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硕考试-法制史口诀

合集下载

法制史经典口诀记忆

法制史经典口诀记忆

一、封建法制思想德主刑辅-礼法合一-明刑弼教(朱熹:礼法不可偏废,或先或后、或缓或急,德不约刑,可先刑后教,是朱元璋重典治国的理论依据。

)二、西周结婚原则:一夫一妻,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程序: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三、西周离婚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盗窃三不去——有所娶而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四、西周继承嫡长子继承制;财产诸子均分。

五、奴隶制五刑墨、劓、刖、宫、大辟(死刑的总称)。

肉刑为主。

六、西周买卖契约-质剂质——奴隶、牛马、较长契券;剂——兵器、珍异之物、较短契券。

官府制作,“质人”管理。

七、西周借贷契约-傅别傅——债的标的、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别——简札中间写字,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

八、西周诉讼制度1、狱(刑事案件)、讼(民事案件)。

2、三刺(群臣、群吏、万民)。

3、五听(辞、色、气、耳、目)。

九、司法机关1、西周:大司寇2、秦汉;廷尉——中央司法机关的长官,审理全国案件。

3、北齐:大理寺:十、五过——西周法官责任惟官,畏权势而枉法;惟反,报私怨而枉法;惟内,为亲属裙带而徇私;惟货,贪赃受贿而枉法;惟来,受私人请托而枉法。

凡以此五者出入人罪,皆以其罪罪之。

十一、《法经》魏国李悝作《法经》,封建法典第一部,盗贼囚(网)捕杂具,六篇法律在其中。

具律本是总则名,淫狡城(禁)嬉徒金,六禁之规在杂法。

十二、秦诉讼制度公室告(贼杀伤、盗,百姓必须告发),非公室告(不得告发和受理,强行告诉给予处罚)。

十三、秦罪名财产:盗,盗分为共盗和群盗。

人身:贼杀、伤人、斗伤、斗杀。

十四、秦司法官吏渎职犯罪1、见知不举不直:2、罪应重而轻判,罪应轻而重判3、纵囚:当论罪而故意不论罪4、失刑:因过失而量刑不当十五、秦代刑罚:笞刑徒刑流放刑:迁、谪肉刑:黥、劓、刖、宫等死刑:弃市、具五刑等羞辱刑:髡、耐、完(徒刑附加刑)。

经济刑:赀、赎株连刑:族刑、收十六、徒刑: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候。

刑法法硕口诀大全

刑法法硕口诀大全

刑法法硕口诀大全
刑法法硕口诀大全如下:
1.可从轻、减轻处罚:病叫自立——未遂;精神病人;教唆未遂;
自首;立功。

2.应从轻、减轻处罚:4、8应从减——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人。

3.可从轻、减轻、免除处罚:聋哑盲预备——又聋又哑的人;盲人;
预备犯。

4.应从轻、减轻、免除处罚:从应从减免——从犯。

5.可减轻、免除处罚:外公戒贪行——在外国已受处罚;重大立功;
介绍贿赂;贪污;行贿。

6.应减轻、免除处罚:防弊从自重——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过当;
胁从犯;自首又立功。

7.可免除处罚:自轻毒可免——自首又较轻微的;种植毒品。

8.可免于刑事处罚:轻微可免刑——情节轻微。

9.应减轻处罚:有害中止减——造成损害的中止犯。

10.应免除处罚:无害中止免——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

以上口诀涵盖了刑法法硕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和考点,有助于考生快速记忆和掌握相关内容。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口诀只是辅
助记忆的工具,考生仍需结合教材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法理学 法制史 宪法口诀 白斌 119

法理学 法制史 宪法口诀 白斌 119

法理学法制史宪法口诀白斌 1191、教育抢瓶子(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评价作用、指引作用)教育大家;预测对方(相互之间行为);强制违法者;评价他人;指引自己2、自由最高,秩序最基础,老二是正义。

3、只要有政策,必定是原则。

4、法律绝对保留:因犯罪接受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后经诉讼仲裁制度,并处剥夺公民政治权利。

5、法律相对保留:国家主权组织政府,制定民族/特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基本的民事经济制度(财、税、海、经、外),并决定征收征用非国有财产.6、两授权:①相对保留事项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②全大授权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经济特区法规.7、调整合法,保护违法。

8、法律责任竞合:多个责任不能吸收,无法共存,“有你没我”。

9、外证保前提,内证保规则。

①外部证成证明前提(大前提:法律规范;小前提:法律事实)②内部证成证明结论和推理规则③外部证成中包含着内部证成10、“解释学循环"、“前理解”一出现就是对的.11、听民讼,断刑狱.12、子产书,鞅铸鼎,李悝发神经。

13、盗财产、贼安全,杂六禁,具加减。

14、文(缇莹救父)景(棰令)废肉刑,而宫不易。

15、亲亲范晓宣(汉宣帝)。

16、幼匿长,不追究;长匿幼,罪该死而上请宽贷。

17、曹魏八议,具改刑名,五服晋北齐。

晋律添法例,张杜治五服.北魏南陈来当官,当官有地图(抵徒)。

北齐合并名例律,十条重罪十二篇。

北周流刑分等,北魏鞭杖死复奏。

自宫南北朝,五刑十恶在开煌。

18、自首免(罪),自新减(刑)。

19、唐代大理寺搞审判,刑部搞复核,御史台监察。

明代大理寺和刑部职能调对调。

20、人吃绿,神吃糕。

(仁敕律,神敕高:宋仁宗时敕=律;宋神宗时敕》律)21、仁宗不仁,轻者刺配,重者凌迟。

(《宋刑统》没有规定刺配)22、仁神共愤是凌迟,仁使用,神常用,南宋法定。

现在废凌迟。

(凌迟始于西辽,终于《大清现形刑律》)23、妻立,尊命。

(死老公,立继从妻,为“立继”;都死,立继从尊长亲属,为“命继”)24、南宋户绝财产继承:①一子三女;②三分官妇子25、明大变,改七篇。

国家司法考试各科口诀速记大全

国家司法考试各科口诀速记大全

国家司法考试各科口诀速记大全一、自诉案件速记法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伤宅信婚遗伪知,人身财产三年下”。

注释:伤:故意伤害案(轻伤)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婚:重婚案信:妨害通信自由案遗:遗弃案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知:侵犯知识产权案人身财产三年下:侵犯人身财产权利可判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其他轻微刑事案件。

可以这样记:善哉,新婚以为之!可惜,人身财产三年玩完!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缓刑、假释和管制、盗窃犯7个加重情节记忆口诀、犯人的重大立功六个表现记忆口诀、告诉才处理的5罪1、取保候审:居传证人。

即:非经许可不得离开居住的市县,传讯时到案,不毁伪串供,不干扰证人作证。

2、监视居住:居传见证人。

即:非经许可不得离开指住的居住地,传讯到案,未经许可,不得会见他人,不毁伪串供,不干扰证人作证。

3、缓刑、假释和管制:客居发报。

即: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非经许可不得离开居住的市县,遵守法律,向考察(执行)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另外,管制的加上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六大权利受限制,需经执行机关批准才可以行使。

4、盗窃犯7个加重情节记忆口诀主犯累犯,致死流窜,盗窃金融特款,严重影响生产。

5、犯人的重大立功六个表现记忆口诀口诀:发人抗贡检止。

说明:重大发明、舍已救人、抗洪救灾中重大立功的、作出其它重大贡献的、检举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查证属实的、制止他人实施重大犯罪活动的。

三、监外执行的情形有期徒刑和拘役,严重疾病需就医;怀孕哺乳婴儿女,生活无着难自理。

出去危害大社会,自伤自害不能医。

理解:1、先决条件:只有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才可以监外执行;2、附加条件有四者之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需要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证明文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怀孕的妇女;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暂予保外就医不致危害社会的罪犯。

3、排除条件:可能有社会危害性的罪犯;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四、应当与可以顺口溜1、应当、可以从轻或减轻,应当从轻或减轻,遗憾你我不年轻。

司法考试口诀

司法考试口诀

司法考试⼝诀司法考试⼝诀第⼀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编法理学第三编法制史第四编宪法第五编经济法第六编三国法第七编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第⼋编刑法第九编刑诉第⼗编商法第⼀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征政客开⼈1、政治性2、⼈民性3、科学性4、开放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念依执公服党(⼀只功夫党)1、依法治国是社会法治的核⼼内容,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宪法主权(1)、⼈民民主(2)、法制完备(3)、树⽴宪法法律的权威(4)、权⼒制约2、执法为民是社会法治的本质特征本⼈保执(1)、以⼈为本(2)、保障⼈权(3)、⽂明执法3、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其基本内涵合法程及(1)、在法律⾯前⼀律平等(2)、合法合理(3)、程序正当(4)、及时⾼效4、服务⼤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其基本内涵(1)、把握⼤局(2)、围绕⼤局(3)、⽴⾜本职5、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其基本内涵(1)、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2)、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3)、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三、健全完善⽴法的基本要求科民统体1、科学⽴法2、民主⽴法3、法制统⼀4、体系完备⼀、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法正效合(萧何)1、法定原则2、公正原则3、效益原则4、合理原则⼆、法产⽣的三个标志义家司诉(⼀家四素)1、国家的产⽣2、权利义务观念的形成3、诉讼和司法的出现⼀、《法经》六篇具杂⽹捕盗贼(都咋⽹捕盗贼)1、《盗》侵犯财产2、《贼》侵犯⼈⾝3、《⽹》或称《囚》4、《捕》5、《杂》组要内容六禁淫徒嬉⾦城狡6、《具》是关于定罪量刑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具其加减”的作⽤,相当于近代法典中的总则部分。

⼆、罗马法的渊源长⽼帝习议家(长⽼嫡系⼀家)1、习惯法2、议会制定的法律3、元⽼院决议4、长官的告⽰5、皇帝的敕令6、具有法律解答权的法学家的解答和著述三、英美法系的特点法私判⽇归(罚死判⽇⿁)1、以判例法为主要渊源2、以⽇⽿曼法为历史渊源3、法官对法律的发展起着⾮常⼤的作⽤4、以归纳法为主要推理⽅法5、不严格区分公私法四、《法国民法典》的特点⼀核四神(⼀孩四婶)1、⽴法精神:个⼈最⼤限度的⾃由、法律最⼩的⼲涉2、四⼤基本原则过利私契(1)、权利平等(2)、私有财产不可侵犯(3)、契约⾃由(4)、过失责任3、是资本主义第⼀部民法典4、是⼤陆法系的核⼼和基础六、《永徽律疏》与中华法系⾼唱楷歌,志代最多,⾃恶保罪,赃化五类1、《永徽律疏》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法达到了最⾼⽔平,它全⾯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保存下来的最完整、最早、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法典;是中国传统法典的楷模与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

法制史口诀

法制史口诀

法制史口诀法制史口诀:法律有定制,民事开典籍;各国有不同,属本国自身;中外历代史,特有风土人;古今经典名,大臣处决事。

古今中外,法制历史悠久。

法律典籍是一个国家文化和政治发展历史的缩影。

古今中外法制历史,在国家法律制度和社会公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古代到现代,法律制度有着巨大的发展。

古代,法律制度大多繁琐文字,形式落后,法律文书本身只能反映政治制度的特点,无法改变个人的权利。

以我国为例,最早的法律制度出现在《礼记大宗伯》中,由当时的皇帝封定,注重认罪,坚持国家权力,公正公平,对社会有着正面的引导作用。

后续出现了《汉书礼令》、《汉书律书》、《》史记法官书》等,充实了社会礼仪、刑事认罪、内政管理的细部规定,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法制的发展。

得益于历史的发展,今天的法律制度比以往更加完善。

无论是国家法律,还是宪法、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法律文书中的具体规定更加具体,更加完善,更加具有效力,对个人的权利有着更加明确的保护作用。

此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法制史,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不完全一样。

中国古代在政治发展、道德伦理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思想,以礼乐曲法,思想道德为准则,连同后世继承扩充而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法律体系。

类似中国,西方古代和现代也有自己的法律体系,比如古希腊的法律制度、罗马的法律制度,还有欧洲现代的商业、民事等法律。

法制史受到历史的推动和影响,如今的法律典籍更加完善,法律制度也更趋于深入,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和认可。

国家司法机关的作用也正在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能够准确、公正的处理民事、刑事案件,维护国家法律权威,保障人民人权与财产安全,推动国家社会文明与法治发展。

总而言之,法制史是历史发展推动下的结果,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与历史息息相关,每个国家的法律体系都有自己的特殊性。

然而,这种法律体系的发展,是为了推动社会公正,保证国家稳定,维护人民权益,促进国家文化和社会秩序的发展,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平等、和谐、安宁的社会。

法硕法制史口诀

法硕法制史口诀

法硕法制史口诀1、西周的主要刑法原则:老姑嘴宽(老幼犯罪减免;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罪疑从轻/从赦;宽严适中原则)2、西周对司法官违法的“五过”规定:惯犯货内来(惟官;惟反;惟货;惟内;惟来)3、西周“六礼”的规定:蔡文姬真轻盈(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4、西周的“五听”制度:辞色气耳目(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5、法经杂法中“六禁”的规定:金银洗洗成交(金禁;淫禁;徒禁;嬉禁;城禁;狡禁)6、汉律六十篇及作者:超越九磅/照章销书(朝律/赵禹;越宫律/张汤;九章律/萧何;傍章律/叔孙通)7、曹魏律的改革:锯八截(具律改为刑名;八议入典;结构与内容的调整) 8、晋律规定的五服:攒齐大小筛(斩衰亲;齐衰亲;大功亲;小功亲;缌麻亲) 9、北齐律规定的“重罪十条”:内乱,叛降,三逆四不(内乱;叛;降;反逆;大逆;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10、开皇律的主要成就:呜,五十八去骗(五百条律文;封建五刑正式形成;重罪十条改为十恶;八议官当;区分公罪与私罪,十二篇体例)11、唐六典中以官统典的六部分是:只叫立正,形式(治职,教职,礼职,政职,刑职,事职)12、唐律的特点:理科用语(礼法合一;科条简要/宽简适中;用刑持平;语言精炼明确/立法技术高)13、唐律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老化子公关特累(老幼废疾减刑;化外人处罚;自首与类推;区分公罪与私罪;关于共同犯罪与合并论罪;特权;累犯加重原则) 14、唐律中特权原则的集中表现:情书当简议(请;赎;当;减;议) 15、开皇律中的“十恶”是指:三谋,恶逆,五不,内乱(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16、大清现行刑律的变化主要有:施肥去增钙(纯民事性质的条款不再科刑;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手段;取消了大清律例中六律总目;增加了一些新罪名;改律名为刑律)17、清末修律过程中的礼法之争的焦点:干存无子孙(干名犯义的存废问题;存留养亲制度;无夫奸及亲属相奸问题;子孙违反教令问题;子孙卑幼能否对长辈行使正当防卫权问题)18、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梨内变味(立法指导思想上;内容上;法典编纂形式上;维护清统治者的反动统治)19、临时约法的性质及主要内容:全锅蒸油包(以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学说为指导思想;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肯定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和组织原则;体现资产阶级宪法中一般民主自由原则;确认保护私有财产原则) 20、中华民国民法内容和特点:本市征婚(国家本位;维护私有财产所有权及地主土地经营权;大量对旧民律草案的修正;婚姻家庭制度的封建色彩)。

法律硕士背诵口诀(法制史篇)

法律硕士背诵口诀(法制史篇)

法律硕士考研复习口诀(中国法制史篇)第一章立法概况1. 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家道中落)家——家长制——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的统治方式道——道德——法律与道德相结合,界限不清中——宗——宗法氏族——浓厚的宗法氏族血缘色彩落——落后——刑事法规相对发达,民事法规相对落后2. 战国时立法指导思想(一刑轻法)一——一断于法;刑——刑无等级;轻——轻罪重刑;法——法布于众3. 秦、汉、唐的法律形式1) 秦:请找[泻]立停大师请——秦;找——诏——诏令;立——律;停——廷——廷行事;大——答——法律答问;式——封诊式2) 汉:李宁、科比,悍!李——律;宁——令;科;比;悍——汉3) 唐:律,令,格,式,典4.《吕刑》内容(吕宽赎罐) 吕——《吕刑》宽——宽严适中,在定罪量刑上“中正、中罚、中道” 赎——规定赎刑罐——贯——贯彻明德慎罚的指导思想5.九刑(宫妃议大漠,留仆赎鞭)宫——宫刑;妃——非刑(刖);议——劓刑;大——大辟;漠——墨刑;留——流;仆——扑;赎;鞭;6. 成文法的公布及论战郑子书——郑国、子产、“铸刑书” 赵晋鼎——晋国、赵鞅、“铸刑鼎” 宋刑器——宋国、“刑器” 楚仆茆——楚国、“仆区之法”“茆门之法” 邓竹刑——邓析、“竹刑” 论战——子产VS叔向;赵鞅VS孔子7. 成文法公布的历史意义(疯子观战否?)疯子——封建制度——客观上为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观——观念——标志着法律观念与法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战——战国——为战国时期及战国以后封建法律的发展与完善积累了经验否——否定——是对传统法律观念、法律制度及社会秩序的一种否定8. 《法经》的内容(盗贼砸网拒捕)盗——盗法;贼——贼法;砸——杂法;网——网法;拒——具法;捕——捕法9.“六禁”(金银洗洗成交) 金——金禁;银——淫——淫禁;洗——徒——徒禁; 洗——嬉——嬉禁;成——城——城禁;交——狡——狡禁10.《法经》的特点(战地重法)战——战胜——是封建制法战胜奴隶制法的标志地——地主——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重——重刑——体现法家严刑峻法的重刑精神法——法治——体现“法治”精神11.汉律六十篇(超越九镑)超——朝——《朝律》,6篇越——《越宫律》,27篇九——《九章律》,9篇镑——傍——《傍章律》,18篇12.《曹魏律》主要内容(八篇刑具)八——“八议”正式入律篇——篇目——增加了篇目刑——刑罚——改革了刑罚具——具律——将《法经》中“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13.《晋律》主要内容(静态法25法内准)静——晋——《晋律》态——泰——《泰始律》25——25篇法——法例——在“刑名”后增加“法例”一篇内——内容——调整内容、结构,使之更加“刑宽、禁简” 准——规定了“准五服以治罪”制度14.《北魏律》主要内容(北官25鞭)北——《北魏律》;官——“官当”首次入律; 25——25篇鞭——鞭刑——确立了死、流、徒、杖、鞭五刑制度15.《北齐律》主要内容(北冥12重法)北——《北齐律》冥——名——名例律——将“刑名律”与“法例律”合并成“名例律”,作为总则12——12篇重——重罪——规定了“重罪十条” 法——法条明审、科条简要的特点16.《麟趾格》、《大统式》(东临[碣石],大[话]西[游])东临——东、麟——东魏、《麟趾格》大西——《大统式》、西魏17.《开皇律》主要成就(五八四十篇,赎官12网)五——五刑——封建五刑法定化八——八议——明确规定了“八议”制度四——私罪——区分公罪与私罪十——十恶——确立“十恶”罪篇——篇章体例定型化赎——赎刑——赎刑制度化官——官当——“官当”列为定制12——12篇网——刑网简要,疏而不失18.《大业律》(18大爷除十恶) 18——18篇大爷——大业——《大业律》除十恶——删除“十恶”条款19.《武德律》、《贞观律》(五一增订12篇) 五一——武、一——《武德律》,唐朝第一部法律增订——贞、定——贞观律、定刑——《贞观律》标志唐代基本法典即告定型12——12篇20.《唐六典》内容(政治、礼教、刑事)政——政职;治——治职;礼——礼职;教——教职;刑——刑职;事——事职21.唐律的特点(理科用语)理——礼——礼法合一科——科条简要、宽简适中用——用刑持平语——语言精炼明确22.条法事类(调笑,请您蠢笑)调笑——条、孝——条法事类,孝宗时开始汇编请您——庆、宁——《庆元条法事类》,宁宗时期蠢笑——淳、孝——《淳熙条法事类》,孝宗时期23.编敕(太监太太太大)太监——太祖、建——太祖时期,《建隆新敕》太太——太宗、《太平兴国编敕》太大——太宗、《大中洋符编敕》24.六部(工兵李虎行礼) 工——工部;兵——兵部;李——吏——吏部;虎——户——户部;行——刑——刑部;礼——礼部25.明会典(碗真大) 碗——万——《万历会典》;真——正——《正德会典》;大——《大明会典》26.《大清会典》(康佳钱用光) 康——《康熙会典》佳——嘉——《嘉庆会典》钱——乾——《乾隆会典》用——雍——《雍正会典》光——光——《光绪会典》27.《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内容(贫农征婚) 贫——平——平等——提倡男女平等农——农业经济制度:“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征——政——政权组织建设:君主专制主义政权组织体系婚——婚姻制度:反封建性第二章.宪政制度1.《临时约法》主要内容(才子踢国民) 才——财产——确认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子——指——指导思想——以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为指导思想踢——体——体制——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和组织原则国——国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民——民主自由——体现了民主自由的原则2.南京国民政府宪法性文件(训曰:勿现!) 训——《训政纲领》曰——约——约法——《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勿——五——《五五宪草》现——宪法——《中华民国宪法》3.《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内容(曰:观裸衣舞) 曰——约——《中经民国训政时期约法》观——官——官僚资本——以国家的名义发展官僚资本裸——罗——罗列一系列人民“权利”与“自由” 衣——一——一党专政——确立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国家制度舞——五——五院制——规定“五院制”的政府组织形式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特点及意义(根钢果香,资旧经积) 1) 根钢——根、纲——根本大法,伟大纲领果香——果、向——胜利成果,斗争方向资旧——资产阶级约法,旧中国反动政府宪法经积——经验,积极性2) 内容特点(外国公证)外——外交政策:宣布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不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和不平等条约国——国家性质: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公——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证——政——政治制度:工农兵代表大会5.《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主要内容(民团抗经文) 民——民主——关于健全民主制度的规定团——团结——关于加强团结的规定抗——抗战——关于保障抗战的规定经——经济——关于发展经济的规定文——文化——关于普及文化教育的规定第三章行政立法1.官员考核依据(严判书生) 严——言——言辩;判——文理;书——楷法;生——身——体貌2. 2.“四善”(勤公得胜) 勤——恪勤匪懈;公——公平可称;得——德——德义有闻;胜——慎——清慎明著第四章刑事立法1. 奴隶制五刑(宫妃议大漠)宫——宫刑;妃——非刑(刖);议——劓——劓刑;大——大辟;漠——墨——墨刑2. 最早废除宫刑(西宫[辞])西魏,废宫刑3. 最早规定官当(城北[官])城——陈——《陈律》;北——《北魏律》;4. 五刑的等级及量刑标准(无耻脏徒,上下推算;三流加役斩绞死)无耻赃徒——5、笞、杖、徒——笞刑、杖刑、徒刑各分5等,实行上下推算量刑原则三流加役——3、流、加役流——流刑分3等,另设有加役流斩绞死——死刑分为斩和绞两种5. 折杖法的适用(笞杖臀,徒流脊,流一加三)笞杖臀——笞刑、杖刑折为臀杖徒流脊——徒刑、流刑折为脊杖流一——流刑、1年——流刑折为脊杖后于本地配役1年加三——加役流、3年——加役流折为脊杖后于本地配役3年6. 凌迟刑的历史沿革(五代凌迟,仁增宁定明入律,明清13、22,现行废除)五代——最早出现于五代时期仁增——北宋仁宗时期增施凌迟刑宁定——南宋宁宗时凌迟被定为法定刑明入律——凌迟刑在明朝正式入律明清13、22——适用凌迟的罪名明朝为13条,清朝为22条现行废除——《大清现行刑律》予以废除7. 元朝死刑分为2种(原始战领)原——元——元朝;始——死——死刑;战——斩;领——凌——凌迟8. 太平天国的刑种及死刑种类(家长死,五盏灯) 1) 刑种:家——枷——枷刑;长——杖——杖刑;死——死刑; 2) 死刑:五——五马分尸;盏——斩首;灯——点天灯9. 西周时期的刑法原则(老姑嘴宽)老——老幼犯罪减免刑罚原则姑——故——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原则嘴——罪——罪疑从轻、罪疑从赦原则宽——宽严适中原则10.秦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盗铃故累,自宫勿说) 盗——盗窃按赃值定罪铃——龄——年龄——刑事责任年龄以身高确定故——故意——区分故意与过失累——累犯——累犯加重原则自——自首——自首减刑原则宫——共——共同犯罪与集团犯罪加重处罚原则勿——诬——诬告反坐原则说——唆——教唆犯罪加重处罚原则11.元朝及三国刑罚适用原则(恤上亲,准罢官) 1) 汉:恤——恤刑原则;上——上请原则;亲——亲亲得相首匿原则2) 三国:准——准五服以治罪原则;罢——八——八议制度;官——官当原则12.服制(斩齐大小缌麻)斩——斩衰;齐——齐衰;大——大功;小——小功;缌麻13.唐朝定罪量刑主要原则(共同数特工,老花子更累)共——关于共同犯罪与合并论罪同——“同居相为隐”原则数——数罪并罚原则特——特权原则工——公——区分公罪与私罪老——老幼废疾者减刑原则花——化——化外人的处罚原则子——自——自首原则与类推原则更——更犯加重原则累——累犯加重原则14.抗日民主政权时期的刑法原则([抗日]真吓人)真——镇——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原则,区分首要与胁从吓——威吓——反对威吓报复,实行感化教育原则人——人权——保障人权原则15.“五过”内容(官反内祸来OR宦官来内火)官——惟官;反——惟反;内——惟内;祸——货——惟货;来——惟来16.“七杀”内容(五斗细谷谋过节) 五——误——误杀;斗——斗杀;细——戏——戏杀;谷——故——故杀;谋——谋杀;过——过失杀人;节——劫——劫杀17.太平天国时主要罪名(反叛破醋坛)反——反革通妖罪;叛——叛变通妖罪;破——破坏军纪罪;醋——触——触犯天条罪;坛——贪——贪污、盗窃罪18.工农民主政权时期主要罪名(战争浪费)战争——战争罪;浪费——浪费罪19.抗日民主政权时期主要罪名(盗匪汉奸,破边破坚)盗匪——盗匪罪;汉奸——汉奸罪;破边——破坏边区罪;破坚——破坏坚壁财物罪20.解放区政权主要罪名([解放区]反战)反——反革命罪;战——战争罪21.《大清现行刑律》内容(改编新罪名)改——改律名为刑律编——编篡——取消六律总目新——刑——废除一些刑罚手段将主体刑罚定为死刑、遣刑、流刑、徒刑、罚金罪——罪名——增加一些新罪名名——民——纯民事性条款不再判刑22.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刘干杯无子)刘——留——关于“留存养亲”制度干——关于“干名犯义”条款的废存问题杯——卑——关于卑亲属是否可对尊亲属行使正当防卫的问题无——关于“无夫奸”和“亲属相奸”的问题子——关于“子孙违反教令”的问题23.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及意义(思维内偏,知识进化) 1) 特点思——思想——始终贯穿着“兼采列邦之良规,无违中国之礼教”的立法指导思想维——维护——是清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而被迫进行的内——内容——在内容上,表现出封建专制主义传统与西方近代法学最新成果的奇怪混合编——编篡——在法典编篡形式上,改变“诸法合体”的形式2) 意义知——资——资本主义——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教育制度近代化识——知识——有利于近代法律知识的传播进——近代化——为中国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化——华——中华法系——导致中华法系走向解体第五章民事立法1. 西周契约制度(左权[的]肠子)左权——左券、债权——债权人持左券肠子——长、质——较长的契券称为“质”2. 宋朝典卖契约的实质要件(原先输过)原——原主离业;先——先问亲邻;输——输钱印契;过——过割赋税3. 西周婚姻基本原则(同一父)同——同姓不婚;一——一夫一妻制;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4. “六礼”(蔡文姬真轻盈) 蔡——采——纳采;文——问——问名;姬——吉——纳吉; 真——征——纳征;轻——请——请期;盈——迎——亲迎5. 唐朝婚姻制度(先主解聘书) 先——限——对婚姻缔结有限制,如同姓不婚等主——主婚权——确认尊长对卑幼的主婚权解——解除——以“七出”“三不去”“义绝”为解除要件,另有“合离” 聘书——聘财、婚书——以聘财、婚书为婚姻成立的要件6. 元朝婚姻制度(寡妇婚书管媒妁) 寡妇——严禁寡妇带产改嫁婚书——中国历史上首次明确规定,建立婚姻必须订立婚书管媒妁——元朝开始对媒妁进行规范化管理7. 《中华民国民法》内容及特点(私修国际婚姻) 私——私有财产——维护私有财产所有权及封建地主土地经营权修——修订——对旧民律草案进行较多修订并有明显发展国——国家本位——采取“国家本位”为主的立法原则际——继承——维护具有封建色彩的继承制度婚姻——婚姻家庭制度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第六章司法制度1.大理寺沿革北齐水塘[有]神鸡——北齐、隋唐、审判机关——北齐设置;隋唐沿用作为审判机关畜牲神宗[哼]元曲——初、慎、神宗、元、取——宋初降为慎刑机关;宋神宗时恢复审判职能;元朝取消大理寺明清[官员来]查看——明、清、查看(即复核)——明朝、清朝大理寺为复核机关清末北洋最高级——清末、北洋时期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2.监察机关沿革秦汉打中东——秦汉、大、中、东——秦汉:御史大夫;东汉:御史中丞三男御明都——三南、御、明、都——三国两晋南北朝:御史台;明朝:都察院3.地方司法机关(送点明星[给]袁术) 送点——宋、典——宋朝:提典刑狱司明星——明、刑——明朝:提刑按察司袁术——元、肃——元朝:肃政廉访司4.“五听”制度(瓷器木耳色) 瓷——辞——辞听;器——气——气听;木——目——目听;耳——耳听;色——色听5.审判制度(举灶汉断粥,请咨询) 举灶汉——鞫、诏、汉——汉朝:鞫狱、诏狱断粥——断、周——周朝:断狱请咨询——秦、治、讯——秦朝:治狱、讯狱6.汉朝诉讼和审判制度(汉高举复录春秋[伟大旗帜]) 高举——告、举——起诉分为“告诉”“举劾” 复录——“复录” 春秋——“春秋决狱”7.明朝厂卫干预司法制度(东城西县无内行) 东城——东、成——东厂成立于明成祖时期西县——西、宪——西厂成立于明宪宗时期无内行——武、内行厂——内行厂成立于武宗时期8.明朝会审制度(九翻超重,大会大囚) 九翻——九卿会审:翻案囚犯超重——朝、重——朝审:重案囚犯及死罪案件大会——会审官录:大案重囚大囚——大审:囚徒9.清朝会审(秋潮热) 秋——秋审;潮——朝——朝审;热——热审10.秋审分四种情况处理(情缓可留) 情——情实;缓——缓决;可——可矜;留——留养承祀11.领事裁判权的确立(领五虎,观烟台,上公堂) 领五虎——领事裁判权正式确立于《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及《虎门条约》观烟台——观审制度形成于《中英烟台条约》之后上公堂——会审公堂规定于《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中12.南京国民政府民事审判程序的内容和特点([南国民事],三条不繁) 三——**三审制条——调——特定案件的法院调解制度不——不干涉原则繁——程序规定极其繁琐光阴荏苒,而流年从来也不曾缺少错乱和犹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搜索自网络自行整理,用于打印,仅供参考中国法制史第一章立法概况1.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家道中落)家——家长制——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的统治方式道——道德——法律与道德相结合,界限不清中——宗——宗法氏族——浓厚的宗法氏族血缘色彩落——落后——刑事法规相对发达,民事法规相对落后2.战国时立法指导思想(一刑轻法)一;——一断于法;刑——刑无等级;轻——轻罪重刑;法——法布于众3.秦、汉、唐的法律形式1)秦:请找[泻]立停大师请——秦;找——诏——诏令;立——律;停——廷——廷行事;大——答——法律答问;式——封诊式2)汉:李宁、科比,悍!李——律;宁——令;科;比;悍——汉3)唐:律,令,格,式,典4.《吕刑》内容(吕宽赎罐)吕——《吕刑》;宽——宽严适中,在定罪量刑上“中正、中罚、中道”;赎——规定赎刑;罐——贯——贯彻明德慎罚的指导思想5.九刑(宫妃议大漠,留仆赎鞭)宫——宫刑;妃——非刑(刖);议——劓刑;大——大辟;漠——墨刑;留——流;仆——扑;赎;鞭;6.成文法的公布及论战郑子书——郑国、子产、“铸刑书”;赵晋鼎——晋国、赵鞅、“铸刑鼎”宋刑器——宋国、“刑器”楚仆茆——楚国、“仆区之法”“茆门之法”;邓竹刑——邓析、“竹刑”;论战——子产VS叔向;赵鞅VS孔子7.成文法公布的历史意义(疯子观战否?)疯子——封建制度——客观上为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观——观念——标志着法律观念与法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战——战国——为战国时期及战国以后封建法律的发展与完善积累了经验;否——否定——是对传统法律观念、法律制度及社会秩序的一种否定8.《法经》的内容(盗贼砸网拒捕)盗——盗法;贼——贼法;砸——杂法;网——网法;拒——具法;捕——捕法9.“六禁”(金银洗洗成交)金——金禁;银——淫——淫禁;洗——徒——徒禁;洗——嬉——嬉禁;成——城——城禁;交——狡——狡禁10.《法经》的特点(战地重法)战——战胜——是封建制法战胜奴隶制法的标志;地——地主——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重——重刑——体现法家严刑峻法的重刑精神;法——法治——体现“法治”精神11.汉律六十篇(超越九镑)超——朝——《朝律》,6篇越——《越宫律》,27篇九——《九章律》,9篇镑——傍——《傍章律》,18篇12.《曹魏律》主要内容(八篇刑具)八——“八议”正式入律篇——篇目——增加了篇目刑——刑罚——改革了刑罚具——具律——将《法经》中“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13.《晋律》主要内容(静态法25法内准);静——晋——《晋律》;态——泰——《泰始律》;25——25篇;法——法例——在“刑名”后增加“法例”一篇;内——内容——调整内容、结构,使之更加“刑宽、禁简”;准——规定了“准五服以治罪”制度14.《北魏律》主要内容(北官25鞭)北——《北魏律》;官——“官当”首次入律;25——25篇鞭——鞭刑——确立了死、流、徒、杖、鞭五刑制度15.《北齐律》主要内容(北冥12重法)北——《北齐律》冥——名——名例律——将“刑名律”与“法例律”合并成“名例律”,作为总则;12——12篇重——重罪——规定了“重罪十条”;法——法条明审、科条简要的特点16.《麟趾格》、《大统式》(东临[碣石],大[话]西[游])东临——东、麟——东魏、《麟趾格》;大西——《大统式》、西魏17.《开皇律》主要成就(五八四十篇,赎官12网)五——五刑——封建五刑法定化;八——八议——明确规定了“八议”制度;四——私罪——区分公罪与私罪;十——十恶——确立“十恶”罪;篇——篇章体例定型化;赎——赎刑——赎刑制度化;官——官当——“官当”列为定制;12——12篇;网——刑网简要,疏而不失18.《大业律》(18大爷除十恶)18——18篇;大爷——大业——《大业律》除十恶——删除“十恶”条款19.《武德律》、《贞观律》(五一增订12篇)五一——武、一——《武德律》,唐朝第一部法律;增订——贞、定——贞观律、定刑——《贞观律》标志唐代基本法典即告定型;12——12篇20.《唐六典》内容(政治、礼教、刑事)政——政职;治——治职;礼——礼职;教——教职;刑——刑职;事——事职21.唐律的特点(理科用语)理——礼——礼法合一;科——科条简要、宽简适中;用——用刑持平;语——语言精炼明确22.条法事类(调笑,请您蠢笑)调笑——条、孝——条法事类,孝宗时开始汇编;请您——庆、宁——《庆元条法事类》,宁宗时期;蠢笑——淳、孝——《淳熙条法事类》,孝宗时期23.编敕(太监太太太大)太监——太祖、建——太祖时期,《建隆新敕》;太太——太宗、《太平兴国编敕》;太大——太宗、《大中洋符编敕》24.六部(工兵李虎行礼)工——工部;兵——兵部;李——吏——吏部;虎——户——户部;行——刑——刑部;礼——礼部25.明会典(碗真大)碗——万——《万历会典》;真——正——《正德会典》;大——《大明会典》26.《大清会典》(康佳钱用光)康——《康熙会典》;佳——嘉——《嘉庆会典》;钱——乾——《乾隆会典》;用——雍——《雍正会典》;光——光——《光绪会典》27.《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内容(贫农征婚);贫——平——平等——提倡男女平等;农——农业经济制度:“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征——政——政权组织建设:君主专制主义政权组织体系;婚——婚姻制度:反封建性第二章宪政制度1.《临时约法》主要内容(才子踢国民)才——财产——确认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子——指——指导思想——以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为指导思想;踢——体——体制——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和组织原则;国——国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民——民主自由——体现了民主自由的原则2.南京国民政府宪法性文件(训曰:勿现!);训——《训政纲领》曰——约——约法——《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勿——五——《五五宪草》;现——宪法——《中华民国宪法》3.《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内容(曰:观裸衣舞);曰——约——《中经民国训政时期约法》;观——官——官僚资本——以国家的名义发展官僚资本;裸——罗——罗列一系列人民“权利”与“自由”;衣——一——一党专政——确立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国家制度;舞——五——五院制——规定“五院制”的政府组织形式;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特点及意义(根钢果香,资旧经积)1)根钢——根、纲——根本大法,伟大纲领;果香——果、向——胜利成果,斗争方向;资旧——资产阶级约法,旧中国反动政府宪法;经积——经验,积极性2)内容特点(外国公证)外——外交政策:宣布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不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和不平等条约;国——国家性质: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公——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证——政——政治制度:工农兵代表大会5.《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主要内容(民团抗经文)民——民主——关于健全民主制度的规定;团——团结——关于加强团结的规定;抗——抗战——关于保障抗战的规定;经——经济——关于发展经济的规定;文——文化——关于普及文化教育的规定第三章行政立法1.官员考核依据(严判书生)严——言——言辩;判——文理;书——楷法;生——身——体貌2.“四善”(勤公得胜)勤——恪勤匪懈;公——公平可称;得——德——德义有闻;胜——慎——清慎明著第四章刑事立法1.奴隶制五刑(宫妃议大漠)宫——宫刑;妃——非刑(刖);议——劓——劓刑;大——大辟;漠——墨——墨刑2.最早废除宫刑(西宫[辞])西魏,废宫刑3.最早规定官当(城北[官])城——陈——《陈律》;北——《北魏律》;4.五刑的等级及量刑标准(无耻脏徒,上下推算;三流加役斩绞死)无耻赃徒——5、笞、杖、徒——笞刑、杖刑、徒刑各分5等,实行上下推算量刑原则;三流加役——3、流、加役流——流刑分3等,另设有加役流;斩绞死——死刑分为斩和绞两种5.折杖法的适用(笞杖臀,徒流脊,流一加三)笞杖臀——笞刑、杖刑折为臀杖;徒流脊——徒刑、流刑折为脊杖;流一——流刑、1年——流刑折为脊杖后于本地配役1年;加三——加役流、3年——加役流折为脊杖后于本地配役3年6.凌迟刑的历史沿革(五代凌迟,仁增宁定明入律,明清13、22,现行废除)五代——最早出现于五代时期;仁增——北宋仁宗时期增施凌迟刑;宁定——南宋宁宗时凌迟被定为法定刑;明入律——凌迟刑在明朝正式入律;明清13、22——适用凌迟的罪名明朝为13条,清朝为22条;现行废除——《大清现行刑律》予以废除7.元朝死刑分为2种(原始战领)原——元——元朝;始——死——死刑;战——斩;领——凌——凌迟8.太平天国的刑种及死刑种类(家长死,五盏灯)1)刑种:家——枷——枷刑;长——杖——杖刑;死——死刑;2)死刑:五——五马分尸;盏——斩首;灯——点天灯9.西周时期的刑法原则(老姑嘴宽)老——老幼犯罪减免刑罚原则;姑——故——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原则;嘴——罪——罪疑从轻、罪疑从赦原则;宽——宽严适中原则10.秦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盗铃故累,自宫勿说)盗——盗窃按赃值定罪;铃——龄——年龄——刑事责任年龄以身高确定;故——故意——区分故意与过失;累——累犯——累犯加重原则;自——自首——自首减刑原则;宫——共——共同犯罪与集团犯罪加重处罚原则;勿——诬——诬告反坐原则;说——唆——教唆犯罪加重处罚原则11.元朝及三国刑罚适用原则(恤上亲,准罢官)1)汉:恤——恤刑原则;上——上请原则;亲——亲亲得相首匿原则;2)三国:准——准五服以治罪原则;罢——八——八议制度;官——官当原则12.服制(斩齐大小缌麻)斩——斩衰;齐——齐衰;大——大功;小——小功;缌麻13.唐朝定罪量刑主要原则(共同数特工,老花子更累);共——关于共同犯罪与合并论罪;同——“同居相为隐”原则;数——数罪并罚原则特——特权原则;工——公——区分公罪与私罪;老——老幼废疾者减刑原则;花——化——化外人的处罚原则;子——自——自首原则与类推原则;更——更犯加重原则;累——累犯加重原则14.抗日民主政权时期的刑法原则([抗日]真吓人)真——镇——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原则,区分首要与胁从;吓——威吓——反对威吓报复,实行感化教育原则;人——人权——保障人权原则15.“五过”内容(官反内祸来OR宦官来内火)官——惟官;反——惟反;内——惟内;祸——货——惟货;来——惟来16.“七杀”内容(五斗细谷谋过节)五——误——误杀;斗——斗杀;细——戏——戏杀;谷——故——故杀;谋——谋杀;过——过失杀人;节——劫——劫杀17.太平天国时主要罪名(反叛破醋坛)反——反革通妖罪;叛——叛变通妖罪;破——破坏军纪罪;醋——触——触犯天条罪;坛——贪——贪污、盗窃罪18.工农民主政权时期主要罪名(战争浪费)战争——战争罪;浪费——浪费罪19.抗日民主政权时期主要罪名(盗匪汉奸,破边破坚)盗匪——盗匪罪;汉奸——汉奸罪;破边——破坏边区罪;破坚——破坏坚壁财物罪20.解放区政权主要罪名([解放区]反战)反——反革命罪;战——战争罪21.《大清现行刑律》内容(改编新罪名)改——改律名为刑律编——编篡——取消六律总目;新——刑——废除一些刑罚手段将主体刑罚定为死刑、遣刑、流刑、徒刑、罚金;罪——罪名——增加一些新罪名;名——民——纯民事性条款不再判刑22.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刘干杯无子);刘——留——关于“留存养亲”制度;干——关于“干名犯义”条款的废存问题;杯——卑——关于卑亲属是否可对尊亲属行使正当防卫的问题;无——关于“无夫奸”和“亲属相奸”的问题;子——关于“子孙违反教令”的问题23.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及意义(思维内偏,知识进化)1)特点思——思想——始终贯穿着“兼采列邦之良规,无违中国之礼教”的立法指导思想;维——维护——是清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而被迫进行的;内——内容——在内容上,表现出封建专制主义传统与西方近代法学最新成果的奇怪混合;偏——编篡——在法典编篡形式上,改变“诸法合体”的形式2)意义知——资——资本主义——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教育制度近代化;识——知识——有利于近代法律知识的传播;进——近代化——为中国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化——华——中华法系——导致中华法系走向解体第五章民事立法1.西周契约制度(左权[的]肠子)左权——左券、债权——债权人持左券肠子——长、质——较长的契券称为“质”2.宋朝典卖契约的实质要件(原先输过)原——原主离业;先——先问亲邻;输——输钱印契;过——过割赋税3.西周婚姻基本原则(同一父)同——同姓不婚;一——一夫一妻制;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4.“六礼”(蔡文姬真轻盈)蔡——采——纳采;文——问——问名;姬——吉——纳吉;真——征——纳征;轻——请——请期;盈——迎——亲迎5.唐朝婚姻制度(先主解聘书)先——限——对婚姻缔结有限制,如同姓不婚等;主——主婚权——确认尊长对卑幼的主婚权;解——解除——以“七出”“三不去”“义绝”为解除要件,另有“合离”;聘书——聘财、婚书——以聘财、婚书为婚姻成立的要件6.元朝婚姻制度(寡妇婚书管媒妁)寡妇——严禁寡妇带产改嫁;婚书——中国历史上首次明确规定,建立婚姻必须订立婚书;管媒妁——元朝开始对媒妁进行规范化管理7.《中华民国民法》内容及特点(私修国际婚姻)私——私有财产——维护私有财产所有权及封建地主土地经营权;修——修订——对旧民律草案进行较多修订并有明显发展;国——国家本位——采取“国家本位”为主的立法原则;际——继承——维护具有封建色彩的继承制度;婚姻——婚姻家庭制度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第六章司法制度1.大理寺沿革北齐水塘[有]神鸡——北齐、隋唐、审判机关——北齐设置;隋唐沿用作为审判机关;畜牲神宗[哼]元曲——初、慎、神宗、元、取——宋初降为慎刑机关;宋神宗时恢复审判职能;元朝取消大理寺;明清[官员来]查看——明、清、查看(即复核)——明朝、清朝大理寺为复核机关;清末北洋最高级——清末、北洋时期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2.监察机关沿革秦汉打中东——秦汉、大、中、东——秦汉:御史大夫;东汉:御史中丞;三男御明都——三南、御、明、都——三国两晋南北朝:御史台;明朝:都察院3.地方司法机关(送点明星[给]袁术)送点——宋、典——宋朝:提典刑狱司;明星——明、刑——明朝:提刑按察司;袁术——元、肃——元朝:肃政廉访司4.“五听”制度(瓷器木耳色)瓷——辞——辞听;器——气——气听;木——目——目听;耳——耳听;色——色听5.审判制度(举灶汉断粥,请咨询)举灶汉——鞫、诏、汉——汉朝:鞫狱、诏狱;断粥——断、周——周朝:断狱;请咨询——秦、治、讯——秦朝:治狱、讯狱;6.汉朝诉讼和审判制度(汉高举复录春秋[伟大旗帜])高举——告、举——起诉分为“告诉”“举劾”;复录——“复录审”;春秋——“春秋决狱”7.明朝厂卫干预司法制度(东城西县无内行);东城——东、成——东厂成立于明成祖时期;西县——西、宪——西厂成立于明宪宗时期;无内行——武、内行厂——内行厂成立于武宗时期8.明朝会审制度(九翻超重,大会大囚)九翻——九卿会审:翻案囚犯;超重——朝、重——朝审:重案囚犯及死罪案件;大会——会审官录:大案重囚;大囚——大审:囚徒9.清朝会审(秋潮热)秋——秋审;潮——朝——朝审;热——热审10.秋审分四种情况处理(情缓可留)情——情实;缓——缓决;可——可矜;留——留养承祀11.领事裁判权的确立(领五虎,观烟台,上公堂)领五虎——领事裁判权正式确立于《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及《虎门条约》;观烟台——观审制度形成于《中英烟台条约》之后;上公堂——会审公堂规定于《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中12.南京国民政府民事审判程序的内容和特点([南国民事],三条不繁);三——三级三审制;条——调——特定案件的法院调解制度;不——不干涉原则;繁——程序规定极其繁琐法制史的第一次第一部罗马历史上的成文法:《十二表法》;公元前450年第一个形成宪法的资产阶级国家:英国宪法(“近代宪法之母”);不成文宪法,17世纪——1679《人身保护法》,1689《权利法案》“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美国;1776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美国宪法》;第一部欧洲大陆成文宪法:1791《法国宪法》;第一部资本主义社会民法典:1804《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民法典》);第一部现代资产阶级宪法:1919《魏玛宪法》(《德意志共和国宪法》);规模最大(第一)的资本主义国家民法典:1900《德国民法典》(“德国法律科学之大成”);第一部日本成文法典:公元701年《大宝律令》;以唐《永徽律》为蓝图第一部日本宪法:1889.2.11《明治宪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