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树状图求概率(1)

合集下载

九年级数学上册 3.1.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3.1.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课题:3.1.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教学目标:1.经历猜测、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等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数据的随机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通过试验进一步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的稳定性,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3.会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等方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4.在试验和收集数据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等方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难点: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等方法列举简单事件发生的所有结果.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做抛硬币试验并记录试验数据.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活动内容:(多媒体出示)思考下列问题:1.小明和小颖一起做游戏。

在一个装有2个红球和3个白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的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小明获胜,摸到白球小颖获胜。

(1)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2)如果是你,你会设计一个什么游戏活动判断胜负?2.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硬币落下后,会出现几种情况?分别是什么?每一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正面朝上反面朝上3.小颖小明和小凡都想去看周末的电影,但只有一张电影票,三人决定一起做游戏谁获胜谁就去看电影.游戏规则如下:连续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若两枚正面朝上,则小明获胜;若两枚反面朝上,则小颖获胜;若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则小凡获胜.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处理方式:第1、2个问题由学生口答,第3个问题可找2—3人回答,并适当阐述理由,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时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使学生再次体会“游戏对双方是否公平”,并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游戏公平吗”的含义是游戏的双方获胜的概率要相同.同时,巧妙的利用一个“如果是你,你会设计一个什么游戏活动判断胜负?”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及参与的热情,如果学生说出“掷硬币”的方法,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二、百花齐放春满园活动内容1:(多媒体出示)同学们,请将你们课前的试验数据汇总表进行分析,根据汇总过程及结果你会有什么发现?请把你的发现与大家交流一下.(附:试验数据表格)表格一:表格二:表格三:师:通过大量试验及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在一般情况下,“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发生的概率大于其他两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所以,这个游戏不公平,对小凡有利.处理方式:所同学在课前将小组内的试验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并根据汇总结果分析游戏是否公平?课堂上让学生适当交流通过实验发现的结论,然后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试验心得及发现的结论.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试验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通过试验数据的整理汇总,初步感受游戏的不公平性,并对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有个初步的了解.活动内容2:在这个问题情境中,小明、小颖和小凡获得电影票的概率究竟是多大?请同学们思考如下问题:(多媒体出示自主探究题目)师:经过同学们的认真思考及讨论,我们知道了无论抛掷第一枚硬币出现怎样的结果,抛掷第二枚硬币时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也是相同的.根据同学们自己列举的图示,我们改进之后可以形成如下形式:(利用多媒体出示以下内容)处理方式:学生结合自主探究题目,独自思考2分钟左右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利用幻灯片对第1、2题找1—2生进行回答,第三题在学生回答后提出“你能否尝试用图形表示它们的结果?”,在学生思考讨论后,根据巡查中学生出现的情况,找3---4个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其讨论结果.对学生在黑板上展示的讨论结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并利用多媒体展示规范的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列举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索,从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思维,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到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同的;第三问的设计先让学生尝试用图形表示出现的结果,既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又为下一步的教学作铺垫.然后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展示,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如何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列举一个事件发生的所有结果.三、学贵于行之活动内容1:我们已经能够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来列举一个事件发生所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你能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小颖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仔细审题,完整的写下你的答案.(多媒体出示学以致用题目)处理方式:找2生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处理,然后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在解题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列表或树状图后文字语言的描述,从而使解题过程更加规范.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练习了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的方法,同时又规范了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的解题步骤.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师:同学们,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在于及时的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你又有哪些困惑,提出来让大家来帮你解决.学生间畅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及困惑.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是知识沉淀的过程,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梳理,养成反思与总结的习惯,培养自我反馈,自主发展的意识.五、操千曲而后晓声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的收获一定很多!收获的质量如何呢?请完成下面的达标检测题.(多媒体出示)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能有5次正面朝上 B .必有5次正面朝上 C .掷2次必有1次正面朝上 D .不可能10次正面朝上2.小明把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纸板挂在墙上,玩飞镖游戏(每次飞镖均落在纸板上,且落在纸板的任何一个点的机会都相等),则飞镖落在阴影区域的概率是( )A.12B.13C.23D.143.从两组牌面分别是1,2的牌中各摸一张牌,则其牌面数字之和为3的概率为()A.13B.14C.12D.154.小红上学要经过两个十字路口,每个路口遇到红、绿灯的机会相同,小红希望上学时经过每个路口都是绿灯,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是()A.12B.14C.1 D.0处理方式:学生做完后,教师出示答案,指导学生校对,并统计学生答题情况.学生根据答案进行纠错.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当堂检测及时获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益、有所提高,明确哪些学生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六、学而时习之必做题:习题3.1 第1,2题.选做题:小明和小颖做掷骰子的游戏,规则如下:1.游戏前,每人选一个数字:2.每次同时掷两枚均匀骰子;3.如果同时掷得的两枚骰子点数之和,与谁所选数字相同,那么谁就获胜.板书设计:学生展示区。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第一课时 教案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第一课时 教案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教学设计第1课时用树状图和表格求概率教材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认识了许多随机事件,研究了一些简单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并对一些现象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对一些游戏活动的公平性作出了自己的评判。

本节主要通过对第1课时所做试验进一步分析,体会两步试验中“两步”之间的相互独立性,进而认识两步试验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及每种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概率.2.会借助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涉及两步试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良好思维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提高自身的数学交流水平,经历成功与失败,获得成功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学难点】1.能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不重不漏地列举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情况2.会用概率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问题:小明、小凡和小颖都想去看周末电影,但只有一张电影票。

三人决定一起做游戏,谁获胜谁就去看电影。

游戏规则如下:连续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如果两枚正面朝上,则小明获胜;如果两枚反面朝上,则小颖获胜;如果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小凡获胜。

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如果不公平,猜猜谁获胜的可能性更大?)【设计意图】使学生再次体会“游戏对双方是否公平”,并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游戏公平吗”的含义是游戏的双方获胜的概率要相同。

同时,巧妙的利用一个“如果是你,你会设计一个什么游戏活动判断胜负?”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及参与的热情,如果学生说出“掷硬币”的方法,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活动内容:(1)每人抛掷硬币20次,并记录每次试验的结果,根据记录填写下面的表格:次、400次、500次……时出现各种结果的频率,填写下表,并绘制成相应的折现统计图。

3.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1)

3.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1)
2.用列表法求概率时应注意什么情况? 用列表法求概率时应注意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务必相同.
做一做
连续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枚正面朝 上”“两枚反面朝上”“一枚正面朝上、一枚 反面 朝上”这三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相同吗?
先分组进行试验,然后累计各组的试验数据, 分别计算这三个事件发生的频数与频率,并由此 估计这三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议一议
在上面抛掷硬币试验中, (1)抛掷第一枚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 (2)抛掷第二枚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 (3)在第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情况下, 第二枚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它们发生 可能性是否一样?如果第一枚硬币反面朝 上呢?
习题
3.小明从一定高度随机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他 已经掷了两次硬币,结果都是“正面朝上”。那 么,你认为小明第三次掷硬币时,“正面朝上” 与“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同吗?如果不同,那 种可能性大?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伴交流。
小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 用列表法求随机事件发生的理论概率 (也可借用树状图分析)
3.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1)
学习方法报 数学周刊
小明、小颖和小凡都想去看周末电影,但只 有一张电影票,三人决定一起做游戏,谁获胜谁 就去看电影.游戏规则如下:
连续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若两枚正面朝上, 则小明获胜;若两枚反面朝上,则小颖获胜;如 果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则小凡获胜.
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
4
小颖获胜的结果有1种:(反,反),所以小颖获 胜的概率也是 1;
4
小所凡以获小胜凡的获结胜果的有 概率2种是:42(. 正,反)(反,正),
因此,这个游戏对三人是不公平的.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1)
懂得了 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基本稳定 于理论概率.
课后作业
1、课本习题1,2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
只有一张电影票,通过做这样一个游戏,谁 获胜谁就去看电影。如果是你,你如何选择?
随堂练习
解:(1)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 1 个球,恰好是红球 的概率为1.
4 (2)由题意列表如下:
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有 16 种,其中两次都为红球的情 况数有 1 种,则 P= 1 .
16
当堂训练
1、晓芳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有7次正面 朝上,当她抛第11次时,正面向上的概率为__1____。
试验总次数
探究活动
活动内容:
(3)由上面的数据,请你分别估计“两枚正面朝上” “两枚反面朝上”“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 这三个事件的概率。由此,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
从上面的试验中我们发现,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 率基本稳定,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一枚正面朝上、 一枚反面朝上”发生的概率大于其他两个事件发生的 概率。所以,这个游戏不公平,它对小凡比较有利。
充分混合后再随机摸出一球,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
为 4; (3)随9机从中一次摸出两个球,均为红球的概率是
2 5

小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
2、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时应注意什么情况?
学会了 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涉及两步试验的随 机事件发生的理论概率
明白了 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时应注意各种 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务必相同
4
4
P(小凡获胜)= 2 = 1 , 因此,游戏是不公平的。
42
利用树状图或表格,我们可以不重复, 不遗留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从而比较方 便地求出某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课件-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课件-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如果不公 平,猜猜誰 獲勝的可能 性更大?
教師啟發
第二環節: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活動內容:
(1)每人拋擲硬幣20次,並記錄 每次試驗的結果,根據記錄填寫 下麵的表格:
拋擲硬幣 應注意什麼 問題?
教師啟發
第二環節: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活動內容:
(2)5個同學為一個小組,依次累計各組的試驗數據, 相應得到試驗100次、200次、300次、400次、500 次……時出現各種結果的頻率,填寫下表,並繪製成 相應的折現統計圖。
大時,試驗頻率基本穩定,而且在一般情況下,“一 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發生的概率大於其他兩 個事件發生的概率。所以,這個遊戲不公平,它對小 凡比較有利。
第二環節: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深入探究:在上面拋擲硬幣試驗中,
(1)拋擲第一枚硬幣可能出現哪些結果? 它們發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樣? (2)拋擲第二枚硬幣可能出現哪些結果? 它們發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樣? (3)在第一枚硬幣正面朝上的情況下, 第二枚硬幣可能出現哪些結果?它們發生 可能性是否一樣?如果第一枚硬幣反面朝 上呢?
因此,我們可以用樹狀圖或表格 教師啟發 表示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
第二環節: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利用樹狀圖或表格,我們可以不重複,不
教師啟發
遺留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結果,從而比較方 便地求出某些事件發生的概率。
第三環節: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活動內容1:
準備兩組相同的牌,每組兩張,兩張牌的牌面數字 分別是1和2.從每組牌中各摸出一張牌,稱為一次試驗。 (1)一次試驗中兩張牌的牌面數字和可能有哪些值? (2)(同位合作試驗)依次統計試驗30次、60次、90 次的牌面情況,填寫下表: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3.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第 1 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经历猜测、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等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数据的随机性,记录数学活动经验.2.通过试验进一步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的稳定性,理解事件发生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并能用试验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加深对概率意义的理解.3.能运用画树状图和列表的方法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4.能利用概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概率对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发展应用意识.5.在试验和收集数据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会用树状图和列表的方法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难点:理解事件出现的等可能性,正确地分析出两步试验中出现的所有情况.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四、相关资源《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动画,《用列举法求概率——画树状图法》动画.五、教学过程【复习引入】问题(1)具有何种特点的试验称为古典概型?(2)对于古典概型的试验,如何求事件的概率?师生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回答:(1)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有限多个;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具有以上特点的试验称为古典概型.(2)对于古典概型的试验,我们可以从事件所包含的各种可能的结果在全部可能的试验结果中所占的比分析出事件的概率.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 包含其中的种结果,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 设计意图:通过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准备好知识基础.【探究新知】列举法:在一次试验中,如果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且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列举试验结果的方法,求出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这种求概率的方法叫列举法.师生活动:教师讲授,学生聆听,掌握列举法的定义.设计意图:因为教材没有列举法的概念,通过教师讲授,使学生对列举法有初步的认识.小明、小颖和小凡都想去看周末电影,但只有一张电影票,三人决定一起做游戏,谁获胜谁就去看电影.游戏规则如下:连续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若两枚正面朝上,则小明获胜;若两枚反面朝上,则小颖获胜;若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则小凡获胜.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做一做:连续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枚正面朝上”、“两枚反面朝上”、“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这三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相同吗?先分组进行试验,然后累计各组的试验数据,分别计算这三个事件复习的频数与频率,并由此估计这三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试验,交流数据并累计各组数据后再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中的游戏背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试验,经历猜测、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等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数据的随机性.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当试验次数越多,频率稳定,用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议一议:在上面掷硬币的试验中,(1)掷第一枚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n m ()m P A n(2)掷第二枚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3)在第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情况下,第二枚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如果第一枚硬币反面朝上呢?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分析、引导.教师分析:由于硬币质地均匀,因此掷第一枚硬币时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相同;无论掷第一枚硬币出现怎样的结果,掷第二枚硬币时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是相同的.本题中掷第一枚硬币和掷第二枚硬币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解:(1)掷第一枚硬币可能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两种结果;它们发生的可能性一样.(2)掷第二枚硬币也是可能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两种结果;它们发生的可能性一样.(3)在第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情况下,第二枚硬币可能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它们发生的可能性相同;如果第一枚硬币反面朝上也一样.利用树状图或表格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总共有4种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其中,小明获胜的结果有1种:(正,正),所以小明获胜的概率是14;小颖获胜的结果有1种:(反,反),所以小颖获胜的概率也是14;小凡获胜的结果有2种:(正,反),(反,正),所以小凡获胜的概率是24.因此,这个游戏对三人是不公平的.归纳利用树状图或表格,我们可以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从而比较方便地求出某些事件发生的概率.思考利用画树状图和列表的方法求概率时应注意些什么?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找学生代表回答,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答案.答:利用画树状图和列表的方法求概率时,应注意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要相同.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知道利用树状图和列表的方法求概率时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要相同.如果学生用其他的方法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的结果,也应给予鼓励,但引导学生对不同列举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体会画树状图、列表这两种方法的优越性.【典例精析】例小颖有两件上衣,分别为红色和白色,有两条裤子,分别为黑色和白色,她随机拿出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穿上,恰好是白色上衣和白色裤子的概率是多少?解:画树状图得: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恰好是白色上衣和白色裤子的有1种情况,恰好是白色上衣和白色裤子的概率是:1 4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如何规范应用列表法解决概率问题.此外,对于本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用画树状图法解答.【课堂练习】1.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编号为1,2,3的三个质地均匀、大小相同的球,从中随机取出一球记下编号后,放入袋中搅匀,再从袋中随机取出一球,两次所取球的编号相同的概率为().A.19B.16C.13D.122.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4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则两次摸出的小球的标号的和等于6的概率为().A.116B.18C.316D.143.小明对小红说:“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向空中扔3个硬币,如果它们落地后全是正面朝上,你就得10分,如果它们全是反面朝上,你也得10分,但是,如果它们落地时是其他情况,我就得5分,得分多者获胜,好不好?”小红说:“让我考虑一分钟,至少有两枚硬币必定情况相同,因为如果有两枚情况不同,则第三枚一定会与这两枚硬币之一情况相同.而如果两枚情况相同,则第三枚与其他两枚情况相同或情况不同的可能性一样.因此,3枚硬币情况完全相同或情况不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是一样的.但是小明是用5分来赌它们的,这分明对我有利,好吧,小明,我和你做这个游戏!”请问:小红的推理正确吗?参考答案1.C.2.C.3.解:首先利用树状图列出3枚硬币落地时的所有可能结果:由图可知总共有(正,正,正),(正,正,反),(正,反,正),(正,反,反),(反,正,正),(反,正,反),(反,反,正),(反,反,反)8种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其中3枚情况完全相同的概率是14,3枚情况不完全相同的概率是34.因为14×10<34×5,所以这个游戏规则不公平,对小明有利.小红的推理不正确.设计意图: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六、课堂小结1.列举法的定义:在一次试验中,如果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且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列举试验结果的方法,求出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这种求概率的方法叫列举法.2.适合用列表法解决概率的情况: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例如掷两枚骰子),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我们不妨把两枚骰子分别记为第1枚和第2枚,这样就可以用方形表格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3.适合用画树状图法解决概率的情况:用树状图列举出的结果看起来一目了然,当事件要经过多次步骤(三步以上含三步)完成时,用这种“画树状图”的方法求事件的概率很有效.注意:利用画树状图和列表的方法求概率时,应注意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要相同.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学习习惯,加深认识,深化提高,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七、板书设计3.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1)1.列举法的定义2.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课件(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课件(1)

课时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新课引入
问题 1. 还记得什么是等可能概型吗?
设一个实验的所有可能性的结果有 n 种,每次实验有且只有一种结 果出现,如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那么我们就称这个实验的结 果是等可能的.
课时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新课引入 问题 2. 如何计算等可能概型的概率?
先分组进行实验,然后累计各组的实验数据,分别 计算这三个事件产生的频数与频率,并由此估计这 三个事件产生的概率.
如何得 知概率?
课时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思考
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 连续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枚正面朝上”,“两枚反面朝上”, “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这三个事件产生的概率相同吗? 通过大量重复实验我们发现, 在一般情况下,“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产生的概率大于其他 两个事件产生的概率. 所以,这个游戏不公平. 它对小凡比较有利.
一般的,如果一个实验有 n 种等可能的结果,事件 A 包含其中 m 种结果,那么事件 A 产生的概率为:
P A =m. n
课时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新课引入
小明、小颖和小凡都想去看周末电影,但只有一张电影票,三人决定一 起做游戏,谁获胜谁就去看电影. 游戏规则如下: 连续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若两枚正面朝上,则小明获胜;若两枚反 面朝上,则小颖获胜;若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则小凡获胜.
课时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归纳
①总共有4种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②其中,小明获胜的结果有1种:(正,正). ③所以小明获胜的概率是 1 .
4
①写出总共有几种等可能结果. ②其中,要求的事件结果有几种. ③求出概率.
课时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针对训练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3.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第一课时).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3.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第一课时).

3.1用树状图或列表求概率(第一课时)一、课标要求:(一)内容要求1.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

2.能通过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了解事件的概率。

(二)数学思想方法(核心概念):本节课是简单的两步实验,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它的概率,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是:转化、类比、在树状图中体会几何直观。

本节课的核心概念为:模型思想、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上册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第一节第一课时,通过七年级下册“概率初步”的学习,学生已经通过试验、统计等活动感受随机事件发生频率的稳定性即“当试验次数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相应概率的附近”;体会到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学生已经获得概率的计算有两种方式:理论计算和试验估算。

本章第一节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等活动过程,然后学习计算这类事件发生概率的两种方法---画树状图和列表法。

本节共三课时,第一课时通过一个试验活动引出求概率的树状图和列表法,第二课时和第三课时分别选择不同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利用画树状图和列表法求出概率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1.学习条件和起点能力分析学生已经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随机事件,初步感受到数据的随机性,并研究了一些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对一些现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对游戏活动的公平性可借助概率作出评判;学生已经感受到了频率的稳定性,能理解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可用试验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

2.学生在七年级已经通过试验、统计等活动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的稳定性即“当试验次数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相应概率的附近”,初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实验的过程就是渗透“概率模型思想”的过程,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大脑中初步建立起了“概率是刻画现实世界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重要模型”,具备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相应的概率模型的意识、模型化思维和应用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树状图求概率
1.进一步理解有限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意义.
2.会用树状图求出一次试验中涉及3个或更多个因素时,不重复不遗漏地求出所有可能的结果,从而正确地计算问题的概率.
3.进一步提高运用分类思想解题的能力,掌握有关数学技能.
一、情境导入
学生甲与学生乙玩一种转盘游戏.如图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面积相等的四个区域,分别用数字“1”、“2”、“3”、“4”表示.固定指针,同时转动两个转盘,任其自由停止,若两指针所指数字的积为奇数,则甲获胜;若两指针所指数字的积为偶数,则乙获胜;若指针指向扇形的分界线,则重转一次.在该游戏中乙获胜的概率是多少?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用树状图求概率
【类型一】摸球问题
一个盒子内装有大小、形状相同的四个球,其中红球1个、绿球1个、白球2个,小明摸出一个球不放回,再摸出一个球,则两次都摸到白球的概率是( )
A.1
2
B.
1
4
C.
1
6
D.
1
12
解析: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列举出所有可能情况,然后由概率公式计算求得.画树状图(如图所示):
∴两次都摸到白球的概率是2
12

1
6
,故选C.
【类型二】转盘问题
有两个构造完全相同(除所标数字外)的转盘A、B,游戏规定,转动两个转盘各一次,指向大的数字获胜.现由你和小明各选择一个转盘游戏,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解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其中A 大于B 的有5种情况,A 小于B 的有4种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解:选择A 转盘.画树状图得:
∵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A 大于B 的有5种情况,A 小于B 的有4种情况,
∴P (A 大于B )=59,P (A 小于B )=49
,∴选择A 转盘. 方法总结: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类型三】游戏问题
甲、乙、丙三位同学打乒乓球,想通过“手心手背”游戏来决定其中哪两人先打.规则如下:三人同时各用一只手随机出示手心或手背,若只有两人手势相同(都是手心或都是手背),则这两人先打;若三人手势相同,则重新决定.那么通过一次“手心手背”游戏能决定甲打乒乓球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分别用A ,B 表示手心,手背.画树状图得:
∵共有8种等可能的结果,通过一次“手心手背”游戏能决定甲打乒乓球的有4种情况,
∴通过一次“手心手背”游戏能决定甲打乒乓球的概率是:48=12,故答案为12
. 方法总结: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于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
【类型四】游戏公平性的判断
小明、小军两同学做游戏,游戏规则是:一个不透明的文具袋中,装有型号完全相同的3支红笔和2支黑笔,两人先后从袋中取出一支笔(不放回),若两人所取笔的颜色相同,则小明胜,否则,小军胜.
(1)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列出摸笔游戏所有可能的结果;
(2)请计算小明获胜的概率,并指出本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若不公平,你认为对谁有利? 解析:(1)设红笔为A 1,A 2, A 3, 黑笔为B 1,B 2, 根据抽取过程不放回,可列表或作树状图,表示出所有可能结果;(2)根据树状图或列表得出两人所取笔颜色相同的情况,求出小明和
小军获胜的概率,比较概率大小判断是否公平,概率越大对谁就有利.
解:(1)根据题意,设红笔为A1,A2, A3, 黑笔为B1,B2, 作树状图如下:
一共有20种可能.
(2)从树状图可以看出,两次抽取笔的颜色相同的有8种情况,则小明获胜的概率大小
为8
20

2
5
,小军获胜的概率大小为
3
5
,显然本游戏规则不公平,对小军有利.
方法总结:用树状图法分别求出两个人获胜的概率,进行比较.若相等,则游戏对双方
公平;若不相等,则谁胜的概率越大,对谁越有利.
三、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中,强调在面对多步完成的事件时,通常选择树状图求概率.在求概率时,注意方法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