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哲学》第1阶段在线作业

合集下载

中国石油大学毛概作业1

中国石油大学毛概作业1
 
第11题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体是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时代主题内涵
 
第12题
我国的领导阶级是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工人阶级地位
 
第13题中国属于(
)世界
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第19题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宗旨是(

标答案:a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外交政策
 
第20题和谐世界是由(
)提出的
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胡锦涛外交思想
 
第21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标准答案:1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民主革命的前途
 
第26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标准答案:0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三个代表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区别
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基本知识学习
 
第4题(
)标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式形成。

2017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第1阶段在线作业

2017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第1阶段在线作业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标准
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
16(5.0分)
0.1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句话是说()。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
参考答案:C收起解析 解析
17(5.0分)
5.0
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 .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 ()。
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可 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
法强调了()。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 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参考答案:C收起 Nhomakorabea析解析:
5(5.0分)
5.1
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参考答案:C收起解析解析:
18(5.0分)
5.6
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的出版
C)唯物史观的形成
D)私有制的消灭 参考答案:A
收起解析—解析: 无
19(5.0分)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A)理论性和斗争性

马哲作业答案(完整版)

马哲作业答案(完整版)

马哲作业答案(1—28题)完整版2、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不仅要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要树立了一个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两面性,懂得考虑问题不应该肤浅,让自己的眼光更加全面,促使自己更好的成长,并且迅速成熟,努力让自己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十分深奥的,现在的我们也仅仅学习到的是概论,仅是他表面薄薄的一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所获得的伟大成就说明了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了两层含义: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第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思想、方法分析新的形势、得出新的结论。

中国坚持走了一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

符合了时代特征,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功。

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想,中国很难取得今天的成就。

马克思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伟大的变革。

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在大学中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就是为了让我们这批祖国的明日之星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让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利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

为我们大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奠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

所以,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活学活用,将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合理的运用到生活中去,将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是生活的一种智慧。

因此,我觉得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我受益匪浅。

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我们生活的指向标,是我们需要继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4、物质概念的理解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就是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和正确反映的客观实在。

石油华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7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一)

石油华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7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80分。

)V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C.统筹兼顾D.以人为本2.()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而搞清楚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A.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B.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3.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基本路线的是()。

A.十三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由此开创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群众路线D.独立自主5.关于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改革是动力,新时期我们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的B.发展是目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C.稳定是前提,发展和改革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D.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速度、发展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C.统筹兼顾D.以人为本7.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是()。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C.公平合理、互惠互利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8.1939年,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文章是()。

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五四运动》D.《〈共产党人〉发刊词》9.我国过渡时期的含义是指()。

A.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期B.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期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革命转变期D.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期10.“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

奥鹏15春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次在线作业答案

奥鹏15春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次在线作业答案

奥鹏15春中国⽯油⼤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次在线作业答案奥鹏15春中国⽯油⼤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次在线作业答案答案见最后单选题 (共23道题)收起1.(2.5分)在经济学说史上,最早使⽤“政治经济学”⼀词的是()A、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B、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C、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D、马克思主义创始⼈马克思2.(2.5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社会⽣产⼒B、社会⽣产关系C、社会⽣产⽅式D、物质资料⽣产3.(2.5分)⼈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平均利润规律D、⽣产关系⼀定要适合⽣产⼒的规律4.(2.5分)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由( )A、它的创⽴者的阶级出⾝决定的B、它的学习者的构成状况决定的C、它的研究对象本⾝的特点决定的D、它的研究者从外部强加于它的5.(2.5分)商品的使⽤价值与⼀般物品的使⽤价值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劳动⽣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B、前者是他⼈⽣产的,后者是为⾃⼰⽣产的C、前者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后者不是社会财富D、商品使⽤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6.(2.5分)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句话说明( )A、只要物是有⽤的,它就有价值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性为前提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性互为前提D、物越是有⽤就越有价值7.(2.5分)商品的⼆重性是()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私⼈劳动和社会劳动C、交换价值和价值D、使⽤价值和价值8.(2.5分)简单商品⽣产的基本⽭盾时()A、脑⼒劳动与体⼒劳动的⽭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盾C、私⼈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盾D、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盾9.(2.5分)商品内在的使⽤价值和价值的⽭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C、私⼈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10.(2.5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B、⽣产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成为商品D、资本家⼿中集中了很多商品11.(2.5分)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价值⼿段与流通⼿段B、⽀付⼿段与世界货币C、储藏⼿段与⽀付⼿段D、流通⼿段与储藏⼿段12.(2.5分)在⼀只⽺= ⼀把⽯斧中( )A、⽯斧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同时⼜是⼀般等价物B、⽺处于等价形式,是⼀般等价物C、⽯斧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D、⽺处于相对价值形式,是个别等价物13.(2.5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

中国石油大学网络教育马克思主义

中国石油大学网络教育马克思主义

当前用户:李文惠单选题已批阅未批阅单选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试卷要求:本阶段在线作业占在线作业成绩的50%,含单选题20道,答题时间30分钟,3次作答机会。

一、单选题答题要求: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5.0分)人类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

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政治关系B)思想关系C)生产关系D)阶级关系参考答案:C 2(5.0分)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参考答案:A 3(5.0分)少数资本家大企业联合起来,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行为是()。

A)联合B)兼并C)收购D)垄断参考答案:D 4(5.0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D)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参考答案:B 5(5.0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范畴是标志()。

A)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B)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建新的社会制度能力的范畴C)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D)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外部物质世界能力的范畴参考答案:C 6(5.0分)实现意识能动性的根本途径是()。

A)投身社会实践B)认识客观规律C)加强主观努力D)制订周密计划参考答案:A 7(5.0分)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实践——认识——实践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参考答案:B 8(5.0分)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可分性参考答案:A 9(5.0分)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_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平时作业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_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平时作业答案.

2016-2017 年度第一学期平时作业一、客观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我们研究哲学的性质,目的是( A )。

A 、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B 、为了掌握一门生产知识C 、为了认识科学之科学D 、使人们一劳永逸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 )。

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问题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A )。

A 、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B 、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C 、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D 、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4、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是( A )A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B 、客观唯心主义的运动观C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运动观5、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C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C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的原理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 )。

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7、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 C )A 、矛盾普遍性的原理B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C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D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原理8、分析形势的好与坏的方法论根据是( C )。

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B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C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D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9、下列现象符合辩证否定的是( C )A、砍伐树木碾碎谷种B、花朵开放时花蕾消失C、D、洪水冲毁庄稼10、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 A )。

A 、感性认识飞跃和理性认识飞跃B 、从感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和从实践到感性认识的飞跃C 、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D 、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和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11、实践是指( C)。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28真理:马克思真理有三种表现形式:(1)实用主义,主张"有用就是真理”,其错误在于混淆了真理的作用与真理的性质,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和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2)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的形式”,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3)"真理多元论”,认为对同一事物或同一对象可以多种真理并存,多元真理论从根本上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因而也是一种主观真理论。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的区别是: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是否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否承认真理的相对性、是否承认真理的具体性。
32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25、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以间接性和抽象性为特点,
26、感性认识:直观的形象的认识,感觉器官"感性”可以大致归结为通过感官经验而完成直观活动,没有明显的理性思维的过程,不是深思熟虑的过程,也即给出直观经验经历作出的主观(融入个人感情)的判断。
30社会有机体:是指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个社会层次,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有机联系而又相互制约构成的社会整体。
31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
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C)
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
∙D)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
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资本论》的出版
∙C)
唯物史观的形成
∙D)
私有制的消灭
∙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
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D)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参考答案:D
收起解析
解析:

6(5.0分)
∙A)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
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
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D)
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A)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
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A)
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B)
忽视可能性的表现
∙C)
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A)
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B)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
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D)
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A)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是一回事
∙B)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C)
利润率决定剩余价值率
∙D)
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
参考答案:B
收起解析
解析:

11(5.0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标准
∙A)
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B)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C)
固定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D)
不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A)
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
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
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A)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
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
∙A)
理论性和斗争性
∙B)
阶级性和先进性
∙C)
理论性和先进性
∙D)
革命性和理论性
参考答案:B
∙A)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
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C)
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
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

∙A)
唯物主义观点
∙B)
辩证法观点
∙C)
形而上学观点
∙D)
宿命论观点
∙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A)
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C)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A)
读书不能获得知识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参考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