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GZQ―10―46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日光温室建造规范

日光温室建造规范

日光温室建造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建造的选址与布局、结构与配套设施设备、建筑尺寸及材料、结构设计载荷、环境调控及灌溉施肥要求和验收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在北京市区域内农业生产用途的塑料薄膜日光温室(以下简称“温室”)的新建或改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略3术语和定义略4选址与布局4.1选址温室建设应符合温室建设用地的要求,选址应符合NY/T 3024的规定。

4.2园区布局园区主干道宽度应不超过6 m;邻栋温室有缓冲间侧东西间距宜为5 m〜8 m,无缓冲间侧东西间距宜为3 m〜5 m;前栋温室北墙外侧至后栋温室前底角外侧距离宜为前栋温室脊高的2. 1-2. 6 倍;在干道侧应设置排水渠。

5结构与配套设施设备要求5.1结构要求5.1. 1温室主要由前屋面、后屋面、骨架、北墙(后墙)和东西山墙、前基础墙和配套设备等组成,并配有缓冲间和作业通道。

墙体宜采用复合墙体或柔性保温材料等结构形式,温室结构示意图见附录A o5.1.1 1.2在保证温室强度条件下,温室宜减少立柱或选择无立柱,以适宜机械化要求,空间应满足作物生长要求。

7.1.3在温室东山墙或西山墙外宜设置缓冲间,缓冲间应为单层,建筑面积应不超过22.5 m2;温室内部通道宽度不宜超过1 m o7.1.4前屋面上通风口至屋脊位置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出现塑料薄膜兜水的现象。

5.2配套设备5.1.1温室宜配置具有主动式蓄热、辅助应急加温、降温、通风、补光、施肥、植保、作业省力化等功能的设备。

5.1.2在温室通风口处应安装防虫网,防虫网的选择和安装应符合GB/T 19791的规定;生产季节宜配置粘虫板(带)、光诱杀虫灯等物理防治设施设备。

5.1.3温室前屋面保温覆盖材料应符合DBl 1/T 820的规定。

5.1.4卷帘机的安全要求和技术性能应符合DBl 1/T 550的规定。

5.1.5温室灌溉系统应按NY/T 2132和NY/T 2533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安装。

高效日光温室修建及食用菌种植技术规程

高效日光温室修建及食用菌种植技术规程

高效日光温室修建及食用菌种植技术规程高效日光温室修建及食用菌种植技术规程食用菌温室大棚修建的基本步骤高效日光温室修建及食用菌种植技术规程1、修建合理的日光温室(1)场地选择 1 ①场地空旷,阳光充足。

修建高效日光温室必须选在东、南、西三个方向没有遮荫物的地方,在早晨能够早见阳光,白天日照时间长,室内能够获得较充足的光照。

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场地应该平坦,而且坡向朝南比较有利,坡度不宜大于10 度,地下水位不宜过高,土壤应该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壤为宜。

③水源充足,具有供电设备。

温室用水最好采用地下水,通过管道供水,水质要好,盐分含量不能超过作物能忍耐的程度,以免发生盐害。

温室的育苗、滴灌和夜间管理都需要用电,因此,供电设备不可缺少。

④交通运输方便。

面积较大和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要选择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以便产品外运,同时要有利于商贩活动。

⑤避免环境污染。

场地要选在环境净化地区修建,要远离工矿企业。

(2)确定方位 2 方位即日光温室的走向。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走向均为座北朝南的方位,根据我区实际,为了提高夜温,温室方位角适当偏西,延长午后强光时刻的日光照射时间,能够多蓄热量,有利于夜间保温,一般偏斜 5-10 度。

(3)总体布局 3 对集中连片的温室建筑群,为了管理方便与合理利用土地,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前后两栋温室的距离大约为脊高的 1.5 -2 倍,一般应在 6-7 米左右,每一栋的长度以60 米为宜,过长不便管理,过短,山墙比例增大,则影响提高整体效益。

2、合理安排种植季节合理安排种植季节种植日光温室食用菌生产的茬口安排是不固定的,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副食消费习惯的改变,温室性能的提高,栽培技术的进步,茬口安排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日光温室种植食用菌和茬口安排的原则,首先要考虑的是所建日光温室创造的温光条件能够满足某些食用菌在特定生产时节的生育要求;其次是生产者基本了解和掌握有关生产技术;第三要有利于轮作倒茬和菌种污染,一般情况下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1)根据温室结构安排食用菌茬口。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结构设计及建造技术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结构设计及建造技术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结构设计及建造技术节能型日光温室是我国近年来在蔬菜生产中大规模采用的一项农业园艺设施。

由于较好地解决了采光、载热和保温的一系列问题,可在北方地区严寒的冬季不加温条件下进行反季节蔬菜生产,达到节能、优质、高效的目的。

该项技术在全国推广以来,深受生产者欢迎,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农村已形成了支柱型农业产业,其经济效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目前节能型日光温室在全国已发展到几百万亩,全范围解决了蔬菜的周年生产、均衡上市、四季常青,从根本上解决了城乡人民的吃菜问题。

为部队农副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有利的保障。

一、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基本特征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是在科学的利用太阳能的基础上形成的农业园艺设施,在生产中体现了低成本、高效益的特点。

其性能特征是:1、采光好: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前屋面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不同纬度条件下的太阳高度角及太阳光对棚面的入射角,使其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太阳光入射时段,都形成较理想的直射条件,尽可能减少光的散射和折射,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太阳能。

2、保温好: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利用后墙体、后屋面及前屋面的透明覆盖材料和保温材料,最大限度的把白天太阳光入射带来的幅射热保存下来,尽可能减少夜间热传导、热幅射和热量的缝隙扩散效应,使室内温度在夜间不低于8℃,以保证蔬菜在冬季的安全生产。

3、载热好(贮热好):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利用墙体吸热,后屋面载热等特点,在白天有太阳照射的条件下,尽可能使墙体、后屋面、地表面大量吸热,采用热容量大的材料,大量贮蓄热量,在夜间再不断释放出来,补偿温室气温损失的部分,以保证室内温度达到要求的区间。

二、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特征要素- 1 -1、方位角: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在建造时,对温室在地面上的座落方位有较严格的要求,一般要求座北朝南,东西走向,正向布局,目的是尽可能延长日照时间,在具体实施时,由于地形的限制,无法作到正向布局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向东或向西偏斜5°,最大偏斜不可超过10°,若偏斜角度太大,会减少日光温室的日照时间,直接影响温室的热性能,当然对生产也会带来很大损失。

日光温室建设标准

日光温室建设标准

日光温室建设标准
日光温室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农业生产的设施,其建设标准
直接关系到温室的使用效果和生产效益。

日光温室建设标准主要包
括选址、结构设计、材料选用、通风设施、遮阳设施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在选址方面,日光温室应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通
风良好的地方。

避免选择低洼地带,以免积水影响温室使用。

另外,周围环境要清洁,避免周围有高大建筑物或树木遮挡阳光。

其次,在结构设计方面,日光温室应考虑结构稳固、抗风能力强、透光性好等因素。

温室的结构设计要符合当地的气候特点,考
虑到降雨量、风速等因素,确保温室在恶劣天气下的安全性。

材料选用是日光温室建设中的关键环节。

温室的骨架材料应选
择耐候性好、抗腐蚀能力强的材料,如镀锌钢管、铝合金等。

覆盖
材料要选择透光性好、保温性能优秀的材料,如聚碳酸酯板、玻璃等。

在通风设施方面,日光温室应设置合理的通风设施,保证温室
内外空气流通。

通风设施包括天窗、侧窗、通风扇等,通过这些设
施调节温室内外的温度和湿度,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另外,日光温室还需要考虑遮阳设施的设置。

在夏季高温时,适当的遮阳可以减少温室内的温度,防止作物受热过度。

遮阳设施可以采用遮阳网、遮阳布等材料,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作物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设置。

综上所述,日光温室建设标准涉及到选址、结构设计、材料选用、通风设施、遮阳设施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建设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才能保证日光温室的使用效果和生产效益,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程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程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生产果蔬和花卉为主的标准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新建工程项目,改、扩建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选择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13793-1992 直缝电焊钢管GB/T 18622-2002 温室结构设计荷载JB/T 10286-2001 日光温室结构NY/T 7-1984 农用塑料棚装配式钢管骨架GB 50034-2004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QB/T 2472-2000 农业用软聚氯乙烯压延拉幅薄膜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节能日光温室由采光和保温维护结构组成,以塑料薄膜为透明覆盖材料,东西向延长,以太阳光能为热源,很少或不进行人工加温即可周年生产的单栋温室。

3.2高效节能日光温室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是在第一代节能日光温室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更完善的设计参数,调整合理的采光角度和优化保温、蓄热结构,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采光、保温性能明显优于一代温室,高跨比在1:2.0~2.1之间,严冬季节室内外最大温差可达30度以上,瓜果、蔬菜反季节生产更加安全可靠。

3.2 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

3.3 跨度。

温室北墙内侧到南向透明屋面底角间的距离。

3.4 脊高温室屋脊到地面的垂直高度。

3.5 长度温室东西延长的长度。

3.6 墙体厚度温室山墙及后墙基部与顶部的厚度。

3.7 前屋面屋脊至温室前底角的采光屋面。

日光温室的建造技术

日光温室的建造技术

日光温室的建造技术一概述温室又称为暖房,是一种以玻璃或塑料薄膜等材料作为屋面,用土、砖做成围墙,或者全部以透光材料做为屋面和围墙的房屋,具有充分采光、防寒保温能力。

温室内可设置一些加热、降温、补光、遮光设备,使其具有较灵活的调节控制室内光照、空气和土壤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蔬菜作物生长所需环境条件的能力,成为当今蔬菜保护地设施之一。

日光温室是一种在室内不加热的温室,即使在最寒冷的季节,也只依靠太阳光来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

由于塑料工业的发展,加之玻璃易破损,农村日光温室大多以塑膜为屋面材料。

特别是我国北方在土温室基础上兴起的塑料日光温室,具有明显的高效、节能、低成本的特点,深受菜农及消费者的欢迎,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有效措施之一,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实践证明,凡室外最低温度不低于-25℃的,利用塑料日光温室的特殊结构性能,可使室内保持5℃以上的温度时,均可获得满意结果。

我国日光温室及栽培技术独具特色,在发展中国家处领先水平。

其工艺路线与发达国家没有可比性,发达国家以钢结构、大型日光温室为主,我国以中小型为主;发达国家覆面材料以聚酯为基材的透光材料为主,我国以塑膜(聚乙烯膜和多功能膜、无滴PVC棚膜)为主要覆面材料。

我国日光温室投资回收期短,竹木结构的当年可收回投资,钢结构的投资回收期一般为2~4年。

我国日光温室的调控手段落后于发达国家。

日光温室是四位一体生态型大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的建造是在沼气池、猪舍及厕所建造的基础上进行的。

所以,沼气池要先建,猪舍与温室同步进行。

当然,若将现有日光温室改建成“模式”也是可以的,在日光温室的一端建造沼气池和猪舍即可。

因此,对沼气池、厕所、猪舍、日光温室的建造顺序也需根据具体条件灵活掌握。

二日光温室的类型日光温室通常坐北朝南,东西延长,东、西、北三面筑墙,设有不透明的后屋面,前屋面用塑料薄膜覆盖,作为采光屋面。

日光温室从前屋面的构型来看,基本分为一斜一立式和半拱式。

XGZQ—10—46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XGZQ—10—46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XGZQ—10—46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1 内容与适用范围1.1内容本标准主要规范了钢竹混合拱架,钢筋混凝土立柱的单栋塑料日光节能温室建造的选址,朝向,整体结构尺寸及骨架,围护墙体,立柱,覆盖材料等部件的材料选用,结构型式,技术要求和建造程序等。

1.2范围本规范主要是规范吕梁市各县(区、市)范围内XGZQ —10—46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建造和旧温室的改造工程。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50203—1998 砌体工程施工及检收规范GBJ 7—198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T 18622—2002 温室结构设计荷载GB/T 13793—1992 直缝电焊钢管GB/T 19165—2003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3 术语和定义3.1 XGZQ—10—46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以日光为主要能量来源,以塑料薄为透明覆盖材料,由透光的前屋面,外保温帘(被),后屋面(后坡)、后墙、山墙和工作间组成,基本朝向座北朝南、东西延伸,适合于冬季寒冷季节进行蔬菜、花卉和瓜果生产的单栋温室。

其脊高4.6m,跨度10m,长度60—100m。

命名解释X—下挖式GZ—钢竹结构,Q—琴弦式、10—跨度10m ,46—脊高4.6m。

3.2 墙体厚度节能日光温室山墙及后墙的基部与顶部的厚度3.3 脊高节能日光温室屋面最高点与室内地平面之间的垂直高度3.4跨度节能日光温室内后墙基部与前屋面基部之间的距离.3.5长度节能日光温室东西间的距离3.6 温室间距前后两栋节能日光温室之间的距离23.7 前屋面角度(采光角度)指前屋面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内夹角3.8后屋面角度后屋面内侧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4 基本要求4.1 采光性建造温室必须选好朝向和前屋面阳光入射角,朝向为正南土5—7°,阳光入射角应在40°以下。

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1 选址日光温室建造宜选择在地质条件好、地下水位适中、排灌方便、前方和东西两侧没有高山以及高大建筑物遮挡,也可选择小于25度的向阳坡地。

避开洪、涝、泥石流和多冰雹、雷击、风口、有污染等地段。

修建温室群或较大型的温室园区要做好温室排列以及配套给排水、道路、电力等设施的规划建设。

2 结构和规格2.1 日光温室的规格日光温室的规格见表1和附图1。

温室栽培面与地面齐平,优点是温室南部光照好,缺点是南部夜间温度低。

建造仿半地下式日光温室,具体做法如下:在前屋面底角处从地面向上砌24cm厚、50cm高砖墙,砖墙上面浇筑宽24cm、厚15cm水泥底圈梁,拱架下端落在圈梁上,也可在砖墙上每隔90cm筑15cm厚水泥柱墩1个,柱墩长、宽均为24cm,柱墩之间砌砖;在砖墙外培土,培土高度与砖墙等高,厚度不低于150cm。

仿半地下式的优点是温室内夜间南北温差缩小,室内整体气温、地温可提高2℃左右。

缺点是前部采光时间因遮阴而缩短。

近几年日光温室建造结构不断向大型化发展,为满足部分农户进一步加大跨度并同时满足采光和荷载性能的需要,在8—— 9米范围内,跨度每增加20厘米,脊柱须增高11厘米,后墙须增高8厘米。

2.2 墙体类型、结构和规格墙体应满足承重和保温要求。

墙体的材料选择应根据土质和当地自然资源情况酌情选择。

在确保墙体坚固耐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就地取材,降低建筑成本。

粘土或轻粘土选用土墙;沙壤或沙性土壤采用砖墙或石头墙。

2.2.1,土墙墙体结构与规格见表2。

表2 日光温室土墙墙体的规格(单位:m)墙体位置确定后,把耕作层熟土挖出堆放在南边,然后用推土机筑墙,每加高30cm 用推土机反复碾压数遍,压紧夯实。

将温室内侧墙体上下削齐,稍有坡度(10o~12o);外侧墙体坡度约45o ,后墙底部厚度为4--5m,顶部厚度为1.5~2m。

山墙和后墙衔接处采用山墙包后墙的方式,以增加山墙对铁丝的抗拉力。

山墙外侧设地锚,用于固定棚膜和纵拉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GZQ—10—46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1内容与适用范围1.1内容本标准主要规范了钢竹混合拱架,钢筋混凝土立柱的单栋塑料日光节能温室建造的选址,朝向,整体结构尺寸及骨架,围护墙体,立柱,覆盖材料等部件的材料选用,结构型式,技术要求和建造程序等。

1.2范围本规范主要是规范吕梁市各县(区、市)范围内XGZQ—10—46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建造和旧温室的改造工程。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50203—1998砌体工程施工及检收规范GBJ 7—19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T 18622—2002温室结构设计荷载GB/T 13793—1992直缝电焊钢管GB/T 19165—2003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3术语和定义3.1 XGZQ—10—46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以日光为主要能量来源,以塑料薄为透明覆盖材料,由透光的前屋面,外保温帘(被),后屋面(后坡)、后墙、山墙和工作间组成,基本朝向座北朝南、东西延伸,适合于冬季寒冷季节进行蔬菜、花卉和瓜果生产的单栋温室。

其脊高4.6m,跨度10m,长度60—100m。

命名解释X—下挖式GZ—钢竹结构,Q—琴弦式、10—跨度10m,46—脊高4.6m。

3.2墙体厚度节能日光温室山墙及后墙的基部与顶部的厚度3.3脊高节能日光温室屋面最高点与室内地平面之间的垂直高度3.4跨度节能日光温室内后墙基部与前屋面基部之间的距离.3.5长度节能日光温室东西间的距离3.6温室间距前后两栋节能日光温室之间的距离3.7前屋面角度(采光角度)- 2 -指前屋面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内夹角3.8后屋面角度后屋面内侧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4基本要求4.1采光性建造温室必须选好朝向和前屋面阳光入射角,朝向为正南土5—7°,阳光入射角应在40°以下。

4.2保温性温室围护结构设计既要有足够的热阻,还要有一定的热惰性,也就是要有足够的储热能力,温室墙体筑好后要干秀。

覆盖材料草帘厚度在达到5cm,保温被厚度要达到4cm。

4.3安全性(牢固性)温室结构及其所有构件应符合GB/T19165—2003日光温室结构与性能要求。

温室构件应符合GB/T18622—2002温室结构设计荷载标准,能够承载最大17m/s的风速和132mm的积雪厚度,骨架结构承载力达到955N/m2,温室内的电路、电器设施设备要采用防水性能的国标产品,防止漏电、触电。

4.4经济性在满足上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降低造价。

5场地选择- 3 -5.1地形地势平坦,避风向阳,光照充足,避免东西南面有高大建筑,山岗和林木遮阳,丘陵山区要避免在山谷风口,窝风洼地处建温室。

5.2场地条件地下水位要低(在3m以下),土层要厚(80cm以上),土壤要疏松肥沃,便于耕作。

交通便利,供水供电方便,水量要足,水质好。

5.3环境条件要避免建在污染严重的地块上,附近没有洗煤、焦化厂、烟筒、尘土飞扬的马路,以免污染棚膜,影响采光,或遭受有害气体危害。

场地环境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

6场地的规划场地选好后,要进行合理规划,为了便于管理,应集中连片建设,而且最好有发展前途,可以不断扩大的地方。

6.1温室间距两栋温室前后之间的距离,原则是在冬至时,前排温室产生的阴影不影响后排温室采光。

其间距是温室脊高的1.5倍。

一般为8—10m,如果地块比较大,温室间距可以放宽到10—15m中间可以修建大、中、小拱棚,实现温室与大中小棚配套- 4 -生产,提高经营户的生产效益,两栋温室东西间距一般应留10—12m,其中每个温室工作缓冲间3m左右,南北通道4—6m,大型温室群可以规划为几个方,并有公共服务设施,如电井,水塔,仓库,办公室等,这些建筑物最好布臵在场地的北侧,以免遮阴。

7温室设计的技术参数7.1角度7.1.1方位角日光温室主要是秋冬春季进行蔬菜生产,确定方位角,应以冬季太阳光线最大限度地射入温室内为原则。

一般为座北朝南,因地形不同可偏东或偏西5—7°,一般以偏西5—7°为宜。

7.1.2采光屋面角结合我市地理纬度和生产实际,节能日光温室的主采光角度应在28—30°,其中底角为68°,顶角一般不小于12°(见附图)7.1.3后屋面(后坡)仰角节能日光温室后坡仰角的大小,对后部温度有一定影响,仰角过小后坡平坦,靠近后墙部在冬至时节得不到阳光,影响后部温度;仰角过大,阳光直射时间长对后部升温有利,但是后坡过徒,使人在后坡行走,揭放草帘不便,一般后坡仰角以- 5 -38—42°为宜。

7.2跨度温室内前屋面底与后墙基部的跨度距离为10m7.3高度7.3.1脊高温室脊高4.6m7.3.1后墙高度后墙高度:后墙外高3.5m后墙内侧高度加上下挖的0.5m为4m骨架放臵高度在3.6m处。

7.3.4立柱高度在温室骨架下,分别支撑3排水泥立柱,后排立柱紧靠后墙,长度5m,下埋0.4m,中排立柱距后排立柱3m,长度4.5m,下埋0.4m,前排立柱距中排立柱4m,长度3.3m,下埋0.4m,在每个立柱下要做基座,基座可用砖砌3层24cm砖基,或预制24×24×20cm的混凝土基座。

7.4厚度7.4.1后墙厚度后墙由挖土机碾压而成,内侧墙,用挖掘机将墙体上下削齐,4米墙高稍风在1—1.2米左右,坡度约10—15°;外侧墙体坡度约50°左右,后墙下墙体(底部)厚度为5—6m,上墙体(顶部)厚度为1.5—2m。

- 6 -7.4.2山墙厚度山墙做法和后墙相同,底部厚度4—5m,顶部1—1.2m7.5深度结合做墙,先把棚内20—30cm耕作层土层推到前面堆积,再下挖50cm用生土做墙,墙体完成后将棚内整平,将堆积的熟土回镇整平,室内下挖深度50cm左右,下挖式温室能大幅度提高温室的蓄热保温性,特别是室内地温在冬季比普通(平地)温室提高2—3℃,有利作物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安全过冬。

同时夏季室内也不很热。

温度变化幅度小。

7.6长度温室东西长以60—100m为宜,也可根据地形和实际规划而定。

7.7主骨架间距温室内主骨架间距3m7.8立柱横向间距温室内主骨架下立柱横向间距:前排和中排为3m,后排立柱间距为1.5m,即在后排两主骨架立柱中间,再埋一长5 m立柱,下埋0.4m,在立柱上放一水泥横梁长度1.8m,一端放在后排水泥立柱上,一端放在后墙3.6米的高处,以增强后坡的承载能力。

8建棚材料- 7 -8.1塑料棚膜采用醋酸乙稀(EVA)长寿无滴消雾防尘的高效保温的日光温室专用膜,或聚氯乙稀(PVC)长寿无滴膜,厚度不小于0.1mm8.2保温覆盖材料日光温室主要保温材料是保温被或草帘。

提倡使用标准专用温室保温被。

草帘使用稻草帘,稻草帘宽1.3m,长12m,厚5cm,为防止雨雪浸湿草帘和提高温室的保温性,在草帘上再盖一层宽12mm厚度在0.08mm的聚乙稀(PH)的防雨膜。

8.3骨架材料骨架材料主要有钢管、钢筋、水泥、石子、砂、砖、竹杆、钢丝等,均应使用相应规格的国标材料8.3.1主骨架主骨架由钢管和钢筋焊接而成,上弦用1.5寸国际厚壁钢管、下弦用φ12钢筋、斜拉杆(拉花)用φ10钢筋,主骨架上弦全长13.5m,其中,前立窗高0.5m前屋面弧长11.3m,后坡长1.7m,弦高20cm,斜拉杆长约25cm,连接上下弦形成三角形网状结构。

主骨架各点标高详见附图。

8.3.2水泥立柱水泥立柱为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横断面为14cm×14cm,- 8 -内用4根8#钢筋做成两排纵筋,箍筋用10#冷拔丝,间隔15cm,混凝土强度C25。

8.3.3后坡水泥梁后坡水泥梁为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横断面为12cm×14cm,内用5根8#钢筋做两排纵筋,其中,上排两道,下排三道,箍筋用10#冷拔丝,间隔15cm,混凝土强度C25。

8.3.4纬线钢丝主骨架立好后在上面东西紧拉60道纬线钢丝,钢丝选用φ2.6mm热镀厚锌层钢丝,其中前坡45道,间距约25cm,后坡、15道,间距约10cm。

8.3.5竹杆(副拱架)在主骨架间纬线钢丝上南北放臵4根大头直径2.5cm以上长度7m的竹竿,也可用PVC管式铝塑管。

8.3.6纬线钢丝地锚地锚用砖或混凝土预制件,砖块、用8#钢筋,一端紧绑3块砖,另一端做成直径约2cm的拉钩,钢筋长70cm,混凝土制作为20×20×30cm,将8#钢筋一端预埋在混凝土中,另一端做直径2cm的拉钩,长70cm。

9施工技术9.1施工时间温室的建造时间一般在前茬小麦收后,即从7月初开始到- 9 -9月中下旬完成,进行冬春茬蔬菜生产的温室应在9月底前建起扣膜,保证在十月初能按期播种,如种植秋冬茬的应在8月底前建好扣膜,以便及时定植,新建温室建的越早越好,以保证棚中有较高的地温,若建的过晚,温室不仅墙体不易干透,扣膜后会增加棚内湿度,土墙还因冻融剥离受到损失,而且建的晚由于土壤积蓄的热量散发过多,地温回升慢,对生产不利,因此要及早动手,早建棚、早扣膜,做到不违农时。

9.2放线选好场地后,进行平整,然后按确定好的大小和方位开始放线画出后墙及两山墙,温室方位用罗盘仪测出,一般正南偏西5—7°9.3筑墙墙体采用挖掘机,链轨车等进行机械化建造,首先把20—30cm耕作层的熟土堆放到温室南边,然后取土筑墙,每加30cm用推土机反复碾压几遍,压紧夯实,山墙和后墙街接处用山墙包后墙的方式,以增加墙体对钢丝的抗拉力。

同时棚前下挖的50cm土壤也要压紧压实。

墙体高度和厚度见7.3.3和7.4,墙体做好后棚内进行平整,然后灌水踏实,土干后再进行一次平整,整后深翻40—50cm。

9.4埋立柱在后墙基部按1.5m间距挖坑,坑深60cm,并夯实填好基- 10 -石,基石深度均为40cm,然后把长5m的后排立柱放在基石上,后排立柱要向北倾斜20—30 cm,然后埋好夯实。

中排立柱距后排立柱3m,长度4.5m,同样挖60cm深坑并夯实填好基石,基石深度40cm,前立柱距中排立柱4m,长度3.3m,下埋40cm。

立柱埋设要前后左右对齐,高度整齐一致9.5埋纬线钢丝地锚在山墙外距山墙1m处,挖深60cm宽30—40cm,长约10米的沟将准备好的地锚构件放入,埋好夯实,东西两侧各放60个,将拉钩露出地面。

9.6立主骨架主骨架间距3m,骨架一端放在后墙3.6m高处,并嵌入后墙20cm左右,骨架下挖凹放臵基石,然后将墙体破损处修补填好,另一端放在棚前地下,放骨架处要夯实,砌三层24砖和放臵预制基石,以防骨架下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