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节的纪念》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新部编中考 语文 修辞手法及运用阅读训练含答案

新部编中考 语文 修辞手法及运用阅读训练含答案

新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阅读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而各题。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1)此选段中有一个错字是________,正确的书写是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是作者改定稿,原稿是“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请比较原稿和改定稿,谈谈修改后的好在哪里?(3)语段中的“实在标致极了”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答案】(1)熳;漫(2)修改后的改定稿,为“清国留学生”加上了定语“成群结队”,“成群结队”具有讽刺的作用,表达了对留学生的不明事故,愚昧无知的讽刺。

(3)反语。

题目中本意是表达自己对清国留学生丑态的厌恶,这里故意用“标致”一词,有嘲弄、讽刺的意思,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不失力度。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烂漫:意为颜色鲜明而美丽。

(2)本题考查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先分析原句子与改动句子的区别,很明显是改动的句子加上了“成群结队”一词,然后分析“成群结队”一词是对清国留学生的愚昧无知的讽刺。

表现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

表达出作者内心对东京的失望。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先确定本句修辞手法,“标致”是形容人容貌出色,这里形容“清国留学生”很显然是反语。

有嘲弄、讽刺的意味。

然后运用反语的作用(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不论是正话反说,还是反话正说,比起直白的表达来都更为有力,语气更为强烈,情感更为充沛,,给人的印象也更加鲜明。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小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疮.疤(chuāng)烦锁深恶.痛绝(è)如释重负B.滞.笨(zhì)忿然锲.而不舍(qì)语无轮次C.污秽.(suì)泛滥怏怏.不乐(yàng)天涯海角D.自矜.(jīn)荒僻忍俊不禁.(jīnn)任重道远2.不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偿,尽量减轻损失......B.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D.人的一生是无法全盘计划好的。

因此,我觉得人生扑朔迷离....:紧张刺激,充满变数,有时让人振奋不已。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我国成功完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今年年底正式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导航。

B.我们要引导物流从业人员增加职业道德水平,以维护物流行业的社会形象。

C.赣州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它有旧城区的这个总体结构。

D.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的风流人物层出不穷地不断涌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人工智能现在早已不是概念,它的时代已经来临,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方面。

②实际上这些讨论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不管你愿不愿意。

③美国利用谷歌人工智能新发现未知行星的消息,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应用的认知。

④关于人工智能的各种讨论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⑤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关注人工智能。

A.③④②⑤①B.①③⑤②④C.③⑤④②①D.③⑤①④②5.下列各项中与画线句子表意最接近的一项是()。

初二下册阅读理解语文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初二下册阅读理解语文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初二下册阅读理解语文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一、八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事记忆(美)诺拉·沃恩①在中国的传说中,每月都有一种月令花,在新月之后的第五天庆祝。

诗人常常在花期到来之日敲开院门,要求进屋吟诵花的诗歌。

许多茶铺都有一个讲故事的人来吸引顾客。

在花的节日,我常在路过的时候,听到盲眼说书人在给下了工聚过来的人们讲花的寓言。

②正月的女主人是水仙花,二月是紫罗兰,三月是桃花,而三月是婚礼最多的月份。

桃花在中国是婚礼的象征,正如橙花之于美国婚礼一样。

在中国古代,人们会在桃花花期的节日中庆祝美好的姻缘。

四月用牡丹来命名,但玫瑰才是这个月真正的主人。

因为“牡丹是富贵人家的花,象征着财富和权力;而可爱的玫瑰则属于每一个人,她的美丽、优雅在乡野和庙堂面前毫无分别。

”③温柔的茉莉是五月的女主人。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纯洁的化身,主持六月;有治疗功效的凤仙花,主持七月;娇小却馨香扑鼻的桂花,主持八月;深得文人喜爱的菊花,居于九月;明亮欢快的金盏花,是十月的女主人;十一月的,则是山茶花;冬季开花的梅花,花瓣就像雪花一样,是属于十二月的花。

④哪种花都不能被忽视,但因为一年不过十二个月,于是在农历二月十二设有花朝节。

⑤花朝节的礼仪是走亲访友,互相赠送花的种子。

花的生日适宜聚会。

甚至不需要花园就可以举办花茶聚会。

我认识北平一位体弱多病的中国小姐,既没有财力也没有精力来料理一座花园,但是每年都举办花茶聚会。

邻居家有一枝紫藤爬进了她的院墙。

每年到了紫藤开花的时候,她就请朋友们来做客。

有一年紫藤并没有开花,她仍然兴高采烈地举办了聚会,以纪念往年的花开景象。

⑥有能力的富裕人家,往往在聚会时举办盛大的花卉展览。

展览通常从清晨开始,日落之后,院子里会点起丝绸做的灯笼,让大家尽情地欣赏花木之美。

只要举止得当,逗留时间的长短全凭个人选择。

⑦中国人不喜欢插花,因此很少这么做。

聚会上展示的花朵,或盆栽,或地栽,都仍在生长。

2023-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模拟卷

2023-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模拟卷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八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二、三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6分,共18分)(本题8分)(2022秋·江西抚州·八年级金溪一中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阅读经典,需要我们屏.息潜心,聆听语言的声音;阅读经典,就是和文学作品心灵对话:《藤野先生》中鲁迅笔下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形成一座富士山,除下帽来则“油光可鉴”。

他对此①,便来到仙台学医;不chuò②劳作、宽厚仁慈的朱德母亲让人感动;为镭殚精竭虑的居里夫妇给我们极大的震撼……阅读这些经典,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但是可以洗刷心灵。

1.文中加点字“屏”的读音正确的是()A.bīng B.bǐng C.píng D.pǐng2.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A.辍B.缀C.裰D.惙3.在文中横线①填入词语,恰当的是()A.爱不释手B.情深义重C.嫉恶如仇D.深恶痛疾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阅读这些经典,不仅可以培养审美情趣,还可以洗刷心灵。

B.阅读这些经典,虽然可以培养审美情趣,而且可以洗涤心灵。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7 文学文化常识(含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7 文学文化常识(含解析)

专题07 文学文化常识1.【2018年中考广州卷】经营二手图书的张伯要为自己的书店选副对联,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A.上联:锦绣成文,原非我有下联:琳琅满架,惟待人求B.上联:远求海外珍本下联:精印人间好书C.上联:楚辞汉赋,江山何磅礴下联:夏鼎周钟,金石足光辉D.上联:不是本店铺,扁鹊难医微恙下联:若非此效药,华佗无奈小虫【答案】A2.【2018年中考湖南邵阳卷】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的《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记叙了他童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

B.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C.《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都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据此,答案为D。

3.【2018年中考江苏连云港卷】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

错误的一项是()A.“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C.“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花朝节的纪念》阅读练习及答案

《花朝节的纪念》阅读练习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花朝节的纪念宗璞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出世的日子,为花朝节。

节后十日,即农历二月二十二日,从1894年起,是先母任载坤先生的诞辰。

迄今已九十九年。

母亲在民国初年进当时的女子最高学府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1918年,和我的父亲冯友兰先生在开封结婚。

家里有一个旧印章,刻着“叔明归于冯氏”几个字。

叔明是母亲的字。

以前看着不觉得怎样,父母都去世后,深深感到这印章的意义。

它标志着一个家族的繁衍,一代又一代来到世上扮演各种角色,为社会做一点努力,留下了各种不同的色彩的记忆。

在我们家里,母亲是至高无上的守护神。

日常生活全是母亲料理。

三餐茶饭,四季衣裳,孩子的教养,亲友的联系,需要多少精神!我自幼多病,如果没有母亲,很难想象我会活下来。

在昆明时严重贫血,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学在家。

当时的治法是一天吃5个鸡蛋,晒太阳半小时。

母亲特地把我的床安排到有阳光的地方,不论多忙,这半小时必在我身边,一分钟不能少。

我曾由于各种原因多次发高烧,除延医服药外,母亲费尽精神护理。

用小匙喂水,用凉手巾敷在额上。

有一次高烧昏迷中,觉得像是在一个狭窄的洞中穿行,挤不过去,我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一抓到母亲的手,立刻知道我是在家里,我是平安的。

后来我经历名目繁多的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

在挨千刀的过程中,也是母亲,一次又一次陪我奔走医院。

我过了四十岁,还是觉得睡在母亲身边最心安。

母亲对父亲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父亲对母亲的依赖也是到了极点。

我们的堂姑父张岱年先生说,“冯先生做学问的条件没有人比得上。

冯先生一靠子没有买过菜”。

他的生活基本上是水来湿手,饭来张口。

在昆明时一次父亲患斑疹伤寒,这是当时西南联大一位校医郑大夫诊断岀的病,治法是不吃饭,只喝流质,每小时一次,几天后改食半流质。

母亲用里瘠肉和猪肝做汤,自己擀面条,擀薄切细,下在汤里。

有人见了说,就是吃冯太太做的饭,病也会好。

母亲把一切都给了这个家。

其实母亲的才能绝不只限于持家。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练习:第三单元 9 宝黛初会 巩固提升案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练习:第三单元 9 宝黛初会 巩固提升案 Word版含答案

一、基础考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就是在这一天,我在梦中迈开步子走向故乡张村,也走向记忆深处的童年……初夏时分在村子里闲逛,逮一种叫“苞米虫”的昆虫,用秸秆插进它肩胛骨的位置,就得到了一只生物电扇。

小伙伴们会________地用它吹去额头上的汗珠。

跑去菜园看浇水,抽水机嗡嗡作响,清冽的地下水便喷涌而出,不疾不徐地跳过垄沟。

正式的夏天是从吃豆角的那天开始的。

豆角炖猪肉,因为用铁锅,汤会发黑,却也吃得________。

盛夏,烈日当空,()。

秋天,它们悄悄地把籽洒落在地上,以为自然界无为而治,大有来年生根发芽的机会。

白菜长成比较大棵的时候,热力减弱,宇宙间满是浓白的秋光,云朵淡淡,霜雪已在孕育……梦醒了,可梦境的一切仍________,耳畔仍回响着遥远的抽水机黑胶皮水管中流淌的汩汩歌声,________。

有着三百年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胜其烦津津有味栩栩如生绵延不绝B.不厌其烦大快朵颐栩栩如生绵延不绝C.不厌其烦津津有味历历在目不绝如缕D.不胜其烦大快朵颐历历在目不绝如缕解析:选C。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本题中,“不胜其烦”,“胜”,禁得起;“烦”,烦琐,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不厌其烦”,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耐心。

第一处是说小伙伴们会不嫌麻烦地用苞米虫吹额头上的汗珠,应使用“不厌其烦”。

“津津有味”,趣味浓厚或有滋味的样子,也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说得很尽兴。

“大快朵颐”,指吃喝方面,形容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非常快活地享受美食。

第二处,根据前文“豆角炖猪肉,因为用铁锅,汤会发黑,却也吃得”可知,应是形容吃得有滋有味,应使用“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一一分明,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纪念》阅读及参考答案

《纪念》阅读及参考答案

《纪念》阅读及参考答案①一个人如果曾有个非人类的朋友,如果他曾在某个瞬间真诚而平等地注视他那朋友的眼睛,他就会经由这双眼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的灵魂,走到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中去。

这样的人是幸运的。

给予我此种幸运的是点点,它是一条斑点狗,在我家生活了十四年。

对于我来说,这不是平常的十四年,而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四年。

②很难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它是条极有灵性的忠犬,理解人、信赖人,它是我的朋友,一个忠诚、温厚、沉默的朋友。

它表达爱的方式是忠诚地守在你身边,离你近一点、更近一点,直至偎依着你。

它和你一起散步,总是走在你旁边,即使因为什么新奇事物稍微跑到前面几步,它也会立即意识到,然后停下来回头凝望着你---- 它是在等着你。

有时候,你到家附近的小店去买东西,出门时并没有带着它,但很快你会发现它来找你了,找到你,就欢喜地和你一起回家。

③前一个冬天,我有种莫名的忧虑。

我北方的冬天寒冷,如果点点能熬过这个冬天,它就能多活一年,那么我下次回家时也许还能见到它。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家,我到它住的杂物储藏间里找它,里面铺着干草,仿佛废弃已久,我里里外外地喊它、寻找它,突然,我想到,难道它已经不在了?因为这个梦太不祥,我不愿对别人提起。

两三天后,我给家里打电话,问起点点,我母亲说它正在外面卧着晒太阳呢。

后来,每次打电话问起它,母亲都说它很好。

④就在几天前,我又梦见了点点。

我梦见终于回家了,我走进往家去的那条小胡同,突然,点点迎面朝我跑过来,就像过去很多次我回家时一样,它是来迎接我的。

不过,这次它显得更欢喜,看起来就像一两岁时那样年轻。

我记得它的表情像是在笑。

这是个温暖的梦,但醒来的我却十分悲伤,因为我觉得它太过温暖,倒像是种告别。

这一次,我打电话给三姐,她告诉了我实情:点点已经在三个月前去世了,家里人一直瞒着我。

现在想来,它大约在我做那个不祥的梦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⑤点点似乎精心地选择了自己的死期。

也许为了让我这个和它聚少离多、不在场的好朋友记住它,它是在我三十六岁生日后的第二天离去的,而这一天刚好是星期天,是全家人团聚的日期,它因此能在临走前和大家告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花朝节的纪念宗璞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出世的日子,为花朝节。

节后十日,即农历二月二十二日,从1894年起,是先母任载坤先生的诞辰。

迄今已九十九年。

母亲在民国初年进当时的女子最高学府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1918年,和我的父亲冯友兰先生在开封结婚。

家里有一个旧印章,刻着“叔明归于冯氏”几个字。

叔明是母亲的字。

以前看着不觉得怎样,父母都去世后,深深感到这印章的意义。

它标志着一个家族的繁衍,一代又一代来到世上扮演各种角色,为社会做一点努力,留下了各种不同的色彩的记忆。

在我们家里,母亲是至高无上的守护神。

日常生活全是母亲料理。

三餐茶饭,四季衣裳,孩子的教养,亲友的联系,需要多少精神!我自幼多病,如果没有母亲,很难想象我会活下来。

在昆明时严重贫血,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学在家。

当时的治法是一天吃5个鸡蛋,晒太阳半小时。

母亲特地把我的床安排到有阳光的地方,不论多忙,这半小时必在我身边,一分钟不能少。

我曾由于各种原因多次发高烧,除延医服药外,母亲费尽精神护理。

用小匙喂水,用凉手巾敷在额上。

有一次高烧昏迷中,觉得像是在一个狭窄的洞中穿行,挤不过去,我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一抓到母亲的手,立刻知道我是在家里,我是平安的。

后来我经历名目繁多的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

在挨千刀的过程中,也是母亲,一次又一次陪我奔走医院。

我过了四十岁,还是觉得睡在母亲身边最心安。

母亲对父亲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父亲对母亲的依赖也是到了极点。

我们的堂姑父张岱年先生说,“冯先生做学问的条件没有人比得上。

冯先生一靠子没有买过菜”。

他的生活基本上是水来湿手,饭来张口。

在昆明时一次父亲患斑疹伤寒,这是当时西南联大一位校医郑大夫诊断岀的病,治法是不吃饭,只喝流质,每小时一次,几天后改食半流质。

母亲用里瘠肉和猪肝做汤,自己擀面条,擀薄切细,下在汤里。

有人见了说,就是吃冯太太做的饭,病也会好。

母亲把一切都给了这个家。

其实母亲的才能绝不只限于持家。

母亲毕业于当时的女子最高学府,曾任河南女子师范学校预科算术教员。

她有一双外科医生的巧手,还有很高的办事能力。

50年代初至1966年,母亲做居民委员会工作,任北大燕南、燕东、燕农、镜春、朗润、蔚秀、承泽、中关八大园的主任。

曾为家庭妇女们办起装订社、缝纫社等。

母亲不畏辛劳,经常坐着三轮车来往于八大园间。

这是在家庭以外为社会服务,她觉得很神圣,总是全心全意去做。

50年代有一次选举区人民代表,不记得是哪一位曾对我说,“任大姐呼声最高”。

这是真正来自居民的声音。

我心中有几幅图像,愈久愈清晰。

一幅在清华国乙所,有一间平台加出的房间,三面皆窗,称为玻璃房。

母亲常在其中办事或休息,她那时大概不到四十岁,身着银灰色起蓝花的纱衫,坐在房中,鬓发漆黑,肌肤雪白。

常见外国油画有什么什么夫人肖像,总想怎么没有人给母亲画一幅。

另一幅在昆明乡下龙头村。

静静的下午,泥屋、白木桌,母亲携我坐在桌前,为我讲解鸡兔同笼四则题。

父亲从城里回来,点说这是一幅乡居课女图。

还有一幅图像便是母亲弯着腰站在欢快的流水中,费力地洗衣服,还要看着我们不要跑远,不要跌进河里。

60年代末母亲患胆结石,经常大发作,疼痛,发烧,最后不得不手术。

夜里推进手术室,父亲和我在过厅里等,很久很久,看见手术室甬道那边推出一辆平车,一个护士举着输液瓶,就像一盏灯。

我们知道母亲平安,仍能像灯一样给我们全家以光明,以温暖。

这便是那第四幅图像了。

母亲虽然身体不好仍是操劳家务,真.没有过一天清闲的日子。

她总是说,你们专心做你们的事。

我们能专心做事,都因为有母亲,操劳一生的母亲!1977年9月10日左右母亲忽然吐血,拍片后确诊为肺门静脉瘤。

母亲的病发展很快。

最后用杜冷丁控制疼痛,人常在昏状态。

一次忽然说:“要挤水!要挤水!”我俯身问什么要挤水,母亲睁眼看我,费力地说,“白菜做馅要挤水。

”我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滴在母亲脸上。

母亲没有让人多伺候,不过三周便抛弃了我们。

我们围在母亲床前,眼见她永远阖上了眼睛。

我知道,我再不能睡在母亲身边讨得那样深的平安感了;我们的家从此再没有春天和太阳了。

我们的家像一叶孤舟忽然失了掌舵的人,在茫茫大海中任意漂流。

我和小弟连同父亲,都像孤儿一样不知漂向何方。

父亲为母亲撰写了一付挽联:“忆昔相追随,同荣辱,共安危,期颐望齐眉,黄泉碧落君先去;从今无牵挂,斩名缰,破利锁,俯仰无愧怍,海阔天空我自飞。

”母亲的骨灰盒,一直放在父亲卧室里。

每年春节,父亲必率领我们上香。

直到1990年初冬那凄惨的日子,父母相聚于地下。

又过了一年,1991年冬我奉双亲归窆于北京万安公墓。

一块大石头作为石碑,隔开了阴阳两界。

姨母任均是母亲最小的妹妹,姨父母在驻外使馆工作时,表弟妹们读住宿小学,周末假日接回我家,由母亲照管。

姨母说:“三姐不只是你们一家的守护神,也是大家的贴心人。

若没有三姐,那几年我真不知怎么过。

亲戚们谁没有得过她关心照料?人人都让她费过心血。

我们心里是明白的。

”牟决鸣先生已是很久不见了。

前些时打电话来,说:“回想起在北大居住的那段日子,觉得很有意思。

任大姐那时是活跃人物,她做事非常认真,总是全力以赴。

而且头脑总是很清楚。

”在昆明时越萝蕤先生和我家几次为邻居,她不只一次对我说很想念冯太太。

她说在人际关系的战场上,她总是一败涂地当俘虏。

可是和冯太太相处,从未感到战场问题。

是母亲教她做面食,是母亲教她用布条打钮扣结。

有什么事可以向母亲倾诉。

邻居王力的夫人夏蔚霞说:“我的头生儿子缉志是你母亲接生的。

当时昆明乡下缺医少药,那天王先生进城上课去了。

半夜时分我遣人去请你母亲,她抱着我坐了一夜。

次日缉志才出世。

若没有你母亲,我和孩子会吃许多苦!”像春天给予百花诞辰一样,母亲用心血哺育着,接引着——亲爱的母亲的诞辰,是花朝节后十日。

75.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1)迄.今(__________)(2)繁衍.(__________)(3)伺.候(__________)(4)哺.育(__________)76.作者说“一代又一代来到世上扮演各种角色,为社会做一点努力,留下了各种不同的色彩的记忆”,请从文中找出母亲所“扮演”的角色,完成下面表格。

77.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能否去掉?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①母亲对父亲的美心真.是无微不至,父亲对母亲的依赖也是到了极点。

②母亲虽然身体不好,仍是操劳家务,真.没有过一天清闲的日子。

78.下面语句中,作者把母亲比作了什么?作者这样比喻有何深意?我再不能睡在母亲身边讨得那样深的平安感了;我们的家从此再没有春天和太阳了。

我们的家像一叶孤舟忽失了掌舵的人,在茫茫大海中任意漂流。

我和小弟连同父亲,都像孤儿一样不知漂向何方。

79.文章多处运用了侧面描写,请以其中一处为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80.结尾作者写道:“亲爱的母亲的诞辰,是花朝节后十日”,请思考:文章为何以“花朝节的纪念”为题?81.下面有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贤惠善良,却一生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水平不高。

B.“挨千刀的”指挨上千刀都不解恨的人,作者却说这是别人赠给自己的“雅号”,意在自嘲糟糕的身体状况,突出母亲溺爱自己是理所当然之事。

C.作者写母亲在病重昏迷期间,还说着“白菜做馅要挤水”的细节,反映出母亲在任何时候都在惦记着家人,是她操劳一生的缩影。

D.从父亲所题的挽联中可以看出,他对于母亲的离去并没有特别悲伤,而是感到从此了无牵挂,自由自在。

【答案】75.(1)qì(2)yăn(3)cì(4)bŭ76.①慈爱、细心、周到、无私②为病中的丈夫做饭、送饭③服务人民,有责任感,不畏辛劳,无私奉献④“帮姨母照顾孩子”或“关心赵萝蕤先生”或“帮助夏蔚霞接生”77.答案示例:我认为不宜去掉。

“真”不仅强调了母亲对家人的关心照顾程度之深、付出之多,而且突出了母亲的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传达出了“我”对母亲强烈的感激、赞美之情。

如果去掉了这个字,则语气上显得平淡,难以传达出作者真切的情感。

78.作者把母亲分别比作了“春天”“太阳”,因为母亲像春天和太阳一样给予我们温暖与呵护,带给我们光明和力量,反映了母亲在家里的地位和影响,表达了全家痛失母亲的茫然与悲痛之情。

79.示例:(1)原文:我们的堂姑父张岱年先生说,“冯先生做学问的条件没有人比得上。

冯先生一辈子没有买过菜”。

作用:以外人的视角来评价,有力地烘托出母亲对父亲的照顾无微不至,已经到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地步,这才使父亲能心无旁骛地做学问,说明父亲成就的取得与母亲是分不开的。

(2)原文:50年代有一次选举区人民代表,不记得是哪一位曾对我说,“任大姐呼声最高”。

这是真正来自居民的声音。

作用:从居民说的话可以看出大家对母亲工作的认可,侧面烘托出母亲工作认真,热心服务他人,是作者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此外,父亲为母亲撰题的挽联、姨母任均的回忆、牟决鸣的评价、赵萝蕤先生的话、夏蔚霞的回忆等均可。

80.作者以“花朝节”来纪念母亲,因为母亲就像春天爱护百花一样,用心血哺育子女,爱护家庭,帮助他人,给予身边所有人以温暖与力量。

在作者眼中,母亲是春天,是阳光,是守护神,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颂与感激,流露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81.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