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告与通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通告,公告,公报区别

1.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它一般以国家各级领导机关的名义发布,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不使用这一公文文种。
但事实上,公告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已经扩大化,如法院的开庭公告、公示公告等等。
2.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告与公告有相似之处,这就是都面向全社会,都是知照性的。
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一方面表现为制发的主体有受限与不受限的不同——公告是有资格限制的,而通告则是任何机关、团体和单位都可以采用的;另一方面表现为涉及的内容有重要程度的差异——公告涉及的是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而通告涉及的则是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3.公报也称新闻公报,是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公开发布重大事件或重要决定事项的报道性公文,是党和国家经常使用的重要文种。
公报是应用写作的重要文体之一。
公报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和新闻性。
公告、通告的特点

2、发布内容不同: 通告涉及的内容是“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 项”,这些事项通常是各级机关单位业务 范围内的事项,但告知的对象是机关单位 以外的广大群众。 如:广东省卫生厅关于积极预防传染 病的通告 广州市公安局在春节花市期间对市内部分 路段实行交通管制的通告等,都是发文机 关的业务工作,而受众是广大人民群众。
3、告知范围不同:公告是面向国内外发布, 而通告是在相关范围内公布。 4、发布方式略有区别:通告可以张贴,而 公告一般不张贴。
目前,公告的使用比较混乱,主要 有两种情况:一是把公告当作“启事”、 “声明”、“广告”等用,望文生义, 以为“公告”就是公开告知有关事项, 如声明某业务与本单位无关,揭露有人 冒充某报记者行骗,也用“公告”;二 是“公告”代行“通告”,凡公布性事 项,事无巨细都用“公告”,甚至街道 告知居民领取物价补贴也用“公告”。 这些都是文种选用不当的表现。
东莞市婚姻登记管理中心通告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东莞市莞城街道 办事处婚姻登记处承担办理的婚姻登记工作将 于2005年1月1日正式移交市婚姻登记管理中心 负责。自2005年1月4日开始,请一方或双方户 口为莞城的婚姻当事人前往市婚姻登记管理中 心办理婚姻登记。 市婚姻电话: 2830292、2830293。 特此通告。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县航运管理所通告
为了疏通航道, ××县航运管理所决定于1983年1月25 日至3月31日挖掘××× 市建工局××处江弯供应站××路 堆栈码头的淤泥。届时挖泥船首、尾锚抛向上、下游各100米, 八字开锚抛向对岸60米(开锚设有红、白浮标)。为保证来 往船只顺利航行,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施工时间:每天6时至19时。 二、施工地点: ××处江弯供应站××路堆栈码头; 三、注意事项: (一)航经挖泥地段的船舶应离挖泥船信号灯三百米处 鸣笛一长声,以便挖泥船松缆让航,然后慢速通过; (二)锚泊区域内禁止其他船舶停靠; (三)锚泊区域内来往船只严禁追越; (四)如因气候影响不能按时完成挖坭任务,工程顺延, 工程结束后不再另行通告,以挖坭船信号灯消失为工程结束 标志。 年 月 日
公告、通告、公示的区别

公告、通告、公示的区别遴选考试中公告、通告、公示错用现象分析[公选王遴选网导语]公文改错是公务员遴选考试中的常考题型,尤其是15种常用公文之间的用法和区别要熟悉并掌握。
公告、通告与公示是公文写作中三个不同的文种,也是党政机关行文时经常用到的文种。
尽管这三类公文有其相同之处,都有公开告知的目的,但各有各的适用范围,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
一、发布的机关不同:公告发布的事项会对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有严格的制发权限的要求,其制发机关的层次级别较高,一般的基层机关通常没有制发公告的权力。
通告、公示的制发机关没有严格的级别限制。
二、发布的范围不同:尽管通告、公示都属于公开周知的告知性公文,但其告知的范围都没有公告发布的范围广;公告所发布的事项是向国内外发布,通告、公示发布的范围限于国内与此相关的一定范围内。
三、发布的目的不同:公告发布的目的是告知,所发布事项、传达信息让国内外都知道;通告发布事项的目的不仅让人知道,而且让人遵守;公示是公开某一信息,其目的不仅告知,而且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接受其监督。
在党政机关公文写作实践中,将三类公文混用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
案例一:××区人民政府关于国道××改线工程××段建设用地项目房屋征收的通告根据×发改投资〔2011〕××号立项批复和×府地〔2013〕××号建设用地批复,拟划拨××区××镇部分土地作为国道××改线工程××段建设用地。
现根据用地单位××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及区土地房屋征收办公室的申请,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国土部〈征收土地公告办法〉》和《××市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安置暂行办法》(××府办〔2011〕86号)等法律法规,将上述用地范围内房屋征收的相关事项公告如下:…………九、请有意参与本征收项目评估的评估机构,于公告发布之日起7日内到征收工作点报名。
1 公告与通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1公告与通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答:共同点:两者的内容都是公开的;都是代表政府或者一定的机构发布的。
不同点:(1)涉及范围:公告比通告涉及的范围广,公告发布一般没有限制,而通告则是在一定区域内发布。
(2)重要性:公告内容的重要性要大于通告。
(3)权威性:公告由国家各级政权机构发布,一般由省级以上人民大会批准,而通告的操作权限要低于公告。
通报与通知的区别。
二者在适用范围和功能、目的、行文方向和约束力、事项构成、所提要求、表达方法等方面不同1通报与通知的区别从通报与通知的特点和作用,可以看出它们的主要区别有:1.内容范围不同。
通知可以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批转和转发公文,传达需办理和周知的事项等;通报则是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交流重要的情况、信息。
两者虽然都有告知的作用,但通知告知的主要是工作的情况,以及共同遵守执行的事项;通报则是告知正反面典型,或有关重要的精神或情况。
2.目的要求不同。
通知的目的是告知事项,布置工作,部署行动,内容具体,要求受文机关了解要办什么事,该怎样办理,不能怎样办理,有严格的约束力,要求遵照执行;通报的目的主要是或交流、了解情况,或通过正反面的典型去教育人们,宣传先进的思想和事迹,提高人们的认识。
3.表现方法不同。
通知的表现方法主要是叙述,告知人们做什么,怎样做,叙述具体,语言平实;通报的表现方法则常兼用叙述、说明、分析和议论,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1.从适用范围上看,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用“通知”。
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用“通报”。
2.从目的上看,发通知是使受文单位了解发文单位要求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行动起来。
发通报则是使受文单位了解某一重要情况或典型事件,从而受到教育。
3.从效果上看,通知不允许任何一个受文单位在行动上有不同的表示(对特指单位的特例要求例外),通报的效果则视受文单位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公告和通告的异同

(2)对发文机关的限制性有较大不同
公告是一种高级别的文体,只有涉及全局性的重 大事项或法定事项时,才能由高级别的行政部门发 布,发文的权力被限制在高层行政机关及其职能部 门的范围之内。 具体说,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大 及其常委会),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其所属 部门,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行政领导机关,某 些法定机关,如税务局、海关、铁路局、人民银行、 检察院、法院,国家授权的机关如新华社等有制发 公告的权力。其他地方行政机关,一般不能发布公 告。党团组织及基层单位如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 等法规; 公布重大国家事务活动,如国家领导人出访、 任免、逝世;公布重大科技成果;公布有关 重要决定等:如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确 认全国人大代表资格的公告,新华社授权宣 布我国将进行向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的 公告。法定事项(公告)法定事项指包括按 照法律规定发布的公告,以及根据法律条文 向社会公布有关规定的公告,履行法律规定 必须遵循的程序。
通告可以在新闻媒体上刊登,也可以用红头文件 的形式下发,还可以公开张贴。
通告是一种高级机关和基层单位都可使用的文体, 不仅行政机关可以制发,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 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也可以制发。
(3)发布范围有所不同
公告是向国内外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采用的文种,它 的发布范围比较大,面向全国,有时面向全世界,遍示天下, 一体周知,接受的人越多越好。 譬如,我国曾以公告的形 式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一方面确立他们在我国科学界 学术带头人地位,一方面尽力为他们争取在国际科学界的地 位。这样的公告肯定会在世界科学界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 有关部门还曾在《人民日报》上刊登公告,公布中国名酒和 中国优质酒的品牌、商标和生产企业,已便消费者能认清名 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第九条规 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应当在十日内通 知债务人并且发布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 诉讼法》规定发布的公告种类繁多, 有通知权利人 登记公告,送达公告,开庭公告,宣告失踪宣告死 亡公告,财产认领公告,强制迁出房屋、强制退出 土地公告等。《国务院公务员暂行条例》第十六条 规定,录用国家公务员要“发布招考公告”。 《中 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发明专 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专利局应 当作出审定,予以公告。”
第六节公告 通告

第六节公告通告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一、公告与通告的相同点:(一)传播的公开性公告、通告,其内容不含任何秘密事项,因此公告、通告均不做内部行文,而是采用大众传播的方式,通过新闻媒介和公共场所张贴或向社会发布。
(二)对象的广泛性公告、通告的内容多为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知照对象广泛或者无特定对象,很多公告甚至向全世界发布。
(三)制作的灵活性二、公告与通告的不同点(一)对告知对象作用不同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具有周知性、社会性、新闻性,一般不对告知对象起规定、约束作用。
通告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既具有周知性,还具有政策性、规定性和专业性。
对告知对象有行政约束力和法律效力,违者将受到查处。
(二)传播范围不同公告的传播范围广泛,没有限定,既可以用于国内,亦可用于国外,对象多为社会各界人士及社会各个方面。
通告的传播范围有明确的限定,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对象多为国内某一地区、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群众及有关人员。
(三)发文机关级别不同公告涉及的内容多为国家的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因此公告的发文机关级别很高,必须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党政领导机关及其授权的新闻单位(新华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政府、国务院各部门。
通告的作者则无级别上的限制,各级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均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发布通告。
三、公告的类型与写法(一)分类及用途1、行政公告——这是国家机关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的公告。
2、专业公告——是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依据有关法令、法规,按法定程序发布的公告。
3、特指公告——这类公告是向特定的对象发布的。
(二)结构及写作要点:1、标题:①三要素齐全。
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②发文机关名称、文种③单独用文种做标题。
2、编号:公告的编号通常写法是“第X号”和“XXXX年第X号”,位于标题正下方,外加圆括号。
公告与通告的区别范文

公告与通告的区别范文《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明确规定,“公告”适用于国内外重大或法律事项的公告,“公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应当遵守或熟知的事项的公告。
1.公示与通告的区别:首先,内容属性不同。
公告用于“公告国内外重要事项或法律事项”,具有信息性和通知性的特点;与公告相比,公告内容为“在一定范围内应当注意或者知悉的事项”,具有明显的强制执行和告知性质。
二是通知范围不同。
向国内外读者和观众开放;通知的范围相对狭窄,只针对“一定范围内”的相关单位和人员。
三是权限不同。
公告通常是党和国家高级领导机关在宣布一些重大问题时使用的。
新华社、司法机关等政府部门也可以根据授权使用公告。
本通知适用于各级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目前,公告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严重的混乱。
在报刊杂志上,在公共场所的广告牌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企业的“感谢通知”、宣传产品质量的“通知”等等。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些做法都不规范、不恰当。
因此,这两种法律文件都失去了应有的权威性和对公众的约束力。
这一现象应引起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重视。
1.相似之处它们都属于公共文件。
在有效范围内,人们理解内容越多越好。
写作要求简短、通俗易懂、简洁庄重。
2.差异内容属性不同。
公告用于“公告国内外重要事项或法律事项”,具有信息性和通知性的特点;与公告相比,公告内容为“在一定范围内应当注意或者知悉的事项”,具有明显的强制执行和告知性质。
通知的范围不同。
向国内外读者和观众开放;通知的范围相对狭窄,只针对“一定范围内”的相关单位和人员。
权限不同。
公告通常是党和国家高级领导机关在宣布一些重大问题时使用的。
新华社、司法机关等政府部门也可以根据授权使用公告。
本通知适用于各级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3.定义本公告适用于国内外重大或法定事项的公告。
《通知》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应当遵守或者熟知的事项的公布。
2.公告和通告的一般书面形式:(1)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不得使用公示语撰写公示。
通告与公告

通告与公告一、通告与公告的定义与区别通告和公告都是用于向公众传达信息的文件,但它们在内容和用途上有一定的区别。
通告主要是针对特定范围内的人员,如企事业单位、学校等,用于传达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活动安排等信息。
而公告则是向更大范围的社会公众发布,内容涉及政策法规、公共事件、重要活动等。
简单来说,通告更注重内部管理,公告更注重对外宣传。
二、通告的特点与用途1.特点:通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内容较为具体,语言简练,条理清晰。
2.用途:通告主要用于以下场景:(1)传达重要文件和精神;(2)通报重大事故、事件;(3)发布内部管理制度、规定;(4)通知重要活动、会议;(5)其他需要告知内部人员的事项。
三、公告的特点与用途1.特点:公告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公开性和传播性,内容较为严肃,语言规范,结构完整。
2.用途:公告主要用于以下场景:(1)发布政策法规;(2)公告公共事项;(3)通报重要事件;(4)宣布重要活动;(5)回应社会关切等问题。
四、如何撰写通告与公告1.标题:简洁明了,突出主题,如“关于举办职工大会的通知”、“某项政策法规的公告”。
2.发文单位:注明发布单位名称,如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
3.发文日期:标注明确的发文日期,以便于公众了解文件的时效性。
4.内容:(1)通告:明确目的、范围和要求,详细说明事项,如活动安排、规章制度等;(2)公告:简要介绍背景、目的和内容,强调权威性和严肃性,如政策法规的发布、事件的通报等。
5.结尾:注明联系方式、反馈要求等,以便于公众咨询和反馈。
五、注意事项1.语言简练: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提高可读性。
2.结构清晰:使用段落、标题等方式,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内容。
3.合法合规:确保内容符合法律法规,不涉及敏感信息和隐私。
4.及时发布:根据需要,确保信息在适当的时间发布,以达到预期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公告与通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
共同点:
两者的内容都是公开的;都是代表政府或者一定的机构发布的。
不同点:
(1)涉及范围:
公告比通告涉及的范围广,公告发布一般没有限制,而通告则是在一定区域内发布。
(2)重要性:
公告内容的重要性要大于通告。
(3)权威性:
公告由国家各级政权机构发布,一般由省级以上人民大会批准,而通告的操作权限要低于公告。
通报与通知的区别。
二者在适用范围和功能、目的、行文方向和约束力、事项构成、所提要求、表达方法等方面不同1
通报与通知的区别
从通报与通知的特点和作用,可以看出它们的主要区别有:
1.内容范围不同。
通知可以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批转和转发公文,传达需办理和周知的事项等;通报则是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交流重要的情况、信息。
两者虽然都有告知的作用,但通知告知的主要是工作的情况,以及共同遵守执行的事项;通报则是告知正反面典型,或有关重要的精神或情况。
2.目的要求不同。
通知的目的是告知事项,布置工作,部署行动,内容具体,要求受文机关了解要办什么事,该怎样办理,不能怎样办理,有严格的约束力,要求遵照执行;通报的目的主要是或交流、了解情况,或通过正反面的典型去教育人们,宣传先进的思想和事迹,提高人们的认识。
3.表现方法不同。
通知的表现方法主要是叙述,告知人们做什么,怎样做,叙述具体,语言平实;通报的表现方法则常兼用叙述、说明、分析和议论,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1.从适用范围上看,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用“通知”。
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用“通报”。
2.从目的上看,发通知是使受文单位了解发文单位要求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行动起来。
发通报则是使受文单位了解某一重要情况或典型事件,从而受到教育。
3.从效果上看,通知不允许任何一个受文单位在行动上有不同的表示(对特指单位的特例要求例外),通报的效果则视受文单位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4.从事项的构成上看,通知要由受文单位做什么和怎么做两部分内容构成,一般直陈直述,不举例和议论。
一些生疏或不易理解的事项,可以偶尔举个例子,但不是为了论证,而是为了把问题说得更清楚,更具体,便于受文单位理解和执行。
但通报却不同,它的事项是由情况或事例构成,对情况或事例作简要的分析。
5.从所提要求上看,两者有显著的不同,首先是繁简程度不同。
通知提出的要求比较简短,甚至只有一句话。
通报提出的要求较复杂些,至少要对受通报单位和非受通报的受文单位分别提出要求。
其次,通知的要求是在通知形成时产生的,没有通知的出现,就没有执行要求可言。
通报的要求也可以在通报事项形成的同时提出,但它的精神是属于再现性的,强调性的。
这种再现性、强调性是与它的教育目的密切相关的。
最后,要求的必要性应有区别,有的通知要单独提出执行要求;有的也可不提要求,把事项写完就可以了;有的不把执行要求写在通知事项中,这种写法要不妨碍对通知事项的了解也是可以的。
但是通报则不然,除了情况性通报外,批评性通报,表扬性通报都要提出要求,但是要求不能写在通报的事项上,只能写在通报事项后,而且在内容上有
严格的限制,即通报的要求必须是通报事项的内涵所能引申出来的结论。
超过通报事项的内涵所引申出来的要求是不合适的,必须加以避免。
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与党的机关公文种类有所不同。
目前,国家行政机关适用的公文文种主要有13种,即:
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党的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14种,与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相比,没有命令(令)、公告、通告、议案,另有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
党政机关公文用纸幅面规格也不一样,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用纸幅面规格采用16开型(长260毫米,宽184毫米),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用纸幅面规格采用国际标准A4型(长297毫米,宽210毫米)
行政机关与党的机关共有文种9种:
决定、意见、通知、通报、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报告。
不同文种:
行政机关与党的机关相比,行政机关独有的文种有:
命令(令)、公告、议案、通告4种;党的机关与行政机关相比,党的机关独有的文种有:
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5种。
行政机关公文与党的机关公文的区别:
(1)性质、作用不同。
行政机关的公文具有法定效力,是依法行政和处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工具,是国家意志和权力的体现;党的公文具有特定效力,用于处理党务工作,是党的意志和权力的体现。
(2)制发主体不同。
行政公文的制发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党的公文的制发主体是党的组织。
(3)后果不同。
党的公文不承担行政带来的后果。
(4)政务和党务公文发送的行文形式、对象也是不尽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