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风格特征
中世纪美术特点

中世纪美术特点(大致是5-17世纪)中世纪美术在长达一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由于基督教对于异教文化——即希腊罗马文化的排斥和摧毁,导致中世纪的美术从野蛮走来、从零开始。
2、中世纪美术带有极端强烈的宗教色彩。
作为基督教,它排斥一切异教的文化艺术。
在一开始,他们反对拜物教,所以不同意把宗教人物通过绘画或雕刻的形式表现出来。
直到他们认识到艺术是帮助他们宣传宗教的最有力的武器时,才开始借助于艺术的形式来宣传宗教,同时也是艺术在中世纪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创造了十分辉煌的中世纪艺术。
3、在中世纪漫长的一千年中,由于地区、民族和国家的不同,所以其每一个时期、每一个地区的艺术风格都不尽相同。
特别是在哥特时期以前,各地的拜占庭艺术、罗马式艺术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艺术风格。
新古典主义美术一、何谓新古典主义18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流行于欧洲的文艺思潮。
新古典主义者提倡古典主义的绘画传统。
重类型、轻个性、重形式、轻感情。
他们以古希腊、罗马的革命英雄主义题材内容为描写对象,其实质是以远古题材表现现代人的道德观念,为法国革命服务。
代表人物:大维特、安格尔。
浪漫主义美术19世纪上半期流行于欧洲的文艺思潮。
浪漫主义美术在表现内容上多取材于文学故事或现实生活。
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采取对角线式的构图形式,用“C”形“S”形组合,富于个性的线条,瑰丽的色彩以及强烈的明暗对比,造成画面热烈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特征。
代表画家有籍里柯、德拉克洛瓦等。
现实主义美术欧洲19世纪三十——六十年代的文艺思潮,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自然和社会,通过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描写,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
他们反对绘画脱离现实生活,反对学院派的因袭风气,重视创作的社会意义,力图如实地表现画家所生活的时代风貌。
代表人物:库尔贝、杜米埃、米勒等。
印象主义美术19 世纪后半期产生于法国的艺术思潮,印象主义画家受自然主义影响,力图如实地描绘所看到的一切。
14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主要种类:
圣遗物箱、十字架、圣书函、教堂用器皿、甲胄等
建筑装饰、室内装饰、家具装饰
圣遗物箱 安放基督教圣者遗物或骸骨的容器 中世纪工艺美术中最典型者
建筑形 造型分类 人物形 动物形
十字架
基督教标记、神的象征
寄托和浓缩了基督教的精神
一、日耳曼人的金属工艺
时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哥特时期 种类:祭坛装饰、圣遗物箱、十字架、圣书函 特征:带有较强的宗教性质
尼德兰——阿尔卑斯山以北 主要产地 英国 斯堪的纳维亚 西班牙
特色品种——丝麻交织凸花厚缎 纹样题材——动植物、风景、情节性图形 装饰风格——自然主义表现与中国丝绸纹样影响的巧妙结合 纹饰华丽、设色雅致、清新活泼、东方风韵
壁毯
中世纪建筑及室内装饰的主要织物 流行时间:罗马式和哥特式时期 中心地:法国(巴黎)、尼德兰
浅浮雕(古罗马传统牙雕技法的继续) 工艺手法
线刻
风格特征:技法娴熟、高贵优雅
二、哥特时期象牙工艺
中 心 地:法国
兴盛时间:13~14世纪
种
类:宗教器物装饰、镜箱、宝石箱、乐器、刀柄
装饰题材:骑士故事、日常生活情节 特 征:细腻优美、宗教趣味淡薄、人物表现理想化
象 牙 双 连 板 拜 占 庭 式
象 牙 袖 珍 礼 拜 坛
手 掌 形 圣 遗 物 箱 哥 特 式 约 14 世 纪
嵌 饰 十 字 架 哥 特 式 奥 地 利 1360
年
青 铜 镀 金 烛 台 罗 马 式 1104 1113
年 ~ 年
圣 餐 杯
圣 女 福 柯 遗 物 箱 奥 托 曼 帝 国
第四节
象牙工艺
代表时期:拜占庭时期和哥特时期 主要品种:宗教用具、家具及日用品装饰等
中世纪建筑艺术探索中世纪欧洲建筑的艺术特点

中世纪建筑艺术探索中世纪欧洲建筑的艺术特点中世纪欧洲建筑是一种独特而壮观的艺术形式,深深烙印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些建筑作品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宗教和文化背景,展现了中世纪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索中世纪建筑艺术的特点,包括建筑风格、结构设计和装饰元素等方面。
一、建筑风格1. 罗曼式风格罗曼式风格是中世纪欧洲建筑的重要代表,其特点是坚固、庄重和宏伟。
这种风格常用于修道院、教堂和城堡等建筑中。
罗曼式建筑的特点包括厚实的墙壁、圆形拱门、圆顶和尖顶。
建筑表面通常以石材作为主要材料,给人以坚固和庄严的感觉。
2. 哥特式风格哥特式风格是中世纪晚期的主流建筑风格,其独特之处在于尖顶、尖拱门和尖窗的设计。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垂直向上、线条多变和细致精美的装饰。
它代表着中世纪欧洲文明的高峰,常见于教堂和大教堂中。
二、结构设计1. 拱形结构中世纪欧洲建筑中普遍采用拱形结构,包括半圆拱和尖拱。
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分散建筑物的重量,提供更大的空间和高度。
通过使用拱形结构,中世纪建筑师们成功地创造了壮观而稳固的建筑。
2. 石雕装饰中世纪建筑注重细节的处理,常常使用石雕作为建筑的装饰元素。
这些石雕包括雕像、浮雕、花纹和凯尔特式的图案。
通过这些精细的装饰,建筑物展示出了饱满的艺术气息和精湛的工艺技巧。
三、装饰元素1. 窗户玫瑰花窗窗户是中世纪建筑中重要的设计元素,尤其是教堂。
中世纪欧洲教堂的窗户常常采用玫瑰花窗的形式,通过彩色玻璃和精细的雕刻图案,突出了艺术和宗教的意义。
2. 壁画和拱顶绘画中世纪欧洲建筑中的壁画和拱顶绘画是装饰的主要手段之一。
壁画通常用于教堂内部,描绘宗教故事和圣人传说。
拱顶绘画则通过在拱顶上绘制精美的图案和图像,增添了建筑的艺术氛围。
四、小结中世纪欧洲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成为历史上的瑰宝。
无论是罗曼式风格的坚固和庄重,还是哥特式风格的垂直和高耸,这些建筑都展现了中世纪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拱形结构、石雕装饰、窗户玫瑰花窗和壁画等装饰元素,中世纪建筑呈现出宏伟、庄重和精湛的艺术魅力。
中世纪美术工艺

哥特式建筑艺术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 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 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 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 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 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 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中世纪美术工艺
陶工艺
中世纪美术工艺
彩釉格子纹陶钵
中世纪美术工艺
白地彩绘陶
公元9世纪 拜占庭白色陶器多采用罗马 时代浮雕制陶的模印浮雕的装饰形式 再施 挂釉色而成 后来则直接在白色素胎上描绘 彩色 模印浮雕的装饰多是简单的十字架纹 样 鸟兽纹样。
造型
1.盘 钵 杯 壶 碗以及西长足的器皿等 2.教会或其他建筑室内装饰用的陶板 圣像 或者 壁画边框以及陶制的圣像等
彩色玻璃镶嵌画。 装饰地板、墙壁、廊柱是五颜六色的大理石,
柱头、拱门、飞檐等处以雕花装饰,圆顶的边缘时40具吊灯,教
坛上镶有象牙、银和玉石,大主教的宝座以纯银制成,祭坛上悬
挂着丝与金银混织的窗帘,上有皇帝和皇后接受基督和玛利亚祝
福的画像。 在17世纪圣彼得大教堂完成前,一直是世界
上最大的教堂。
中世纪美术工艺
中世纪美术工艺
三,剔刻装饰陶器
中世纪美术工艺
色彩:黄色,绿色透明面釉 风格:刻画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单纯,和谐, 质朴无华。
中世纪美术工艺
欧洲中世纪的工艺美术
中世纪美术工艺
时间:约公元五世纪---十四世纪 时代特点:基督教成为封建统治的有力支柱和 人们精神生活的寄托, 审美思想:“上帝就是美,美就是上帝。” 工艺美术的特征:带着明显的宗教性质。 工艺美术的成就: 1,独特而辉煌 2,欧洲 各国都各具特色 3,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或得新发展
中世纪美术特点知识讲解

中世纪美术特点中世纪美术特点(大致是5-17世纪)中世纪美术在长达一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由于基督教对于异教文化——即希腊罗马文化的排斥和摧毁,导致中世纪的美术从野蛮走来、从零开始。
⏹ 2、中世纪美术带有极端强烈的宗教色彩。
作为基督教,它排斥一切异教的文化艺术。
在一开始,他们反对拜物教,所以不同意把宗教人物通过绘画或雕刻的形式表现出来。
直到他们认识到艺术是帮助他们宣传宗教的最有力的武器时,才开始借助于艺术的形式来宣传宗教,同时也是艺术在中世纪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创造了十分辉煌的中世纪艺术。
⏹ 3、在中世纪漫长的一千年中,由于地区、民族和国家的不同,所以其每一个时期、每一个地区的艺术风格都不尽相同。
特别是在哥特时期以前,各地的拜占庭艺术、罗马式艺术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艺术风格。
新古典主义美术一、何谓新古典主义18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流行于欧洲的文艺思潮。
新古典主义者提倡古典主义的绘画传统。
重类型、轻个性、重形式、轻感情。
他们以古希腊、罗马的革命英雄主义题材内容为描写对象,其实质是以远古题材表现现代人的道德观念,为法国革命服务。
代表人物:大维特、安格尔。
浪漫主义美术19世纪上半期流行于欧洲的文艺思潮。
浪漫主义美术在表现内容上多取材于文学故事或现实生活。
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采取对角线式的构图形式,用“C”形“S”形组合,富于个性的线条,瑰丽的色彩以及强烈的明暗对比,造成画面热烈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特征。
代表画家有籍里柯、德拉克洛瓦等。
现实主义美术欧洲19世纪三十——六十年代的文艺思潮,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自然和社会,通过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描写,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
他们反对绘画脱离现实生活,反对学院派的因袭风气,重视创作的社会意义,力图如实地表现画家所生活的时代风貌。
代表人物:库尔贝、杜米埃、米勒等。
印象主义美术19 世纪后半期产生于法国的艺术思潮,印象主义画家受自然主义影响,力图如实地描绘所看到的一切。
中世纪工艺美术特点

阿尔弗雷德 大帝的珠宝
日耳曼人的金工
拜占庭的金工
哥特时期
总结
分为浮雕式和色彩式两种。前者在金银铜工件上作錾花装饰, 呈浮雕效果;后者在金或铜板上按照设计的图形,涂上透明或 不透明的玻璃质色粉,再烧制磨光而成。 宗教性质强烈,在圣十字架、圣遗物箱、圣书装帧、圣像障壁, 以及王冠和首饰运用广泛。
奥瑞乌斯抄 本封面
初期拜占庭陶器
白地彩绘陶器
剔刻装饰陶器
总结
以拜占庭为代表,具有比较完整的发展过程。 长期处于古希腊文化影响下。 陶器显得极为朴素。 从中可以看到东西文化的交流。
初期拜占庭陶器
白地彩绘陶器
剔刻装饰陶器
总结
西罗马帝国灭完前后 之哥特时期。用于装 饰祭坛、圣遗物箱、 十字架和圣书函,宗 教性质强烈。 技法为錾花技法(金 属片上錾出纹样,器 物本胎包金上施錾 花);金银丝细工; 金银错;珐琅和宝石 镶嵌。
玻璃器皿
彩绘玻璃窗
总结
总结
先用铅条编连成各种抽象的轮廓,然后再用小块的玻璃镶 嵌彩绘而成。 基本色调分为:红、蓝、紫3种。 具有单线平图似的绘画意趣。
法国夏特尔教堂彩绘玻璃 窗
玻璃器皿
彩绘玻璃窗总结Fra bibliotek总结特点: (1)玻璃工艺与宗教的联系紧密 (2)实用功能的器具性的玻璃制品较为有限。 (3)不论是立体的玻璃器具装饰,还是平面的教堂玻璃窗, 皆以彩绘纹样装饰。
初期拜占庭陶器
白地彩绘陶器
剔刻装饰陶器
总结
公元11世纪出现的新型陶工艺,源自西亚地区,拜占庭时期普 及。 赤褐色粘土制坯体→施挂白色化妆土→剔刻装饰→浸罩透明铅 釉 初期(公元11世纪)先以螺旋纹、曲线纹等,后以人物、鸟、 动物、鱼等。施挂釉主要是黄色和绿色,单纯和谐而质朴无华。 中期(公元12世纪中叶)出现剔刻技术,浅浮雕效果出现。白 色化妆土与红色底胎互相映衬。 后期(12世纪中叶以后)装饰技艺进一步提高,釉色多样。剔 刻纹样颇具魅力。 陶制圣母子像
(完整版)14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装饰技法:
1. 錾花
在金属片上錾出各种纹样,类似阴刻效果 在器物本胎包金(或银、铜镀金)上施錾花技法
2. 金银丝细工 3. 金银错 4. 宝石镶嵌
二、拜占庭的金属工艺
技法:铸造、雕金、錾花、镶嵌
浮雕式——在金、银、铜工件上作錾花装饰 种类
色彩式——在金或铜板上按照设计的图形,涂上 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质色粉,在烧制磨光而成
三、哥特时期的金属工艺
技术发展:金银薄板上收挑的人物、动物形体准确、凸凹分明 装饰技法:在浮雕式形象上施以半透明状的珐琅 珐琅工艺:在铜胎上雕金涂粉,然后烧制,称为“珐琅——镶嵌” 代表作品:圣母像
四、青铜工艺
圆雕人像 教堂大门 立柱 洗礼盘 吊灯 烛台
阿 尔 弗 雷 德 大 帝 的 珠 宝 世 纪 ~ 世 纪
世 纪
用 的 大 型 装 饰 幕 布
英 国 维 多 利 亚 和 阿
英 国 哥 特 式
尔 伯 特 美 术 馆
收
藏
其他工艺
玛 瑙 高 脚 杯 拜 占 庭 玛 瑙 、 宝 石 、 黄 金 皇 家 宴 会 用 具
.
圣 阿 维 托 斯 神 像
石 雕 着 色
法 国
世 纪
克 罗 地 亚 博 物 馆 收 藏
6
纹饰华丽、设色雅致、清新活泼、东方风韵
壁毯
中世纪建筑及室内装饰的主要织物 流行时间:罗马式和哥特式时期 中心地:法国(巴黎)、尼德兰
“
天 使 报 喜 ” 和 “ 基 督 受 难 ” 织 物
意 大 利
祭坛上的刺绣装饰 比利时 15世纪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收藏
丝 绸 织 物
教
堂
举
行 宗
约
14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古代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时期,通常被认为是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为了反对宗教神权的统治,推崇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并且认为从罗马帝国覆灭之后到文艺复兴之间的历史是野蛮黑暗的时代,是处于文明与复兴之间的时代,故称“中世纪”,后来这一名称被历史学家沿袭下来。
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的角色。
因此,也有人将欧洲中世纪艺术称为基督教艺术。
中世纪的艺术仍然丰富多彩,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确立时,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
同时,古罗马的文化传统,尤其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式样上,有一个漫长的融合改造的过程。
最后,基督教在地中海沿岸确立之后,在向西欧扩展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当地的文化成分,即所谓“蛮族艺术”,产生了一些新的样式,到公元10世纪前后,才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基督教艺术风格。
因此,欧洲中世纪艺术不能单纯理解为宗教艺术,而是在东方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蛮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艺术。
中世纪是一个基督教盛行和罗马天主教会主宰社会的时期,基督教的婚姻观念和性观念统治了当时欧洲的与性有关的一切活动。
宗教禁欲主义这一特点被统治阶级利用了,因为否定性欲、否定对今世幸福和快乐的追求,民众就不会奋起反对压迫和剥削,统治阶级的地位就巩固了。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会利用所掌握的权利,强制推行教士独身制和苦修制,教徒们禁绝性行为,基督教反对性甚至发展到反对婚姻。
一、早期基督教美术(公元2世纪—5世纪)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宣布这一曾经长期遭到罗马帝国镇压的新宗教为国教。
这时的罗马帝国已处于分崩离析的前夜,基督教作为下层人民的信仰和意识,为结束古罗马的千年帝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取得了合法地位之后,又作为统治者的工具来控制人民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风格特征
自西罗马帝国灭亡至文艺复兴的这段时间,史称“中世纪”。
一般认为,在欧洲美术史中,中世纪似乎是一个低落阶段,但工艺美术则是例外。
因为工艺品不仅仅是精神的产物,它还依赖于物质条件。
可以说,在中世纪艺术的各个方面中,工艺美术是取得了独特而辉煌的成就。
中世纪的工艺美术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装饰手法都获得了某些新的发展。
陶工艺、金属工艺、玻璃工艺,以及象牙雕刻和木工艺等无不令人注目。
中世纪的金属工艺,尤其是贵金属工艺相当发达。
这不仅是因为具有古罗马优秀的金工传统,而且揭开中世纪序幕的日耳曼人尽管文化不甚先进,但金工技艺在欧洲古代民族中却是出类拔萃的。
较之欧洲古代金属工艺,中世纪金属制品的明显特点是金属、珐琅和宝石镶嵌工艺的结合运用。
金属制作工艺特点虽然仍以传统的“錾花”和“收挑”为主,但技艺却更为熟练,特别是收挑工艺愈加精彩,浅浮雕、深浮雕式的人物、鸟兽生动工细。
中世纪金属工艺在欧洲各地区形成不尽相同的风格,另外,在漫长的1000年中,各阶段也表现出时代的艺术特征。
日耳曼人的珐琅和宝石工艺是在金属工艺上展开的。
大多用作装饰祭坛你、圣遗物箱、十字架和圣书函,带有较强的宗教性质。
此期錾花技法有两种:一是在金属片上錾出各种纹样,类似阴刻效果;二是在器物本胎包金上施錾花技法。
应该强调的是日耳曼人对于在金属器上作珐琅和宝石镶嵌是极为成功的,可以说自公元5世纪以后日耳曼人制作的宗教器物或其他装饰品,都广泛采用了这种镶嵌技法。
在拜占庭的金属工艺在铸造、雕金、錾花和镶嵌等都有相当的成就。
按金属器的艺术效果来看,可分作浅浮雕式和彩色式的两种。
总之,拜占庭的珐琅
工艺在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间十分兴盛,运用更加广泛,圣十字架,圣遗物箱,圣书装帧,圣象障壁,以及王冠和首饰等无所不有。
哥特时期的金属工艺较之日耳曼人又有所发展,尤其是后期在金银薄板上收挑的人物、鸟兽,凹凸分明,形体准确,显示了高超的工艺技巧。
有的还在这些浮雕式的形象上施以半透明状的珐琅。
就珐琅工艺而言与拜占庭也不完全相同,它往往是在铜胎上雕金涂粉,然后烧制,称为“珐琅-镶嵌”。
欧洲中世纪的象牙工艺十分兴盛,不仅品种丰富多彩,而且表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
中世纪的象牙工艺以拜占庭时期和哥特时期为代表。
在拜占庭时期象牙工艺与珐琅工艺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不少作坊直接接受宫廷或教会的控制,因此单纯的牙雕摆件很少,多是作为圣遗物箱、圣瓶盒、圣书函或二连圣象板、三连圣象板的雕刻装饰。
在装饰题材上最初受东方艺术的影响,出现过一些花鸟或几何纹样,后来渐以宗教故事和宗教人物为主。
在工艺手法上以浅浮雕为主,是古罗马传统牙雕技法的继续,线刻作品也时而可见。
欧洲中世纪的木工艺主要反映在各式家具的设计制作上。
欧洲的家具设计与制作工艺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中世纪的这项工艺正是自此基础上加以借鉴和发展起来的。
拜占庭的家具装饰基本上是承袭了希腊化时期的风格特征,但其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带上了宗教色彩。
除了拜占庭和中世纪早期日耳曼人对古传统家具的模仿以外,意大利和欧洲中、西部地区的中世纪家具可分为罗马式和哥特式两个时期。
欧洲中世纪的玻璃工艺也有相当可观的成就。
总体来说,此期的玻璃工艺有这样几个特点:玻璃工艺与宗教的联系紧密;具有实用功能的器具性的玻璃制品较为有限,而用于教堂装饰的玻璃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论是立体的
玻璃器具装饰,还是平面的教堂玻璃窗,皆以彩绘纹样加以装饰。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可以说是宗教的产物。
带有明显的宗教性质是中世纪工艺美术共有的特征。
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的发展,并取得了独特而辉煌的成就。
在神学思想的影响下,在教权的统治下,欧洲中世纪的工艺美术反映了当时特有的审美观念,强调神圣和威严,其基调是低沉而凝重的,表现出冷峻而肃穆、庄严而压抑的气息。
中世纪工艺美术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工艺美术与人们的精神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它不是通过存在于人们具体生活中的实用而达到一种享受和美感,而是通过宗教活动,将基督教精神渗透到人们心灵之中,以调节和平衡人们的心理活动,感化人们的精神世界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