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

合集下载

第3章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

第3章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
❖ 经探测器输出视频信号。 ❖ 经电子放大器放大和调制。 ❖ 在阴极射线管上显示出一条相应于地面扫描视场内的
景物的图像线,这条图像线经曝光后在底片上记录下 来。 ❖ 接着第二个扫描镜面扫视地面,由于飞机向前运动, 胶片也作同步旋转,记录的第二条图像正好与第一条 衔接。依次下去,就得到一条与地面范围相应的二维 条带图像。
缝隙式摄影机
镜头转动式摄影机
3.1.1 摄影类传感器分类
➢ 全景摄影畸变:相片两端的地表景物被压缩。
3.1.1 摄影类传感器分类
3. 多光谱摄影机
多光谱摄影机指对同一地区,在同一瞬间摄取多 个波段影像的摄影机。采用多光谱摄影的目的 ,是充分利用地物在不同光谱区,有不同的反 射特征,来增加获取目标的信息量,以便提高 影像的判读和识别能力。
❖ 又由于扫描总视场为 11.56°,地面宽度为185km,因 此扫描一次每个波段获取6条扫描线图像,其地面范 围为 474m * 185km。
❖ 又因扫描周期为73.42ms,卫星速度(地速)为 6.5km/s,在扫描一次的时间里卫星往前正好移动 474m,因此扫描线恰好衔接。
❖ 自西往东对地面的有效扫描时间为33ms,即在33ms内扫描 地面的宽度为185km,按以上宽度计算,每9.958 μs内扫描 镜视轴仅在地面上移动了56m,因此采样后的MSS像元空间 分辨率为56m * 79m (Landsat为68m * 83m)。
四、 ETM+增强型专题制图仪
表3-4
波段号 类型
1
Blue-Green
波谱范围 /um 0.450-0.515
地面分辨率 30m
2
Green
0.525-0.605
30m
3
Red

3传感器及成像原理

3传感器及成像原理

扫描完成对地面覆盖的。有代表性的航天光机扫描仪是
搭载在美国陆地卫星的多光谱扫描仪(MSS)、专题制
图仪(TM)和增强型专题制图仪(ETM)。我国研制的
红外扫描仪,属于典型的机载型光机扫描仪。
1 光机扫描仪的组成
光机扫描仪主要由收集器、分光器、探测器、处理
器和记录与输出装置等组成。
遥感
2 光/机扫描仪的成像原理
面状态,像片四周印有井字形细线称为 压平线。如果底片没有压平,则压平线 的影像为曲线或虚影。
此外,有些像片上还注明了航摄机的型号、焦距、机号 及底片号等。
近年来的像片已不在标注气泡、时表、压平线等,框标 则标记在像片的四个角上 ,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即为像片的 中心点。
遥感
与摄影测量交叉部分
A 摄影像片的特征
S D
几何特性、物理特性、信息量大小和可靠程度。
A
U Q
3.1.1 传感器分类
I

⎧ 画幅式 ( 分幅式,框幅式 )

⎪ ⎪
摄影成像


⎪⎪ 缝隙式,全景式
⎨ ⎪
多光谱
⎪⎩ 数码式
成像传感器
⎪⎪ ⎨
扫描成像

⎧ 掸扫式 ( 光机扫描
⎨ ⎩
推扫式
( 固体扫描
, 物面扫描 , 像面扫描
) )
⎪ ⎪ 微波成像 ⎪
遥感
4 、时间分辨率
●指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
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
S D
●如:静止气象卫星0.5小时,CBERS 26天
A U
●时间分辨率对动态监测意义重大,如天气和
Q
I
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监测、土地利用监测等;

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ppt课件

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33
HRV立体观测
平面反射镜可向左右两侧旋转,最大角度 达27度,从而实现倾斜观测;
轨道间立体观测; 通过轨道间重复观测,可建立立体模型;
可获取多时相图像。
可编辑课件PPT
34
空间成 像技术
地物光 谱技术
成像光谱仪 —高光谱遥感 仪 成

谱像合一 光

对同一地区同 时获取几十个 到几百个波段 的地物反射光
成像板上的光学纤维将接收的辐射能传递 到探测器,对探测器的输出进行采样、编 码(A/D转换),馈入天线向地面发送。
可编辑课件PPT
20
可编辑课件PPT
21
3、地面接收及产品
遥感数据地面接收由遥感地面接收站完成; 接收站主要接收
➢ 遥感图像信息 ➢ 卫星姿态、星历参数 地面接收站包括
天线及伺服系统、接收分系统、 计算机、模拟检测系统、定时系 统、信标塔等。
可编辑课件PPT
22
MSS产品
粗加工产品
经过辐射校准、几何校正、分幅注记
精加工产品
在粗加工的基础上,用地面控制点进行了 纠正
特殊处理产品
根据用户的要求做了一些特殊处理
可编辑课件PPT
23
TM
对MSS的主要改进:
➢扫描行垂直于飞行轨道;往返双 向都对地面扫描;(扫描改正器) ➢更高的空间分辨率; ➢更好的频谱选择; ➢更好的几何保真度; ➢更高的辐射准确度和辐射分辨率。
探测器
个数与玻璃纤维单元个数相同,类型与波段有关。能将辐射能变成电 信号输出。
可编辑课件PPT
18
成 像 板
可编辑课件PPT
19
2、成像过程
扫描一次每个波段获取6条扫描线图像,对 应地面范围为474米x185公里。

第三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第三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覆盖类f型: 望,远它镜所系记统录的的焦是距一种复合信号响应。因此,一般 图像包含的是“纯像元”和“混合”像元的集合体,这依 赖于IFOV的大小和地面物体的空间复杂性。I F O V
一、遥感图像特征
(4)地面分辨率的计算
摄影方式:
Rg Rs f H
Rs:胶片的分辨率和摄影镜头的分辨率所构成的系统 分辨率,单位线对/mm
6.5km/s,在扫描一次的时间里卫星正好向前移动474m,因此扫描线正
好衔接。
0.5~0.6μm 0.6~0.7μm
扫描方向
.m 1
m
2
...k m 3
...m 4
5
0.7~0.8μm
0.8~1.1μm


10.4~12.6μm 前 进


6
成像板
一、遥感图像特征
一般来说:遥感系统的空间分辨率越高,其识别 物体的能力越强。但实际上每一目标在图像上的可 分辨程度,不完全决定于空间分辨率的具体值,而 是和它的形状、大小,以及它与周围物体亮度、结 构的相对差有关(反差)。例如MSS的空间分辨率 为79m,但是宽仅10-20m的铁路,公路,当它们通 过沙漠、水域、草原等背景光谱较单调或与道路光 谱差异大的地区,往往清晰可辨。
一、遥感图像特征
(3)瞬时视场(IFOV)
指遥感器内单个探测元件的受光角度或观测视野。单位为
毫弧度(mrad)。
S
S ➢IFOV越小,最小可分辨单元越小,空间分辨率越高。 f
f ➢IFOV取决于遥感器光学系统和探测器的大小。
➢一个瞬S:时探视测场元内件的的信边息长,表示一个像元。
➢在任何H:一遥个感给平定台的的瞬航时高视场内,往往包含着不止一种地面H

遥感原理 第3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遥感原理 第3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气象卫星观测的优势和特点
综合参数观测优势
与其它观测方法相比,气象卫星是从大气层 外这个新视角观测地球—大气系统的,所以有些重 要的气候变量,特别是通过整个垂直方向大气层 的积分参数,如地气系统的反照率、大气顶的地 气系统的射出长波辐射,只能通过气象卫星观测 才能获得。 目前已成功地从气象卫星观测资料中导出了全球 大气温度和湿度廓线、辐射平衡、海陆表面温度 及云顶温度、风场、云参数、冰雪覆盖、云中液 态水含量和降水量、臭氧总量和廓线、陆地下垫 面状态、植被状况等诸多重要气候和环境参数,这 是任何其他观测手段所不能观测的。
目前,日本GMS系列静止气象卫星、俄罗斯的 GOMES卫星、欧盟 METEOSAT-3 卫星、印度的INSAT 以及美国的两颗静止卫星(GOES-E和GOES-W)共6颗卫 星组成地球静止气象卫星监测网。这些卫星位于赤道上 空约36000公里高,每半小时向地球发送一次图片。 中国也先后成功地发射了6颗气象卫星(3颗风云-1 和3颗风云-2)。依靠这些卫星,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卫 星天气预报和监测系统。风云-1是一种极地轨道气象卫 星。风云-2是一种静止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观测的优势和特点
时间取样优势 气象卫星观测可以大大地改善资料的时间取样 频次。特别是静止气象卫星可以获得每小时一 次的大范围实时资料,必要时甚至可以获取半 小时的资料。有利于对灾害性天气的动态监测。 双星组网的极轨气象卫星也可以每天提供 4 次 全球覆盖的图象资料和垂直探测资料。而常规 高空站每天只在 00时12时(世界时)进行两次 观测,且无法观测海洋和无人地区。
2、气象卫星的特点
① 轨道:低轨和高轨。 ② 成像面积大,有利于获得宏观同步信息, 减少数据处理容量。 ③ 短周期重复观测:静止气象卫星30分钟 一次;极轨卫星半天一次。利于动态监 测。 ④ 资料来源连续、实时性强、成本低。

第三章遥感传感器PPT课件

第三章遥感传感器PPT课件

辐射能量,如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MSS、TM、
ETM、HRV)。
To be continued…
6
§1 传感器
五、摄影型传感器
航空摄影机:是空中对地面拍摄像片的仪器, 它通过光学系统采用胶片或磁带记录地物的反射 光谱能量。记录的波长范围以可见光~近红外为 主。
To be continued…
7
§1 传感器
NOAA-AVHRR
分辨率/m 60 15 80 1 20 10 30 60 15 本节结束
应用 地面热性质调查
规划、管理 陆地资源调查
海洋调查 海洋调查
返回 下一节11
§3 航空遥感数据
本节主要内容: 一、航空摄影的分类 二、航空像片的感光片性能 三、航空像片的特性 四、航空像片的分辨率 五、彩色红外像片 六、黑白像片的色调 七、航空像片的比例尺 八、光机扫描航空图像
1
城市规划、土地管理
SPOT-HRV1-3
20
宏观规划、国土资源
SPOT-HRV Pan 10
立体量测
ETM1-5,7
30
陆地资源调查
10
To be continued…
遥感数据类型 ETM6
ETM Pan Landsat-MSS4-7
Radarsat-SAR Seasat-VIR Seasat-SAR JERS-VNR JERS-SWIR
To be continued…
8
§1 传感器
七、微波遥是指感通的过向传目感标地器物发射微波并
主动微接波受遥其感后(向…辐) 射信号来实现对地观测

雷达
的遥感方式。主要传感器为雷达,此 外还有微波高度计和微波散射计。

第三章遥感成像原理及遥感图像特征

第三章遥感成像原理及遥感图像特征

3.1.1 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platform)是搭载传感器的工具。 根据运载工具的类型划分:
航天平台 150km以上, 卫星、宇宙飞船。
航空平台 百米至十余千米,低、中、高空飞机以及飞船、气球等。
地面平台 0—50m, 车、船、塔等。
3.1.2 卫星的轨道参数
卫星在空间运行,遵循天体运动的开普勒三定律。
一、太阳同步轨道
( sun-synchronous satellite orbit ) 卫星的轨道面以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方向而同时旋转的 近圆形轨道。
卫星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一般是不会变的, 但会 绕地球自转轴旋转。
轨道平面绕地球自转轴旋转的方向与地球公转的方向相同 ,旋转的角速度等于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 即0.9856度 /日或360度/年, 这样的轨道称为太阳同步轨道。
四、卫星的轨道参数
•赤道坐标系 赤道坐标系是取赤道面为基准 面,以地球自转轴、以及从地 心指向春分点的直线为坐标轴 所构成的坐标系。虽然由于地 轴的运动,该坐标系相对于恒 星其位置是变动的,但是,对 于轨道寿命有限的卫星运动来 说,影响很小。
开普勒的轨道参数
五、开普勒的6个参数
(1)轨道倾角 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具体计算是在卫星轨道
➢ 风云一号C卫星轨道参数 轨道特征: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863km 轨道倾角:98.79° 轨道偏心率:0.00188 轨道回归周期:10.61天 轨道降交点地方时:8∶34(1999-07-04)
二、陆地卫星
1、Landsat卫星
• Landsat是美国于1972年在世界上第1次发射的真正的地球观测卫星,由于 它的出色的观测能力推动了卫星遥感的飞跃发展。是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 星上搭载多光谱扫描仪(MSS)和专题扫描仪(TM)两种遥感器。 Landsat -1用于国内和国外的大范围研究,验证研究数据对探测、绘制、测 量和评定地球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实际应用。 Landsat -2具有更大的能力,能白天和夜晚测量来自陆地和水面的辐射。有 效载荷基本上与Landsat -1相同。 Landsat -3用于继续研究和发展中分辨力多光谱遥感系统。 TM是4号星以后搭载的。6号星以后仅搭载ETM,并予定追加IFOV为15m 的全色波段。

遥感原理与方法——第三章遥感传感器及成像原理

遥感原理与方法——第三章遥感传感器及成像原理
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 形成一定谱段的图象.
对物面扫描的成像仪:
特点:对地面直接扫描 光机扫描仪(红外扫描仪,多光谱扫描仪),成像光谱仪,多
频段频谱仪
对像面扫描的成像仪:
特点:瞬间在像面上先形成一条线图象,甚至是一幅二维影象, 然后对影象进行扫描成像.
线阵列CCD推扫式成像仪,电视摄像机
第三章 遥感传感器及3.3雷达成像仪
3.1传感器的组成及分类
传感器:收集,探测并记录地物电磁波辐射信息的仪器
收集器 探测器 处理器 输出器
透镜 反射镜 天线
胶卷 光电器件 热电器件
光电倍增管 电子倍增管
胶片 磁带
传感器的分类 按电磁波辐射来源分: 主动传感器,被动传感器 按对电磁波记录方式分: 成像方式,非成像方式 按成像原理和所获取图像的性质不同分: 摄影机,扫描仪,雷达
3.2.1光学机械扫描成像
结构组成:
光学机械扫描仪是借助遥感平台沿飞行方向运动和遥感器本 身光学机械横向扫描达到地面覆盖,得到地面条带图象的成 像装置.主要有红外扫描仪和多光谱扫描仪2种,主要由收集器, 分光器,探测器,处理器,输出器等几部分组成.
1)收集器
多光谱扫描仪可用透镜系统也可以用反射镜系统作为收集器, 但是红外扫描仪采用反射镜系统.
探测器:将辐射能转化成电信号输出。
成像过程
扫描仪每个探测器的瞬时视场角为86微弧度,卫 星高度为915公里,因此,扫描瞬间每个像元的 地面分辨率为79m×79m,每个波段由6个相同大小 的探测单元与飞行方向平行排列,这样瞬间看见 的地面大小为474m×79m.又由于扫描总视场为 11.56度,地面宽度为185公里,因此,扫描一次 每个波段获取6条扫描线图像,其地面范围为 474m×185km,扫描周期为73.4ms(1000毫秒=1 秒),在扫描一次的时间里卫星向前正好移动 474m,因此扫描线正好衔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16.5km 4 4 0.61 16.5km
3.1.2 波谱分辨率(光谱分辨率)
波谱分辨率: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 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分辨率↑ 波长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即在等长的波段宽 度下,传感器的波段数越多,各个波段宽度越窄, 地面物体的信息越容易区分和识别,识别性越强。 光谱分辨率通过遥感器所选用的的通道数(波段 数量的多少)、每个通道的中心波长、带宽,这三 个因素共同决定光谱分辨率。
3.1.1 空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是针对遥感器或图像而言的,指 图像上能够能够识别的两个相邻地物的最小单 元的尺寸或大小,是用来表征影像分辨地面目
标细节能力的指标。
地面分辨率:是针对地面而言,空间分辨率数
值在地面上的实际尺寸称为地面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的三种具体表示方法
像元分辨率(扫描影像)
(3)瞬时视场(IFOV)
S f
IFOV越小,最小可分辨单元越小, 空间分辨率越高

H
IFOV取决于遥感器光学系统和探测器的大小 一个瞬时视场内的信息,表示一个像元
S: 探测元件的尺寸;H: 遥感平台的航高;f : 望
远镜系统的焦距
IFOV
(4)地面分辨率的计算(扫描影响)①
IFOV也可理解成:扫描成像过程中一个光敏探 测元件通过望远镜系统投射到地面上的直径或 者边长。
3.1.3 时间(时相)分辨率
D时 (D+T)时
(重访周期T: 取决于卫星和传感器的特性、地面带 宽、目标所处纬度)
3.1.3 时间(时相)分辨率
Landsat-4~7卫星:采用轨道高度为、轨道面倾角为 度的太阳同步轨道,重访周期为16天。
SPOT卫星:采用轨道高度约为、轨道面倾角为度的太 阳同步轨道,重访周期为26天。
3.1.5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前景
传感器数据获取技术趋向“三多和三高” 多平台:卫星、航天飞机、无人机
多传感器:全景相机、光电扫描仪、CCD线阵面阵扫描
仪、激光扫描仪、合成孔径雷达
多角度:CCD阵列可同时获取三个角度的扫描成
像,Terra卫星上的MISR可同时从9个角度对地观测成像
3.1.5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前景
S
H S IFOV H f
f

H
S: 探测元件的边长
H: 遥感平台的航高
f : 望远镜系统的焦距
IFOV
(4)地面分辨率的计算(摄影影像)②
摄影比例尺:
1/ m l / L f / H
H Rs Rg f
Rg Rs m
Rs:胶片的分辨率和摄影镜头的分辨率所构成
的系统分辨率,单位线对/mm
•瞬时视场角(2θ) 扫描镜在旋转的一瞬 间,接收到的目标物
3.1.3 辐射分辨率
2比特图像
6比特图像
3.1.3 辐射分辨率
辐射分辨率算法是RL =(Rmax-Rmin )/D,Rmax 为最大辐射量值,Rmin为最小辐射量值,D为量 化级。RL越小,表明传感器越灵敏。 例如:Landsat5的TM3 最小辐射量值Rmin=-0.0083mv/(cm2·sr·μm) 最大辐射量值Rmax=1.410mv/(cm2·sr·μm)
成像雷达。
成像传感器是目前最常见的传感器类型
光学摄影类型
框幅摄影机 全景摄影机 多光谱摄影机 TV摄影机
(摄影成像类型)
光电成像类型 被动式
扫描仪
(扫描成像类型)
成像传感器
电荷耦合器件CCD 面阵成像光谱仪 线阵成像光谱仪
成像光谱仪
全景雷达 主动式
(雷达成像类型)
真实孔径雷达
侧 视 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3.1.2 波谱分辨率(光谱分辨率)
波谱范围?
波段划分?
3.1.2 波谱分辨率(光谱分辨率)
例如:可以分辨红外、红橙黄绿青蓝紫紫外 的传感器的光谱分辨率就比只能分辨红绿蓝 的传感器的光谱分辨率高。 一般来说,传感器的波段数越多波段宽度越 窄,地面物体的信息越容易区分和识别,针 对性越强。 现在的技术可以达到5-6nm(纳米)量级, 400多个波段。细分光谱可以提高自动区分 和识别目标性质和组成成分的能力。
像元所对应的地面实际尺寸(米)
线对(摄影影像)
线对在地面的覆盖宽度(米)
瞬时视场(扫描影像)
遥感器内单个探测元件的受光角度率的表现形式
低分辨率影像
高分辨率影像
(1)像元(pixel):对扫描影像而言,指单
个像元所对应的地面面积大小,单位为m×m
3.2.2 传感器分类
②按传感器工作的波段:
--可见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微波传感器
③ 遥感器按照记录方式分类 1)非成像方式:探测到地物辐射强度按照数字或者 曲线图形表示。如:辐射计、雷达高度计、散射计、
激光高度计等。
2)成像方式: 地物辐射(反射、发射或两个兼有) 能量的强度用成像方式表示。如:摄影机、扫描仪、
3.2 遥感传感器
3.2.1 传感器概述
定义:传感器是收集、探测、记录地物电磁波辐射 信息的工具。 分类 ① 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2类
主动式:人工辐射源向目标地物发射电磁波,然后接收 从目标地 物反射回来的能量。如:侧视雷达、激光雷 达、微波散射计等 被动式:接收自然界地物所辐射的能量。如:摄影机、 多波段扫描仪、微波辐射计、红外辐射计等
IKONOS卫星:搭载了一台EK数码相机,既可以垂直观 测,也可以倾斜观测,垂直观测获取1米分辩率全色 图像的重访周期约为3天,倾斜观测获取1.5米分辩率 全色图像的重访周期为1~2天。 QuickBird卫星:提供0.61米分辨率的全色图像和2.44 ~2.88米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重访周期为1~3.5天 (与纬度有关)。
红外扫描仪工作原理
利用光学系统的机械
转动和飞行器向前飞
行的两个相互垂直的 运动方向,形成对地 物目标的二维扫描, 逐点逐行将不同目标物的红外辐射能汇聚到红外探测 器上,红外探测器将光能转变成电信号,电信号通过 放大处理后记录下来,经过电光能转换器件把电信号
在普通胶片上成像。
红外扫描仪成像过程
• 当旋转棱镜旋转时,第一个镜面对地面横越航线 方向扫视一次,在扫描视场内的地面辐射能,由 刈幅的一边到另一边依次进人传感器; • 地面辐射能经探测器输出视频信号,经电子放大 器放大和调制,在阴极射线管上显示出一条相应 于地面扫描视场内的景物的图像线,这条图像线 经曝光后在底片上记录下来。 • 接着第二个扫描镜面扫视地面,由于飞机向前运 动,胶片也作同步旋转,记录的第二条图像正好 与第一条衔接。依次下去,就得到一条与地面范 围相应的二维条带图像。
第三章 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
遥感图像特征
内 容 提 纲

几何特征

物理特征
时间特征

遥感传感器

扫描成像类传感器 雷达成像类传感器

3.1 遥感图像特征
遥感图像特征
几何特征
物理特征
时间特征
这三个方面的特征表现为
空间分辨率 光谱分辨率
辐射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
3.2.4 扫描成像类型的传感器工作原理 扫描成像原理: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
地物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 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
图像。

探测波段:紫外、红外、可见光和微波波段
成像方式:光机扫描成像、CCD固体自扫描成像、
成像光谱仪。
光机扫描仪
光机扫描仪是借助遥感平台沿飞行方向运动与 遥感器自身的光机对目标地物逐点、逐行横向 扫描,达到地面覆盖,得到地面条带图像的成 像装置。 红外扫描仪 多光谱扫描仪
量化级D为28=256级,其辐射分辨率RL=(Rmax –
Rmin)/D=0.0055 mv/(cm2·sr·μm)
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矛盾 提高空间分辨率 瞬时视场IFOV要小。
IFOV小 探测元件接受到的辐射能量相 应减少,即瞬时获得的入射能量小 对微弱 能量差异的检测能力差 辐射分辨率低 除技术上改进探测元件以外,实际工作中 考虑较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 (例如SPOT-HRVPAN)和较高光谱分辨率的图像(例如LANDSATTM)进行图像融合,避其弱点,达到既要清晰, 又色彩丰富。
3.2.3 扫描成像类传感器 • 对物面扫描的成像仪 –对地面直接扫描成像,采用光机扫描系统 (红外扫描仪、多光谱扫描仪、成像光谱仪 ) • 对像面扫描的成像仪 –瞬间在像面上先形成一幅影像,然后对影像
进行扫描成像(线阵列CCD推扫式成像仪 )
• 成像光谱仪
–具有高光谱分辨率方式获取图像信息的仪器
传感器数据获取技术趋向“三多和三高”
空间分辨率:IKNOS的1m到Quird的0.61m到“地眼一号”
0.641m黑白分辨率
高光谱分辨率:已经达到5-6nm,500-600个波段,在轨
的对地观测卫星(EOS- Terra卫星)具有220个波段。
时间分辨率:1-3天的周期覆盖率,利用INSAR/DINSAR/双天线INSAR进行高精度三维地形及其变化的测 定成为可能;遥感小卫星星座
3.1.3 时间(时相)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是相邻两次对地面同一区域进行观测 的时间间隔。
对卫星遥感而言,时间分辨率与卫星和传感器的设 计能力(如卫星的高度、传感器的视场角大小、传 感器的观测角度等)、星载传感器的视场角所扫过 的地面细长条带的重叠度、观测对象的纬度(纬度 越高,星载传感器的视场角所扫过的地面细长条带 的重叠度越大,重访周期越短)等因素有关。在周 期性的对地观测中,时间分辨率越高,对地面动态 目标的监视、变化检测、运动规律分析越有利。
空间分辨率举例
QuickBird图像 (美国,2001,分辨率最高的一颗商业卫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