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孙权劝学习题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关于孙权劝学的阅读及答案【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
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
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
”于是吕蒙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
大多数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阅读训练】1.选出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A.辞以军中多务 B.以残年余力 C.或以为亡 D.以刀劈狼首2.文中有两个通假字,这两个通假字是:。
3.翻译句子,并写出由此而出的一个成语。
“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文:成语:4.本文通过记述孙权劝勉吕蒙努力致学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答:答案:1.C. 2.涂通“途”;邪通“耶”。
3.①读书具分别炻日,就该重新另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算法呢!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4.说明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一个人不论事务有多繁忙,都要学习《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二」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望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中年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①炳烛:点亮蜡烛。
②昧:暗。
③行:一样,相同。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蒙乃始就学。
()(4)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2、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望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旷曰:何不炳烛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鲁肃为什么要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成好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4、吕蒙是怎样成为一个有才略的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5、从横线上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人生学习的最好时期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6、这两个文段都是劝人学习的,从劝人的方法看,孙权和师旷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推托(2)粗略地阅读(3)于是,就(4)迟2、(1)我难道要你研究经典,做博士吗?(2)师旷说:为什么不点亮蜡烛呢?3、因为吕蒙已成了一个很有才略的人。
孙权劝学练习题(附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附答案孙权劝学练习题(附答案)一文史大观园1 《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宋代______ 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因宋神宗的“ _____”的评价而得名。
2 古代的“经”特指 ____ 、____ 、_____ 、______ 、《春秋》等儒家经典作品。
古代的“博士”指______ .3 面对不同的对象,称呼不同,感情也不一样,请说说下列称谓所指对象及感情。
卿:对象:感情:孤:对象:感情:大兄:对象:感情:二词汇万花筒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蒙辞以军中多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及鲁肃过寻阳蒙乃始就学2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见往事耳古义:今义:及鲁肃过寻阳古义:今义:3 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三探究训练营1 翻译下列句子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 孙权是怎样劝吕蒙的?为什么只有孙权的劝说之言,而没有吕蒙的对话?3 鲁肃与吕蒙是如何对话的?为什么要详细交代?结尾“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什么深刻含义?4 请同学们写一则与学习有关的名言警句,并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启示。
四拓展大舞台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
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
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事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
一个不想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的人,只能在门外无聊地徘徊。
当别人为大自然和人世间奇妙的景象惊奇迷醉时,他却在沉睡。
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
只要你愿意花时间,花工夫,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在这些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
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代)部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________________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卿(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 辞5、见往事耳 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卿今者才略才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A. {但当涉猎 (B. {自以为大有所益(C. {见往事耳 (D. {卿今者才略3、治经为博士邪 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但当涉;8、即更刮目){门当){多多益善(){往事{卿今当涂掌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孙权劝学习题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即更刮目相待更: (2)及鲁肃过寻阳过: 2.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和。
4.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答案1.(1)重新。
(2)到。
2.(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2)读书人分别几天,就应该重新用新眼光看待。
3.孙权劝学鲁肃惊赞4.侧面衬托吕蒙才略非同寻常,表明他进步之快,从而表达“开卷有益”的中心。
(二)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卿今当涂掌事今:现在当涂:当道,掌权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自以为大有所益益:好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邪:通“耶”,语气词”吗”但当涉猎但: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耳见:了解往事:历史耳:罢了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过:到卿今者才略今:现在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吴下阿蒙非复:不再是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刮目:擦擦眼2.翻译以下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啊!(2)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3.用原文回答(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劝学》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孙权劝学》的文言文阅读答案《孙权劝学》的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一」阅读《孙权劝学》,完成1—5题。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粗的.字。
(1)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的?(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了解,知道(2)重新2.积学修业的人分别了几天之后,就要重新擦擦眼睛,另眼相看,老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3.原因:卿今当涂掌事。
目的: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掌握军队,事情多。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二」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Ⅱ1. 用原文回答(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1.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 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豁达、大度,开明,待人坦诚,平易近人,关爱下属。
(2)吕蒙:坦诚、豪爽、自豪。
(3)鲁肃:爱才、敬才豪爽而不失风度, 关心、友爱朋友。
3.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4.古今异义但古义:只是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博士古义:当时掌管经学的学官今义:学位名称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大古义:很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孤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今义:独自,孤独5.一词多义当当涂掌事:掌管但当涉猎:应当以以军中多务:用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6. 文言文阅读理解:《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字。
未尝识书具(经历)从先人还家(跟随)少长,虽长大(虽然)或对客不听其语(或者)(2)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吕蒙则成了三国时期一代名将。
指出仲永、吕蒙的不同之处,给你的启发是什么?有好的天分还要有好的教育才能成才,有天赋不是成功的最关键条件,成功的最关键是努力。
(完整版)《孙权劝学》课后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练习题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初,权谓吕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语段中画线的词语。
①谓:②博士:③涉猎: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而吕蒙却以“"为由推托了.孙权以自己为例,使吕蒙“”。
(2)孙权指出的读书办法是“”。
(3)肃“拜蒙母”,并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 "。
3。
下列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见;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
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当; ①但当涉猎②卿今当涂掌事D。
今;①卿今者才略②卿今当涂掌事4。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蒙辞/以军中多务B。
蒙/乃始就学C.自以为/大有所益D。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讨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7.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想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
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即更刮目相待更: (2)
及鲁肃过寻阳过: 2.翻
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和。
4.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答案1.(1)重新。
(2)到。
2.(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2)读书人分别几天,就应该重新用新眼光看待。
3.孙权劝学鲁肃惊赞4.侧面
衬托吕蒙才略非同寻常,表明他进步之快,从而表达“开卷有益”的中心。
(二)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卿今当涂掌事今:现在当涂:当道,掌权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自以为大有所益益:好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邪:通“耶”,语气词”吗”
但当涉猎但: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耳见:了解往事:历史
耳:罢了
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卿今者才略今:现在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吴下阿蒙非复:不再是
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刮目:擦擦眼
2.翻译以下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啊!(2)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
3.用原文回答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
A.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B.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豁达、大度,开明,待人坦诚,平易近人,关爱下属;
(2)吕蒙:坦诚,豪爽,机敏精干,善于学习;
(3)鲁肃:忠厚的长者,爱才,惜才。
5.解释下列成语,并任选一个造句。
吴下阿蒙:比喻学识浅陋的人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造句:几天不见,你的变化可真大啊,真让人刮目相看。
6.“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严格要求,有充满关爱的期望的态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对吕蒙惊人长
进的吃惊和赞叹的态度。
7.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
略的惊人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