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机设计计算

合集下载

冷风机选型计算课件

冷风机选型计算课件

05
冷风机发展趋势与展望
高效节能的冷风机发展趋势
高效制冷技术
采用先进的制冷技术和高效压缩机,提高冷风机的制冷效率,降 低能耗。
节能设计
优化冷风机的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失,如采用隔热材料、加 强密封等措施。
可再生能源利用
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冷风机提供能源,降低对传统 能源的依赖。
智能化控制的冷风机展望
冷负荷计算
01
02
03
冷负荷定义
冷负荷是指为维持室内温 度恒定,需要由空调系统 或冷风机提供的冷量。
冷负荷计算公式
冷负荷计算公式是根据室 内外温差、建筑物的保温 性能、太阳辐射等因素计 算得出的。
冷负荷影响因素
室内外温差、建筑物的保 温性能、太阳辐射、人员 密度、设备散热等因素都 会影响冷负荷的大小。
1 2 3
智能控制系统
采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冷风机的远程 监控和智能控制,提高管理效率和能效。
自适应调节
通过传感器和算法,自动调节冷风机的运行状态 ,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负载变化,保证最佳的运 行效果。
数据分析和优化
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分析冷风机的运行 数据,找出优化空间,提高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检查电气系统
定期检查电气系统,包括电线、 插头、开关等,确保没有老化或
破损。
冷风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制冷效果差
检查冷凝器是否清洁,制冷剂是否充足,电机和 风扇是否正常运转。
噪音过大
检查是否有部件松动或损坏,电机和风扇是否平 衡,螺丝是否紧固。
漏水现象
检查冷凝水排放是否顺畅,排水管道是否堵塞或 破损。
保没有异常噪音或异常振动。
清洁与除尘

风机选型计算公式

风机选型计算公式

风机选型计算公式1.风量计算公式:风量(Q)=A×v其中,A为风机的进口面积或出口面积,v为风速。

2.静压计算公式:静压(SP)=ρ×v²/2其中,ρ为空气密度,v为风速。

3.风机功率计算公式:功率(P)=Q×SP/367其中,Q为风量,SP为静压。

公式中的367是一个系数,以确保功率以合适的单位输出(通常以kW为单位)。

4.风机效率计算公式:效率(η)=(Q×SP)/(6350×P)其中,Q为风量,SP为静压,P为功率。

公式中的6350是一个系数,以确保效率以百分比形式输出。

5.风机类型选择:风机类型的选择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所处环境、工艺特点和需求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机类型及其适用范围:-离心风机:适用于需要较高风量和静压的场合,例如通风、排气和送风系统。

-轴流风机:适用于需要大风量、较低静压和较小噪声的场合,例如长距离输送空气、冷却和通风系统。

-混流风机:适用于风量和静压介于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之间的场合,例如楼宇通风和空调系统。

6.风机选型注意事项:在进行风机选型计算时,需注意以下几点:-考虑系统的总阻力:需要综合分析系统中管道、风管和过滤器等元件对风机的影响,确保所选风机能满足系统的总阻力要求。

-考虑安全系数:通常情况下,选型时需要考虑一定的过量能力,以应对可能的负荷波动和未来的系统扩展需求。

-考虑风机的运行特性:包括风机的起动过程、运行稳定性和控制方式等。

以上是风机选型计算公式和相关内容的简要介绍。

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要求和工况情况,结合相应的风机选型手册和标准,进行详细的计算和选型。

风机选型的计算公式

风机选型的计算公式

风机选型的计算公式1、标准状态:指风机的进口处空气的压力P=101325Pa P=101325Pa,温度,温度t=20t=20℃,相对湿度℃,相对湿度φ=50%=50%的气体状态。

的气体状态。

的气体状态。

2、指定状态:指风机特指的进气状况。

其中包括当地大气压力或当地的海拔高度,进口气体的压力、进口气体的温度以及进口气体的成份和体积百分比浓度。

3、风机流量及流量系数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风机进口处的气体容积。

进口处的气体容积。

用Q 表示,通常单位:表示,通常单位:m3/h m3/h 或m3/min m3/min。

流量系数:φ=Q/=Q/((900πD22D22××U2U2))式中:φ:流量系数 Q Q::流量,m3/hD2D2:叶轮直径,:叶轮直径,:叶轮直径,m mU2U2:叶轮外缘线速度,:叶轮外缘线速度,:叶轮外缘线速度,m/s m/s m/s((u2=πD2n/60D2n/60))4、风机全压及全压系数:风机全压:风机出口截面上的总压与进口截面上的总压之差。

用PtF 表示,常用单位:表示,常用单位:Pa Pa 全压系数:ψt=KpPtF/ρU22式中式中, , ψt:t:全压全压系数 Kp: Kp:压缩性修正压缩性修正系数 PtF:风机全压全压,Pa ,Pa ρ:风机进口气体密度进口气体密度,Kg/m^3 ,Kg/m^3 u2u2::叶轮外缘线速度,缘线速度,m/s m/s5、风机动压:风机出口截面上气体的动能所表征的压力,用Pd 表示。

常用单位:表示。

常用单位:Pa Pa6、风机静压:风机的全压减去风机的动压,用Pj 表示。

常用单位:表示。

常用单位:Pa Pa7、风机全压、静压、动压间的关系:风机的全压(的全压(PtF PtF PtF))=风机的静压(的静压(Pj Pj Pj))+风机的动压(的动压(Pd Pd Pd))8、风机进口处气体的密度:气体的密度是指单位容积气体的质量,用ρ表示,常用单位:表示,常用单位:Kg/m3Kg/m39、风机进口处气体的密度计算式: ρ=P/RT式中:式中:P P :进口处绝对压力,:进口处绝对压力,Pa R Pa R Pa R:气体常数,:气体常数,:气体常数,J/Kg J/Kg J/Kg··K 。

风机参数计算范文

风机参数计算范文

风机参数计算范文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风机是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它通过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并最终转化为电能。

在设计和选择风机时,需要进行一系列参数的计算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风机参数计算。

1.风能计算2.功率计算风机的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从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功率计算需要考虑风机的叶片面积、空气密度和风速。

功率与风机叶片面积的平方成正比,在已知风速和密度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功率公式进行计算。

3.轮毂高度计算轮毂高度是指风机叶片轮毂中心距离地面的高度。

轮毂高度的选择需要考虑到风能的分布和风力曲线。

一般情况下,风速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较高的轮毂高度可以获得更高的风能。

但是高度增加也会增加风机的制造和维护成本,因此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4.叶片参数计算风机的叶片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部分。

叶片的设计要考虑到风机的功率和风能的分布。

叶片的长度和形状会影响到风机叶片的受力和效率。

在设计叶片时,需要进行强度、刚度和气动性能的计算和分析。

5.发电机容量计算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发电机的选择需要考虑到风机的功率和转速。

发电机的容量要满足风机的功率需求,并能够在轮毂旋转转速范围内工作。

通过计算风机的转速和功率,可以确定合适的发电机容量。

总结风机参数计算是风力发电项目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风能、功率、轮毂高度、叶片参数和发电机容量等关键技术指标的计算。

通过正确的参数计算,可以保证风机的设计和选择符合项目要求,提高风能的利用效率。

此外,还需要进行经济性分析和可靠性评估,以综合评估风机的性能和可行性。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风机参数计算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动力支持。

冷风机设计计算(乙二醇)

冷风机设计计算(乙二醇)
总内表面面积
肋片管参数及管内外表面积
0.0007463 m^2
222.22222
0.332 m^2/m
0.0381 m^2/m
0.370 m^2
9.066 m^2
8.132 m^2 0.935 m^2
0.90 m^2
外表面积与内表面 积之比
肋片高度 c n 雷诺数 放热系数
10.1
空气侧放热系数 9.525 mm 0.205 0.65 4157.18
回风干球温度 回风相对湿度 送风干球温度 送风相对湿度 工作温度 大气压 制冷量 乙二醇进口温度 乙二醇出口温度 乙二醇比热 乙二醇循环量
回风T
送风T
回风温度下水蒸气 饱和压力 送风温度下水蒸气 饱和压力 回风含湿量 送风含湿量 回风焓值 送风焓值 回风温度下空气密 度 送风温度下空气密 度 回风动力粘度
611.3203543 Pa
490.3404937 Pa
3.21 g/kg 2.88 g/kg 8.02 kJ/kg 4.16 kJ/kg 1.29 kg/m^3
1.30 kg/m^3
0.000017268 Pa*s
1.7135E-05 Pa*s
1.33879E-05 m^2/s
1.31363E-05 m^2/s
3 10 31.75 mm
0.573333333
4.3 m/s 0.149 m^2 0.259 m^2
0.3175 m
0.082 m
0.817 m
24.52 m 2.47 m/s
六角形肋片单侧表 面积
每米管子上肋片数
每米管长肋片表面 积 每米管长铜管表面 积 每米管长总外表面 积
总外表面面积
肋片表面积 铜管总外表面积

dd400冷风机名义制冷量计算

dd400冷风机名义制冷量计算

dd400冷风机名义制冷量计算【原创实用版】目录1.冷风机概述2.冷风机名义制冷量的概念3.冷风机名义制冷量的计算方法4.实例分析5.结论正文1.冷风机概述冷风机是一种用于产生低温空气的设备,通常用于工业、商业和家庭环境中的冷却和通风。

冷风机通过将室内热空气抽入设备,并在设备内部进行冷却处理后,再将低温空气送回室内,从而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

2.冷风机名义制冷量的概念冷风机名义制冷量是指冷风机在标准工况下,单位时间内所能产生的制冷量。

它是衡量冷风机制冷能力的重要参数,通常用单位“千瓦”(kW)表示。

3.冷风机名义制冷量的计算方法冷风机名义制冷量的计算方法主要依据冷风机的制冷原理和热力学公式。

一般来说,冷风机名义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如下:名义制冷量(kW)= 空气流量(m/h)×比热容(kJ/kg·℃)×温度差(℃)/ 压缩机功率(kW)其中,空气流量是指冷风机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空气体积;比热容是指空气在温度变化时所需的热量;温度差是指冷风机进口空气温度与出口空气温度之差;压缩机功率是指冷风机的功率。

4.实例分析假设一款冷风机的空气流量为 1000 m/h,比热容为 1.0 kJ/kg·℃,温度差为10℃,压缩机功率为20 kW,则该冷风机的名义制冷量为:名义制冷量(kW)= 1000 m/h × 1.0 kJ/kg·℃× 10℃ / 20 kW = 50 kW5.结论冷风机名义制冷量的计算对于选择合适的冷风机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了解冷风机的名义制冷量,才能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满足冷却需求。

冷风机设计计算

冷风机设计计算

精心整理第二章冷空气参数计算人工制冷是指借助于制冷装置,以消耗机械能或电磁能、热能、太阳能的呢过形式的能量为代价,把热量从低温系统向高温系统转移而得到低温,并维持这个低温。

目前常用的制冷方式有蒸汽压缩式制冷、蒸汽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附式制冷、电热制冷、磁制冷、涡流管制冷和热声制冷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蒸汽压缩式制冷。

蒸汽压缩式制冷是利用气体的节流效应,通过绝热膨胀来制冷的。

蒸汽压缩式制冷由分为单机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和多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及其许多发展形式,这里为了研究方便,采用最简单的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单机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大部件组成,如下图所示。

对制冷剂蒸汽只进行一次压缩,故称为单机蒸汽压缩。

整个循环过程主要由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节流过程以及蒸发过程四个过程组成,每个过程在不同的部件中完成,制冷剂在每个过程中的状态又各不相同。

对于冷风机的设计计算,要对循环的主要参数进行设计计算,并主要关注与蒸发器相关的循环参数。

在冷风机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所给条件计算出冷空气参数,冷空气参数是冷风机设计计算的基础和依据,其计算结果直接影响冷风机的选型和设计,因此其计算要求较高的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冷空气计算主要是依据相关经验公式和查表所得进行的。

计算的内容可大概分为回风参数和送风参数,回风参数是冷风机蒸发器的进口空气参数,送风参数是冷风机的出口空气参数也即要进入室内的空气参数;计算主要涉及冷空气的焓值、含湿量、密度、粘度、饱和蒸汽压等。

2.1制冷循环相关计算2.11已知条件:已知:回风干球温度:0℃回风相对湿度:90%送风干球温度:-3℃送风相对湿度:95%大气压:10132Pa制冷量:5.4kw制冷剂:R222.12相关计算:1.查表得R22的汽化潜热为210.55kJ/kg2.制冷剂循环量:代入数据计算得,制冷剂循环量为115.412kg/h2.2冷空气参数计算1.热力学温度: T=t+273.15 回风温度:273.15送风温度:270.15 2.水蒸气饱和压力:2195768.2)1(4287.0)1(50475.1lg 028.5)1(79574.10lg 10101010)1(76955.452969.840000--⨯⨯+-⨯⨯+⨯--⨯=-⨯-⨯--T TbT T T T PT T P其中,P :水蒸气饱和压力P b:大气压力T :冷空气温度T 0:绝对零度带入数据得:回风温度下水蒸气饱和压力:611.32Pa 送风温度下水蒸气饱和压力:490.34Pa 3.含湿量:其中,d :含湿量P b:大气压力Pa:水蒸气饱和压力ϕ:相对湿度代入数据得:回风含湿量:3.40g/kg 送风含湿量:2.87g/kg 4.空气密度:其中,ρ:空气密度P b:大气压力Pa:水蒸气饱和压力T :空气温度ϕ:相对湿度代入数据得:回风温度下的空气密度:1.29m kg 3/ 送风温度下的空气密度:1.30m kg 3/ 5.动力粘度: 其中,μ:动力粘度T :气体温度T:绝对零度代入数据得:回风动力粘度:1057268.1-⨯s m /2送风动力粘度:1057135.1-⨯s m /26.运动粘度:其中,V :运动粘度μ:动力粘度ρ:空气密度带入数据得:回风运动粘度:105339.1-⨯s Pa ⋅ 送风运动粘度:105314.1-⨯s Pa ⋅ 7.定压比热容:其中,C p :定压比热容d :含湿量代入数据得:回风定压比热容:1.008843009kJ/(kg ⋅℃) 送风定压比热容:1.008406308kJ/(kg ⋅℃) 8.导热率:查表得:回风导热率:0.02442W/(m ⋅℃) 送风导热率:0.024174W/(m ⋅℃)9.空气平均温度:5.1230-=-℃ 10.空气比容:kg m /77098409.030.129.123=+11.平均含湿量:134455045.3287.24.3=+g/kg12.平均定压比热容:008624659.12008406308.1008843009.1=+kJ/(kg ⋅℃)13.风量: 带入数据有555048.344214.449.8360077098409.04.5=-⨯⨯=风量h m /32.3本章小结冷空气参数的计算是冷风机的依据,在对制冷循环计算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的经验公式计算出冷空气的各项参数,通过这些参数可以大概确定蒸发器的结构数据。

7.3冷风机选型计算

7.3冷风机选型计算

《制冷工艺设计》
13
《制冷工艺设计》
14
《制冷工艺设计》
15
《制冷工艺设计》
16
搁架排管的宽度,当为单面走道时,可分 800 ~
1000mm ,双面走道时,可为 1500 ~ 2000mm 。搁
架排管的层数宜为偶数,以使进液和回气集管位
于排管的同一侧,便于安装和操作。搁架排管基
本结构如图7-9所示,搁架排管冻结间的布置见图
《制冷工艺设计》
9
【 例 7-2】p136 某 冷 冻 间 冷 却 设 备 负 荷 Qq = 39000W, 冷风机横向布置,试计算冷风机冷却面 积和风量并选择冷风机。 【解】1.计算冷风机冷却面积 (1)确定计算数值 查表5-10 p98取K=11.6W/m2· ℃; 查表5-12确定温度差Δt=10℃;
7-10。
《制冷工艺设计》
17
《制冷工艺设计》
18
《制冷工艺设计》
19
《制冷工艺设计》
20
7.4.2 搁架排管的设计计算p137
设计要求——一是要有足够的冷却面积;二是满足一次入
货量的货物托架需要,但以满足托架面积要求为主。 1.货物托架设计 (1) 货架有效面积的计算A A=[(G/g)*Af]/n (m2) (7-9)
制冷工艺设计
7.3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制冷工艺设计》
1
7.3 冷风机选型计算p135
7.3.1冷风机的结构形式 冷风机是强制空气循环的冷却设备,按其安装位置可分为
落地式与吊顶式两大类。
落地式冷风机按出风方式分为上出风、上侧出风与下侧出
风三种型式。按其适用范围又分三种型号,共十几种规格。
KLD型适用于冻结物冷藏间,KLL型适用于冷却物冷藏间, KLJ型适用于冻结间。这三种型号冷风机的结构基本相同, 只是在全风压与空气循环量上有所差别见图7-8。 《制冷工艺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冷空气参数计算人工制冷是指借助于制冷装置,以消耗机械能或电磁能、热能、太阳能的呢过形式的能量为代价,把热量从低温系统向高温系统转移而得到低温,并维持这个低温。

目前常用的制冷方式有蒸汽压缩式制冷、蒸汽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附式制冷、电热制冷、磁制冷、涡流管制冷和热声制冷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蒸汽压缩式制冷。

蒸汽压缩式制冷是利用气体的节流效应,通过绝热膨胀来制冷的。

蒸汽压缩式制冷由分为单机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和多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及其许多发展形式,这里为了研究方便,采用最简单的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单机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大部件组成,如下图所示。

对制冷剂蒸汽只进行一次压缩,故称为单机蒸汽压缩。

整个循环过程主要由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节流过程以及蒸发过程四个过程组成,每个过程在不同的部件中完成,制冷剂在每个过程中的状态又各不相同。

对于冷风机的设计计算,要对循环的主要参数进行设计计算,并主要关注与蒸发器相关的循环参数。

在冷风机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所给条件计算出冷空气参数,冷空气参数是冷风机设计计算的基础和依据,其计算结果直接影响冷风机的选型和设计,因此其计算要求较高的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冷空气计算主要是依据相关经验公式和查表所得进行的。

计算的内容可大概分为回风参数和送风参数,回风参数是冷风机蒸发器的进口空气参数,送风参数是冷风机的出口空气参数也即要进入室内的空气参数;计算主要涉及冷空气的焓值、含湿量、密度、粘度、饱和蒸汽压等。

2.1制冷循环相关计算2.11已知条件:已知:回风干球温度:0℃ 回风相对湿度:90% 送风干球温度:-3℃ 送风相对湿度:95% 大气压: 10132Pa 制冷量: 5.4kw 制冷剂: R222.12相关计算:1.查表得R22的汽化潜热为210.55kJ/kg2.制冷剂循环量:代入数据计算得,制冷剂循环量为115.412kg/h2.2冷空气参数计算1.热力学温度: T=t+273.15回风温度:273.15送风温度:270.15 2.水蒸气饱和压力:2195768.2)1(4287.0)1(50475.1lg028.5)1(79574.10lg 10101010)1(76955.452969.84000--⨯⨯+-⨯⨯+⨯--⨯=-⨯-⨯--TTbT T TTPTTP其中,P :水蒸气饱和压力 P b:大气压力T :冷空气温度 T 0:绝对零度带入数据得:回风温度下水蒸气饱和压力:611.32Pa 送风温度下水蒸气饱和压力:490.34Pa 3.含湿量: PP P abad ϕϕ-=622其中,d :含湿量 P b:大气压力P a:水蒸气饱和压力 ϕ:相对湿度代入数据得:回风含湿量:3.40g/kg 送风含湿量:2.87g/kg 4.空气密度:TP Pabϕρ3774.0003484.0-=其中,ρ:空气密度 P b:大气压力P a:水蒸气饱和压力 T :空气温度ϕ:相对湿度代入数据得:回风温度下的空气密度:1.29m kg 3/ 送风温度下的空气密度:1.30m kg 3/ 5.动力粘度:)(10268.177.06T T -⨯=μ其中,μ:动力粘度 T :气体温度 T 0:绝对零度代入数据得:回风动力粘度:1057268.1-⨯s m /2送风动力粘度:1057135.1-⨯s m/26.运动粘度:ρμ=V 其中,V :运动粘度 μ:动力粘度 ρ:空气密度带入数据得:回风运动粘度:105339.1-⨯s Pa ⋅ 送风运动粘度:105314.1-⨯s Pa ⋅ 7.定压比热容:ddC p 001.01846.1001.0006.1+⨯+=其中,C p :定压比热容 d :含湿量 代入数据得:回风定压比热容:1.008843009 kJ/(kg ⋅℃) 送风定压比热容:1.008406308 kJ/(kg ⋅℃) 8.导热率:查表得:回风导热率:0.02442 W/(m ⋅℃) 送风导热率:0.024174 W/(m ⋅℃)9.空气平均温度:5.1230-=-℃ 10.空气比容:kg m /77098409.030.129.123=+ 11.平均含湿量:134455045.3287.24.3=+g/kg 12.平均定压比热容:008624659.12008406308.1008843009.1=+ kJ/(kg ⋅℃) 13.风量:送风焓值回风焓值空气比容制冷量风量-⨯=带入数据有 555048.344214.449.8360077098409.04.5=-⨯⨯=风量h m /32.3本章小结冷空气参数的计算是冷风机的依据,在对制冷循环计算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的经验公式计算出冷空气的各项参数,通过这些参数可以大概确定蒸发器的结构数据。

第三章蒸发器初步计算蒸发器是冷风机的核心部件,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沸腾吸热,热量通过管壁由管外空气传入制冷剂循环,再由风机将冷空气吹出而获得冷风。

蒸发器设计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着冷风机的性能,蒸发器设计中要考虑到制冷剂的流量、空气量、蒸发温度等及由这些因素产生的风阻、结霜等问题。

本章进行蒸发器的初步计算,即蒸发器结构的初步设计及翅片形式的初步计算。

蒸发器拟采用纯铜管和铝片组成的套片管干式蒸发器。

套片管广泛应用于氟利昂制冷机的换热器上,其结构形式如下图,即在整张的铝片或铜片上(这里采用铝片)按一定规律冲压出用来穿换热管的圆孔,这样,铝片或铜片就形成换热管的肋片。

其中冲压出来的圆孔有翻边,起作用是增大肋片与换热管的接触面积,并保持一定的肋片间距。

肋片可以是整张铝片或铜片,也可以由几张拼凑而成(这里采用整张铝片)。

组装肋片的时候,为了保证铝片与换热管之间的紧密接触,一般采用10~10MPa 的优雅或谁呀胀管,或用带钢珠的推杆压入馆管内,利用钢珠与圆管内径的过盈度来机械胀管,后者胀管均匀,接触热阻小,且可以省去管内清洗和干燥的麻烦,因而,这里采用后者。

干式蒸发器具有许多优点:(1)当使用与润滑油互溶的制冷剂R22、R11等时,只要管内制冷剂的流速大于4m/s ,就可以将润滑油带回压缩机。

(2)充注的制冷剂量比较少,只为管内容积的40%左右,约为满液式蒸发器的1/3~1/2或更少。

(3)对于载冷剂为水的蒸发器,蒸发温度在0℃附近时,不致发生冻结事故,而且载冷剂在管外,冷量损失少。

(4)可以使用热力膨胀阀工业,比使用浮球阀简单可靠。

3.1蒸发器结构初步规划 3.11蒸发器结构的初步假定1.管道:材料: 纯铜光管 管外径: 9.52mm 管内径: 8.52mm 管壁厚: 0.5mm管道排列方式:正三角形排列 热导率: 203.5 )/(02C W m ⋅ 管排数: 7 每排管数:14管间距: 25.4mm2.翅片:材料: 铝 翅片间距:4.5mm翅片厚度: 0.2mm 翅片形式:开窗式,亲水膜处理3.12蒸发器结构的初步计算1.最窄流通面积与迎风面积之比: S S ff f S D S ⋅-⋅-=)()(δε其中,ε:最窄流通面积与迎风面积之比 S:管间距 D: 铜管外径 S f :翅片间距 δf :翅片厚度代入数据得:最窄流通面积与迎风面积之比为0.59741 2.最窄截面处流速:4.4m/s (根据经验,通常取3-6m/s )3.最窄截面面积: 最窄截面处流速风量最窄截面面积=代入数据有,m 2217.04.43600555048.3442=⨯=最窄截面面积4.迎风面积: ε'A A =其中,A:迎风面积 A':最窄截面面积 ε:最窄流通面积与迎风面积之比 代入数据得:迎风面积:0.364m 25.翅片总高度:S n H ⨯=其中,H :翅片总高度 n :每排管束 S :管间距代入数据得:翅片总高度:0.3556 m 6.翅片沿气流方向长度:6cosπ⨯⨯=S n L其中,L :翅片沿气流方向长度 n :每排管束 S :管间距代入数据得:翅片沿气流方向长度:0.154 m 7.每根管子长度(即翅片宽度):翅片总高度迎风面积管长(翅片宽度)=代入数据有:m 023.13556.0364.0==管长(翅片宽度)8.换热管总长度:每根管子长度每排管数管排数换热管总长度⨯⨯=代入数据有:m 26.100023.1147=⨯⨯=换热管总长度 9.迎面风速:最窄截面处流速积之比最窄流通面积与迎风面迎面风速⨯= 带入数据有:s /m 63.24.4597410324.0=⨯=迎面风速 3.2肋片管参数及关内外表面积计算1.六角形肋片单侧表面积: D A S S 2143tan 226⋅-⨯⋅⨯=ππ 其中,A 1:六角形肋片单侧表面积 D :铜管外径 S :管间距代入数据得:六角形肋片单侧表面积为:m2410875.4-⨯2.每米管子上肋片数:翅片间距每米管子上肋片数1=代入数据有:22.2225.41000==每米管子上肋片数个 3.每米管长肋片表面积:六角形肋片单侧表面积每米管子上肋片数每米管长肋片表面积⨯⨯=2代入数据有:m 217.022.2220004875.02m 2=⨯⨯=每米管长肋片表面积 4.每米管长铜管表面积:)1000'1(2n D fA⋅-⨯=δπ其中,A 2:每米管长铜管表面积 D :铜管外径 δf :翅片厚度 n':每米管子上肋片数 代入数据得:每米管长铜管表面积:m 0286.0m 25.每米管长总外表面积:每米管长铜管表面积每米管长肋片表面积每米管长总外表面积+=带入数据有:m 2245.00286.0217.0=+=每米管长总外表面积6.总外表面积:每米管长总外表面积换热管总长度总外表面积⨯= 代入数据有:m 2590.24245.026.100=⨯=总外表面积 7.肋片表面积:换热管总长度每米管长肋片表面积肋片表面积⨯= 带入数据有:m 2724.2126.100217.0=⨯=肋片表面积 8.铜管总外表面积:换热管总长度每米管长铜管表面积铜管总外表面积⨯= 代入数据有:m 2865.226.1000286.0=⨯=铜管总外表面积 9.铜管内径:8.52mm 10.总内表面积:'''dL A π=其中,A'':总内表面积 d :铜管内径 L'':换热管总长度代入数据得:总内表面积:2.68 m 211.外表面积与内表面积之比:总内表面积总外表面积比外表面积与内表面积之=代入数据有:2.968.259.24==比外表面积与内表面积之 3.3本章小结本章的主要目的是根据上一章所算参数确定蒸发器的基本形式基本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与蒸发器、翅片相关的各个参数,为下一章换热系数的计算提供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