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成像传感器的比较

合集下载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第三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目的与要求:掌握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和SAR成像机理,遥感器的类型及其特性对遥感影像的影响,评价遥感影像的主要指标等。

重点及难点:遥感器与遥感成像特性,评价遥感影像的主要指标;遥感成像机理。

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过程:第一节传感器一、传感器的定义和功能传感器是收集、探测、记录地物电磁波辐射信息的工具。

它的性能决定遥感的能力,即传感器对电磁波段的响应能力、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及图像的几何特征、传感器获取地物信息量的大小和可靠程度。

二、传感器的分类按工作方式分为:主动方式传感器:侧视雷达、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

被动方式传感器:航空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MSS)、TM、ETM、HRV、红外扫描仪等。

三、传感器的组成收集器:收集地物的辐射能量。

探测器:将收集的辐射能转变成化学能或电能。

处理器:将探测后的化学能或电能等信号进行处理。

输出器:将获取的数据输出。

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收集、量测和记录来自地面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的仪器,是遥感技术的核心部分。

根据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主动式:人工辐射源向目标物发射辐射能量,然后接收目标物反射回来的能量,如雷达。

被动式:接收地物反射的太阳辐射或地物本身的热辐射能量,如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MSS、TM、ETM、HRV)。

传感器按照记录方式1)非成像方式:探测到地物辐射强度,以数字或者曲线图形表示。

如:辐射计、雷达高度计、散射计、激光高度计等。

2)成像方式:地物辐射(反射、发射或两个兼有)能量的强度用图象方式表示。

如:摄影机、扫描仪、成像雷达。

五、摄影型传感器1、航空摄影机:是空中对地面拍摄像片的仪器,它通过光学系统采用感光材料记录地物的反射光谱能量。

记录的波长范围以可见光~近红外为主。

2、成像原理:由于地物各部分反射的光线强度不同,使感光材料上感光程度不同,形成各部分的色调不同所致。

涉及的概念◆主光轴:通过物镜中心并与主平面(或焦平面)垂直的直线称为主光轴。

第3章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

第3章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
❖ 经探测器输出视频信号。 ❖ 经电子放大器放大和调制。 ❖ 在阴极射线管上显示出一条相应于地面扫描视场内的
景物的图像线,这条图像线经曝光后在底片上记录下 来。 ❖ 接着第二个扫描镜面扫视地面,由于飞机向前运动, 胶片也作同步旋转,记录的第二条图像正好与第一条 衔接。依次下去,就得到一条与地面范围相应的二维 条带图像。
缝隙式摄影机
镜头转动式摄影机
3.1.1 摄影类传感器分类
➢ 全景摄影畸变:相片两端的地表景物被压缩。
3.1.1 摄影类传感器分类
3. 多光谱摄影机
多光谱摄影机指对同一地区,在同一瞬间摄取多 个波段影像的摄影机。采用多光谱摄影的目的 ,是充分利用地物在不同光谱区,有不同的反 射特征,来增加获取目标的信息量,以便提高 影像的判读和识别能力。
❖ 又由于扫描总视场为 11.56°,地面宽度为185km,因 此扫描一次每个波段获取6条扫描线图像,其地面范 围为 474m * 185km。
❖ 又因扫描周期为73.42ms,卫星速度(地速)为 6.5km/s,在扫描一次的时间里卫星往前正好移动 474m,因此扫描线恰好衔接。
❖ 自西往东对地面的有效扫描时间为33ms,即在33ms内扫描 地面的宽度为185km,按以上宽度计算,每9.958 μs内扫描 镜视轴仅在地面上移动了56m,因此采样后的MSS像元空间 分辨率为56m * 79m (Landsat为68m * 83m)。
四、 ETM+增强型专题制图仪
表3-4
波段号 类型
1
Blue-Green
波谱范围 /um 0.450-0.515
地面分辨率 30m
2
Green
0.525-0.605
30m
3
Red

3传感器及成像原理

3传感器及成像原理

扫描完成对地面覆盖的。有代表性的航天光机扫描仪是
搭载在美国陆地卫星的多光谱扫描仪(MSS)、专题制
图仪(TM)和增强型专题制图仪(ETM)。我国研制的
红外扫描仪,属于典型的机载型光机扫描仪。
1 光机扫描仪的组成
光机扫描仪主要由收集器、分光器、探测器、处理
器和记录与输出装置等组成。
遥感
2 光/机扫描仪的成像原理
面状态,像片四周印有井字形细线称为 压平线。如果底片没有压平,则压平线 的影像为曲线或虚影。
此外,有些像片上还注明了航摄机的型号、焦距、机号 及底片号等。
近年来的像片已不在标注气泡、时表、压平线等,框标 则标记在像片的四个角上 ,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即为像片的 中心点。
遥感
与摄影测量交叉部分
A 摄影像片的特征
S D
几何特性、物理特性、信息量大小和可靠程度。
A
U Q
3.1.1 传感器分类
I

⎧ 画幅式 ( 分幅式,框幅式 )

⎪ ⎪
摄影成像


⎪⎪ 缝隙式,全景式
⎨ ⎪
多光谱
⎪⎩ 数码式
成像传感器
⎪⎪ ⎨
扫描成像

⎧ 掸扫式 ( 光机扫描
⎨ ⎩
推扫式
( 固体扫描
, 物面扫描 , 像面扫描
) )
⎪ ⎪ 微波成像 ⎪
遥感
4 、时间分辨率
●指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
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
S D
●如:静止气象卫星0.5小时,CBERS 26天
A U
●时间分辨率对动态监测意义重大,如天气和
Q
I
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监测、土地利用监测等;

国际上主要遥感传感器参数

国际上主要遥感传感器参数

国际上主要遥感传感器参数1、法国SPOT卫星法国SPOT-4卫星轨道参数:轨道高度:832公里轨道倾角:98.721o轨道周期:101.469分/圈重复周期:369圈/26天降交点时间:上午10:30分扫描带宽度:60 公里两侧侧视:+/-27o 扫描带宽:950公里波谱范围:多光谱XI B1 0.50 – 0.59um20米分辨率B2 0.61 – 0.68umB3 0.78 – 0.89umSWIR 1.58 – 1.75um全色P10米B2 0.61 – 0.68umSPOT是世界上首先具有立体成像能力的遥感卫星,其侧视功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很大的应用潜力,但SPOT系统前几颗卫星设计的不同轨迹立体观察存在着未曾想到的问题,由垂直观察转向侧视时,反光镜旋转引起卫星姿态的变化和不稳定,造成立体对的精度很不稳定。

2、ERS卫星ERS-1、ERS-2 欧空局分别于1991年和1995年发射。

携带有多种有效载荷,包括侧视合成孔径雷达(SAR)和风向散射计等装置),由于ERS-1(2)采用了先进的微波遥感技术来获取全天候与全天时的图象,比起传统的光学遥感图象有着独特的优点。

卫星参数:椭圆形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780公里半长轴:7153.135公里轨道倾角:98.52o飞行周期:100.465分钟每天运行轨道数:14 -1/3降交点的当地太阳时:10:30空间分辨率:方位方向<30米距离方向<26.3米幅宽:100公里3、日本JERS-1卫星JERS-1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于1992年发射。

用于国土调查、农林渔业、环境保护、灾害监测。

负载全天候、高分辨率的主动微波成像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SAR)和高分辨率的多光谱辐射仪——光学传感器(OPS)。

卫星参数:太阳同步轨道赤道上空高度:568.023公里半长轴:6946.165公里轨道倾角:97.662o周期:96.146分钟轨道重复周期:44天经过降交点的当地时间:10:30-11:00空间分辨率:方位方向18米距离方向18米幅宽:75公里4、RADARSAT-2RADARSAT-2具有3米高分辨率成像能力,多种极化方式使用户选择更为灵活,根据指令进行左右视切换获取图像缩短了卫星的重访周期,增加了立体数据的获取能力。

经质量控制的遥感SST数据的对比测试结果和回归分析

经质量控制的遥感SST数据的对比测试结果和回归分析

MODIS遥感反演SST的对比测试和分析技术报告概述:利用浮标资料对MODIS的SST(海表面温度)反演的结果进行对比测试,是SeaDAS卫星遥感项目的一个重要目标。

目的是利用浮标实测海温资料对SST 反演结果进行校正,以减少反演结果的误差,扩大海温遥感反演产品的使用范围,为更好的利用卫星遥感资料服务于海洋监测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

技术背景MODIS (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是一个拥有36个通道的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光谱辐射计,波段范围从0.345卩m (可见光)到14.235 ^m (热红外)。

各通道的量化等级为12Bits。

MODIS第1和第2通道的空间分辨率为250米,第3到第7通道的空间分辨率为500米,其余通道的空间分辨率为1000米,扫描观测宽度达2330公里可以同时提供反映海洋水色,叶绿素、悬浮物浓度等海洋特征信息。

MODIS被两颗对地观测卫星(AQUA和TERRA)作为有效负载,其中TERRA是上午星、AQUA是下午星。

我单位目前使用SeaDAS5.0软件进行MODIS数据处理。

SeaDAS 5.0反演海表面温度的算法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开发的“迈阿密探路人”算法,有两套,分别利用了3.7卩m 和11卩m附近的两个红外大气窗口。

其中昼间使用11卩m算法,即利用11.03卩m,12.03卩m通道,夜间使用3.7卩m和11卩m通道。

由于昼间观测数据不仅可提供海表面温度,而且可提供叶绿素等海洋水色数据,我单位目前仅接收和处理MODIS的昼间数据。

我们的比测试验也是针对昼间的11卩m 算法。

“迈阿密探路人”在11卩m的海温反演算法如下:SST = C t+ — 7^2 )4 召一 1)(心一斥丄)其中,SST是反演的海表面温度,T31是第31通道(11.03卩m)的辐射亮温, T32是第32通道(12.03卩m)的辐射亮温。

B是卫星天顶角。

C1~C4是四个系数<SeaDAS软件中内置的各个系数估计值如下:表1:MPSST算法的系数图1 :MPSST算法反演获得的东海区域海表面温度图(2007.10.24 2:38UTC)为了对遥感反演获得的海表面温度进行对比测试,需要选择合适的其它测量手段,要求这些测量手段有足够的时间分辨率,同时又有较高的精度。

遥感传感器三个比较MSS_TM_ETM+

遥感传感器三个比较MSS_TM_ETM+

1从评价遥感数据常用的4个分辨率指标比较MSS,TM,ETM+MSS,TM,ETM+这三个传感器的各自的作用不一样,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也有选择性。

如果要求空间分辨率高的级得使用ETM+,如果要求时间分辨率高的,三个传感器都差不了多少,除了MSS有18天,其他的都是16天。

如果要选择辐射分辨率高的传感器,可以选择适合的。

此外,三个的波段分辨率也不是全部相同,每个传感器有相应的波段范围,在巫妖的弊端范围内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进行工作。

波段范围长,说明各波段的反射都能接受,面积小也能看清楚,而其他波段范围小,只能靠增大面积来增加分辨率,所以ETM+中的PAN在这方面比较好,在选择是可以利用这点优势。

从上面的表格中也很清楚的比较了三个传感器在四个分辨率的差别,但是也可以看出ETM+相对来说最好,但是也不一定,知识从整体上来说,还是得根据需要来选择适合的传感器。

2、有关BSQ通用栅格数据格式都会存储为二进制的字节流,通常它将以BSQ (按波段顺序:BSQ是最简单的存储格式,它将影像同一波段的数据逐行存储下来,再以相同的方式存储下一波段。

如果要获取影像单个波谱波段的空间点(X,Y)的信息,那么采用BSQ方式存储是最佳的选择)BSQ易于获取单波谱波段的单点信息。

遥感数据的通用格式用户从遥感卫星地面站获得的数据一般为通用二进制数据,外加一个说明性头文件.其中,generic binary数据主要包含三种数据类型:BSQ格式,BIP格式,BIL 格式. 1.BSQ (band sequential)数据格式BSQ是按波段顺序依次排列的数据格式. 数据排列遵循以下规律: 第一波段位居第一,第二波段位居第二, 第n波段位居第n位.在每个波段中,数据依据行号顺序依次排列,每一列内,数据按像素顺序排列。

现代成像系统原理与应用

现代成像系统原理与应用

现代成像系统原理与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成像系统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成像系统是指通过采集、处理和展示图像信息的系统,它可以用于照相、摄影、医学、军事、遥感等领域。

现代成像系统已经经历了多次革新和发展,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针对现代成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现代成像系统的基本原理1. 光学原理现代成像系统的核心是光学原理。

光学系统通常由镜头、透镜、滤光片等组成,通过这些光学元件能够将光线聚焦在感光元件上,从而产生清晰的图像。

镜头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

现代成像系统一般采用复合镜头设计,以尽量减小光的散射和色散,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2. 感光元件感光元件是现代成像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感光元件包括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

这些感光元件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而进行数字化处理。

CMOS传感器通常在手机、数码相机等小型设备中使用,而CCD传感器在专业摄像机、医学成像设备等领域应用更为广泛。

3. 数字信号处理现代成像系统通常会将感光元件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存储。

数字信号处理可以对图像进行去噪、增强、压缩等处理,从而提高图像质量和节省存储空间。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成像系统在图像清晰度、对比度、色彩还原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4. 图像显示成像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显示给用户。

现代成像系统采用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投影仪等设备进行图像显示。

这些显示设备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视的图像,使用户能够直观地观察和分析图像信息。

二、现代成像系统的应用1. 数码相机数码相机是应用最广泛的成像系统之一。

它利用镜头、感光元件、数字信号处理器等组件,可以快速、方便地采集图像,并通过LCD屏幕进行实时预览和拍摄。

数码相机具有成像速度快、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因此在日常生活、旅游摄影、商业拍摄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 4 章 遥感原理-遥感传感器及遥感成像原理

第 4 章 遥感原理-遥感传感器及遥感成像原理

0 :地面分辨率 a0 0 :平行于航行方向地面分辨率 a H a0 sec
:垂直于航行方向地面分辨率 a a sec a0 sec2 0
全景畸变 由于地面分辨率随扫描角发生变化,使红外扫描影像产生畸变,这 种畸变通常称之为全景畸变,形成原因是像距保持不变,总在焦面上, 而物距随扫描角发生变化所致。
采样后对每个像元(每个信道的一次采样)采用6bit进行编 码,24路输出共需144bit,都在9.958μS内生成,反算成每个字节 (6bit)所需的时间为0.3983μS(其中包括同步信号约占 0.3983μS) ,每个bit为队0.0664μS,因此,bit速率约为15Mbit/s (15MHz)。采样后的数据用脉码调制方式以 2229.5MHz或
探测器
探测器的作用是将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输出。它的数量与成像板上 的光学纤维单元的个数相同,所使用的类型与响应波长有关,MSS 4-6采
用18个光电倍增管,MSS-7使用6个硅光电二极管,Landsat2,3的MSS8采
用2个汞钢筛热敏感探测器。其致冷方式采用辐射致冷器致冷。经探测器
检波后输出的模拟信号进入模数变换器进行数字化,再由发射机内调制
扫描线的衔接 当扫描镜的某一个反射镜面扫完一次后,第二个反射镜面接着重复扫 描,飞机的飞行使得两次扫描衔接。如何让每相邻两条带很好地衔接,可 由以下的关系式来确定。假定旋转棱镜扫描一次的时间为t,一个探测器地 面分辨率为a,若要使两条扫描带的重叠度为零,但又不能有空隙,则必须
a W t
W为飞机的地速 瞬时视场和扫描周期都为 常数,所以只要速度w与航高H 之比为一常数,就能使扫描线 正确衔接,不出现条纹图像
像面扫描
用电子枪准确地瞄准靶极上的点并对靶面进行扫描(所以又称电子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包文韬
遥感成像传感器的比较
1、 传感器分类: 摄影类型的传感器、 扫描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雷达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非图像类型的传感器。 2、传感器的基本组成: 收集器:收集地物辐射来的能量,如透镜组、反射镜组、天线; 探测器:将收集的辐射能转变为化学能或电能,如感光胶片、光电管、光敏和热敏探测 元件、共振腔谐振器; 处理器:对收集的信号信号进行处理,如摄影处理装置、电子处理装置; 输出器:输出获取的数据,如扫描晒相仪、阴极射线管、电视显像管、磁带记录仪、彩 色喷墨仪。 3、传感器的特性参数 空间分辨率:表示按地物的几何特征(几何和形状)和空间分布,即在形态学的基础上 识别目标的能力。有两种含义: ⑴遥感器的技术鉴别能力, 即能把两相邻目标作为两个清晰实体记录下来的两目标间的 最小距离; ⑵遥感器观察地面特征所需要的有效探测和分析的分辨率。 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受目标的辐射光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即遥感器的 工作波段数目、波长和波长间隔(波带宽度) 。光谱分辨率高,意味着: ⑴.区分具有微小波谱特征差异地物的能力强; ⑵.数据量大,传输、处理难度大; ⑶.各波段间数据的相关性大。 应服从应用目的, 结合地物特征波谱, 选择能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最佳波段和多波段组合。 辐射分辨率:指遥感器探测元件在接收波谱辐射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即把 遥感器输出信号的总范围,从黑到白,分解成大量刚好能辨别的灰度等级。反映地物在波谱 辐射度或反射率上的微细差异,辐射分辨率越高,识别两同等空间分辨率目标的能力越强。 时间分辨率:为分析、识别目标所必须具有的最小时间间隔,称时间分辨率。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包文韬
2、成像过程: 每个探测器瞬时视场86 rad ,卫星高度915Km,因此每个像元地面分辨率79*79m。 每个波段在飞行方向上有6个探测单 元, 所以扫描瞬间地面分辨率 (79*6) *79m 即474m*79m。 扫描总视场11.56度,对应于地面 11.56/pi*180*915=185km, 所以扫描一次 每个波段的6条扫描线地面范围是 474m*185m. 扫描周期73.42ms, 卫星速度6.5Km/s, 所以扫描一次飞行距离6.5*73.42=477m, 扫描线恰好衔接。? 考虑到地球同时自西向东自转, 下一 次扫描与本次扫描存在位移量 Y VE T ( VE 为纬度的函数,T为一次扫描时间) 。 3、MSS空间分辨率: 飞行方向:79m; 垂直方向:探测器采样时间为9.958 μs ,自西向东对地面有效扫描时间为33ms,扫描 的宽度为185KM,所以实际在探测器采样时间内对于的地面距离是56米,即垂直飞行方向的 空间分辨率为56米。 因此,MSS设定的地面解析度GRC=79*79,而实际的地面采样距离GSD=79*56。 4、 MSS数据率 每个采样时间里(9.958 μs) ,对每个像素进行编码(采样6BIT) ,6个单元*4个波段 =144BIT,加上信号同步的时间,相当于每BIT的时间为0.0664 μs,即BIT速率为15M/S。 5、 MSS影像特征 几何特征:存在全景畸变,空间分辨率79m。 波谱特征:Landsat1-3有五个波段:MSS4(绿)、MSS5(红)、MSS6 (红外)、MSS7 (红外) MSS8(热红外) Landsat系列影像呈倾斜 (南北向为垂直) 排列的原因: MSS沿着轨道自上而下俯视地球, 地表的自转是自西向东的。陆卫轨道相对于(经度)倾斜99°时,卫星旋动(precess)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包文韬
地面范围相应的二维条带图像。 2、 扫描线的衔接:旋转棱镜扫描一次时间t,飞机对地速度W,一个探测器地面分辨率a: a = Wt :刚好衔接。a < Wt :出现扫描漏洞。a > Wt :有部分重叠。 由
W 知,只要速度W与行高H之比为常数,则扫描线正确衔接。 H t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包文韬
4、当前的SPOT6特点 (1)超凡获取 大幅覆盖 保留60公里大幅宽,卫星星座每日接收6百万平方公里影像; 覆盖60公里*600公里的范围,正南北定向影像,易于处理; 灵活的编程接收,集全色和多光谱影像 捆绑: 全色 (1.5米) 和多光谱(6 米) 融合产品: 具有3或4个波段的1.5米彩色影像 格式:DIMAP V2 格式 (JPEG 2000或GeoTIFF) 光谱波段:全色 (0.455 - 0.745 μm);蓝(0.455 - 0.525 μm);绿(0.530 μm 0.590 μm);红(0.625 - 0.695 μm);近红外(0.760 - 0.890 μm) 立体成像:立体或三线阵立体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包文韬
一、摄影类传感器 指经过透镜(组),按几何光学的原理聚焦构像,用感光材料,通过光化学反应直接感测 和记录目标物反射的可见光和摄影红外波段电磁辐射能, 在胶片或像纸上形成目标物固化影 像的遥感器。 优点:空间分辨率高、成本低、易操作、信息量大 缺点: 局限性大, 0.3~1.3μm, 影像畸变较严重, 成像受气侯、 光照和大气效应的限制, 须回收胶片,影像形成周期长无法实时观测。 二、扫描类传感器 具体类型包括: (1)电子扫描遥感器 (2)光机扫描遥感器:红外扫描仪、MSS、TM、ETM+ (3)固体自扫描遥感器:SPOT卫星系列 (4)天线扫描遥感器:成像雷达 (5)成像波(光)谱仪。MODIS 优点:可对全部五个大气窗口的电磁辐射进行探测,可进行多波段、超多波段遥感-波谱分辨率高输出电信号,可用磁带记录,可实时传输所获辐射量的定量数据,便于校正和 图像处理。 缺点:空间分辨率相对较低。 三、雷达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四、非图像类型的传感器。 (一) 红外扫描仪 1、 成像过程:如图所示,旋转棱镜旋转时,第一 个镜面对地面横越航线方向扫视一次,在扫描 视场内的地面辐射能,由刈幅的一边到另一边 依次进入传感器,经探测器输出视频信号,再 经电子放大器放大和调制,在阴极射线管上显 示一条相应于地面扫描视场内的景物的图像线, 这条图像线经曝光后在底片上记录下来。接着 第二个扫描镜扫视地面,由于飞机向前运动, 胶片也作同步旋转,它记录的第二条图像正好与第一条衔接。依次下去,就得到一条与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包文韬
的角速度(angular rate)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相同。在影像中,连续的扫描线略为向西 偏移。这些连续的偏移导致每景影像呈平行四边形(parallelgram) ,两侧是倾斜的。 这也部分解释了飞行器的轨道倾角,可以弥补自转的影响。 6、 MSS重叠度: 在赤道位置,旁向重叠度7%,越向两极旁向重叠度越大。 7、 优缺点 优点:①工作波段宽,从近紫外、可见光到热红外波段,波长范围达0.35~20微米;② 各波段的数据容易配准。这两个特点非其他遥感器所能具有,因而多光谱扫描仪是气象 卫星和“陆地卫星”的主要遥感器。 (三) 专题制图仪(TM) 1、 结构组成:搭载在Landsat4/5上,结构与MSS相似,增加了一个扫描改正器,使扫描行 垂直于飞行轨道(与MSS不同) ,另外,使往返双向都对地面扫描(MSS仅从西向东时采 集数据) 。 2、探测器特点: 共有100个, 分7个波段呈错开排列(8*2*6+4), TM1~ 4各有16个硅(CCD)探测器, TM5和TM7的各有16个焍化铟 红外探测器,每个的瞬时视场在地面上为30×30㎡, TM6的 有4个碲镉汞探测器,每个的瞬时视场在地面上为120×120 ㎡。摄影瞬间16个探测器观测地面长度480m,扫描线长度 185m。单向扫描时间(半个周期)为71.46ms,卫星正好飞 过地面480m,下半个扫描周期获取的16条图像线正好与上半个扫描周期的图像线衔接。 3、TM特点: (1) TM中增加一个扫描改正器,使扫描行垂直于飞行轨道(MSS扫描不垂直于飞行轨道) ; (2)往返双向都对地面扫描(MSS仅单向扫描) ; (3)地面分辨率由79米到30米; (4)波段由5个增加到7个; (5)有热红外通道TM6 。 (四) 增强型专题制图仪(ETM+) 1、与TM相比所做的改进: (1)增加了PAN(全色)波段(共8个波段) ,分辨率为15米,使数据速率增加;
3、 分辨率: (瞬时视场 ,探测器尺寸d) 空间分辨率: a
H
d H f
平行航线方向: a H H sec a sec 垂直航线方向: a

a sec a sec2
4、 热红外像片的色调特征:热红外扫描仪对温度比对发射本领的敏感性更高,因为它与温 度的四次方成正比,温度的变化能产生较高的色调差别。 5、 全景畸变:由于地面分辨率随扫描角发生变化,使红外扫描影像产生畸变,这种畸变通 常称之为全景畸变,形成原因是像距保持不变,总在焦面上,而物距随扫描角发生变化 所致。 (相当于行高H的变化引起的地面分辨率a的变化) 。 (二) 多光谱扫描仪(MSS) 1、 组成结构: (1) 扫描反射镜: 椭圆形, 长轴33cm, 短轴23cm, 摆动幅度正负2.89度, 摆动频率13.62Hz, 周期73.42ms,总观测视场角11.56度,对应地面距离185km。作用:配合卫星向前飞行 获取地面二维图像。 (2)反射镜组:由主反射镜和次反射镜组成,焦距82.3cm。作用:将扫描镜反射进入 的地面景物聚焦在成像板上。 (3)成像板:成像板上排列有24+2个玻璃纤维单元,按波段排列成4列,每列有6个单 元,每个单元为扫描仪的瞬时视场的构象范围,瞬时视场角为86μrad,卫星高度为915 公里,地面距离为79米。 (4)探测器:它的数量与成像板的纤维单元的个数相同,探测器的类型与响应的波长 有关。MSS4-MSS6采用光电倍增管;MSS7采用硅光电二极管;MSS8采用碲镉汞。作用: 辐射能转化为电信号。 搭载的飞行器:Landsat1-5和各个气象卫星。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包文韬
(2) 采用双增益技术使远红外波段6 (热红外波段) 的分辨率提高到60米, 增加数据率; (3)改进后太阳定标器使卫星的辐射定标误差小于5%,精度比Landsat5提高了1倍。 搭载于Landsat7 (五) 高分辨率可见光遥感器(HRV) 属于固体自扫描遥感器,此类遥感器特点: (1)一改光机扫描的逐点扫描为逐行扫描、逐面 扫描,因此革除了机械部件,简化了 结构,避免了因振动 引起的噪声; (2)光敏元同时曝光,因此延长了信号驻留时间,提高了遥感器的灵敏度; (3)波谱响应范围宽--硅光敏元可探测0.4~1.1μm; (4)无畸变、体积小、功耗低、寿命长可靠性强。 使成像遥感器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1、成像原理: SPOT上的HRV是一种线阵列推扫式扫描仪, 使用CCD线阵列元件作为探测器, 在瞬间同时 得到垂直于航线的一条图像线,无须摆动扫描镜。以推扫方式获取沿轨道的连续图像线。其 反射镜左右倾斜27度,有立体观测能力。 2、SPOT卫星特点: SPOT卫星上装载有2台HRV, 每台视场都为60KM, 两者之间有3KM的重叠, 总视场为117KM。 相邻轨道间在赤道处约为108KM,垂直地面观测时,相邻轨道的影像约有9KM的重叠。 共观 测369圈(26天)实现对全球北纬81.3度和南纬81.3度之间的地表全覆盖。 3、HRV成像特点 (1)多光谱型的HRV: 地面上总的视场宽度为60km 三个谱段,每个波段探测器组由3000个CCD元件组成 每个元件形成的像元,相对地面上为20m×20m 波段1(0.50---0.59) 波段2(0.61---0.68) 波段3(0.79---0.89) (2)全色的HRV 波段范围0.51—0.73μm, 6000个CCD元件组成一行 每个像元地面的大小为10m×1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