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亮度和色度测量仪作业指导书
影像仪作业指导书

影像仪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影像仪是一种用于捕捉、处理和显示图象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科研等领域。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操作人员提供关于影像仪的详细操作指导,以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二、设备概述1. 设备名称:影像仪2. 型号:XYZ-10003. 主要组成部份:图象传感器、光学系统、图象处理器、显示屏等。
三、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事先了解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穿戴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
2.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触摸设备的高温部件,以免烫伤。
3. 禁止在设备周围堆放易燃物品,以防火灾发生。
4.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设备连接正常,电源线插好并接通电源。
b. 打开仪器开关,待设备启动完成后,进入下一步操作。
2. 图象捕捉a. 将待拍摄的物体放置在影像仪的拍摄平台上。
b. 调整物体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图象清晰度和完整性。
c. 按下拍摄按钮,设备将自动捕捉图象,并保存到内部存储器中。
3. 图象处理a. 打开图象处理软件,导入所拍摄的图象。
b. 根据需要,进行图象的裁剪、旋转、调整亮度和对照度等操作。
c. 保存处理后的图象,以备后续使用。
4. 图象显示a. 将处理后的图象发送到显示屏上进行查看。
b. 检查图象的清晰度、色采准确性等指标,确保图象质量达到要求。
五、维护保养1. 每天使用结束后,应将设备进行清洁,特殊是镜头和传感器部份。
2. 定期检查设备的连接线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及时固定。
3. 定期校准设备,以确保图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者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六、故障排除1. 设备无法启动:检查电源线是否插好,电源是否正常。
2. 图象含糊:检查镜头是否干净,物体是否放置正确。
3. 图象处理软件无法打开:检查软件是否安装正确,电脑是否正常连接设备。
七、常见问题解答1. 问:如何调整图象的亮度和对照度?答:在图象处理软件中,有相应的调节选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测色仪作业指导书

测色仪(电脑配色系统)操作标准书一. 设备概况1. 设备型号:Color-Eye 7000A2. 生产厂商:Gretag Macbeth3. 制造日期:2004-1月4. 设备编号:DCS-Q-02二. 设备用途该设备主要用于塑料产品的色相数据的测色,根据测得的数据调整产品的色相,使之完全符合顾客的要求。
三. 开机1. 打开主电源(ON )。
2. 再依次打开分光仪(CE-7000A ),显示器,打印机,和电脑主机。
3. 预热30分钟后,鼠标点击桌面ProPalette 图标启动CCM 系统软件。
4. 开机时必须使用标准(黑、白两色)板来校正仪器。
(必须的一个步骤, 否则系统不能启动。
四.建立新规格、新色号1. 用Formulation 建立新颜色配方时,必须先对仪器进行校正,然后测三次标准板选择和CCM 中原始数据相近的数据,打开Formulation 根据组成在D 盘中建立STDN 标准,并进行存储。
选择色粉时主要选择:白、黑、红、绿、黄、蓝六种颜色的色剂。
2. 建立新规格:在电脑桌面上进入我的电脑,选择进入D :盘(CCM 数据),建立一个以新规格命名的新文件夹,然后保存。
3. 建立新色号:在测色主界面上点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新规格名称,再在(File Name )栏下保存所测数据,再点输入色号名称然后点OK ,程序自动进入测试界面,再测试标准色板点击选择(Edit Database……)进行名称修改。
五.正常测色1. 先点击再点击(Open Color Difference View)打开测试界面,选择测试光源。
在下拉菜单中选择(Instrument Angle),在子菜单中选择(Mode )打开对话框,选择测试方式:Reflectance (反射)或Transmittance (透射)。
(注:测透明色板时选择透射)2. 再点击(Open database)打开对话框点击(D :\)选择规格、色号,再点(Recall standard or trial data from database)打开对话框选择本次生产所需标准。
影像仪作业指导书

影像仪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影像仪是一种用于捕捉、处理和显示影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科学研究等领域。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影像仪,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准确获取影像数据。
二、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影像仪前,请确保已经阅读并理解本指导书的内容。
2. 使用影像仪时,应戴上适当的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对眼睛和皮肤造成伤害。
3. 请确保影像仪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并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物体发生碰撞。
4. 在清洁和维护影像仪时,务必断开电源,避免触电危险。
三、影像仪的基本操作1. 打开影像仪电源,等待其启动完成。
2. 将待扫描的物体放置在影像仪的扫描区域内。
3. 调整影像仪的设置,如分辨率、亮度、对比度等,以获得所需的影像效果。
4. 点击“开始扫描”按钮,影像仪将开始扫描物体并生成相应的影像数据。
5. 扫描完成后,保存影像数据到指定的存储设备或计算机中。
四、影像数据处理1. 使用影像处理软件打开保存的影像数据。
2. 根据需要,进行图像调整,如裁剪、旋转、放大缩小等操作。
3.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滤镜、增强算法等对影像进行处理。
4.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图像分析,如测量、计数、面积计算等。
5. 完成影像数据处理后,保存处理结果或导出为其他格式的文件。
五、影像仪的日常维护1. 定期清洁影像仪的外壳和扫描区域,使用柔软的布料擦拭,避免使用化学溶剂。
2. 检查影像仪的连接线是否松动或损坏,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3. 定期检查影像仪的光源和传感器,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如发现影像仪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六、故障排除1. 影像仪无法启动:检查电源线是否插好,确认电源是否正常。
2. 影像数据质量差:检查影像仪的设置是否正确,如分辨率、亮度等。
3. 影像仪无法保存数据:检查存储设备是否正常连接,确认存储空间是否足够。
4. 影像仪显示异常信息:根据显示的错误信息,参考用户手册或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色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色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试剂及其配制1.1 光学纯水:将0.2μm滤膜(细菌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在1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浸泡1h,用它过滤2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弃去最初的250mL,以后用这种水配置全部标准溶液并作为稀释水。
1.2 色度标准储备液,相当于500度:将1.245±0.001g 六氯铂(Ⅳ)酸钾(K2PtC16)及1.000±0.001g六水氯化钴(Ⅱ)(COCl2·6H2O)溶于约500mL水(1.1)中,加100±1mL盐酸(ρ=1.18g/mL)并在1000mL的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标线。
将溶液放在密封的玻璃瓶中,存放在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本溶液至少能稳定6个月。
1.3 色度标准溶液:在一组250mL的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分别加入2.50,5.00,7.50,10.00,12.50,15.00,17.50,20.00,30.00及35.00mL储备液(1.2),并用水(1.1)稀释至标线。
溶液色度分别为:5,10,15,20,25,30,35,40,50,60和70度。
溶液放在严密盖好的玻璃瓶中,存放于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
这些溶液至少可稳定1个月。
1.4 重要仪器1.4.1 常用实验室仪器和以下仪器。
1.4.2 具塞比色管,50mL。
规格一致,光学透明玻璃底部无阴影。
1.4.3 PH计,精度±0.1PH单位。
1.4.4 容量瓶,250mL。
2.测定步骤2.1试料将样品倒入250mL(或更大)量筒中,静置15min,倾取上层液体作为试料进行测定。
2.2 测定将一组具塞比色管(1.4.2)用色度标准溶液(1.3)充至标线,将另一组具塞比色管试料(2.1)充至标线。
将具塞比色管放在白色表面上,比色管与该表面应呈合适的角度,使光线被反射自具塞比色管底部向上通过液柱。
垂直向下观察液柱,找出与试料色度最接近的标准溶液。
如色度≥70度,用光学纯水(1.1)将试料适当稀释后,使色度落入标准溶液范围之中再进行测定。
影像测量仪作业指导书

影像测量仪作业指导书第一篇:影像测量仪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影像测量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现代测量设备。
它通过采集和分析影像信息,实现对物体尺寸、形状和表面特征等进行快速和精确的测量。
本指导书旨在介绍影像测量仪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正确使用和操作该设备。
二、影像测量仪的原理影像测量仪主要基于数字影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视觉算法。
当物体被测量时,影像测量仪会拍摄一系列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提取和分析图像中的特征点和边缘等信息,进而计算出物体的尺寸和形状。
具体的原理包括:1. 图像采集:影像测量仪通过镜头和光源将物体的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光照均匀、观察角度合适等因素,以确保获取到清晰的图像。
2. 特征提取: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影像测量仪能够自动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点、边缘等特征。
这些特征点和边缘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尺寸和形状。
3. 测量分析:基于提取的特征信息,影像测量仪可以进行测量分析。
它能够实现诸如长度、宽度、高度、角度、曲率等多种测量功能,且测量结果具有高精度和可重复性。
三、影像测量仪的使用方法为了正确使用影像测量仪,以下是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将影像测量仪放置在稳定的工作台上,并连接电源。
在使用之前,先进行设备的校准和调试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
2. 选择测量模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
常见的测量模式有点测量、线测量、圆测量、角度测量等,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测量任务进行选择。
3. 设置测量参数:根据被测物体的特性和测量要求,设定合适的测量参数。
例如,选择适当的曝光时间、对焦位置、分辨率等。
4. 进行测量: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影像测量仪的视野范围内,并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保持物体的稳定,并避免光线干扰和震动等因素。
5. 分析测量结果:完成测量后,使用影像测量仪提供的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可以通过软件提供的功能,测量物体的尺寸、形状、缺陷等,并生成报告。
影像仪作业指导书

影像仪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影像仪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和显示图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安防、工业等领域。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操作人员提供详细的使用指导,确保影像仪的正常运行和图像的高质量输出。
二、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影像仪前,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确保了解设备的安全操作要求。
2. 在操作过程中,应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以防止意外伤害。
3. 严禁将手指或其他物体伸入设备内部,以避免触电或其他危险。
4. 在清洁设备或更换部件时,务必先断开电源并等待设备完全冷却。
5. 若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或故障,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服务部门。
三、设备准备1. 确保影像仪已正确连接到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
2. 检查设备的各项指示灯,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检查设备的连接线路,确保与电脑或其他外部设备的连接正常。
四、操作步骤1. 打开影像仪控制软件,并登录操作界面。
2. 在软件界面中选择所需的操作模式,如拍摄、存储、回放等。
3. 根据需要设置图像的参数,如亮度、对比度、色彩等。
4. 将待拍摄的物体放置在影像仪的拍摄区域内,并调整物体的位置和角度,以获得最佳的图像效果。
5. 按下拍摄按钮,开始拍摄图像。
6. 拍摄完成后,可以对图像进行编辑和处理,如裁剪、调整大小、添加标记等。
7. 根据需要,选择存储图像的位置和格式,并保存图像。
8. 如需进行回放操作,选择回放模式,并浏览已存储的图像。
五、维护和保养1. 定期清洁设备的外壳和镜头,可使用柔软的干布轻轻擦拭。
2. 如发现镜头有污垢或指纹,可使用专用的镜头清洁液和清洁纸进行清洁。
3. 定期检查设备的连接线路,确保连接牢固。
4. 如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和维修。
六、故障排除1. 若影像仪无法正常启动,请检查电源线是否插紧,电源开关是否打开。
2. 若影像仪无法连接到电脑或其他外部设备,请检查连接线路是否损坏,连接口是否干净。
3. 若影像仪拍摄的图像模糊或有噪点,请检查镜头是否清洁,图像参数是否设置正确。
影像仪作业指导书

影像仪作业指导书
标题:影像仪作业指导书
引言概述:
影像仪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拍摄和显示医学影像,对医生诊断疾病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正确操作影像仪并确保影像质量,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影像仪的作业指导书内容和操作流程。
一、影像仪的基本操作
1.1 确保影像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2 打开影像仪电源并进行系统自检
1.3 选择正确的扫描模式和参数设置
二、影像仪的影像采集
2.1 准备患者并定位
2.2 调整影像仪位置和角度
2.3 开始采集影像并确保清晰度和对比度
三、影像仪的影像处理
3.1 对采集到的影像进行初步处理
3.2 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
3.3 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图像处理和测量
四、影像仪的数据存储和传输
4.1 将处理后的影像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
4.2 确保影像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4.3 根据需要将影像数据传输到其他设备或系统
五、影像仪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5.1 定期清洁影像仪外壳和镜头
5.2 检查影像仪各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5.3 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影像仪的性能稳定
结论:
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看出影像仪作业指导书对正确操作影像仪和确保影像质量非常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才能保证医学影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医护人员能认真学习和遵守影像仪的作业指导书,提高医疗影像工作效率和质量。
影像仪作业指导书

影像仪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影像仪是一种用于捕捉、处理和显示图象的设备。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关于影像仪的详细操作指导,匡助用户正确使用影像仪,以获得最佳的图象质量和性能。
二、设备概述影像仪由以下主要组件组成:1. 摄像头:用于捕捉图象的装置。
2. 显示屏:用于显示捕捉到的图象。
3. 控制面板:用于调整影像仪的设置和功能。
4. 连接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如电脑或者打印机)进行连接。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影像仪已正确连接电源,并处于待机状态。
b. 清洁摄像头和显示屏,以确保图象质量。
c. 确保连接接口与其他设备正确连接。
2. 打开影像仪a. 按下电源按钮,待影像仪启动完成。
b. 等待片刻,直到显示屏上显示出影像仪的主界面。
3. 调整设置a. 使用控制面板上的菜单按钮进入设置界面。
b. 根据需要调整图象亮度、对照度、色采等参数。
c. 确保设置的参数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并提供最佳的图象质量。
4. 捕捉图象a. 将待捕捉的对象放置在影像仪的拍摄区域内。
b. 确保对象处于清晰可见的位置,并调整焦距以获得清晰的图象。
c. 按下拍摄按钮,等待影像仪完成图象捕捉。
5. 图象处理a. 按照需要,使用影像仪提供的图象处理功能对捕捉到的图象进行处理。
b. 可以进行裁剪、旋转、调整颜色等操作,以获得所需的效果。
6. 图象保存与输出a. 选择保存图象的位置和格式,如JPEG、PNG等。
b. 确认保存路径和文件名,并点击保存按钮。
c. 如果需要,可以将图象通过连接接口输出到其他设备,如电脑或者打印机。
7. 关闭影像仪a. 在使用完毕后,按下电源按钮将影像仪关闭。
b. 等待影像仪完成关闭过程,并断开电源连接。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 图象含糊或者不清晰可能原因:- 摄像头未调整焦距。
- 摄像头或者显示屏有污垢。
解决方法:- 调整摄像头焦距,确保对象清晰可见。
- 清洁摄像头和显示屏,以提高图象质量。
2. 影像仪无法启动可能原因:- 电源未连接或者电源故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制定目的:
规范仪器操作人员的操作方法,保证仪器能在良好状态下运行,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LumiCol 1900的操作。
3.名词定义:
无
4.职责权限:
4.1检测员:依图像亮度和色度测量仪操作指导书操作仪器,完成相应的测试。
5.作业程序:
5.1 环境
5.1.1 温度:(10~35)℃
5.1.2 湿度:(40~70)%RH
5.2 仪器照片
外部照片内部照片
5.3 仪器能力范围:测量范围(0.01cd/m²~5000cd/m²);DUT与L1900面板之间最小距离
(220mm);常规测试时测量距离设定为500mm;
5.4 操作步骤
5.4.1 打开LumiCol镜头及电源
取下镜头盖子,打开镜头电源开关,如下图所示。
待指示灯显示绿色时,表示镜头进
入正常工作状态。
5.4.2 启动软件
如下左图,在桌面菜单中打开"LumiSuite"软件。
打开后的测试界面如图。
软件图标 打开后的测试界面
在测试界面中点击1处相机图标,在2处输入设备序列号,点击3处的箭头导入到configured device 中,点击4处后点击5处的connect 。
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连接成功后,如右图出现测量参数并且4处会变成绿色。
最后点击close 。
镜头盖子
镜头机身 指示灯
电源开关
1
2
3
4
5
连机顺序测量参数图在测试界面中,如下图所示点击1处文件夹图标,在2处点击Smart Analysis图标,并点击3处的Create。
创建OK后,如右图出现image窗口。
1
2
3
创建测试文件顺序 image窗口如下图所示,点击1处图标镜头就可以拍到显示屏。
此为实时画面。
实时画面图
5.4.3 对位
将显示屏放在测试平台上并切换画面到十字线画面,通过调节器调节平台位置,使用镜头十字线和显示屏红色十字线重合。
同时,通过调节镜头焦距使图像清晰。
5.4.4 测试参数设置
取消1实时画面,如下图所示依次设置2、3、4、5处的参数,其余参数按照系统默认参数。
1
机身
调焦旋钮
1
2、选择auto
3、选择3
4、选择Hybrid
5、实际测量镜头到显示屏之间的距离
5.4.5 均匀性测试
在界面中点击1处测试图标,待绿进度条消失,测试完成。
点击2处图标,将测试图片导入到3处project image中,右键重命名,白画面white 或黑画面black。
1
2
3
点击下图1处(PREPROCESSING),选择2处auto cropping,点击3处将auto cropping 导入至pipeling中。
Parameters中的参数值按照客户要求进行修改,如无特殊要求按照默认参数进行处理。
点击4处的run pipeling进行预处理。
点击下图1处(ANALYSIS ),点击2处的工具,在3的图像区域内随意画一个矩形,大小不限。
勾选4处;勾选5处;并在6处中选择客户提供数值,如无特殊要求选择“9”;均匀性测试结果在7处显示。
5.4.6 关机
测试完成后,先将镜头主机与电脑脱机,在关闭软件,关闭电脑主机,关闭镜头上的电源,将镜头的盖子盖上。
6. 维护保养:
6.1 使用前后需清洁镜头; 6.2 使用后应将镜头盖子盖上;
6.3 每个月对主机后的固定螺栓进行加固; 6.4 实验室人员做好仪器的日常点检记录。
1 2 3
4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