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

合集下载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圆的基本性质3.4圆心角课件(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圆的基本性质3.4圆心角课件(新版)浙教版
那么AB=?A'B' 、AB=?A'B' 、OM?=O'M',
为什么?
已知:如图, ∠AOB = ∠A'OB'
,
OM、OM'
圆心角定理:在同圆或 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
分别是弦 AB、弦 A'B' 的弦心距. 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
求证: AB=A'B' , AB= A'B' , OM=OM'
证明:将∠AOB连同AB绕圆心O旋转,
由把定此圆义可O:的以顶半看点径出在O,圆N点心绕NN的圆' '仍角心N落叫'O旋在做N'转圆圆任上心意.角N一'.N个' 角度, N

O
如把图圆绕中圆所心示旋,转任∠意NO一N个'角就度是后一,个仍圆与心原角来. 的圆重合.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如AOB , 圆心角AOB所对 的弧为AB, 所对的弦为AB;
C
作法: 1、作⊙O的直径AB.
A

B
2、过点O作CD⊥AB,交⊙O于
D
点C和D.
∴点A,B,C,D就把⊙O四等分.
想一想:如何用直尺和圆规把⊙O八等分?
我们把顶点在圆心的周角等分成360份,则每一份的圆心 角是1º.因为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 等,所以整个圆也被等分成360份.我们把每一份这样的 弧叫做1º的弧.
弦的弦心距 OM、OM之间的关
系.
猜想:
? 1. 若AOB AOB,则AB AB, ? ? AB AB ,OM OM .
2 . 若AOB AOB ,情况又如何?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3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3

谢谢 大家
A
B
C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如图所示,点A,B,C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D 在直线 AB 外,过这四个点中的任意三个点,能画圆的个数是
( C)
A.1
B.2
C.3
D.4
分析:(1)四个点中取三个点的组数; (2)去掉三点共线的组数.
新课讲解
解: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在点A, B,C,D 四个点中取三个点的方法有:点A,B,C; 点A,B,D;点B,C,D;点A,C,D,共四组. 又 因A,B,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故过这四 个点中的任意三个点能画圆的个数为3.
点的距离为半径作圆即可.
新课讲解
求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的方法: 求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时, 最常用的方法是作出圆心 与三角形顶点的连线( 即半径),或延长使这条半径 变为直径, 将求半径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求边的长.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如图所示,△ ABC 内接于⊙ O,∠ C=45 °, AB=4,求⊙ O 的半径.
图2
定理可求出半径.
新课讲解
解:方法一:如图1,连接OA,OB,设⊙O的半径为r, ∵∠C=45°,∴∠AOB=2∠C=90°. ∴OA2+OB2=AB2,即r2+r2=42. 解得r1=2 2 ,r2=-2 2 (不符合题意,舍去). ∴⊙O的半径为2 2 .
图1
新课讲解
方法二:如图2,作直径AD,连接BD,设⊙O的半径 为r. ∵AD为⊙O的直径, ∴∠ABD=90°. 又∵∠D=∠C=45°,∴∠DAB=45°. 图2 ∴BD=AB=4. 在Rt△ABD中,AB2+BD2=AD2,即42+42=(2r)2 解得r1=2 2 ,r2=-2 2 (不符合题意,舍去). ∴⊙O的半径为2 2 .

浙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 3.6 圆内接四边形

浙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 3.6 圆内接四边形

注意 一个圆有无数个内接四边形,但不是所有的四边形都有外接圆,只有对角互补的四边形才有外接圆.
知识点2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重难点
内容
图示
数学语言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四边形是的内接四边形,,.
教材深挖与圆内接四边形有关的结论
结论
图示
①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弦或等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或互补,即若圆周角在弦的同侧,则相等,若在弦的异侧,则互补.如图,,.
②圆内接四边形的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如图,.
推导过程:四边形内接于,.,
典例1如图,四边形内接于,,则的度数是()
D
A.B.C.D.
[解析]四边形内接于,.又,,.
中考常考考点
难度
常考题型
考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主要考查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求角的度数或线段长.
★★
选择题、填空题
考点 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求角度
典例2(湖州中考)如图,已知四边形内接于,,则的度数是()
B
A.B.C.D.
[解析]四边形内接于,,.
链接教材本题取材于教材第97页课内练习第1题.教材习题考查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m></m>及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中考真题直接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求解,比较简单.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
3.6 圆内接四边形
学习目标
1.了解圆的内接四边形和四边形的外接圆的概念.
2.理解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3.会运用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进行有关证明和计算.
知识点1 圆内接四边形的定义
定义
图示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1 圆的基本性质课件(共26张PPT)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1 圆的基本性质课件(共26张PPT)

3、以O为圆心,OB为半径
作圆。
所以⊙O就是所求作的
圆。
现在你知道了怎样要 将一个如图所示的破损的 圆盘复原了吗?
方法: 寻求圆弧所在圆的圆心,
在圆弧上任取三点,作其 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其 交点即为圆心.
已知△ABC,用直尺和圆 规作出过点A、B、C的圆
A
O C
B
经过三角形各个顶点的圆 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 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这 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内接三角形。
A
如图:⊙O是△ABC的
外接圆, △ABC是⊙O
的内接三角形,点O是
O C △ABC的外心
B
外心是△ABC三条
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如图,请找出图中圆的圆 心,并写出你找圆心的方法?
A
O C
B
画出过以下三角形的顶点的圆
A
O ●
B
C
(图一)
A
O ●

B
C
(图二)
A O ●
BC (图三)
1、比较这三个三角形外心的位置, 你有何发现?
练一练
1.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过一点有无数个圆. B.过两点有无数个圆. C.弦是圆的一部分. D.过同一直线上三点不能画 圆. 2.三角形的外心具有的性质是 A.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B.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C.外心在三角形外. D.外心在三角形内.
某市要建一个圆形公园,要求公园刚好把动 物园A,植物园B和人工湖C包括在内,又要使 这个圆形的面积最小,请你给出这个公园的施 工图.(A、B、C不在同一直线上)
问题: 车间工人要将一个
如图所示的破损的圆盘复 原,你有办法吗?
1、过一点可以作几条直线? 2、过几点可确定一条直线?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含答案)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含答案)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班级 学号 得分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三个命题:①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②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③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其中真命题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2. 如图,AB 是⊙O 的直径,C,D 是⊙O 上位于AB 异侧的两点,下列四个角中一定与∠ACD 互余的是 ( )A. ∠ADCB. ∠ABDC. ∠BACD. ∠BAD3.如图,点A,B,C,D,E 均在⊙O 上,∠BAC=15°,∠CED=30°,则∠BOD 的度数为( )A. 45°B. 60°C. 75°D. 90°4.如图,AB 是圆O 的弦,OC⊥AB,交圆O 于点C,连结OA,OB,BC,若∠ABC=20°,则∠AOB 的度数是( )A. 40°B. 50°C. 70°D. 80°5. 如图,点A ,B ,S 在圆上,若弦AB 的长度等于圆半径 2₂倍,则∠ASB 的度数是( )A. 22.5°B. 30°C. 45°D. 60°6.(2020·中考)如图,在等腰△ABC 中, AB =AC =25,BC =8,,按下列步骤作图:①以点 A 为圆心,适当的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 AB ,AC 于点E ,F ,再分别以点 E ,F 为圆心,大 12₂EF 的长为半径作弧相交于点H ,作射线AH ;②分别以点 A ,B为圆心,大 12₂AB 的长为半径作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射线AH 于点O ;③以点O 为圆心线段OA 的长为半径作圆,则⊙O 的半径为( )A.25B. 10C. 4D. 57. 如图,在⊙O 中,AE 是直径,半径OC 垂直于弦AB 于点 D,连结BE,若 AB =27,CD =1,则BE 的长是( )A. 5B. 6C. 7D. 88.已知⊙O 中,弦AB 的长等于半径,P 为弦AB 所对的弧上一动点,则∠APB 的度数为( )A. 30°B. 150°C. 30°或150°D. 60°或120°9. 已知⊙O 的直径CD=10cm,AB 是⊙O 的弦,AB⊥CD,垂足为M,且AB=8cm,则AC 的长为…… ( ) A.25cm B.45cmC.25cm 或 45cmD.23cm 或 43cm10. 如图,AB为⊙O的直径,AC交⊙O于点E,BC交⊙O于点D,CD=BD,∠C=70°,现给出以下三个结论:①∠A=45°;②AC=AB;③AE=BE.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 个C. 3个D. 0个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 如图,一次函数y= kx+b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O经过A,B两点,已知AB=2,则 kb的值为 .12. 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圆上,∠D=65°,则∠BAC等于度.13. 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AB=3,AD=4.(1)以点 A为圆心,4为半径作圆A,则点B,C,D与圆A 的位置关系分别是;(2)若以A点为圆心作圆A,使B,C,D三点中至少有一个点在圆内,且至少有一个点在圆外,则圆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 .14. 如图,BC是半圆O 的直径,D,E是BC上两点,连结BD,CE 并延长交于点A,连结OD,OE.如果∠A=70°,那么∠DOE的度数为 .15. 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H,∠A=30∘,CD=23,则⊙O的半径是 .16. 如图所示,⊙O的直径AB=16cm,P是OB 中点,∠ABP=45°,则CD= cm.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小题,共66分)17.(6分)如图,点A,B,C都在⊙O上,OC⊥OB,点A 在劣弧BC上,且OA=AB,求∠ABC的度数.18. (6分)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一组平行线l₁,l₂,l₃,,相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均为4,点O在直线l₁上,⊙O与直线l₃的交点为A,B,AB=12,求⊙O的半径.19.(6分)如图,在△ABC的外接圆上AB,BC,CA三弧的度数比为12:13:11.在劣弧BC上取一点D,过点D分别作直线AC,直线AB的平行线,分别交 BC于E,F两点,求∠EDF的度数.20. (8分)如图,△ABC内接于⊙O,AB=AC,,D在弧AB 上,连结CD交AB 于点E,B 是弧CD 的中点,求证:∠B=∠BEC.21.(8分)已知:如图,点M是/AB的中点,过点M的弦MN交AB 于点C,设⊙O的半径为4cm,. MN=43cm.(1)求圆心 O到弦MN的距离;(2)求∠ACM的度数.22.(10分)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Rt△ABC的三个顶点A(-2,2),B(0,5),C(0,2).(1)将△ABC以C 为旋转中心旋转180°,得到△A₁B₁C,请画出△A₁B₁C;(2)平移△ABC,使点 A的对应点.A₂的坐标为(−2,−6),请画出平移后对应的图形△A₂B₂C₂;(3)若将△A₁B₁C绕某一点旋转可得到△A₂B₂C₂.请直接写出旋转中心的坐标.23.(10分)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C是圆周上的动点,P 是ABC的中点.(1)求证:OP//BC;(2)如图,连结PA,PC交直径AB于点D,当(OC=DC时,求∠A的度数.24.(12分)我们学习了“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实际上我们还可以得到“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如下: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对应的其余各组量也相等弦心距指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如图(1)中的 OC,OC′,弦心距也可以说成圆心到弦的垂线段的长度 l请直接运用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解答下列问题.如图(2),点O是∠EPF的平分线上一点,以点O为圆心的圆与角的两边分别交于点A,B,C,D.(1)求证:AB=CD.(2)若角的顶点 P 在圆上或圆内,上述结论还成立吗? 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若成立,请加以证明.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1. A2. D3. D4. D5. C6. D7. B8. C9. C 10. A 11. 1212. 25 13. (1)B 在圆内、C 在圆外、D 在圆上(2)3<r<5 14. 40° 15. 2 16. 1417. 解:∵OA=OB,OA=AB,∴OA=OB=AB,即△OAB 是等边三角形,∴∠AOB=60°,∵OC⊥OB,∴∠COB= 90°,∴∠COA = 90°- 60°= 30°,∴∠ABC=15°.18. 解:如图,连结 OA,过点O 作OD⊥AB 于点 D.∵ AB =12,∴AD =12AB =12×12=6.相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均为4,∴OD=8.在 Rt△AOD 中,∵AD =6,OD =8,∴OA =AD 2+OD = 62+82=10.∴⊙O 的半径为 10.19. 解: ∵AB ,BC ,CA 三弧的度数比为12:13:11,∴ ABm.1212+13+11×360∘=120∘,AC−m m 1112+13+11×360∘=110∘,∴∠ACB =12×120∘= 0∘,∠ABC =12×110∘=55∘,∵ACED,AB DF,∴∠FED=∠ACB=60°,∠EFD=∠ABC= 55°,∴∠EDF =180°−60°−55°=65°20. 证明:∵B 是弧 CD 的中点, ∴BC =BD ,∴∠BCE = =∠BAC.:∠BEC =180°−∠BCE,∠ACE ,=180°-∠BAC--∠B,∴∠BEC=∠ACB,∵AB=AC,∴∠B=∠ACB,∴∠B=∠BEC.21. 解:(1)连结 OM.∵点 M 是. AB 的中点,∴OM⊥AB.过点 O 作OD⊥MN 于点 D,由垂径定理,得 MD =12MN =23cm,在Rt△ODM 中,OM=4cm, MD =23cm,∴OD =OM 2−MD 2=2(cm ).故圆心 O 到弦MN 的距离为 2cm. (2)∵OD=2cm,OM=4cm,∴∠M=30°,∴∠ACM=60°.22. 解:(1)(2)图略.(3)旋转中心的坐标为(0,-2).23. (1)证明:连结AC,延长 PO 交AC 于点 H,如图,∵P 是 ABC 的中点,∴PH⊥AC,∵A B 是⊙O 的直径,∴∠ACB=90°,∴BC⊥AC,∴OP∥BC. (2)解:∵P 是 ABC 的中点, P C,∴∠PAC=∠PCA,:OA=OC, ∴ ∠OA C= ∠OCA,∴∠PAO=∠C O=CD 时,设∠DCO=x,则∠OPC=x,∠PAO=x,∴∠POD =2x,∴∠ODC=∠POD+∠OP C=3x,∵CD=CO,∴∠DOC=∠ODC=3x.在△POC 中,x+x+5x=180°,解得 x =180∘7,即 ∠PAO =180∘7.24. (1)证明:过点 O 作OM⊥AB 于点M,ON⊥CD 于点 N,连结OB,OD,则∠OMB=∠OND=90°,∵PO 平分∠EPF,∴O M=ON,∵OM⊥AB,ON⊥CD,∴AB=CD.(2)成立.当点 P 在圆上时如图;作OM⊥PB,ON⊥PD,垂足分别为M,N,∵PC平分∠EPF,∴OM=ON,∵OM⊥AB,ON⊥CD,∴PB=PD;当点P 在圆内时:过点 O作OM⊥AB,ON⊥CD,∵PO平分∠BPF,∴OM=ON.∵OM⊥AB,ON⊥CD,∴AB=CD.。

浙教版-9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圆的基本性质》分节知识点

浙教版-9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圆的基本性质》分节知识点

浙教版-9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圆的基本性质》分节知识点一、圆的有关概念及圆的确定要点一、圆的定义1、圆的描述概念(1)如图,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要点诠释:(1)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确定一个圆应先确定圆心,再确定半径,二者缺一不可;(2)圆是一条封闭曲线.2、圆的集合概念(1)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是平面内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2)平面上的一个圆,把平面上的点分成三类:圆上的点,圆内的点和圆外的点.(3)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的点的集合;圆的外部可以看成是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要点诠释:(1)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2)圆指的是圆周,而不是圆面;(3)强调“在一个平面内”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在空间中,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是球面,一个闭合的曲面.要点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点在圆内,点在圆上,点在圆外.(2)若⊙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d,那么:点P在圆内d<r;点P在圆上d=r;点P在圆外d>r.“”读作“等价于”,它表示从左端可以推出右端,从右端也可以推出左端.要点诠释:(1)点在圆上是指点在圆周上,而不是点在圆面上;要点三、与圆有关的概念1、弦:(1)弦: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2)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3)弦心距: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要点诠释:(1)直径是圆中通过圆心的特殊弦,也是圆中最长的弦,即直径是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2)为什么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中任意一条弦,求证:AB≥CD.证明:连结OC、OD∵AB=AO+OB=CO+OD≥CD(当且仅当CD过圆心O时,取“=”号)∴直径AB是⊙O中最长的弦.2、弧(1)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圆弧AB”或“弧AB”.(2)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3)优弧: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4)劣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要点诠释:(1)半圆是弧,而弧不一定是半圆;(2)无特殊说明时,弧指的是劣弧.3、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完全重合的弧叫做等弧.要点诠释:(1)等弧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在同圆或等圆中,不能忽视;(2)圆中两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4、同心圆与等圆(1)圆心相同,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2)圆心不同,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叫做等圆.要点诠释: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5、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要点诠释: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反之也成立.要点四、确定圆的条件(1)经过一个已知点能作无数个圆;(2)经过两个已知点A、B能作无数个圆,这些圆的圆心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3)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4)经过三角形各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内接三角形.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点O是△ABC的外心.外心的性质:外心是△AB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要点诠释:(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确定”的含义是“存在性和唯一性”.(2)只有确定了圆心和圆的半径,这个圆的位置和大小才唯一确定.二、图形的旋转要点一、旋转的概念(1)一般地,一个图形变为另一个图形,在运动的过程中,原图形上的所有点都绕一个固定的点,按同一个方向,转动同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固定的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过的角叫做旋转角.如下图,点O为旋转中心,∠AOA′(或∠BOB′或∠COC′)是旋转角.要点诠释:(1)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2)如上图,如果图形上的点A经过旋转变为点A′,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图形旋转的对应点.点B与点B′,点C与点C′均是对应点,线段AB与A′B′、线段AC与A′C′、线段BC与B′C′均是对应线段.要点二、旋转的性质一般地,图形的旋转有下面的性质:(1)图形经过旋转所得的图形和原图形全等;(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3)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度等于旋转的角度.要点诠释:图形绕某一点旋转,既可以按顺时针旋转也可以按逆时针旋转.要点三、旋转的作图(1)在画旋转图形时,首先确定旋转中心,其次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再将这些关键点沿指定的方向旋转指定的角度,然后连接对应的部分,形成相应的图形.要点诠释:作图的步骤:(1)连接图形中的每一个关键点与旋转中心;(2)把连线按要求(顺时针或逆时针)绕旋转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旋转角);(3)在角的一边上截取关键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得到各点的对应点;(4)连接所得到的各对应点.三、垂径定理知识点一、垂径定理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如图,几何语言为:CD 是直径要点诠释:2、推论(1)定理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2)定理2:平分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弧所对的弦.要点诠释:(1)分一条弧成相等的两条弧的点,叫做这条弧的中点.(2)这里的直径也可以是半径,也可以是过圆心的直线或线段.知识点二、垂径定理的拓展根据圆的对称性及垂径定理还有如下结论:(1)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2)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要点诠释:(1)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中:过圆心、垂直于弦、平分弦、平分弦所对的优弧、平分弦所对的劣弧,在这五个条件中,知道任意两个,就能推出其他三个结论.(注意:“过圆心、平分弦”作为题设时,平分的弦不能是直径)四、圆心角要点一、圆心角与弧的定义1、圆心角定义: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如图所示,∠AOB 就是一个圆心角.要点诠释:(1)一个角要是圆心角,必须具备顶点在圆心这一特征;(2)圆心角∠AOB 所对的弦为线段AB,所对的弧为弧AB.2、1°的弧的定义: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叫做1°的弧.如下图,要点诠释:(1)圆心角的度数和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相等.注意不是角与弧相等.即不能写成圆心角∠AOB=.CD ⊥ABAE=BE(2)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等弧.等弧的长度相等,所含度数相等(即弯曲程度相等).要点二、圆心角定理及推论1、圆心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要点诠释:(1)圆心到圆的一条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2)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两条弦的弦心距相等.(3)注意定理中不能忽视“同圆或等圆”这一前提.2、圆心角定理的推论:(1)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两个弦心距中有一对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对应量都相等.要点诠释:(1)在同圆或等圆中,弦,弧,圆心角,弦心距等几何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即它们中间只要有一组量相等,(例如圆心角相等),那么其它各组量也分别相等(即相对应的弦、弦心距以及弦所对的弧也分别相等).*如果它们中间有一组量不相等,那么其它各组量也分别不等.五、圆周角要点一、圆周角1、圆周角定义:(1)像图中∠AEB、∠ADB、∠ACB这样的角,它们的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2、圆周角定理: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要点诠释:(1)圆周角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顶点在圆上;②角的两边都和圆相交.(2)圆周角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在同圆或等圆中.(3)圆心与圆周角存在三种位置关系: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圆心在圆周角的外部.(如下图)3、圆周角定理的推论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4、圆周角定理的推论2: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六、圆内接四边形要点一、圆内接四边形(1)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各个顶点在同一个圆上,那么这个四边形叫做圆的内接四边形,这个圆叫做四边形的外接圆.要点二、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定理(1)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2)圆内接四边形的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就是和它相邻的内角的对角).要点诠释: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是沟通角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在应用此性质时,要注意与圆周角定理结合起来.在应用时要注意是对角,而不是邻角互补.七、正多边形和圆知识点一、正多边形的概念(1)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要点诠释:判断一个多边形是否是正多边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各边相等;(2)各角相等;缺一不可.如菱形的各边都相等,矩形的各角都相等,但它们都不是正多边形(正方形是正多边形).知识点二、正多边形的重要元素1、正多边形的外接圆和圆的内接正多边形(1)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十分密切,只要把一个圆分成相等的一些弧,就可以作出这个圆的内接正多边形,这个圆就是这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2、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1)一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2)正多边形外接圆的半径叫做正多边形的半径.(3)正多边形每一边所对的圆心角叫做正多边形的中心角.(4)正多边形的中心到正多边形的一边的距离叫做正多边形的边心距.3、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1)正n边形每一个内角的度数是;(2)正n边形每个中心角的度数是;(3)正n边形每个外角的度数是.要点诠释:要熟悉正多边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图形,将待解决的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知识点三、正多边形的性质(1)正多边形都只有一个外接圆,圆有无数个内接正多边形.(2)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3)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与它的边数相同,每条对称轴都通过正n边形的中心;当边数是偶数时,它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中心就是对称中心.(4)边数相同的正多边形相似。

浙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 3.5 圆周角

浙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 3.5 圆周角
示例1
识别圆周角
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区别
圆周角
圆心角
角的顶点在圆上.
角的顶点是圆心.
在同圆中,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有无数个.
在同圆中,一条弧所对的圆心角只有一个.
知识点2 圆周角定理 重点
1.圆周角定理:
内容
数学语言
图示
圆周角定理
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
如图,是所对的圆周角,是所对的圆心角,.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
3.5 圆周角
学习目标
1.理解圆周角的定义.
2.掌握圆周角定理和它的推论.
3.会运用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知识点1 圆周角的定义
定义
图示
圆周角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如图,,等是圆周角.
注意 圆周角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角的顶点必须在圆上;(2)角的两边必须与圆相交.
弧的度数是其所对的圆周角度数的2倍
示例2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2.圆周角定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证明:证明圆周角定理时,需根据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具体证明过程如下表:
分三种情况
证明过程
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
,.又是的外角,,.
分三种情况
证明过程
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
连结并延长交于点,由第一种情况的结果,得,,,即.
是的直径(是半圆所对的圆周角),.
是半圆所对的圆周角,,是的直径.
圆周角定理的推论
文字语言
图示
数学语言
推论2: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
,.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3.7正多边形》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3.7正多边形》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3.7正多边形》《3.7正多边形》《正多边形》是新教材九年级(上)第三章的内容。

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性质和与圆有关的三种位置关系,这些知识都将为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正多边形和圆也是今后进一步研究圆的性质的基础,在教才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在当今的改革大潮中,我们应以《新课标》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它。

《新课标》对数学学习内容的要求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要有助于人们收集信息、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本节课从定性、定量的两个角度去探讨,挖掘蕴涵的数学知识,把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认识,具体到抽象,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利用正多边形和圆的位置关系探究数量关系,把形的问题转化成了数的问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正多边形和圆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正多边形半径、中心角、弦心距、边(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本节课开始,让他们观察美丽的图案,欣赏生活中正多边形形状的物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美。

同时,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正多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你能借助圆做出一个正多边形吗?然后引导学生观思考这个问题。

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里用到了等分圆周的方法,提示学生等分圆心角,即360°/n.讨论完后让学生自由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他们的观点我将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同时,纠正学生的学法和知识错误。

(二)、实践说明,深入新知提出本节课的第三个问题:将一个圆五等分,依次连接各分点得到一个五边形,这五边形一定是正五边形吗?如果是请你证明这个结论。

首先,我将在黑板上演示这个作图,用等分圆心角的方法,把圆分成相等的五段弧,依次连接各个分点得到五边形,剩下的证明引导学生从正多边形的定义入手,证明多边形各边都相等,各角都相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圆的基本性质
3.1 圆(一)
1.已知⊙O的直径为4,点P到圆心O的长度OP为4,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为(C)
A. 点P在⊙O上
B. 点P在⊙O内
C. 点P在⊙O外
D. 不确定
2.有下列说法:①半径是弦;②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③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其中正确的有(C)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到圆心的距离不大于半径的所有点必在(D)
A. 圆的外部
B. 圆的内部
C. 圆上
D. 圆的内部或圆上
4.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AB=AC=6 cm,BC=8 cm,D是BC的中点,以点D为圆心作一个半径为5 cm的圆,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点A在⊙D外
B. 点B在⊙D上
C. 点C在⊙D内
D. 点A在⊙D上
(第5题)
5.如图,在Rt△ABC中,∠C=90°,AC=3,BC=4,CP,CM分别是AB上的高和中线.如果⊙A是以点A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C)
A. 点P,M均在⊙A内
B. 点P,M均在⊙A外
C. 点P在⊙A内,点M在⊙A外
D.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6.已知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过点C作CD⊥AB于点D,延长CD 至点E,使DE=CD,则点E的位置是在⊙O上.
(第7题)
7.如图,已知OA,OB为⊙O的半径,C,D分别为OA,OB的中点,求证:∠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