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机械类热工基础问题详解

西南交大机械类热工基础问题详解
西南交大机械类热工基础问题详解

1.3 题略

解: m 2.127481

.92.110)7893(3

=??-=??=??=?g p h h g p ρρ

1.5 题略

m 1.05.02.030sin m

2.0200kg/m 800/8.033=?======l h mm l cm g ρ已知:

烟气的真空度为:

Pa 8.78430sin 2.081.9800=??=??=h g p v ρ

∵ 1 mmH 2O = 9.80665 Pa ∴ 1 Pa = 0.10197 mmH 2O

O mmH 027.808.7842==Pa p v 烟气的绝对压力为:

kPa 540.98Pa 388.985408.7843224.133745==-?=-= v b p p p 1.10 题略

解:锅内表压力

g 40.77kg 04077.081

.91041010063==???=?=

?=

-g A p m A

g

m p g g

2.2填空缺数据(蓝色):

2.9 题略

已知:D 1 = 0.4 m ,p 1 =150 kPa ,且气球内压力正比于气球直径,即p = kD ,太阳辐射加热后D 2 = 0.45 m 求: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量

解:由D 1=0.4 m ,p 1=150 kPa ,可求得:k =375 kPa/m

kJ

27.2)

(8

2

2

)6

(41423

332

1

=-=

==

?==?

D D k dD kD W dD

kD D d kD pdV dW D D π

π

π

π

答: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量为2.27 kJ 2.12 题略

解:(1)确定空气的初始状态参数

K

300)27273(m 10101010100kPa

1.29310100108.91951021332414

3

111=+==???===???+=+=+=-----T AH V A g m p p p p b g b (2)确定拿去重物后,空气的终了状态参数

由于活塞无摩擦,又能与外界充分换热,因此终了平衡状态时缸内空气的压力和温度与外界的压力和温度相等。则

33-3211

2124

3

222m 101.50231

.1951

.29310K 300kPa

1.19510100108.9)100195(102?=?=====???-+=+=+=---p p V V T T A g m p p p p b g b 活塞上升距离

cm 023.5m 05023.01010010)15023.1()(4

3

12==??-=-=?--A V V H

对外做功量

J 999.9710)15023.1(101.195332=?-??=?=-V p W

由闭口系能量方程,Q =△U+W ,因T 2 = T 1,故△U = 0。所以求得气体与外界的换热量为

Q =W=97.999 J

讨论:(1)本题活塞上升过程为不可逆过程,其功不能用pdV W ?=2

1计算,

本题是一种特殊情况,即已知外界压力,故可用外界参数计算功(多数情况下外

界参数未予描述,因而难以计算)。

(2)系统对外做功97.999 J ,用于提升重物的功量为V p g ?2(有用功),另一部分V p b ?是克服大气压力所做的功。 3.3 题略

解:(1)泄漏的气体量为

kmol

541.0kg 81.23)27327(44/3.83143

103.0)27347(44/3.83143108.0662*******==+???-

+???=-=-=?T R V p T R V p m m m g g (2)泄漏的气体在1bar 及17℃时占有的容积为

35m 05.1310

)27317(443

.831481.23=+??=

=

p

T mR V g 3.6 题略

解:由题意:△U = 0 → T 2 = T 1 = 600 K 由理想气体气体状态方程, 有:

MPa 2.0Pa 100.23

1

35121

1

2222111=?==

==p p T V p T V p T V p △U =△H = 0

J/K

1426.1kJ/K 101426.13ln 208.0005.0ln ln

31212=?=??=-==?=?-p p

mR V V mR s m S g g

3.7 题略

解:(1)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ωCO 2 = 5.6 %, ωO 2 =16.32 %, ωH 2O =2 %, ωN 2 =76.08 % (2) 折合摩尔质量: M eq = 28.856 kg/kmol (3) 折合气体常数: R eq = 288.124 J/(kg ·K )

(4) 体积分数:

φCO 2

= 3.67 %, φO 2

=14.72 %, φH 2

O =3.21 %, φN 2

=78.42 %

(5)各组分气体分压力:

p CO 2 = 0.01101 MPa , p O 2 =0.04416 MPa , p H 2O =0.00963 MPa , p N 2 =0.2353 MPa

3.8题略

解:由题意,H 2的摩尔成分

1%52%12%35%12H =---=x

由教材公式(3.35),求混合气体的当量摩尔质量

kg/kmol

10.54251%282% 2812% 1635% 222244H H N N CO CO CH CH =?+?+?+?=+++==∑M x M x M x M x M x M i i eq

混合气体的当量气体常数为

)/(8.78854

.103

.8314eq

g,K kg J M R R eq ?===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得罐内所允许的最高温度为

℃.544K 317.58

.78846032106.36,max max

==???==eq g mR V p T 3.10题略

解:(1)多变指数n

由多变过程的过程方程:n

n

v p v p 2211=

903.010

ln 8

ln )/ln()/ln(ln ln ln ln 12211221===--=

v v p p v v p p n

由闭口系能量方程:kJ/kg 696.33174.887.41=-=?-=u q w n

kJ/kg 427.30==w n w t

3.13 题略

解:(1)略

(2)每一过程中工质热力学能、焓、熵的变化以及与外界交换的膨胀功 求热力学能、焓、熵的变化,关键是利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过程方程求出各点的状态参数。

013=-W (2)略

3.15 题略

解:(1)三种过程熵的变化量 (a )定温过程:K)kJ/(kg 462.05

1

ln 287.0ln 12?=?-=-=?p p R s g (b )定熵过程:0=?s

(c )对n =1.2的多变过程,可利用两状态间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式:

n

n n

n p T p

T 12

21

1

1--

--=

得:K 48.323)273150(152

.112.111212=+??

?

? ??=?

??

?

??=----T p p T n

n

K)

kJ/(kg 1923.04619.02696.051ln 287.042348.323ln 005.1ln ln

1212?=+-=-=-=?p p R T T c s g p

4.3 题略

%

601000

400

11%25.611360

8331210=-=-====

T T q w tc t ηη解:

ηt >ηtc 违背了卡诺定理 结论:该循环根本不可能实现。

(也可用克劳修斯积分不等式或孤立系熵增原理求解) 4.6 题略

解:(1)

(2) 1→2 为定熵过程,由过程方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MPa T T p p k k 95.2730015001.01

4.14.11

2121=?

?

? ???=?

??

?

???=--

--

(3)双原子气体,可近似取

)(定压摩尔比热:)(定容摩尔比热:K kmol kJ R C K kmol kJ R C mp

mV ?=?==?=?==/10075.293145.82

7

27/78625.203145.825

25%76.599

.349203

.208703.208706.140509.349206.140501.095

.27ln 3145.83001ln 9.34920)3001500(10075.2911303213023223213===

=-=-==???=???? ?

??=??==-??=?=-----Q W kJ Q Q W kJ p p R nT S nT Q kJ

T nC Q t mp η热效率:循环功:循环放热量:循环吸热量:如果把双原子气体看作空气,并按单位质量工质的循环功和热量计算热效率,其结果相同,说明不同双原子气体工质进行同样循环时热效率差别不大。

%78.591206

721

/7214851206/4851.095

.27ln 287.0300ln /1206)3001500(005.11303213023223213===

=-=-==??=???? ?

??=??==-?=?=-----q w kg kJ q q w kg kJ p p R T s T q kg

kJ T c q t g p η热效率:循环功:循环放热量:循环吸热量:注意: 非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与工质性质有关。如果工质的原子数相同,则相差不大。 也可以利用1

-=k kR c g p 的关系,将R g 作为变量带入,最后在计算热效率时分子分母

刚好约掉。

%76.5942001.25101.25109.16891.095

.27ln 300ln 4200)3001500(1

130

3213023223213===

=-===???? ?

??=??==--=

?=-----g

g t g g g g g

g

p R R q w R q q w R R p p R T s T q R k kR T c q η热效率:循环功:循环放热量:循环吸热量:4-4 题略 解:∵ 定压过程总加热量为: q =c p △T

其中用来改变热力学能的部分为:△u= c v △T 而 c p = c v +R g

∴ 定压过程用来作功的部分为:w =R g △T

4.10 题略

思路:利用孤立(绝热)系熵增原理进行判断。

解:取该绝热容器为闭口系,设热水用角标H 表示,冷水用角标C 表示,并注意液体c p = c v = c 由闭口系能量方程:

K

m m T m T m T T T c m T T c m U U U W Q W U Q C H C C H H C v C H v H C H 5.3155

3293

535330000,01121

212=+?+?=++=

=-+-=?+?=?∴==+?=)()(即

固体或液体熵变的计算可根据熵的定义式:dS =δQ/T

其中 δQ=dU + pdV

∵ 固体和液体的dV ≈0 ∴δQ = dU = mcdT (c p = c v = c )

1

2122121

2121

ln ln C C H H C C

C H H H C

C

H H C H iso C

C

H H C H iso T T m c T T m c T cdT m T cdT m T dQ T dQ S S S T dQ T dQ dS dS dS +=+=+=?+?=?+=

+=??

??

K kJ /1249.02933.315ln 53535.315ln 3187.4=??? ?

?

?+?=

该闭口绝热系的熵增相当于孤立系熵增,0>?iso S ,故该混合过程为不可逆过程。 4.14 题略

解法1: 实际循环:K T 11802012001=-='; K T 340203202=+=' %186.711180

3401112=-=''-

=T T t η 卡诺循环:%333.731200

320

1112=-=-

=T T tc η kJ Q W t tc net 469.21%)186.71%333.73(1000)(1=-?=-=?ηη

解法2:利用火用 损失(作功能力损失)公式:I =T 0ΔS g 高温热源不等温传热熵产为

K kJ T

T Q S g /01412.01200111801

10001

111

11=??? ??-=?

??

? ??-'=? 低温热源不等温传热熵产为

K kJ T T Q T

T Q S t g /05297.034013201

14.28811)1(1

122

122

22=??? ??-=???? ??'--=???? ??-'=?η

kJ

S T I K

kJ S S S g g g g 4688.2106709.0320/06709.0021=?=??==?+?=?作功能力损失总熵产

4.15 题略

解:(1)空气的熵增=熵产(不可逆绝热压缩)

K)kJ/(kg 0815.01

.045.0ln 005.14.14.0300500ln

005.1ln 1ln ln ln 1

2121212?=?-=--=-=?=?p p c k k T T c p p R T T c s s p p g p g

(2)由于是不可逆压缩过程,可利用闭口系能量方程w u q +?=求压缩耗功 由题意: kJ/kg 57.143)500300(4

.1005

.1)(21=-=

-=

?-=T T k

c u w p (3)由于是不可逆绝热压缩,所以空气的熵增=熵产。火用 损失为:

kJ/kg 45.240815.03000=?=?=g s T i

下面是附加的一些例题,供参考:

一、试求在定压过程中加给理想气体的热量中有多少用来作功?有多少用来改变工质的热力学能(比热容取定值)? 解:∵ 定压过程总加热量为: q =c p △T

其中用来改变热力学能的部分为:△u= c v △T 而 c p = c v +R g

∴ 定压过程用来作功的部分为:w =R g △T

二、2kg 某种理想气体按可逆多变过程膨胀到原有体积的3倍,稳定地从300℃降低到60℃,膨胀过程中作功418.68 kJ ,吸热83.736 kJ ,求:(1)过程的多变指数;(2)气体的c p 和c V 。 解:(1)过程的多变指数: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T mR pV g =

因质量不变,所以

162.51

333357312212121

2211=??===V T V T p p T T V p V p 由多变过程的过程方程: n

n v p v p 2

211=

质量不变,可推得:

n

n V p V p 2

21

1=

两边取对数

2

211ln ln ln ln V n p V n p +=+

494.131ln 162.51ln ln ln ln ln ln ln 21122112=???

????? ??=???

? ?????? ??=--=V V p p V V p p n

(2)气体的c p 和c v :

由闭口系能量方程: kJ W Q U 944.33468.418736.83-=-=-=?

)/(6978.0)

573333(296

.334)()

(1212K kg kJ T T m U c T T mc U v v ?=--=-?=

-=?

w

n w t = ∴ kJ W Q H t 772.54168.418494.1736.83-=?-=-=?

)/(1287.1)

573333(2772

.541)()(1212K kg kJ T T m H c T T mc H p p ?=--=-?=

-=?

三、容积为V =0.6m 3的压缩空气瓶内装有压力p 1=10 MPa ,温度T 1=300K 的压缩空气,打开瓶上阀门用以启动柴油机。假定留在瓶内的空气进行的是可逆绝热膨胀。设空气的定压比热容为c p =1.005 kJ/(kg ·K), Rg=0.287 kJ/(kg ·K),问:(1)瓶中压力降低到p 2=0.7 MPa 时,用去了多少千克空气?(2)过了一段时间后,瓶中空气吸热,温度又恢复到300K ,此时瓶中空气的压力为多大?

解:(1)p 2时用去了多少千克空气 由定熵过程的过程方程:k

k v p v p 2

211=

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T mR pV g =

可推得: K p p T T k

k 3296.140107.03004

.14.01

1212=?

?

? ???=?

??

?

??=-

kg

m m m kg T R V p m kg

T R V p m g g 3.594.103296.1402876.0107.07.693002876.01010216222261111=-=?=???===???==

(2)T 又恢复到300 K 时,p 3 =?

MPa V T R m p g 4924.16

.0300

2874.101

1

23=??=

=

四、 将500kg 温度为20℃的水在p 1=0.1Mpa 的压力下用电加热器定压加热到

90℃,大气环境温度为20℃,水的比热取4.187 kJ/(kg ·K),若不计散热损失,求此加热过程消耗的电力及做功能力损失。

解:取500kg 水和电加热器作为孤立系统,水温升高所需的热量:

kJ 146545)2090(187.4500=-?=?=t mc Q

水温升高所需的热量=消耗的电力,所以消耗的电力为146545 kJ. 该加热过程将高品质的电能变为热能,能量品质降低。孤立系统的熵增为

K kJ T T mc S S O H iso /49.448293

363

ln 187.4500ln

122=?==?=? (电加热器熵增为0)

火用 损失为:kJ 13140849.4482930=?=?=iso S T I

五、 设大气压力为0.1 MPa ,温度为30℃,相对湿度φ = 0.6,试利用水蒸汽性

质表计算求得湿空气的露点温度、绝对湿度、比湿度及干空气和水蒸汽的分压力。

解:由t =30℃ 查附表1-a 得:p s = 4.2451 kPa

∵ φ= p v /p s =0.6 ∴ p v = φ.p s =0.6×4.2451 = 2.54706 kPa 再利用附表1-b 查p v 对应的饱和温度,(线性插值)得露点温度:

1366.21)002.000254706.0(002

.0003.05403

.171142.245403.17=-?--+

=d t ℃

绝对湿度:

33,/18/018198.0303

18

5.831454706

.21m g m kg T R p v v g v v v ==?===ρ

比湿度:01626.054706

.210054706

.2622.0622.0=-?=-?

=v v p p p ω

p a = p -p v = 100-2.54706 = 97.45294 kPa

六、 设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为t = 30℃,t w = 25℃,大气压力p b = 0.1 MPa ,试

用ω—t 图确定空气的h 、ω、φ、t d 各参数,然后查表计算求得p v 、ρ。 解:由t =30℃、t w =25℃ 在ω-t 图上找到所求湿空气状态点,然后读出该状态对应的h 、d 、φ、t d :

h ≈76 kJ/kg (a ) d =ω≈0.018 kg/kg (a ) φ≈66.5 % t d = 23℃ 计算得: p v ≈φ.p s =0.665×0.0042451 = 0.002823 MPa = 2.823 kPa (p s 查附表1-a )

33,/17.20/02016951.0303

18

5.8314823

.2m g m kg T R p V m v g v v v ≈=?≈==

ρ 七、 某实验室每分钟需要压力为6 MPa 的压缩空气20标准立方米,现采用两

级压缩、级间将空气冷却到初温的机组进行生产,若进气压力p 1=0.1MPa ,温度t 1=20℃,压缩过程的多变指数n =1.25。求:(1)压缩终了的空气温度;(2)压气机的耗功率;(3)若改用单级压缩,压缩过程的多变指数仍为n =1.25,再求压缩终了的空气温度和压气机的耗功率。 解:(1)压缩终了空气的温度: 最佳压力比:

K

T T T p p n

n 2.441746

.7293)

(746.71

.06

25

.11

25.11

13213=?=?=====

--ππ

(2)压气机耗功率P c :

需要的20标准立方米(标准状态:p 0 =101.325 kPa ,t 0 = 0℃)空气流量为:

)(1

222)

/(431.0min)/(86.2527328720

10325.10112,,300T T R n n

m w m P P s kg kg T R V

p m g i c i c c g --??=??====???==

kW

32.183)

2932.441(287.0125.125

.1431.02=-??-??=

(3)改用单级压缩时

K

p p T T n

n 5.6641.0629325

.1125.111312=?

?

? ???=?

??

?

??=--

耗功率:

kW

T T R n n

m w m P g i c c 77.229)2935.664(287.01

25.125

.1431.0)(1

12,=-??-?

=--?=?=

某基础工程专项施工组织设计西南交大

. 某基础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工程概况 某工程基础C30钢筋混凝土底板及垫层剖面图如图1所示,混凝土底板长宽为60×42m,土层分布如图2所示,其中杂填土的渗透系数15m/d,细砂为10 m/d,沙砾石为60 m/d,均为2类土,最初可松性系数:杂填土1.3,细砂1.2;最后可松性系数:杂填土1.02,细砂土1.05。土在天然状态下的重度为:杂填土3333,,最大干重度为:杂填土,沙砾石22 KN/m16KN/m18 KN/m,细砂21 KN/m33;由于现场施工场地较大,允许放坡开挖,边坡KN/mKN/m,砂砾石21 19 细砂,(从主体结构外侧算起)1:0.4,基坑底四周没边要留出施工工作面1m坡度为吨的自卸卡车15现场西侧设置土方临时堆放场地如图3所示,余土采用载重量、3见设 计任务书)运走。(图1、2一.降水高程布置图 1见附图二.降水平面布置图 见附图2 三.井点系统涌水量和单井涌水量、井点管数量的计算 本基础工程降水方案采用环形轻型井点降水。井点管布置在距坑边0.7m,冒出地面0.2m,管长6m,内直径50mm;滤管长1.2m,内直径50mm,水平总管的最大流速应控制在1m/s内,总管上的接口间距0.8m。 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1)轻型井点系统的布置 假设直接在自然地面上埋设井点管,则: 上口平面尺寸为65.36×47.36m 井点管所需埋设深度H=4.2+0.5+0.1×(22+1.68+0.7)=7.138(m)>61(m) 所以,采用直接在自然地面埋设井点管不符合埋深要求。 应该降低总管平台标高,即采取在自然地面上沿上口边缘往下挖一定深度再布置井点,使总管的布置标高接近原地下水位线,下挖深度为1.1m,下挖宽度范文word . 为1.5m,此下挖段边坡坡度也为1:0.4。 下挖后井点管埋设深度为:H=3.1+0.5+0.1×(22+1.24+0.7)=5.994(m)1<6(m),符合埋深要求。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离线作业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一次作业 三、主观题(共12道小题) 41.开放系统 答: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 42.请举出一个系统的实例,并分析其目的、要素集、关系、结构和环境. 答:(主观题,自行举例即可) 43.系统的目标集中若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应当怎样处理?请举例说明. 答:分目标之间可能是矛盾的,因此采用某种形式的折衷是必要的,即在矛盾的分目标之间寻求平衡.具体的做法是通过计算每个分目标对总目标的贡献来确定最佳的妥协. (自行举例既可) 44.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步骤是什么? 答: (1)系统现状说明 通过调查分析,对现存的不良结构系统的现状进行说明. (2)弄清关联因素 初步弄清与现状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3)建立概念模型 在不能建立数学模型的情况下,用结构模型或语言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现状.(4)改善概念模型 随着分析的不断深入和“学习”的加深,进一步用更合适的模型或方法改进上述概念模型. (5)比较 将概念模型与现状进行比较,找出符合决策者意图而且可行的改革途径或方案.(6)实施 实施所提出的改革方案. 45.交通运输系统的作业特征是什么? 答: (1)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连续过程系统; (2)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的多环节、多功能、超区域的特点; (3)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具有网络性特点; (4)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46.怎样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网络性? 答:交通运输生产不仅仅是列车、车辆在轨道、道路上移动,而且在交通运输网(包括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航空网等)上运动.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首先要有合理的布局与结构,要建设成与内部、外部协调的交通运输网.在具有科学

西南交大基础工程B离线作业

2013-2014年第2学期课程离线作业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 基础工程B 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全称):土木工程(工民建)2013-16班(专本) 姓名: _______________ 陈士生 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 13821935 __________________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福建宁德学习中心

第一次作业 21.某原状土样测得土的密度p= 1.9g/cm 3 , 土粒比重G=2.65 , 土的含水率w= 2 0.0 %。求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干密度、饱和密度、有效重度? G/JI 十的 丫 2.65x10x(1 + 020). “升 = ----------------- 1 = --------------------------- 1 = U.C7J ' 19 n= ----- = 1+E S 严空 e 1 + 0.673 严心°』盹 0,673 p 1 9 . C = ^—= =1. 583^ 1+w 1 + 0.20 p.wp 虫 2.65 + 0.673x1 .: p = ---- --- 匚旦= ----------------------- =1.跖 b g cm , 1 + e 1 + 0.673 ■人一人 263-10 : / - 口——A — ----------- -- = 9. 盒?\ m 1+左 1+0.673 22.某土样内摩擦角 '一-",黏聚力:'-二九 问:(:)作单轴压力试验时,垂直压力加到多大土样将被剪破? (^ )液压为5

西南交大版建筑材料复习资料

简答题 1.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 2.亲水材料和憎水材料是怎样划分的:当材料与水的界面张力小于材料与空气的界面张力时为亲 水材料,大于时为憎水材料。 3.两种成分相同的材料,表观密度较大者,其孔隙率,强度,耐久性,隔热性怎样?小,高,具有 较好的耐久性和隔热性。 4.韧性材料与脆性材料在动荷载作用下发生破坏,两者在破坏过程中的变形,吸能大小有何不同? 韧性材料能吸收较多的能量并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而不破坏,脆性材料不能吸收较多的能量,不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而突然破坏。 1.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熟料矿物有哪些?他们能上有何异同点?主要熟料矿物有硅酸三钙,硅酸二 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 2.导致水泥体积安定性的不良原因是什么?如何检定判断?原因是存在过多的游离氯化钙,游离 氯化镁或掺入石灰过量。用沸煮法判断,安定性不合格水泥为废品。 3.水泥石结构组成有哪些?随龄期如何变化?有水泥凝胶体,未水化的水泥内核与孔隙组成。强 度不断提高 4.水泥中掺入适量石膏的作用是什么?减缓凝结速度 5. Na2O,k2O 对水泥有什么危害?发生碱骨料反应 6.抗硫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在熟料矿物组成上有什么不同? 7.影响水泥石强度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和相对含量以及水泥的细度。 8.活性混合材的激发剂有哪两类?什么是活性混合材?碱性激发剂和硫酸激发剂,常温下能和氢 氧化钙和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水硬化水化物,并能逐渐凝结硬化生强度的混合材料。 9.什么是膨胀水泥?主要膨胀原理是什么?线膨胀率在1%以下的水泥,原理a 在水泥入了特定 的氧化钙,b 在水泥中掺入了特定的氧化镁,c 在水泥浆体中中形成钙矾石。 10.下列混泥土工程中应优先选用哪种水泥? A 有耐磨抗冲刷要求的混泥土工程。硅酸盐水泥 B 海港码头。粉煤灰水泥 C穿过盐湖地区的铁路工程。粉煤灰水泥 D 水坝工程。粉煤灰水泥或火山灰水泥 E水位变化范围内的混泥土。粉煤灰水泥或硅酸盐水泥 F处于高温环境(200~C)的车间。矿渣水泥 G 严寒地区受冻混泥土。普通水泥或硅酸盐水泥 H 预应力混泥土梁。硅酸盐水泥 I 采用湿热(蒸汽)的混泥土构件。矿渣水泥,粉煤灰,火山灰 J处于干燥环境下的混泥土工程。普通硅酸盐水泥 K 军事抢修工程(临时工程)。快硬化水泥 L 喷射混泥土。普通水泥 M 防水堵漏混泥土。膨胀水泥 N 后浇带混泥土。膨胀水泥 O 一般民用建筑(粱,柱)。普通硅酸盐水泥 1.石油沥青的主要组分有哪些?石油沥青的主要组分有:油分、树脂和地沥青质,此外,还存在少量沥青酸和沥青酸酐、沥青碳、石蜡等,它们也会对沥青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2.骨料级配好(理论上)的标志是什么?空隙率小,比表面积小,且含有适量的细颗粒。 3.影响导热系数的因数有哪些?有什么工程意义?影响因素有材料的成分、密度、分子结构、孔隙构造、含水率等。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保温、隔热性好。

大学物理(西南交大)作业参考答案5

NO.5 电势、导体与※电介质中的静电场 (参考答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 选择题 1.真空中一半径为R 的球面均匀带电Q ,在球心O 处有一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如图所示,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在球内离球心O 距离为r 的P 点处的电势为: (A )r q 04πε; (B )(041 R Q r q +πε; (C )r Q q 04πε+; (D ))(0 41 R q Q r q -+ πε; 参考:电势叠加原理。 [ B ] 2.在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A 的静电场中,将另一 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B 从a 点移动到b ,a 、b 两点距离点电荷A 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如图,则移动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 (A )(2 101 1Q --; (B )(2 101 14r r qQ -πε; (C ) )(2 1 114r r qQ --πε; (D ) ) (4120r r qQ --πε。 参考:电场力做功=势能的减小量。A=W a -W b =q(U a -U b ) 。 [ C ] 3.某电场的电力线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一负电荷从M 点移到N 点,有人根据这个图做出以下几点结论,其中哪点是正确的? (A )电场强度E M <E N ; (B )电势U M <U N ; (C )电势能W M <W N ; (D )电场力的功A >0。 [ C ] 4.一个未带电的空腔导体球壳内半径为R ,在腔内离球心距离为d (d <R )处,固定一电量为+q 的点电荷,用导线把球壳接地后,再把地线撤去,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球心O 处的点势为: (A )0; (B )d q 4πε; (C )-R q 04πε; (D ))(1 1 40 R d q - πε。 参考:如图,先用高斯定理可知导体内表面电荷为-q ,外表面无电荷(可分析)。虽然内表面电荷分布不均,但到O 点的距离相同,故由电势叠加原理可得。 [ D ] ※5.在半径为R 的球的介质球心处有电荷+Q ,在球面上均匀分布电荷-Q ,则在球内外处的电势分别为: (A )内r Q πε4+,外r Q 04πε-; (B )内r Q πε4+,0; 参考:电势叠加原理。注:原题中ε为ε0 (C )R Q r Q πεπε44-+内 ,0; (D )0,0 。 [ C ] r 2 (-Q)A b r 1 B a (q )

房屋建筑学(西南交大)离线作业

21.墙体设计要求有哪些? 22.提高墙体的热阻的措施有哪些 23.墙体的隔热措施有哪些 24.实体砖墙的组砌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25.普通粘土砖墙的砖模尺寸与建筑模数是否一致?如何协调二者关系 26.勒脚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做法有哪几种 27.墙身防潮层的作用是什么?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如何确定?什么请款下须设垂直发防潮层 28.墙身防潮层的作用是什么?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如何确定?什么请款下须设垂直发防潮层

29.窗洞口上部过梁的常用做法有哪几种,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 30.砖砌平拱过梁的构造要点是什么 31.圈梁的作用有哪些?设置原则主要有哪些 32.构造柱的作用及加设原则是什么? 33.构造柱的构造要点有哪些 ? 34.简述墙体三种变形缝的异同 35.简述 1/2 砖隔墙构造要点。 36.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隔墙构造要点 37.墙面装修的作用是什么 ? 38.什么是抹灰类墙面装修?有哪些构造层次?简单介绍各构造层次的作用与做法

39.什么是贴面类装修?常见贴面类装修有哪些? 40.什么是涂料类墙面装修?涂料施涂方法有哪些? 17.楼梯的作用及设计要求有哪些 18.楼梯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和要求是什么? 19.楼梯坡度的表达方式有那些? 20.当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做通道而平台净高不满足要求时,常采取哪些办法解决? 2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有哪几种结构形式?各有何特点 22.预制踏步有哪几种断面形式和支承方式?

23.栏杆扶手在平行楼梯的平台转弯处如何处理? 24.室外台阶的构造要求是什么?通常有哪些做法。 25.电梯井道的构造要求有哪些? 26.简述楼梯的设计步骤。 27.< 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有哪些? 28.基础按构造形式不同分为哪几种?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 29.确定地下室防潮或防水的依据是什么? 30.地下室卷材外防水的层数是如何确定的? 2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桥梁墩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该课程设计是为了更好的掌握桥梁墩台与基础的一般设计方法,使其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掌握如何综合考虑上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来进行一般墩台基础设计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性和实践性方面能力,以期能独立地、系统地完成一个工程设计的全过程。 二、课程设计题目 某简支梁桩柱式墩、台设计 三、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一)课程设计内容 1、设计荷载标准 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5KN/m2。 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0KN/m2。 2、桥面净空 5梁式:净7+2×1.0m。 6梁式:净9+2×1.0m。 3、上部构造 注:冲击系数为1+μ=1.3

4、水文地质资料(a) (1 (2 墩帽盖梁顶标高:246m,常水位:242.5m,河床标高:240.5m,一般冲刷线:238.5m,局部冲刷线:235.2m。 水文地质资料(b) (1)地质资料 标高20.00以上桩侧土为软塑亚粘土,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3,土粒比重Gs=2.70,天然含水量w=21%,液限w L=22.7%,塑限w p=16.3%;标高20.00以下桩侧及桩底均为硬塑性亚粘土,其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3,土粒比重Gs=2.70,天然含水量w=17.8%,液限w L=22.7%,塑限w p=16.3%。 (2)水文资料 墩帽盖梁顶标高:127m,常水位:125m,河床标高:122.00m,一般冲刷线:120.00m,局部冲刷线:118.00m。 5、主要材料 (1)盖梁和墩身均采用C30混凝土; (2)承台与桩基采用C25混凝土; HRB级钢筋; (3)主筋采用335 R级钢筋。 箍筋采用235 (二)课程设计成果要求 (1)设计成果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图表规范。 (2)墩台基础结构构造图,图纸一律用铅笔绘制,幅面采用3号图纸(A3) (3)计算书一律采用A4纸用碳素笔书写。 四、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1、盖梁及桩柱尺寸拟定;(用时0.5天) 2、盖梁内力计算;(用时1.5天) 3、墩柱内力计算;(用时1天) 4、桩的内力计算;(用时1天) 5、绘制墩柱与桩的构造图(用A3纸画);(用时0.5天) 6、答辩及资料整理。(用时0.5天) 五、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2、墩台设计手册; 3、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 4、桥梁工程。

西南交大建筑结构试题

西南交通大学2014-2015学年第(2)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0152920 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选型 考试时间 90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简答题: 1.请说明当跨度要求增大时,实腹梁向空腹桁架演化的内在原因,并以图示之。 2.为什么桁架上弦杆长度控制要高于下弦杆? 3.比较无铰刚架、两铰刚架、三铰刚架的优缺点。 4.说明在两铰刚架支座间施加预应力的意义。 5.请列举拱脚推力的影响因素。 6.什么是拱结构的合理拱轴线? 7.请列举拱脚推力的解决方案。 8.试列举薄壳结构的优缺点。 9.试列举圆顶壳的下部支承结构形式。 10.圆顶壳支承环的作用是什么? 11.简述网架结构的优缺点。 12.当网架结构是三边支承时,自由边的结构加强措施有哪些? 13.网架结构的悬臂长度取多少为宜?为什么。 14.比较悬索结构与拱结构的异同点。 15.简述悬索结构的主要优缺点。 16.悬索结构的三大组成部分是什么? 17.简述双层悬索体系中承重索和稳定索的结构分工。 18.保持悬索屋盖稳定性的手段有哪些? 19.薄膜结构有何优缺点? 20.气承式薄膜结构的工作原理。 21.聚四氟乙烯(PTFE )作为膜结构面层有何优缺点? 22.高层建筑面临的主要结构问题是什么? 23.什么是重力二级效应?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24.什么是剪力滞后效应? 25.为什么要避免短柱? 26.如何实现框架结构的延性设计? 27.为什么要实现“强柱弱梁”? 28.为什么要实现“强剪弱弯”? 29.简述普通柱、异形柱、短肢剪力墙、剪力墙的区别; 30.剪力墙上开洞的比例直接影响到剪力墙整体抗侧弯作用的发挥,请洞口系数对其进行划分。 31.列举剪力墙的布置要点。 32.为什么要避免剪力墙外弯矩? 33.为什么在抗震设计中,剪力墙的连梁应先于墙肢屈服? 34.列举短肢剪力墙的优点。 35.什么是框支剪力墙?其抗震性能如何? 36.简要介绍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的侧向变形规律。 37.简要介绍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的的侧向变形规律。 38.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和剪力墙是如何分担水平作用的?在下部和上部有何不同? 39.如何保证框架和剪力墙协调变形共同工作? 40.列举筒体结构的类型划分? 41.什么是框筒? 42.框筒有何布置要点? 43.什么是转换层?为什么要进行转换? 44.转换层有哪些转换类型? 45.设置结构加强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有何缺点? 46.错层对结构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47.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容易产生哪些问题、 48.巨型结构有哪些类别? 49.分析从框架结构向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发展过程中的抗侧刚度增大的原因。 50.连体高层结构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完整版)2013 电路分析二答案 西南交通大学 电气考研

2013年 一、(15分)电路如图,当电阻 时,0U =;当电阻R 取何值时,2U V =。 R 取何值 0U =,由电桥平衡可知解:当 5 2082 R R =?=Ω; 当2U V =,电路分 析如 下图所示 由1I 网孔易知:14I A = 对2I 网孔列KVL 方程有21(5)0R I RI U +--= 对3I 网孔列KVL 方程有31(82)80I I U +-+= 增列辅助方程322()2U I I V =?-= 联立以上各式可知:234,(2,3)R I A I A =Ω== 二、(15分)电路如图,求电压U 。

解:分析如下图所示; 对超结点 ∑列结点电压方程有1111( )423000900090003000 a U U I +-=?-∑ 对节点c 列结点电压方程有11111 ()030002000200030002000c b d U U U ++--= 对节点d 列结点电压方程有1111 ()0.0092000200030002000 d a c U U U +--= 由虚短原理可知:0U V =∑ 增列辅助方程,,9000 a a b c U U U U U U I -∑=== 联立以上各式可知:2,(4,8)a d U V U V U V ==-= 三、(15分)电路如图所示。R N 为线性电阻网络,已知条件如图(a )所示。求图(b )电路中L R 取何值可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max ?P =

解:图(a)、图(b)端口处的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如下图所示 图(a)中 122 8 20,5,8,2 4 U V I A U V I A ===== 图(b)中当 L R=∞时, 112222 ,0,?,22(15) OC U U I A I U I I '''''' ====+?+ 图(b)中当0 L R=时, 112222 ,,?,22(15) OC SC U U I I I U I I '''''''''''' ==-==+?+ 图(a)和图(b)在 L R=∞时, R N两端由特勒跟定理2有; 11221122 U I U I U I U I '''' -?+?=-?+?;代入数值12 OC U V ?= 图(a)和图(b)在0 L R=时, R N两端由特勒跟定理2有; 11221122 U I U I U I U I '''''''' -?+?=-?+? 所以 L R右侧电路的等效电阻4 OC O SC U R I ==Ω,所以图(b)可以简化为下图所示电路 由最大功率传输可知,当4 L O R R ==Ω时, L R可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2 max 9 4 OC O U P W R ==

第一学期西南交大理论力学C第1次作业答案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6道小题) 1. 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和变形效应,力是。 (A) 滑动矢量 (B) 自由矢量 (C) 定位矢量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2. 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力是。 (A) 滑动矢量 (B) 自由矢量 (C) 定位矢量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3. 图示中的两个力,则刚体处于。 (A) 平衡 (B) 不平衡 (C)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4.

作用力的大小等于100N,则其反作用力的大小为。 (A) (B) (C)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5. 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 (A) 刚体 (B) 变形体 (C) 刚体和变形体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6. 图示结构,各杆自重不计,则杆BC是。

(A) 二力杆 (B)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7. 图示作用于三角架的杆AB中点处的铅垂力如果沿其作用线移动到杆BC的中点,那么A、C处支座的约束力的方向。 (A) 不改变 (B) 改变 (C)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8.

图示构架ABC中,力作用在销钉C上,则销钉C对杆AC的作用力与销钉C对杆B C的作用力。 (A) 等值、反向、共线 (B) 分别沿AC和BC (C)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9. 如图所示,物体处于平衡,,自重不计,接触处是光滑的,图中所画受力图。 (A) 正确 (B) 不正确

某基础工程专项施工设计方案(西南交大)

某基础工程专项施工案设计 工程概况 某工程基础C30钢筋混凝土底板及垫层剖面图如图1所示,混凝土底板长宽为60×42m,土层分布如图2所示,其中杂填土的渗透系数15m/d,细砂为10 m/d,沙砾为60 m/d,均为2类土,最初可松性系数:杂填土1.3,细砂1.2;最后可松性系数:杂填土1.02,细砂土1.05。土在天然状态下的重度为:杂填土16KN/m3,细砂21 KN/m3,沙砾22 KN/m3,最大干重度为:杂填土18 KN/m3,细砂19 KN/m3,砂砾21 KN/m3;由于现场施工场地较大,允放坡开挖,边坡坡度为1:0.4,基坑底四没边要留出施工工作面1m(从主体结构外侧算起),现场西侧设置土临时堆放场地如图3所示,余土采用载重量15吨的自卸卡车运走。(图1、2、3见设计任务书) 一.降水高程布置图 见附图1 二.降水平面布置图 见附图2 三.井点系统涌水量和单井涌水量、井点管数量的计算本基础工程降水案采用环形轻型井点降水。井点管布置在距坑边0.7m,冒出地面0.2m,管长6m,直径50mm;滤管长1.2m,直径50mm,水平总管的最大流速应控制在1m/s,总管上的接口间距0.8m。 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1)轻型井点系统的布置 假设直接在自然地面上埋设井点管,则:

上口平面尺寸为65.36×47.36m 井点管所需埋设深度H1=4.2+0.5+0.1×(22+1.68+0.7)=7.(m)>6(m)所以,采用直接在自然地面埋设井点管不符合埋深要求。 应该降低总管平台标高,即采取在自然地面上沿上口边缘往下挖一定深度再布置井点,使总管的布置标高接近原地下水位线,下挖深度为1.1m,下挖宽度为1.5m,此下挖段边坡坡度也为1:0.4。 下挖后井点管埋设深度为:H1=3.1+0.5+0.1×(22+1.24+0.7)=5.994(m)<6(m),符合埋深要求。 因为井点管加滤管总长为7.2m,井点管外露地面0.2m,则滤管底部埋深在﹣8.7m,没有达到不透水层,因此,采用无压非完整井环形井点系统计算。(2)轻型井点的计算 坑底平面尺寸为62×44m,上口平面尺寸为68.36m×50.36m 基坑中心要求降水深度S=4.8-1.8+0.5=3.5(m) 井点管处水位降低值=7.5-1.8=5.7(m) 查表得: 有效深度H0=1.84(√()D_Dd__________????_ 因为含水层厚度H=12.8mm>H0,所以,取有效深度H0进行计算。 抽水影响半径R=1.95S=1.95×3.5×=76.88m 假想半径X0===32.19m

(完整版)2008西南交大电路分析考研真题

试题代码:922 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试题名称:电路分析 考试时间:2008年1月考生请注意: 1.本试题共10 题,共 5 页,满分150分,请认真检查; 2.答题时,直接将答题内容写在考场提供的答题纸上,答在试题上的内容无效;3.请在答题纸上按要求填写试题代码和试题名称; 4.试卷不得拆开,否则遗失后果自负。 一、(20分)本题有2小题。 1、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I1、I2和I3 。 2、图示电路,若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是:-12V

二、(15分)电路如图所示,用结点电压法求结点电压U a 、U b 。 三、(20分)本题有2小题。 1、电路如图,已知A I ?∠=6010 ,功率因数2 1cos =?(感性),电路吸收的 有功功率W P 500=,电感吸收的无功功率var 1000=L Q 。求电流R I 、L I 、C I 。 C I u s o + -

2、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 400cos 51A t i =, )( 400cos 22A t i =,求)(t i 和)(t u 。 四、(15分)图示三相交流电源对称,且?∠=30220A U V ,负载Ω-=3040j Z 。分别求出开关K 闭合、打开情况下的电流A I 、B I 、C I 以及三相电源发出的总的有功功率。 五、(15分)已知电路中A i s 101=,A t i s )30200cos(52?+=。求R u 及其有效值、瓦特表的读数。 i 1 i 2 Z 1 s i 2 s i

盘点中国八大建筑类院校

盘点中国八大建筑类院校 盘点中国八大建筑类院校高考志愿学习 建筑老八校 建筑老八校是指我国建筑学学科最好的八所高校,是最早开办与建筑有关专业的学校,也是最早毕业后有建筑学学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校。被称为“建筑老八校”的八所高校为: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被称为“建筑新八校”的八所高校是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 简介 建筑老八所是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基本依据东南西北的布局而形成: 东北: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出,后改名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合并回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北:清华大学,天津大学 华东: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同济大学 西北: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56年定名,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南: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大学,现并入重庆大学) 华南: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 被称为“建筑学老八校”的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老牌建筑名校。其中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因为实力名气明显高于另外四所,又被称为四花旦;而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则被称为四小生。 现在建筑学界又提出“新八校” 根据建筑学排名,新八校是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 全国建筑学分档排名 全国建筑学专业分档排名:本排名仅涉及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三个学科,未包含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 第一档(三博全):1东南大学2清华大学3天津大学4同济大学5华南理工大学6重庆大学7哈尔滨工业大学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建筑历史与理论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城市规划同济大学、重庆大学。 第二档(有一个博士点或三硕全):沈阳建筑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侨大学、深圳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 除老八校外有建筑学硕士授予权的学校(共17所):沈阳建筑大学、浙江大学、华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第三档(二硕):合肥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太原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 除拥有建筑学硕士授予权的学校外,拥有建筑学学士授予权的学校(共30所):深圳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北方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广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岛理工大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 姓名: 学号: 班级: 2014年4月

目录 一、设计资料 (2) 1、结构形式 (2) 2、建筑平面尺寸 (2) 3、楼面构造 (2) 4、荷载 (2) 二、结构平面布置 (2) 1、梁格布置 (2) 2、截面尺寸 (3) 三、板的设计 (3) 1、荷载计算 (3) 2、设计简图 (3) 3、配筋计算 (4) 4、配筋图 (5) 四、次梁设计 (6) 1、荷载计算 (6) 2、设计简图 (6) 3、内力计算 (7)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7) 5、斜截面强度计算 (9) 五、主梁设计 (10) 1、荷载计算 (10) 2、设计简图 (11) 3、内力分析 (11)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2) 5、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3) 6、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 (14)

一、设计资料 1.结构形式 采用多层砖混结构,内框架承重体系。外墙厚370mm ,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 400mm ×400mm 。 2.建筑平面尺寸:m m 3021 ,第36题号(题号见附表七);图示范围内不考虑楼梯间。 3.楼面构造: 4. 荷载 永久荷载:包括梁、楼板及构造层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m3,水泥砂浆容重20 kN/m3,石灰砂浆容重17 kN/m3G=1.2或1.35。 可变荷载: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见附表六,分项系数Q=1.4或1.3。 二、结构平面布置: 1、梁格布置: 梁格布置如图所示。主梁、次梁和板的跨度分别为6m 、4.2m 和2m 。

2、截面尺寸: 因结构的自重和计算跨度都和板的厚度、梁的截面尺寸有改观,故线确定板、梁的尺寸 (1)、板: 按刚度要求连续板的厚度取: mm l 5040 h => 对一般楼盖的板厚应大于60mm ,故取mm 80h =。 (2)、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280~233)151~181h mm l ==(取2,150b ,300h ===b h mm mm 取。 (3)、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 4.2,250b 600h ,750~489)81~141(h =====b h mm mm mm l 。取取 三、 板的设计 1、荷载计算 永久荷载计算: 水磨石面层 2 m /65.0kN 80mm 厚的钢筋混凝土板 2 m /0.208.025kN =? 板底粉刷 2 /25.0m kN 总永久荷载标注值:2 /9.265.025.00.2m kN g k =++= 总活载标准值: 3.1,/4/0.6Q 2 2=>=γ故取m kN m kN q k 总荷载值: 2 2 /72.11,/715.113.135.1m kN p m kN q g p k k k k ==?+?=取 2、设计简图 次梁的截面为mm mm b h 300150?=? 边跨:mm l mm h l l n n 1937025.118452 01=<=+ = 中跨:mm l l n 189002==

西南交通大学2005考研电路分析试题

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题代码:426 试题名称:电路分析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共 10 题,共 4 页,请考生认真检查; 2.请务必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时画出必要的电路图。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签字 一、(18分)本题有2小题。 1、化简图示电路。 2、写出图示电路端口电压与电流的约束关系。 2+u 1 2 R R 2

二、(15分)电路如图所示,用结点电压法求电流i 以及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 。 三、(12分)电路如图所示,求图(a)电路中的电流I 、图(b)电路中的电压U 。 四、(15分)图示电路中,已知U = U 1 = U 2 = 200V ,I =10A ,电源频率f =50Hz 。 求R 、L 、C 的值。 + _ U &+ _ 1 U &2 U & 14V I (a) + _ U (b) 4A 5V 2

五、(15 分)图示电路,已知200()s u t V =、50L mH =、40L R =?,电容C 可调。问C 取何值时,电阻R L 可获最大功率?其最大功率是多少? 六、(15分)三相电路如图。对称三相电源向两组负载供电,已知 3800AB U =°&V ,1300300Z j =??,2100Z j =?,求: (1)三相对称负载(由Z 1构成)吸收的总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2)电源侧线电流A I &、 B I &、C I & 。 七、(15分)图示电路中31020)s u t =+?°(V ),100C F μ=,14L mH =, 210L mH =,网络N 的T 参数为 2.5160.252S ? 。求电流 i 1及其有效值、电源u s 发出 的有功功率。 u s L 2 R L u s C A B C A I Z 1 Z 2

西南交通大学大物A作业解析

?西南交大物理系_2013_02 《大学物理AI 》作业 No.03角动量 角动量守恒定律 班级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判断题:(用“T ”和“F ”表示) [ F ] 1.如果一个刚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其合力矩一定为零。 [ F ] 2.一个系统的动量守恒,角动量一定守恒。 [ T ] 3.一个质点的角动量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 [ F ] 4.刚体的转动惯量反映了刚体转动的惯性大小,对确定的刚体,其转动惯量是一定值。 [ F ] 5.如果作用于质点的合力矩垂直于质点的角动量,则质点的角动量将不发生变化。 二、选择题: 1.有两个半径相同、质量相等的细圆环A 和B 。A 环的质量分布均匀,B 环的质量分布不均匀。它们对通过环心并与环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A J 和B J [ C ] (A) A J >B J (B) A J

西南交大基础工程习题册(改)(1)(1)

《基础工程》练习题及答案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第一部分浅基础设计与施工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53道小题) 1.在浅埋刚性基础的设计中的刚性角是指。[本题2分] (A)基础悬出长度与基础厚度的比值 (B)基础悬出长度与基础厚度的比值的反正切 (C)基础厚度与基础悬出长度的比值 (D)基础厚度与基础悬出长度的比值的反正切 正确答案:B 2.浅埋刚性基础设计时,要求刚性角β≤[β],其主要目的是。[本题2分] (A)节约材料 (B)避免基础因剪切而破坏 (C)避免基础因弯曲而破坏 (D)避免基础材料抗压强度不足而破坏正确答案:C 3.控制刚性角[本题2分] (A)基础被压坏 (B)基础因挠曲而破坏 (C)浪费材料 (D)前述三者都不是 正确答案:B 4.基础的埋置深度。[本题2分] (A)只要大于最小埋深即可 (B)选择在压缩性最小、强度最高的土层(C)必需在一般冲刷线以下 (D)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5.浅埋基础的埋深,应。[本题2分] (A)大于(等于)最小埋深 (B)小于(等于)最小埋深 (C)等于最小埋深 (D)与最小埋深无关 正确答案:A 6.基础所受的荷载中,经常性作用的荷载属于。[本题2分] A)恒载 (B)附加荷载 (C)主要荷载 (D)特殊荷载 正确答案:C

7.基础所受的荷载中,经常性作用的荷载属于。[本题2分] (A)恒载 (B)附加荷载 (C)主要荷载 (D)特殊荷载 正确答案:C 8.下列荷载中,不属于附加荷载的是[本题2分] (A)风力 (B)列车制动力 (C)浮力 (D)列车摇摆力 正确答案:C 9.下列荷载中,属于附加荷载的是。[本题2分] (A)列车活载 (B)公路活载 (C)离心力 (D)制动力 正确答案:D 10.在基础设计时,错误的荷载组合是。[本题2分] (A)主要荷载(B)主要荷载+附加荷载 (C)主要荷载+特殊荷载(D)附加荷载+特殊荷载 正确答案:D 11.软弱下卧层检算时,应[本题2分] (A)保证软弱下卧层底面的强度不小于该处的总压应力 (B)保证软弱下卧层顶面的强度不小于该处的总压应力 (C)保证软弱下卧层底面的强度不小于该处的附加压应力 (D)保证软弱下卧层顶面的强度不小于该处的附加压应力 正确答案:A 12.竖向荷载不变而增大偏心距,将使浅平基基底。[本题2分] (A)最大压应力增大 (B)最小压应力增大 (C)压力分布趋于均匀 (D)与土层间承受较大拉力 正确答案:A 13.e为偏心距,ρ为核心半径,为保证基底与持力层间不出现脱离现象,应有。[本题2分] (A)e<ρ (B)e>ρ

西南交大(建筑设备-离线作业)

2015—2016年第1学期离线作业 科目:建筑设备 姓名: x x 学号: x x 专业:土木工程(工民建) 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直属学习中心

建筑设备1次作业(主观题) 四、主观题(共33道小题) 23.论述排水系统的体制含义及种类? 定义:城市的生活污水、工业生产污水和废水以及空中降水所采用的排水方式称为排水体制。 1.合流制 ???????? 完全合流制 当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雨水在同一排水系统汇集和排除时,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 ???????? 截流式合流制 污水与雨水合流后排向沿河的截流干管,并在干管上设置雨水溢流井。不降雨水时,污水 流入处理厂进行处理;降雨时,管中流量增大,当管内流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超出的流量 将通过溢流井溢入河道中。 2.分流制 ???????? 完全分流制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以三个管道来排除;或生活污水与水质相类似的工业污水 合流,而雨水则流人雨水管道。 ???????? 不完全分流制 是城市只设污水排水系统而不设雨水系统。雨水沿街道边沟或明渠排入水体。 24.简述给水系统的组成部分。 水源、进户管、水表节点、给水管网、配水装置与附件、增压储水设备、给水局部处理设施 25.什么是建筑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如何计算? 建筑给水系统所需的压力,必须能将需要的流量输送到建筑物内最不利点的配水龙头或用水设备处,并保证有足够的流出水头。可按下式计算:H=H1+H2+H3+H4,式中H1是建筑给水引入管处至最高、最远配水点的几何高度;H2是管内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之和;H3是水流经水表时所产生的水头损失; H4是最高、最远点所需之流出水头。估算方法:根据楼层数,一层为10mH2O(0.1Mpa),二层为12mH2O(0.12Mpa),三层及其以上,每加一层增加4mH2O(0.04Mpa)。 26.水泵结合器的作用(连接消防车向室内给水管网供水供压) 27.室外消防系统是由(水源|管道|消火栓)组成 28.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热媒系统、热水系统、附件) 29.冷热水管道并行应坚持(上热下冷、左热右冷) 30.给水管道的附件包括(控制附件)和(配水附件) 31.水表结点是由(水表、阀门)和放水阀等组成的水表井。对于不允许停水或设有消防管道的建筑,还应装设(旁通管)。 32.建筑内部排水体制分为(分流制、合流制) 33.为了防止排水系统中的有害气体窜入室内,每一卫生器具下面必须设(存水弯)。 34.排水系统中通气管系的作用,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