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逍遥散的心得体会
逍遥散在肝虚证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坚持 工 作 ,只得 四处 寻 医就 诊 ,病情 未 见 好 转 ,反 有 加 重 之势 。经西 医 x光 检查 ,证 明无 器 质 性 病 变 。诊 时 见 呃逆 不止 , 每进 食 则发 呕吐 、头 昏、四肢 无 力 、痰 多 、 每 两胁 微 有不 适 ,面 色 苍 白 ,脉 弦细 ,舌 淡 苔 白 ,此 属 血
泄无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就本 患者 而 言 ,患 者 1年 多前 曾 因人 工 流 产 大 流 血 不 止 ,引起 冲任 空 虚 ,而导 致 肝 血 亏损 ,其 结 果 必 然 引 起肝 气不 足 而疏 泄异 常 , 得 脾 胃升 降 功 能无 法 得 到 肝 使 脏 的正 常疏 泄 ,进 而 胃气 逆 而 不 降 必致 呕 吐 ,实 属 肝 之 气血 双 亏 的征象 。就患 者 头 昏、四肢无 力 等 一 系 列 症 状 来说 ,也是 气 血虚 弱 的表 现 。然 而据 笔 者 查 阅 患 者 1年 多来 部分 中医就诊 病 历 ,尚未 提 及 “ 虚” 字 ,却 连 连 肝 二 滥用 大 温大 散之 品 , 致使 患 者病 情 日益 加 重 。对 于 以 上 情 况 ,《 中医妇 科学 》 1 7 ( 9 9年 全 国统 编 教 材 ) 曾经 指 出 ,
云 南省 中医 医院 ( 明 市 6 0 2 ) 昆 5 0 1
何 晓明
逍遥 散 首见 于 《 平 惠 民和剂 局 方》 太 ,由于 在妇 科 疗 效不错 ,过 去 曾被 一 些 医 生 称 为 “ 科 圣 剂 ” 妇 。实 际 上 ,
与《 匮要 略 》 “ 肝 之 病 ,知 肝 传 脾 ,当先 实 睥”的 金 之 见 理 论是 完全 相 符 的 ,所 以 茯苓 、白术 、甘 草 既 可 直 接补 益 受 肝病 而耗 之脾 气 ,又 可 间 接 通 过肝 脾 调 和 ,气 血 得 复而起 到补 肝 的 作 用 ( 实 按 清 代 王 旭 高 《 溪 书 室 夜 其 西 话》 中所 说 ,白术 也具 有 直 接 补 肝气 的作 用 ) 内经 》 ,《 所
逍遥散合四物汤临床应用心得

杨 某 , 性 ,6岁 , 民 。因偏 头 痛 加 重 半 年 于 2 0 年 3月 男 5 农 08
1 91 诊 。 患者 l 3就 0多 年前 患有 j叉 神 经 痛 ,经 多 家 医 院 治 疗 ( 药不 祥 ) 头 痛 可 暂 时缓 解 , 仍 反 复发 作 短 暂 的剧 烈疼 痛 , 用 虽 但
患者 , 某 , 性 ,8岁 。主诉 : 瘦 , 动后 气促 1月 , 发 朱 男 6 消 活 伴 热半 月 。 患者 自诉 2 1 0 0年 8月 上 旬 无 明显 诱 因 出现 体 重 下 降 ,
渴, 精神 较 好 , 舌淡 , 薄 白, 弦弱 。续予 上 方 加减 , 方 为 当归 苔 脉 组
1 g, 术 1 g 自 芍 3 s 柴 胡 c g 茯 苓 1 g 薄 荷 1 g 甘 松 2 g 5 白 5, o, o, 5, 5, o,
芎 、 芍 。头 为 诸 阳之 会 , 痛 部 位 各 异 , 经 药 的选 择亦 很 重 赤 头 引
中 图 分类 号 : 7 05 R 3 .9 文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0 4 7 5 2 ) 3 0 9 — B 1 0 — 4 X( 01 0 — 4 7 01 1
【 键 词 】 癌 性 发 热 血 府 逐 瘀 汤 中医 药 疗 法 关
1 病 历 摘 要
过 程 中 因 治疗 而 引起 的发 热 。 见 于 中晚 期 癌 症 患 者 。 中 医学 多 属
血 和血 . 而是 营 血 虚 滞 的 常用 良方 。 因
3 体 会
近 代 名 医裘 吉生 说 : 立 法 务 求 古 训 , “ 临床 贵 于变 通 。” 辨证
立 法 应 当勤 求 古 训 , 丝 不 苟 , 运 用 经 方 不 可 墨 守 成 规 , 一 但 而要
逍遥游心得体会600字

逍遥游心得体会600字
逍遥游心得体会
逍遥游,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享受自由、快乐的生活方式。
作为一种精神信仰,逍遥游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了无数人追求的目标。
身为一个逍遥游的追求者,我也有着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逍遥游的状态下,我们要学会放下,不必拘泥于任何事物,不必过分关注世俗的荣誉和地位。
放下心中的执念和过多的计较,便能让我们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和解脱。
在逍遥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旅行、去看书、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舒缓和愉悦。
其次,逍遥游需要有一颗平和的内心,不追求功利,不被外界的琐事所左右。
在现代的社会中,我们经常会沉迷于那些琐碎的物质需求上,往往导致我们的内心沉重不堪。
如果学会透彻地理解逍遥游的理念,能够让我们的内心变得平和,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这样才会确保我们在逍遥游中得到真正的快乐和自由。
最后,我们还需要在逍遥游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逍遥游
并不是消极逃避的生活方式,正相反,它鼓励我们追求生命真谛,在反思中不断地完善自我。
只有在学习和成长的不断过程中,才
能真正地感受到逍遥游的意义所在。
综上所述,逍遥游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学会放下,平和内心,不断进取,在逍遥游中我们能够释放自己的压力,享受自由的快乐。
如果你也想追寻逍遥的生活方式,那么就从心
态开始吧!。
2018年zhong-g心得体会-word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zhong?g心得体会篇一:我用逍遥散的心得体会我自从医以来,特别喜欢用逍遥散方加减去治疗一些疾病。
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属于和解剂-调和肝脾类组成是: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
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此方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
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
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
“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
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
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
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
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又有当归、白芍养血柔肝。
尤其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
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
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襄赞之功。
生姜烧过,温胃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许,助柴胡疏肝郁而生之热。
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立法全面,用药周到,故为调和肝脾之名方。
古云:自薛立斋善用之后,遂为后世所重。
赵养奎《医贯》对其称赞有佳,谓:“凡外感者,皆作郁看,以逍遥散加减出入,无不获效。
”此虽殊不可取,然余在临证中对逍遥散颇为中意,无论内伤、杂症辨证应用无不应手取效,曾自诩余无他技,唯于临证时善用逍遥散加减耳。
赵羽皇对逍遥散解释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肝性急善怒,其气上行则顺,下行则郁,郁则火动而诸病生矣。
故发于上则头眩耳鸣,而为目赤;发于中则胸满胁痛而或作吞酸;发于下则少腹疼疝而或溲溺不利;发于外则寒热往来,似疟非疟。
逍遥散在月经不调肝郁证中的临床运用感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50期 251·中医中药·逍遥散在月经不调肝郁证中的临床运用感悟蹇泽宇,朱鸿秋(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摘要:逍遥散作为疏肝健脾、养血和血之名方,在治疗肝郁脾弱血虚之证上疗效确切,一直备受亲睐。
现代药理学研究其具有镇痛、镇定、改善抑郁症状、保肝、调整内分泌等作用,其在月经失调、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中亦运用广泛。
笔者导师常将逍遥散应用于月经不调,且疗效显著,现将该方临床应用感悟进行总结,并附病案一则,为各同道在后续学习中提供借鉴。
关键词:逍遥散;月经不调;肝郁证;临床运用中图分类号:R322.4+7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50.151本文引用格式:蹇泽宇,朱鸿秋. 逍遥散在月经不调肝郁证中的临床运用感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0):251-252.0 引言月经不调是指以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异常为主症的疾病[1]。
西医未列为独立病名,为多种疾病的症状表现。
中医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等疾病。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中医认为月经的产生有赖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调节作用,在脏腑、经络、气血的协同作用下,胞宫定时藏泻的结果。
月经不调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与五脏皆有关系,但女子以血为用,以肝为先天,《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云:“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肝血有余下注血海,化为月经。
朱南山先生曾言“治经先治肝,肝疏经自调”,故调肝在妇科月经病的治疗中尤为重要。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甘草组成,方中柴胡为苦辛微寒之品,辛散苦泄,可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其微寒之性可清肝之郁热,为方中君药;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可养阴血,收肝气,配以当归养血和血,同为臣药,君臣合用,可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肝血足、肝气舒;白术、茯苓补气健脾,既可实土以御木侮,亦可使营血生化有源,生姜、薄荷可辛散达郁,生姜可温中运脾,薄荷可透达肝经郁热,共为方中佐药;甘草既可补益脾气,又可调和诸药药性,兼以佐使之功效。
逍遥散临床运用体会

逍遥散临床运用体会作者:张育兰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年第02期关键词:逍遥散;调和肝脾;失眠;头痛;脏躁;乳痹;月经不调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2-0088-02逍遥散是调和肝脾的常用方剂,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养血调经之功,逍遥散始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伤寒论》中四逆散和当归芍药散变化而成,由当归10 g,白芍15 g,柴胡15 g,白术10 g,甘草3 g,茯苓15 g,煨姜10 g,薄荷9 g,8味药物组成,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跟随昆明市名中医张少云教授以其为基础加减组方而用以治疗肝郁血虚所致的精神、神经、妇科等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失眠失眠中医学称之为“不寐”,认为主要症因有思虑过度,内伤心脾,阴阳不济,心肾不交,阴虑火旺,肝阳上扰,心胆气虚以及脾胃不和等,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是该病的主要病机。
逍遥散加减疏肝解郁,化火安神;若烦燥不安者加炒酸枣仁20 g,柏子仁15 g,郁金15 g,合欢皮15 g,夜交藤15 g,丹皮10 g,栀子15 g以养心安神。
若血虚者加熟地15 g安神养血;若阴虚者加生地15 g,麦冬15 g以补心阴;若有瘀血者加丹参15 g,赤芍10 g以活血化瘀;胸闷、痰多、脘腹胀满加陈皮10 g,法半夏15 g,竹茹5 g;面色少华、四肢倦怠加太子参15 g,黄芪15 g;心悸怔忡加柏子仁15 g;口苦口干明显者加黄芩15 g,麦冬10 g;大便干结加大黄5 g。
2头痛头痛多因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血乱逆、瘀阻经络所致,治以舒肝理气、活血化瘀。
逍遥散为主方,头晕目眩者加天麻15 g,钩藤10 g平肝熄风;烦躁失眠加夜交藤15 g,合欢皮10 g,炒枣仁20 g,头昏痛痰多者,属痰湿不化,加陈皮10 g,法半夏15 g,茯苓15 g,石菖蒲15 g,头痛甚者加全蝎10 g,蜈蚣2条,僵蚕10 g,白芷10 g解痉止痛。
逍遥散治疗肝炎后综合征的体会

紊乱为特点的综合征叫肝炎后综合征 , 也称恢复期肝炎综 合征 。与 中医学 的 “ 懈情 、懈惰 ”等颇似 。临床表现为胁 肋不舒 ,似痛非痛,似胀非胀,食欲不振,恶心泛呕,头 身困重 ,肢倦乏力,稍劳即累,或气短汗 出,健忘嗜睡, 精力不集中等 。 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多系湿热疫毒蕴结 , 病 位虽在肝胆,但其转变 常是肝病传脾,肝脾同病 。笔者认 为对肝 炎整个病程 的治疗宜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若只注 重苦寒清利,一味解毒,常使邪气虽除,肝功复常,但阴 血暗耗 ,中土损伤 , 脾气不足 , 生化乏源,以致肝体失养, 肝失血濡 ,气无血载,则郁结不疏 ,肝脉瘀滞,或脾虚生 湿,困遏 中州,脾清不升,胃浊不 降,最终形成肝炎后肝 郁脾虚 , 血滞湿 阻的病理变化。 故以疏肝解郁, 养血柔肝, 活肝络 ,补中化湿之法实为首务 。 逍遥散凉润甘补 ,疏理 肝脾,和营养血 。方中柴胡疏解肝郁,调畅肝气,当归养 血活血 、白芍酸寒 ,柔肝缓急 ,白术、茯苓益气补中,健 脾化湿 , 敦土 以御木侮 ,生姜温脾和 胃,薄荷助柴胡散滞 解遏 ,透达肝郁 ,甘草补脾缓肝,调和诸药 。《 成方便读 》 云: 若七情 内伤,或六淫外束 , “ 犯之则木郁而病变多矣。 此方 以当归、白芍之养血 ,以涵其肝 ,苓、术、甘草之补 土,以培其本 ;柴胡、薄荷、煨生姜俱系辛散气升之物, 以顺肝之性,而使之不郁。如是则六淫七情之邪皆治 , 而 前证 岂有不愈者哉 ” 。临证如能 以此方灵活化裁 ,获效 良 多。第 1 例是肝郁脾虚为主 ,兼肝脉瘀滞,除伍入党参以 加强敦土实脾之功外 ,尚配加橘络 、天仙藤、丹参 以解郁 通络,调和肝脉,仙鹤草苦辛而涩,能强壮补虚,益脾健 肝 ,缓解疲 劳,《 百花镜 》载其能 “ 下血活血 ” ,故又有畅 血脉和血络之力。诸药相合,疏肝活络不伤正,补益健脾 不滞壅,是宣通之 中寓有收补之用 。第 2 例是肝郁脾虚, 兼有湿阻, 以逍遥散疏肝健脾 为主, 施 加石菖蒲化湿醒窍 , 陈皮、苍术理气燥湿,半夏和 胃止呕 ,薏苡仁甘补淡渗, 健脾利水 。 共奏疏肝气, 畅肝络 , 健脾气 , 化湿和中之功。 合则肝脾 同调,标本共图。此外,移情易性 ,精神乐观, 适当休 闲体育运动 ,食疗予莲子、薏苡仁 、粳米 、百合、 山药等煮粥 , 多食瓜果蔬菜等 。于此病也大有裨益。@ 或
运用逍遥散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总结

运用逍遥散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总结摘要】逍遥散具有治疗血虚疲倦,缓解肢体疼痛感的作用,在治疗脾胃病中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逍遥散的病理机制复杂,被广泛应用于内外科及儿科治疗中,是调和肝脾的良药。
在中医学临床研究中有异病同治的理念,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同的病理机制,需要采用同一个方式进行复制治疗。
逍遥散不仅在治疗脾胃病有明显的作用,在其他疾病治疗有也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对消炎散在治疗脾胃病的效果进行分析,对临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
【关键词】逍遥散;脾胃病;临床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364-01逍遥散是由四逆散合当归芬药散并去枳实、川芎、泽泻加生姜、薄荷,即组成为柴胡、当归、白苟、白术、获荟、甘草、薄荷、生姜八味药组成的,主要治疗干预血虚引起的脾胃病,并在治疗头痛眩晕、口干舌燥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基于逍遥散应用机制的多样性,要从治疗脾胃病的角度出发,对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1.逍遥散治疗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消化不良是脾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出现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出现严重的疼痛和上腹胀的情况,同时伴有食欲不振及恶心的情况。
消化不良具有发福发作的特点,其病程一般在6个月-12个月左右。
由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比较大,近些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渐提升,因此可采用逍遥散进行治疗。
主要组成部分为: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炒白术、生姜、薄荷、炙甘草,保证上述药物类型不变,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药物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出现暖气、腹胀重的情况,可适当加入枳壳。
脾胃气会导致和患者出现脘腹胀痛的情况,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可以适当服用陈皮。
对腹胀患者要加入黄连、吴茱萸进行辅助治疗,同时辅助佐木香进行治疗。
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实践中,加入适当的荷叶、炒白术,达到健脾消食的作用[1]。
案例分析王女士,年龄30岁,2014年9月就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自从医以来,特别喜欢用逍遥散方加减去治疗一些疾病。
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属于和解剂-调和肝脾类组成是: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
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此方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
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
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
“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
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
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
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
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又有当归、白芍养血柔肝。
尤其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
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
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襄赞之功。
生姜烧过,温胃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许,助柴胡疏肝郁而生之热。
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立法全面,用药周到,故为调和肝脾之名方。
古云:自薛立斋善用之后,遂为后世所重。
赵养奎《医贯》对其称赞有佳,谓:“凡外感者,皆作郁看,以逍遥散加减出入,无不获
效。
”此虽殊不可取,然余在临证中对逍遥散颇为中意,无论内伤、杂症辨证应用无不应手取效,曾自诩余无他技,唯于临证时善用逍遥散加减耳。
赵羽皇对逍遥散解释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肝性急善怒,其气上行则顺,下行则郁,郁则火动而诸病生矣。
故发于上则头眩耳鸣,而为目赤;发于中则胸满胁痛而或作吞酸;发于下则少腹疼疝而或溲溺不利;发于外则寒热往来,似疟非疟。
凡此诸证,何莫非肝郁之象乎?而肝木之所以郁,其说有二:一为土虚不能升木也,一为血少不能养肝。
盖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
若中土虚则木不升而与郁;阴血少则肝不滋而枯。
方用白术、茯苓者,助土得以升木也;当归、芍药者,益营血以养肝也;薄荷解郁;甘草和中;独柴胡一味,一以厥阴之报使,一以升发诸阳。
经云:木郁则达之。
遂其曲直之性,故名逍遥。
其内热外盛者,加丹皮解郁热,炒栀子清内热,此加味逍遥散之义也。
”张秉成:“夫肝属木,乃生气所寓,为藏血之地,其性刚介,而喜条达,必须水以涵之,土以培之之,然后得遂其生长之意。
若七情内伤,或六淫外束,犯之则木郁而病变多矣。
此方以当归、白芍之养血,以涵其肝;苓、术、甘草之补士,以培其本;柴胡、薄荷、煨生姜惧系辛散气升之物,以顺肝之性,而使之不郁,如是则六淫七情之邪皆治而前证岂有不愈者哉。
本方加丹皮、黑山栀各一钱,名加味逍遥散。
治怒气伤肝,血少化火之证。
故以丹皮之能人肝胆血分者,以清泄其火邪。
黑山桅亦入营分,能引上焦心肺之热,屈曲下行,合于前方中自能解郁散火,火退则诸病皆愈耳。
”
医案:吴xx,女,51岁。
主诉月经已半年未来,最近胸闷心烦,易急易怒,失眠出汗,腰膝酸软,四肢无力。
舌苔白脉弦细。
诊断:更年期综合征。
治疗:疏肝解郁,养血合营。
处方:柴胡20g 木香10g 丹皮10g 栀子15g 当归15g 茯苓20g 白术15g 香附10g薄荷10g 防风15 炙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7剂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