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广播电视系统基本系统
广播电视系统基础知识课件

广播电视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广播电视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变,传输方式也从单一的无线传输发展到卫星、有线、互 联网等多种传输方式共存。
详细描述
在早期,广播电视系统主要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方式,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和损失。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逐渐 取代了模拟信号,提高了信号质量和传输效率。同时,传输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包括卫星传输、有线传输和 互联网传输等方式。
VS
ATSC标准
ATSC(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是美国数字电视广播的标 准,采用MPEG-2视频压缩技术,支持高 清晰度电视广播。
05
广播电视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广播电视系统的应用领域
新闻传播领域
。
教育领域
娱乐领域 公共服务领域
广播电视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信号的质量与干扰处理
信号质量
干扰处理
04
广播电视系统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国际广播电视技术标准
国际电联(ITU)标准
美国电视标准
我国广播电视技术标准与规范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NRTA)
GY/T系列标准
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标准
DVB标准
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是 欧洲的数字电视广播标准,支持多种传 输模式,包括卫星、有线和地面广播。
频谱管理
为了确保各种无线电业务的正常 运行,需要对频谱进行科学管理,
包括频率划分、频率分配和频率 使用等。
数字信号的传输原理
数字信号的特点
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数字信号的处理技术
03
网络课程-广播电视系统基本知识(教案).docx

第1章广播电视系统基本知识1.1 广播电视的发展史国外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史1875年,乔治.卡瑞(Goorgc Carey)在波士顿提出了一套将图像分为栅格形式的电视系统。
1883年圣诞节,德国电气工程帅尼普柯夫用他发明的“尼普柯夫圆盘”使用机械扫描方法, 作了首次发射图像的实验。
每幅画面冇24行线,尺图像相当模糊。
1897年德国人K. F.布劳恩发明了阴极射线管。
1908年,英国肯培尔.斯文顿、俄国罗申克无提出电了扫描原理,奠定了近代电技术的理论基础。
1923年,美籍苏联人兹瓦里金发明静电积贮式摄像管。
年发明电子扌丁书描式显像管,这是近代电视摄像术的先驱。
1925年,英国约翰.洛奇.贝尔德,根据“尼普科夫圆盘”进行了新的研究工作,发明机械扫描式电视摄像机和接收机。
当时価面分辨率仅30行线,扫描器每秒只能5次扫过扫描区, 画面本身仅2英寸高,一英寸宽。
在伦敦一家大商店向公众作了表演。
1926年,贝尔德向英国报界作了一次播发和接收电视的表演。
1927——1929年,贝尔德通过电话电缆首次进行机电式电视试播;首次短波电视试验;英国广播公司开始长期连续播发电视节目。
1930年,实现电视图像和声咅同时发播。
1931年,首次把影片搬上电视银幕。
人们在伦敦通过电视欣赏了英国著名的地方赛马会实况转播。
美国发明了每秒种可以映出25幅图像的电子管电视装置。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采用贝尔徳机电式电视广播,第一次播出了具有较高清晰度,步入实用阶段的电视图像。
1939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开始播送全电了式电视。
瑞士菲普发明第一台黑白电视投影机。
1940年,美国古尔马研制出机电式彩色电视系统。
1949年12刀17 口,开通使用第一条敷设在英国伦敦与苏登.可尔菲尔特Z间的电视电缆。
1951年,美国H.洛发明三枪荫罩式彩色显像管,洛伦期发明单枪式彩色显像管。
1953 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批准f NTSC (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Commi ttee) 兼容制彩色电视,并于1954年正式开播,从此开始了彩色电视广播的时代。
广播电视系统

广播电视系统概述•广播电视系统是一种用于广播的非专用电视系统它一般采用无线电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因此,也称为无线电视系统或开路电视系统。
现代的广播电视系统往往包括卫星广播电视系统(BSTV)。
•广播电视系统的终端设备是广播电视接收机(简称电视机)。
在电视机里,接收到高频电视信号后,经过一系列与发端对应的相反变换和处理,恢复出原来的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分别加到电视机中的显像管和扬声器上,从而再现发端的图像相声音。
广播电视系统概述电视系统的分类:•广播电视系统与应用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与无线电视系统;•模拟电视系统与数字电视系统;•普通电视系统与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单业务电视系统与多业务电视系统。
广播电视系统概述摄像机(1)测试信号发生器电视电影幻灯录像均衡放大器均衡放大器信号放大与处理编码器视频信号换换设备线路放大图像发射机伴音信号放大伴音发射机同步设备黑白接收机彩色接收机双工器(导演控制)(技术监测)城市间节目交换现场转播电视信号的产生在广播电视系统中,电视信号源产生的电视信号称为视频电视信号,而发射机发射的信号称为射频电视信号。
在电视台演播室里,产生视频信号源主要有:•摄像机、电视幻灯机、电视电影机、磁带录像机(数字/模拟)、测试信号发生器和激光视盘机等。
电视台的节目源来讲主要有:•电视实况转播车、转播卫星、城市问或国际间的微波中继线路等彩色电视摄像机摄像机是电视系统的最重要的信号源,其性能的优劣往往对整个电视系统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摄像机的性能要求:•分辨率要高。
好的水平分辩率可达750线,差的也不能小于300线。
•彩色逼真,轮廓清晰、灰度分明。
•失真与干扰要小。
•灵敏度要高。
较好的摄像机的灵敏度约在40lx左右。
•镜头口径及变焦比要高。
一般采用1~15倍的变焦镜头。
•使用特性要好。
要求调节简单、使用灵活、小型轻便等。
彩色电视摄像机的基本组成彩色摄像机主要有三管机和单管机两种。
一般构造类如下:(1) 摄像机头。
2第二章 电视传像基本原理2015

像素顺序传送示意图
3。扫描
• 将组成一帧图像的像素,按顺序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或 逆过程)称为扫描。 扫描的过程和我们读书时视线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 次进行的过程类似。从左至右的扫描称为行扫描;自上而 下的扫描称为帧(或场)扫描。电视系统中,扫描多是由电 子枪进行的,通常称其为电子扫描。 通过电子扫描与光电转换,就可以把反映一幅图像 亮度的空间与时间的函数,转换为只随时间变化的单值函 数(电信号),从而实现平面图像的顺序传送 L = f L (t ) 黑白图像: 彩色图像:
行扫描正程:从左到右;行正程时间 THt 行扫描逆程:从右到左;行逆程时间THr 行周期 : TH = THt + THr 行频: fH=1/TH (每秒行数) 场扫描正程:从上到下;场正程时间 TV t 场扫描逆程:从下到上;场逆程时间TVr 场周期 : TV = TV t+ TVr 场频: fV =1/TV (每秒行数)
[在逐行扫描中,场、帧(幅)是相等的] fF = fV
f
fH=1/TH
=1/(THt+ THr )
fV=1/TV =1/(TV t+ TVr )
• 电视系统中: THt >> THr TV t >>TVr 行逆程系数:α=THr /TH 场逆程系数:β= TVr /TV
(规定:18%) (规定: 8% )
•
我国电视标准规定: 同步信号顶的幅值电平:100% 黑色电平和消隐电平幅度:75% 白色电平幅度:10~12.5% 图像信号电平介于白色与黑色电平之间
黑白全电视信号(图)(正极性信号)
黑白全电视信号(图) (负极性信号)
我国广播电视扫描参数
扫描方式:隔行扫描。 行频 fH :15625Hz; 行周期TH:64μs 行正程时间THS:≥52μs 行逆程时间THR:≤12μs 每帧扫描行数Z:625行 每场扫描行数:312.5行 场 频 fV : 50 Hz ( 帧 频 25 Hz); 场周期TV:20ms 场正程时间TVS:≥18.4 ms 场逆程时间TVR:≤1.6 ms 每帧显示行数Z/:575行 每场显示行数:287.5行
第二章广播电视节目系统

第一节 广播电视节目的系统构成
➢专题型:相对于一般型节目而言,具特定内容范围、具有
指向性、集中性、系统性,用于满足人与社会的特定需要。 有些专题型节目具有固定节目名称和固定播出时间。
专题型节目在增强媒介适应环境、满足受众需求、集 中引导舆论,增强媒介自身竞争力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对象型:以特定的受众群体为对象,具有贴近性、层次性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21.2.621.2.6Saturday, February 06, 2021
➢ “子”节目:知识教育性节目、服务性节目
第一节 广播电视节目的系统构成
从节目的表现形态考察
根据受众需要和节目内容取向,分为:
➢ 一般型:节目内容取向和接受对象都具有最大的容量和一般性。
如:新闻节目、电视剧、广播剧等。
➢ 综合型:节目性能兼容、杂交、互相渗透。可发挥电视优势,为
各种层次、品位的受众提供各种各样的节目。
传输着文艺知识;
知识讲座性节目直接向受众介绍文艺知识。
案例分析: 第十五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1、《论语》中记载令孔子听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古乐是? A 燕乐 B 韶乐 C 胡乐 2、 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是下列哪位作曲家? A 约瑟夫 施特劳斯 B 约翰 施特劳斯 C 爱德华 施特劳斯 3、 苏轼诗“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赞美哪里的风光? A 黄山 B 洞庭湖 C 西湖 4、 略
《星光大道》本着“百姓自娱自乐”的宗旨, 突出大众参与性、娱乐性,力求为全国各地,各 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提供一个放声歌唱,展现自 我的舞台。栏目以唱歌为主,广泛吸纳多种表演 形式,以擂台赛的形式依次决出周冠军、月冠军 和年度总冠军。
第三节 文艺节目 ——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半壁江山”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网络广播电视台实施细则(暂行)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网络广播电视台实施细则(暂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网络广播电视台实施细则(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网络广播电视台安全播出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关于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意见》,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技术系统配置及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工作。
本细则中的网络广播电视台是指以宽带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为节目传播载体的电台、电视台。
第三条网络广播电视台主要由信源采集、内容生产、内容发布、增值服务、传输分发网络、业务运营管理、安全管理、监控辅助等子系统构成。
第二章系统配置要求第一节总体网络架构第四条网络广播电视台内部网络应根据应用系统、业务流程、数据流向和播出安全相关度进行网络结构设计,网络结构应有清晰的层次,以便于进行网络逻辑隔离、访问控制、结构调整和应急处理,不同网络边界之间应设置网络访问控制。
第五条核心网络的业务处理能力和网络带宽应具备冗余空间;应为网络设备、通信线路和重要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配置冗余,避免关键点存在单点故障,要定期对冗余配置进行验证测试。
第六条内部网络应根据业务类型、功能、重要性、工作职责、信息等级、服务流程、终端用户和物理位置等因素划分安全域,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业务边界应清晰;各安全域应当按照面临的风险,采用不同的安全防护策略和措施;后台管理、数据库、播出等相关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应有可靠的隔离防护措施。
第七条应采取措施使管理链路和数据交换链路隔离,通过专用内部管理网络访问管理设备,防止密码和管理信息泄露;采取可靠措施防止来自非授权IP地址的用户登陆管理网络设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实现数据安全交互。
任何用户的终端设备不应直接接入核心层网络设备;第八条当与外部网络互联时,应在网络边界系统设置病毒防范和防止网络攻击装置;应采取网络入侵防范和访问控制措施实现对进、出内部网络的服务和访问的审计和控制;内容制作系统、内容分发系统和内容传输分发网络之间应通过(虚拟)专网建立连接,以形成相对封闭的专用线路。
电视原理第二章 电视图像传送原理

29
第二章 电视图像传送原理
消隐信号分为行消隐信号和场消隐信 号。 行消隐信号的宽度为12 μs, 场消隐 信号的宽度为25TH+12 μs。 因为采用隔 行扫描, 奇数场的场消隐起点与前面的一 个行消隐差半行, 偶数场的场消隐起点与 前面的一个行消隐相差一行, 如图2-9所示。 行消隐信号和场消隐信号合在一起称为复 合消隐信号。
隔行扫描动画演示
18
第二章 电视图像传送原理
• 作业:
第二章 电视图像传送原理
2.2 黑白全电视信号
2.2.1电视图像基本参数 • 图像宽高比 • 图像宽高比也称幅型比。根据人眼的 视觉特性,视觉最清楚的范围是垂直视角 为15°,水平视角为20°的一个矩形视野, 因而电视接收机的屏幕通常为矩形, 矩形 画面的宽高比为4∶3。
第二章 电视图像传送原理
2.2.2 场频
选择场扫描频率主要应考虑不能出现 光栅闪烁。人眼的临界闪烁频率与屏幕亮 度、图像内容、观看条件以及荧光粉的余 辉时间等因素有关,为了不引起人眼的闪 烁感觉,场频应高于48 Hz。 随着屏幕亮 度的提高,屏幕尺寸的加大,观看距离的 变近,场频应相应提高。
22
第二章 电视图像传送原理
20
第二章 电视图像传送原理
矩形屏幕的大小用对角线长度表示, 并习惯用英寸作单位, 一般家用电视机的 35 cm(14英寸)、 46 cm(18英寸)、 51 cm(20英寸)、 74 cm(29英寸)等 都是指屏幕对角线长度。 观看电视的最佳距离分别为2 m、 2.5 m、 3 m、 4 m, 眼睛应与荧光屏中心处 在同一水平线。 为增强临场感与真实感, 还可加大幅型比, 例如, 高清晰度电视或 大屏幕高质量电视要求水平视角加大, 观 看距离约为屏高的三倍, 幅型比定为 21 16∶9。
《广播电视系统》课件

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的融合可以实现节目的在线点播、回放、互动等多样化功能。 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观看节目,并与其他观众进行实时交流。这种融合 模式不仅丰富了节目的传播方式,还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和粘性。
人工智能在广播电视系统中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人工智能技术为广播电视系统的内容制作、传输和播放提 供了智能化支持,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广播节目的制作与播放
广播节目的制作
相对简单,主要涉及录制、编辑和合成等环节,侧重于声音 的传播。
广播节目的播放
通过电台的发射设备,将节目信号传输到收音机等接收设备 上,听众可以随时收听。
广播电视系统的远程教育应用
远程教育概述
利用广播电视系统进行远程教育,可以实现异地教学和学习,具 有灵活性和广泛性。
特点
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受众广泛、视听结合等。
广播电视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从早期的无线电广播到电视广播,再 到数字电视和互联网广播的发展,广 播电视系统不断升级和变革。
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广播电视系统的传 输方式、信号处理、服务质量等方面 也在不断改进和提升。
广播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
信号源
02
对音频和视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降低数据量,提高传输效率
。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03
利用数字算法对信号进行滤波、去噪、增强等处理,提高信号
质量。
信号的接收技术
01
天线接收
通过天线接收无线电波,将信号 转换为电信号,再传输到电视机 或音响设备。
有线接收
02
03
网络接收
通过同轴电缆等有线介质接收信 号,直接传输到电视机或音响设 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微分
B: 积分
C: 触发器
D: PAL开关
答 案:
B
7 我国电视标准中,伴音调制信号的带宽为( )kHz。
A: 5 B: 15
C: 30
D: 130
答 案:
B
8 行偏转线圈中电流的波形是( )。
A: 方波
B: 脉冲波
C: 锯齿波
D: 正弦波
答 案:
C
9 行振荡器产生的振荡信号波形是( )。
A: 正弦波
答 案:
错误
9 通过改变调谐电压,可以实现电视频段间的切换。 ( )
答 案:
错误
10 复合同步信号的作用是保证图像和伴音信号间保持同步。 ( )
答 案:
错误
11 电视接收机使用微分电路分离场同步脉冲。 ( )
答 案:
错误
12 电视机整机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高频放大器的选择性。 ( )
答 案:
错误
13 遥控电视机中的各种控制参数都存储在ROM中。 ( )
A: 发射
B: 加速
C: 聚焦
D: 调制
E: 偏转
答
案: A, B, C, D
14 电视机中放通道的组成包括( )。 A: 输入回路
B: 中频放大器
C: 视频检波器
D: ANC电路
E: 同步分离电路
答 案:
B,
C,
D
15 显像管的电子枪由( ) 等组成。
A: 灯丝
B: 阴极
C: 栅极
D: 磁环
E: 石墨层
A: 遥控发射
B: 遥控接收
C: 微处理器
D: 节目存储器
E: 频道预选器
答 案:
A,
B,
C,
D,
E
23 自动消磁电路的组成包括( )。
A: 消磁线圈
B: 变压器
A: 方波
B: 脉冲波
C: 锯齿波
D: 正弦波
答C 案:
16 PAL制电视机对图像信号的解调采用的是( )。
A: 鉴相器
B: 鉴频器
C: 同步检波器
D: 包络检波器
答 案:
C
17 行输出管工作于( )状态。
A: 开关
B: 放大
C: 截止
D: 饱和
答 案:
A
18 同步分离电路中的积分电路用于从复合同步信号中分离出( )脉 冲。
行AFC电路、行振荡电路、行推动电路、行输出电路
7 场扫描电路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答 案:
场振荡电路、锯齿波形成电路、场推动电路、场输出电路
8 开关型稳压电源主要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答 案:
错误
14 在中放通道中,伴音中频与图像中频具有同样的放大增益。 ( )
答 案:
错误
15 彩色显像管偏转系统上的磁环可以调节光栅的中心位置。 ( )
答 案:
错误
16 电调谐高频头用改变变容二极管偏压的方法进行调谐。 ( )
答 案:
正确
17 电调谐式高频头中,通常采用开关二极管进行频段的切换。 ( )
D
23 电视接收机图像信号的清晰度由下列信号中的( )决定。
A: 亮度信号
B: 色度信号
C: 色差信号
D: 亮度和色度信号共同
答 案:
A
24 AFT电路的控制对象是( )电路。 A: 高频放大器 B: 高频头中的本振
C: 中频放大器
D: 视频放大器
答 案:
B
25 在电视机中,一般要求高频头具有( )dB的AGC控制范围。
A: 伴音制式转换电路
B: 视频检波电路
C: 伴音放大电路
D: 鉴频电路
E: 伴音功率放大电路
答 案:
A,
C,
D,
E
19 电视机中,AGC电路的控制对象是( )。
A: 高频放大器
B: 本机振荡器
C: 中放前级
D: 视频检波器
E: 预视放级
答 案:
A,
C
20 伴音通道的组成包括( )。
A: 视频检波器
答
伴音制式转换电路、伴音中放电路、伴音鉴频电路、低放电路、功
案: 放电路
5 扫描系统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同步分离电路、行扫描电路、场扫描电路
6 行扫描电路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答 案:
3 电视机遥控系统的组成包括( )。
A: 遥控发射器
B: 本机键盘控制器
C: A/D转换器
D: D/A转换器
E: 微处理器
答 案:
A,
B,
D,
E
4 行扫描电路的组成包括有( )。
A: 同步分离
B: 行振荡器
C: 行AFC电路
D: 行推动电路
E: 行输出级
答 案:
B,
C,
D,
E
5 AFT信号可以用于( )。
答 案:
<SPAN<
td>
9 开关稳压电源具有的特点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 案:
<P<
td>
10 中央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A: 30MHz
B: 31.5MHz
C: 33.57MHz
D: 38MHz
E: 39.5MHz
答 案:
A,
B,
E
10 彩色电视机的亮度通道主要由( )等组成。
A: 副载波陷波器 B: 延时电路
C: ACC电路
D: 视频放大器
E: 同步检波器
答 案:
A,
B,
D
11 电视机伴音信号所经过的路径有( )。
A: 行同步
B: 场同步
C: 复合同步
D: 消隐
答 案:
B
19 电视接收机中放幅频特性曲线在图像载频上下( )范围内,曲线 为一斜坡。
A: 0.60MHz
B: 0.65MHz
C: 0.70MHz
D: 0.75MHz
答
案: D
20 在电视机中,从全电视信号中分离出复合同步信号的电路是( )。
A: 积分电路
A: 10
B: 20
C: 40
D: 60
答 案:
B
4、多选题
1 变频电路的组成包括( )。
A: 输入回路
B: 高频放大器
C: 本机振荡器
D: 混频电路
E: 选频回路
答 案:
C,
D,
E
2 显像管内部包含的电极有( )。
A: 阴极
B: 阳极
C: 栅极
D: 源极
E: 聚焦极
答 A, B, C, E 案:
答 案:
正确
5 轮廓补偿电路(勾边电路)实质上就是一个亮度信号的高频补偿 电路。 ( )
答 案:
正确
6 ABL电路的作用就是控制显像管的电子束流,使其保持为某一个 值。 ( )
答 案:
错 ( )
答
案: 正确
8 行输出电路的作用之一就是向行偏转线圈提供线形良好的锯齿波 电压。 ( )
答 红外发射器、光电接收器、微处理器(CPU)、本机键盘、存储器、字 案: 符发生器
2、判断题
1 显像管灯丝的作用是发射电子。 ( )
答 案:
错误
2 显像管的阴极电压升高时,图像的亮度将增加。 ( )
答 案:
错误
3 行输出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 )
答 案:
错误
4 电视机第二伴音中频信号是由图像中频和第一伴音中频混频产生 的。 ( )
B: 6.5MHz阻波器
C: 鉴频器
D: 伴音中放
E: ATT电路
F: B. C. D. E.
答 案:
C,
D,
E
21 电视机开关电源的组成包括( )。
A: 整流电路
B: 滤波电路 C: 取样电路 D: 保护电路 E: 触发电路
答 案:
A,
B,
C,
D
22 遥控彩色电视机的遥控电路通常由( )等组成。
A: 稳定高频头的本振频率
B: 制式识别信号
C: 行场同步信号
D: AGC控制的取样信号
E: 作为自动搜索过程中的捕捉信号
答 案:
A,
E
6 电视机高频调谐器的组成包括( )。
A: 接收天线
B: 高频放大器
C: 本机振荡器
D: 混频器
E: 输入回路
答 案:
B,
C,
D,
E
7 彩色电视机电路中,经视频检波后输出的信号有( )。
答 案:
正确
3、单选题
1 1.电视机中放特性曲线的实际形状为( )。
A: 矩形
B: 三角形
C: 锯齿形
D: 草垛形
答 案:
D
2 彩色电视机中,中放AGC控制范围一般约为( ) dB。
A: 20
B: 40
C: 60
D: 80
答
案: B
3 在开关式稳压电源电路中,电源开关管工作在( )状态。
A: 放大
A: 高频头
B: 中放放大器
C: 视频检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