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生物安全管理
猪场完整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1.1 为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降低疫病风险,保障猪群健康和养殖效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猪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猪场所有人员、设施、设备和猪群。
1.3 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控、责任到人”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成立猪场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2.2 生物安全委员会下设以下部门:(1)生物安全办公室:负责生物安全制度的制定、宣传、培训和监督实施。
(2)防疫部门:负责猪场疫病监测、诊断、报告和处理。
(3)消毒部门:负责猪场消毒设施设备的管理、消毒剂的采购、配制和监督实施。
(4)物资管理部门:负责猪场物资的采购、储存、分发和监督实施。
2.3 各部门职责:(1)生物安全办公室:负责生物安全制度的制定、宣传、培训和监督实施。
(2)防疫部门:负责猪场疫病监测、诊断、报告和处理。
(3)消毒部门:负责猪场消毒设施设备的管理、消毒剂的采购、配制和监督实施。
(4)物资管理部门:负责猪场物资的采购、储存、分发和监督实施。
三、生物安全管理措施3.1 猪场生物安全等级划分(1)猪场划分为红区、黄区、绿区三个等级。
(2)红区:猪舍、隔离舍、饲料库等区域。
(3)黄区:生产区、管理区等区域。
(4)绿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区域。
3.2 人员管理(1)猪场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生物安全培训,掌握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
(2)工作人员进入猪场必须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3)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猪场,非必要人员不得进入猪场。
3.3 车辆管理(1)进入猪场的车辆必须进行消毒,不得携带外来物品。
(2)车辆进入猪场后,必须按照规定路线行驶,不得进入猪舍和猪场内部。
3.4 物资管理(1)饲料、疫苗等物资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不得使用过期、变质物资。
(2)物资储存场所必须符合生物安全要求,防止交叉污染。
3.5 消毒管理(1)猪场定期进行消毒,包括猪舍、道路、设备、工具等。
猪场生物安全管理

7. 引种、后备猪管理
背景
• 为了品种更新以及维持合理的胎次结构,引进、培育后 备母猪是每个繁育场必须经历的生产活动之一。
背景
• 由于各个农场健康水平的差异性以及运输途中存在感染 风险,引种是引进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如果不采 取合理的生物安全措施,则很可能会导致疫病的爆发。
原则
猪场选址第一条要远离 公路、屠宰场、村庄, 但目前有许多猪场问题 多,如象山方兴猪场边 上是村道,三门陈雄猪 场猪场中间是村民上山 道路。 离村庄不到500米。 正港离通达猪场是一墙 之隔。
大型规模场三公里净化进展情况
序号 猪场名称 经产母猪 总存栏
净化措施
1 慈溪富农
4000
2 象山方兴 3 舟山晨源 4 上海乾元
隔离舍设置要求
隔离舍设置要求
1. 隔离舍与其他猪舍的距离要尽量远,不少于50米。这主要 取决于管理制度、检测方案、生物安全预警、在每一批检测 群中更新的数目、要预防的疾病,和你的兽医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隔离舍的距离; 2. 隔离舍应该防止与其他猪只、圈养牲畜和野生动物的直接 接触,尽可能在隔离舍周围建栅栏; 3. 隔离舍应该在整个猪场的下风向,有独立的水源和料线; 4. 粪便储存及排水带来的疾病传播风险应该被消除,隔离舍 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粪便处理设施;
疫苗免疫
• 注意事项
1. 疫苗要根据要求的条件进行贮存,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 。
2. 疫苗按需取用,并及时用完,灭活苗没用完要密封,不 能把针筒里的疫苗注回瓶里。
3. 注射疫苗用的注射器要用蒸馏水进行清洗,不能用酒精 等消毒剂进行清洗,用前要充分凉却。
4. 注射疫苗时要准备好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注射液,用于 处理应激猪。
换衣、换鞋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管理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管理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管理是指针对猪场进行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方法,以预防和控制猪场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保障猪群健康和猪肉质量安全。
生物安全防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动物源性疾病预防:加强猪场对各类动物源性疾病的预防工作,包括采取严格的入场检疫措施,对所有进场的猪进行必要的检疫和隔离,确保无疫情的健康猪只进入猪场。
2. 病原体监测:建立健全的病原体监测体系,对猪场内的猪群、环境和饲料等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猪只,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3. 疫苗免疫: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不同的疫病风险情况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群的免疫力,避免大面积疫情的发生。
4. 环境卫生控制:加强猪舍、饲养设施和人员卫生管理,保持猪场环境清洁卫生,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滋生。
5. 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猪场禽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进行抽检和监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卫生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6. 急性疾病的爆发:如非洲猪瘟、猪蓝耳病等急性疾病的爆发,需要立即隔离和消灭感染猪只,对可能的病源进行封锁控制,保护无病区域免受影响。
总之,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管理是保障猪场健康和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不断加强病原体监测和防控能力,确保猪群的健康生长和猪肉的质量安全。
养猪厂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养猪厂生物安全管理,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养猪厂所有员工、参观者、供应商等相关人员,以及养猪厂内部所有生产、管理、科研等活动。
三、生物安全管理体系1.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养猪厂应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生物安全责任,确保生物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养猪厂应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文件,明确生物安全措施和要求。
3.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养猪厂应定期对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查和改进,确保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四、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1)员工健康管理:员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病的员工不得从事与动物接触的工作。
(2)人员培训:对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生物安全意识。
(3)人员进出管理: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外来人员需经严格审批,并采取必要的生物安全措施。
2. 物资管理(1)生产资料:严格执行生产资料采购、验收、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理等环节的生物安全措施。
(2)饲料及添加剂:确保饲料及添加剂的质量安全,防止病原传播。
(3)兽药及疫苗:严格执行兽药及疫苗的采购、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理等环节的生物安全措施。
3. 场地及设施管理(1)猪舍及附属设施:定期进行消毒、杀虫、灭鼠等生物安全措施。
(2)粪便及废水处理:严格执行粪便及废水处理规范,防止病原传播。
(3)垃圾处理:严格执行垃圾处理规范,防止病原传播。
4. 疫病防控(1)疫病监测:定期对猪群进行疫病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2)疫病报告:发现疑似病例,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部门报告。
(3)疫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疫病防控措施,防止疫病传播。
5. 应急预案(1)制定疫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措施和应急队伍。
种猪厂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一、目的为保障种猪厂的生物安全,预防、控制和消除生物安全隐患,确保种猪的健康和品质,维护生产稳定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种猪厂所有员工、饲养员、兽医及外来人员。
三、生物安全管理体系1. 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由厂部负责人担任主任,兽医、生产经理、饲养员等相关人员担任成员,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改进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2.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生物安全分区种猪厂分为生产区、隔离区、生活区,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和生物安全等级。
(2)人员管理外来人员需经厂部批准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并接受生物安全培训。
员工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无传染病。
(3)车辆管理生产区车辆需经过消毒后方可进入,外来车辆需停车在指定区域,进行消毒后方可进入。
(4)物资管理生产区物资需经过消毒后方可进入,外来物资需进行检疫,合格后方可使用。
3. 生物安全操作规程(1)饲养员操作饲养员进入生产区前需更换工作服、鞋,并洗手消毒。
饲养过程中,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2)兽医操作兽医进入生产区前需更换工作服、鞋,并洗手消毒。
诊断、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操作规程,防止病原传播。
(3)外来人员操作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需更换工作服、鞋,并洗手消毒。
参观、学习、交流等活动需在指定区域进行,避免接触生产区。
4. 生物安全应急处理(1)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报告厂部及相关部门。
(2)对疫情发生区域进行封锁,采取消毒、隔离、治疗等措施。
(3)对已感染或疑似感染猪只进行淘汰,防止疫情扩散。
四、监督与检查1. 厂部定期组织生物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2. 员工需严格遵守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自觉接受监督。
3. 对违反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厂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六、修订与废止1. 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或实际情况变化,厂部有权对本制度进行修订。
2. 本制度废止前,厂部应提前公告,并做好相关善后工作。
养猪厂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养猪厂生物安全管理,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养猪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养猪厂所有员工、承包商及外来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控、责任明确、措施到位”的原则。
第二章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养猪厂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厂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1. 制定和修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2. 组织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3. 监督检查生物安全措施的落实;4. 负责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5. 负责突发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理;6.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情况。
第六条各部门职责:1. 生产部:负责猪舍的清洁消毒、通风换气、饲养管理等;2. 质量检测部:负责猪只的健康监测、疫病检测和饲料、兽药的质量控制;3. 保卫部:负责厂区安全、外来人员管理、物资进出管理等;4. 办公室:负责生物安全文件的起草、宣传和培训;5. 财务部:负责生物安全相关费用的预算、使用和核算。
第三章生物安全措施第七条疫病预防措施:1. 定期对猪舍、饲料库、设备等进行清洁消毒;2.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和物资的进入;3. 加强猪只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4. 定期进行疫病检测,确保猪只健康;5.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猪只免疫力。
第八条饲养管理措施:1. 合理搭配饲料,确保猪只营养需求;2. 严格执行饲养操作规程,减少应激;3. 定期清理猪舍,保持环境清洁;4. 加强猪只运动,提高抗病能力;5. 做好猪只繁殖管理,提高繁殖率。
第九条人员管理措施:1. 加强员工生物安全培训,提高生物安全意识;2. 严格执行员工健康管理,确保员工健康;3. 限制员工与外来人员的接触,减少疫病传播风险;4. 对病猪和疑似病猪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5. 做好废弃物的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种猪厂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种猪场生物安全,预防疫病传播,确保种猪场生产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种猪场的全体员工、外来人员和参观者。
三、职责与权限1. 生物安全管理员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执行情况,组织培训,检查评估生物安全薄弱环节。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生物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生物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3. 员工有遵守生物安全制度、执行生物安全措施的义务,发现生物安全风险应及时报告。
四、生物安全措施1. 隔离措施(1)新购入种猪应隔离观察至少30天,确认无疫病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2)隔离舍应与生产区保持一定距离,防止交叉感染。
2. 消毒措施(1)生产区、隔离舍、兽医室等场所定期进行消毒,消毒剂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需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并进行手部消毒。
3. 防虫、防鼠措施(1)生产区、隔离舍等场所定期进行防虫、防鼠工作,确保无虫鼠滋生。
(2)设置防虫、防鼠设施,如挡鼠板、防虫网等。
4. 疫病监测与报告(1)定期对种猪进行疫病检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2)严格执行疫病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5. 员工培训(1)定期对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生物安全意识。
(2)新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生物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五、监督检查1. 生物安全管理员定期对生物安全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各部门负责人定期对本部门生物安全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 外来人员和参观者应遵守生物安全规定,不得擅自进入生产区。
六、奖惩1. 对遵守生物安全制度、执行生物安全措施到位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生物安全制度、造成疫情传播的员工,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种猪厂生物安全管理员负责解释。
种猪厂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种猪厂生物安全,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确保种猪健康和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种猪厂所有员工、动物、饲料、垫料、废弃物等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各个方面。
三、生物安全管理组织1. 成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各项措施的实施,对违反生物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2. 设立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包括生物安全措施的执行、监督检查、信息收集与报告等。
四、生物安全措施1. 场地管理(1)种猪厂应设立独立的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区,并保持清洁、卫生、通风。
(2)生产区应定期进行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3)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严格控制人员流动。
2. 疫病防控(1)严格执行国家动物疫病防控政策,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和疫苗接种。
(2)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病猪,并报告相关部门。
(3)严格执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规定,防止病原传播。
3. 饲料管理(1)采购饲料时,严格检查饲料来源和质量,确保饲料安全。
(2)饲料储存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霉变。
(3)定期对饲料进行检测,确保饲料质量。
4. 垫料管理(1)选用合格垫料,保持垫料干燥、松散。
(2)定期更换垫料,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3)废弃垫料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5. 人员管理(1)员工应接受生物安全培训,掌握生物安全知识。
(2)员工进入生产区应穿戴工作服、手套、鞋套等防护用品。
(3)员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治疗。
五、监督检查1. 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对生物安全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员工应自觉遵守生物安全规定,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 对违反生物安全规定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解除劳动合同等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技术部 2011年3月份员工培训专用
中国生猪行业现状分析
2008年,全国市场生猪行业产值6443.5亿,市场 规模巨大。肉类消费为生活必须品,整个猪肉消 费占肉类消费比例64%。猪肉、禽肉、牛肉、羊 肉、杂畜肉的结构比重依次为64:21:8.3:5.1: 1.6。生猪行业为常青行业。
五、全进全出的空栏消毒
• 空栏消毒的程序: • 1、设备和猪舍的清扫、冲洗。 • ①清空猪舍,包括猪只全部转走或出售、移走里面 的设备、窗边、墙上挂的饲料袋等。 • ②清除各种有机物,如粪便,残留饲料、蜘蛛网等。 • ③用水冲洗猪舍(漏缝地板、保温箱等) • 2、清洁处理方法: • ①用去污剂(我们用的是烧碱替代)对墙体、栏舍 和设施进行浸润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个小时以上)。注意安全! • ②冲洗:使用高压水从高到低清洗猪舍及设备,尤 其注意拐角、保温箱、料槽、饮水器等,如有必要 进行擦洗。
什么叫做生物安全?
• 生物安全就在你身边。 • 控制病源微生物在猪场里传播,包括病原传入 和散播出去。 • 外部和内部传染源的控制。 • 当前猪病日趋复杂化,猪场的安全生产受到了 严峻的挑战,谈谈你如何做好猪场的生物安全 措施?
生物安全为什么如此重要?
• • • • • • 防止猪群发生疾病 提升猪群的健康度 增加猪场生产产量 提高猪群饲料报酬 降低保健治疗费用 猪场赚取更高利润
对猪实行人性化管理
• 与猪多点沟通。断脐带、剪牙、断尾、阉割、打针、 打疫苗、赶猪时的鞭打等等。 • 公猪站给公猪梳毛了吗? • 公猪运动了吗?
四、猪场的日常带猪消毒工作
• • • • • • • 现阶段猪场带猪消毒存在的问题: 环境卫生不进行彻底清除 消毒浓度配比不恰当,浓度越浓越好 消毒时间不够 消毒的方法不对 长期单独使用一个消毒药 思想怪圈——发病的消毒了不见得好转,不发病 的不消毒也没见发病
“风”泛指选择猪场位臵时对该区域气侯、地质、 地貌、生态、景观、水文、气象等各种因素的综 合评判;狭义指猪场内的通风保温工作。 通风能将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粉尘、空气中微生物清除。
• 俗话说:“不怕狂风一片,只怕贼风一线”,通 风换气时把握不好,往往会形成局部贼风。
水你关注了多少?
带猪消毒
——三个目的
• 1、杀害病原微生物,达到抑制空气当中病员微生 物的传播; • 2、降低猪舍内空气中粉尘(饲料粉末、灰尘等); • 3、抑制空气中的内毒素(特定的细菌产生的内毒 素可黏附在粉尘中,内毒素对猪的健康和生长有 影响); 备注: • 消毒不可能杀死所有的微生物,但可将其降至不 导致发病的浓度水平。
温度
——决定猪的生老病死
类别 种公猪 妊娠母猪 哺乳母猪
适宜温度 17-21℃ 18-21℃ 20-22℃
类别 哺乳仔猪 保育仔猪 育肥猪
适宜温度 29-33℃ 22-25℃ 19-22℃
• 猪场按季节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如夏季的通风、降 温设备,冬季的取暖、升温设备,并要求饲养员能 够每天登记各自所管的猪舍和猪群的温度,并做好 档案记录存档 。
消毒前的必要条件
• 消毒前,环境必须彻底清除环境中存在的有机物, 如粪便、饲料残渣、畜禽分泌物、体表脱落物,以 及鼠粪、污水或其它污物。这些有机物中藏匿有大 量病原微生物或消耗、中和消毒剂的有效成分,严 重降低了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浓度。 • 消毒人员应根据动物疫情、健康状况、气候条件等 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合适的消毒方法或增加 用量。 • 消毒剂稀释前,应认真检查复核所用消毒剂的使用 方法。 • 消毒前,应认真检查消毒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 查看《消毒记录》,以便更好地轮换使用消毒剂。
• • • • •
3、消毒: ①喷洒20%生石灰乳或1:400的农福进行喷洒消毒。 ②熏蒸消毒,要密闭10小时以上。 ③火焰消毒或喷雾消毒干燥后进猪。 每一栋猪舍门口必须放臵一个脚踏桶,保持桶内 消毒药的有效性。(最好是用农福) • 严禁跨栋寄养。 • 生产用具也要避免交叉使用。
一、场址的选择及猪舍布局
1、生存发展环境 长远规划:养猪业是长期产业,必须从长计议。 水、电、交通条件:水质要合乎饮用标准、电源 充足、交通方便。 2、卫生防疫条件:地形,地势,地点(要远离居民 区、养殖场、屠宰场、交通干线)。 3、粪污处理及环保条件:菜地、鱼塘、果场、农田。 4、土地面积:符合规模要求。
护理
• • • • • • • • 仔猪出生后,在超免前你灌服葡萄糖了吗? 接产你使用密斯陀了吗? 弱仔,你固定奶头了没有? 断奶后不吃料的仔猪,你进行灌服没有? 病差猪,你进行糊料饲喂没有? 饲料及时添加没有? 母猪点滴你做了吗? 按要求使用缩宫素了吗?
点滴注意事项
• 1胎猪和老龄母猪的点滴必须做;夏天天气炎热时, 所有母猪都要做; • 缩宫素的使用细节: • 1、在子宫颈口张开后肌肉注射或点滴进行; • 2、并非所有母猪都使用,对于年轻母猪应限制使用, 高胎龄母猪视情况使用; • 3、正常分娩的母猪,至少产出5头后才能使用,避 免引起脐带断裂,破坏分娩过程中仔猪的供氧,造 成死胎现象。 • 4、如母猪间隔上个产仔时间30分钟尚未产仔,可以 使用缩宫素; • 5、剂量应该是20-50单位,严禁超过50个单位;
带猪消毒的注意事项
• 选择的消毒剂对猪无害、无刺激、无腐蚀等。特 别是在产房与保育应更加注意,可以使用聚维酮 碘类(高灭)、醛类(全消);育肥除了以上消 特灵,冬天还可以适当使用过氧乙酸类。季铵盐 类对病毒作用弱,如百毒杀。 • 注意环境及消毒液的温度,必须与通风换气措施 配合起来,以减少应激,便于猪体及猪舍干燥。 • 根据消毒使用消毒剂的类型及品种,是否有刺激 等危害,如是有刺激性的消毒剂,消毒后要及时 开门窗,通风换气。 • 根据现场温、湿度进行除湿干燥,注意保温,这 对保育猪(乳猪)尤为重要。产房、保育可以适 当使用密斯陀进行干粉消毒
湿度
• 湿度过高是引起肠炎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是 造成链球菌多发性关节炎的重要因素。 • 猪的适宜湿度范围为65%-80% 。 • 产房:为防止湿度过高,减少猪舍内水汽的来源, 应少用或不用大量水洗猪圈。 • 06年9月份三线产房50-60%的仔猪(10日龄左右) 下痢,当时所有的母猪都在进行头部滴水降温,而 且一到中午中间走道就大量冲水,母猪采食正常, 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请问是什么原因造成 仔猪大面积拉稀? • 湿度过高时,产房、保育减少喷雾消毒,可以适当 使用密斯陀进行干粉喷雾,降低湿度。 • 病毒、细菌生长条件有三: • 一定的温度,一的空气,一定的湿度。因此,保持 栏舍干燥是最重要。
水质、水量、水温、饮水器安装、水管消毒 等问题是否都符合各阶段猪只行为特性?
• 妊娠母猪喝水量15L左右 /天;哺乳母猪喝水量 25L左右/天。
• 母猪饮水器的流水量应 该达到2L/分钟。
水温
饮水器安装
饮水系统的消毒处理
1、转群空栏后使用欧克200ppm浸泡饮水管
欧克组
对照组
欧克200ppm浸泡24小时效果对比 2、阶段性使用可饮水的消毒药进行饮水,如卫 可等。饮水消毒剂量必须由组长把握,以免剂 量过大破坏肠黏膜。
应激
• 众所周知,应激能降低免疫机能。 • 应激主要有三种: –环境/物理应激:营养不对(转料),水质差, 卫生条件,设备不良(通风/保温)、高热高寒 高湿(三高)、霉变饲料; –生理应激:分娩与泌乳;(后备母猪更明显, 因此,我们对后备母猪必须进行点滴) –心理应激:疫苗接种、断奶、并群、转栏、运 输、噪音、打骂; • 应激累加效应: 一项小应激对于处于应激严重的猪只影响甚大。 光照:剧烈太阳光照会灼伤猪的皮肤,拉防晒网。 噪音:对猪的采食、增重、泌乳、繁殖等都有影响。 如:风机、电机、鞭炮、雷声、施工等
• 水的重要性: • 科学实验表明,人离开了食物可以活七天以上, 一旦离了水,恐怕三天都活不过。况且,如同水 域占据地球的70%一样,我们身体的70%也是由各 种水分组成。如此看来,人可真的离不开水呢。 猪也一样离不开水! • 水是人们最容易忽视的、最廉价、最重要的营养 物质。 • 水中可以携带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蓝耳病毒、 猪瘟等微生物。
人员进场控制点
胶鞋
灰色区域 场外 污染区(大门) 消毒通道
普通鞋
生产区 洁净区 冲凉房 工作服的钩子
2、车辆:很危险的传播因素
• 公司:拉猪车、转猪 车、淘汰猪车、饲料 车、拉粪车、送菜车 • 外面:拉饲料与原料 车、淘汰猪车、拉种 猪车、业务洽谈小车
3、树立明显标示牌
• 内部拉饲料的车和拉猪粪水的车辆在进入每条生 产线都要经过严格消毒才能进入,收车时要经过 消毒。 • 外来拉原料的车辆,在公司指定的地方消毒后, 饲料厂根据消毒证明单才能放行卸货。 • 拉大猪车和去外拉种猪的车在进入公司前进行一 次严格消毒,然后进入每条生产线时再进行一次 消毒。 • 外来拉种猪和拉淘汰猪车不允许进入公司,只能 由公司的车辆拉到外面指定地点交接,返回的车 辆经过严格消毒才能回公司。场内员工严禁接触 淘汰猪车,赶猪分两段,外段必须是赶猪专人负 责。
疾病传播
• 传播媒介 : 静止:猪舍设施及猪场环境中存在的病原。
流动:污染,从外界将疾病传播到猪场里来或在猪
场内部由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饲料源: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传入猪场。
生物安全 主要做好那些工作?
• • • • • • • • • 场址的选择及猪舍建造 入口处控制点(人员与车辆) 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 猪场日常的带猪消毒工作 全进全出的空栏消毒 区域隔离 做好灭虫害工作 饲料营养 疫病监测制度化
生猪出栏数量在 5 万以上企业与小 规模养殖生猪出栏数量比例图 1% 小规模养殖/ 散户 大规模养殖企 业 99%
产品与服务的竞争优势
• 公司产业覆盖了“饲料加工—良种种猪繁育—生 猪环保养殖—生猪屠宰—冷链加工配送—自营销 售业务”,建立了完整的农牧产业链,使产品全 程处于可控状态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产品的安 全与质量,抗风险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