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线线角线面角
专题03 利用向量法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及距离问题(知识梳理+专题过关)(解析版)

专题03利用向量法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及距离问题【知识梳理】(1)异面直线所成角公式:设a ,b 分别为异面直线1l ,2l 上的方向向量,θ为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则cos cos ,⋅==a b a b a bθ.(2)线面角公式:设l 为平面α的斜线,a 为l 的方向向量,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θ为l 与α所成角的大小,则sin cos ,⋅==a n a n a nθ.(3)二面角公式:设1n ,2n 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二面角的大小为θ,则12,=n n θ或12,-n n 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相等或互补),其中1212cos ⋅=n n n n θ.(4)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也不必寻找公垂线段,只需利用向量的正射影性质直接计算.如图,设两条异面直线,a b 的公垂线的方向向量为n ,这时分别在,a b 上任取,A B 两点,则向量在n 上的正射影长就是两条异面直线,a b 的距离.则||||||||⋅=⋅=n AB n d AB n n 即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等于两异面直线上分别任取两点的向量和公垂线方向向量的数量积的绝对值与公垂线的方向向量模的比值.(5)点到平面的距离A 为平面α外一点(如图),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过A 作平面α的斜线AB 及垂线AH .|n ||n |||||sin |||cos ,|=||nn⋅⋅=⋅=⋅<>=⋅AB AB AH AB AB AB n AB AB θ||||⋅=AB n d n (6)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可以转化为两点对应向量AB 的模AB 计算.(7)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过定点A 且垂直于直线l 的向量为n ,则定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为PA n d PA cos PA,n n⋅=〈〉=.【专题过关】【考点目录】考点1:异面直线所成角考点2:线面角考点3:二面角考点4:点到直线的距离考点5: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平面到平面的距离考点6:异面直线的距离【典型例题】考点1:异面直线所成角1.(2022·贵州·遵义市第五中学高二期中(理))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C 两两垂直,且PA =PB =PC ,M 、N 分别为AC 、AB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PN 和BM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33B .36C .63D .66【答案】B【解析】以点P 为坐标原点,以PA ,PB ,PC 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令2PA =,则()0,0,0P ,()0,2,0B ,()1,0,0M ,()1,1,0N ,则(1,1,0)PN =,(1,2,1)BM =-,设异面直线PN 和BM 所成角为θ,则||3cos 6||||PN BM PN BM θ⋅==.故选:B.2.(2022·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高二期中(理))将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起,使得平面ABD ⊥平面CBD ,则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12B 2C .12-D .2【答案】A【解析】取BD 中点为O ,连接,AO CO ,所以,AO BD CO BD ⊥⊥,又面ABD ⊥面CBD 且交线为BD ,AO ⊂面ABD ,所以AO ⊥面CBD ,OC ⊂面CBD ,则AO CO ⊥.设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为2,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0,0,1),1,0,0,0,1,0,1,0,0A B C D -,所以()()=1,0,1,=1,1,0AB CD ---,1cos ,222AB CD AB CD AB CD⋅==-⨯.所以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2.故选:A3.(2022·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高二期中(理))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3AC =,4BC =,13CC =,90ACB ∠=︒,则1BC 与1A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3210B .3210-C .24D 5【答案】A【解析】因为111ABC A B C -为直三棱柱,且90ACB ∠=︒,所以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110,4,0,0,0,0,0,0,3,3,0,3B C C A ,所以()()110,4,3,3,0,3BC AC =-=--,115,992BC A C ==+设1BC 与1AC 所成角为θ,所以11932cos cos ,532BC A Cθ-===⨯.则1BC 与1AC 32故选:A.4.(2022·福建宁德·高二期中)若异面直线1l ,2l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1,0,2a =-,()0,2,1b =,则异面直线1l 与2l 的夹角的余弦值等于()A .25-B .25C .255-D 255【答案】B【解析】由题,()22125a =+-=,22215b =+=,则22cos 555a b a bθ⋅-==⋅⋅,故选:B5.(2022·河南·焦作市第一中学高二期中(理))已知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SD ⊥平面ABCD ,线段,AB SC 的中点分别为E ,F ,若异面直线EC 与BF 5SD =()A .1B .32C .2D .3【答案】C【解析】如图示,以D 为原点,,,DA DC DS 分别为x 、y 、z 轴正方向联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0SD t t =>.则()0,0,0D ,()1,0,0A ,()1,1,0B ,()0,1,0C ,()0,0,S t ,11,,02E ⎛⎫⎪⎝⎭,10,,22t F ⎛⎫ ⎪⎝⎭.所以11,,02EC ⎛⎫=- ⎪⎝⎭,11,,22t BF ⎛⎫=-- ⎪⎝⎭.因为异面直线EC 与BF 55211054cos ,1111444EC BF EC BF EC BFt -+==⨯+⨯++,解得:t =2.即SD =2.故选:C6.(2021·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高二期中)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SD ⊥底面ABCD ,2DC SD ==,点M 是侧棱SC 的中点,2AD =则异面直线CD 与BM 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答案】3π【解析】由题知,底面ABCD 为矩形,SD ⊥底面ABCD 所以DA 、DC 、DS 两两垂直故以D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2DC SD ==,2AD =,点M 是侧棱SC 的中点,则()0,0,0D ,()0,2,0C ,)2,2,0B ,()0,0,2S ,()0,1,1M 所以()0,2,0DC =,()2,1,1BM =--设异面直线CD 与BM 所成角为θ则21cos 22211DC BM DC BMθ⋅-===⨯++⋅因为异面直线的夹角为0,2π⎛⎤⎥⎝⎦所以3πθ=故答案为:3π.7.(2021·广东·江门市广雅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 2.AB AA ==E 、F 分别是BC 、11AC 的中点.设D 是线段11B C 上的(包括两个端点......)动点,当直线BD 与EF 所10BD 的长为_______.【答案】【解析】如图以E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0,0,0,,2,0,1,0,22E F B ⎛⎫- ⎪ ⎪⎝⎭设(0,,2)(11)D t t -≤≤,则()1,2,0,1,22EF BD t ⎫==+⎪⎪⎝⎭,设直线BD 与EF 所成角为θ所以cos ||||EF BD EF BD θ⋅==22314370t t +-=,解得1t =或3723t =-(舍去),所以BD ==故答案为:8.(2021·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正四棱锥V ABCD -中, E 为BC 的中点,2AB AV ==.已知F 为直线VA 上一点,且F 与A 不重合,若异面直线BF 与VE 所成角为余弦值为216,则VF VA =________.【答案】23【解析】连接AC 、BD 交于点O ,则AC BD ⊥,因为四棱锥V ABCD -为正四棱锥,故VO ⊥底面ABCD ,以点O 为坐标原点,OA 、OB 、OV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E ⎛⎫ ⎪ ⎪⎝⎭、(V、()B ,设),0,VF VA λλ===-,其中01λ≤≤,(0,BV =,则)),1BF BV VF λ=+=-,22,22VE ⎛=- ⎝,由已知可得21cos ,6BF VE BF VE BF VE ⋅<>==⋅,整理可得2620λλ--=,因为01λ≤≤,解得23λ=,即23VF VA =.故答案为:23考点2:线面角9.(2022·山东·东营市第一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棱长为2,M 、N 分别为1A B 、AC 的中点.(1)证明://MN 平面11BCC B ;(2)求1A B 与平面11A B CD 所成角的大小.【解析】(1)如图,以点D 为坐标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1DD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2,0,0A ,()0,2,0C ,()12,0,2A ,(2,2,0)B ,()12,2,2B ,()2,1,1M ,()1,1,0N .所以()1,0,1MN =--,因为DC ⊥平面11BCC B ,所以平面11BCC B 的一个法向量为(0,2,0)DC =,因为0MN DC ⋅=,所以MN DC ⊥,因为MN ⊂平面11BCC B ,所以//MN 平面11BCC B (2)()0,2,0DC =,()12,0,2DA =,()10,2,2A B =-.设平面11A B C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122020DA n x z DC n y ⎧⋅=+=⎨⋅==⎩,令1z =,则1x =-,0y =,所以()1,0,1n =-设1A B 与平面11A B CD 所成角为θ,则1111sin cos ,2A B n A B n A B nθ⋅===⋅.因为0180θ︒≤<︒,所以1A B 与平面11A B CD 所成角为30°.10.(2021·黑龙江·哈尔滨七十三中高二期中(理))如图,已知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边长2AB =,侧棱1BB 的长为4,过点B 作1B C 的垂线交侧棱1CC 于点E ,交1B C 于点F.(1)求证:1A C ⊥平面BED ;(2)求1A B 与平面BDE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解析】(1)连接AC ,因为1111ABCD AB C D -是正四棱柱,即底面为正方形,则BD AC ⊥,又1A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则1BD AA ⊥,又1AC AA A =∩,1,AC AA ⊂平面1A AC ,故BD ⊥平面1A AC ,而1AC ⊂平面1A AC ,则1BD AC ⊥,同理得1BE AC ⊥,又BD BE B ⋂=,,BD BE ⊂平面BDE ,所以1A C ⊥平面BDE ;(2)以DA 、DC 、1DD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2,2,0B ,()()12,0,4,0,2,0A C ,∴()10,2,4A B =-,()12,2,4AC =--,由题可知()12,2,4AC =--为平面BDE 的一个法向量,设1A B 与平面BDE 所成的角为α,则1130sin cos 62024,C A B A α==⋅,即1A B 与平面BDE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306.11.(2021·河北唐山·高二期中)如图(1),△BCD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且∠ACD =45°,AB =2AD ,E 是BD 的中点,将△BCD 沿AD 翻折,使得平面ACD ⊥平面ABD ,得到的图形如图(2).(1)求证:AB⊥CD;(2)求直线AE与平面BCE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1)证明:由图(1)知,在图(2)中AC⊥AD,AB⊥AD,∵平面ACD⊥平面ABD,平面ACD∩平面ABD=AD,AB⊂平面ABD,∴AB⊥平面ACD,又CD⊂平面ACD,∴AB⊥CD;(2)由(1)可知AB⊥平面ACD,又AC⊂平面ACD,∴AB⊥AC.以A为原点,AC,AB,AD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AC=1,则A(0,0,0),B(0,2,0),C(1,0,0),D(0,0,1),E(0,1,12),∴A E=10,1,2⎛⎫,⎪⎝⎭BC=(120),BE,-,=10,1,2⎛⎫-,⎪⎝⎭设平面BCE的法向量为n=(x,y,z),由20102BC n x yn BE y z⎧⋅=-=⎪⎨⋅=-+=⎪⎩,令y=1,得x=2,z=2,则n=(2,1,2),……设直线AE与平面BCE所成角为θ,则245 sin|cos,|15532AE nθ==⨯故直线AE与平面BCE4512.(2022·贵州·遵义市第五中学高二期中(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D⊥平面ABP,BC//AD,∠PAB=90°,PA=AB=2,AD=3,BC=1,E是PB的中点.(1)证明:PB ⊥平面ADE ;(2)求直线AP 与平面AEC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1)因AD ⊥平面ABP ,PB ⊂平面ABP ,则AD ⊥PB ,又PA =AB =2,E 是PB 的中点,则有AE ⊥PB ,而AE AD A =,,AE AD ⊂平面ADE ,所以PB ⊥平面ADE .(2)因AD ⊥平面ABP ,∠PAB =90°,则直线,,AB AD AP 两两垂直,以点A 为原点,射线,,AB AD AP 分别为x ,y ,z 轴非负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0,0,0),(1,0,1),(0,0,2),(2,1,0)A E P C ,(1,0,1),(2,1,0),(0,0,2)AE AC AP ===,令平面AE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020n AE x z n AC x y ⎧⋅=+=⎨⋅=+=⎩,令1x =-,得(121)n ,,=-,令直线AP 与平面AEC 所成角的大小为θ,则||26sin |cos ,|||||62n AP n AP n AP θ⋅=〈〉==⨯所以直线AP 与平面AEC 613.(2022·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高二期中(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AD BC ∥,90ABC ∠=︒,2PA AB BC ===,1AD =,点M ,N 分别为棱PB ,DC 的中点.(1)求证:AM ∥平面PCD ;(2)求直线MN 与平面PCD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1)证明: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0,2,0,2,2,0A B C ,()()()1,0,0,0,0,2,0,1,1D P M ,则()()0,1,1,1,0,2AM PD ==-,()1,2,0CD =--,设平面PC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r,则2020n PD x z n CD x y ⎧⋅=-=⎨⋅=--=⎩,令1z =,则2,1x y ==-,则平面PCD 的一个法向量为()2,1,1n =-,0110,n AM n AM∴⋅=-+=∴⊥//AM ∴平面PCD(2)由(1)得3,1,02N ⎛⎫ ⎪⎝⎭,3,0,12MN ⎛⎫=- ⎪⎝⎭设直线MN 与平面PCD 所成角为θ.sin cos ,n MN MN n n MNθ⋅∴==⋅39=∴直线MN 与平面P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7839.14.(2021·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ABCD ⊥平面,,//AB AD BC AD ⊥,点M 是棱PD 上一点,且满足2,4AB BC AD PA ====.(1)求二面角A CD P --的正弦值;(2)若直线AM 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求MD 的长.【解析】(1)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A ,(2,2,0)C ,(0,4,0)D ,(0,0,4)P ,(2,2,0)CD =-,(0,4,4)PD =-,设平面PCD 法向量(,,)n x y z =,则00n CD n PD ⎧⋅=⎨⋅=⎩,即220440x y y z -+=⎧⎨-=⎩,令1x =,111x y z =⎧⎪=⎨⎪=⎩,即(1,1,1)n =,又平面ACD 的法向量(0,0,1)m =,cos ,3m n m n m n⋅〈〉=,故二面角A CD P --3=.(2)设MD PD λ=(01λ≤≤),(0,4,4)MD λλ=-,点(0,4,44)M λλ-,∴(0,4,44)AM λλ=-,由(1)得平面PCD 法向量(1,1,1)n =,且直线AM 与平面PCD∴6cos ,3AM n AM n AM n⋅〈〉==,解得12λ=,即12=MD PD ,又PD 12==MD PD 15.(2022·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PD ⊥平面ABCD ,E 是棱PC 的中点.(1)证明://PA 平面BDE ;(2)若1,90PD AD BD ADB ===∠=︒,F 为棱PB 上一点,DF 与平面BDE 所成角的大小为30°,求PFPB的值.【解析】(1)如图,连接AC 交BD 于点M ,连接EM ,因为M 是AC 的中点,E 是PC 的中点,所以//PA EM 又ME ⊂平面BDE ,PA ⊄平面BDE ,所以//PA 平面BDE(2)因为1,90PD AD BD ADB ===∠=︒,所以AD BD ⊥,故以D 为坐标原点,DA 为x 轴,DB 为y 轴,DP 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110,0,0,1,0,0,0,1,0,0,0,1,1,1,0,,,222D A B P C E ⎛⎫-- ⎪⎝⎭,()111,,,0,1,0222DE DB ⎛⎫=-= ⎪⎝⎭,设平面BD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r ,则00n DE n DB ⎧⋅=⎨⋅=⎩,即11102220x y z y ⎧-++=⎪⎨⎪=⎩,故取()1,0,1n =,设(01)PF PB λλ=<<,则()()0,,1,0,,1F DF λλλλ-=-因为直线DF 与平面BDE 所成角的大小为30,所以1sin302DF n DF n⋅==12=解得12λ=,故此时12PF PB =.16.(2022·江苏·东海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二期中)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2PD AD ==,AD PC ⊥,点E 在线段PC 上(不与端点重合),30PCD ∠=︒.(1)求证:AD ⊥平面PCD ;(2)是否存在点E 使得直线PB 与平面ADE 所成角为30°?若存在,求出PEEC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1)证明:在正方形ABCD 中,可得AD CD ⊥,又由AD PC ⊥,且CDPC C =,CD ⊂平面PCD ,PC ⊂平面PCD ,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AD ⊥平面PCD .(2)在平面PCD 中,过点D 作DF CD ⊥交PC 于点F .由(1)知AD ⊥平面PCD ,所以AD DF ⊥,又由AD DC ⊥,以{},,DA DC DF 为正交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如图所示,则()(0,0,0),2,0,0D A ,()2,2,0B ,()0,2,0C,(0,P -,设PEEC λ=,则PE EC λ=,所以212,,11AE AP PE λλλ⎛⎫-=+=- ++⎝⎭,()2,0,0AD =-,(2,3,PB =uu r设平面AD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2120120AE n x y AD n x λλ⎧-⋅=-++=⎪⎨+⎪⋅=-=⎩,取y =0,12x z λ==-,所以平面ADE的一个法向量()2n λ=-,因为直线PB 与平面ADE 所成角为30,所以1sin 30cos ,2PB n ︒==,解得5λ=±综上可得,存在点E 使得直线PB 与平面ADE 所成角为30,且5PEEC=±考点3:二面角17.(2022·云南·罗平县第一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D 为1AB 的中点,1B C 交1BC 于点E ,AC BC ⊥,1CA CB CC ==.(1)求证:DE ∥平面11AAC C ;(2)求平面1AB C 与平面11A B C 的夹角的余弦值.【解析】(1)证明:因为111ABC A B C -为三棱柱,所以平面11BCC B 是平行四边形,又1B C 交1BC 于点E ,所以E 是1B C 的中点.又D 为1AB 的中点,所以//DE AC ,又AC ⊂平面11AAC C ,DE ⊂/平面11AAC C ,所以//DE 平面11AAC C ;(2)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CC ⊥平面111A B C ,又AC BC ⊥,所以11C A 、11C B 、1C C 两两互相垂直,所以以1C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11C A 、11C B 、1C C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1C xyz -,如图所示.设11CA CB CC ===,则1(0,0,0)C ,1(1,0,0)A ,1(0,1,0)B ,(1,0,1)A ,(0,0,1)C ,所以1(1,1,1)AB =--,(1,0,0)=-AC ,11(1,1,0)=-A B ,1(1,0,1)AC =-.设平面1AB 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100n AB n AC ⎧⋅=⎨⋅=⎩,所以00x y z x -+-=⎧⎨-=⎩,不妨令1y =,则(0,1,1)n =,设平面11A B C 的一个法向量为(,,)m x y z =,则11100m A B m A C ⎧⋅=⎪⎨⋅=⎪⎩,所以00x y x z -+=⎧⎨-+=⎩,不妨令1y =,则(1,1,1)m =.所以cos ||||m n m n m n ⋅〈⋅〉===⋅所以平面1AB C 与平面11A B C18.(2022·江苏·宝应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二期中)如图,已知三棱锥O ABC -的侧棱,,OA OB OC 两两垂直,且1,2OA OB OC ===,E 是OC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BE 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二面角A BE C --的正弦值.【解析】(1)以O 为原点,OB ,OC ,OA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有()0,0,1A ,()2,0,0B ,()0,2,0C ,()0,1,0E .()()()2,0,00,1,02,1,0EB =-=-,()0,2,1AC =-.2cos 5EB AC =-,.由于异面直线BE 与AC 所成的角是锐角,故其余弦值是25.(2)()()2,0,10,1,1AB AE =-=-,.设平面ABE 的法向量为()1,,n x y z =,则由11n AB n AE ⊥⊥,,得200x z y z -=⎧⎨-=⎩,取()11,2,2n =.由题意可得,平面BEC 为xOy 平面,则其一个法向量为()20,0,1n =u u r,1212122cos 3n n n n n n ⋅===⋅,,则12sin 3n n =,,即二面角A BE C --的正弦值为3.19.(2021·福建·厦门一中高二期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2BC =,4ABC π∠=,四边形ACEF 为矩形,平面ACEF ⊥平面ABCD ,1AF =,点M 在线段EF 上运动.(1)当AE DM ⊥时,求点M 的位置;(2)在(1)的条件下,求平面MBC 与平面ECD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解析】(1)2AB =2AD BC ==,4ABC π∠=,∴222cos 2AC AB BC AB BC ABC +-⋅∠∴222AB AC BC +=,∴90BAC ∠=︒,AB AC ∴⊥,又AF AC ⊥,又平面ACEF ⊥平面ABCD ,平面ACEF 平面ABCD AC =,AF ⊂平面ACEF ,AF ∴⊥平面ABCD ,所以以AB ,AC ,AF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2,0,0),(0,2,0),(2,2,0),(0,2,1),(0,0,1)A B C D E F-,设(0,,1),02M y y 则2,1)AE =,(2,2,1)DM y =-AE DM ⊥,∴2(2)10AE DM y ⋅=-+=,解得22y =,∴12FM FE =.∴当AE DM ⊥时,点M 为EF 的中点.(2)由(1)可得(2,,1)2BM =,(BC =设平面MBC 的一个法向量为111(,,)m x y z =,则111112020m BM y z m BC ⎧⋅=+=⎪⎨⎪⋅==⎩,取12y =,则m =,易知平面ECD 的一个法向量为(0,1,0)n =,∴cos |cos ,|||||m n m n m n θ⋅=<>=⋅∴平面MBC 与平面ECD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05.20.(2022·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高二期中(理))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中,60BAC ∠=,点F 在斜边AB 上,且4AB AF =,AD ⊥平面ABC ,BE ⊥平面ABC ,3AD =,4AC BE ==.(1)求证:DF ⊥平面CEF ;(2)点M 在线段BC 上,且二面角F DM C --的余弦值为25,求CM 的长度.【解析】(1)90ACB ∠=,60BAC ∠=,4AC =,8AB ∴=,又4AB AF =,2AF ∴=;2222cos 2016cos6012CF AC AF AC AF BAC ∴=+-⋅∠=-=,解得:CF =,222AF CF AC ∴+=,则AF CF ⊥;DA ⊥平面ABC ,CF ⊂平面ABC ,CF AD ∴⊥;又,AF AD ⊂平面ADF ,AFA AD =,CF ∴⊥平面ADF ,DF ⊂平面ADF ,DF CF ∴⊥;连接ED ,在四边形ABED 中,作DH BE ⊥,垂足为H,如下图所示,DF ==EF ==,DE =222DF EF DE ∴+=,则DF EF ^;,CF EF ⊂平面CEF ,CF EF F ⋂=,DF ⊥∴平面CEF .(2)以C 为坐标原点,,CA CB 正方向为,x y 轴,以BE 的平行线为z 轴,可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设CM m =,则()0,,0M m ,()0,0,0C ,()4,0,3D,()F ,()4,,3MD m ∴=-,()4,0,3CD =,()1,FD =,设平面DMF 的法向量(),,n x y z =,则43030MD n x my z FD n x z ⎧⋅=-+=⎪⎨⋅=+=⎪⎩,令9y =,解得:3x m =-z m =,()3n m m ∴=--;设平面CDM 的法向量(),,m a b c =,则430430CD m a c MD m a mb c ⎧⋅=+=⎨⋅=-+=⎩,令3a =,解得:0b =,4c =-,()3,0,4m ∴=-;二面角F DM C --的余弦值为25,2cos ,5m n m n m n ⋅∴<>==⋅,25=,((()222134381m m m ⎡⎤∴-=-++⎢⎥⎣⎦,解得:m;当m F DM C --为钝二面角,不合题意;则二面角F DM C --的余弦值为25时,CM =21.(2022·江苏徐州·高二期中)如图所示,在四棱锥中P ABCD -,2AB DC=,0AB BC ⋅=,AP BD ⊥,且AP DP DC BC ====(1)求证:平面ADP ⊥平面ABCD ;(2)已知点E 是线段BP 上的动点(不与点P 、B 重合),若使二面角E AD P --的大小为4π,试确定点E 的位置.【解析】(1)连接BD ,由2AB DC =,0AB BC ⋅=知242,//,AB DC AB DC CD BC ==⊥,在Rt BCD 中,22216,4BD CD BC BD =+==,设AB 的中点为Q ,连接DQ ,则//,CD QB QB CD =,所以四边形BCDQ 为平行四边形,又,CD BC DC BC ⊥=,所以四边形BCDQ 为正方形,所以,22DQ AB DQ AQ ⊥==Rt AQD 中,22216AD AQ DQ =+=,在Rt ABD 中,222161632AD BD AB +=+==,所以AD BD ⊥,又,AP BD AP AD A ⊥⋂=,,AP AD ⊂平面ADP ,所以BD ⊥平面ADP ,又BD ⊂平面ABCD ,所以平面ADP ⊥平面ABCD ;(2)在APD △中,2228816AP PD AD +=+==,所以AP PD ⊥,在Rt APD 中,过点P 作PF AD ⊥,垂足为F ,因为PA PD =,所以F 为AD 中点,所以2PF DF ==,由(1)得BD ⊥平面ADP ,PF ⊂平面ADP ,则BD PF ⊥,,AD BD ⊂平面ABCD ,ADBD D =,则PF ⊥平面ABCD .以D 为原点,分别以,DA DB 所在直线为,x y 轴,以过点D 与平面ABCD 垂直的直线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坐标系,则(0,0,0),(4,0,0),(0,4,0),(2,0,2),(4,0,0),(2,4,2)D A B P DA PB ==--,设()(2,4,2),0,1PE PB λλλλλ==--∈,则(22,4,22)DE DP PE λλλ=+=--,易知平面PAD 的一个法向量为(0,1,0)m =,设平面EA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40224220n DA x n DE x y z λλλ⎧⋅==⎪⎨⋅=-++-=⎪⎩,令1z =,则1(0,,1)2n λλ-=,所以221cos ,cos 4211m n m n m nλπλλλ⋅-===⎛⎫+ ⎪-⎝⎭,即2122521λλλ-=-+,即23210λλ+-=,解得1λ=-(舍)或13λ=,所以,当点E 在线段BP 上满足13PE PB =时,使二面角E AD P --的大小为4π.22.(2021·湖北十堰·高二期中)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与梯形ABMN 所在平面垂直,//,2,4,23AN BM AB AN BM CN ====(1)证明:BM ⊥平面ABCD ;(2)在线段CM 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得二面角E BN M --的余弦值为33,若存在求出CE E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正方形ABCD 中,BC AB ⊥,因为平面ABCD ⊥平面ABMN ,平面ABCD平面,ABMN AB BC =⊂平面ABCD ,所以BC ⊥平面ABMN ,所以BC BM ⊥,且BC BN ⊥,2,23BC CN ==所以2222BN CN BC -,又因为2AB AN ==,所以222BN AB AN =+,所以AN AB ⊥,又因为AN //BM ,所以BM AB ⊥,BC BA B =,所以BM ⊥平面ABCD .(2)由(1)知,BM ⊥平面,ABCD BM AB ⊥,以B 为坐标原点,,,BA BM BC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0,0,0,0,0,2,2,2,0,0,4,0B C N M 设点(),,,,E x y z CE CM λ=[0,λ∈1],则()(),,20,4,2x y z λ-=-,所以0422x y z λλ=⎧⎪=⎨⎪=-⎩,所以()0,4,22E λλ-,所以()()2,2,0,0,4,22BN BE λλ==-,设平面BEN 的法向量为(),,m x y z =,()2204220m x y m y z λλ⋅=+=⎧∴⎨⋅=+-=⎩令1x =,所以21,1y z λλ=-=-,所以2(1,1,)1m λλ=--,显然,平面BMN 的法向量为()0,0,2BC =,所以cos ,BC m BC m BC m⋅=⋅3==即2642λλ=-+,即23210λλ+-=,解得13λ=或1-(舍),则存在一点E ,且12CE EM =.考点4:点到直线的距离23.(2021·云南大理·高二期中)鳖臑是指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如图,在鳖臑P ABC -中,PA ⊥平面ABC ,2AB BC PA ===,D ,E 分别是棱AB ,PC 的中点,点F是线段DE 的中点,则点F 到直线AC 的距离是()A .38B 6C .118D .224【答案】B 【解析】因为AB BC =,且ABC 是直角三角形,所以AB BC ⊥.以B 为原点,分别以BC ,BA 的方向为x ,y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B xyz -.因为2AB BC PA ===,所以()0,2,0A ,()2,0,0C ,()0,1,0D ,()1,1,1E ,则()2,2,0AC =-,11,1,22AF ⎛⎫=- ⎪⎝⎭.故点F到直线AC 的距离2221136144422AF AF AC AC d ⎛⎫⋅⎛⎫⎪=-++-= ⎪ ⎪⎝⎭⎝⎭.故点F 到直线AC 的距离是6424.(2021·河北·石家庄市第十二中学高二期中)已知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1,0,2)n =,点()0,1,1A 在直线l 上,则点()1,2,2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A .230B 30C 3010D 305【答案】D【解析】由已知得(1,1,1)PA =---,因为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1,0,2)n =,所以点()1,2,2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222212930335512PA n PA n ⎛⎫⎛⎫⋅-----= ⎪ ⎪ ⎪+⎝⎭⎝⎭故选:D25.(2021·北京·牛栏山一中高二期中)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项点()0,0,0D ,()2,0,0A ,()2,4,0B ,()10,4,2C =,则点1A 与直线1BC 之间的距离为()A .B .2C .125D .52【答案】A【解析】如图,由题意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1(000)(200)(240)(042)D A B C ,,,,,,,,,,,,则1422AB BC CC ===,,,连接111A B AC ,,所以1111A B A C BC ===得11A BC V 是等腰三角形,取1BC 的中点O ,连接1OA ,则1OA ⊥1BC ,即点1A 到直线1BC 的距离为1OA ,在1Rt A OB 中,有1OA ==故选:A26.(2021·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高二期中)已知空间中三点(1,0,0)A -,(0,1,1)B -,(2,1,2)C --,则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A B C D 【答案】A【解析】依题意得()()1,1,2,1,1,1AC AB =--=-则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63d =故选:A27.(2022·江西南昌·高二期中(理))如图,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BC 的中点,点P 在线段1D E 上,点Р到直线1CC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答案】5【解析】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1(0,4,0),(0,0,4),(2,4,0),(0,4,4)C D E C ,11(2,0,0),(0,0,4),(2,4,4)CE CC ED ===--,因点P 在线段1D E 上,则[0,1]λ∈,1(2,4,4)EP ED λλλλ==--,(22,4,4)CP CE EP λλλ=+=--,向量CP 在向量1CC 上投影长为11||4||CP CC d CC λ⋅==,而||CP =,则点Р到直线1CC的距离4525h =,当且仅当15λ=时取“=”,所以点Р到直线1CC的距离的最小值为5.28.(2022·福建龙岩·高二期中)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1,1,1m =-,且l 过点()1,1,1A -,则点()0,1,1P -到l 的距离为___________.【解析】(1,0,2)AP =-,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1,1,1m =-,由题意得点P 到l的距离d =29.(2021·山东·嘉祥县第一中学高二期中)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O 为平面11A ABB 的中心,E 为BC 的中点,则点O 到直线1A E 的距离为________.【答案】3【解析】如图,以D 为原点建系,则()()()12,0,2,2,1,1,1,2,0A O E ,则()()110,1,1,1,2,2AO A E =-=--,则111111cos ,3A O A E A O A E A O A E⋅==,又[]11,0,A O A E π∈,所以111sin ,3A O A E =,所以点O 到直线1A E的距离为1111sin ,33A O A O A E ==.故答案为:23.考点5: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平面到平面的距离30.(2020·山东省商河县第一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已知2AB AD ==,15AA =,E ,F 分别为1DD ,1BB 上的点,且11DE B F ==.(1)求证:BE ⊥平面ACF :(2)求点B 到平面ACF 的距离.【解析】(1)以D 为坐标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1DD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则()()()()()2,0,0,2,2,0,0,2,0,0,0,1,2,2,4A B C E F ,设面ACF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2,2,0,0,2,4AC AF -=,可得00n AC n AF ⎧⋅=⎪⎨⋅=⎪⎩,即220240x y y z -+=⎧⎨+=⎩,不妨令1z =则()=2,2,1n BE --=,BE ∴⊥平面ACF .(2)()=0,2,0AB ,则点B 到平面ACF 的距离为43AB nn⋅=.31.(2022·江苏·2的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成直二面角,则点D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______.【答案】33【解析】记AC 与BD 的交点为O ,图1中,由正方形性质可知AC BD ⊥,所以在图2中,,OB AC OD AC ⊥⊥,所以2BOD π∠=,即OB OD⊥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易知1OA OB OC OD ====则(0,0,1),(0,1,0),(1,0,0),(0,1,0)A B C D -则(0,1,1),(1,0,1),(0,2,0)AB AC BD =--=-=设(,,)n x y z =为平面ABC 的法向量,则00AB n y z AC n x z ⎧⋅=--=⎨⋅=-=⎩,取1x =,得(1,1,1)n =-所以点D 到平面ABC 的距离22333BD n d n⋅===故答案为:23332.(2022·河南·濮阳一高高二期中(理))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若E ,F 分别是上底棱的中点,则点A 到平面11B D EF 的距离为______.【答案】1【解析】以1D 为坐标原点,11111,,D A D C D D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0,1A ,()11,1,0B ,10,,12E ⎛⎫⎪⎝⎭,()10,0,0D ,设平面11B D EF 的法向量(),,m x y z =,则有1111020m D E y z m D B x y ⎧⋅=+=⎪⎨⎪⋅=+=⎩,令2y =得:2,1x z =-=-,故()2,2,1m =--,其中()10,1,1AB =-,则点A 到平面11B D EF 的距离为11AB m d m⋅===故答案为:133.(2022·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期中)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平面1AB C 与平面11AC D 间的距离是________.【解析】以点A 为坐标原点,AB 、AD 、1A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A 、()11,0,1B 、()1,1,0C 、()0,1,0D 、()10,0,1A 、()11,1,1C ,设平面1AB C 的法向量为()111,,m x y z =,()11,0,1AB =,()1,1,0AC =,由1111100m AB x z m AC x y ⎧⋅=+=⎪⎨⋅=+=⎪⎩,取11x =,可得()1,1,1m =--,设平面11AC D 的法向量为()222,,n x y z =,()10,1,1DA =-,()11,0,1DC =,由12212200n DA y z n DC x z ⎧⋅=-+=⎪⎨⋅=+=⎪⎩,取21x =,可得()1,1,1n =--r ,因为m n =,平面1AB C 与平面11AC D 不重合,故平面1//AB C 平面11AC D ,()0,1,0AD =uuu r ,所以,平面1AB C 与平面11AC D 间的距离为1333AD m d m⋅==故答案为:33.34.(多选题)(2020·辽宁·大连八中高二期中)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点,E O 分别是11A B ,11AC 的中点,P 在正方体内部且满足1132243AP AB AD A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A 到直线BE 255B .点O 到平面11ABCD 的距离是24C .平面1A BD 与平面11B CD 3D .点P 到直线AD 的距离为56【答案】ABCD【解析】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A ,(1,0,0)B ,(0,1,0)D ,1(0,0,1)A ,1(1,1,1)C ,()10,1,1D ,1,0,12E ⎛⎫⎪⎝⎭,所以1(1,0,0),,0,12BA BE ⎛⎫=-=- ⎪⎝⎭.设ABE θ∠=,则||5cos 5||||BA BE BA BE θ⋅==,25sin 5θ==.故A 到直线BE的距离1||sin 1d BA θ===,故选项A 正确.易知111111,,0222C O C A ⎛⎫==-- ⎪⎝⎭,平面11ABC D 的一个法向量1(0,1,1)DA =-,则点O 到平面11ABC D 的距离11211||224||DA C O d DA ⋅===,故选项B 正确.1111(1,0,1),(0,1,1),(0,1,0)A B A D A D =-=-=.设平面1A 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110,0,n A B n A D ⎧⋅=⎪⎨⋅=⎪⎩所以0,0,x z y z -=⎧⎨-=⎩令1z =,得1,1y x ==,所以(1,1,1)n =.所以点1D 到平面1A BD的距离113||||A D n d n ⋅===因为平面1//A BD 平面11B CD ,所以平面1A BD 与平面11B CD 间的距离等于点1D 到平面1A BD 的距离,所以平面1A BD 与平面11B CD 间的距离为3.故选项C 正确.因为1312423AP AB AD AA =++,所以312,,423AP ⎛⎫= ⎪⎝⎭,又(1,0,0)AB =,则34||AP AB AB ⋅=,所以点P 到AB 的距离56d ==.故选项D 正确.故选:ABCD.考点6:异面直线的距离35.(2021·安徽·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二期中)如图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AB BC ==,12AA =.动点P ,Q 分别在线段1C D ,AC 上,则线段PQ 长度的最小值是()A .13B .23C .1D .43【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线段PQ 长度的最小值为异面直线1C D 、AC 的公垂线的长度.如下图所示,以点D 为坐标原点,DA 、DC 、1DD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点()1,0,0A 、()0,1,0C 、()10,1,2C 、()0,0,0D ,所以,()1,1,0AC =-,()10,1,2=DC ,()1,0,0DA =,设向量(),,n x y z =满足n AC ⊥,1⊥n DC ,由题意可得1020n AC x y n DC y z ⎧⋅=-+=⎪⎨⋅=+=⎪⎩,解得2x yy z =⎧⎪⎨=-⎪⎩,取2y =,则2x =,1z =-,可得()2,2,1n =-,因此,min 23DA n PQ n⋅==.故选:B .36.(2021·辽宁沈阳·高二期中)定义: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是指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距离的最小值.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B =,2BC =,13AA =,则异面直线AC 与1BC 之间的距离是()A 5B 7C 6D .67【答案】D【解析】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2,0,0,0,1,0,2,1,0,0,1,3A C B C ,则()2,1,0AC =-,()12,0,3BC =-,设AC 和1BC 的公垂线的方向向量(),,n x y z =,则100n AC n BC ⎧⋅=⎪⎨⋅=⎪⎩,即20230x y x z -+=⎧⎨-+=⎩,令3x =,则()3,6,2n =,()0,1,0AB =,67AB n d n⋅∴==.故选:D.37.(2021·上海交大附中高二期中)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4AB =,则异面直线AB 和1AC 的距离为___________.【答案】【解析】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1,,DA DC DD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1(4,0,0),(4,4,0),(0,4,0),(4,0,4)A B C A ,则1(0,4,0),(4,4,4)AB CA ==-,1(0,0,4)AA =设(,,)m x y z =是异面直线AB 和1AC 的公垂线的一个方向向量,则1404440m AB y m CA x y z ⎧⋅==⎪⎨⋅=-+=⎪⎩,令1x =,则(1,0,1)m =-,所以异面直线AB 和1AC的距离为1AA m m ⋅==故答案为:38.(2021·广东·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三条侧棱PA ,PB ,PC 两两垂直,且3PA PB PC ===,G 是PAB △的重心,E ,F 分别为BC ,PB 上的点,且::1:2BE EC PF FB ==.(1)求证:平面GEF ⊥平面PBC ;(2)求证:EG 是直线PG 与BC 的公垂线;(3)求异面直线PG 与BC 的距离.【解析】(1)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3,0,0,0,3,0,0,0,3,0,1,0,0,2,1,1,1,0A B C F E G ,()1,0,0GF =-,0,0GF PC GF PB ⋅=⋅=,所以,,GF PC GF PB PC PB P ⊥⊥⋂=,所以GF ⊥平面PBC ,由于GF ⊂平面GEF ,所以平面GEF ⊥平面PBC .(2)()()1,1,1,0,3,3EG BC =--=-,0,0EG PG EG BC ⋅=⋅=,所以EG 是直线PG 与BC 的公垂线.(3)2221113EG =++=所以异面直线PG 与BC39.(2021·全国·高二期中)如下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已知PA ⊥平面ABCD ,且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2,12ABC BAD PA AD AB BC π∠=∠=====.(1)求平面PAB 与平面PCD 所成夹角的余弦值;(2)求异面直线PB 与CD 之间的距离.【解析】以A 为原点,,,AB AD AP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0,0,0,1,0,0,1,1,0,0,2,0,0,0,2A B C D P .(1)因为PA ⊥平面ABCD ,且AD ⊂平面ABCD ,所以PA AD ⊥,又AB AD ⊥,且PAAB A =,所以AD ⊥平面PAB ,所以()0,2,0AD =是平面PAB 的一个法向量.易知()()1,1,2,0,2,2PC PD =-=-uu u r uu u r ,设平面PCD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0,0,m PC m PD ⎧⋅=⎨⋅=⎩即20,220,x y y z +-=⎧⎨-=⎩,令1y =解得1,1z x ==.所以()1,1,1m =是平面PCD 的一个法向量,从而3cos ,AD m AD m AD m⋅==uuu r u r uuu r u r uuu r u r PAB 与平面PCD 所成夹角为锐角所以平面PAB 与平面PCD 所成夹角的余弦值为33.(2)()1,0,2BP =-,设Q 为直线PB 上一点,且(),0,2BQ BP λλλ==-,因为()0,1,0CB =-,所以(),1,2CQ CB BQ λλ=+=--,又()1,1,0CD =-,所以点Q 到直线CD 的距离()22cos d CQ CQ CQ CD =-⋅uu u r uu u r uu u r uu u r===,因为22919144222999λλλ⎛⎫++=++≥⎪⎝⎭,所以23d≥,所以异面直线PB与CD之间的距离为2 3.。
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的范围

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的范围
线、线段和射线是在平面几何中常见的几何对象。
线是无限延伸的物体,没有起始点和结束点,而线段是有两个端点的有限长度的物体。
射线则是由始点开始,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没有结束点。
在平面几何中,有许多重要的定义和性质与线、线段和射线相关。
在线、线段和射线的范围中,我们还有相互夹角的问题。
线段和射线之间的夹角就是两者的交点的角度。
线、线段和射线之间的夹角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锐角和钝角。
锐角是小于90度的角度,而钝角则是大于90度的角度。
对于两条相交的线,它们之间的夹角可以是锐角、直角或钝角。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面和角。
在平面几何中,面是二维对象,通常表示为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
角是由两条射线或线段分界的平面区域。
我们可以通过它所包含的角度来描述角的大小。
角可以分为几个类型,包括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锐角是小于90度的角度,直角是90度角度,钝角是大于90度的角度,平角则是等于180度的角度。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组合定义的线、线段、射线、面和角来解决许多几何问题。
例如,一个三角形可以由三个线段构成,而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则构成了封闭图形。
同样,在圆形上,一个角可以被定义为两条切线之间的角。
总结:线、线段和射线是平面几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几何对象。
角和面是由线、线段和射线构成的二维对象。
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非常广泛,通过它们我们可以解决许多不同的几何问题。
不断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是学习平面几何最基础的一步。
几何法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10类题型(学生版)

几何法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常考题型题型一平行四边形平移法求线线角 4题型二中位线平移法求线线角 5题型三补形平移法求线线角 5题型四作垂线法求线面角 6题型五等体积法求线面角 7题型六定义法求二面角 7题型七三垂线法求二面角 8题型八垂面法求二面角 9题型九补棱法求二面角 10题型十射影面积法求二面角 11知识梳理一、线线角的定义与求解线线角主要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
1、线线角的定义:①定义:设a,b是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一点O作直线a ⎳a,b ⎳b,把a 与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或夹角)②范围:0,π22、求异面直线所成角一般步骤:(1)平移:选择适当的点,线段的中点或端点,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成为相交直线.(2)证明:证明所作的角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3)寻找:在立体图形中,寻找或作出含有此角的三角形,并解之.(4)取舍:因为异面直线所成角θ的取值范围是0,π2,所以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3、可通过多种方法平移产生,主要有三种方法:①平行四边形平移法;②中位线平移法;③补形平移法(在已知图形中,补作一个相同的几何体,以便找到平行线).二、线面角的定义与求解1、线面角的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取值范围:[0°,90°]2、垂线法求线面角(也称直接法):(1)先确定斜线与平面,找到线面的交点B为斜足;找线在面外的一点A,过点A向平面α做垂线,确定垂足O;(2)连结斜足与垂足为斜线AB在面α上的投影;投影BO与斜线AB之间的夹角为线面角;(3)把投影BO与斜线AB归到一个三角形中进行求解(可能利用余弦定理或者直角三角形)。
3、公式法求线面角(也称等体积法):用等体积法,求出斜线P A在面外的一点P到面的距离,利用三角形的正弦公式进行求解。
公式为:sinθ=h,其中θ是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h是垂线段的长,l是斜线段的长。
2019-2020年高考数学 专题34 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的求法黄金解题模板

2019-2020年高考数学 专题34 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的求法黄金解题模板【高考地位】立体几何是高考数学命题的一个重点,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的考查更是重中之重. 其求解的策略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一般方法,即按照“作——证——解”的顺序进行;其一是空间向量法,即建立直角坐标系进行求解. 在高考中常常以解答题出现,其试题难度属中高档题.【方法点评】类型一 空间中线线角的求法方法一 平移法使用情景:空间中线线角的求法解题模板:第一步 首先将两异面直线平移到同一平面中;第二步 然后运用余弦定理等知识进行求解;第三步 得出结论.例1正四面体ABCD 中, E F ,分别为棱AD 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 与CD 所成的角为 A. 6π B. 4π C. 3π D. 2π 【答案】B平移;利用特殊点(线段的端点或中点)作平行线平移;补形平移.计算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通常转化为解三角形的问题处理,要注意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为0,2π⎛⎤ ⎥⎝⎦。
【变式演练1】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 沿直线BD 将ABD ∆翻折成'A BD ∆,异面直线CD 与'A D 所成的角为α, 则( )A .'A CA α<∠B .'A CA α>∠C.'A CD α<∠ D .'A CD α>∠【答案】B考点: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及运用.【变式演练2】【2018年衡水联考】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 F 分别是侧面11AA D D 与底面ABCD 的中心,则下列命题中错误的个数为( )①//DF 平面11D EB ; ②异面直线DF 与1B C 所成角为60︒;③1ED 与平面1B DC 垂直; ④1112F CDB V -=. A. 0 B. 1 C. 2 D. 3【答案】A【解析】对于①,∵DF 11//B D ,DF ⊄平面11D EB , 11B D ⊂平面11D EB ,∴//DF 平面11D EB ,正确; 对于②,∵DF 11//B D ,∴异面直线DF 与1B C 所成角即异面直线11B D 与1B C 所成角,△11C B D 为等边三角形,故异面直线DF 与1B C 所成角为60︒,正确;对于③,∵1ED ⊥1A D , 1E D ⊥CD,且1A D ⋂CD=D ,∴1E D ⊥平面11A B DC ,即1E D ⊥平面1B DC ,正确;对于④,11CDF 1111133412F CDB B CDF V V S --==⨯⨯=⨯=,正确, 故选:A 【变式演练3】设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垂直,90BCA ∠=︒,2BC CA ==,若该棱柱的所有顶点都在体积为323π的球面上,则直线1B C 与直线1A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23-B .23C . 【答案】B【变式演练4】如图所示,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面积为3,, E 为侧棱PC 的中点,则PA 与BE 所成的角为( )A. 30︒B. 45︒C. 60︒D. 90︒【答案】C方法二 空间向量法使用情景:空间中线线角的求法解题模板:第一步 首先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相应点的空间直角坐标;第二步 然后求出所求异面直线的空间直角坐标;第三步 再利用cos a ba bθ→→→→⋅=即可得出结论. 例2、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3AC BC AA ===,AC BC ⊥,点M 在线段AB 上.(1)若M 是AB 中点,证明:1//AC 平面1B CM ;(2)当BM =11C A 与平面1B M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详见解析(2(II )1,AC BC CC ABC ⊥⊥平面,故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1(033),(300),(030),(000)B A B C ,,,,,,,,,BA =13BM BA = 1(1,1,0),(0,3,0)(1,1,0)(1,2,0)3BM BA CM CB BM ==-=+=+-=, 令平面1B M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由100n CB n CM ⎧⋅=⎪⎨⋅=⎪⎩,得020y z x y +=⎧⎨+=⎩ 设1z =所以(2,1,1)n =-,11(3,0,0)C A CA == ,设直线11C A 与平面1B MC 所成角为q1111||sin ||||3C A n C A n q ×===故当BM =11C A 与平面1B MC 考点: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利用空间向量求线面角【思路点睛】利用法向量求解空间线面角的关键在于“四破”:第一,破“建系关”,构建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第二,破“求坐标关”,准确求解相关点的坐标;第三,破“求法向量关”,求出平面的法向量;第四,破“应用公式关”.例3、如图,正方形AMDE 的边长为2,B C、分别为线段AM MD 、的中点,在五棱锥P ABCDE -中,F 为棱PE 的中点,平面ABF 与棱PD PC 、分别交于点G H 、.(1)求证://AB FG ;(2)若PA ⊥底面ABCDE ,且PA AE =,求直线BC 与平面ABF 所成角的大小.【答案】(1)详见解析(2)6π考点: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利用空间向量求线面角【思路点睛】利用法向量求解空间线面角的关键在于“四破”:第一,破“建系关”,构建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第二,破“求坐标关”,准确求解相关点的坐标;第三,破“求法向量关”,求出平面的法向量;第四,破“应用公式关”.【变式演练4】已知正四面体ABCD中,E是AB的中点,则异面直线CE与B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变式演练5】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为正三角形,侧棱垂直底面,4AB =,16AA =.若E ,F 分别是棱1BB ,1CC 上的点,且1BE B E =,1113C F CC =,则异面直线1A E 与A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6B .6C .10D .10【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以BC 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A,1A ,(0,2,3)E ,(0,2,4)F -,1(3)A E =--,(2,4)AF =--,设1A E ,AF 所成的角为θ,则11||cos 10||||5A E AF A E AF θ⋅===⋅⨯. 考点: 线面角.类型二空间中线面角的求法方法一 垂线法使用情景:空间中线面角的求法解题模板:第一步 首先根据题意找出直线上的点到平面的射影点;第二步 然后连接其射影点与直线和平面的交点即可得出线面角;第三步 得出结论.例3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1,AB AD ==E 是AD 的中点,BE 与AC 交于点F ,GF ⊥平面ABCD .GD BA(Ⅰ)求证:AF ⊥面BEG ;(Ⅱ)若AF FG =,求直线EG 与平面ABG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Ⅰ)证明见解析;.证法2:(坐标法)证明1-=⋅BE AC K K ,得BE AC ⊥,往下同证法1.证法3:(向量法)以,为基底, ∵-=+=21,,0=⋅∴)21()(AB AD AB AD BE AC -⋅+=⋅221-=01221=-⨯= ∴BE AC ⊥,往下同证法1.(2)在AGF Rt ∆中,22GF AF AG +=36)33()33(22=+= 在BGF Rt ∆中,22GF BF BG +=1)33()36(22=+= 在ABG ∆中,36=AG ,1==AB BG ∴2)66(13621-⨯⨯=∆ABG S 656303621=⨯⨯=设点E 到平面ABG 的距离为d ,则GF S d S ABF ABG ⋅=⋅∆∆3131,∴ABG ABFS GF S d ∆⋅=1030653312221=⨯⨯⨯= 22)66()33(2222=+=+=EF GF EG ,设直线EG 与平面ABG 所成角的大小为θ,则 EG d=θsin .515221030==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点评】解决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关键是找到直线上的点到平面的射影点,构造出线面角.【变式演练6】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中心,则1A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13 B.3 C. D .23【答案】B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变式演练7】在四面体ABCD 中,AB AD ⊥,1AB AD BC CD ====,且ABD BCD ⊥平面平面,M 为AB 中点,则CM 与平面AB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2 B.3 C.2 D.3【答案】D考点:1.平面与平面垂直;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方法二空间向量法使用情景:空间中线面角的求法解题模板:第一步首先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相应点的空间直角坐标;第二步然后求出所求异面直线的空间直角坐标以及平面的法向量坐标;第三步再利用a bsina bθ→→→→⋅=即可得出结论.例4 [2018衡水金卷大联考]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直角梯形,其中,,侧面平面,且,动点在棱上,且.(1)试探究的值,使平面,并给予证明;(2)当时,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2)取的中点,连接.则.∵平面平面,平面平面,且,∴平面.∵,且,∴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由两两垂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当时,有,【变式演练8】【2018浙江嘉兴市第一中模拟】如图,四棱锥,底面为菱形,平面,,为的中点,.(I)求证:直线平面;(II)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I)证明:,又又平面,直线平面.(方法二)如图建立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平面的法向量,.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高考再现】1. 【2017课标II ,理10】已知直三棱柱111C C AB -A B 中,C 120∠AB =,2AB =,1C CC 1B ==,则异面直线1AB 与1C 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C D 【答案】C【考点】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余弦定理;补形的应用【名师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问题化归为共面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①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②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③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④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高中数学 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成法原理与求法思路

DBA C α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成法原理与求法思路空间中各种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二面角。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是2,0(π。
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一般方法是通过平行移动直线,把异面问题转化为共面问题来解决。
具体步骤如下:①利用定义构造角,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择在特殊的位置上;②证明作出的角即为所求的角;③利用解三角形来求角。
简称为“作,证,求” 2、线面夹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是]2,0[π。
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用的是射影转化法。
具体步骤如下:(若线面平行,线在面内,线面垂直,则不用此法,因为角度不用问你也知道)①找过斜线上一点与平面垂直的直线;②连结垂足和斜足,得出斜线在平面的射影,确定出所求的角; ③把该角置于三角形中计算。
也是简称为“作,证,求”注: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它和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的最小角,即若θ为线面角,β为斜线与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则有θβ≤;(这个证明,需要用到正弦函数的单调性,请跳过。
在右图的解释为 BAD CAD ∠>∠) )2.1确定点的射影位置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斜线上任意一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必在斜线在平面的射影上;②如果一个角所在的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那么这一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已知:如图,BAC ∠在一个平面α内,,,PN AC PM AB PN PM ⊥⊥且=(就是点P 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过P 作PO α⊥(说明点O 为P 点在面α内的射影)求证:OAN OAM ∠∠=(OAN OAM ∠∠=,所以AO 为BAC ∠的角平分线,所以点O 会在BAC ∠的角平分线上)证明: PA =PA ,PN =PM ,90PNA PMA ∠∠︒==PNA PMA ∴∆≅∆(斜边直角边定理) AN AM ∴=①(PO NO MO PN PM α⊥⎫⇒=⎬⎭斜线长相等推射影长相等)= O AN AM AO AO AMO ANO NAO MAO OM N ⎫⎪⇒∆≅∆⇒∠∠⎬⎪⎭==== 所以,点P 在面的射影为BAC ∠的角平分线上。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全套课时作业7-6-1线线角与线面角

题组层级快练7.6.1线线角与线面角一、单项选择题1.(2021·宁夏银川高级中学)在各棱长均相等的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已知M 是棱BB 1的中点,N 是棱A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 1M 与BN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A.3B .1C.63D.222.已知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AA 1=2AB ,E 为AA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E 与C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1010B.15C.31010D.353.(2021·河北辛集中学月考)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BC =2,AA 1=1,则BC 1与平面BB 1D 1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A.63B.255C.155D.1054.(2020·福建厦门二模)一副三角板由一块有一个内角为60°的直角三角形和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如图所示,∠B =∠F =90°,∠A =60°,∠D =45°,BC =DE.现将两块三角板拼接在一起,取BC 中点O 与AC 中点M ,则下列直线与平面OFM 所成的角不为定值的是()A .ACB .AFC .BFD .CF5.(2021·湖南、江西十四校联考)如图,已知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点E 为线段CD 1的中点,则直线AE 与平面A 1BCD 1所成角的正切值为()A.22B.12C.32D.26.(2021·四川雅安期末)如图,将矩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把△ABD 折起,使点A 移到点A 1处,且A 1在平面BCD 上的射影O 恰好在CD 上,则BC 与A 1D 所成角是()A .30°B .45°C .60°D .90°7.(2021·河北示范性高中联合体3月联考)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上到直线A 1B 与CC 1的距离相等的点有3个,记这3个点分别为E ,F ,G ,则直线AC 1与平面EFG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A.2613B.22613C.27839D.478398.(2021·保定模拟)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90°,侧棱AA 1=2,D ,E 分别是CC 1与A 1B 的中点,点E 在平面ABD 上的射影是△ABD 的重心G.则A 1B 与平面ABD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A.2 3B.73C.32D.37二、多项选择题9.(2021·山东青岛期末)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则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是()A.直线BC与平面ABC1D1所成的角为π4B.点C到平面ABC1D1的距离为22C.异面直线D1C与BC1所成的角为π4D.三棱柱AA1D1-BB1C1外接球的半径为32三、填空题与解答题10.(2018·课标全国Ⅱ)已知圆锥的顶点为S,母线SA,S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78.SA与圆锥底面所成角为45°.若△SAB的面积为515,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11.(2021·河北承德二中期末)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菱形,∠BAD=60°,PD⊥平面ABCD,且PD=AB,点E是棱AD的中点,F在棱PC上.若PF∶FC=1∶2,则直线EF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12.(2021·鲁西部分重点中学期末)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菱形,∠ADC=120°,AD的中点M是顶点P在底面ABCD的射影,N是PC的中点.(1)求证:平面MPB⊥平面PBC;(2)若MP=MC,求直线BN与平面PMC所成角的正弦值.13.(2021·山东德州模拟)如图,P-ABC是一个三棱锥,AB是圆的直径,C是圆上的点,PC垂直圆所在的平面,D,E分别是棱PB,PC的中点.(1)求证:DE⊥平面PAC;(2)若二面角A-DE-C是45°,AB=PC=4,求AE与平面ACD所成角的正弦值.14.(2020·浙江)如图,在三棱台ABC-DEF中,平面ACFD⊥平面ABC,∠ACB=∠ACD=45°,DC=2BC.(1)证明:EF⊥DB;(2)求直线DF与平面DBC所成角的正弦值.7.6.1线线角与线面角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正切值的求法.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棱长为2,如图所示,以A 为原点,AC 所在直线为y 轴,AA 1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1(0,0,2),M(3,1,1),B(3,1,0),N(0,1,0),则A 1M →=(3,1,-1),BN →=(-3,0,0).设异面直线A 1M 与BN 所成角为θ,则cos θ=|A 1M →·BN →||A 1M →||BN →|=35×3=155,∴sin θ=1-cos 2θ=105,∴tan θ=sin θcos θ=63.∴异面直线A 1M 与BN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63.故选C.2.答案C解析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A 1=2AB =2,则B(1,1,0),E(1,0,1),C(0,1,0),D 1(0,0,2).∴BE →=(0,-1,1),CD 1→=(0,-1,2).∴cos 〈BE →,CD 1→〉=1+22×5=31010.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线面角的计算.如图所示,在平面A 1B 1C 1D 1内过点C 1作B 1D 1的垂线,垂足为E ,连接BE.1E ⊥B 1D 1,1E ⊥BB 1,1D 1∩BB 1=B 1,得C 1E ⊥平面BDD 1B 1,∴∠C 1BE 的正弦值即为所求.∵BC 1=22+12=5,C 1E =2×222=2,∴sin ∠C 1BE =C 1E BC 1=25=105.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因为O ,M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所以OM ∥AB ,所以OM ⊥BC.又OF ⊥BC ,且OM ∩OF =O ,所以BC ⊥平面OMF ,所以BF ,CF 与平面OFM 所成的角分别为∠BFO 和∠CFO ,它们相等,均为45°.根据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定义知,AC 与平面OFM 所成的角为∠CMO =∠CAB =60°.故只有AF 与平面OFM 所成的角不为定值.5.答案A解析连接AB 1,AB 1与A 1B 交于点F ,由于AF ⊥A 1B ,AF ⊥BC ,且A 1B ∩BC =B ,所以AF ⊥平面A 1BCD 1.连接EF ,则∠AEF 是直线AE 与平面A 1BCD 1所成角,tan ∠AEF =AF EF =22.故选A.6.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及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因为A 1在平面BCD 上的射影O 恰好在CD 上,所以A 1O ⊥平面BCD.因为BC ⊂平面BCD ,所以A 1O ⊥BC.又因为BC ⊥CD ,A 1O ∩CD =O ,所以BC ⊥平面A 1CD.又A 1D ⊂平面A 1CD ,所以BC ⊥A 1D ,故BC 与A 1D 所成的角为90°.故选D.7.答案D解析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上到直线A 1B 与CC 1的距离相等的点分别为D 1,BC 的中点,B 1C 1的四等分点(靠近B 1),不妨设D 1与G 重合,BC 的中点为E ,B 1C 1的四等分点(靠近B 1)为F.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如图.设AB =2,则E(1,2,0),2,G(0,0,2),A(2,0,0),C 1(0,2,2),从而EF →0,GF →2,AC 1→=(-2,2,2).设平面EFG 的法向量为n =(x ,y ,z)·EF →=0,·GF →=0,+2z =0,+2y =0,令x =4,得n =(4,-3,-1).设直线AC 1与平面EFG 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n ,AC 1→〉|=|n ·AC 1→||n |·|AC 1→|=47839.故选D.8.答案B解析以C 为坐标原点,CA 所在直线为x 轴,CB 所在直线为y 轴,CC 1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CA =CB =a ,则A(a ,0,0),B(0,a ,0),A 1(a ,0,2),D(0,0,1),∴,a 2,,a 3,GE →,a 6,BD →=(0,-a ,1),∵点E 在平面ABD 上的射影是△ABD 的重心G ,∴GE →⊥平面ABD ,∴GE →·BD →=0,解得a =2.∴GE →,13,BA 1→=(2,-2,2),∵GE →⊥平面ABD ,∴GE →为平面ABD 的一个法向量.∵cos 〈GE →,BA 1→〉=GE →·BA 1→|GE →|·|BA 1→|=4363×23=23,∴A 1B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73.9.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点到平面距离及外接球问题.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直线BC 与平面ABC 1D 1所成的角为∠CBC 1=π4,故A 正确;连接B 1C ,由B 1C ⊥BC 1,B 1C ⊥AB ,BC 1∩AB =B ,得B 1C ⊥平面ABC 1D 1,所以点C 到平面ABC 1D 1的距离为B 1C 长度的一半,即22,故B 正确;因为BC 1∥AD 1,所以异面直线D 1C 与BC 1所成的角为∠AD 1C ,连接AC ,则△AD 1C 为等边三角形,故异面直线D 1C 与BC 1所成的角为π3,故C 错误;三棱柱AA 1D 1-BB 1C 1的外接球也是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外接球,故外接球半径为12+12+122=32,故D 正确.故选ABD.10.答案402π解析如图所示,设S 在底面的射影为S ′,连接AS ′,SS ′.△SAB 的面积为12SA ·SB ·sin ∠ASB =12·SA 2·1-cos 2∠ASB =1516·SA 2=515,∴SA 2=80,SA =4 5.∵SA 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SAS ′=45°,AS ′=SA·cos45°=45×22=210.∴底面周长l =2π·AS ′=410π,∴圆锥的侧面积为12×45×410π=402π.11.答案43535解析如图,以D 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设菱形ABCD 的边长为2,则D(0,0,0),E(32,-12,0),,23,EF →-32,76,又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0,0,1),所以cos 〈EF →,n 4=43535,即直线EF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43535.12.答案(1)略(2)267解析(1)证明:如图,连接BD ,∵四边形ABCD 为菱形,∠ADC =120°,且M 为AD 的中点,∴△ABD 为等边三角形.∴MB ⊥AD ,∴MB ⊥BC.∵P 在底面ABCD 的射影M 是AD 的中点,∴PM ⊥平面ABCD ,又∵BC ⊂平面ABCD ,∴PM ⊥BC ,又PM ∩MB =M ,PM ,MB ⊂平面MPB ,∴BC ⊥平面MPB ,又BC ⊂平面PBC ,∴平面MPB ⊥平面PBC.(2)方法一:过点B 作BH ⊥MC 于点H ,连接HN(图略).∵PM ⊥平面ABCD ,BH ⊂平面ABCD ,∴BH ⊥PM.又∵PM ,MC ⊂平面PMC ,PM ∩MC =M ,∴BH ⊥平面PMC.∴直线HN 为直线BN 在平面PMC 上的射影,∴∠BNH 为直线BN 与平面PMC 所成的角.在菱形ABCD 中,设AB =2a ,则MB =AB·sin60°=3a ,MC =MB 2+BC 2=7a ,PC =MC 2+MP 2=2MC 2=14a ,∴在Rt △MBC 中,BH =2a·3a 7a=2217 a.由(1)知BC ⊥平面MPB ,PB ⊂平面MPB ,∴PB ⊥BC ,∴BN =12PC =142a ,∴sin ∠BNH =BH BN =2217a142a =267,即直线BN 与平面PM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67.方法二:由(1)知MA ,MB ,MP 两两垂直,以M 为坐标原点,以MA ,MB ,M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M -xyz ,不妨设MA =1.∴M(0,0,0),A(1,0,0),B(0,3,0),C(-2,3,0),P(0,0,7).∵N 是PC 的中点,∴1,32,设平面PMC 的法向量为n =(x 0,y 0,z 0),又∵MP →=(0,0,7),MC →=(-2,3,0),·MP →=0,·MC →=0,0=0,0+3y 0=0,令y 0=1,则n1,|n |=72.又∵BN →1,-32,|BN →|=142,∴|cos 〈BN →,n 〉|=|BN →·n ||BN →||n |=267.∴直线BN 与平面PM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67.13.答案(1)略(2)4214解析(1)证明:因为AB 是圆的直径,所以BC ⊥AC ,因为PC 垂直圆所在的平面,所以PC ⊥BC ,又因为AC ∩PC =C ,所以BC ⊥平面PAC.因为D ,E 分别是棱PB ,PC 的中点,所以BC ∥DE ,从而有DE ⊥平面PAC.(2)由(1)可知,DE ⊥AE ,DE ⊥EC ,所以∠AEC 为二面角A -DE -C 的平面角,从而有∠AEC =45°,则AC =EC =12PC =2,又BC ⊥AC ,AB =4,得BC =23.以C 为坐标原点,CB →,CA →,CP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则C(0,0,0),A(0,2,0),E(0,0,2),B(23,0,0),P(0,0,4),D(3,0,2),AE →=(0,-2,2),CA →=(0,2,0),CD →=(3,0,2).设n =(x ,y ,z)是平面ACD ·CA →=0,·CD →=0,0,+2z =0.可取n =(2,0,-3).故|cos 〈n ,AE →〉|=|n ·AE →||n |·|AE →|=4214.所以直线AE 与平面A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4214.14.思路(1)通过添加辅助线,利用面面垂直得到线面垂直,进而得到DO ⊥BC ,再根据题中所给的已知条件,证得BO ⊥BC ,由此可得BC ⊥平面DBO ,BC ⊥DB ,由BC ∥EF 即可得证;(2)可通过作辅助线找到直线DF 与平面DBC 所成角,利用解三角形知识求得直线DF 与平面D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也可以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计算直线DF 的方向向量与平面DBC 的法向量求解直线DF 与平面D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略(2)33解析(1)证明:如图,过点D 作DO ⊥AC ,交直线AC 于点O ,连接OB.由∠ACD =45°,DO ⊥AC 得CD =2CO.由平面ACFD ⊥平面ABC ,DO ⊥AC ,平面ACFD ∩平面ABC =AC ,得DO ⊥平面ABC ,所以DO ⊥BC.由∠ACB =45°,BC =12CD =22CO 得BO ⊥BC ,又DO ⊥BC ,DO ∩BO =O ,所以BC ⊥平面BDO ,故BC ⊥DB.由三棱台ABC -DEF 得BC ∥EF ,所以EF ⊥DB.(2)方法一:如图,过点O 作OH ⊥BD ,交直线BD 于点H ,连接CH.由三棱台ABC -DEF 得DF ∥CO ,所以直线DF 与平面DBC 所成角等于直线CO 与平面DBC 所成角.由BC ⊥平面BDO 得OH ⊥BC ,又OH ⊥BD ,BC ∩BD =B ,故OH ⊥平面BCD ,所以∠OCH 为直线CO 与平面DBC 所成角.设CD =22,则DO =OC =2,BO =BC =2,所以BD =6,OH =233,所以sin ∠OCH =OH OC =33,因此,直线DF 与平面D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3.方法二:由三棱台ABC -DEF 得DF ∥CO ,所以直线DF 与平面DBC 所成角等于直线CO 与平面DBC 所成角,记为θ.如图,以O 为原点,分别以射线OC ,OD 为y ,z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设CD =22,则O(0,0,0),B(1,1,0),C(0,2,0),D(0,0,2).因此OC →=(0,2,0),BC →=(-1,1,0),CD →=(0,-2,2).设平面BCD 的法向量n =(x ,y ,z),n ·BC →=0,n ·CD →=0,-x +y =0,-2y +2z =0,可取n =(1,1,1).所以sin θ=|cos 〈OC →,n 〉|=|OC →·n ||OC →|·|n |=33.因此,直线DF与平面D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 3 .。
专题一:立体几何中“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的求法 课件

知识回顾
1. 异面直线所成角; 2.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3. 两平面所成角.
知识点一:线线角
关键:把空间角转化成平面角 步骤:①选点平移;
②定角; ③算角(解位线平移
知识点一:线线角
变式1. 已知四面体ABCD的各棱长均 相等,E、F分别为AB、CD的中点, 求AC与EF所成角的大小.
定义: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
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 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B
l
O
A
知识点三:面面角
方法:①定义法(点在棱上)
②三垂线法(点在一个平面内) 例3.在四面体ABCD中,平面ABD 平面BCD, ③射影法(找一个平面内对应的点 AB BD DA a, CD BD,DBC=30. 在另一个平面内的射影)
定义:过斜线AP上且斜足以外的一点P向平面引 垂线PO,过垂足O和斜足A的直线AO叫做斜线在这个平 面上的射影.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 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知识点二:线面角 关键:①找垂足 ②等体积法求高
例2.如图,设正方体ABCD A1B1C1D1的棱长为a, (1)求直线AB1与平面A1B1CD所成的角; (2)求直线AB与平面ACB1所成角的正弦值.
(1)求二面角A DC B的大小;
④垂面法(点在面外)
(2)求二面角A BC D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⑤补形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或感想:
作业:
立体几何-空间角求法题型(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

空间角求法题型(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空间角能比较集中的反映学生对空间想象能力的体现,也是历年来高考命题者的热点,几乎年年必考。
空间角是线线成角、线面成角、面面成角的总称。
其取值范围分别是:0°< θ ≤90°、0°≤ θ ≤90°、0°< θ ≤180°。
空间角的计算思想主要是转化:即把空间角转化为平面角,把角的计算转化到三角形边角关系或是转化为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来解。
空间角的求法一般是:一找、二证、三求解,手段上可采用:几何法(正余弦定理)和向量法。
下面举例说明。
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1如右下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已知4AB =,3AD =,12AA =。
E 、F 分别是线段AB 、BC 上的点,且1EB FB ==。
求直线1EC 与1F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思路一:本题易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把1EC 与1FD 所成角看作向量EC 1与FD 的夹角,用向量法求解。
思路二:平移线段C 1E 让C 1与D 1重合。
转化为平面角,放到三角形中,用几何法求解。
(图1)解法一:以A 为原点,1AB AD AA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有 D 1(0,3,2)、E (3,0,0)、F (4,1,0)、C 1(4,3,2),于是11(1,3,2),(4,2,2)EC FD ==-设EC 1与FD 1所成的角为β,则:112222221121cos 14132(4)22EC FD EC FD β⋅===⋅++⨯-++ ∴直线1EC 与1F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2114解法二:延长BA 至点E 1,使AE 1=1,连结E 1F 、DE 1、D 1E 1、DF , 有D 1C 1//E 1E , D 1C 1=E 1E ,则四边形D 1E 1EC 1是平行四边形。
则E 1D 1//EC 1 于是∠E 1D 1F 为直线1EC 与1FD 所成的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列哪一项是室间隔缺损超声诊断的直接征象A.左房左室扩大B.室间隔回声中断C.脉冲多普勒频谱D.右房右室扩大E.肺动脉高压征象 制作义齿热处理完成后,为了防止义齿变形,应该采用下列哪一种冷却方式A.将热处理后的型盒冷却至室温后再开盒B.把义齿放在热水中,冷却至室温后再开盒C.将热处理后的型盒放置10分钟后用冷水冲,使型盒温度快速降至室温再开盒D.将热处理后的型盒马上用冷水冲,使型盒温度快速降至室 简述中心静脉置管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对于活化能越大的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越。A、大B、小C、无关D、不确定 高压氧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机制为()A.高压氧抑制肿瘤细胞增殖B.高压氧直接杀灭肿瘤细胞C.高压氧可提高肿瘤细胞对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的敏感性D.高压氧可使肿瘤内部发生过热反应而致肿瘤细胞破坏E.增强机体免疫力 端脑的解剖结构中不包括A.额叶B.颞叶C.顶叶D.岛叶E.丘脑 男,诉胸背痛半个月,无吸烟史,行18F-FDG及99Tcm-MDP全身骨显像如图,诊断是。A.恶性淋巴瘤并骨浸润B.左肺癌并广泛转移C.肝癌肺转移、骨转移D.骨肉瘤肺转移、骨转移E.以上都不是 重量分析中常用滤纸过滤.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造价应由()组成。A.间接费B.措施项目费C.其他项目费D.规费和税金E.分部分项工程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是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A.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B.被执行人有异议的C.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D.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已知三个不相等的数a、b、c,试给出寻找这三个数中最大的一个算法,画出该算法的流程图。 关于尿动力学检查,不正确的是A.可用于了解逼尿肌功能状态B.可用于鉴别不稳定膀胱和前列腺增生C.最大尿流率低提示膀胱出口梗阻D.对尿失禁,膀胱压力测定、漏尿点压测定是尿动力学测定中一线测试项目E.压力性尿失禁可出现最大尿道压降低、功能尿道长度缩短、咳嗽时尿道闭合压为负值 增加二次风量后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会有什么影响? 运动高峰时左心室射血分数较静息时为下列哪个增加值是判断异常的标准A.<2.5%B.<5%C.<10%D.<15%E.<20% 丛集性头痛急性发作时首选的治疗措施是A.吸氧疗法B.佐米曲普坦经喷鼻吸入C.舒马曲普坦皮下注射D.二氢麦角胺静脉注射E.4%~10%利多卡因1ml经患侧鼻孔滴入 设计和培育护理文化,要体现护理专业的个性以及医院文化特色,此处描述的是护理组织文化的A.实践性B.群众性C.针对性D.整合性E.独特性 儿童血清地高辛的有效血浓度为A.0~1mlB.2~4ng/mlC.1~3ng/mlD.1~4ng/mlE.0~3ng/ml 甲状腺大部切除后48小时内,需注意最危急的并发症为。A.喉上神经内侧支损伤B.喉返神经单侧损伤C.呼吸困难和窒息D.甲状腺危象E.手足抽搐 目前市场上应用最普遍、数量最多的探测器是哪一种?A、感烟式火灾探测器B、感温式火灾探测器C、感光火灾探测器D、可燃气体火灾探测器 是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的法文缩写,并被用作该组织的标志。A.FIITAB.FIATC.FIATAD.FAITA 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是A.抑制中枢神经末梢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B.抑制中枢神经末梢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C.副作用与M1受体、α受体、H1受体阻断作用有关D.以上皆是E.以上皆否 开放教育毕业证书属于国民教育系列高等教育学历证书。A.正确B.错误 室内变电所的每台油量为100kg及以上的三相变压器,变压室内。A.应设在单独的B.可两台设在同一C.宜设在单独的D.应两台设在同一 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奶类B.鱼类C.肉类D.豆类E.粮谷类 车辆行驶中,放开调速踏板,行驶电机不断电,车辆失控,驾驶员应。A、拔下总电源开关B、立即踏下制动踏板C、拔下总电源开关并踏下制动踏板D、拔下电源线 应预测评价泥沙淤积的环境影响的工程是。A.调水工程B.灌溉工程C.水库工程D.多沙河流供水工程 急性肾小管坏死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可考虑急诊透析A.急性肺水肿B.血钾≥6.5mmol/LC.高分解状态D.无尿2天E.少尿4天 井控设备必须能在钻井过程中对、地层流体、钻井主要参数、钻井液参数等进行监测和预报。A、地层压力B、井喷C、钻井液密度 水环式真空泵启动须打开、、、后启动。 采用铸造桩冠时,根桩形态应.A.外形呈圆柱形B.横径为根径1/2C.与根管壁不宜太密合,以利就位D.横径为圆形E.截面形态与根的截面形态一致 原醛症一般没有()A.夜尿增多B.周期性麻痹C.高血压D.高血钾E.头痛、疲乏、视力模糊 流通加工 下列关于型深D的定义,说法错误的是。A.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下缘的垂直距离B.在型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干舷甲板上缘的垂直距离C.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甲板线上缘的垂直距离D.在两柱间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 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Fe3+、Al3+,若在PH=10时加入适量三乙醇胺,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确保、使用的用具、和的安全。 当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建立起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矩阵型主流组织架构形式,其中的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业务线包括。A.零售业务B.投行业务C.金融市场业务D.商业银行业务E.财富管理业务 “扫描仪”的驱动程序安装是在之后完成。A、"鼠标"安装B、"扫描仪"硬件安装C、"音箱"安装D、"调制解调器"安装 口腔健康促进的主要任务是口腔疾病的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综合治疗E.疗效观察 不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体征的是A.靴形心B.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C.杂音向颈部传导D.叹气样舒张期杂音E.水冲脉 汽缸壁的热应力与其内、外壁温差及壁厚A.无关B.平方成正比C.成反比D.成正比
பைடு நூலக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