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导流施工方案

导流施工方案

导流施工方案第1篇导流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本项目位于XX河流域,为XX河综合治理工程的一部分。

工程主要内容为河道整治、堤防加固、生态修复等。

为确保施工期间河道水流正常,减少对周边环境及居民生活的影响,特制定本导流施工方案。

二、导流目标1. 确保河道水流在施工期间正常,不影响河道行洪、输水功能;2. 减少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河道生态安全;3.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三、导流方案1. 导流方式:采用分段围堰导流方式,分为上游围堰和下游围堰两部分。

2. 导流步骤:(1)在上游围堰和下游围堰之间设置临时排水通道;(2)在上游围堰处设置进水口,引导河水流入临时排水通道;(3)在下游围堰处设置出水口,将河水引导回原河道;(4)根据施工进度,适时调整围堰位置及导流通道。

3. 导流设施:(1)上游围堰:采用土石围堰,堰顶高程高于施工期间最高水位;(2)下游围堰:采用土石围堰,堰顶高程与上游围堰保持一致;(3)临时排水通道:采用明渠或暗渠,确保施工期间河水顺畅流通;(4)进水口及出水口:设置相应的闸门及启闭设施,便于调整导流量。

四、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1)成立专门的导流施工小组,负责导流方案的实施、监督及调整;(2)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顺利进行;(3)配备专业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及进度。

2. 施工管理:(1)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时间、进度及关键节点;(2)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与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3)建立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五、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1. 环境保护:(1)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减少扬尘、噪音等污染;(2)合理利用施工废弃物料,减少废弃物排放;(3)加强对施工区域的绿化及卫生管理,保持环境整洁。

2. 生态修复:(1)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临时排水通道进行拆除,恢复河道原貌;(2)对受影响的河道生态进行修复,包括河岸植被恢复、湿地重建等;(3)加强后期河道生态监测,确保河道生态安全。

施工导流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导流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导流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XX水库施工导流工程,位于XX地区,工程主要包括修建挡水围堰、导流明渠、泄水建筑物等。

工程目的是为了保证水工建筑物能在干地上进行施工,将水流引向预定的泄水通道向下游宣泄。

本工程导流建筑物级别为4级,导流标准采用全年10年一遇洪水。

二、施工导流方案1. 导流方式本工程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即用围堰将水工建筑物分段、分期围护起来进行施工的方法。

前期利用被束窄的原河道导流,后期通过事先修建的泄水道导流。

2. 围堰施工(1)挡水围堰:在河床主体工程的上下游各建一道断流围堰,使水流经河床以外的临时或永久泄水道下泄。

(2)泄水建筑物:本工程设置导流明渠和泄水建筑物,导流明渠宽度为8米,深度为5米,泄水建筑物包括1孔冲砂闸和1孔进水口。

3. 导流建筑物施工(1)导流明渠: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开挖后进行基础处理,包括清淤、夯实、浇筑混凝土基础等。

明渠两侧采用砌体护坡,顶部采用现浇混凝土板覆盖。

(2)泄水建筑物:冲砂闸和进水口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顺序为基坑开挖、基础处理、浇筑混凝土基础、浇筑主体结构。

4. 施工期间河流综合利用施工期间,合理规划河流综合利用,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主要包括施工期供水、供电、航运等方面的协调和安排。

5. 施工进度、施工场布置施工进度根据工程规模、工程量、施工资源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施工场布置遵循安全、合理、节约的原则,合理规划施工区域、生活区域、办公区域等。

三、施工导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好施工记录,确保施工过程的可追溯性。

3. 施工材料严格把关,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4.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质量意识。

5. 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四、施工导流工程安全措施1.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 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明渠导流施工方案

明渠导流施工方案

明渠导流施工方案明渠导流施工方案一、施工目标本方案旨在解决明渠导流中水流过大时可能引发的溢流、浸泡等问题,保障明渠导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二、施工内容1. 清理明渠对明渠进行彻底清理,清除明渠内的杂草、垃圾等杂物,确保明渠通畅。

2. 加固明渠底在明渠底部进行加固,使用高强度水泥浆进行注浆处理,增加明渠的承重能力。

3. 加固明渠壁对明渠的墙壁进行加固处理,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衬砌,提高明渠的抗压能力。

4. 设置排水孔在明渠内适当位置设置排水孔,用于排除明渠内部的积水,防止溢流和浸泡现象的发生。

5. 安装导流闸门在明渠入口处安装导流闸门,用于控制明渠导流的流量,防止水流过大造成的溢流问题。

三、施工步骤1.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定施工的时间和工序,并通知相关人员参与施工。

2. 对明渠进行清理,清除明渠内的杂物和垃圾,确保明渠通畅。

3. 在明渠底部进行加固处理,使用高强度水泥浆进行注浆,增加明渠的承重能力。

4. 对明渠墙壁进行加固处理,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衬砌,提高明渠的抗压能力。

5. 在明渠内适当位置设置排水孔,用于排除明渠积水。

6. 在明渠入口处安装导流闸门,用于控制明渠导流的流量。

7. 完成施工后,进行试水验收,确保明渠导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四、施工时间本施工方案的施工时间预计为5个工作日,具体工期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施工要求1. 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2.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合适的安全警示标识,并配备专人负责安全监督。

3. 施工期间需做好周边环境的保护工作,不得对周边建筑物和道路产生影响。

4. 施工完毕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恢复原状。

六、施工风险及防范措施1. 高水位风险:施工期间可能遇到水位上升的情况,需提前作好水位监测,并采取防水措施。

2. 坍塌风险:在明渠加固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坍塌,施工人员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施工的安全。

施工导流方案

施工导流方案

施工导流方案施工导流方案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和顺畅,减少对周边交通的影响,制定的一项具体措施和方案。

下面是一份详细的施工导流方案,包括导流原则、导流措施、导流标识和导流人员的安排等内容。

一、导流原则:1. 保证施工区域周边交通的安全和顺畅;2. 尽量减少对周边交通的影响;3. 根据施工区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导流措施;4. 导流方案需提前与相关部门商议和沟通,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导流措施:1. 暂时交通标志: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暂时交通标志,包括施工警示标志、暂时交通指示标志等,提醒驾驶员注意施工区域;2. 暂时交通标线:根据施工需要,在道路上绘制暂时交通标线,指示车辆行驶方向和施工区域;3. 暂时交通信号灯:在需要控制交通流量的路口设置暂时交通信号灯,以确保交通的有序进行;4. 交通引导员:在需要人工引导交通的地方,安排专业的交通引导员,指挥车辆行驶和停放;5. 暂时交通道路:根据施工需要,设置暂时交通道路,确保交通流量的分流和通畅。

三、导流标识:1. 施工警示标志:设置在施工区域前方,提醒驾驶员注意施工区域,并降低车速;2. 施工区域标志:设置在施工区域的入口处,标明施工区域的范围和注意事项;3. 暂时交通指示标志:设置在施工区域内,指示车辆行驶方向和施工路线;4. 暂时交通禁止标志:设置在施工区域内,禁止车辆通行的区域和路段;5. 暂时交通警示标志:设置在施工区域内,提醒驾驶员注意施工区域内的危(wei)险和注意事项。

四、导流人员的安排:1. 交通引导员:根据施工区域的大小和交通流量的情况,合理安排交通引导员,确保交通的有序进行;2. 交通巡查员:在施工期间,安排交通巡查员巡视施工区域周边的交通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交通问题;3. 交通协调员:协调施工方、交通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确保施工导流方案的顺利实施。

以上是一份详细的施工导流方案,通过合理的导流措施和标识,以及专业的导流人员的安排,可以有效地保障施工区域周边交通的安全和顺畅,减少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施工导流方案

施工导流方案

施工导流方案【施工导流方案】一、背景介绍在进行施工工程时,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往往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施工导流方案。

施工导流方案是指在施工现场进行交通导流、人员引导和设备安排的一系列措施,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交通阻塞、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等问题,保障施工过程的高效进行。

二、导流方案的制定原则1. 安全原则: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是制定导流方案的首要原则,包括交通安全、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等方面。

2. 顺畅原则:导流方案应尽量减少交通阻塞,确保施工过程中交通流畅,避免给周边居民和过往车辆带来不便。

3. 经济原则:导流方案应尽量节约资源,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三、导流方案的具体内容1. 交通导流:a. 针对施工现场附近的道路进行交通分析,确定施工期间的交通状况和瓶颈点。

b. 根据交通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交通导流路线,确保交通畅通。

c. 在导流路线上设置合理的交通标志、标线和警示牌等,引导过往车辆按照指示行驶。

d. 安排专人进行交通引导,保障交通秩序。

2. 人员引导:a. 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人员通行的路径和区域。

b. 在人员通行路径上设置合理的引导标志和指示牌,引导人员按照指示行走。

c. 安排专人进行人员引导,避免人员拥堵和混乱。

3. 设备安排:a. 根据施工需要,合理安排设备的停放位置和通行路线。

b. 在设备通行路线和停放位置上设置合理的标志和指示牌,引导设备按照指示行驶和停放。

c. 安排专人进行设备引导和安全监控,确保设备的安全通行。

四、导流方案的实施与监控1. 实施:a. 在施工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导流方案的培训和演练,确保各方人员熟悉导流方案的内容和操作流程。

b. 在施工期间,严格按照导流方案的要求进行实施,确保导流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 监控:a. 在施工现场设置监控摄像头,对交通、人员和设备进行实时监控。

b. 安排专人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c. 定期对导流方案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导流效果和施工效率。

施工导流专项方案

施工导流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我国某地区,属于中型水利工程。

工程主要包括水库、溢洪道、引水渠等建筑物。

为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确保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特制定本施工导流专项方案。

二、导流方式1. 导流标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303-2004)的规定,本工程导流建筑物为5级,相应土石导流建筑物的洪水重现期为10~5年,混凝土导流建筑物的洪水重现期为5~3年。

本工程选择10年一遇洪水作为施工导流设计洪水标准。

2. 导流时段:根据河道水文资料分析,本工程施工导流采用枯水期进行,即11月至次年4月。

3. 导流方式:本工程采用河床外导流方式,即用围堰一次拦断整个河床,让河水通过河床外的导流泄水建筑物导向下游。

4. 导流建筑物:导流建筑物主要包括导流围堰、导流涵洞、导流渠道等。

三、导流建筑物设计1. 导流围堰:导流围堰采用土石围堰,围堰高度根据设计洪水位确定,堰顶高程不低于设计洪水位加超高。

2. 导流涵洞:导流涵洞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直径根据导流流量及流速确定。

3. 导流渠道:导流渠道采用梯形断面,底宽及边坡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及导流流量确定。

四、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确定导流建筑物位置、尺寸等,做好施工材料、设备、人员等准备工作。

2. 导流围堰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围堰施工,确保围堰质量。

3. 导流涵洞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涵洞施工,确保涵洞质量。

4. 导流渠道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渠道施工,确保渠道质量。

5. 围堰拆除:在主体建筑物施工完成后,按照拆除方案进行围堰拆除。

五、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施工设备:确保施工设备安全可靠,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3. 施工环境: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4. 防洪度汛:加强洪水预警,确保导流建筑物安全度汛。

六、施工进度安排1. 施工准备阶段:2个月2. 导流围堰施工阶段:3个月3. 导流涵洞施工阶段:2个月4. 导流渠道施工阶段:2个月5. 围堰拆除阶段:1个月总计:10个月本施工导流专项方案旨在确保本工程顺利进行,保障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

施工导流方案

施工导流方案

施工导流方案标题:施工导流方案引言概述:在施工现场进行工程施工时,为了保障施工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导流方案。

施工导流方案是指通过设置导流设施和采取相应措施,引导施工车辆和行人在施工现场内有序通行,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

正文内容:一、导流设施设置1.1 设置导流标志牌: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明显的导流标志牌,指示施工车辆和行人通行方向。

1.2 安装导流栏杆:在施工现场内设置导流栏杆,限制行人和车辆通行区域,确保施工区域安全。

1.3 设立导流路线:规划施工导流路线,明确通行路径,避免交通拥堵和混乱。

二、施工人员培训2.1 安全教育培训: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2 导流人员培训:培训专门的导流人员,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引导施工车辆和行人通行,保障施工现场秩序。

2.3 紧急疏散演练:定期组织紧急疏散演练,让施工人员熟悉应急处理流程,提高施工现场应急处理能力。

三、交通管理措施3.1 暂时交通标志设置: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暂时交通标志,指引过往车辆绕行,减少交通阻塞。

3.2 暂时交通管制: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区域的需要,采取暂时交通管制措施,确保施工现场通行畅顺。

3.3 暂时交通引导员:安排专门的交通引导员在施工现场周围引导交通,保障施工现场和周边道路交通安全。

四、应急处理措施4.1 应急通道设置:设置施工现场的应急通道,确保紧急情况下施工人员和车辆迅速疏散。

4.2 应急预案制定:制定施工现场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和责任人。

4.3 应急设备准备:准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如灭火器、急救箱等,以备不时之需。

五、监督检查与整改5.1 监督检查机制:建立施工导流方案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导流设施和措施进行检查。

5.2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如发现导流设施设置不合理或者施工人员未按规定执行,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5.3 不定期演练检查:不定期组织演练检查,检验施工导流方案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

施工导流方案与措施

施工导流方案与措施

施工导流方案与措施引言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工作顺利进行并减少对周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需要制定并实施施工导流方案与措施。

本文将介绍在施工中如何制定合理的导流方案,以及采取的措施来保障施工效果与安全。

正文1. 施工导流方案施工导流方案的制定是施工前的重要任务,其目标是根据具体的施工区域和交通情况,合理选择交通设施的类型和布置方法,确保交通系统的持续性、安全性和流畅性。

具体的施工导流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1 交通管制措施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和周边交通流量,采取不同的交通管制措施。

可以采用限行、交通信号灯、临时交通标志和标线等手段,有效控制交通流量。

1.2 交通设施的改造和新增根据施工区域的实际状况,对现有交通设施进行改造和新增。

例如,在施工区域设置垂直标志、临时路缘石和交通隔离设施等,以提高交通系统的流畅性和安全性。

2. 施工导流措施针对不同的施工环境,需要采取相应的导流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导流措施:2.1 施工现场布置在施工现场的周边设置临时围挡和警示标志,保持施工区域整洁有序,并明确标示施工区域和施工时间。

2.2 交通流分流措施为了减少交通拥堵,可以在施工区域前后设置分流线,引导交通流量绕行施工区域。

同时,需要及时更新候车站点信息,引导乘客选择其他交通方式。

2.3 交通安全警示措施为了防止施工现场的交通事故发生,需要设置足够的交通安全警示标志。

在施工区域的周边设置交通警示灯、反光衣和安全护栏等设施,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保持警惕。

2.4 施工区域与周边交通的联系保持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施工区域与周边交通的联系保持畅通。

及时更新交通信息,提前通知周边居民和商户施工时间和交通变化,确保他们的正常出行。

3. 施工导流实施与监控在实施施工导流方案和措施时,需要不断进行监控和评估,保证其有效性。

以下是常见的实施与监控措施:3.1 交通监控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应安装交通监控系统,实时监测交通情况并及时调整导流方案和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敦化抽水蓄能电站吉林敦化抽水蓄能电站C1标段上水库施工导流方案合同编号:SGXYDH-JH-JSGC{2014}32号批准:审核:编制: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吉林敦化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六年五月二十八日目录1概述 (1)2水文基本资料 (1)2.1径流 (1)2.1.1径流特性 (1)2.1.2多年平均径流量计算 (2)2.2洪水 (2)2.2.1暴雨洪水特性 (2)2.2.2设计暴雨 (3)2.2.3设计洪水 (3)3.编制依据 (4)4、导流设计标准 (4)5、施工导流方案 (4)6、导流明渠方案 (7)6.1导流明渠布置 (7)6.2导流明渠结构型式 (8)6.3导流明渠主要工程量 (8)6.4明渠过流能力计算 (8)6.6导流明渠穿心墙部位措施 (10)6.5导流明渠穿渣场措施 (10)6.6导流明渠过流特殊部位处理措施 (11)7、围堰设计及施工 (11)7.1拦河坝上游围堰设置 (11)7.2进出水口围堰设置 (12)7.3导流明渠口临时围堰的设置 (12)8、机械抽排方案 (12)8.1汛期抽排方案 (12)8.2抽排导流冬季方案 (16)9发生超标准洪水基坑淹没分析 (18)10、安全度汛与防凌排冰 (19)10.1施工期度汛 (19)10.2防汛准备 (19)10.3安全度汛措施 (19)10.4超标洪水应急措施 (20)11施工资源配置 (20)11.1导流施工机械配备 (20)11.2人员配备 (21)12施工进度计划 (22)上水库施工导流方案1概述敦化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吉林省敦化市北部,上水库位海浪河源头洼地上,靠近西北岔河和海浪河的分水岭,本工程为大(1)型一等工程,规划装机容量1400MW,装机4台,单机容量350MW。

上水库位于海浪河源头区樱桃沟内,库区均为林地,植被良好。

上水库集水面积2.4km2,库区内集水面积0.7km2,河道长度1.75km,库区平均坡降51.7‰。

采用开挖和筑坝方式兴建,上水库工程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库区清理、环库公路、上水库进\出水口及库区防渗处理等。

上水库沥青心墙堆石坝顶高程1395.0m,坝长948.0m,坝顶宽8m,最大坝高54m。

进出水口前池反坡顶部平台高程1370.0m,前池开挖高程1357.00m。

2水文基本资料敦化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所在的海浪河源头无实测水文资料。

依照下水库下游的额穆水文站,西北岔和北大殃雨量站进行推测修正。

2.1径流2.1.1径流特性上水库径流以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每年4月~5月来水以冰雪融水为主,6月~9月来水主要源于降雨。

由于森林茂密,植被良好,对径流的调蓄作用较大,使径流的年际变化不大。

根据额穆水文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径流量3.67亿m3,最大年径流量5.44亿m3(1981年),最小年径流量1.7亿m3(1978年),最大与最小比为3.2。

径流年内分配春汛4月~5月份径流占全年的25.6%,大汛6月~9月占全年的61.1%,枯季10月~次年3月占全年的13.3%。

2.1.2多年平均径流量计算(1)工程区域多年平均径流深根据上库坝址与额穆水文站的流域面积比及降雨量修正,计算坝址1965~2008年径流系列。

降水量采用西北岔雨量站降水成果,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02.9mm,额穆水文站雨量根据西北岔、北大秧、额穆站降水量及权重计算,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47.9mm。

得到工程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为512mm。

(2)上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敦化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流域面积为2.4km2,计算得上库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123万m3。

设计年径流成果见下表3-1,径流年内分配见表3-2。

表2-1 上水库设计年径流成果表表2-2 上水库设计径流年内分配表2.2洪水2.2.1暴雨洪水特性本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所形成,洪水多猛涨猛落,峰型尖瘦,本流域洪水期在6月初至9月末之间,最大洪峰流量大部分出现在8月份。

根据西北岔雨量站统计,多年平均最大24小时降水量为67.2mm,实测最大24小时降水量为121.2mm(1991年7月29日)。

2.2.2设计暴雨由于工程区没有实测雨量成果,采用《吉林省暴雨图集1989年》查算年最大24小时设计暴雨参数。

设计暴雨成果见表4-1。

表2-3 工程区附近最大24小时降水量设计成果表2.2.3设计洪水(1)设计洪峰以《吉林省水文图集》及《吉林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为依据,采用吉林省经验公式对上水库的设计洪峰流量进行计算,洪峰流量成果见表2-4。

表2-4 上库设计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表(2)洪量设计洪量采用《吉林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中的降雨径流关系方法,上水库的产水面积按水面面积和陆地面积两部分计算,当上水库正常蓄水位1391m时,水面面积为0.55km2,陆面面积1.85km2;上水库洪量见表2-5。

表2-5 上水库年最大24小时设计洪量成果表2.3冰情敦化抽水蓄能电站地处北纬44°附近,每年冬季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冰情。

珠尔多河额穆水文站有较长冰情观测资料,本次天然河道冰情资料统计依据额穆水文站1964-2006年的冰情资料。

根据额穆水文站冰情资料统计,珠尔多河春季开江最早在3月11日,最晚在4月27日。

初冰日期最早在10月15日,最晚在11月23日。

稳定封冻最早出现在11月12日,最晚在12月8日,平均封冻期132天。

最大河心冰厚1.48m。

多年平均最大河心冰厚0.93m。

额穆水文站冰情统计见表2-6。

表2-6 额穆水文站冰情统计表3.编制依据(1)《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DL/T5397-2007;(2)《水电工程围堰设计导则》(NB/T35006-2013);(3)招、投标文件;(4)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4、导流设计标准初期洪水标准采用10年一遇流量13.2m3/s(3天洪量26.8万m3),采用明渠导流方式,导流建筑物级别为Ⅳ级。

施工期采用坝体度汛洪水标准采用50年一遇,3天洪量41.7万m3。

5、施工导流方案根据招标阶段设计资料及设计院提供的上水库施工导流方案分析报告,上水库施工导流方案采用明渠和水泵抽排相结合的导流方式,上水库大坝和进/出水口导流程序分述如下:(1)大坝施工导流1)初期导流:初期导流分为两个时段:第一时段自2016年6月中旬河道截流至2017年5月10日坝体填筑至1360.0m,共11个月。

本时段大坝基坑在上游围堰的保护下全年施工,由上游土石围堰挡水,导流明渠泄流。

围堰挡水标准采用全年10年一遇洪水,相应流量13.2m3/s,导流明渠进水口高程为1363.0m高程,围堰顶高程为1372.0m。

本期主要完成上游围堰的施工及闭气、大坝基坑开挖、沥青混凝土施工和1360高程以下坝体填筑等工作。

第二时段自2017年5月11日至2017年6月30日。

坝体填筑截断导流明渠,由上游围堰挡水,机械抽排导流。

围堰挡水标准采用全年10年一遇3天洪量26.8万m3,围堰挡水位为1371.0m(堰前水位库容见表5-1)堰前积水按5天排干配备抽排措施,最大排水强度2233m3/h。

6月的10年一遇的径流量28.33万m3,未考虑蒸发渗漏损失,仍小于围堰堰前库容。

2017年6月末坝体填筑至1374.0m高程。

表5-1 围堰堰前水位库容曲线表2)中后期导流中期导流自2017年7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为坝体临时断面挡水具备挡水条件后至坝体填筑到顶。

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2017年6月末坝体填筑至1374.0m高程,挡水坝施工不再需要围堰的保护,施工导流进入中后期导流。

根据大坝类型及拦洪库容,挡水坝度汛标准采用50年一遇3天洪量41.7万m3,坝前水位为1372.8m,坝前积水按7天排干配备抽排设备,最大排水强度为2482m3/h。

本期主要进行上水库坝体自高程1374m至坝体填筑完成,时段末上水库大坝填筑到顶。

2017年10月底坝体填筑至坝顶高程1395.0m。

表5-2 上水库大坝施工导流程序规划表(2)进/出水口施工导流1)初期导流初期导流第一时段自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10日,共9个月。

本时段进/出口基坑在预留岩坎的保护下进行土石方开挖,导流明渠泄流。

为了防止汛期洪水进入厂房,在引水隧洞上平段预留岩塞。

岩坎挡水标准采用全年10年一遇洪水,相应流量13.2m3/s,上游围堰挡水位1370.9。

岩坎顶高程为1372.0m。

本时段2016年9月至10月完成进出水口土石方明挖。

第二时段自2017年5月11日至2018年10月31日。

本时段进/出水口基坑在预留岩坎的保护下进行混凝土浇筑、金属结构安装,采用机械抽排导流。

围堰挡水标准采用全年10年一遇3天洪量26.8万m3,堰前挡水位为1371.0m,堰前积水按5天排干配备抽排措施,最大排水强度为2233m3/h。

至2018年9月底,进/出水口闸门具备挡水条件。

本时段2018年5月至10月完成进/出水口混凝土浇筑、金属结构安装。

2)中后期导流2018年11月初进/出水口闸门具备挡水条件后,引水隧洞上平段岩塞开挖施工,进/出口挡水标准采用永久设计标准,水库进行初期蓄水。

上水库进/出水口施工导流程序见表5-3。

表5-3 上水库进/出水口施工导流程序规划表6、导流明渠方案6.1导流明渠布置由于坝体左岸覆盖层及全风化层厚度大,岩石条件差,对明渠布置不利。

右岸山体平缓,坝0+350-坝0+400段,覆盖层厚度约3m,全风化层厚度1-2.5m,局部直接到达强风化下限,岩石条件较好,导流明渠穿过心墙基础,进入到弱风化岩层,成型条件较好。

受围堰上游地面高程所限,导流建筑物进口高程和穿沥青心墙基础部位高差不宜过大,以保证导流建筑物的纵坡尽量减少,所以布置在右岸条件较好。

根据上述地形条件、水文气象资料,结合上水库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在上水库大坝桩号坝0+395.96处设计底宽为3m,总长为541.578m导流明渠(具体位置见后附平面布置图),以坝0+395.96处心墙基础建基面高程为导流明渠设计高程进行导流明渠穿坝,坝后穿1#渣场段暂停弃渣,待导流明渠导流任务完成后再进行弃渣,替代设计建议的在左坝肩开挖导流明渠和机械抽排相结合的导流方案。

表6-1 导流明渠主点坐标表6.2导流明渠结构型式为根据施工导流建筑物的布置要求,导流建筑物拟布置导流明渠引水段、导流明渠等结构。

根据导流期过流能力及后期施工要求,断面采用倒梯形(底宽3m),明渠全长541.578m,进口引水段长64.10m,进口段高程1363.0m,出口段高程1343.0m,导流明渠经过坝体心墙基础轴线桩号坝0+395.96处高程为1360.173m。

导流明渠与心墙基槽交叉部位,由于心墙基槽已结开挖完成,需要在下游堵沙袋用作导流明渠挡水,待导流明渠不过流时进行拆除,导流明渠结构布置具体详见下表:表6-1 导流明渠结构布置6.3导流明渠主要工程量导流明渠建筑物各部位工程量见下表:6-2 导流明渠主要工程量表根据《水力学》上册河海大学李家星等编著:水深—过流断面上渠底最低点到水面的距离,以h表示;底宽—梯形断面的渠底宽度,以b表示;边坡系数—边坡倾角a的余切以m表示,m=cot a,它的意义在边坡上高差为1m时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当m=0时,边坡线为铅直线,这时的断面为矩形断面;为简化计算,按照矩形断面进行计算,明渠断面底宽 3.0m,按照有效过流断面底宽2.9m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