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广州一模]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评分细则(广州市)(下)
广州一模语文及参考标准答案

试卷类型:A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2012.3 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修葺./提纲挈.领拮.据/佶.屈聱牙翘.楚/翘.首以待B.悭.吝/草菅.人命喘.息/不揣.冒昧蹊.跷/另辟蹊.径C.糟糠./沆.瀣一气沮.丧/含英咀.华纰缪./未雨绸缪.D.熨.贴/钟灵毓.秀瑕疵./睚眦.必报伺.候/伺.机而动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橡胶冒险家和金融掮客手拉手走进上海的十里洋场。
他们先找到之前从未打过交道的上海外资银行,得心应手地说服他们为自己的股票担保,然后在报纸上大事渲染“朝阳产业”——橡胶业,声称“买橡胶股票就是买明天”。
他们还在报纸广告上信誓旦旦地表示,橡胶股票可以在外国银行直接抵押,置换银两或外钞贷款,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A.得心应手B.大事C.信誓旦旦D.天上掉馅饼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的名字对每一个热爱苹果的人都不陌生,乔布斯有着过人的智慧,是计算机业界的标志性人物。
B.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这一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
C.公众人物在被默许公众拥戴、媒体追捧、广告收入等公共资源的同时,也理所应当要成为公众知情权和媒体批评监督权所直接涉及的对象。
D.调查显示,老年人的跌倒有一半以上是在家中发生的。
因此,家庭环境的改善和家庭成员的悉心照顾,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语文试题A第1页(共8页)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初秋的芦苇荡别有情趣。
你看,____,如绿透了的海,____,那是阳光爱意下羞涩的点缀。
雾霭溶溶的、柔柔的。
苇穗已在拔节,________,犹如待开待展的高粱穗。
芦苇荡里____、____、____,在阳光里变幻着奇彩。
2012广州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语文)WORD版(欢迎关注@高考直通车 )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修葺./提纲挈.领拮.据/佶.屈聱牙翘.楚/翘.首以待B.悭.吝/草菅.人命喘.息/不揣.冒昧蹊.跷/另辟蹊.径C.糟糠./沆.瀣一气沮.丧/含英咀.华纰缪./未雨绸缪.D.熨.贴/钟灵毓.秀瑕疵./睚眦.必报伺.候/伺.机而动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橡胶冒险家和金融掮客手拉手走进上海的十里洋场。
他们先找到之前从未打过交道的上海外资银行,得心应手地说服他们为自己的股票担保,然后在报纸上大事渲染“朝阳产业”——橡胶业,声称“买橡胶股票就是买明天”。
他们还在报纸广告上信誓旦旦地表示,橡胶股票可以在外国银行直接抵押,置换银两或外钞贷款,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A.得心应手 B.大事 C.信誓旦旦 D.天上掉馅饼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的名字对每一个热爱苹果的人都不陌生,乔布斯有着过人的智慧,是计算机业界的标志性人物。
B.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这一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
C.公众人物在被默许公众拥戴、媒体追捧、广告收入等公共资源的同时,也理所应当要成为公众知情权和媒体批评监督权所直接涉及的对象。
D.调查显示,老年人的跌倒有一半以上是在家中发生的。
因此,家庭环境的改善和家庭成员的悉心照顾,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初秋的芦苇荡别有情趣。
你看,,如绿透了的海;,那是阳光爱意下羞涩的点缀。
雾霭溶溶的、柔柔的。
苇穗已在拔节,,犹如待开待展的高粱穗。
芦苇荡里、、,在阳光里变幻着奇彩。
你惊叹大自然的万千神奇,但眼前的一切只不过是大自然的随心所欲。
①无边无际的绿在晨曦下浩浩荡荡②新穗抹了浅浅的绿③苇尖上挂上了一层淡淡的亮色④红的敷抹⑤黄的点染⑥绿的底色A.①②③⑥⑤④B.②①③⑥④⑤C.①③②⑥④⑤D.②③①⑥⑤④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箬篷(ruò) 踉踉跄跄(qiàng) 羸弱(léi) 气冲斗牛(dòu)B. 黄晕(yùn) 叱咤风云(chà) 遒劲(qiú) 忍俊不禁(jīn)C. 狩猎(shòu) 草长莺飞(cháng) 骸骨(hái) 龙吟凤哕(huì)D. 藻荇(xìng) 深恶痛疾(wù) 狡黠(xiá) 怒不可遏(è)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喑哑尽态极研啜泣相得益彰B. 眼睑莽莽榛榛追溯转弯抹角C. 伫立众目睽睽撺掇长途拔涉D. 褶皱契而不舍孪生穷愁潦倒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 此时路旁看的,几于 __________ ,大马路虽宽,却也几乎有人满之患。
(万人空巷万头攒动 )② 但是 __________ 、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
(好高骛远志存高远)③这里的河水 __________ 可供灌溉 , 且可用来发电。
(不止不只)A. 万人空巷志存高远不止________B. 万头攒动好高骛远不止C. 万人空巷好高骛远不只________D. 万头攒动志存高远不只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上贴出了通知后,省物价局分别上调了柴油、 93# 汽油、97# 汽油,平均升幅是调整前的 0. 8% ,引起了驾车人士的关注。
B. 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我的第一本书,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我的第一本书以及那段岁月的怀念之情愈发日久弥坚。
C.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近日宣布,我国将在北京时间2012年 7 月 1 日 7 时 59 分59 秒和全球同步进行闰秒调整,届时会出现 7:59:60 的特殊现象。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作文评分细则及样文(下)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作文评分细则及样文(下)编者按:一模评卷今天下午2:30在广州市六中开始,评分细则电子稿晚上10:30收到,细则全文太长,超过新浪字数要求,不能全文挂出,所以先选择作文部分挂出,资源共享,其他部分随后挂出,欢迎载!写作第24题评分补充细则及样文第24题〖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
”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请以“放下”或“不放下”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一、题意理解1.本义放下是把握着﹑提着或负载着的物件从高处放到低处;搁置,停止进行。
2.引申义把占据心灵的某种东西移出。
3.价值取向放下≠放弃放下,指放下多余的、有害的、悲伤的、暂时不需要的事物。
是一种有选择的放弃,而不是说要完全放弃。
放下的同时亦隐含着什么是不该放弃的;不放下的同时亦隐含着什么是必须放下的,如此方可更好的诠释为什么要放下或不放下。
放下、不放下可以是一种价值的取舍(得与失),比如放下个人的名利,不放下对事业的追求;放下眼前的荣耀,不放下对正义的执着……也可以是一种策略上的选择(先与后),比如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GDP很重要,可持续发展更重要,为了可持续发展,就应先放下对GDP的偏面追求。
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来说,体育、音乐、美术、奥数、英语等都很重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要想真正有所收获,就必须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其它则必须放下……放下与不放下的对象选择:可以是实的:财富、权力、名利……也可以是虚的:思想观念(成见……)、情感(喜怒哀乐……)……4.角度选择“放下”与“不放下”必须二选一。
文题与内容必须保持一致。
选择其一可以涉及另一方,但主次须分明,忌倒置。
比如选择写“放下”,可以涉及“不放下”,但必须以“放下”为重心,不能是定题为“放下”,而文章的主要内容却是写了“不放下”。
201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201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一、基础(28分)1.(10分)(1)蒹葭苍苍(2)陟罚藏否(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个空格的内容1分,错、漏、多1字均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2、(4分)A C(A.发:开放,出发; C.时:经常,季节; B.作:振作;D.使:派。
) 3、(2分)震撼荆棘(1个1分) 4、(3分)例句:春蚕吐丝蜜蜂酿蜜,正是因为付出了艰辛的劳作,然后才有着饮誉中外的成果。
5、(2分)病句:我们不可避免地每个人都面对各种风险与挑战。
(1分)改正: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面对各种风险与挑战。
(3分) 6、(2分)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中学生不喜欢读名著,反而喜欢流行杂志。
7、(3分)示例:我认为他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虽然名著产生的年代已经过去很久,但它们有着生动的人物形象,深刻的哲理,精妙的写作技巧等,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这个社会竞争大,但名著能增加我们的见识,加深我们的见解,改善我们的品德,它仍然对我们以及这个时代有很大的作用。
8、(2分)示例:《格列佛游记》,作者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写于18世纪。
通过格列佛海中遇难游历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等国家,荒诞离奇的情节和人物,毫无根据的科学研究,讽刺了当时英国荒唐虚伪的科学界,揭露了英国政府的腐败罪恶和疯狂的掠夺。
二、阅读(42分)(一)(11分)9、(3分)能够在公共场合议论批评我的过失并传到我的耳朵里的,授给下等奖赏。
10、(2分)齐王治理国家原先存在许多问题,他采纳了群臣吏民的意见后国家大治,通过这些描写说明了齐王纳谏后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1、(3分)邹忌劝谏的策略高明在于:①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②使用现身说法,使人感到亲切而真诚;③在劝谏之前先赞美齐国的土地广大和齐王的威严,博得齐王的好感和信任。
2012广东省广州一模试题及答案(文综)WORD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文科综合2012.3 本试卷共11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忙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某日某时地球可见光云图”(白色为云层),完成1~2题。
1.此时为A.冬至日前后B.夏至日前后C.春分日前后D.秋分日前后2.此时处于雨季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B.地中海沿岸地区C.中亚地区D.南极地区某日某时地球可见光云图“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2米)在海拔3300米以上呈现大小不分、杂乱无章的石块遍布”。
据此,完成3~5题。
3.形成这种“大小不分、杂乱无章的石块遍布”地貌景观的外力,最可能是A.流水B.风力C.波浪D.冰川4.太白山山顶的自然带是A.热带森林带B.温带森林带C.高山草甸带D.温带荒漠带5.太白山山顶1月份平均气温,最可能是A.0℃以上B.0℃~—5℃C.—15℃~—30℃D.—30℃以下6.造成浙江、四川两省农业种植结构差异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浙江、四川两省农业种植结构比较图A.气候B.经济C.地形D.技术7.图中M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我国某城市路网密度和人口密度关系示意图A.工业区B.农业区C.中心商务区D.教育文化区8.引起春节期间下图城市人口巨大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某城市总人口的逐日变化示意图(2008年11月28日~2009年3月8日)A.洪涝灾害B.疾病传播C.旅行度假D.民工返乡下图是我国各区域近30年霾日数月际变化统计图,完成9~10题。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讲评

粉蝶儿 和晋臣赋落花① 辛弃疾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 僽②。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 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③。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注】①晋臣:辛弃疾的朋友,写有《落梅词》。 ②雨僝(chán) 风僽(zhòu):风雨交相摧折。③醇酎(zhòu):醇美的浓酒。 (1)“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和“轻薄荡子难久”分 别写出了春天怎样的情景?(3分)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尤恶平章王毅 / 右丞高昉 / 因京诸仓粮储失陷 / 欲奏诛之 / 拜 住密言于帝 /论道经邦 /宰相事也 / 以金谷细务责之 / 可乎 /帝 然之/俱得不死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得罪,岂太子福 耶?(3分) ①我担任天子的宿卫长,如果与太子私自往来, 我固然会获罪,大概也不是太子的幸事吧? ②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4 分) ②拜住跟随皇帝出巡上都,皇帝认为当地行宫亨丽 殿规模狭小,想再加以扩建。
拜住,安童孙也。五岁而孤,太夫人教养之。至大二年,袭为宿卫长。英 宗在东宫,问宿卫之臣于左右,咸称拜住贤。遣使召之,欲与语。拜住谓使者曰: “嫌疑之际,君子所慎。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得罪,岂太子福 耶?”竟不往。 至治元年正月,帝欲结彩楼于禁中,元夕张灯设宴。时居先帝丧,参议张 养浩上疏,拜住谓当进谏,即袖其疏入奏,帝悦而止,仍赐养浩帛,以旌直言。 三月,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奏曰:“陛下初登大宝, 不求民瘼,而遽兴大役以妨农务,恐失民望。”从之。帝尝谓拜住曰:“朕委卿 以大任者,以乃祖木华黎从太祖开拓土宇,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也。” 时右丞相铁木迭儿屡杀大臣,鬻狱卖官,广立朋党,凡不附己者必以事去 之。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昉因京诸仓粮储失陷欲奏诛之拜住密言于帝论道经邦宰 相事也以金谷细务责之可乎帝然之俱得不死。铁木迭儿复引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 丞以助己。思明忌拜住方正,谋中害之。左右得其情,乘间以告,且请备之。拜 住曰:“大臣协和,国之利也。今以右相雠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 亦国家之不幸。汝辈毋复言。” 夏六月,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今江南民力困极,而京仓充满, 奏请岁减二十万石,帝遂免之。时铁木迭儿过恶日彰,拜住悉以奏闻。帝悟,夺 其官,仆其碑。奸党铁失等甚惧,乃生异谋。晋王也孙帖木儿时镇北边,铁失潜 遣人至王所,告以逆谋,约事成推王为帝。王命囚之,遣使赴上都告变。未至, 车驾南还,次南坡,铁失等夜以所领阿速卫兵为外应,杀拜住,遂弑帝于行幄。 晋王即位,铁失等伏诛。诏有司备仪卫,百官耆宿前导,舆拜住画相于海云寺, 大作佛事。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作文东莞标杆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东莞市标杆作文选〖试题回放〗[2012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
”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请以“放下”或“不放下”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1号文:60分]不放下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三(6)方定曦我时时刻刻铭记着梁遇春先生的一句哲语:“古来成大事者不过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这句话有些冷峻有些无情,然而我品觉出它骨子里沉厚的积极与有为。
如果连不可为之事都去奋力,这样的生命里,又怎么会有虚无?不放下,是一种坚守,且不论结果,里面就已蕴含着牵动人心的深沉美感。
有人说诸葛亮青史垂名,《出师表》当记头功。
功是要记的,然而用《出师表》来遮蔽孔明的光辉,未免太诛心,也太薄情。
本来是可以闲云野鹤的,为了苍生他却毅然出仕,并再也没有退缩——后世千万的志士,不就在这样“尔来二十一年”不放下的凄壮中双泪默流吗?我时而想到《箜篌引》中“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中的无名氏,也时而想到北宋名将宗泽叹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高呼“过河”而死,几近唏嘘。
不放下,任它艰难——这样的坚守里,有足以让劝人放下的道释之流羞赧的深情。
然而美感又是不足够的,正如泪水在血水之前太过清浅一般。
孔明也是在身死之后才得以名成。
不放下,如只是个人的坚守,那恐怕命运极快便能压碎我们的双肩。
所以克尔凯郭尔让我们“信仰”,而加缪更让我们“反抗”——在命运前坚持自己,其实就是高贵的反抗。
不放下,就是还怀有着不可舍弃、甚至高于生命的希望。
显克微支写下过这样一幕:尼禄大肆迫害基督徒,使徒彼得被迫离开罗马,路上却遇上了基督。
“主啊,你往何处去?”“你离开了我的羔羊,所以我要回罗马,让他们再钉我一次。
”彼得含泪返城,毅然殉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广州一模]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评分细则(广州市)(下)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评分补充细则(下)现代文阅读选考文学类16-18题评分补充细则第16题〖题目〗看到外公的醉相,“我”为何会“无端联想朱自清《背影》的父亲”?〖参考答案〗①“外公”此时的形象就如朱自清“父亲”在爬月台时那样不雅,那样难堪;②外公“不雅”、“难堪”形象的内里,也如朱自清“父亲”一样,有一颗疼爱“我”的滚烫之心。
〖评分说明〗4分。
每点2分。
“如朱自清父亲那样不雅”1分,“那样难堪”1分;“内里如朱自清父亲一样”1分,“疼爱我”1分。
意思对即可。
〖评分示例〗4分示例:示例1外公和《背影》中父亲的身影一样,笨拙、不雅(1分)、令人难堪(1分);但他们都一样,(1分)疼爱自己的孩子、孙子。
(1分)示例2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有着笨胖的身躯,难以爬上月台,显得不雅、难堪,而此时“我”的外公倒在地上起不来,也显得很难堪,(2分)并且“我”的外公也像《背影》中的父亲爱儿子一般地爱“我”,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2分)3分示例:示例1因为作者的外公与朱自清《背影》的父亲的神态、动作也是笨拙、不雅的,(2分)但同时,他也很爱(1分)自己。
(能看出“我”联想到背影》中父亲的两方面原因,但是表达不够清晰,且“很爱自己”的表述是有歧义的,扣1分,得3分。
)示例2因为文中的外公就如朱自潜.(清)《背影》的父亲一样,虽然行动十分不便、不雅、难堪,(1分)但却十分疼爱(2分)自己的子女,“我”的外公在这一点上与朱自清的父亲十分相像,因此“我”会联想到朱自清《背影》的父亲。
(能够看得出“我”联想到《背影》中父亲的原因,但对于第一点原因表述不清楚,不准确,且有明显错别字,扣1分,得3分。
)2分示例:示例1①醉酒后的外公摇摇晃晃,站脚不稳,扑趴在地上挣扎,与《背影》中那个爬月台时不雅、难堪的姿势十分相似。
(2分)②作者对于外公的感觉与朱自清《背影》中主人公开始对父亲的感觉相似,有羞耻、失望之情。
(对于第二点情感内涵的原因很明显没有读解出来,故扣2分。
)示例2因为外公虽然贪酒,但醉了心里也会记着去接将要放学的“我”,“我”因为害羞而跑,但醉的站脚不稳的外公,仍然因为担心而尽力地追上“我”,即使是最后扑趴在地上,就与《背影》的父亲一般,虽在能力之外,但也尽全力去做。
这让“我”感受到外公对我的那份与父亲对朱自清一样的疼爱与关心。
(2分)(对于第一点外在形象的原因很明显没有读解出来,故扣2分。
)1分示例:①外公喝醉之后站立不稳,笨重、摇摇欲坠,酷似《背影》里的父亲攀越月台的动作;②外公接“我”放学,是“我”的亲人,对“我”就如同慈父一般,令我联想到《背影》里的父亲。
(从整个答案来看,能够看出“父亲”和“外公”的相似之处,但是表述严重不准确,对文本读解得不够认真仔细,故只能得1分。
)0分示例:因为作者认为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与作者外公身躯都是肥胖且笨重,但他们都是作者认为重要的人,朱自清和此作者的外公都要扛起并照顾一家。
(没有看懂文章,曲解了题意,答非所问,且表述有严重问题,故得0分。
)第17题〖题目〗请分点概括外婆形象的特点,并就其中一点作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形象概括:外婆是一个关爱体贴家人、知恩图报、宽容大度、以平常心看待人生的传统妇女形象。
(3分)分析示例(选以上任何一点展开分析,满分2分)[示例1]关爱体贴家人:丈夫每次喝醉酒回来,她不但毫无怨言,而且还悉心照料——帮丈夫脱鞋抹袜,拿热水袋为丈夫暖脚,赶紧生火煮醒酒汤,说话也低声细气。
(2分)[示例2]知恩图报:由于外公娶了她,使她不致于嫁不出,因此她心存感激,一辈子都悉心照顾着外公。
(2分)[示例3]宽容大度:她认为自己的婚姻是嫁接在丈夫和另一个妇女的痛苦之上的,因此,她对丈夫经常进城,并且进城必喝醉酒的举动能够宽容体谅,从不阻拦、埋怨。
(2分)[示例4] 以平常心看待人生:她能坦然对待生死,要后辈们不必号哭。
(2分)〖评分说明〗5分。
(1)3分。
“关爱体贴家人”1分,若写成“对丈夫对家庭的爱”也可;“知恩图报”1分,“感激”“感谢”也可;“宽容大度”1分;“以平常心看待人生”1分,若写成“从容”也可;“善良”也可以拿1分;若写成“勤劳”“善解人意”“封建妇女”“脚残”等与主要中心无关的性格不可得分,但不扣分。
(2)2分。
能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若表述不清晰准确,或照抄原文没有任何分析,可适当扣1分。
〖评分示例〗5分示例:外婆是一个从容(1分),宽容(1分),思想观念守旧、封建,懂得感激感恩的人(1分)。
(3分)分析:从容。
外公八十四岁去了以后,外婆预测自己明年就会去世。
果然如此。
但她却没有恐慌畏惧,取而代之的却是从容和淡然,坦然对待生死。
(2分)4分示例:外婆是一个勤劳、很会照顾人、体谅人(1分),和蔼可亲、怀有感恩的心(1分)、乐观开朗的人。
(2分)分析:从文章中“外婆这时候点着她那双残脚,不紧不慢地去给外公生火做饭”等细节描写可以看出外婆很细心,很会体谅丈夫,很会照顾人。
(2分)3分示例:外婆是一个传统、爱自己丈夫(1分)的妇女形象。
(1分)分析:外婆看到酒气熏熏的外公不仅没有抱怨,还帮他脱鞋袜,还给外公做饭,没有任何的抱怨,可见外婆很爱她的丈夫。
(2分)2分示例:外婆是一个善良(1分)、勤劳、体贴(1分)、贤惠、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人。
(2分)分析:外婆深受封建思想的残害,深受封建思想使她失去了自我,没有主见,可见当时对妇女毒害的严重性。
(0分)1分示例:文章中的外婆善解人意、温柔、照顾家人周全、善良。
(1分)0分示例:外婆是一个脚残、自卑、慈祥的人。
(0分)外婆的脚残是因为她父亲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先生,不准她缠脚,三缠三放,她的脚便残了,致使她很自卑,认为自己是一个丑女人。
(0分)第18题〖题目〗文学作品中任何一个人物形象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能在整体中发挥作用。
请以文中的“我”为例,从内容或结构方面简要阐述以上观点。
(6分)内容方面〖参考答案〗“我”虽然不是作品的主要人物,但却是人物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展现作品主题重要部分。
作品正是通过“我”与外公的关系,展现他那“准酒鬼”的形象和对“我”的疼爱。
也正是这既令“我”丢面、难堪,又让“我”感动、感激的矛盾冲突,塑造了一位立体而真实可感的外公形象,并进而揭示了“幸福总是有缺陷的”(或“要懂得在缺陷中发现美”)的作品主题。
〖评分说明〗6分。
①“作用”2分。
答出“是人物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或“是展现作品主题重要部分”均可得2分。
答成“是外公、外婆、外公和外婆故事的‘见证者’”也给2分。
②“结合作品分析”4分。
1)从表现“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写出“准酒鬼形象”和“对我疼爱”,2分。
2)从表现“作品主题”的角度分析:揭示了“幸福总是有缺陷的”(或“要懂得在缺陷中发现美”、“真爱蕴含在平凡质朴中”等)的作品主题,2分。
结构方面〖参考答案〗“我”在作品的结构上起到线索的作用。
作品先通过“我”,介绍出外公,写出了外公的“准酒鬼”形象和对“我”的爱;再通过“我”探寻外公爱喝酒的原因而带出外婆的故事。
作品就这样通过“我”的联结作用,使外公、外婆两个人物极其故事浑然一体。
〖评分说明〗6分。
①“作用”2分。
答成“线索”2分;答成“联结作用,使外公、外婆两个人物及其故事浑然一体”亦即分。
②“结合文本分析”4分,其中引出“外公”“外婆”各1分,具体如何引出“外公”“外婆”各1分。
〖评分示例〗6分示例:“我”是见证两位老人生活的人,是文章的重要线索。
由“我”对外公刚开始的态度,引出外公是酒鬼的特点,又由“我”想知道外公为什么要喝酒,引出外公喝酒的原因,为下文表现外公的善良,外婆的体贴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文章结尾由我的感悟表现外公外婆两位老人之间相莫沫的真挚情感。
突出和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此答案是从“结构”的角度,“线索”给2分,分析时具体答出了怎样引出外公外婆4分。
共6分。
)5分示例:“我”的形象,是一个纽带。
连接外公外婆,通过我,三人互相联系在一起。
“我”还做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文中先写“外公”、爱“我”,每次我放学都来接我,然后“我”和外公回到家,“我”得以观察到每次外婆对待外公的行为和表现。
这时我起到了一个观察者的作用,发现了外婆的特点和对外公的爱。
(此答案是从“结构”的角度,“纽带”不太规范的说法给1分,分析时具体答出了怎样引出外公外婆4分。
共5分。
)4分示例:“我”这一人物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细致描绘了“我”所看到的醉酒让人羞愧又惹人怜的外公形象,生动而饱含情感,从侧面表现了主人公外公的生活常态;而在“我”心中闪过外公在夜里等“我”的身影与瞬间平息恼意时,又从侧面表现了外公对外孙女的体贴关爱,表现了老人的仁厚善良及作品爱的主题。
(此答案是从“内容”的角度,“我”的“作用”没答,从外公“形象”的角度分析2分,从作品的“主题”角度分析2分。
共4分。
)3分示例:文中以“我”对两位老人的描述为出发点,以“我”为线索,引出对外公的描写,表达我对外公的爱。
(此答案是从“结构”的角度,“线索”2分,答出引出“外公”但没分析具体怎样引出外公1分。
共3分。
)2分示例:文中以“我”的角度叙述外公外婆,抒情更亲切直接真实,也更好地将外公外婆的形象表现出来。
文中借外公接“我”放学时“我”的情感变化反映出外公好酒、瘦小的形象特点。
“我”在内容上是便于抒情的。
(此答案是从“内容”的角度,只答出了通过我塑造了外公的什么形象,2分。
)1分示例:在内容上,此文第一个故事讲述外公来接我是通过“我”来反映出外公对我的爱,并且引出下文,“外公”良心上的愧疚,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此答案是从“内容”的角度,“作用”没答,分析时只答出了“外公对我的爱”这个意思,算是与“人物形象”有关,给1分。
)0分示例:内容上,此文中“我”是一个对外公既爱又恨的人物,我观察外公,从外公又写到外婆,贯穿全文始终。
(此答案是从“内容”的角度,“作用”没答,也没有结合“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分析,给0分。
)现代文阅读选考实用类19-21题评分补充细则第19题〖题目〗标题“在坟墓中的旅行”的含义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①“旅行”,指记者米勒的采访、营救行程。
(或:由于行进十分艰难,让记者有一种“旅行”的感觉。
)②柯林斯获救的希望非常渺茫,形如葬身坟墓中(或最终还是葬身洞穴)。
③记者的采访行程中也时刻经受死亡的威胁,故记者的采访行程就如同“在坟墓中旅行”。
〖评分说明〗4分。
第①点2分,第②、③点各1分。
(1)第①点“旅行”2分。
答出记者米勒的“行程”“历程”“进出洞穴过程”“进入洞穴采访、营救”“探险经历”等,意思对即可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