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大干140天热潮,打胜夺油会战硬仗

合集下载

中国石油工作会议_感想

中国石油工作会议_感想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石油集团2023年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无疑是一次思想的盛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石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使命担当和坚定信心。

会议中,集团公司领导发表了重要讲话,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任务。

以下是我对这次会议的几点感想。

首先,我对中国石油集团在2023年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骄傲。

会议中提到,集团公司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法合规治企和强化管理迈上新台阶,开创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员工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作为集团的一员,我深感自豪,也更加坚定了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其次,会议明确了集团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任务。

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强调,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石油的使命任务,清醒认识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这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

会议还强调了要锚定世界一流,着力在四个方面下更大功夫。

这四个方面分别是:在着力国家所需、发挥大国重器作用上下更大功夫;在全面完成生产经营计划指标和奋斗目标上下更大功夫;在统筹业务发展、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上下更大功夫;在强化专业化发展和一体化统筹上下更大功夫。

这四个方面的要求,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此外,会议还对集团公司2023年度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这充分体现了集团公司对优秀人才的重视和关爱,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他们为榜样,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对集团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集团公司将继续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我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集团公司一定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而努力奋斗。

总之,参加这次中国石油工作会议,让我受益匪浅。

迎接挑战 苦练内功 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坚决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

迎接挑战  苦练内功  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坚决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

迎接挑战苦练内功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坚决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作者:孙海林李作伟刘效东来源:《企业文化》2020年第17期年初以来,受国际油价断崖式暴跌影响,投资压减、工作量骤降、队伍停工、降薪已经成为当前石油勘探开发行业的共同预期和现实表现。

这场危机来势猛、发展快、冲击大,石油行业瞬间陷入“寒冬”。

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危机和挑战,我们没有退路。

作为久经考验、秉持“四特”精神的井下作业人,我们必须迎接挑战、苦练内功、坚定信心、共克时艰,为渤钻公司、为全体职工、为广大家属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迎接挑战,切实增强紧迫感危机感。

目前,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

种种迹象表明,这场危机堪称分公司成立以来面临的至暗时刻,形势之严峻、情况之复杂、挑战之巨大,可谓前所未有。

作为井下公司的一员,每一名职工都和公司命运相连、休戚相关;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生活,都依赖于公司的稳健发展;企业好,个人才能好,家庭的幸福才有保障。

公司面临的困难挑战也是广大干部职工和家属共同的困难挑战。

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丢掉一切幻想,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群策群力、同心同德,打一场战胜危机、攻坚克难的持久战,坚决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在推进分公司持续稳健发展的基础上,保障所有职工和家庭的幸福生活。

苦练内功,积极适应发展环境变化。

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左右不了市场,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面对当前形势,我们必须眼睛向内,苦练内功,保持战略自信,总结成功经验,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分公司综合实力,积极适应环境变化。

要坚持走管理技术型发展道路,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管理技术型道路,是符合分公司实际,能够有效破解制约分公司持续稳健发展矛盾的正确道路。

我们要坚定不移按照分公司顶层设计,推动人力资源发展、市场开拓、业务发展、技术进步等重点工作向管理技术型目标迈进,推进分公司由劳动密集型向管理技术型转变。

要坚持走低成本发展战略,科学分析各项业务成本构成,系统查找成本漏洞,深入实施生产经营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管控,加强科技创效,挤压成本水分,增强盈利能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1205钻井队:放下荣誉亦英雄

1205钻井队:放下荣誉亦英雄

1205钻井队:放下荣誉亦英雄这是一支功绩辉煌的队伍,50多年来,最高荣誉始终伴其左右,他的名字叫响大庆、响彻全国。

这是一支英雄辈出的队伍,50多年来,铁人王进喜、“大庆新铁人”李新民高举红旗、薪火相传。

这更是一支不愿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不想站在前辈肩膀上闯世界的队伍。

含泪挥别,相伴数十载的荣誉室;远离喧嚣,孤岛之上再挑战自我……●1205队去哪儿了?近十年来,在市区和油田“战区”,人们总会看到1205钻井队巍巍高耸的井架、钻塔上的队牌和飘扬的红旗。

而今,一些人却忽然发现,熟悉的1205队不知何时没了踪影……距市区200多公里的头台油田江心岛上,钻机隆隆,人影闪动,高高钻塔上白底红字的“钢铁1205队”队牌格外醒目。

“近十年来,我们队一直在‘战区’打调整井,看到别的井队在外围打定向井、水平井等特殊工艺井,说实话,我们心里直痒痒。

”1205钻井队党支部书记王迎春说,“上级派1205队到江心岛上打水平井,我们有压力更有动力,反正是跟疑难井杠上了,必须把老会战与天斗、与地搏的英雄气概打出来。

”改变,往往最能说明一切。

过去的1205钻井队,除了完成钻井任务外,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迎接参观。

井架擦拭得干干净净,井场扫得一尘不染,钻工们身着崭新工服,几乎每天都要迎来全国各地、天南地北的参观团。

而这样的事,自今年年初1205队进驻江心岛以来,再未有过。

钻机轰鸣,令人烟稀少的江心岛热火朝天;泥浆四溅,把钻工们红色的工服变成件件“迷彩服”。

如今的1205队,远离喧嚣,一门心思扑在打井上,别无其他。

雄鹰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要么等死,要么蜕变。

它要用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后长出新喙,还要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和身上的羽毛一根根拔掉。

5个月后,历经蜕变的雄鹰,重新开始飞翔。

“重生”虽难、虽痛,但1205队做到了,因为他们拥有“重生”的翅膀——“有排头就站,见红旗就扛”的努力和“生当做铁人,永铸石油魂”的坚持。

青海省油田工作会议精神

青海省油田工作会议精神

青海省油田工作会议精神
《青海省油田工作会议精神》
7月15日,青海省油田工作会议在西宁市召开。

会议总结了
近年来青海油田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并提出了未来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会议强调,青海省油田要坚持“稳产、稳储、稳增”总体要求,推动油气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国油气资源基础地质调查”、“加大勘探开发力度”等重要指
示精神,加快推进青藏、青海盆地深部、复杂构造和页岩气等重点领域的勘探开发,形成一批新的增产增效项目。

会议要求,要大力推进新一轮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突破技术瓶颈,加强合作交流,提高勘探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加快构建现代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体系,打造新的增长点。

同时,要加快建设油气后勤保障体系,完善油气物资保障和服务保障,确保油气生产平稳运行。

会议还强调,要加快推进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装备创新,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石油和天然气清洁生产和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局部再生。

最后,会议强调,要强化责任担当,加强油气资源保护和环境监测,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以优异的成绩展现青海油田人的担当和责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做出更大贡献。

学习贯彻石油精神

学习贯彻石油精神

学习贯彻石油精神石油精神是什么?弘扬光荣传统,传承石油精神。

下文是小编收集的关于石油精神的相关信息,欢迎阅读!!弘扬光荣传统传承石油精神“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半个世纪前,铁人王进喜的豪言壮语,让人热血沸腾、振聋发聩,激起了几万石油人战天斗地的热情,立下了誓死拿下大油田的豪情壮志。

在王进喜的带领下,大庆1205钻井队的几十名硬汉历时5天4个小时打下了萨55井,创下当时钻井周期最短纪录,鼓舞了石油会战队伍的士气。

“老队长说过,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面对伊拉克哈法亚油田地质资料短缺、地层构造复杂、钻井难度大等全新挑战,大庆新铁人李新民的一声吼,让历史再现、薪火相传,再次燃起了石油铁军建功海外大庆的斗志。

在李新民的带领下,1205钻井队等多支石油铁军创造了哈法亚地区首口深井评价井、首口深井水平井、定向井单井最短施工周期等多项领先纪录。

一部艰苦创业史,百万薪火传承人。

发展中国石油工业的大旗,被一代又一代石油人扛在肩上,屹立不倒,迎风招展。

从“一厘钱”“穷捣鼓”等为核心的玉门油田精神,到顾全大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精髓的柴达木精神,再到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石油光荣传统在一脉相承中不断升华,培育形成了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具有独特魅力的石油光荣传统,激励着几代石油人为国分忧、为油奉献。

当年,创业者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主旋律,以战天斗地的豪迈情怀,为国家争光、为民族争气,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太平洋,创造了世界石油工业史上的奇迹。

今天,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百万石油人脊梁坚挺,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提振队伍士气,用优良传统凝聚发展力量,补足精神之“钙”,重塑中国石油良好形象,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努力为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做贡献。

石油精神:倾听历史足音薪火代代相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凝聚了几代石油人的共同价值观,始终屹立于时代精神高地,是新时期石油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石。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提速奋战忙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提速奋战忙

21管道公司济南输油分公司:守本分 塑形象积极参与“重塑中国石油良好形象”大讨论活动,是每一名中国石油员工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9月14日起,管道公司济南输油分公司大讨论宣讲小组深入全线基层站队,开展承诺签名、小课堂讨论等系列活动。

员工们在“弘扬光荣传统、重塑良好形象”的条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许下郑重的承诺。

此活动的开展见证着员工们传承、发扬光荣传统,为重塑良好形象贡献力量的坚定决心。

文/图 金 城大庆油田宏伟热电厂:为油发电 为民保热入冬以来,大庆油田电力集团宏伟热电厂全厂上下齐行动,备战今冬明春发电供热生产“大负荷”,用健康的设备、用良好的状态确保油城十余万户百姓温暖和多家化工企业供电供热。

目前,该厂三机五炉小修、热网大修工作已经完成,针对热网部分加热器泄漏的技改工作正在进行,4号5号炉注水试验已经开始,9月下旬启动部分汽轮机,并对热网进行注水。

剩余设备也将在10月中旬供热期到来前陆续启动。

文/图 朱 明广西石化:轻汽油醚化装置顺利投产10月29日,广西石化公司年50万吨轻汽油醚化装置经过三方确认,顺利实现中间交接。

该装置采用凯瑞公司研发的“轻汽油催化蒸馏深度醚化技术”工艺包,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华东设计分公司E P C 总承包,中油七建公司承担施工任务,吉林梦溪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监理。

装置投产后,既可将低价值的甲醇转化为高价值的汽油,又可使广西石化生产的全部汽油达到国V 车用汽油质量要求,增效、环保一举两得。

文/ 孟从敏 蓝远东管道公司西安输油气分公司:夜巡管道保安全冬季,是防打孔盗油的重要季节。

为使管道安全平稳“过冬”,入冬以来,管道公司西安输油气分公司庆阳输油站坚持对庆阳支线易打孔盗油地段开展管道夜巡工作,该站管道人员对庆阳支线易打孔盗油104#至107#桩段进行了巡查和蹲守,并在返回途中,夜间突击检查了沿线阀室看护人员值守情况,提高值守人员的警惕性,确保管道及阀室安全。

文/图 杨虎成 赵宏图西部钻探吐哈钻井公司: 开启现场培训模式稳保生产10月23日,在西部钻探吐哈钻井公司40676队施工现场,值班干部根据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练什么”的原则,针对每个岗位的薄弱环节,将理论结合实际,展开现场“3对1”培训。

大庆油田开发史和辉煌成就

大庆油田开发史和辉煌成就

大庆油田开发史和辉煌成就一、选择题(130道)1、1977年,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的召开,()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大庆的热潮。

(C)A、第一次B、第三次C、第二次2、喇嘛甸油田开发会战于()年3月26日开始,到()年底胜利结束。

(B)A、1974,1976B、1973,1974C、1973,19753、(),中共中央同意在松辽地区开展石油大会战,并要求各地予以支援。

(B)A、1960年1月20日B、1960年2月20日C、1960年3月20日4、松辽石油会战领导小组第一任组长是()。

(B)A、宋振明B、康世恩C、余秋里5、1960年3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东北协作区省、市长参加的会议,要求各省、市、国务院各部门大力支援松辽地区石油大会战。

(C)A、刘少奇B、周恩来C、薄一波6、大庆油田第一座水源是()。

(C)A、南水源B、东水源C、西水源7、大庆石油会战万人誓师大会上,()发布了第一战役战斗令。

(C)A、张文彬B、余秋里C、康世恩8、1960年(),《战报》创刊。

(B)A、4月10日B、4月13日C、5月12日9、大庆油田第一座炼油厂是()炼油厂.(A)A、葡萄花B、大庆C、高台子10、1960年5月16日大庆油田第一口开发油井——()投产。

(B)A、中8—11井B、中7-11井C、中8—13井11、1960年7月6日,()创造1只钻头钻进1069米的新纪录,这是战区的第一只钻进千米的钻头.(B)A、1202钻井队B、32144钻井队C、1205钻井队12、1960年9月13日,大庆油田第一口生产油井—-()井投产。

(A)A、萨中6—13B、中7-11井C、萨中7—1313、1960年(),大庆油田召开首届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B)A、9月17日—20日B、9月16日—18日C、10月17日-20日14、1960年10月9日,大庆油田采油指挥部成立,()任指挥兼党委书记。

(B)A、余秋里B、宋振明C、康世恩15、1960年10月18日,大庆油田第一口注水井-—()开始试验注水。

一、克拉玛依油田概况-3

一、克拉玛依油田概况-3

一、新疆油田发展史(15问)1、为什么新疆石油工业承担着新生共和国的重托?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发展能源工业尤其是石油工业迫在眉睫。

开国领袖毛泽东指出:“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啊!”当时,国外盛行一种偏见,认为中国地层老,没有石油,给中国扣上了贫油国的帽子。

中国是不是贫油国?中国有没有大规模的石油储藏?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在回答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征询时掷地有声:中国有石油,中国具备大规模储藏石油的地质条件。

那么油在哪里?又从何处寻找突破口?尽快发现大油田,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首要任务。

甘肃的玉门、陕西的延长、新疆的独山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经开采的三大油矿,虽然规模小,产量低,但毕竟提供了突破的可能。

共和国将充满期待的目光投向西北新疆。

新疆,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战略部署的重点之一,新疆石油工业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新生共和国的重托。

2、克拉玛依油田是怎样发现的?根据1954年10月12日中苏两国政府联合公报,1955年1月1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苏联股份移交中国,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独资经营新疆石油工业。

移交后成立的新疆石油公司,按照当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的决定,在黑油山(克拉玛依)地区钻第一口油井。

1955年6月14日,一支由8个民族36名青年职工组成的独山子矿务局钻井处1219青年钻井队,在钻井队长(技师)陆铭宝、副队长(副技师)艾山带领下,来到黑油山东南方向5.5公里处,承担起钻凿黑油山1号井的任务。

1955年7月6日启动钻机开钻,1219青年钻井队全体职工满怀为祖国寻找大油田的雄心壮志,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以“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顽强作风,战胜了戈壁夏季的风沙、酷暑,克服了用水需要用汽车从几十公里外拉运的困难,在材料短缺的情况下,硬是制服了强烈井喷,于10月29日,钻至620米处完井出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掀起“大干140天”热潮打胜夺油会战硬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一句话道出了古代将士征战的决心。

而今年采油厂发起的“大干140天”夺油会战号召,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为深入贯彻落实采油厂开展的“大干140天”劳动竞赛指示精神,我科决定从8月至12月举行为期近五个月的夺油会战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再次激发我科干部职工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为采油厂全年32.58万吨原油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会战诚可贵,安全价更高。

在此次夺油会战中,我科始终坚持“安全、高效、节约”三大原则。

针对夺油会战中容易出现为抢时间、赶进度、争产量、拼设备、忽略设备保养、耗成本等现象。

我科施行干部职工分区包点,分工明确,深入一线,派职工驻扎在马鞍山,并督促力保会战安全,积极营造“夺油会战,安全为先”的良好局面。

以设备为本,负重前行。

我科室结合各个采油队的生产实际,以及时鉴定已损坏的抽油机和降低成本为目标,派职工驻扎在马鞍山,确保做到坏的抽油机能够第一时间得到鉴定、修复,泵油车辆无故障出行,锅炉正常运转,达到提高油井利用率和生产运正常衔接的目的。

如今阴雨绵绵,与我科干部职工饱满的会战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无论是在山上还是在办公室,我科每名职工都全力以赴,用辛勤的汗水描绘着“大干140天”夺油会战的动人画面,会战工作呈现速度快、效率高、安全保障多的积极状态。

“大干140天,冲次32.58万”夺油会战,任务光荣而艰巨,实现目标困难重重。

但我们坚信: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举我科所有可动之力,尽我科所有可用之器,全身心投入到“大干140天”夺油会战中,以决战140天的姿态,以共克时艰的信心,以永不言败的斗志,为实现采油厂全年32.58万吨原油生产任务努力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