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生物安全控制要点
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猪产业也逐渐走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已经成为中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之而来的是疾病防控压力的增加,生猪疾病的防控成为了生猪规模养殖场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围绕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防控,结合当前生猪生产的实际情况,探讨生猪规模养殖场在生物安全防控方面的措施和方法。
一、加强入栏前检疫入栏前检疫是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养殖场在引种、引进猪只时,要求供应猪场提供动物防疫合格证明和检疫合格证明,并对进场的猪只进行严格的隔离检疫。
排除潜在的疫病源,确保引进的猪只没有传染性疾病,是保障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的前提。
二、科学制定养殖密度养殖密度是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的重要因素。
过高的养殖密度容易造成猪只之间的互相接触和感染,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
规模养殖场在制定养殖密度时,要充分考虑生猪的行为特点和生理需求,合理控制养殖密度,确保猪只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和活动量,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三、严格实施生物安全隔离措施生物安全隔离是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的关键环节。
在养殖场内部,要对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等进行划分,严格实施分区分段管理,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的猪只,要实行严格的分区养殖。
并建立严格的人员进出管理制度,减少外部人员对养殖场的干扰和污染。
四、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是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的基础。
养殖场要加强饮水、饲料、粪便、污水的处理和清洁消毒工作,杜绝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滋生和传播。
保持圈舍、通风设施、饮水设备等设施的清洁卫生,是预防疾病感染的重要措施。
五、定期进行疫病检测和监测定期进行疫病检测和监测是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手段。
养殖场要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体系,对猪只的健康状况和环境的卫生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疾病隐患。
要建立疾病报告制度,对发现的疾病病例要及时向当地的动植物防疫部门报告,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
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猪场生物安全措施(一)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是猪场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的保证,因此应视其为猪场的首要工作。
对一头猪的健康影响最大的是另一头猪。
传染病发生的三个方面: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一.减少和消灭传染源1.猪场禁止从外地购买猪肉以及相关的猪肉制品(如:火腿,香肠,熏肉等);2.不得从不明健康状况的猪场购买种猪,商品猪;3.病猪应及时隔离,及时治疗,死猪应焚烧或深埋;4.弱毒苗不得随意丢弃,必须要用火烧或灭活处理;5.应鼓励3KM之内的养猪场实行与本场相同的免疫程序;6.保育室应建在上风口,化粪池及死猪处理坑应放在远离猪舍的下风口;7.饲料走道与运粪道要分开;二.切断传播途径1.人员1)所有的外出人员必须隔离2天后才能进入猪场;2)参加养猪会议,访问屠宰场,集贸市场的人员必须隔离3天;3)凡是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彻底淋浴,彻底更衣后方可进入;4)尽量减少参观人员;5)进入各个生产区必须有脚浴盆;6)访问时应该先看保育室,再看产房,配种,最后看育肥室;7)各个区之间不能随意走动;8)猪场内的所有走道,淋浴房每周消毒一次(3%火碱);2.车辆1)外地的车辆一律不准进入生产区;2)饲料车在进入生产区之前就应进行清洗消毒;3.工具1)所有内部使用的工具必须经熏蒸消毒后方可带入;2)给猪打针的针头必须每猪一个针头;3)各个区的工具应单独使用,不能窜用;4)猪舍内采用全进全出的制度,每栋必须经充分冲洗,彻底消毒干燥后方可进猪;4.其它动物及昆虫1)猪场内不得养狗,猫及其它的宠物;2)猪场内不得养任何其它的家畜家禽;3)猪场内应定时除蚊,蝇老鼠;5.饲料1)选择合适的饲料厂,其原料不能含有严重的污染源;2)谨慎使用动物制品(如:肉骨粉,)3)所购饲料必须先放仓库中干燥消毒一周后方可使用;三.降低动物的易感性1.进行适当的免疫接种,定期进行免疫检测(口蹄疫,猪瘟,伪狂犬);2.有病猪不能进行免疫接种,必须等动物康复后再进行;3.使用足够的免疫剂量,(细菌苗使用时不能使用抗生素类药);4.根据猪的营养需求喂给合适的饲料和饮水;5.提供适宜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饲养密度,空气质量);6.病猪应及时隔离,及时治疗并使用充足的药物剂量;7.当环境突然变化时应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应急药;8.严格执行PIC的隔离适应程序;9.能局部给药的不必使用全群给药,药物剂量不能随意改变;10.一栋猪舍内不能饲养年龄相差很大的猪;11.善待猪只;。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1.猪场消毒:定期对猪舍、饮水、饲料、工具、车辆等进行消毒,以杀灭病原微生物。
2. 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减少人员进出,防止病毒、细菌等通过人员传播。
3. 检疫:入栏前对猪进行检疫,防止病猪进入猪场。
4. 隔离:将病猪与健康猪进行分离,以避免病毒、细菌的传播。
5. 生物安全区域划分:将猪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实现严格的管理和监控。
6. 疫苗接种:定期对猪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的免疫力。
7. 猪场环境卫生:保持猪场环境干燥、通风、卫生,可有效减少病毒、细菌的滋生。
8. 猪场员工培训:对猪场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知识、操作方法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
以上是常见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猪场还需针对不同的疫病实行相应的防控措施,以确保猪的健康和猪肉的质量安全。
- 1 -。
猪场生物安全控制要点

整理课件
16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1):
场址:在采取生物安全措施时,场址是应考虑的最 重要的因素。 由于对猪最大的危险是感染猪或被感染猪污染的
物品,理想的场址应尽可能远离其它猪,而且好 的场址是唯一有效地防止空气传播疾病的措施。
整理课件
17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1):
卸台
分内外装卸台。
外部装卸台与场区最 好间隔1公里。任何 外部拉猪的车辆不准 靠近猪场。买猪等所 有的出售猪活动在外 部装卸台对接。
整理课件
20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2):装卸台
1、使用装卸台时内外驾驶员应该各司其职不得随 意走动,交接猪只时装载台内外的人不能直接接 触。
2、装卸台外的车辆装完猪并被拖走以后应立刻对 停车处打扫清洗消毒。这些人再次进舍必须淋浴。 转猪车内应该有一套橡胶工装裤和鞋。所有衣物 应该立即清洗。
整理课件
8
. . .that spreads disease worldwide
. . . 疾病容易在世界范围内 大流行
整理课件
9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传染病发病和传播的三要素:传染 源、传播途径(媒介)、易感动物。
整理课件
10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传染源:
Pigs猪
发病猪; 与受感染猪直接接触:对一头猪最大的危险是另
Caretakers 饲养员
Isolated animals should be cared for by an individual not normally in the herd.
隔离的猪需要一个平常不在本 场的人照料。
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1.品种、营养和管理是集约化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然而疾病又是限制养猪性能和养猪效益的主要因素;在80年代后,新的猪病不断出现,而且通过药物来控制疾病变得越来越困难,费用越来越高;所以通过生物安全的预防措施和改善饲养环境,正得到畜牧工作者的重视。
由于疾病造成的损失,远比防制措施花去的成本多得多。
所以集约化猪场必须严格执行一套综合的生物安全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引入新疾病的风险。
2.猪场的健康水平,依赖于周围的环境。
建场的选址相当重要,应远离相邻的猪场、屠宰场3-5Km以上。
猪场之间距离增加,可减少疾病在场间传播的风险。
倘若猪场生物安全措施做得不好,总有一天,邻场的疾病会传到你的场。
3.外来车辆靠近猪场,可能产生严重的生物安全风险。
因此,在场外建立清洗消毒点,对靠近猪场的装猪车和运料车进行清洗-消毒。
通过彻底的消洗-消毒,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车辆对生物安全造成的风险。
4.进场限制是预防疾病的有效管理措施。
因此应禁止人员参观访问;牧场应分成生活区和生产区,进入牧场执行卫生程序是:休假回场员工在生活区隔离48小时;进入生产区应淋浴,换上牧场统一的生产区工作服;禁示所有个人用品进入生产区,眼镜除外。
进入生产区的物品应经过薰蒸。
5.在生活区内建立公共食堂,禁止员工私自做饭;禁止肉类食品进入生活区。
6.生产上实行分点饲养(繁殖-保育-育肥)和全进全出制度。
全进全出是常用的管理制度。
全进全出意味着每一单元在转入新猪群之前,每一头猪必须转出该单元,然后清洗、消毒、干燥;而且一旦组群,不再有新成员加入。
7.控制鼠类:鼠群的活动半径为1-3Km,是给猪群带来新的疫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猪场来说,老鼠是公害,是最难控制的,很难清除,预防比灭鼠效果好,所以应设置防鼠防鸟网。
8.做好死尸处理:坑埋,为最普遍的处理方法。
但有的场主贪图小利,淘汰给不法商贩,这会带来极大的生物安全风险,因为这些人这些车是最最危险的。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1.严格的入场检疫制度。
猪场应当建立完善的入场检疫制度,对所有进入猪场的猪只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感染和携带疾病的猪只进入猪场。
2.落实严格的消毒制度。
猪场应当定期进行全面的消毒工作,对猪舍、器具、车辆、人员等进行消毒,并严格执行猪群内部隔离制度,防止疾病交叉感染。
3.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
猪场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只需求,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制度,保证猪只饮食、环境等方面得到充分保障,防止因为饲养管理不当而引发疾病。
4.加强猪场周围环境的管控。
猪场应当严格控制周围环境,防止野猪等疫源动物进入猪场,同时加强猪场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防止病毒等通过环境传播。
5.定期进行疫病监测。
猪场应当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及时掌握猪群健康状况,对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总之,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是保障猪群健康和安全的关键措施,猪场应当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标准,切实保护猪群免受疾病侵害。
- 1 -。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关键点总结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关键点总结哎呀,说到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这可是个大事儿啊,搞得不好猪猪们可就会生病,咱们的收入也会受影响。
让咱们一起来聊聊怎么才能把猪场的生物安全做好,保卫咱们的小猪猪们,免遭疾病的困扰。
1. 了解生物安全的重要性首先,咱们得搞清楚生物安全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保护猪场不被病菌和病毒入侵,咱们得做足各种准备工作。
就像咱们在家里打扫卫生一样,猪场也是要保持干净整洁。
要是猪场不干净,病菌就像无孔不入的小偷一样,随时可能溜进来。
维护生物安全就好比是给猪场装上一个无形的防护网,让病毒无处藏身。
2. 设施和环境管理2.1 场地环境的管理首先咱们得把猪场的环境搞得干干净净。
猪圈要定期清理,保持干燥。
湿哒哒的环境可是病菌滋生的温床,弄不好就会成为传染源。
比如说,排水系统一定要畅通无阻,别让积水成灾,因为积水里的细菌可是麻烦的源头。
2.2 设施消毒说到消毒,这可是最关键的步骤。
每次换猪之前,猪圈、喂料器、饮水器都得好好消毒。
就像咱们吃饭前要洗手一样,猪猪们的“餐具”也得洗得干干净净。
消毒药水也要选择对路,别用错了,效果可是事半功倍的。
3. 人员和动物管理3.1 人员的卫生管理这部分可不能忽视,人员的卫生习惯直接关系到猪场的健康。
员工进猪圈之前一定要换工作服,换鞋子,还要洗手。
咱们不能让“脏污”的细菌跟着工作人员进入猪圈。
要是有新员工或者外来的访问者,更要特别注意,确保他们的手和鞋都干净。
3.2 动物的健康管理最后,咱们还得注重猪猪们的健康。
定期给猪猪们打疫苗,这可是防病的第一道防线。
每只猪都得有健康档案,及时检查体温,观察有没有异常行为。
就像咱们人有个健康档案,猪猪们也得有,确保每只猪的健康状态都一清二楚。
4. 进出管理4.1 物资的进出猪场的物资管理也不能马虎。
进场的饲料、药品等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这些物资没有带来外部的病菌。
就像咱们进超市购物后,要把袋子擦干净一样,猪场的物资也要消毒彻底,免得把病菌带进猪圈里。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总则

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总则(草案)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其对猪场整体的生物安全防控原则是:积极、科学、适用的以预防为主;及时、准确、细致的以诊治为辅。
一套完备而科学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应包括以下七方面:大环境的生物安全防疫措施、检疫与隔离、猪场的清洁与消毒、猪只的免疫计划、猪只的驱虫计划、猪只的疾病诊治、猪只的营养与管理。
一、大环境的生物安全防疫措施1、猪场的选址与科学布局:猪场的选址应避开居民区和交通主干道,但交通应便利,地势高燥且水源方便的地方,其三公里内应无散养户。
养殖场建筑设施按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分区布置,各功能区之间界限分明,联系方便。
厂区内空地应保有100%植被覆盖,不得有裸露的土地。
场区内的道路应划分出净道和污道,并严格坚持实施。
管理区应位于生产区主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应位于场区主风向的下风向及地势较低处。
管理区内包括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办公设施、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饲料车间、肥料车间);生产区内为商品猪养殖舍;隔离区包括兽医室和隔离舍。
为便于防疫和安全生产,根据当地全年主风向和场地地势,依次合理布局各区域。
2、猪场基本防疫设备设置:猪场的外围最好建有活水生物防卫水沟,以防止外界动物的侵入。
四周建有密闭围墙,入场口建有淋浴室、更衣室和紫外光消毒室以及洗手台,场内建有转猪通道、上猪台、隔离舍、待售舍、饲料库房、入口汽车消毒池等。
3、人员车辆控制:养殖场区内应按照其防疫功能区的划分严格控制各区域的人员,严禁串场串区域。
场区工作人员应严格自觉的遵守猪场防疫制度(如不得随地吐痰大小便,不得饲养宠物,不得在场区开小灶)。
其外来参观人员应杜绝进入生产区。
因工作需要需进场的应严格经过消毒程序后方可进入。
场区大门及其各出入口都得设有消毒池,并每两周更换一次消毒液。
大门要设有长为机动车辆车轮周长一周半长的消毒池并结合喷雾消毒设施,进、出车辆必须严格仔细消毒。
停车场地应保持清洁,每两周清洗消毒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y now? 为什么现在要实施生物安全措施?
We’ve had some wakeup calls 警钟已经敲响
Foot-and-mouth disease 口蹄疫
And it’s a shrinking world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 . .that spreads disease worldwide . . . 疾病容易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3):猪群中引入新的猪--隔离适应
▪Newly acquired animals should be isolated from the herd so that diseases can not spread into the herd by waste water, airborne transport or by caretakers 新引进猪 应该与猪群隔离,使其不能通过废水、 空气或饲养员造成疾病传播
l 参观者:
▪ 进入每一场区的人员都要经经理同意。原则是参观人数减到 最低。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4):脏区和净区的划分
▪ l 员工:
▪ 必须告知所有员工(饲养员及非饲养员)有关适应于猪场的生物安全 规则及其重要性。接触猪的员工必须同意不接近其它猪也不处理被其 污染的物品,他们不能与其它猪场人员同住,休假返回猪场后也需遵 守间歇期。
隔离猪应该每天观察有无病征
▪The stress of movement may trigger an outbreak of a disease. 猪的转移应激会引发疾病。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4):脏区和净区的划分来自精液公猪 后备母猪
水 饲料 人员 日常物品 设备 病虫害
猪场
种猪、商品猪
Air and Wind as a Vector 空气和风的传播
▪Disease can travel by air current for miles
疾病可通过气流传播数英里
– Mycoplasmal pneumonia 支原体肺炎
– 1 - 2 miles 1~2英里
– TGE 猪传染性胃肠炎 ½ 英里
– Pleuropneumonia 胸膜肺炎 1/2 mile ½英里
– Pseudorabies 伪狂犬病 miles ≤25英里
– Influenza 流行性感冒 miles 3~4英里
1英里=1.61公里
1/2 mile
< 25 3-4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生物安全关键控制点有: 1、场址选择; 2、装卸台; 3、猪群中引入新的猪--隔离适应; 4、净污区的划分; 5、控制其他生物的侵入; 6、死猪的处理; 7、饮水安全; 8、污水和粪便处理系统
▪Isolated animals should be cared for by an individual not normally in the herd.
隔离的猪需要一个平常不在本 场的人照料。
▪Swine in the isolation unit should be observed every day for signs of disease.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传播途径(媒介):
5、其他生物:鸟类、家鼠、田鼠、苍蝇、犬、猫和 包括野猪在内的野生动物的活动,他们可感染不同 的病原体并污染包括猪在内的其他动物和环境,或 它们只是机械性地携带病原体。
l鸟类可携带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禽结核(杆 菌)、猪丹毒(杆菌)、沙门氏菌。
l家鼠类可传播猪痢疾。
▪3、装卸台应该能水洗能消毒,应有单独的供水系 统。
▪4、清洗装卸台的污水不能进入场区。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2):装卸台
▪内部装卸台
▪5、装卸台外部应该是单向通 行,一旦运出去的猪不许再 运回来。
▪6、装卸台内外部都应遮盖并 防止鸟着落。装卸台内部不 必是单向道。
▪7、使用装卸台时操作员应该 在里面操作不能有交叉感染。
l邻近的养猪场:并不是所有养猪场都具有同样危 险性。我们应考虑距离、规模、生产类型和猪的来 源。
l其他场所:屠宰场、畜禽市场、死畜处理场。
l道路:考虑路有多远以及是否用于运输猪只是很 重要的。
l密度:密度越大,越具危险性。由于该地区猪场 的存在和其相关活动(屠宰场、家畜运输、畜产品 运输等)而增加了危险性。
人
污水 病死猪、垃圾 可回收物品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4):脏区和净区的划分
▪1、 脏区和洁净区 ▪洁净区和脏区的概念广泛应用于猪场。猪场应是洁
净区,而所有猪场外的物品都应在脏区。 ▪所有从脏区进入洁净区的物品都应采取某种形式的
控制(如淋浴或消毒),或绝不允许进入(牲畜及 畜产品运输车等)。 ▪要控制车辆、人员、物品和其它动物入内,农场生 产区应围以栅栏或围墙。
猪场生物安全关键控制点
天普阳光
内容提要
一、什么是生物安全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三、场内生物安全控制的关键措施
一、什么是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是指防止传染病进入猪场、控制 传染病在猪场内散播和防止继续传播到其 他猪场的措施。
The aim: 目的:
▪ Keep out pathogens/ strains of pathogens not currently in the herd 避免目前猪群中尚不存在的病原体/病原株的侵入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3):猪群中引入新的猪--隔离适应
环境驯化:
– Any vaccinations should be given during this period 这段时期内接 种所有的疫苗
– Expose new animals to microorganisms by introducing cull animals 通过与淘汰动物的接 触来使新进猪接触微生物
6. Increase nutrition to prepare incoming animals for maximum performance 对新近猪加强营养,以达到 最佳生产性能
7.Check back with source in week 8
第八周复查种源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Caretakers 饲养员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4):脏区和净区的划分
▪3、运输
▪ 进入猪场的所有类型的车辆应同样处理,绝不允许进入猪 场生产区(洁净区),因这些车辆可能去过其他猪场或屠 宰场。对司机也有同样要求。
▪ 如果场内转猪车不得已要运猪出场区,在回来时应该经高 压清洗然后停放24小时。返回场区后还要再次清洗消毒。 只有严格遵守上诉处理之后才可以再次做内部转猪用车。
▪分内外装卸台。
▪外部装卸台与场区最 好间隔1公里。任何外 部拉猪的车辆不准靠 近猪场。买猪等所有 的出售猪活动在外部 装卸台对接。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2):装卸台
▪1、使用装卸台时内外驾驶员应该各司其职不得随 意走动,交接猪只时装载台内外的人不能直接接触。
▪2、装卸台外的车辆装完猪并被拖走以后应立刻对 停车处打扫清洗消毒。这些人再次进舍必须淋浴。 转猪车内应该有一套橡胶工装裤和鞋。所有衣物应 该立即清洗。
洗消毒该车辆的设备不得停放于任何场区附近。可以使用经过许可的 高压清洗车。 ▪ 4. 该场外转猪车每用过一次都应该清洗,如果一天要用2次以上,推 荐至少间隔12小时。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l田鼠可传播钩端螺旋体。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传播途径(媒介):
6、air and wind 空气和风 l短距离:放线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萎缩性
鼻炎、副猪嗜血杆菌。 l中距离(达3公里):气喘病、猪繁殖与呼吸
综合征、猪流感。 l 长距离:伪狂犬病、口蹄疫。
▪猪场内的传播和猪场间的传播基本上采用同样途径。
▪ 生产区工作人员在开始工作以前48小时必须返回农场,养宠物的在回 农场前8小时不得接触它们。
▪ 进入生产区的所有人员必须使用香波淋浴,并彻底换掉衣服。个人用 品如眼镜须经兽医许可,才能带入。
▪ 生产区工作人员如果直接接触了外来猪及猪肉产品或者怀疑他们有受 到感染的可能性那麽他们也必须淋浴,换衣服鞋并且要在48 小时以后才 可以再次进入猪舍。
引进猪的驯化方案
1. All-in all-out facility away from rest of animals 全进全 出设施要远离其它的猪
2. Vaccinate in the first week for pathogens in the receiving herd 新进猪群第 一周要接种疫苗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4):脏区和净区的划分
▪ 3、运输--向场外转猪:
▪ 1. 不得擅自将猪转出场区以外,也不得在场区之间来回转猪(如育肥 猪,淘汰猪,屠宰猪)。
▪ 2. 转猪出场区的车称为场外转猪车。该车只能用来转猪出场区。 ▪ 3. 场外转猪车未经彻底消毒,清洗,干燥不得停放场区附近。用于清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4):脏区和净区的划分
2、人员:是一危险因素,因他们可能接触过其他猪。 控制措施:
▪ 淋浴并彻底更衣:所有进入猪场的人员必须在进入洁净区前 淋浴并穿上农场服装和靴子。
▪ 只有农场内的衣服可在场内穿,所有更衣设施必须有明确的 清洁和脏区分界线,每个人都得时刻遵守。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1):
场址:在采取生物安全措施时,场址是应考虑的最 重要的因素。
▪由于对猪最大的危险是感染猪或被感染猪污染的 物品,理想的场址应尽可能远离其它猪,而且好 的场址是唯一有效地防止空气传播疾病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