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秋天的怀念》一、教学要求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透过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从而培养学生关心长辈、尊敬长辈的思想。
2.自学课文中生字词,感受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概括母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词(1)抽读生字卡片瘫痪仿膳豌豆诀别(2)用诀口头组词(3)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师生共同解决。
2.通读课文3.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为什么叫?(二)、细读课文,说说母亲是怎样关心我从哪些事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关心?1.读课文,用画出与问题有关的语句。
2.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3.分四人小组说一说。
4.全班交流反馈。
5.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三)、品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1.作者运用一件件小事反复涌现,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是怎么体会道的?2.母亲在世的时候,作者想过母亲的感情,关心过母亲的身体了吗?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会说些什么?3.谁能把刚才你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4.指名朗读、小组读、全班读。
(四)、读写结合。
1.课文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之情?2.回忆下自己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3.学了这篇课文,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4.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妈妈写一封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子情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材分析与处理:教学重点: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创新点:设计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伟说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作者或者作品的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程序:激情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现象反思小结开放作业一,激情导入鼓励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猜测课文内容,如: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他(她)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齐读课题。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推2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推2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第二课时一、根据任务单进行小组展示,揣摩细节中的情感。
1个人或者小组合作朗读相关语段(5分)2细节品悟。
说出人物描写手法,并能有自己恰当的品悟(5分)比对举例:我不好好活“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想让我好好活“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母亲不能好好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我和妹妹好好活(景物描写中的含义)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二、体会"好好活"的含义1你觉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里包含了哪些内容?2再次思考题目还有哪些含义3你觉得,怎样才是好好活?4学习完这篇文章,你能说一说通过某个细节,你想到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你的亲人为你所做的事情吗?三、作业1.完成以“好好活”为话题的鉴赏卡片包含四个方面一处原文细节鉴赏,一处史铁生作品摘抄,一处对“好好活”的个人理解,一处人物描写知识点归纳。
2.拓展阅读《合欢树》《我与地坛》〖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初读全文,概括全文内容,把握感情基调。
2.品读文中一至六段中母子二人富有反差的人物细节描写,揣摩人物心理,感受深沉、细腻、毫不张扬的母爱以及儿子由绝望到彷徨再到悔悟的心路历程。
3.深读最后一段的画面反差,结合资料,理解“好好儿活”的内涵,从而激励自己勇敢、坚强应对生活的挫折与挑战。
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人教版(优秀8篇)

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人教版(优秀8篇)《秋天的怀念》教案篇一一、导入: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然而在作家史铁生的心里,秋天却弥漫着无限的伤感,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家史铁生走进秋天的故事——秋天的怀念。
二、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瘫痪暴怒沉寂捶打憔悴央求诀别2、简介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出处:《史铁生作品集》文体:散文三、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课文标题是“秋天的怀念”,请问文中怀念的是谁?文中有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明确:文中怀念的是“母亲”。
两次写到秋天。
之所以是“秋天的怀念”,一是因为母亲是秋天病逝的,秋天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二是因为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三是因为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课文以此为题,是为了更好地抒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里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母亲“我”。
一次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不,我不去。
第二次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什么时候。
第三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4、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请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明确:“我活着有什么劲”(绝望)→“要好好儿活”(再生)。
5、是谁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明确:是母亲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追问,学生圈点勾画,思考回答秋天的怀念教案篇二一、学习目标:1.在写法欣赏中体会伟大、无私的母爱。
2.研读文本,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感恩情怀。
3.积极思考,探寻“好好儿活”的含义。
二、学习重难点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文中蕴涵着的平凡而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领会朴实的语蕴涵的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对儿子伟大无私的爱。
教学关键: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创新实践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师:“母亲”是那么亲切的字眼儿,提起母亲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
谁愿意说说你的母亲?生:答师:老师从你们的话语中,体会到了妈妈你们的爱,同时也感受到了你们对妈妈的一片深情。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再一次来感受博大的母爱吧!师板书课题:10、秋天的怀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学习这篇课文,你想知道什么?生:想知道课文主要讲的什么?生:文中的母是怎样的人?师:轻声自读课文,寻找答案。
生边读边想然后回答生:课文讲述了一位母亲,身患重病,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坚强的活下去。
师:课文的母亲是怎样的人呢?生:对儿子的照顾无微不无至。
生:对儿子体贴关心。
生:坚强乐观。
生:母亲非常爱我。
三、理解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师:母爱是伟大的,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体现出来呢?把这些让你感到的句子找出来,并说说让你感到的理由。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书,然后回答。
生:让我最感到的地方是“我发脾气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文中的“我”双腿瘫痪,经常发脾气,这时母亲却耐心的安慰我,鼓励我坚强的活下去。
生:“我”却一直不知道……母亲重病缠身,自己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这位母亲多么伟大而无私啊!生:母亲进来了……母亲已知道自己重病,她想最后带儿子去北海看菊花,好让独生子喜起对生活的勇气,儿子的快乐就是她的快乐。
生: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我那个生病的儿子……母亲临终前,仍然惦记我和妹妹,我们是他心中唯一的牵挂。
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感念慈母心矢志好好活——《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深沉含蓄的抒情特点,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2.学习朗读,把握本文感情基调的变化,注意语气、节奏。
3.理解本文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母爱和生命。
【重点难点】1.学习朗读,把握本文感情基调的变化,注意语气、节奏。
2.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理解本文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母爱和生命。
【任务群】任务一:积累·字词常识闯关任务二:诵读·把握基调节奏任务三:研读·品析“好好儿活”任务四:悟读·理解“好好儿活”【学习过程】我校“春蕾”文学社准备把《秋天的怀念》拍成微电影,并进行演员遴选,请你参与,并积极完成相应的任务,获得演员遴选资格。
[课前学习任务]★任务一:积累·字词常识闯关由于名额有限,本次演员遴选采取“字词常识积累”闯关的形式领取门票,闯关成功的同学才能获得入场券。
请同学们闯关。
第一关:请给下列标红字注音,并大声朗读下列词语。
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憔.悴()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仿膳.()豌.豆()第二关:请根据释义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
(1)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2)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3)颜色鲜艳而美丽。
()(4)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5)形容说话啰唆()第三关:请根据你课前查阅资料所得补全下列空缺。
史铁生(1951-2010),人,作家。
他的早期创作富有想象力、精致绵密,中后期创作偏重于精神探索。
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病隙碎笔》等。
本文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史铁生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双腿瘫痪。
在精心照顾他的第六个年头,年仅四十九岁的母亲因肝病早逝。
他在许多作品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可以说,他的成长之路,是母亲以生命为代价铺就的。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知识目标:理解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学习阅读的方法,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父母的关爱,学习作者的坚强。
重点:感悟母亲对子女的关爱。
难点:学习作者的坚强。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氛围,导入:1、课前出示卜桦创作的flash动画短片《猫》,学生看完后略谈故事情节、主题及感受。
2、教师补充:这是获得国际动画大赛金奖的动画片,其借助音乐和绘画诠释出来的“爱与勇气”温暖着亿万网民冰封已久的心。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借助文字感动亿万读者的文章《秋天的怀念》。
3、作家作品简介。
出示课件。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作家,他体验到的是命运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生活的明朗与欢欣,他用残缺的身体表达出了最健全最丰满的思想,他用睿智的文字诠释出的爱和勇气照亮的却是我们日益幽暗的灵魂。
有人说:如果你年轻,请读他的书,会给你以力量;如果你不再年轻,请读他的书,会给你以温暖。
(二)初读,感知内容。
1、学生朗读。
2、学生默读,思考课文内容3、学生交流。
4、教师评价补充:母亲的关爱儿子的坚强(三)品读,体验情感。
1、学生默读,勾画出能体现母亲对儿子关爱的语句,试作简单赏析。
2、学生交流。
3、教师评价补充。
4、学生小结品读方法。
5、教师补充:首先根据文体的不同,阅读时有所侧重。
其次,品读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关键的语句,如借助传情达意的句子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人物,能结合环境描写进一步揣摩人物的心理……还可以抓住文中一些关键的词语,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第三,可以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沉浸在文本之中,对文章进行深刻的剖析,要敢于否定他人的说法,说出自己对文章独到的见解。
6、学生用老师所授品读方法勾画并赏析文中能反映儿子坚强的语句。
7、交流,评价,补充。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一、导学目标1. 了解情感散文的特点及写作方法;2. 通过阅读《秋天的怀念》这篇情感散文,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3. 培养学生对秋天的观察能力及对自然的敬畏之心;4. 培养学生对美好回忆的感恩之心,提高情感认知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从生活中秋天的景象入手,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搜集学生的思考。
2. 提出问题What makes autumn so distinctive?(秋天是如何与众不同的?)3. 阅读学生跟读课文,借助生动的语言,感受作者对秋天的强烈怀念之情。
学生可以先独立阅读,然后再分组小组讨论张扬心中的答案和感受。
4. 分析分析文章中的语言、结构和情感、主题。
语言:1)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如“秋天是大自然的调色板”、“枫叶像红色的云彩”等,生动形象。
2)借助独特的形容词和副词,如“瑰丽的霞光”、“温润的阳光”,强调多种感官的愉悦体验,让读者置身秋天的美景中。
结构: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给人一个直观的印象,介绍了秋天的气候、景色和感官体验,展现出秋天的生命力;第二部分是让人对秋天的感受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强调秋天为人们带来的美好,并以怀念之情为结尾。
情感和主题:作者的怀念之情渗透着整篇文章,让人感受到秋天美好的同时,也暗示了秋天短暂的寿命。
文章的主题是对生命与美好的感恩,秋天的生命力、绮丽的景象,都让人们想要珍惜它。
5. 思考根据文章所传递的情感,回想自己的经历,写一篇有关秋天的文字。
字数100词左右。
6. 拓展听一首关于秋天的歌曲,学生自由选择,推荐《枫叶之恋》。
听完后,学生用一些形容词、比喻等来描述这首歌曲,看看是否和文章呈现的感受相似。
三、课后作业1. 完成笔记,将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语言和情感整理出来。
2. 复习一些比喻手法,搜集秋天中一些特殊的现象,运用比喻方法来描述。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及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及答案《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选取几件小事表现母爱的方法,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2、领悟朴实的文字中所蕴含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接受母爱的熏陶。
【资料助读】友情提示: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摘录到课文里。
1、题目解说题目中的秋天点明时间,怀念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即秋天引起了我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2、关于作者史铁生(1951 年 1 月 4 日2010 年 12 月 31 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 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1 / 13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19 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 课前预习 1、读准字音瘫痪..()憔悴..()淡雅.()诀.别()翻来覆.去()絮絮叨..叨()捶.打()烂漫.() 2、理解词语:雁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侍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诀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资料推荐------------------------------------------------------ 翻来覆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絮絮叨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第一课时★ 课堂导学导学点一:朗读与感悟 1、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他(她)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2、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我的暴躁?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他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他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呢,妈妈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他的脾气会这么暴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导学点二:赏析与品味 1、读课文,看看面对这样的儿子,他的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比如: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我的动静3 /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拓展阅读】: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主编:初一语文组 编写时间:2014年9月16日 使用时间: 姓名: 班级: 组别: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初步领悟文章表达特色,潜心会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味人物内心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学习重点和难点】
1、重点:深入文本,圈划、朗读、品味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语句,领悟文中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2、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法指导】
】
读课文自主学习:
一读:勾画生字词,排除生字词语障碍。
,对文章有大致了解。
二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读: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想,做到三动“眼动、手动、心动”。
品味文中精美的句子,并作批注。
每篇文章的批注不少于5出,力争把握文章主旨。
【知识链接】
1、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预习案
1.夯实基础:
[
瘫痪( ) m ǐn ɡǎn ( ) x ǐ ch ū w àn ɡ w ài ( ) 捶.打( ) 憔悴( )
整宿.( ) d àn y ǎ( )
2、课文三次写到看花,请找出我和母亲各自的语言、动作、描写的语句。
【我的疑问】
;
探究案
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母亲“忍”住哭声,还“忍”住了什么
,
2、文中多次提到看花,有什么深刻的意蕴
;
【拓展提升】
作家史铁生的三段话:
A“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唯一。
”
B“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
C“人生如梦。
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
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
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
”
想一想:通过以上三段文字,你认为史铁生是个怎样的人请谈谈你的说出这样话的你觉得应该是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