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土壤课件
合集下载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5.2土壤(共27张ppt)

砂土 砂粒为主
大 好 差 易于耕作
壤土 砂粒、粉粒、黏粒比例适中
中等 好 好 易于耕作
黏土 黏粒为主
小 差 好 质地黏重,不易耕作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 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 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 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 所构成。
有机层: 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绿肥作物养分含量丰富,翻入土壤中,具有丰富土壤营养物质、改良土 壤物理性状等作用,多数可兼作饲草。
课堂练习
读“土壤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A、B分别代表自然土壤形成的两个阶段,则A、B分别是( )
A.成土母质 原始土壤
B.成土母质 风化物
C.原始土壤 成土母质
D.原始土壤 风化物
植物起着循环泵的作用,经过长期的筛选和循环,其 他元素逐渐淋失,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相对富集
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 相关,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 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
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得多。
风化:在温度、水、空气、生物等影响下,地表岩石发生破碎、分解,形成许多松散物质
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 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淀积层: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 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母岩层:坚硬的岩石
耕作层: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 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犁底层: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 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4.图中①②分别代表形成土壤的两个过程,则①②分别是( )
A.盐渍化 低等植物着生
B.风化作用 高等植物生长
课件土壤_人教版必修一地理PPT课件_优秀版

2.阅读教材第92页最后1段和第93页第1~2段,理解土壤的 功能。 (1)土壤为 植物 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植物为动物 提供食物;土壤本身也是许多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 场所 和 营养来源。 (2)土壤具有重要的 蓄水、保水 功能,农作物可以抵御适 度的旱情。 (3)人类种植农作物是以 土壤 为物质基础的,人类生存必 须发展农业。
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教材初探| 1.阅读教材第92页倒数第2段、第93页第3段和图5.20,认 识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 (1)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 触的 过渡 地带。 (2)与其所在的环境之间有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联 系 有机界 和 无机界 的关键环节。 (3)土壤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可以利 用的珍贵的 自然资源 。
自然土层 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迁移应用|
北京的社稷坛是呈正方形的三层高台,用汉白玉砌成,象征 着“天圆地方”之说,坛上铺有黄、青、红、白、黑的五 色土,四周短墙也按方向覆盖四色琉璃瓦。五色土是由全 国各地纳贡而来的,以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下图是五色土的大致分布地区,请判断五色土分别分布在 哪个地区?简要说明理由。
黑土、水稻土、红壤
B.
答案:春秋季节盐分最高,夏季盐分最低。
(6)作物:种植绿肥作物、种植耐盐碱作物。
腐殖质层 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虽然绿色植物茂密,制造的有机质多,但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
北京的社稷坛是呈正方形的三层高台,用汉白玉砌成,象征着“天圆地方”之说,坛上铺有黄、青、红、白、黑的五色土,四周短墙也按方向覆盖四色琉
|迁移应用| 1.下面为某地理小组野外观察土壤所拍摄的图片及相关资 料。 图甲为我国南方地区的红壤,图乙为我国东北平原的黑土, 两种土壤相比,黑土比较肥沃,红壤相对贫瘠。
高一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5章第2节 土壤 课件(96张)

二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因素
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决定了土壤 01 __矿__物__质___的成分和 02 __养__分__状__况____,影响土 成土母质
壤的质地
生物
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 03 __有__机__质___;加快 04 __岩__石__风__化____和 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 05 ___成__土__母__质___的性状,促进土壤 06 ___矿__物__质__颗__粒____团聚
颜色 _黑__土___、红壤
土壤 质地
矿物质颗粒粒径由大到小依次为石砾、06 __砂__粒__、粉粒、07 __黏__粒__ 等;土壤质地是指不同 08 _粒__级___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 09 __相__对__比__例____;土壤质地一般分为 10 __砂__土__、壤土和黏土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 11 ___土__壤__纵__剖__面____,由呈水平展 土壤剖 布的 12 __土__层__构成;自然土壤剖面包括 13 __有__机__层___、腐殖质层、 面构造 14 __淋__溶__层___、淀积层、 15 ___母__质__层__和母岩层
母质层
疏松的 18 ___风__化__碎__屑__物__质_____
母岩层
坚硬的岩石
②耕作土壤
耕作层
又称表土层或 19 __熟__土__层___,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 较暗
犁底层
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 20 __保__肥__保__水____ 作用
自然土层 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甲
乙
丙
丁
砂粒
40
45
78
14
土壤质地(%)
粉粒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5.ppt土壤(23张)优质PPT

(1)黑土肥沃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红壤的特点:酸、瘦、黏
亚马孙河流域的人们用
是我国古代数千年来保持土
生物炭来增加土地肥力 思考:结合生活实践思考土壤有哪些功能?
石灰物质包括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₂)、石灰石粉(CaCO₃)。
+ 认结合实例,掌握土壤的功能和养护途径,体会养护土壤的重要性。
复种方式进行的种植方式
“有”是指有盐分积聚,最终达到一定浓度,致使土壤含盐量增加,形成盐碱地。
“(+ 大4)”我是国指东土北壤黑中土的分水布分区蒸目发前量都大存,在促着进黑地土下肥水力中降的低盐的分现((向象上12,运))我动们黑黑和对累土土其积应肥是;该沃在如何的什进最么行养主样护要的? 原气因候是环什境么中?发育形成的?
降水
大气圈
风化壳
生物圈 土壤
地下水
岩石圈
水圈
思考:结合生活实践思考土壤有哪些功能? 农家肥,能够有效为土地提
有些不适于种植农作物,或者种植农作物产量较低,不能满足耕作需要,就要设法进行改良。 复种方式进行的种植方式 (2)黑土是在什么样的气候环境中发育形成的? 水盐运动规律:
春秋返盐、 夏季淋盐、 答案:(1)黑土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肥力高。 在人体中含量极少的化学元素称为微量元素,研究表明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有十几种,人体摄入这些微量元素过少或过多都会引起 身体的病变,例如长期缺碘就会引发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人体的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于饮食,饮食中的微量元素主要受水 、土壤等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由于一地环境中某种微量元素缺乏或含量过高而导致的人体病变是一种地方病。 农作物可抵御适度的旱情 供腐殖质,保持土地肥力, 是我国古代数千年来保持土 高、大、有 :“高”是指地下水位高,较高的地下水位使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水位的上升,在土壤中聚集; 高、大、有 :“高”是指地下水位高,较高的地下水位使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水位的上升,在土壤中聚集;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5.2土壤课件(21张).ppt

土壤的颜色
哪种颜色土壤更加肥沃?
同样是土壤,为什么颜色不同?
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②矿物质使土壤呈现其他颜色。
如氧化铁--红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请谈一谈体会和收获.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讨论交流
你知道“五色土”么?
1.黄土 2.黑土 3.红土 我国东南地区,酸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请谈一谈体会和收获.
紫色砂岩与页岩风化形成
含有丰富磷钾,比 较肥沃
四川盆地
长期种植水稻形成
有机质丰富,比较 长江中下游平原、珠
肥沃,青色土
江三角洲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土壤的质地
土壤中矿物质颗粒包括哪些?
类型
成分
通气性 透水性 蓄水性 保肥能力 对农业的影响
砂土
砂粒占优势,大孔隙 多、毛细管孔隙少
强
强
弱
弱
易耕作
壤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淋溶层较厚
D.土壤厚度较薄
3.红壤具有酸、黏、瘦的特征,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下列改良措施合理的有()
①增施有机肥 ②补充熟石灰 ③平整土地 ④大量增施化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课后作业
1.绘制本节课思维导图 2.课时精练14完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请谈一谈体会和收获.
所含的砂粒、粉粒、 黏粒的比例适中
良好
良好
强
强
理想的土壤质地
黏土
黏粒占优势
差
差
强
强
质地黏重 不易耕作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5.2 土壤 课件

一、观察土壤
1.土壤的概念
★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2.观察土壤 (1)土壤颜色 (2)土壤质地
(3) 土壤剖面构造
活动探究 观察家乡的土壤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
(1)成土母质 (2)生物 (3)气候 (4)地貌 (5)时间 (6)人类活动
1)自然土壤剖面及其特点
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
由于雨水天然下渗或人工灌溉,上方土层中的某些矿物盐类或有机物质溶解并转移到 下方土层中的作用。
一、观察土壤 (3) 土壤剖面构造
2)耕作土壤剖面及其特点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
◆风化的作用:①致密岩石的破坏,②营养元素的释放。 ◆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
2、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
(1)改良土壤 (2)种养结合
自学窗 地方病与土壤
5.2 土 壤
一、观察土壤
1.土壤的概念
★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砾石和粗砂(最粗大的成分)
植物的死亡组织,部分动物的排泄物及尸体
一、观察土壤
(1)土壤颜色
5.2 土 壤
早期的欧洲殖民者在巴西亚马孙河流 域发现,当地印第安人在一种与自然土壤 迥异的黑色土壤上种植(如图)。据研究, 这种黑色上壤是人工土壤,主要成分是利 用农作物秸秆等在一定条件下制作面成的 生物炭。当地人用生物炭改良贫将的主壤, 可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亚马孙河流域 的自然土壤用于耕作时为什么贫瘠?你能 举出改良士壤的其他案例吗?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5.2土壤课件(46张)

答案:1.B 2.B
富铝土是土壤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体铝硅酸盐矿物受到强烈 分解,使得氧化铝、氧化铁在土壤中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在 我国分布广泛,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 完成 3~4 题。
3.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4.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
(3)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曾联合下文,投 资 10 亿多元抢救三峡库区 4 000 万立方米沃土,这是国内迄今为止 最大的土地搬迁项目。下列四幅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均 位于库区)土层深厚的是( A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1)题,成土因素的作用各不相同,岩石主要影响土壤 的矿物成分;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生物主要 影响土壤的有机质来源,但不能影响矿物养分;地形主要影响土壤 的发育过程。第(2)题,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并 改变原来的存在形式,在土壤上层富集是生物循环的作用。第(3) 题,图中甲为河谷,河谷地区沉积物厚度大,土壤发育程度好,土 层深厚。
(2)气候的分布规律影响和控制了__土__壤____的分布规律。 4.地貌:多方面影响土壤的发育。 5.时间:时间越长,土壤层___越__厚___、_土__层__分__化_越明显。 6.人类活动:影响极为深刻。
【判断】
1.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 ) 2.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 × ) 3.东北平原黑土是发育程度较好的土壤。( √ )
(1)填写图中数码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 ____光__合__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矿__物__质_____。
富铝土是土壤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体铝硅酸盐矿物受到强烈 分解,使得氧化铝、氧化铁在土壤中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在 我国分布广泛,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 完成 3~4 题。
3.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4.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
(3)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曾联合下文,投 资 10 亿多元抢救三峡库区 4 000 万立方米沃土,这是国内迄今为止 最大的土地搬迁项目。下列四幅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均 位于库区)土层深厚的是( A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1)题,成土因素的作用各不相同,岩石主要影响土壤 的矿物成分;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生物主要 影响土壤的有机质来源,但不能影响矿物养分;地形主要影响土壤 的发育过程。第(2)题,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并 改变原来的存在形式,在土壤上层富集是生物循环的作用。第(3) 题,图中甲为河谷,河谷地区沉积物厚度大,土壤发育程度好,土 层深厚。
(2)气候的分布规律影响和控制了__土__壤____的分布规律。 4.地貌:多方面影响土壤的发育。 5.时间:时间越长,土壤层___越__厚___、_土__层__分__化_越明显。 6.人类活动:影响极为深刻。
【判断】
1.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 ) 2.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 × ) 3.东北平原黑土是发育程度较好的土壤。( √ )
(1)填写图中数码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 ____光__合__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矿__物__质_____。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第二节土壤课件(19张)

壤表层的有机质较少;故选B项。 (2)土壤有机质多少与枯枝落叶多少及热量条件有关。温度较低的 地方,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高温湿润的地区虽然生物的 生长量大,但由于微生物活动旺盛,故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干湿
状况对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有影响,故A项正确。
2.答案:(1)C; (2)D; (3)A 解析:(1)土壤水分的变化取决于水分收入与支出的数量关系,若收入大 于支出,则表层土壤水分增多,反之则减少。据图可知,7月相对6月、10月相 对于9月,表层土壤水分都是减少的,8月相对于7月、9月相对于8月,表层土 壤水分都是增多的,结合选项符合题意的只有8月、9月,其他选项则都是支 出大于收入。据此分析本题选C。 (2)该区域表层土壤水分的收入主要是降水,支出主要有蒸发、蒸腾和雨 水的渗漏。7、8月虽然雨水多,但由于前期土壤缺水,因此下渗到深层土壤 的水分较多;随着气温的回升,尤其是植被的旺盛生长,蒸发(蒸腾量)大增,从 而导致表层土壤含水量较低。③④正确,据此分析本题选择D。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因素 成土母质 生物
气候 地貌
时间
特性 决定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 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 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 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由于水热 条件的不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 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 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是( )
①雨量大
②雨量小
③蒸发(蒸腾)量大
④下渗漏失量大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如果在该区域过度恢复植被,会造成( )
A.表层土壤干化 B.降水量增大 C.径流量增大 D.下渗量减小
状况对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有影响,故A项正确。
2.答案:(1)C; (2)D; (3)A 解析:(1)土壤水分的变化取决于水分收入与支出的数量关系,若收入大 于支出,则表层土壤水分增多,反之则减少。据图可知,7月相对6月、10月相 对于9月,表层土壤水分都是减少的,8月相对于7月、9月相对于8月,表层土 壤水分都是增多的,结合选项符合题意的只有8月、9月,其他选项则都是支 出大于收入。据此分析本题选C。 (2)该区域表层土壤水分的收入主要是降水,支出主要有蒸发、蒸腾和雨 水的渗漏。7、8月虽然雨水多,但由于前期土壤缺水,因此下渗到深层土壤 的水分较多;随着气温的回升,尤其是植被的旺盛生长,蒸发(蒸腾量)大增,从 而导致表层土壤含水量较低。③④正确,据此分析本题选择D。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因素 成土母质 生物
气候 地貌
时间
特性 决定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 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 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 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由于水热 条件的不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 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 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是( )
①雨量大
②雨量小
③蒸发(蒸腾)量大
④下渗漏失量大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如果在该区域过度恢复植被,会造成( )
A.表层土壤干化 B.降水量增大 C.径流量增大 D.下渗量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土壤形成的不同阶段,土层的数量一样多吗? 2. 判断对错: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母质层从A位置移动到
图6
了D位置,这是地壳下沉的结果
A B
C D
学 以 致 用……
亚马孙热带雨林 ——“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亚马孙热带雨林土壤肥力变化
结合热带雨林迁移 农业的过程示意图, 将四幅图与与下图 中的ABCD一一对 应,并分析导致土 壤肥力变化的原因。
耕作土壤剖面
耕作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
犁底层:土质紧实 自然土层
请利用所学的土壤知识解释下列农耕行为:
每年春季翻土深耕 休耕 种植绿肥 作物轮作 广施农家肥 修建排灌渠
图3
甲
15 10 5
乙
15 10 5
丙
15 10 5
1 7 12(月份)
1 7 12(月份)
17
A
B
C
蒸发量
降水量
1.请将三个土壤剖面与它们对应的气候统计图连线。 2.说明造成三种土壤差异的原因。
12(月份)
对比山地土壤和平地土壤的垂直剖面,并推断造成差异的原因
?
组4
?
对比图中1-5位置的土壤排水条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土壤
什么是土壤?
• 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肥力的秘密……
结合ppt文件、土样及标本册,观察并讨论,完成以 下三个问题: 1.土壤里有哪些成分? 2.对比标本册,我们的土样应当属于什么类型? 3.土样和黑土、红壤相比,它们的差异在哪里?
观看图片和实验视频,你认为土壤中有哪些成分?
理想土壤的组成
黑土
棕壤
红壤
森林土壤剖面
有机层(O层) 腐殖质层(A层) 淋溶层(E层) 淀积层(B层) 母质层(C层)
母岩层(R层)
比较下面三个土壤剖面,找出它们的差异
土壤为什么有差异?
小组讨论
图1 读宣传栏中的文字,说明导致水长城地区土壤肥沃的环境要素。
图2
1.两图的共性特点是 什么? 2.两种土壤的表层有 机质含量差异是什么? 3.土壤的有机质主要 来自于哪里? 4.这反映出哪个要素 对土壤的影响?
1. 土壤形成的不同阶段,土层的数量一样多吗? 2. 判断对错: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母质层从A位置移动到
图6
了D位置,这是地壳下沉的结果
A B
C D
学 以 致 用……
亚马孙热带雨林 ——“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亚马孙热带雨林土壤肥力变化
结合热带雨林迁移 农业的过程示意图, 将四幅图与与下图 中的ABCD一一对 应,并分析导致土 壤肥力变化的原因。
耕作土壤剖面
耕作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
犁底层:土质紧实 自然土层
请利用所学的土壤知识解释下列农耕行为:
每年春季翻土深耕 休耕 种植绿肥 作物轮作 广施农家肥 修建排灌渠
图3
甲
15 10 5
乙
15 10 5
丙
15 10 5
1 7 12(月份)
1 7 12(月份)
17
A
B
C
蒸发量
降水量
1.请将三个土壤剖面与它们对应的气候统计图连线。 2.说明造成三种土壤差异的原因。
12(月份)
对比山地土壤和平地土壤的垂直剖面,并推断造成差异的原因
?
组4
?
对比图中1-5位置的土壤排水条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土壤
什么是土壤?
• 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肥力的秘密……
结合ppt文件、土样及标本册,观察并讨论,完成以 下三个问题: 1.土壤里有哪些成分? 2.对比标本册,我们的土样应当属于什么类型? 3.土样和黑土、红壤相比,它们的差异在哪里?
观看图片和实验视频,你认为土壤中有哪些成分?
理想土壤的组成
黑土
棕壤
红壤
森林土壤剖面
有机层(O层) 腐殖质层(A层) 淋溶层(E层) 淀积层(B层) 母质层(C层)
母岩层(R层)
比较下面三个土壤剖面,找出它们的差异
土壤为什么有差异?
小组讨论
图1 读宣传栏中的文字,说明导致水长城地区土壤肥沃的环境要素。
图2
1.两图的共性特点是 什么? 2.两种土壤的表层有 机质含量差异是什么? 3.土壤的有机质主要 来自于哪里? 4.这反映出哪个要素 对土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