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标准日光温室建设主要技术参数

合集下载

日光温室建设标准

日光温室建设标准

日光温室建设标准温室采用钢骨架结构日光节能温室,每栋温室长58米,宽7.2米,建筑面积636.7平方米,温室东侧另建管理房3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6.7平方米,并配套卷帘机、防寒被、滴灌等设施。

温室总工程量1305立方米,其中土方1860立方米,石方525立方米,砼方45立方米。

材料量:木材45立方米,水泥59.3立方米,钢材7.7立方米。

项目区拟建3栋育苗日光温室。

1.温室方位为偏西5o--7o;2.温室地基采用砼结构,深50厘米,宽30×30厘米;3.温室采用钢骨架,跨高1米;4.每栋温室规格为554平方米,每栋长55.6米,宽12米,占地面积666.7平方米。

日光温室大棚标准化建设技术(一)节能日光温室大棚的特点1、采用拱圆形采光屋面,采光率提高6—10%,采光时段优化,早晨升温快,夜间保温性能更优良。

2、采用钢架结构,通过多点焊接,使得整个温室大棚骨架连为一体,温室大棚结构更为稳定,使用寿命延长(可达8—10年)。

3、便于无损压膜,温室大棚密闭性提高。

4、温室大棚高度提高,无立柱设计,有效地减少了遮荫面积,增加了作物生长空间,温室大棚作业性能大幅度提高。

二)场地选择和规划1、场地选择:(1)要求温室大棚区地形空旷,阳光充足,东南西三个方向没有遮荫物。

(2)选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排水,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

(3)水源充足,水质优良,供电方便,必须有井灌条件。

(4)必须布置好输电线路,灌排水渠,交通道路。

(5)避开水源、土壤、空气污染区,保证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2、场地总体规划:(1)温室大棚方位、长度、跨度。

温室大棚方位坐北向南偏西50左右,土地无法调整的可接近正南方向建造,温室大棚长度应以60米为宜,不得少于40米,跨度7米。

(2)温度间距:前后两排温室大棚的间距以7—9米为宜,东西两排温室大棚中间留道路及渠系。

3、材料准备: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大棚建造材料归结为“五度”、“三材”,(1)五度:指温室大棚的几个关键的角度和尺度,即角度、跨度、长度、高度、墙体及屋面厚度。

日光温室标准化生产技术要点

日光温室标准化生产技术要点

日光温室标准化生产技术要点为了破解制约我市设施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我市农业生产专家在多年的实践中,针对设施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总结出了十大技术标准:一是温室标准建造技术。

按照《标准化节能日光温室、大中拱棚结构示意图》的技术标准建造,严格按图施工,确保建造标准。

日光温室高跨比1:2.0~2.2,墙体厚度1.2米以上,采光面为拱圆型,后屋面仰角36~45°,净宽2.0米,厚度0.6米以上,保证优良的采光、保温、抗灾性能。

建好温室后在前底脚下挖防寒沟,宽30厘米,深40厘米,沟内填入稻草、麦秸等物,沟上覆土埋好。

二是培育壮苗(工厂化育苗和嫁接技术)。

工厂化育苗是指在严格的保护条件下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植物生长条件实行人工调控并大批量、集约化生产苗木的方式。

根据蔬菜种类、品种、苗龄要求选用合适的穴盘。

茄果类及瓜类选用72孔穴盘;叶菜类选用128孔穴盘。

针对连作结合工厂化育苗,进行西瓜、甜瓜、黄瓜、茄子等的嫁接育苗,提高作物抗逆性。

三是节水灌溉技术。

生产上常用的节水技术有膜下滴灌、暗沟灌溉技术。

膜下滴灌:定植前,做成上口80厘米宽、高25厘米以上的垄,垄间沟上口宽70厘米,在垄上铺设滴灌,滴灌支管东西向布置,长度与日光温室的长度相同,毛管南北向布置(与种植方向一致,长度6-8米)。

膜下暗沟灌溉:垄起好后,在垄中间留20-25厘米的小沟,由北向南有一坡度,利用水管顺暗沟逐垄浇水、冲施肥料。

四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对温室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测定,根据蔬菜种类、栽培方式、作物需肥规律合理配方施肥。

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做到氮、磷、钾大量元素和钙、镁中量及锌、硼、铁、铜微量元素平衡,基施为主,追肥为辅。

五是温室小气候调控技术。

按栽培作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时通风、排湿、增光,保持适宜的棚室温湿度和光照,促进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

一是放风排湿。

当白天气温超过临界温度(如黄瓜32℃,番茄28℃)时开始放风,降至18-20℃时关闭风口,15-17℃时放草苫。

日光温室建造规范

日光温室建造规范

日光温室建造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建造的选址与布局、结构与配套设施设备、建筑尺寸及材料、结构设计载荷、环境调控及灌溉施肥要求和验收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在北京市区域内农业生产用途的塑料薄膜日光温室(以下简称“温室”)的新建或改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略3术语和定义略4选址与布局4.1选址温室建设应符合温室建设用地的要求,选址应符合NY/T 3024的规定。

4.2园区布局园区主干道宽度应不超过6 m;邻栋温室有缓冲间侧东西间距宜为5 m〜8 m,无缓冲间侧东西间距宜为3 m〜5 m;前栋温室北墙外侧至后栋温室前底角外侧距离宜为前栋温室脊高的2. 1-2. 6 倍;在干道侧应设置排水渠。

5结构与配套设施设备要求5.1结构要求5.1. 1温室主要由前屋面、后屋面、骨架、北墙(后墙)和东西山墙、前基础墙和配套设备等组成,并配有缓冲间和作业通道。

墙体宜采用复合墙体或柔性保温材料等结构形式,温室结构示意图见附录A o5.1.1 1.2在保证温室强度条件下,温室宜减少立柱或选择无立柱,以适宜机械化要求,空间应满足作物生长要求。

7.1.3在温室东山墙或西山墙外宜设置缓冲间,缓冲间应为单层,建筑面积应不超过22.5 m2;温室内部通道宽度不宜超过1 m o7.1.4前屋面上通风口至屋脊位置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出现塑料薄膜兜水的现象。

5.2配套设备5.1.1温室宜配置具有主动式蓄热、辅助应急加温、降温、通风、补光、施肥、植保、作业省力化等功能的设备。

5.1.2在温室通风口处应安装防虫网,防虫网的选择和安装应符合GB/T 19791的规定;生产季节宜配置粘虫板(带)、光诱杀虫灯等物理防治设施设备。

5.1.3温室前屋面保温覆盖材料应符合DBl 1/T 820的规定。

5.1.4卷帘机的安全要求和技术性能应符合DBl 1/T 550的规定。

5.1.5温室灌溉系统应按NY/T 2132和NY/T 2533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安装。

日光温室建筑标准+

日光温室建筑标准+

日光温室建造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日光温室建造结构、荷载、采光、保温等主要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建造钢骨架日光温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65-2003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DB11/T 292 日光温室钢骨架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日光温室sunlight greenhouse一种充分利用太阳能为主要光、热能源,南侧前屋面白天为采集、透入日光能源屋面,夜间需要覆盖保温覆盖物,北侧后屋面为保温屋面,北墙及东、西山墙为保温蓄能围护墙体,主要用于农作物栽培的农业设施。

(图1 为日光温室横剖面简图)。

3.2骨架structure用以支撑温室整体屋面并承受各种附加荷载的全部(除墙体外)建造构件单元(按规定的程序、方法、标准)安装组合或焊接架设而成的建造结构体。

3.3桁架truss骨架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温室用以承载屋面和各种附加荷载的类似拱形的主要建造构件单元。

只有上弦而无下弦的桁架称为单拱桁架;同时具有上、下弦和腹杆的桁架,称为双拱桁架。

3.4前地锚front anchor与温室骨架的桁架向阳(南)坡着地端互相连结、固定的基础预埋构件。

3.5后支座板back bracing plate全称为桁架后支座板。

它焊于桁架后坡弦底部着力端,向后墙传递顶部荷载并承受后墙的支座反力。

3.6北墙north wall形成日光温室北侧以承载、蓄能和保温的围护墙体。

是由砌筑材料和保温材料复合砌筑的建筑墙体结构。

DB11/T 291—200523.7北墙高度north wall height日光温室后坡内表面与北墙内表面的交线至水平面与室内设计标高之间的距离。

日光大棚建造标准要求

日光大棚建造标准要求

内保温日光温室建造标准及流程内保温日光温室具有以下特点:透光性能良好,光照利用率高;增温快,保温性能良好;易于操作和通风排湿,便于管理;结构牢固,防风抗雨雪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易于建设,且相对投资较少。

一、日光温室主要技术标准:1、选址:日光温室建造宜选择在地质条件好、地下水位适中、排灌方便、前方和东西两侧没有高山以及高大建筑物遮挡。

避开洪、涝、泥石流和多冰雹风口、有污染等地段。

配套给排水、道路、电力等设施的规划建设。

2、温室间距:日光温室间距在呼包地区一般为前方建筑物高度的3倍之间,间距太小冬季容易遮阳,造成光照不足,间距过大土地利用率下降。

3、温室方位:实践证明,日光温室应建成坐北朝南方向,并偏西(阴)3-5度为好。

这样的方向,接受阳光时间长,光能利用率高。

若因地形地势等原因,达不到以上要求,也应尽力调整。

在使用锣盘定位时注意各地磁偏角不同,用实际角度减去磁偏角再偏西3-5度。

4、温室墙体结构:温室墙体是温室的最主要构件,它不但能支撑封闭温室,起到保温作用,而且它还具有白天蓄积热量,夜晚释放热量,稳定温室夜间温度的作用。

墙体结构一般我们采用厚墙体结构方式,方式1、采用砖夹土结构,用两堵24cm砖混墙中间夹1米宽的土。

方式2、机建墙体结构,一般为下宽5-6米,上宽2-2.5米之间的贴土碾压而成,三面墙体,一面向阳。

温室内地面采用下挖式地面,一般下挖0.5-1米之间,大大提高保温效果。

5、日光温室高度、跨度及采光角:温室的高度与南北跨度,应根据当地的纬度来定。

因为高度与跨度决定着温室采光面的角度,采光面的角度又左右着阳光入射角的大小。

要保证阳光有较大的入射率,其入射角应小于40度。

因为太阳光的投射率与光线入射角关系密切。

其入射角在0-40度范围内,随入射角的增大,光线的入射率下降,但是变化不明显,当入射角大于40度以后,随入射角的增大,其透光率明显甚至于急剧下降。

温室采光面的角度=900-太阳高度角-阳光入射角(40°)。

日光温室的结构设计与建造

日光温室的结构设计与建造

角度
前屋面角: α= φ + lδl - 40º+ c 方位角:偏东或偏西5° ~ 10°
后屋面仰角:30°~45°

长度: 适合长度为50 ~60m

跨度: 适宜跨度为6~9m
高度
脊高:2.7 ~3.6m 后墙高:1.6 ~2.4m
厚度
墙厚 后屋顶厚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
第二章 温室设计与建造
15
第二章 温室设计与建造
4
日光温室前屋面角度计算
B 日光 温室 A
α
C
N 地轴
1、理想前屋面角的计算: ①理想状态是指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到 前屋面,透光率最大。 ②以正午太阳高度角进行计算
由黄色三角形可知: ΔABC是直角三角形
纬度φ
∠ABC+α=90º
赤纬δ
Sun
D
O地心
赤道
由蓝色三角形可知:
ΔOBD是直角三角形
指的是什么?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
第二章 温室设计与建造
24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
第二章 温室设计与建造
20
Two-span solar greenhouse with south and north section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
第二章 温室设计与建造
21
本课要点:
一、温室的建造特点
1、整体性: 2、作物适应性: 3、地域性: 4、功能性:
二、温室建造的要求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
第二章 温室设计与建造
12
日光温室建造实例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
第二章 温室设计与建造
13

日光温室建设标准

日光温室建设标准

日光温室建设标准
日光温室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农业生产的设施,其建设标准
直接关系到温室的使用效果和生产效益。

日光温室建设标准主要包
括选址、结构设计、材料选用、通风设施、遮阳设施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在选址方面,日光温室应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通
风良好的地方。

避免选择低洼地带,以免积水影响温室使用。

另外,周围环境要清洁,避免周围有高大建筑物或树木遮挡阳光。

其次,在结构设计方面,日光温室应考虑结构稳固、抗风能力强、透光性好等因素。

温室的结构设计要符合当地的气候特点,考
虑到降雨量、风速等因素,确保温室在恶劣天气下的安全性。

材料选用是日光温室建设中的关键环节。

温室的骨架材料应选
择耐候性好、抗腐蚀能力强的材料,如镀锌钢管、铝合金等。

覆盖
材料要选择透光性好、保温性能优秀的材料,如聚碳酸酯板、玻璃等。

在通风设施方面,日光温室应设置合理的通风设施,保证温室
内外空气流通。

通风设施包括天窗、侧窗、通风扇等,通过这些设
施调节温室内外的温度和湿度,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另外,日光温室还需要考虑遮阳设施的设置。

在夏季高温时,适当的遮阳可以减少温室内的温度,防止作物受热过度。

遮阳设施可以采用遮阳网、遮阳布等材料,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作物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设置。

综上所述,日光温室建设标准涉及到选址、结构设计、材料选用、通风设施、遮阳设施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建设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才能保证日光温室的使用效果和生产效益,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

日光温室维修改造技术标准

日光温室维修改造技术标准

日光温室维修改造技术标准一、棚架(一)质量标准:可采用国标钢管上弦6分、壁厚为2.75毫米,下弦及腹杆为10#圆钢(或螺纹钢)拉花焊接制作一体式棚架,拱面上部3米拉弦焊点间距约30厘米、其他部位拉弦焊点间距约35厘米。

所用材料均采用除锈工艺,喷刷防锈漆两遍,整个棚架不能留喷漆盲点,所有焊点必须正反两面焊接。

使用镀锌管参考以上规格执行。

(二)架设标准:后屋面与前屋面折角处铺设东西向2.0寸、壁厚为2.75毫米的钢制横梁1道,棚架间距为1米。

上中下拱面沿东西向采用4分、壁厚为2.0毫米的钢管(或螺纹钢)4道加固棚体;同时南屋角底用地锚或圈梁固定棚架,棚架与墙体采用宽50毫米、厚3.5毫米的角铁进行焊接。

二、后屋面(一)爬梁质量及架设标准:全钢架改造棚架间使用2根国标6分、壁厚为2.75毫米的钢管,南北向铺设。

后屋面东西向使用宽40毫、厚0.4毫米的镀锌扁铁2—3道进行加固。

(二)立柱:可采用国标2寸、壁厚为2.75毫米的钢管,长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2.5—3米设钢管1根,用水泥块或者其他进行地埋支撑。

(三)保温层:棚架安装后,下侧用竹胶板、竹夹板或新型保温覆盖材料铺平,并在竹胶板上层覆棚膜、草帘或保温被,再覆膜、铺土、上草泥2次。

三、墙体日光温室墙体修缮因地采取后墙草泥局部修缮(或整体翻新)+防水保温材料覆盖+山墙夹砌块砌护(或防水保温材料覆盖)的方式。

砖墙温室墙体采用局部修缮+中间层保温材料充实(或内外层保温材料覆盖)的方式。

(一)墙体局部修缮。

先将外立面墙体杂草及浮土全面清理(重点对塌陷、脱落部位进行彻底清理);将墙体塌陷脱落部位用水浸湿,浸湿深度须达到10厘米以上,浸湿部分含水量应达到30%以上;对整块塌陷、脱落超过1平方米的部位用若干长度不少于10厘米的6毫米圆钢垂直镶入墙体10厘米以上;再用草泥将塌陷、脱落部位填补找平,与墙体外立面保持同一个水平。

(二)防水保温材料覆盖。

将拉力毡或耐用布用角铁或者U型铁楔子、钢丝、螺丝等固定在墙体上部并用夹砌块和土压实,并对墙面及拉力毡接缝进行固定,将水泥浆与建筑胶混匀后喷涂在拉力毡或耐用布上,下垂的拉力毡或耐用布在墙基处下挖20厘米左右用土填埋压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日光温室建设主要技术参数
㈠温室建设主要技术参数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是能最大限度充分利用天然太阳光给室内加温,促使果蔬提早成熟的一种设施类型。

温室设计必须采光合理、保温效果好、经久耐用、便于操作、有利于果蔬生产,同时还应能合理利用建筑材料和最大限度地利用设施内的土地和空间。

在当前,广大农村进行温室建设时主要应考虑以下技术参数
1、温室方位角
温室方位以东西走向,南偏西或南偏东5°左右为宜,偏东有利于早晨温室内提温,偏西有利于下午温室内温度的积累。

无论向东偏或向西偏,都不能超过10°以上,否则将影响温室内整体受光状况。

在博州地区主要以偏西5°~8°为宜,有利于夜间保温。

具体确定温室方位角时可用罗盘进行操作定位。

2、温室高度(脊高)
温室高度指温室脊高,是指温室最高透光点到水平地面饿距离。

实际测定表明,温室内55%以上的热量是从棚面散失的,而棚面大小和温室高度直接相关,所以温室高度越低,室内空间越小,就越有利于保温。

但是脊高过低影响温室内作业,所以种植果蔬的温室脊高最低高度不能低于3米。

从另一方面讲,温室高度越大,采光效果越好,但前棚面倾斜度增大,管理不便,棚面散热量增加,且浪费建筑材料。

博州地区温室高度一般为3.2~3.8米为宜,一般根据温室跨度和温室后屋面仰角确定温室高度。

3、温室长度和跨度(温室南北宽度)
温室的长度即温室的东西长度,一般为50~80米。

温室
跨度及南北宽度,根据我州两县市纬度,我州温室建设的跨度一般以7~8米为宜,跨度不宜过大。

实践证明,跨度增加1米,脊高相应要增加0.2米,后坡宽度要增加0.5米,这就给温室建造带来许多不便。

温室长度低于50米时,东西两面山墙遮荫面积相对增大,设施内有效受光面积相对较小;而温室过长增温保温效果明显降低,温室管理也不方便。

温室的高跨比即温室的高度与温室的跨度的比值,不同纬度地区合理的高跨比也不相同。

纬度越高,高跨比越大,一般温室的高跨比为1/2。

4、温室合理屋面角的确定
温室屋面角度是节能高效温室最重要的参数。

(1)前屋面地角
地角为温室南面棚膜与地面之间的夹角。

对栽培果蔬的温室来讲,地角不能太小,否则温室前方高度过低,操作和管理不方便,而且还会造成整个棚面延长和温室跨度增加。

根据多年实际观察表明,适合果蔬栽培用的温室,地角应在60°~70°,最小也不低于60°。

(2)前屋面角
温室前屋面角是温室主棚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温室前屋面是温室接受阳光的主要部分,所以说棚角的合适与否,即前屋面角度大小直接决定着进入温室的太阳辐射总量。

理论上光线入射角在0°时,阳光直接射向棚膜,膜面受光量最大,但实际上温室棚面不可能与阳光投射方向垂直,否则温室将无法建造。

而根据实际测定,当入射角为40°时,其进光量与0°差异不甚显著,因此建造温室时只要在冬至时太阳光线与温室棚面入射角达到40°时即可较好地接受日光辐射能量。

不同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不同,各地温室棚角的大小
也不一致。

纬度越搞棚面角越大。

在实际中,可以用下列公式求得:
前屋面角=当地纬度-16.33°,通过这个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我州精河县、博乐市和温泉县温室建设的合理前屋面角度分别为:28.04度、28.21度和28.25度。

图1温室屋面角度
1、前屋面地角
2、前屋面角
3、太阳高度角
4、入射角
5、法
线
6、前棚(屋)面
7、后屋面
8、后屋面仰角
9、后墙
(3)仰角
也称温室后屋面仰角。

温室后屋面仰角直接影响温室后墙受光状况。

仰角太小时,后墙遮荫太多,后檐上部也见不到阳光。

但仰角太大时,后屋面上部水平部分相对较小,放置草帘和人工操作也不方便。

我州温室建设理论后屋面仰角一般为40°~45为宜,
5、温室间距
温室与温室南北间的距离称为温室间距。

为了防止相互遮荫,温室与温室之间的距离应合理。

温室间距应是温室高度(脊高)的2.5倍。

也可以用下列公式求得:
温室间距=H/tanα-L1-L2+K
H为阻挡物总高度
α为当地太阳高度角
L1为温室后屋面投影
L2为温室后墙底宽
K为修正值,一般取1-1.3米。

所以,广大农户在搭建日光温室时,一定要正确掌握以上参数,同时要考虑所用材料的承重性能、材料的性价比,
这样,才能建成效果显著、经济实惠、牢固耐用的日光温室。

我州温室建设的理论温室间距一般在6.0-6.5米之间。

6.温室墙体厚度的确定
温室墙体厚度即温室山墙和后墙的厚度。

一般主要根据当地冬季冬季最深冻土层厚度确定。

原则上是当地冻土层厚度再加上50厘米厚为宜,使冬季冻不透为原则。

我州属于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在温室建设中,为了最大程度的确保温室蓄热保温,进行深冬越冬生产,一般温室后墙和山墙厚度(底宽)都在3-4米之间为宜,顶宽厚度在1.5-2米之间为宜。

7.温室防寒沟
挖防寒沟是温室冬季生产中的一项关键保温措施,具体方法:在温室四周,据温室0.5米处,挖0.5米深、宽0.5米的防寒沟,在沟内填稻壳、麦秸、炉渣等,上面用泥土封严防止温室内土壤热量外传,又能阻止外面冻土对温室的影响,并可以确保温室内土壤温度提高3度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