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气体检测及报警设计方案
可燃气体检测及报警设计方案

可燃气体检测及报警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类可燃气体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如天然气、煤气和液化气等。
同时,可燃气体泄漏也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危险后果。
因此,设计一套可燃气体检测及报警系统非常重要,用于及时发现和报警可燃气体泄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系统方案1.系统组成(1)可燃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
(2)控制器:采集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
(3)报警器:当控制器判断可燃气体浓度超过预设值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2.系统工作原理(1)可燃气体传感器感知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将测量数据发送给控制器。
(2)控制器接收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
当可燃气体浓度超过设定的报警阈值时,触发报警器。
(3)报警器接收到控制器的报警信号后,发出声音和光照报警信号,提醒人们注意可燃气体泄漏的危险。
三、系统设计要求1.灵敏度:系统应具备足够的灵敏度,能够及时检测到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变化。
2.可靠性: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准确判断可燃气体浓度是否超过设定值,避免误报和漏报的情况。
3.实时性:系统应具备实时性,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在危险发生前提醒人们采取措施。
4.易于安装和维护:系统设计应考虑到安装和维护的便捷性,方便用户操作和维护。
四、系统实施方案1.传感器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可燃气体传感器。
2.控制器设计:设计一个能够接收传感器数据的控制器,可以对接多个传感器,进行数据处理和判断。
3.报警器设计:设计一个报警器,能够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人们注意危险。
4.系统集成:将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可燃气体检测及报警系统。
5.安装和调试:按照设计要求,将系统的各个部件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6.培训和维护:对用户进行系统的使用培训,并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检修,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五、总结通过可燃气体检测及报警设计方案,我们可以提供一套灵敏、可靠、实时性强的可燃气体检测与报警系统。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石油化工自动化AUTOMATION IN PETRO-CHEMICAL INDUSTRY第57卷第3期2021年5月Vol. 57, No. 3May , 202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李海芹(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101)摘要:以某注采站工程中压缩机厂房内气体探测器设置方案为例,基于可靠性分析了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独立设置的必要 性,具体剖析了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组成,着重介绍了催化燃烧式、红外式、激光式三类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分类、应用及区别。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阐述了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用,对后续的工程设计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泄漏;可燃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独立设置中图分类号:TP277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 - 7324(2021)03 -0057-04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Combustible Gas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Li Haiqin(CNOOC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 Qingdao , 266101, China)Abstracts : Taking the setting of gas detector in compressor building of an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sta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e necessity of the independent setting about combustible gas detection a nd alarm system is explained from the point of reliability. The composition of combustible gas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 is expounded and the classification, application and difference of catalytic combustion, infrared and laser type combustible gas detectors are introduced emphatically.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mbustible gas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 are describ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n site. The experience can be significant reference for the subsequent engineering design.Key words : leakage ; combustible gas detector ; combustible gas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 ;independentse t ing石油化工生产中可燃气体泄漏的危害很大,不仅危及生产操作安全、环境安全,严重时还会导 致工厂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中毒及伤亡事件。
烟感报警设计方案

烟感报警设计方案烟感报警是一种用于监测火灾和烟雾的设备,当检测到可燃气体或烟雾时会发出警报,提醒人们及时采取措施。
以下是一个烟感报警的设计方案:1. 安装位置的选择:- 烟感报警器应安装在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区、厨房、加油站、车库等易发生火灾的区域。
- 避免安装在通风口、空调出风口以及吸烟区域等可能引起误报的地方。
2. 报警器的选择:-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烟感报警器,确保其敏感度和可靠性。
- 根据不同场所和环境选择不同类型的报警器,如型号、工作方式等。
3. 报警器的安装:- 应按照生产商提供的安装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报警器安装牢固。
可以通过固定螺丝或粘贴固定剂等方式固定。
- 报警器应安装在天棚或墙上,确保其能够及时接收到烟雾。
4. 报警器的维护:- 定期测试报警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 定期清洁报警器的灵敏元件,防止灵敏度下降。
5. 报警系统的设置:- 报警器应连接到报警中心或安保人员,以便于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 可考虑设置自动报警功能,当烟雾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自动触发报警器。
6. 报警器的灵敏度:- 根据不同场所的需求,调整报警器的灵敏度参数。
- 灵敏度过高可能会引起误报,灵敏度过低则可能导致延迟报警。
7. 火灾应急预案:- 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包括报警程序、疏散路线和灭火设备的位置等信息。
- 定期进行火灾演习,提高员工的应对火灾及逃生的能力。
8. 报警器的驱动力:- 报警器可以通过蓝牙或Wi-Fi连接到智能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以便及时触发报警并发送警报通知。
综上所述,烟感报警器的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安装位置、报警器的选择和安装、报警系统的设置、灵敏度的调整、火灾应急预案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方面,才能设计出一个高效可靠的烟感报警系统,提供有效的防火保护。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方案[GB50493-2009]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方案[GB50493-2009]](https://img.taocdn.com/s3/m/aa414f99b0717fd5360cdcfd.png)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1 总则1.0.1 为预防人身伤害以及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
1.0.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可燃气体combustible gas指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
2.0.2 有毒气体toxic gas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通过肢体接触可引起急性或慢性健康的气体。
本规范中有毒气体的范围是《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中所列的有毒蒸汽或有毒气体。
常见的有:二氧化氮、硫化氢、苯、氰化氢、氨、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氯乙烯、光气(碳酰氯)等。
2.0.3 释放源 source of release指可释放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有毒气体的位置或地点。
2.0.4 检(探)测器 detector指由传感器和转换器组成,将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单元。
2.0.5指示报警设备 indication apparatus指接受检(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发出指示、报警、控制信号的电子部件。
2.0.6 检测范围sensible range指检(探)测器在试验条件下能够检测出被测气体的浓度范围2.0.7报警设定值 alarm set point指报警器预先设定的报警浓度值。
2.0.8 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指在试验条件下,从检(探)测器接触被测气体达到稳定指示值的时间。
通常,达到稳定指示值90%的时间作为响应时间;恢复到稳定指示值10%的时间作为恢复时间。
2.0.9 安装高度vertical height指检(探)测器检测口到制定参照物的垂直距离。
2.0.10爆炸下限 lower explosion limit(LEL)指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浓度(V%)值。
可燃气体报警处置方案

可燃气体报警处置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燃气设施的安装数量也在快速增加。
然而,由于燃气设施的使用不当或者燃气管道老化等原因,导致燃气泄漏的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此,在燃气设施的安装和使用中,应当加强燃气泄漏的预防和处置。
本文将针对可燃气体报警的预防和处置进行探讨,提出可燃气体报警处置方案。
可燃气体报警预防可燃气体报警是一种通过检测环境中可燃气体浓度,当可燃气体浓度超过事先设定的阈值时,自动报警的装置。
为了有效避免可燃气体泄漏引发的事故,应当采取下列预防措施:1.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对于一些易发生可燃气体泄漏的区域,如厨房、热水器房、工业生产现场等,应当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通过检测环境中可燃气体浓度,及时发现可能的泄漏源并进行处置。
此外,还应当对报警器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
2.加强管道维护管道老化、老化密封材料、管道稀疏部位都是燃气泄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加强管道的维修和保养。
例如,对于老化管道需要及时更换,对于管道稀疏部位,应当进行临时性加强,例如增加支架。
3.安装防爆设备在易发生可燃气体泄漏的区域内,还需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如安装防爆门、防爆灯、防爆插座等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在可燃气体泄漏时,将火源隔绝在设备内部,有效降低了可燃气体泄漏带来的危害。
可燃气体报警处置方案当可燃气体报警器发出警报时,需要对泄漏源进行及时处置,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可燃气体报警的具体处置步骤:1.立即引爆泄漏源对于不确定泄漏源是否存在,或无法判断泄漏源的具体位置时,应当立即引爆泄漏源,并及时关闭燃气管道的进口,以避免泄漏扩散。
2.开启通风设备在确认泄漏源位置后,应当及时开启通风设备,将室内的可燃气体排出外部,避免积累造成二次爆炸。
3.通知有关部门在进行紧急处理的同时,还应当通知当地燃气公司、公安部门和环保部门,以便他们及时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4.疏散人员在进行燃气泄漏处置的过程中,还应当对周围人员进行疏散,以保障人员的安全。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方案:XXX800万吨/年重油制烯烃芳烃项目消防工程的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施工方案。
该工程位于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原料油灌区5万立方米储罐、3万立方米储罐、装车卸车台、消防泵房内的仪表、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以及感温电缆报警系统。
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依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92、《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92、《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2006、《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2006、《石油化工仪表安装设计规范》SH /T3 104-200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98以及《电气施工一般验收规范》SJ2866-88和《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GB-2005等标准编制。
施工工序:施工分为准备工作和方法及工艺要求两个部分。
在施工前,现场管理人员需要熟悉本工程的合同、技术附件及施工图纸等文件,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同时,施工前要求作好现场的实地踏勘,熟悉现场的施工环境,制定现场管理及施工等方面的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同时协调甲方作好开工前的“三通”工作。
施工人员施工前要作好施工前的安全及技术交底工作,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确保本项目施工关键作业点的受控。
在方法及工艺要求部分,可燃气体探测器选点应选择阀门、管道接口、出气口或易泄漏处附近方圆1米的范围内,尽可能靠近,但不要影响其它设备操作,同时尽量避免高温、高湿环境。
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方式可采用墙壁安装或抱管安装,应确保安装牢固可靠,同时应考虑便于维护、标定。
检测液化石油气等比重大于空气的气体时,采用距地面1.5~2米左右安装。
可燃气体探测器布线应采用二芯屏蔽电缆,单根线径大于1平方毫米,接线时屏蔽层必须接地。
可燃气体报警器方案

可燃气体报警器检测方案一、概述本气体报警控制系统由两部分组成:气体报警器与气体报警控制器;气体报警器(一次表)安装在可能气体泄漏的危险场所,其核心元件为气体传感器;气体报警控制器(二次表)安装在安全场所的值班室内。
当空气中检测气体泄漏时,气体报警器检测信号通过电缆立即传送到报警控制单元。
控制器显示出气体浓度,当超过设定的报警浓度值时,报警控制器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输出联动控制信号,控制风机等设备排除险情,从而起到保障工厂安全生产,避免事故发生。
广泛用于各类炼油厂、油库、化工厂、液化气站等易发生泄漏的特殊场所。
二、技术指标1、K666气体控制主机1.1、系统特点■智能化系统,485通讯,循环检测所探测器的状态;■传感器稳定、抗毒性好、寿命长、反应灵敏;■自动输出联动,继电器为无源常开/常闭(触点容量为AC220V/5A);■简易安装,先在上固定好安装支架,挂上控制器即完成安装;1.2、系统主要参数1)工作电压:AC220V,50HZ;2)额定功率:1.2W/路;3)测量范围:0~100%LEL、0~100%VOL、0~50000PPM;4)报警设定:根据气体类型和测量范围设定;5)响应时间:小于30s;6)输出触点:低段报警输出3组常开常闭无源触点,AC220V/5A;高段报警输出1组常开常闭无源触点,AC220V/5A;高段报警输出1组脉冲无源触点,AC220V/5A;故障报警输出1组常开常闭无源触点,AC220V/5A;7)报警方式:声光报警;8)通讯方式:RS485;9)安装方式:壁挂式;10)使用环境:温度:-10℃~55℃;湿度:15%RH~95%RH;1.1、本系统由1台气体报警控制器、1-199台探测器组成。
需要的时候,可加外控器控制风机、阀门等设备。
2、SKA/NE-301可燃气体报警器2.1、特点■现场气体浓度液晶显示;■高精度、长寿命的电化学、红外进口传感器;■强大的软件设置支持,满足客户1.0000-99999之间的任意量程和所有气体检测需求;■可通过控制器或遥控器,免开盖对探测器进行报警点调整、零点调整和目标点标定;■适用于几十种气体检测,可选择显示几十种常见气体名称;■气体单位名称PPM、%LEL、%VOL,可任意设定;■程序运算采用了三位浮点数技术,保证了运算的精度;■在全量程范围内任意设置上、下限报警点;■RS485总线通讯,布线简单方便;■4~20mA电流输出信号,可校正、全隔离,产品抗干扰能力强;■2组常开无源触点输出,用于控制风机或电磁阀的交流接触器;■精巧的电源设计、精湛的防雷设计、纯SMT元件贴片工艺,使得产品性能稳定;■巧妙的结构设计,探测器接线免上螺丝,安装极为简便;三、气体报警控制系统组成深圳市圣凯安科技有限公司气体报警器控制系统组成如图所示四、气体控制主机K666安装1、安全使用事项:1.1一般注意事项■K666控制主机应安装在仪表室等非防爆场所,严禁安装在防爆场所■K666控制主机确保固定牢靠,避免震动、高温、灰尘和水■K666控制主机应采用相对洁净的电源,避免与大型电机设备共同使用电源■K666控制主机应外壳接地或者电源插头的地线接地■K666控制主机的外壳严禁破坏,否则会影响屏蔽效果1.2注意事项■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者线槽孔内。
工作场所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

工作场所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工作场所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的设置、安装使用要求和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可能出现可燃气体的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工作场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6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 12158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358 作业环境气体监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 16808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7681 易燃易爆罐区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技术要求GB 5049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AQ 3036-201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罐区 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HG/T 20507 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SH 3005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SH/T 3104 石油化工仪表安装设计规范3 术语和符号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符号3.1泄漏释放源leak source可能释放出可燃或有毒气体(含蒸气)部位。
3.2泄漏释放源可燃气体 combustible gas在20 ℃和标准大气压101.3 kPa时与空气混合有一定易燃范围的气体。
3.3泄漏释放源可燃气体工作场所 working site可能出现可燃气体的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场所,如化工厂、罐区、石油炼化、冶金、污水处理、喷漆车间、燃气或者爆炸性液体蒸汽运输车、气化站、加油加气站、食堂和沼气站等。
3.4检测报警装置 detecting alarm device当环境中可燃气体泄露时,能发出报警信号和控制信号的装置。
3.5甲类气体 class a gas爆炸浓度下限<10%的气体,包括氢气、硫化氢、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乙炔、氯乙烯、甲醛、甲胺、环氧乙烷、炼焦煤气、水煤气、天然气、油田伴生气和液化石油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燃气体检测及报警设计方案编制依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石油化工仪表安装设计规范》SH /T3 104-200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8《电气施工一般验收规范》SJ2866-88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GB16280-20053. 施工工序 3.1、施工准备工作3.1.1、施工前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彻底的熟悉本工程的合同、技术附件及施工图纸等文件,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3.1.2、施工前要求作好现场的实地踏勘,熟悉现场的施工环境,制定现场管理及施工等方面的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同时协调甲方作好开工前的“三通”工作。
施工人员施工前要作好施工前的安全及技术交底工作,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确保本项目施工关键作业点的受控。
3.2、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3.2.1、可燃气体探测3.2.1.1、可燃气体探测器选点应选择阀门、管道接口、出气口或易泄漏处附近方圆1米的范围内,尽可能靠近,但不要影响其它设备操作,同时尽量避免高温、高湿环境。
3.2.1.2、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方式可采用墙壁安装或抱管安装,应确保安装牢固可靠,同时应考虑便于维护、标定。
3.2.1.3、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高度:检测液化石油气等比重大于空气的气体时,采用距地面1.5~2米左右安装。
3.2.1.4、可燃气体探测器布线应采用二芯屏蔽电缆,单根线径大于1平方毫米,接线时屏蔽层必须接地。
3.2.1.5、可燃气体探测器现场走线应穿管保护,所用管子应符合消防要求,管子应与探头连接,以达到消防要求。
3.2.1.6、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时应传感器朝下固定。
3.2.1.7、可燃气体探测器应在断电情况下接线,确定接线正确后通电;应在确定现场无可燃气泄漏情况下,调试探头。
3.2.1.8、可燃气体探测器应至少每年标定一次,以确保检测精度。
3.3、感温电缆铺设3.3.1、感温电缆用固定卡具直接固定在桥架内侧壁,感温电缆敷设于动力电缆的上层,感温电缆敷设时波峰距离不大于850cm。
3.3.2、避免将感温电缆上压敷重物。
3.3.3、避免感温电缆腐蚀。
3.3.4、避免使用感温电缆不规范夹具或卡具,以免损伤感温电缆。
3.3.5、感温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为10公分,不得硬性折弯或扭曲。
3.3.6、感温电缆的最小固定直线距离为1米,弯曲部分应增加固定点。
3.3.7、感温电缆布线时必须是连续无抽头、无分支的连续布线,,使用长度一般不超过200m。
3.3.8、考虑到动力电缆的强干扰性,感温电缆应采用屏蔽型。
3.3.9、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和报警灵敏度及现场温度情况的要求应选择线型可调式感温探测器。
3.4、盘、柜二次回路、电缆线路及接地 3.4.1、盘柜安装3.4.1.1、盘柜及盘柜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主控制盘继电保护盘和自动装置盘等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模拟母线应对齐其误差不应超过视差范围并应完整安装牢固。
3.4.1.2、端子箱安装应牢固封闭良好并应能防潮防尘,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检查,成列安装时应排列整齐。
3.4.1.3、盘柜台箱的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连接。
3.4.1.4、机械闭锁电气闭锁应动作准确可靠,动触头与静触头的中心线应一致触头接触紧密,二次回路辅助开关的切换接点应动作准确接触可靠,柜内照明齐全。
3.4.1.5、盘柜的漆层应完整无损伤固定电器的支架等应刷漆,安装于同一室内且经常监视的盘柜其盘面颜色宜和谐一致。
3.4.1.6、盘柜上电器元件质量良好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完好且附件齐全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密封良好。
各电器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应影响其它电器及导线束的固定,发热元件宜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热导线或裸铜线套瓷管,熔断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切换压板应接触良好相邻压板间应有足够安全距离,切换时不应碰及相邻的压板对于一端带电的切换压板应使在压板,断开情况下活动端不带电,信号回路的信号灯、光字牌、电铃、电笛、事故电钟等应显示准确工作可靠,盘上装有装置性设备或其它有接地要求的电器其外壳应可靠接地。
3.4.1.7、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绝缘良好,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50mm,回路电压超过者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红色标志,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的隔板,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潮湿环境宜采用防潮端子,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
3.4.1.8、盘柜的正面及背面各电器端子牌等应标明编号、名称、用途、及操作位置,其标明的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
3.4.2、二次回路接线3.4.2.1、二次回路的连接件均应采用铜质制品绝缘件应采用自熄性阻燃材料。
3.4.2.2、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
3.4.2.3、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
3.4.2.4、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3.4.2.5、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3.4.2.6、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
3.4.3、电缆线路铺设3.4.3.1、引入盘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3.4.3.2、铠装电缆在进入盘柜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接地。
3.4.3.3、使用于静态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其屏蔽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予接地。
3.4.3.4、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
3.4.3.5、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
3.4.5.6、电缆铺设时应从盘的上盘引出,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搅拧,护层折裂等损伤。
3.4.4、接地3.4.4.1、接地装置导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均压和机械强度的要求,还应考虑腐蚀的影响,应符合下表规定3.4.4.2、低压电器设备地面上外露的铜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下表规定3.4.4.3、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规定时,不应小于O.6m。
角钢、钢管、铜棒、铜管等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连接(焊接)部位外侧100mm范围内应做防腐处理;在做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3.4.4.4、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
3.4.4.5、接地线应采取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的措施,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热镀锌钢材焊接时将破坏热镀锌防腐,应在焊痕外1OOmm内做防腐处理。
3.4.4.6、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相连接。
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干线或接地网相连接。
3.4.4.7、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汇流排或接地干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重要设备和设备构架应有两根与主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
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及机械强度的要求,连接引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
3.4.4.8、接地线的安装应美观,防止因加工方式造成接地线截面减小、强度减弱、容易生锈;接地线应水平或垂直敷设,亦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敷设;在直线段上,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曲等现象;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宜为250~300mm;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宜为10~15mm;在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时,应设置补偿器。
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3.4.4.9、电缆桥架连接部位宜采用两端压接镀锡铜鼻子的铜绞线跨接,跨接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时,连接板每端应有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螺栓固定。
3.5、PLC控制系统3.5.1、根据《施工图》校对PLC控制柜至上级高压开关柜、高压隔离开关柜、功率单元柜、移相变压器柜、操作台、上级控制电源进行接线。
3.5.2、交流信号、直流信号应分别敷设不同的电缆,避免平行敷设,必需平行敷设时要保持一定的间距,最小距离应保持30cm。
3.5.3、高压变频PLC控制系统要求单独接地极,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控制电缆屏蔽层要求单端接地,电缆的备用芯线必须接地。
3.5.4、系统输入AC380V、AC220V电源回路,输出AC380V、AC220V、DC+24V、DC±15V、DC+5V电源回路是否有短路、接地情况。
3.5.5、通讯板直流端子必须保证直流回路没有交流电源。
3.5.6、调整PLC与触摸屏通讯,以保证数据能连续传输。
3.5.7、调整PLC程序,以满足高压变频和现场生产工艺。
4. 质量保证措施4.1、在本消防系统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石油化工仪表安装设计规范》SH /T3 104-2000及有关消防规范的要求进行质量的控制,电、水、气系统均执行停工待检的控制流程,在关键控制点处(停工待检点)必须经过现场管理工程师及项目经理或总工的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必须立即报告班组长及管理工程师,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不得隐瞒不报,以免造成更大质量事故。
对于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按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进行控制,造成质量事故,决不姑息。
管理工程师要及时做好施工质量记录。
4.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见下框图4.3、质量保证措施4.3.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3.2、开工前,公司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要求、技术说明和涉及的各种标准。
施工时,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坚持验收不合格项目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只能通过初检、复检、核检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4.3.3、坚持优质工程必须有优质的材料及设备,因此进场的材料及设备必须检验,坚持做到事先将生产厂家简介、材料技术资料和数据交基建办、监理代表认可,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