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重要名词解释及概念要点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1.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

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

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6.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8.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9.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10.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11.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5.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

16.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18.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考研自用必背50个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考研自用必背50个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50个-354汉语基础考试用【必背】第一章语音1.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的声音。

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具有生理属性;由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具有社会属性。

其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2.元音: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如“a、o、e”等。

发元音时,气流较弱,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元音更加响亮。

3.辅音: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如“b、p、m、f”等。

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

4.音素: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如花(hua)可以划分出“h、u、a”三个音素。

5.音色: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造成音色不同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6.音节: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一个音节可以只有一个音素,也可以由几个音素合成。

7.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汉语字音之声调、句子之语调的不同主要是由音高的高低升降形成的格式造成的。

8.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语言中的重音、轻音是由音强的不同所致。

9.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他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发音体振动时间持续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10.声调:声调指的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在音高变化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

11.零声母:在普通话里有一些音节没有辅音声母,习惯上叫作“零声母”,如“衣、无、语、安、恩”等都属于没有辅音声母的“零声母”音节。

12.复元音: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现代汉语之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广义)是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普通话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4.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5.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1.语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发的声音。

2.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

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

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3.乐音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噪音)4.XXX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5.XXX指的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6.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7.语音的三大属性:心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8.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9.XXX: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障碍而形成的音叫XXX。

10.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11.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12.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首的子音。

13.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4.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5.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位,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16.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7.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归纳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归纳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归纳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六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六书”理论进行了阐述。

“六书”指的是: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这是六种不同的造字方法。

3.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4.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5.隶书:隶书是秦汉时期所用的字体,分为秦隶和汉隶,秦隶是古今文字的转折点。

6.部首: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件,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7.部件: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8.浊声母:声带颤动而产生的声母。

9.零声母:有的声母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叫零声母。

10.鼻化元音:发音时,软腭下降,口腔和鼻腔同时打开,元音就会带上鼻音色彩,这种元音叫做鼻化元音。

11.鼻韵母:由一个或两个元音音素后面带上一个鼻辅音作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

12.四呼:四呼是我国传统音韵学上按有无韵头及韵头的不同对韵母所作的分类,即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

13.押韵:把两个以上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

14.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语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整个汉语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又叫字调。

15.调值:是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6.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17.儿化:儿化指的是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音节带上卷舌的音色的一种特殊的音变规律。

18.轻声:轻声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一定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句子。

19.离合词:某些合成词在使用中往往可以扩展,变成了词组。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现代汉语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之一。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最基本的词类之一,它们用来指代人、事物、地点、时间等。

本文将重点讨论现代汉语名词的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语言要素。

:1. 名词的定义和特征名词是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具体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它们可以单独作为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同时还可以通过量词来表示数量。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的特征包括有性、数、格等形式变化。

2. 名词的分类根据名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名词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分类包括:人名、地名、物名、抽象名词、数量名词等。

其中,人名和地名是具体的专有名词,物名是指物体的名称,抽象名词是指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概念,数量名词则用来表示数量和度量。

3. 名词的解释方法在现代汉语中,名词的解释除了可以通过简单的文字解释外,还可以使用类比、举例、定义以及同义词等方法。

对于抽象名词,常常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帮助读者理解其意义。

同时,对于一些难以解释的名词,可以使用同义词或定义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4. 名词解释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名词解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准确性:名词解释需要准确地表达词语的意义,不应有歧义或模棱两可的解释。

- 完整性:名词解释需要全面地涵盖词语的各个方面,不能遗漏重要的信息。

- 简明性:名词解释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语言,以便读者容易理解。

- 规范性:名词解释应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用法,遵循语法和词义的准则。

总结: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是学习和应用汉语的重要任务之一。

了解名词的定义、分类、解释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中的名词。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上册1、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2、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地区,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变体,都具有自己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系统,我国现在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七大方言区。

3、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5、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

6、甲骨文:指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特点有笔形是细瘦的线条,拐弯多是方笔,外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异体字较多。

7、隶书:有秦隶和汉隶两种。

秦隶是产生于秦代的隶书,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摆脱了古文字象形的特点。

汉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来的,是汉代通行的文字,字形规整,撇、捺、长横有波磔,很少有篆书的残存痕迹。

8、楷书:兴起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字形方正,笔画没有波磔,书写方便。

9、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线叫一笔或一画。

(基本笔形有横竖撇点折)10、笔顺:笔顺是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p153,基本笔顺规律掌握)11、部件: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一个合体字由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

)12、形声字: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叫做形声字。

13、语素: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14、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15、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16、联绵词:单纯词的一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现代汉语专题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专题名词解释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2321个辅音声母。

439个韵母。

56一种多音字虽然有不同的读音,但字义完全一样,另一种多音字是多的,即读7是指这样一些汉字,它们原来结构复杂,笔画多,后来在运用中,8-是以偏旁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

910. 形声字:六书之一。

"形"是指形符,或叫形旁,其作用是指出字的意义类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是语音中长期习用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是语汇中的特殊成员。

它在但在意义上、功能上相当一个词,可以做各种句子成份。

熟语都是形式固定的短语,使用中应看成是一个整体,不能随意拆开、颠倒例语四种。

13是同别的语素组合时位置固定的语素。

定位语素的附着性特别强,1415是全民广泛使用,日常交际必不可少,意义最为明确的那部分词。

16由比喻引申方式发展起来的派生义叫比喻义。

比喻义所指称的事于是人们在运用词语时,将本义通过比喻方式扩张到其他方面,用来比喻其他 17是在本义基础上派生发展起来的意义。

派生义并不全都是直接从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同义词不达意可分为等义同义词和是指意义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词。

反义词可以分为绝对反义词20是一个词中经常使用的那项意义,它的使用频率高,一提到某个5.(汉语拼音方案)是在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推行的。

67 8910.普通话语音系统中,[ ]和调位。

1、现代汉语语素在语音上以-多音节形式为主,书面上用一个汉字记录。

2、 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例如“敲边鼓”是:惯用语,“飞机上的大炮—响(想)得高”是歇后语。

3、 语素从位置看可分成词语素和非词语素两大类,例如“语”是成词语素,“老”是非词语素。

4、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是合成词。

5、 合成词的构造可分两大类,例如“棍子”是后附式附加式,“学子”是组合式。

6、有些合成词的构造综合了多种结构方式,例如“目击者”是组合式和-附加式。

现代汉语重要名词解释及概念要点知识讲解

现代汉语重要名词解释及概念要点知识讲解

现代汉语重要名词解释及概念要点绪论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音节整齐简洁4.有声调词汇: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2.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3.同音语素多语法:1.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语音语音的物理属性: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辅音: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元音: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音节(字音?):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声母: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韵母: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声调: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形式。

声调是指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主要由音高构成。

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格式。

音位: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调类: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调值:调值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变调:变调是指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连着念会起一定的变化,与单念时调值不同。

轻声:轻声是指因语流音变而形成的又轻又短的调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重要名词解释及概念要点
绪论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的特点:
语音: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音节整齐简洁4.有声调
词汇: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2.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3.同音语素多语法:1.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语音
语音的物理属性:
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辅音: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元音: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音节(字音?):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声母: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韵母: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声调: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形式。

声调是指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主要由音高构成。

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格式。

音位: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调类: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调值:调值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变调:变调是指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连着念会起一定的变化,与单念时调值不同。

轻声:轻声是指因语流音变而形成的又轻又短的调子。

作用:1.区别词义2.区分词性
语调:语调是指说话或朗读时,句子有停顿,声音有轻重快慢和高低长短的变化的总称。

儿化:“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作用:1.区别词义2.区分词性3.表示感情色彩
文字
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汉字的特点:1.汉字的主要特点是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2.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

3.汉字分化同音词能力强。

4.汉字有超时空性。

笔画: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部件: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笔顺:笔顺是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象形:象形就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指事: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会意:会意就是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法。

形声:形声是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

汉字的整理:
简化笔画:1.类推简化2.同音或异音代替3.草书楷化
4.换用简单的符号
5.保留特征或轮廓
6.构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
精简字数:1.整理异体字2.规范印刷体自形
3.更改生僻地名用字
4.统一计量单位名称
其他整理:1.整理异读字2.整理异形字
汉字的标准化: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词汇
词汇: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语素: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短语: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

词的结构:
单纯词(单语素词):
1.联绵词:联绵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双声词(声母相同)叠韵词(韵母相同)其它(声韵都不同)
2.叠音词:由不成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

3.音译的外来词
4.拟声词
合成词(多语素词):
1.复合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

联合型(并列式):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

偏正型: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

中补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

动宾型(支配式):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

主谓型(陈述式):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

2.重叠式:由相同的词根语素重叠构成。

3.附加式(派生词):由词根和词缀构成。

前加式(前缀+词根)后加式(词根+后缀)
词义: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

词义的性质:1.概括性2.模糊性3.民族性4.演变性
词义的分类:
1.概念义:概念义是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又叫理性义或主要意义。

2.色彩义(附属义):附着在词的概念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

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文体色彩)形象色彩
义项: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义素: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又叫词的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

语义场:语义场是语义的类聚,既有共同义素又有区别义素的一组词的相关语义聚合为一个语义场。

语义场种类:1.类属义场2.顺序义场3.关系义场4.同义义场5.反义义场
同/反义义场:意义相同/反或相近/对的词的相关语义组成的语义场。

同/反义词:同/反义义场中的各个词。

语境: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

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1.单一化2.具体化3.增加临时性意义4.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词汇的构成:
基本词汇:
特点:1.稳固性2.能产性3.全民常用性
一般词汇:1.古语词(文言词历史词)2.方言词3.外来词4.行业语5.隐语6.熟语熟语(成谚惯用歇后):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

熟语的特点:1.结构的定型性2.语义的整合性3.功能的多样性4.语用的民族性
成语: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成语的特征:1.意义整体性2.结构凝固性3.风格典雅性
谚语:谚语是群众口语中通俗精炼、含义深刻的固定短句。

惯用语: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

歇后语: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固定短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