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 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 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版)亲爱的同学们,半个学期的语文学习,我们感受了四季的不同风韵,领略了童趣盎然和哲思之美,体会了亲人们深沉的爱。

下面让我们继续跟随文字的脚步,去发现人间的温暖,获取可贵的感动。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来到“遇见初中,遇见美好”主题活动。

任务群一:遇见万物·与古人对话(24分)1.活动中小语制作了“聆听美好”主题手抄报。

下面是部分内容,请帮助他解决问题。

(8分)静①______(mì)的月,已经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像孩子天真的脸庞。

美丽的银光幽幽地照在树叶上,又轻轻地()回来,把树点②______(zhuì)成一片片,一点点,显得十分()。

温柔的银光一缕缕地洒在路上,像母亲的手在()着你;她又溜进人的心里,似春天融化的冰雪滋③______(r ùn)着你。

一阵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如此美好的月夜,我不忍心做其他的事。

这是一个特殊的夜,我不想把她惊动,我怕这位美丽的少女隐④______(nì)了。

恬静的夜,恬美的月儿,我想:今夜,倒上一杯香茗,摆上一盘可口的月饼,静静地倚在窗台上,不就恰若置身于世外桃源了吗?(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正确的汉字。

(4分)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A.反弹秘密抚爱B.反射神秘抚摸C.反弹神秘抚摸D.反射秘密抚爱(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一阵风吹来,树影摇曳着,月光、树枝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B.一阵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也跟着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C.一阵风吹来,月光摇曳着,树枝、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D.一阵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树影也跟着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2.为探究诗词中“自然景物”和“诗人情感”的关系,小文制作了有声手抄报。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哺.育(bǔ)迭.起(dié)彭湃.(bài)气冲斗.牛(dǒu)B.彷.徨(páng)花圃.(pǔ)深邃.(suì)迥.乎不同(jiǒng)C.呜咽.(yàn)山涧.(jiàn)徘.徊(huái)锲.而不舍(qì)D.亘.古(gèn)愧.怍(kuì)踱.步(duó)叱咤.风云(ch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屏障抱歉取谛心不在焉一泻万丈B.斑斓泛滥震悚大庭广众家喻户晓C.咀嚼烦锁卓越妇孺皆知酣然入梦D.惶恐懊悔诧异群蚁排衙鞠躬尽粹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__________永世长存。

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__________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__________。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__________历史的精神坐标。

A.功劳即使铭刻标注B.功勋即使铭记标记C.功绩无论铭刻标榜D.功勋无论铭记标注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电视剧《狂飙》讲述的是省督导组与京海市位高权重的贪腐分子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

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C.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养成饭来张口,衣来身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下列各项中结合语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面临祸患而不忘国家,这是忠心的表现:想到危难而不放弃职守,这是诚信的表现: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置生死于度外,这是坚贞的表现。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 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宁夏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 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宁夏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宁夏版)一、积累运用(35分)(一)语境默写。

(共10分,每空1分)1.一切景语皆情语。

《峨眉山月歌》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山、月、江水等景致,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家乡时的复杂情感。

诗人用一支笔写尽四季的景与情。

同样写春,李白说“(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因牵挂友人,连春日都显得凄凉悲惋;杜甫则说“(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借暮春的落花传达个人身世之悲和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同样写秋,曹操写下“(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显示出大海的波澜壮阔;而岑参低吟“(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通过断壁残垣间竞相开放的菊花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渴望。

(二)名著阅读。

(5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

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

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2.选文出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这里的“全县中最盛的会”指的是____________,在选文中“我”的心情从____________________变成要求背书时的紧张、害怕。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与运用(29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 朗润.(rùn) 应.和(yìng) 着.落(zháo) 精神抖擞.(sǒu)B. 贮.蓄(zhù) 莅.临(lì) 粗犷.(kuǎng) 咄.咄逼人(duō)C. 侍.弄(shì) 分歧.(qí) 一霎.(shà) 煞.有介事(shà)D. 攲.斜(qī) 啄.食(zhú) 难堪.(kān) 人声鼎.沸(dǐng)2. 下面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感慨澄清奥秘花团锦簇B. 确凿云霄博学各得其所C. 祷告遮蔽徘徊波光粼粼D. 静谧诀别烂漫翻来复去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C. 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D.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来)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B. 尊君在不.(同“否”)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C. 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D. 饭.疏食,饮水(动词,吃)逝者如斯.夫(代词,这,指河水)5. 下面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济南的冬天》先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写济南的冬天的山水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借月抒怀,表达被贬官后的郁闷之情。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进华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进华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进华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古诗文部分(27分)一、默写(6分)1.水何澹澹,______。

(曹操《观沧海》)2.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天净沙·秋思》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诗歌理解(4分)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这是一首______(体裁),该诗的作者是______(人名)。

(2分)7.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首联开篇点题。

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在江岸所见景色: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残夜未明之时,春意萌动的江南美景。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三、古文理解(17分)【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顾恺之哭桓温顾长康①拜桓宣武墓,作诗云:“山崩溟海②竭,鱼鸟将何依。

”人问之曰:“卿凭重③桓乃尔,哭之状其可见乎?”顾曰:“鼻如广莫长风④,眼如悬河决溜⑤。

”或曰:“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注释】:①顾长康: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晋陵无锡人。

东晋人。

桓宣武,即桓温,字元子,谯国龙亢县人,谥号宣武公,东晋时期政治家。

顾恺之曾在桓温手下任参军,得到桓温的赏识。

②溟海:大海。

③凭重:倚重。

④广莫长风:即广莫风,指北风。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24分)1.阅读语段,完成小题。

(4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领略时序之美。

春天,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惹得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hóu 咙。

夏雨一来,就更是另一番风情。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dānɡ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

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一年到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1)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 ①与轻风流水应和.(A.hé B.hè)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

( )②把一年到头贮蓄.(A.xù B.chù)的绿色全拿出来。

( )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 ①hóu ___咙 ②铃___dānɡ2.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6分)(1)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5)_____________,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_____________,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朱自清《春》)(7)按时温习是一件愉快的事,就像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8)“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 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 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山西版)一、古典之美(27分)(一)1.源远流长的古代诗文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课堂上,七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经典诗文·智慧光芒”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

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10分)2.《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细细赏读,我们能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更可见其表情达意的艺术匠心。

请仿照示例,从“动景与静景相映”“景色与情思相融”两个角度中任选其一,结合内容进行赏析。

(2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示例:简约与深细相依。

这首小令的前三句,共十八个字,写出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景。

但凝练而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

作者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二)【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乙】《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晓其意·体会内涵】3.古人重个人修养。

元方认为,和朋友相约,过了①__________________的时间还不到,是很无礼的行为;子夏主张要广泛学习且②__________________志向。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点期中测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点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B. 瞬间(shùn jiān)茅塞顿开(máo sè dùn kāi)C. 倔强(jué jiàng)赏心悦目(shǎng xīn yuè mù)D. 琳琅满目(lín láng mǎn mù)炽热(chì rè)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恍然大悟(huǎng rán dà wù)B. 水天一色(shuǐ tiān yī sè)C. 奋不顾身(fèn bù gù shēn)D. 遒劲有力(qiú jìng yǒu lì)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详细地描述了老农艰苦的劳动生活。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老师推荐了许多好书。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D.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4. 下列词语中,与“一日千里”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一蹴而就B. 一步一个脚印C. 一帆风顺D. 一举两得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座山像一只雄狮,屹立在天地之间。

B. 他的眼睛像两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心。

C. 她的笑声像春天的雨滴,滋润着大地。

D. 他的笔触像画家一样细腻,勾勒出美好的画面。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B.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7. 下列名言警句出自《论语》的一项是: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制卷人:姚智)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栖息(qī)应和(hé)蜷曲(quán)发髻(jì)B、黑痣(zhì)感慨(kài )威慑(shè)停滞(zhì)C、尴尬(gà)搓捻(niǎn )憔悴(qiáo)匿笑(nì)D、贮蓄(zhù)嬉戏(xī)脸颊(xiá)攥着(z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分歧瘫焕各得其所絮絮叨叨B、须臾祷告波光粼粼形影不离C、海鸥惭愧晃然大悟鸦雀无声D、诀别刹那洗耳躬听翻来覆去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防止意外伤害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要求各班加强安全教育。

B、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刻苦学习、讲究方法是关键。

C、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虽然是爱的抚慰,往往还有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态度。

D、“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4、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种感觉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引用)B、天色渐黑,我忽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

(比喻)C、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D、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反问)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时,按时。

)B、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省:三次进行自我检查。

)C、待君久不至,已去。

(去:离开。

)D、尊君在否?(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6、诗文默写(10分)(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论及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7)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名著阅读(2分)《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

阅读下面这则寓言,说出它的寓意。

马和驴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

在旅途中,驴对马说:“如果你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担。

”马不听。

驴精疲力竭,倒下死了。

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的背上。

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样不幸?我不肯分担一点点负担,却驮上了这全部的货物,还加上这张驴皮!”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综合实践活动。

(6分)学校将开展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活动。

清你积极参与这项活动,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1)请结合活动的主题,用简练的语言拟一条宣传标语以营造气氛。

(不超过20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对自己的母亲说一两句感恩的话,要求句子中能用到一种修辞手法。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你打算以怎样的具体行动感恩母亲。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42分)(一)咏雪(10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解释下列词语(4分)(1)内集__________________ (2)俄而________________(3)拟 ___________________ (4)因 ___________________10、翻译句子(2分)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2、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2分)(一)春(11分)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3、选文第①段和第②段分别是图和图。

(2分)14、选文第①段从感觉方面把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按下面要求,从文中摘抄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处(每空至少写两个词语)。

(4分)①触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

②嗅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

③听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

④视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

15、“密密地斜织着”一个“斜”字不仅在写春雨,而且也写了。

“黄晕”是写色彩的,与选段中写色彩的和两字呼应。

(3分)16、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仔细揣摸下列语句,并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

①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2分)(三)民工父亲的“幸福”(12分)(1)刚刚搬入新居不久。

这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

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温暖、清亮、宁静。

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2)突然,大门响起一阵很不规则的敲门声。

(3) “你找谁?”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

(4) “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

”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

(5) “什么事?你说吧。

”(6) “快到暑假了,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

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孩子描述清楚。

要是他来了,我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7)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

(8)我恍然大悟——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我答应了。

(9)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

他连声说道:“您真是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还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了工棚……”(10)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

小男孩十三、四岁,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明亮的双眸。

(11)“换上吧。

”我热情地说。

父子俩换上了鞋套,像是生怕将木地板踏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

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父亲对孩子说:“这位叔叔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建筑公司盖的。

我负责砌墙,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对了,爸爸也通过了中级工的考试。

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12)儿子听着,眼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

我又看到,一只小手和一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的腰板似乎挺直了许多。

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13)一会儿,这对父子就看完了我的新居。

退到门边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手,重重地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

我能带孩子到城里人家来看看,感受到了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

真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

一下子,我也感动了,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我差一点把那位民工父亲的“幸福”弄成了碎片,一种隐痛扎着我的心。

(14)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那孩子对他父亲说道:“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

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就好了。

”儿子的语气里有一种羡慕和向往。

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15)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16)听了孩子的一番话,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

(17)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腰杆努力地挺了挺。

(18)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善良!17.通读全文,说说民工父亲的“幸福”指什么?(写出两点即可)(2分)18.文中的“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的变化?(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开篇描写新居“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其用意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民工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结合上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第15段孩子要说的话续写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