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酒驾的危害分析

合集下载

酒驾危害无穷

酒驾危害无穷

酒驾危害无穷酒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行驶的行为。

酒驾行为不仅违反交通法规,更是一种危害社会安全的恶劣行为。

酒驾不仅威胁驾驶人自身的生命安全,也危害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本文将探讨酒驾危害,并提出相应措施以减少酒驾的发生。

1. 酒驾的危害酒驾危害无穷,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道路安全风险增加酒后驾驶降低了驾驶者的反应能力、判断力和协调能力,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酒驾者在紧急情况下无法正确做出反应,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并给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伤害。

1.2 伤害自身与他人生命酒驾不仅对酒驾者本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也可能危害其他行人、乘车人或其他车辆的生命安全。

交通事故中的伤亡往往是不可逆转的,每一次酒驾事故都可能带来长远而深远的伤害。

1.3 造成财产损失除了危害生命安全,酒驾也常常导致财产损失。

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损毁、房屋受损以及其他财产损失,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同时也降低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 减少酒驾的措施为了减少酒驾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制作宣传广告、举办交通安全讲座等方式,提高公众对酒驾危害的认识。

同时还可以通过媒体渠道广泛传播酒驾事故的案例,警示各界人士远离酒驾。

2.2 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酒驾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加强交警执法力度、加强道路巡逻等方式,加大对酒驾者的查处力度。

同时,对于酒驾行为,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给予惩罚,使其产生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2.3 设立酒驾检测站在重点区域设立酒驾检测站,通过对过往车辆进行呼吸酒精测试或血液检测,及时查处酒驾行为。

酒驾检测站的设立可以有效地阻止酒驾者上路,起到预防和遏制酒驾行为的效果。

2.4 加强饮酒文化建设加强对饮酒文化的引导与教育,强调文明饮酒,倡导节制饮酒。

通过加强公众的饮酒安全意识,减少酒驾行为的发生。

同时,各界人士也应提供更多无酒精饮品的选择,减少酒驾的诱因。

关于酒驾醉驾的剖析报告

关于酒驾醉驾的剖析报告

酒驾醉驾的剖析报告背景酒驾和醉驾是指在饮酒后驾车行驶的违法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危害自身安全,还可能给他人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迅猛增长,而同时饮酒文化也逐渐普及。

这导致了酒驾和醉驾问题日益突出。

分析问题分析1. 酒后驾车意识淡薄一些司机对于饮酒后驾车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对于自身能否控制好车辆并没有清晰的判断。

这种意识淡薄导致了很多人在喝了少量酒之后也选择开车回家。

2. 法律处罚不严厉目前我国对于酒驾和醉驾有一定的法律规定,但是处罚力度相对较轻。

一些司机认为即使被查到了也只需要支付罚款就能解决问题,因此对于酒驾和醉驾的违法行为并没有足够的恐惧。

3. 酒驾检测手段不完善目前的酒驾检测手段主要是通过呼气测试进行,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误差。

有些司机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规避呼气测试,从而逃避法律的制裁。

影响分析1. 道路交通安全问题酒驾和醉驾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司机在喝酒后反应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操作失误,从而引发事故。

这不仅危及自己和乘客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导致其他道路使用者受伤或丧生。

2. 社会治安问题酒后驾车不仅危害道路交通安全,也对社会治安造成了威胁。

一些醉酒司机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发生争吵甚至打架事件,给社会秩序带来不稳定因素。

结果1. 法律处罚加强为了解决当前酒驾和醉驾问题,需要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可以通过提高罚款金额、吊销驾驶证、刑事处罚等手段来加大对酒驾和醉驾的打击力度。

2. 宣传教育加强应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于酒后驾车危害性的认识。

可以利用媒体、社区活动、学校教育等方式,向公众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和交通安全常识。

3. 检测手段改进应该研发更为准确可靠的酒驾检测手段,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

可以考虑引入血液测试等更为科学的检测方式,从而有效降低酒后驾车者逃避检测的可能性。

建议1. 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于酒驾和醉驾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增加查处频次和规模。

饮酒驾驶等于害人害己

饮酒驾驶等于害人害己

饮酒驾驶等于害人害己饮酒驾驶是一种严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它不仅危害了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更对酒驾者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本文将从道德、法律和健康等多个方面来探讨饮酒驾驶等于害人害己的问题。

一、道德层面道德标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行为准则的基础,而饮酒驾驶作为一种危险的行为,与道德标准背道而驰。

饮酒驾驶不仅暴露了酒驾者自己对他人生命安全的漠视,更显露了其缺乏责任心和对社会秩序的尊重。

饮酒驾驶的行为既无法得到他人的谅解和原谅,也会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从而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法律层面从法律层面来看,饮酒驾驶是一种明确被规定为违法行为的交通违规行为。

各国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惩治酒驾行为,这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酒驾者一旦被查处,将会面临吊销驾驶证、交通罚款、刑事责任以及社会谴责等严厉的惩罚,这些严厉的制度和法规旨在遏制和消除酒驾带来的危害。

因此,饮酒驾驶者不仅会因自己的违法行为受到法律惩罚,也会给自己的未来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

三、健康层面饮酒驾驶不仅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也对酒驾者自身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酒精是一种强烈的神经系统抑制剂,对大脑的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判断力和协调能力会显著下降,这将大大增加驾驶的风险。

同时,饮酒还会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肝脏等多个器官造成损害,长期饮酒驾驶不仅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

综上所述,饮酒驾驶等于害人害己。

无论是从道德层面、法律层面还是健康层面来看,酒驾都是不可接受的行为。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牢记道德底线,遵守交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同时,政府和社会也需要加大对酒驾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宣传教育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来提高人们对酒驾风险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酒驾的氛围,共同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酒驾的危害与后果

酒驾的危害与后果

酒驾的危害与后果酒驾是指驾驶者在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法定限值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辆。

这种行为不仅违法,更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酒驾带来的危害和后果。

一、酒驾的危害1.影响驾驶能力酒精会影响人的感知能力、反应速度、判断力和注意力等关键驾驶技能。

在酒精的作用下,驾驶者可能无法正常观察和识别道路上的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以及其他车辆和行人的动态。

这种情况下,驾驶者很容易产生误判,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增加事故风险酒驾会明显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事实上,酒驾是导致交通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酒精会降低驾驶者的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同时,酒后驾驶还会引起驾驶者对风险的误判和对危险情况的反应迟钝,使得驾驶者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

3.影响他人安全酒驾不仅危害自己,也给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了风险。

当醉酒驾驶者与其他车辆或行人相撞时,不仅可能对其他人的生命造成威胁,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道义与法律问题。

二、酒驾的后果1.法律处罚酒驾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各国各地对酒驾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并设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这些处罚通常包括罚款、驾驶证暂扣或吊销、行政拘留、刑事处罚等。

根据不同法律法规和酒精含量的情况,处罚的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

2.生命健康损失酒驾不仅可能导致自身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也可能给他人带来伤害甚至致命。

交通事故往往是突发的,一瞬间的疏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被酒驾者撞击的行人、乘车人员或其他车辆驾驶者都有可能遭受严重伤害甚至丧生,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伤痛。

3.社会声誉受损酒驾行为不仅在法律上受到严惩,也会对个人的声誉造成严重损害。

酒驾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被公众知晓后,会影响到个人的形象和信用。

在现代社会,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是一个社会成员被普遍认可的重要因素,酒驾行为的曝光将使其在社会上失去信任和尊重。

酒驾危害生命零容忍态度

酒驾危害生命零容忍态度

酒驾危害生命零容忍态度酒驾,作为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严重威胁着公共安全和生命安全。

为了减少交通事故和遏制酒驾现象,社会各界对酒驾都持有零容忍的态度。

本文将讨论酒驾危害、零容忍态度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

一、酒驾危害生命的严重性酒驾是指驾驶员在饮酒后仍然驾驶车辆上路行驶。

酒精会影响驾驶员的反应能力、视觉能力、判断力和协调能力,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酒驾不仅危害驾驶者自身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导致其他行人和车辆的伤亡。

首先,酒驾会降低驾驶者对道路情况的觉察能力。

过量的饮酒会导致视觉模糊、注意力分散,从而无法正确判断前方的障碍物和其他车辆的状态,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其次,酒驾会影响驾驶者的反应和判断能力。

酒精会延缓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使驾驶者无法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

这将导致无法避免碰撞或无法及时采取紧急制动等行动,从而加重事故伤害程度。

最重要的是,酒驾可能导致生命的丧失。

不仅驾驶者自身面临生命危险,其他道路使用者也可能因为酒驾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每年因酒驾导致的交通事故造成数以千计的死亡和伤害,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二、零容忍态度的重要性为了有效遏制酒驾现象,社会各界对酒驾都持有零容忍的态度。

零容忍态度传递了社会对酒驾的严重性的认知,并对酒驾行为采取严厉的打击措施。

首先,零容忍态度可以提高社会对酒驾的警觉性。

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强烈谴责对酒驾态度的传递,可以使更多的人意识到酒驾的危害性。

对于那些有饮酒驾驶意图的人来说,他们将会面临社会的舆论压力和法律严惩,从而减少酒驾的发生。

其次,零容忍态度能够促使政府采取更加严格的法律措施。

在社会的共同呼吁下,政府可以加大对酒驾的惩罚力度,例如提高罚款金额、吊销驾驶证或判处刑罚。

这将对潜在的酒驾者起到威慑作用,减少酒驾行为的发生。

最重要的是,零容忍态度是保护生命的体现。

对于那些不顾他人生命安全的酒驾行为,社会绝不容忍。

倡导零容忍态度,意味着社会对每一个生命都负有责任,酒驾行为将无法得到任何容忍和宽恕。

酒驾事件研讨发言稿范文

酒驾事件研讨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酒驾事件研讨会议,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杜绝酒驾行为,共同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

在此,我代表全体员工,就酒驾事件谈几点看法。

一、酒驾的危害性酒驾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它不仅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还会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酒驾导致的交通事故高达数万起,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这些惨痛的案例警示我们,酒驾是交通安全的“杀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酒驾事件的原因分析1. 法律意识淡薄。

部分驾驶员对酒驾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

2. 社交应酬频繁。

在一些社交场合,人们为了表示友好,常常推杯换盏,导致酒后驾车现象频发。

3. 酒后驾车成本低。

相比其他违法行为,酒驾的处罚力度相对较轻,使得部分驾驶员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

4. 酒精依赖。

部分驾驶员存在酒精依赖,难以抗拒酒精的诱惑,导致酒后驾车。

三、加强酒驾防控措施1. 提高驾驶员法律意识。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让驾驶员充分认识到酒驾的危害性,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2. 强化执法力度。

加大酒驾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酒后驾车行为,形成震慑效应。

3. 加强社会宣传。

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酒驾的危害,提高公众对酒驾的认知。

4. 倡导文明驾驶。

引导驾驶员树立文明驾驶理念,自觉抵制酒驾行为。

5. 营造良好氛围。

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酒驾问题,形成人人抵制酒驾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1. 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明确驾驶员岗位职责,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培训。

2. 加强车辆管理。

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保养,确保车辆安全性能。

3. 建立奖惩机制。

对遵守交通法规、安全驾驶的驾驶员给予奖励,对酒驾行为进行处罚。

4. 加强驾驶员心理疏导。

关注驾驶员心理健康,帮助其克服酒精依赖等问题。

总之,酒驾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共同努力,坚决杜绝酒驾行为。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创造安全、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治理酒驾醉驾以案促改个人剖析材料

治理酒驾醉驾以案促改个人剖析材料

《治理酒驾醉驾以案促改个人剖析材料》酒驾醉驾,这一严重危害社会交通安全和公共秩序的行为,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作为一名[具体身份],我深刻认识到治理酒驾醉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意识到自身在这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学习和反思,以及对自身行为的深入剖析,我旨在找出问题根源,明确整改方向,以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

一、酒驾醉驾的严重危害酒驾醉驾所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且极其严重的。

从交通安全角度来看,驾驶员在饮酒后往往会出现意识模糊、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等情况,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给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据统计,每年因酒驾醉驾导致的交通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痛苦和创伤。

酒驾醉驾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扰乱了正常的交通运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它不仅是对法律的公然蔑视,更是对他人合法权益的侵犯,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酒驾醉驾还会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社会形象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一旦被查处,不仅会面临法律的制裁,还会在工作和生活中遭受他人的质疑和批评,给自己的发展带来诸多阻碍。

二、案例分析与反思通过对近期发生的一些酒驾醉驾典型案例的学习,我深受触动和启发。

这些案例中,有的驾驶员心存侥幸,认为自己酒量好、驾驶技术娴熟,不会发生意外;有的则在社交场合中禁不住劝酒,一时冲动犯下错误;还有的在面临压力和困境时,选择通过酒驾来逃避现实。

这些案例无一不警示着我们,酒驾醉驾绝不是小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反思自己,我也曾经在一些场合中存在对酒驾危害认识不足的情况。

有时候在与朋友聚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酒后驾车的风险,没有坚决拒绝朋友的劝酒;或者在自己感到疲惫和压力较大时,也曾有过酒后开车的念头,但最终都没有付诸行动。

然而,正是这种侥幸心理和对危险的忽视,让我意识到自己在抵制酒驾醉驾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短板和不足。

我应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酒驾醉驾的严重性,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杜绝任何酒驾醉驾的行为。

酒驾是不尊重生命的行为

酒驾是不尊重生命的行为

酒驾是不尊重生命的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酒驾已经成为一种极其不道德且不负责任的行为。

每年都有大量的交通事故因为酒驾而发生,这些事故往往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酒驾不仅危害自己的生命安全,更是对他人生命的不尊重。

本文将从酒驾的危害性、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以及解决酒驾问题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酒驾行为的危害性不容小觑。

酒精会使司机的反应能力和判断力下降,视觉和听觉也会受到抑制。

这些对驾驶操作的重要能力的影响,使得酒驾司机更容易发生事故。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酒驾导致的交通事故往往更加严重,导致的伤亡和损失更为惨重。

这不仅给伤者和他们的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也让整个社会背负了沉重的负担。

其次,酒驾对家庭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旦发生酒驾致人伤亡的事故,无辜的家庭将面临无法挽回的伤痛。

失去亲人的痛苦、经济赔偿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后果都会对家庭造成长期伤害。

同时,酒驾现象也给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通过司法程序追究酒驾责任,会使正常的社会秩序受到破坏,司法资源也会大量消耗。

因此,酒驾事故不仅伤害了单个家庭,也伤害了整个社会。

为了解决酒驾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酒驾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酒驾司机的惩罚力度。

通过提高罚款金额、驾驶证暂扣时间以及刑事处罚等方式来震慑潜在的酒驾者。

其次,社会应该普及对酒驾行为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通过举办宣传讲座、制作宣传片等方式,提高人们对酒驾危害性的认识,引导公众共同参与到防止酒驾的行动中来。

此外,酒驾司机的家人和朋友也需要积极参与,劝阻和制止酒驾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酒驾是一种不尊重生命的行为,它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为了减少酒驾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大法律的惩罚力度,增加宣传教育的力度,并鼓励家人和朋友积极劝阻酒驾行为。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减少酒驾事故,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让我们共同呼吁:拒绝酒驾,尊重生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小一部分。
酒精对驾驶的危害
4、心理变态
酒精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估计 自己,对周围人劝告常不予理睬,
往往做出力不从心的事。
5、疲劳
饮酒后易困倦,表现为驾车 行驶不规律、空间视觉差等 疲劳驾驶行为。
酒驾处罚标准
我国的相关法律将酒后驾车分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是根据驾 驶人员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值来界定的。所谓饮酒驾车,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 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所谓醉酒驾车,指 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根据计算,一般情况下饮用350ml(约相当于1小瓶)啤酒或半两白酒(20ml)后,血液酒 精浓度就可达到20mg/100ml,即达到饮酒驾驶的处罚条件;按照新交法规定,饮酒后 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 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法律处罚更加严厉:饮酒后驾车,处暂扣三个月机 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罚款。 当饮酒量上升至1400ml约相当于3瓶500ml啤酒或一两半白酒80ml时,血液酒精浓度 可达到80mg/100ml即可达到醉酒驾驶处罚条件: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5日以下拘 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醉 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0元罚款。
酒精对驾驶的危害
一、视觉能力降低
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醉作用,人 的手、脚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 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Βιβλιοθήκη 二、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
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 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 速度。
酒精对驾驶的危害
三、视觉障碍。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3%。就会导致视力降低,在这种 情况下,人已经不具备驾驶能力。如果酒精含量超过0.8%。,驾驶 员的视野就会缩小。至于醉酒的驾驶员,甚至只能感觉到周围环境的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 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 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 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不同的人喝同样的酒后,酒精浓度及其降幅会不同因为不同人的酶的活性不 同,而酶的活性很大程度取决于遗传基因,存在个体差异。人的“解酒酶” 和人的年龄、性别、体重等等都有关。但人的“解酒酶”并非一成不变,有 人在年轻时喝1两白酒就醉了,但几年后或许喝1斤白酒还不会醉,因为在人 体诱导下,酶的活性会慢慢增强。
二、酒精代谢过程需24-48小时
所谓的醒酒”就是酒精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这一过程中,起最大作用的便是 肝脏中的酶。当酒精(即乙醇)入血液后,在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作用下,变成 乙醛,乙醛又在乙醛脱氢酶作用下,变成乙酸,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 体外。喝酒后8-12小时,酒精在体内含量将大大降低,24-48小时会完全挥 发,达到正常。
三、醉酒后要二十四小时后才可以开车? 不同的酒的酒精含量也不一样,红酒、白 酒、啤酒,要看具体喝多少来定,不同度 数的酒,不同的人喝不同的量会相差很大。 有些人认为晚上喝酒,第二天就能开车。 这是不对的。对于具体的时间,目前没有 一个固定的说法。因为每个人喝酒的量不 一样,每个人对酒精的代谢也不相同,这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 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 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 驶证。
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也有人出现过前一天晚上喝酒,第二天开车还查出酒驾的 情况。
1、如果头一天喝得比较多,烂醉如泥,建议第二天最好别开车,至少要歇够二十四 小时,这样稳妥一点。
2、如果确实只是喝了少量的酒,比如一杯啤酒或者一两白酒,五个小时之后开车最 保险。
3、如果想早一点儿醒酒,可以多喝开水、蜂蜜水或者酸梅汤,也可适当小跑出汗。 4、如果喝了两瓶啤酒或者三两以上的低度数白酒,司机20个小时以后才能开车。
关于酒驾危害的认识
酒的类型 及成分
喝酒建议
酒驾
酒精对驾 驶的危害
酒驾处罚 标准
酒的类型以及成分
➢ 1、酒的类型。根据酒的制作不同可分三类: 一、是蒸馏酒(如各种白酒),常见酒后驾车造成交通事故发生 多是白酒(也称为烈性酒)引起的; 二、是发酵酒(如啤酒、果酒、黄酒等),啤酒在酒吧、夜总会销量最大,特点是浓度较低、
喝酒建议
一、酒后多久开车测不出酒驾? 啤酒五小时、白酒六小时以上。 先让我们记住酒驾、醉驾的标准: 醉驾标准:酒精浓度≥80mg/100ml 酒驾标准:
80mg/100ml>酒精浓度≥20mg/100ml. 测试1:喝三扎啤酒最快5小时后正常
女,51岁,酒量三扎啤酒,身高1.65 米,体重60公斤。饮用三扎啤酒 后,体内酒精含量为88.1mg/100ml (醉驾) 五小时后为43mg/100ml(酒驾)。
吸收快,易被人们忽视酒后驾驶发生交通事故;
三、是配制酒(如竹叶青酒、青梅酒、玫瑰酒),是以蒸馏酒或发酵酒作酒基,加用糖果汁 或水果香精色素添加剂配制而成,含乙醇较低,一般不易饮醉。
2、酒的乙醇含量。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人体内乙醇含量的计算方法为 :酒精(克)=饮酒数量(毫升)x酒精度数x 0.79酒精比重。白酒一般每100毫升 含乙醇约40~60毫克;果酒每100毫升含乙醇16~18毫克;啤酒每100毫升含乙 醇3~5毫克;葡萄酒每100毫升含10至15毫克。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喝一杯啤 酒(约200毫升),体内100血中含乙醇30毫克;喝一瓶啤酒(约600毫升),体内 100血中含乙醇80毫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