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形成性考核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全)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 形成性考核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据说是身材矮小,很像是一个小孩子,平常三五成群,在岸上柳树下‘顿铜钱’,正如街头的野孩子一样,一被惊动便跳下水去,有如一群青蛙”,这描写的是_C_。
A、吊死鬼B、河童C、河水鬼D、女吊2、俞平伯在《月下老人祠下》一文中的表达的情绪是_B_。
A、游历新地的兴奋B、旧地闲游的“惘惘然”C、对故乡的热切向往D、告别故乡的恋恋不舍3、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的总体风格是_A_。
A、比较清朗B、比较冷-放C、潇洒D、浓郁4、散文诗集《野草》中,最能显示鲁迅自己的作品是_A_。
A、《死火》B、《过客》C、《影的告别》D、《腊叶》5、《灯下漫笔》谈到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计有_B_。
A、可恕的一种,可憎的两种B、可恕和可憎的各两种C、可恕的两种,可憎的一种D、可恕和可憎的各一种二、填写下列作品的作者题1、《双桅船》 :舒婷2、《废都》:贾平凹3、《怀念胡风》:巴金4、《半棵树》:牛汉5、《活着》:余华6、《汉园集》:何其芳7、《向太阳》:艾青8、《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9、《桃园》:冯文炳10、《流言》:张爱玲三、名词解释1.隐身衣: 《隐身衣》是杨绛散文集《将饮茶》中的最后一篇,也称《废话》或《代后记》。
文章值得注意的第一个层面,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推崇、所选择的生活位置和人生态度,即甘愿居于卑微,同时不自暴自弃,“是什么料,充什么用”。
2.午门: 《午门忆旧》这篇散文名为“忆旧”,实际上却主要是关于午门建筑风格和功能特点等方面诸多掌故的介绍,因而散文的主体部分不是人事,而是旧物。
作者首先从建筑学、从宫廷气势的角度介绍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总体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是故宫的正门,是真正的‘宫门’。
进了天安门、端门,这只是宫廷的前奏,进了午门,才算是进了宫。
3.《野草》 是鲁迅的散文诗集。
1927年北京北新书局初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作业1(小说部分之一)第一部分:作品阅读理解一、阅读《在酒楼》关于“老梅”的一段描写,说说它描写的独特处在哪里?与主题的表达有什么关系?答案提示:《在酒楼上》有较多的景物描写。
“我”来到“一石居”时,正值严寒季节,然而从窗口看废园,那里“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血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这不正是“我”高洁的情怀和坚贞不屈的意志的象征性写照吗!在吕纬甫叙述自己故事的间隙,小说中又穿插了一段生动的废园景色描绘:“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他压弯了的一枝茶树上滑下去了,树枝笔挺的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和血红的花来。
”在这里,正隐隐地透出了“我”的一种希冀,“我”是多么希望老友重新像这株红山茶那样挺立起来啊!这些生动的景物描写,并非仅仅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而存在,这是一些融情入景的画面,含蓄地展示着“我”的感情世界,有助于深化小说的题旨。
鲁迅探索将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
《在酒楼上》的叙述者“我”与吕纬甫是自我的两个不同侧面或内心矛盾的两个侧面的外化,全篇小说具有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互驳难的性质。
“老梅”一段描写的精妙之处也在于此。
二、阅读下列这段描写,请回答:1、这段描写的作者是谁?作品的标题是什么? 2、这段描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人物的性格?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答案提示:1、作者是茅盾,作品的标题是《子夜》。
2、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吴老太爷的人物形象是仇视现代都市文明、愚顽不化的“僵尸”式的独特性格。
作业2(小说部分之一)第一部分:作品阅读理解一、阅读教材第108页中的“越走天越亮;不错,亮处在前面,……”至第109页中(略)1、这一段描写的内容是什么?2、这一段描写是怎样体现老舍语言具有“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的特点。
答案提示:1、这一段描写的内容是祥子牵着骆驼走夜路的描写。
名著导读形成性考核

名著导读形成性考核在当今的教学模式中,名著阅读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名著导读形成性考核作为一种新兴的考核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本文将从名著导读、形成性考核的定义和作用、实施方法及其优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名著导读名著导读,即对某一名著进行引导性的阅读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探索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名著导读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领会作品中的主旨思想和情感,从而提高对文学的欣赏水平和人文素养。
二、形成性考核的定义和作用形成性考核是指持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并在评估的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推动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的方法。
形成性考核不关注具体的成绩,而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细节。
它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同时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三、名著导读形成性考核的实施方法名著导读形成性考核是一种把导读与形成性评估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方式。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 设计量化的阅读图表。
通过设计数量化的阅读量表,可以使学生知道自己需要阅读的章节、时间和要求。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阅读中,提高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阅读技巧。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重复阅读和注重细节。
也可以通过讨论、画图和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3. 设计适当的评估范围。
评估的范围应该覆盖作品阅读的所有方面,包括思考、提问和创意等方面。
而且评估的方式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差异。
四、名著导读形成性考核的优点名著导读形成性考核的优点在于:1.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名著导读,学生可以认识到名著的复杂性和内涵,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2. 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名著导读可以引导学生去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历史背景、主旨思想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通过名著导读形成性考核,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国开作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形成性考核三07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形成性考核三07参考(含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形成性考核三07参考(含答案)导读一《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作品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中心,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展开,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沉沦和悲剧。
《红楼梦》有着丰富的人物形象,复杂的情节线索和细腻的描写技巧。
它以独特的方式呈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幽微细节和人性的复杂心理。
导读二《茶花女》《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被封建伦理束缚的女子茶花女玛格丽特的悲剧故事。
小说以细腻、悲凉的笔触描绘了玛格丽特爱与死的纠缠,展现了社会舞台上的无助和悲惨。
作品中的多个人物形象形象鲜明,人物关系错综复杂,通过对社会阶层的描绘揭示了封建伦理对个人命运的巨大压迫。
导读三《活着》《活着》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描绘了一个普通农民的一生。
小说通过男主人公福贵的遭遇和经历,展现了封建社会、战乱以及改革开放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沧桑巨变,通过对福贵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与其他人物的交互,生动地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扭曲。
导读四《平凡的世界》中国当代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品《平凡的世界》,以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世代变迁为背景,描绘了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农民的艰辛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变化。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福贵及其家族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碰撞与矛盾。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人物的成长和命运的交错,形成了一个庞大系统的故事网络。
导读五《围城》《围城》是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的长篇小说,以大学教授方鸿渐和他的妻子许淑芬的婚姻为线索,描绘了旧时代和新时代的矛盾和冲突。
小说以幽默讽刺的笔调,透过方鸿渐的个人命运和家庭生活,反映了封建道德观念下的家庭、爱情和权力的困境。
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幽默风趣,通过小人物的生活细节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云变幻。
导读六《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品,描绘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发展历程。
山东开放大学22秋《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形成性考核三答卷

形成性考核三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1. 【匹配题】请匹配下列作品与其作者(1). 《孤独者》(2). 《八骏图》(3). 《猫城记》(4). 《夜风》(5). 《桂花蒸·阿小悲秋》答案:(1).鲁迅(2).沈从文(3).老舍(4).萧红(5).张爱玲2. 【匹配题】请匹配下列作品与其作者(1). 《登记》(2). 《羊舍的夜晚》(3). 《树王》(4). 《酒国》(5). 《荒山之恋》答案:(1).赵树理(2).汪曾祺(3).阿城(4).莫言(5).王安忆3. 【匹配题】请匹配下列作品与其作者(1). 《难逃劫数》(2). 《补天》(3). 《浣衣母》(4). 《新与|旧》(5). 《牛天赐传》答案:(1).余华(2).鲁迅(3).废名(4).沈从文(5).老舍4. 【匹配题】请匹配下列作品与其作者(1). 《纪实和虚构》(2). 《孕妇和牛》(3). 《许三观卖血记》(4). 《莫须有先生传》(5). 《长河》答案:(1).王安忆(2).铁凝(3).余华(4).废名(5).沈从文5. 【匹配题】请匹配下列小说与小说中的人物(1). 《倾城之恋》(2). 《李有才板话》(3). 《故里三陈》(4). 《春之声》(5). 《棋王》答案:(1).范柳原(2).阎恒元(3).陈泥鳅(4).岳之峰(5).王一生6. 【匹配题】请匹配下列作品与其作者(1). 《断魂枪》(2). 《活着》(3). 《小城之恋》(4).《檀香刑》(5). 《大淖记事》答案:(1).老舍(2).余华(3).王安忆(4).莫言(5).汪曾祺7. 【匹配题】匹配下列小说与其作者(1). 《在酒楼上》(2). 《纺纸记》(3). 《子夜》(4).《边城》(5).《骆驼祥子》答案:(1).鲁迅(2).废名(3).茅盾(4).沈从文(5).老舍8. 【匹配题】请匹配下列作品与其作者(1). 《非攻》(2).《贫血集》(3). 《广告副手》(4). 《花凋》(5). 《地板》答案:(1).鲁迅(2).老舍(3).萧红(4).张爱玲(5).赵树理9. 【匹配题】匹配下列小说与其作者(1). 《狂人日记》(2). 《菱荡》(3). 《幻灭》(4). 《长河》(5). 《四世同堂》答案:(1).鲁迅(2).废名(3).茅盾(4).沈从文(5).老舍10. 【匹配题】请匹配下列小说与其作者(1). 《莫须有先生传》(2). 《阿Q正传》(3). 《八骏图》(4). 《老张的哲学》(5). 《生死场》答案:(1).废名(2).鲁迅(3).沈从文(4).老舍(5).萧红11. 【匹配题】请匹配下列作品与其作者(1). 《鲜血梅花》(2). 《叔叔的故事》(3). 《球状闪电》(4). 《周转》(5). 《琉璃瓦》答案:(1).余华(2).王安忆(3).莫言(4).阿城(5).张爱玲12. 请匹配下列作品与其作者(1). 《春之声》(2). 《棋王》(3). 《透明的红萝卜》(4). 《孟祥英翻身》(5). 《红玫瑰白玫瑰》答案:(1).王蒙(2).阿城(3).莫言(4).赵树理(5).张爱玲13. 【单选】那,那……那究竟是什么呢?是金鱼和田螺吗?是荸荠和草莓吗?是解蛋的芦花鸡吗?是山泉,榆钱,返了青的麦苗和成双的燕子吗?他定了定神。
国开作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成性考核二99参考(含答案)剖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题目:巴金的《十年一梦》出自散文集《随想录》中的()选项A:《真话集》选项B:《病中集》选项C:《无题集》选项D:《随想录》答案:《真话集》题目:汪曾祺的《午门忆旧》这篇散文名为“忆旧”,实际上却主要是关于午门建筑的诸多掌故的介绍。
因而散文的主体部分不是人事,而是()选项A:抒情选项B:旧物选项C:议论选项D:景色答案:旧物题目:“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出自哪位作家笔下?()选项A:何其芳选项B:张爱玲选项C:王小波选项D:周作人答案:张爱玲题目:《烛虚·五》表现了40年代后期沈从文创作所追求的的创作特点()选项A:具体的描写选项B:抽象的议论选项D:具体的说明答案:抽象的抒情题目:《商州又录》是一篇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写景散文。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我自称为知识分子,也被人当作‘知识分子’看待,批斗时甘心承认自己是‘精神贵族’,实际上我完全是一个‘精神奴隶’” 出自作家()选项A:巴金选项B:苇岸选项C:杨绛选项D:鲁迅答案:巴金题目:于坚用调侃的语调,通过对普通人平庸生活的逼真描写,表现出“超语义的美”,因而被看作是“生命意识的觉醒”的代表作是()选项A:《尚义街六号》选项B:《云南这边》选项C:《人间笔记》选项D:《丽江后面》答案:《尚义街六号》题目:“奴隶,过去我总以为自己同这个字眼毫不相干,可是我明明做了十年的奴隶!” 出自作家()选项A:苇岸选项B:巴金选项D:鲁迅答案:巴金题目:《思维的乐趣》的作者是()选项A:刘亮程选项B:韩少功选项C:苇岸选项D:王小波答案:王小波题目:张爱玲在《更衣记》里对男装的叙述是怎样的? ()选项A:做了详细描述选项B:简略地提到男装选项C:没有提到选项D:与女装的描写相当答案:简略地提到男装题目:张爱玲的《天才梦》是一篇相当独特的散文,以六千字左右的篇幅写出了服装的“近代史”。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书中有句话,我一直忘不了:‘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
国开作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成性考核四87参考(含答案)

题目:作品的主人公曾在哈尔滨修江堤时,为了发财而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2000多小工。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
选项A:田汉
选项B:曹禺
选项C:欧阳予倩
选项D:夏衍
答案:曹禺
题目:老舍的《茶馆》是几幕剧? ()
选项A:独幕剧
选项B:四幕剧
选项C:三幕剧
选项D:两幕剧
答案:三幕剧
题目: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的人物是()
选项A:秦仲义
选项B:松二爷
选项C:常四爷
选项D:王利发
答案:松二爷
题目:愫方这一人物形象出白话剧 ( )
选项A:《酒后》
选项B:《茶馆》
选项C:《北京人》
选项D:《日出》
答案:《北京人》
题目:《茶馆》第一幕表现的时代背景是()
选项A: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
选项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选项C:“戊戌变法”后
选项D: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戊戌变法”后
题目:仇虎这一人物形象出自于( )
选项A:《雷雨》
选项B:《原野》
选项C:《日出》
选项D:《北京人》
答案:《原野》
题目:下列采用“横断面的描写法”的戏剧是( )。
选项A:《雷雨》
选项B:《压迫》
选项C:《南归》
选项D:《日出》
答案:《日出》
题目:仇虎这一人物形象出自于( )。
选项A:《北京人》
选项B:《原野》
选项C:《雷雨》。
山东开放大学22秋《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形成性考核一答卷

形成性考核一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1. 【匹配】请匹配下列小说与其作者(1). 《金锁记》(2). 《小二黑结婚》(3). 《岁寒三友》(4). 《孩子王》(5). 《红高粱》答案:(1).张爱玲(2).赵树理(3).汪曾祺(4).阿城(5).莫言2. 【匹配题】请匹配下列作品与其作者(1). 《十八岁出门远行》(2). 《彷徨》(3). 《如蕤集》(4). 《鼓书艺人》(5). 《小黑狗》答案:(1).余华(2).鲁迅(3).沈从文(4).老舍(5).萧红3. 【匹配题】请匹配下列作品与其作者(1). 《传奇》(2). 《李家庄的变迁》(3). 《八月骄阳》(4). 《红蝗》(5). 《69届初中生》答案:(1).张爱玲(2).赵树理(3).汪曾祺(4).莫言(5).王安忆4. 【单选】都属于萧红作品的一组是A. 《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后花园》B. 《呼兰河传》《生死场》《初吻》《后花园》c. 《呼兰河传》《生死场》《混沌》《后花园》D. 《呼兰河传》《生死场》《早春》《小城三月》答案:A5. 【单选】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收入在她的小说集A. 《都市传奇》B. 《爱情传奇》c. 《传奇》D. 《女性传奇》答案:C6. 【匹配题】请匹配下列作品与其作者(1). 《孤独者》(2). 《八骏图》(3). 《猫城记》(4). 《夜风》(5). 《桂花蒸·阿小悲秋》答案:(1).鲁迅(2).沈从文(3).老舍(4).萧红(5).张爱玲7. 【匹配题】请匹配下列作品与其作者(1). 《封锁》(2). 《福贵》(3). 《幽冥钟》(4). 《会餐》(5). 《金发婴儿》答案:(1).张爱玲(2).赵树理(3).汪曾祺(4).阿城(5).莫言8. 【匹配题】请匹配下列作品与其作者(1). 《纪实和虚构》(2). 《孕妇和牛》(3). 《许三观卖血记》(4). 《莫须有先生传》(5). 《长河》答案:(1).王安忆(2).铁凝(3).余华(4).废名(5).沈从文9. 【单选】"流苏沉思了半晌,不由的恼了起来道:`你干脆说不结婚,不就完了!还得绕着大弯子!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这段话是表明A. 流苏不愿与柳原结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一)形成性考核1一、多项选择题(每题 4分,共 20分。
)1、《许三观卖血记》中,“他要一路卖着血去上海”其目的是________。
A、结婚B、为他的儿子一乐治病C、买粮D、仅仅为了体验卖血2、关于《呼兰河传》,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___。
A、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
B、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C、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D、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儿童的不同视角。
3、收在《彷徨》的,与《在酒楼上》同时期的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有_______。
A、《孔乙己》B、《孤独者》C、《离婚》D、《伤逝》4、都属于老舍创作的小说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老张的哲学》、《猫城记》、《结婚》、《断魂栓》B、《二马》、《猫城记》、《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C、《赵子日》、《骆驼祥子》、《断魂枪》、《茶馆》D、《正红旗下》、《龙须沟》、《月牙儿》、《四世同堂》5、《李有才板话》中被称为“抱粗腿、借势头、拜认恒元干老头。
大小事,强出头,说起话来歪着头。
”的是__________。
A、阎喜富B、阎恒元C、阎家祥D、小元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小说《边城》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集中代表,体现着他的人生理想和文学理想。
2、老舍小说《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
3、阿城的《棋王》描述了一个外号叫“棋呆子”的知青王一生的故事。
4、王蒙《春之声》中所用的基本结构方式是主人公的“意识流”5、《倾城之恋》是萧红写的小说。
6、《透明的红萝卜》创作于1985年,是一部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
7、阿城的“三王小说”是指《棋王》、《树王》和《孩子王》。
8、七公公是作品《纪实与虚构》中的人物。
9、“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瞿秋白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10、废名小说《菱荡》几乎没有故事,一切依赖景物组织。
三、简述题(每题 15分,共 30分)1、简述《许三观卖血记》的叙述风格。
2、《边城》中,翠翠、祖父、二老、大老……这样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却得不到他们所期望的幸福,作者对这样的悲剧有怎样的感悟和情感反应?四、论述题( 30分)要求:论述正确深入,举例恰当合理,文字流畅,逻辑清楚。
(不少于300字)《李有才板话》中,赵树理自觉地采用了农闲时农民爱听的“评书体”的方式,试从“评书体”这一角度分析这篇小说在结构、描写、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名著导读(一)形成性考核2一、多项选择题(每题 4分,共 20分。
)1、关于《棋王》,下列陈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代表了阿城的美学追求。
B、是改革开放后伤痕文学的代表作。
C、它力求揭示出普通人的生活追求。
D、刻画人物形象多用白描手法。
2、“张爱玲热”有过两次,分别是___________。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3、关于《正红旗下》,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_____。
A、以满族人生活为题材。
B、是老舍的自传体小说。
C、是老舍的最后一部小说D、全书共十一章,有序幕,有尾声。
4、《李有才板话》中,被选为村长的三个候选人是__________。
A、马凤鸣B、刘广聚C、张得贵D、陈小元5、属于《正红旗下》里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
A.、福海 B、大佬 C、七公公 D 、顺顺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岳之峰是王蒙小说《春之声》中的主人公。
2、小团圆媳妇是萧红小说《倾城之恋》中的人物。
3、“她不但自己爱赊,而且颇看不起不敢赊,不喜欢赊的亲友。
虽然没有明说,她大概可是这么想:不赊东西,白作旗人!”这个“她”是《正红旗下》里的大姐的婆婆。
4、《故里三陈》中写到了故乡的三个有特殊技能的人,其中被称为“向大人”的瓦匠是陈四。
5、“黑孩”、翠翠都是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的人物。
6、铁凝在《孕妇和牛》中着重传达一种对生命的婉约和谐的情绪。
7、《许三观卖血记》有意强化对话并重复使用同样的语句,在小说的结构和节奏上造成了一种复沓的效果。
8、《透明的红萝卜》中,悄悄离开工地的人是老铁匠。
9、《铸剑》选自鲁迅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10、《子夜》中的“诗人”是赵伯韬。
三、简述题(每题 15分,共 30分)1、简述《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2、《倾城之恋》中多次出现“墙”这一意象,你认为“墙”的象征意义可以做怎样的理解?四、论述题(30分)如何理解下述段落中“红萝卜”意象传达的情绪和感觉?“他看到了一幅奇特美丽的图画:光滑的铁砧子,泛者清幽幽蓝幽幽的光。
泛者清幽幽蓝幽幽的光的铁砧子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
红萝卜的形状和大小都像一个大个氧梨,还拖着一条长尾巴,尾巴上的根根须须象金色的羊毛。
红萝卜晶莹透明,玲珑剔透。
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孕包着活泼的银色液体。
红萝卜的线条流畅优美,从美丽的弧线上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
光芒有长有短,长的如麦芒,短的如睫毛全是金色……”———莫言《透明的红萝卜》名著导读(一)形成性考核3一、多项选择题(每题 4分,共 20分。
)1、有关鲁迅《铸剑》的解说,正确的选项有______________。
A.《铸剑》选自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B.《铸剑》取材于《列异传》、《搜神记》、《吴越春秋》、《赵绝书》。
C.小说中“剑”是小说主人公“黑的人”的精神象征。
D.小说“复仇”主题鲁迅式的开掘与展开,是在复仇完成以后开始的。
2、关于《许三观卖血记》的情节,表述错误的有_________。
A、在大跃进时期,许三观一家一直在丝厂食堂吃饭。
B、为了渡过水灾和荒年的困苦时期,许三观一家以多睡觉,少活动的方式战胜饥饿。
C、许三观过生日时,他拿出所有积蓄做了爆炒猪肝给孩子们吃。
D、许三观的儿子一乐闯了祸,他因此踏上了去上海借钱的路。
3、下列小说,属于余华创作的有___________。
A.《许三观卖血记》 B、《活着》C、《我没有自己的名字》D、《褐色鸟群》4、对《春之声》中的主人公岳之峰回家乡的原因表述错误的有__________。
A、父亲病危,家人急速劝归B、思乡心切,渴望见到父亲C、父亲摘掉了地主的帽子D、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5、关于《子夜》,比较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____。
A、是描写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B、它包容着农村和城市的革命运动C、它包容着都市金融市场的搏斗D、它包容着工业上的风波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 20分)1、《李有才板话》中描写了两个乡村干部,一个是章工作员,,另一个是被称为“吃烙饼干部”的人______________。
2、《透明的红萝卜》与一般的以“故事”为主的小说不同,它着重传达的是一种“感觉”,具有______________的神话色彩。
3、《许三观卖血记》有意强化对话并重复使用同样的语句,在小说的结构和节奏上造成了一种____________的效果。
4、___________的小说《棋王》描述了一个外号叫“棋呆子”的知青王一生的故事。
5、王蒙《春之声》中所用的基本结构方式是主人公的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是女作家王安忆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
作者从个人经验入手来书写自身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
7、萧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描写童年生活的回忆体小说。
8、陈泥鳅是《故里三陈》中用白描手法刻画的_________________医生。
9、“她不但自己爱赊,而且颇看不起不敢赊,不喜欢赊的亲友。
虽然没有明说,她大概可是这么想:不赊东西,白作旗人!”这个“她”是《正红旗下》里的__________________。
10、《倾城之恋》中的女主人公是出身破落大族的闺秀_____________。
三、简述题(每题 15分,共 30分)1、《棋王》小说的主人公最关心两件事:一件是“吃”,一件是“下棋”。
你如何理解作品的这种安排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2、简述老舍的小说《正红旗下》的语言特点。
四、论述题(30分)试析下面段落的含义,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索?他看到了闷罐子车的破烂寒碜的外表:有的地方已经掉了漆,灯光下显得白一块、花一块的。
但是,下车以后他才注意到,火车头是蛮好的,火车头是崭新的、清洁的、轻便的内燃机车。
内燃机车绿而显蓝,瓦特时代毕竟没有内燃机车。
内燃机车拖着一长列闷罐子车向前行驶。
天上升起了月亮。
车站四周是薄薄的一层白雪。
天与雪都泛着连成一片的青光。
可以看到远处墓地上黑黑的、永远长不大的松树。
有一点风。
他走在了坑坑洼洼的故乡的土地上。
他转过头,想坐在多看一眼那一节装有小鸟、五月、烟草花和约翰·施特劳斯的神妙的春之声的临时代用的闷罐子车。
他好像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动人的歌。
他觉得如今每个角落的生活都在出现转机,都是有趣的,有希望的和永远不应该忘怀的。
春天的旋律,生活的密码,这是非常珍贵的。
———王蒙《春之声》名著导读(一)形成性考核4一、多项选择题(每题 4分,共 20分。
)1、关于《呼兰河传》,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___。
A、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
B、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C、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D、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儿童的不同视角。
2、二哥福海是《正红旗下》着重塑造的形象,对于这一形象比较正确的分析是______________。
A、他聪明伶俐,为人正派,又十分能干。
B、但有时又有些世故,有些油滑,遇事犹豫徘徊。
C、是畸形社会、腐朽的八旗制造就的精神上的空虚者。
D、是一个正在醒悟和寻找出路的满族下层青年。
3、关于《李有才板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李有才板话》是赵树理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描绘农村生活的小说。
B、它以人道主义的视角和观念去挖掘农民内心深处的东西。
C、小说运用了评书体的方式认识、体验农民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
D、反映了农民与地主间的阶级斗争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的巨大变化。
4、关于《棋王》,下列陈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代表了阿城的美学追求。
B、是改革开放后伤痕文学的代表作。
C、它力求揭示出普通人的生活追求。
D、刻画人物形象多用白描手法。
5、属于老舍创作的小说的有___________。
A、《二马》B、《猫城记》C、《我这一辈子》D、《四世同堂》二、填空题(每空 2分,共 20分)1、《许三观卖血记》第28章中作者为了强化戏剧效果,安排了两个章节,使无奈、悲哀的卖血事件具有了诙谐的意味,它们分别是大量的喝水和__________。
2、小说___________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集中代表,体现着他的人生理想和文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