论1.4.1 节级标题外文论文建议采用(以“Chapter One×××”为例): 1.(一级);1.1(二级);1.1.1(三级);2.(一级);2.1(二级);2.1.1(三级);2.1.1.1(不要超过四级);中文论文建议采用(以“第一章×××”为例):一、(一级);(一)(二级); 1、(三级);1)(四级)。
1.5段落正文字体大小:小四(12号字体),行距:1.5;引文字体大小:五号(11号字体),行距:1。
每一段开头缩进两个汉字(或四个英文)字符的位置,段与段之间不空一行。
2. 论文内容要求及排列顺序论文应该包括封面、声明、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外文与中文参考书目、附录、致谢和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英文作文建议文格式

英文作文建议文格式英文:When it comes to writing a suggestion essay, there are a few key elements to keep in mind. First and foremost,it's important to clearly state your suggestion and provide a strong argument for why it would be beneficial. This may involve conducting research and providing evidence to support your claim.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a suggestion essay is to consider the potential objections or counterarguments to your suggestion. By addressing these concerns, you can strengthen your argument and demonstrate that you've thought through all aspects of the issue.In terms of structure, a suggestion essay should have a clear introduction that provides context for the issue and sets up your suggestion. The body of the essay should provide evidence and support for your suggestion, whilealso addressing potential objections. Finally, the conclusion should summarize your argument and reiterate why your suggestion is the best course of action.Overall, the key to writing a successful suggestion essay is to be clear, persuasive, and thorough in your argument. By taking the time to research and consider all aspects of the issue, you can create a compelling case for your suggestion.中文:写建议文时,有几个关键要点需要记住。
学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1)

学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1)1 论文的构成1.1 引言本文的目的在于提高学士论文的写作效率。
1.2 前置部分1.2.1 扉页首页用中文,后一页用英文。
要有题目、学士论文标注文字、作者、导师、学校、日期。
中文题目中一般不要出现英文名称和英文字母的缩写词。
字数一般不要超过20个,但可以有副标题。
1.2.2摘要首先为中文摘要,然后另页起为英文摘要(Abstract)。
摘要和Abstract在内容上要相同。
摘要应说明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1.2.3关键词关键词选3~8个。
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标题“关键词”和“Keywords”后空一格且不跟“:”号。
各个关键词间用逗号分开。
“Keywords”不要写成“Key words”。
1.2.4 符号表表中给出符号、符号的含义说明、国际标准单位和首次出现的页码。
符号按字母顺序排列,先出现英文字母符号,再出现希腊字母符号。
收录要全, 常见的问题是一方面列了“符号表”,另一方面,论文中的一些符号并没有收入表中。
1.2.5 缩略词表表中给出缩略词、英文全称、含义的中文说明和首次出现的页码。
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缩略词表不能与重要符号表混合成一个表。
1.2.6 目录页目录页各层标题中同一层次的排列要靠左对齐, 且下一个层次的标题都应比上一个层次向右缩进2个字的空间。
页码靠右对齐。
目录页中各章节如何安排, 哪一章在前, 哪一章在后, 哪些内容为一章, 哪些内容为一节,都必须在写作前与导师商量好, 然后再撰写。
否则一旦导师要求重新编排章节, 这以前的写作时间和精力就被浪费了。
1.3 主体部分1.3.1 一般要求全文要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
页码应标注在每页的右下角。
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不编页码。
将目录页等前置部分(见第1.2节)单独编排页码,用罗马大写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等。
引用外文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如何写

引用外文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如何写例: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 .2 Cairtns R B.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Berkeley: Univ.of California,1965 .是时候论文答辩了,毕业离校。
我的朋友给了我帮助他修改论文的任务。
信任难得,任务就完成了。
只能从参考文献入手。
必须清晰准确,以便读者能一次性找到信息的原始来源。
为规范本刊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同时也为了方便广大参考,特将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提供给大家,请广大在稿件中按照此规定著录参考文献。
一、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⑴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⑵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
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⑶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⑷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
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⑸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
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二、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著录项目⑴ 主要责任者。
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包括专著、论文集主编,学位申请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析出文章等。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超过3人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英文用 et al )。
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合编”等责任说明文字。
外文主要责任者用原著,姓名前后应遵重各国的习惯。
硕士论文中的英文写作技巧

硕士论文中的英文写作技巧在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良好的英文写作技巧对于提高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项在硕士论文写作中应用的英文写作技巧,以帮助研究生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I. 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在写作硕士论文时,一篇精彩的文献综述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有关文献综述的英文写作技巧:1. 熟悉相关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通过仔细阅读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观点。
2. 确定一个清晰的研究问题:确保文献综述明确描述你的研究问题,并解释为什么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3. 组织文献综述的结构:根据不同的主题将文献分类,逐步深入研究,分析和比较已有文献的观点和结果。
4. 善用引用:在论文中使用适当的引用来支持你的观点,并遵循学术引用规范。
II. 方法(Methodology)在描述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时,正确清晰的表达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关方法论的英文写作技巧:1. 描述实验步骤和操作程序:用清晰简洁的语言描述你的实验过程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
2. 确定参与者和样本:详细描述研究涉及的参与者或样本选择过程,包括参与者的特征和招募方式。
3.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明确指出你使用的数据收集方法,例如问卷调查或实验观察,并简要描述你选择的数据分析方法。
4. 强调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讨论你所采用的方法的优点和局限,并解释为什么你认为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你回答研究问题。
III. 论文结构与段落连贯一个良好的硕士论文应该有清晰的结构和流畅的段落连接。
以下是一些建议:1. 逻辑结构:确保你的论文有明确的引言、文献综述、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并将它们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
2. 段落结构: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并围绕这个主题句展开论述。
同时,采用适当的过渡词来使段落之间的连接更加自然。
3. 语言风格:使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来阐述观点,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外文会议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外文会议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外文会议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是什么样的大家知道吗?下面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外文会议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外文会议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篇1一、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论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1.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1]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67.2.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1]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3.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4.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1]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2]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 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5.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6.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7.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8.译著【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三、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
英文论文标准格式

英文论文标准格式The standard format for an English research paper is essential for presenting your work in a clear, organized, and professional manner. Adhering to this format not only ensures that your paper is well-structured and easy to read, but also helps to convey the credibility and authority of your research. In this document, we will outline the key elements of the standard format for an English research paper, including the title page, abstract, introduction, body, conclusion, and references.Title Page。
The title page of your research paper should include the title of the paper, your name, the name of your institution, and the date. The title should be informative and concise, clearly indicating the focus of your research. It is important to use a font and formatting style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t of the paper.Abstract。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规范(笔译方向)

南京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南京大学翻译硕士教育中心2014年9月目录第一章前言1.1 目的和用途1.2 学位申请人的责任1.3 论文形式与要求第二章学位论文格式2.1 打印规范2.1.1 纸张和打印2.1.2 字体与段落2.1.3 页码2.2 前置部分2.2.1 中英文封面2.2.2 中英文原创性声明2.2.3 中文致谢2.2.4 中英文摘要2.2.5 目录页2.2.6 图表清单2.3 主体部分2.3.1 论文主体构成2.3.2 序号和标题2.3.3 文献引用2.3.4 图表2.4 后置部分2.4.1 参考文献2.4.2 附录第三章文献引证与著录3.1 正文中的引证3.1.1 引用整篇文献的观点3.1.2 引用文献中具体观点或文字3.1.3 引用多位作者写作的同一文献3.1.4 引用团体作者3.1.5 引用无作者文献3.1.6 引用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献3.1.7 引用不同作者的多篇文献3.1.8 使用脚注的方法3.2 参考文献著录的格式3.2.1 著录已出版的各类文献3.2.2 著录网络出版物3.2.3 参考文献的排列附录一:运用计算机软件统一论文格式附录二:Translation with commentary (or Annotation Translation) 分析方法样例附录三:论文写作资料查找及参考书目推荐第一章前言1.1 目的和用途教育部和学位办确立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的口笔译人才,因此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能代表学位申请人翻译和翻译研究的能力,也应能反映出申请人按照学术规范报告自己研究成果的文字能力。
衡量翻译和翻译研究能力的标准是看论文有没有针对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运用相关的翻译理论与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在论点、论据、角度、方法等方面提出新的经验,从而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领域有所创新,有所贡献。
翻译硕士论文必须符合在国际翻译学术界已经形成的通用的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英文学位论文基本格式的建议(2008年12月补充)一、论文的基本结构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以及不同类型的学术论文在基本结构上存在差异。
这里介绍的论文基本结构主要适用于应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方向的英文学位论文。
这类论文一般应有以下五章:Introduction,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Design, Data presentation and discussion, Conclusion。
下面分别介绍这五章的写作要求。
本章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本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预期解决的问题。
有时需要对重要概念或术语进行简单的定义。
本章末尾一般对全篇论文的章节主要内容作简单介绍(An overview of the thesis)。
本章要求简炼,开门见山,一般为3~5页,最好不超过10页。
本章是文献综述,其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介绍与本研究有关系的现有研究(existing studies),重点介绍以下内容:(1)关于这个问题(指论文要研究的问题)前人已经做了哪些研究?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得出了哪些研究结论?(2)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前人的研究存在哪些局限性?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哪些争议或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文献综述不是简单地“抄书”,也不是“走过场”。
它既帮助读者了解本研究的背景,也有利于作者进一步理清思路,为后面的研究做好充分准备。
做文献综述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本领域的重要文献原则上都要综述,但不需要面面俱到。
经典的研究和最近的研究都要涉及。
要特别注意介绍关于本研究问题最近(如近2、3年)的研究进展情况。
2.尽量使用第一手资料,而不使用第二手资料。
所谓第二手资料,指论文作者没有看到原始文献,而是从他人的文献中了解到的某个研究。
比如Rod Ellis在1994年出版的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一书中将1994年以前的大约20年时间里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做了一个非常全面的综述,而这本书并没有首次报告Ellis本人做的研究。
作为学位论文,不能过多地使用这类著作所做的综述。
应该尽可能去查看原始文献。
3.不能像记流水帐一样逐一介绍以往的研究,要对以往的研究做一些评论、归纳和总结。
4.一定要综述与本研究有直接关系的研究,不能综述无关的研究或只是有一点联系的研究。
要避免盲目综述各种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倾向。
5.文献综述的篇幅不宜过长,硕士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建议控制在20~25页之内,一般不应超过整篇论文篇幅的三分之一。
6.文献综述部分容易出现以下抄袭行为:即在没有阅读某个作者的原始文献的情况下,从其他作者的文献综述中直接摘录且不注明摘录的处出。
这一章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研究的问题(Research question)、研究对象(Subjects)、研究方法(Method)、数据收集工具(Data collection instruments)、数据分析工具(Data analysis methods)等。
如果是实验研究,还需要简单介绍实验过程。
本章的篇幅一般不长,如没有特殊需要,建议控制在5~10页之内(硕士学位论文)。
注意,研究问题一般应该只有一个。
为了便于研究,在论文的研究问题的范围之内可以再有几个具体的问题,一般叫做sub-questions。
本章是整篇论文的核心部分,其目的是报告研究结果并根据研究结果进行讨论。
本章的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全面、准确、如实地报告研究的结果。
2.要采用数据统计方法和分析方法(如t检验、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考察数据差异的显著性,不能只是简单呈现基本数据(如平均数、百分比等)。
3.要充分利用图表的优势呈现数据。
图表要清楚、准确;要有必要的图例和说明;图表要有标题和编号。
图形的编号和标题在图的下方,表格的编号和标题在表格的上方。
4.要充分利用数据,认真研究数据所反映的某种现象,从中有所发现。
要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必要的解释。
可以把本研究的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作适当的比较。
5.要特别注意根据研究的结果逐一回答第三章提出的研究问题。
无论研究结果是支持还是推翻原来的假设,都要对所提出的问题或假设逐一回答。
本章名为结论,实际上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发现(Main findings)、本研究对语言教学实践的启示(Implications)、本研究的局限性(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Further research suggestions)。
二、引用文献的格式要求(一)引用文献的基本格式这里我们分两种情况来介绍引文的基本格式:第一种情况是把文献作者作为句子的一部分(通常作主语),我们把它叫做“格式1”;第二情况是把作者的姓放在括弧里,我们把它叫做“格式2”。
在同一篇论文中,以上两种格式可以同时使用。
格式1的基本做法是,把作者的姓(Family name)作为句子的一部分(通常作主语),随后用括弧标出所引用文献的出版年代。
比如:Long (1991) argues that without this, outcomes such as those from immersioneducation are likely to occur, with a lack of sustained development.如果文献有两个作者,则要将两个作者的姓都写出来,并用and连接(不能用&符号连接)。
比如:Perkins and Gass (1996) argue that, since proficiency is multidimensional, it does notalways develop at the same rate in all domains.如果文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六个以下)的作者,论文中第一次引用时必须把所有作者的姓都写出来,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作者的姓用and连接。
Sanders, Spooren and Noordman (1992) presents a useful taxonomy of coherencerelations.在第二次及以后再引用该文献时,只需写出第一个作者的姓,再加上et al.,比如:Sanders et al. (1992) studied coherence relations based on four criteria.如果文献有六个或六个以上的作者,论文中第一次引用时只需写出第一个作者的姓,再加上et al.和年代。
使用格式1时,如有必要(如直接引用整句或句子的一部分),可以在年代后面再加上所文献的具体页码。
出版年代与页码之间用冒号隔开。
比如:Messick (1989:20) presents what he calls a …progressive matrix‟.另外,页码也可以放在所引用文献的末尾,比如:Gould (1989)explains that Darwin used the metaphor of the tree of life “to ex pressthe other form of interconnectedness – genealogical rather than ecological – and toillustrate both success and failure in the history of life” (p. 14).如果所引用的内容在原文献中跨页(直接引用时一般应该只跨两页),则要标出页码范围,比如:Hu (1994:5~6) points out that text studies in the 1960s and early 1970s are more orless concerned with “text grammar” and textual “grammaticality”.或Hu (1994) points out that text studies in the 1960s and early 1970s are more or lessconcerned with “text grammar” and textual “grammaticality” (pp. 5~6).使用格式1中时,页码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标出,即在年代之后不用冒号而用逗号,然后用p.(所引文献跨页时用pp.),再加页码,比如:Messick (1989, p. 20) presents what he calls a …progressive matrix‟.Hu (1994, pp. 5~6) points out that text studies in the 1960s and early 1970s are moreor less concerned with “text grammar” and textual “grammaticality”.注意,在同一篇论文中格式要统一。
要么都采用冒号加页码的格式,要么都使用p./pp.的格式,不能交替使用。
在直接引用文献时,如所引用的内容较长(一般超过50单词),则应该另起一段,左右缩进。
比如:Lorenz (1999) voiced a very similar view that because in written communication,coherence cannot be explicitly negotiated face-to-face between text producer and textreceiver,“writers therefore have every reason for trying to be unequivocal and tomake their ideas, intentions and arguments unmistakably clear. One way ofdoing this is to carefully signal logical relati ons and thereby …signpost‟ thepath to coherence for the reader. Consequently, when looking at thefabrication of coherence in written discourse, we need to pay specialattention to those explicit signposts of coherence, i.e. the text‟s cohesiveties” (p. 55).格式2的基本做法是,把作者的姓、出版年代以及页码均放在括弧里,出版年代紧随作者的姓,之后是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