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

合集下载

非计划拔管的评估观察要点及防范措施 PPT

非计划拔管的评估观察要点及防范措施 PPT

(五)及时有效的肢体约束
护理人员应在充分评估置管病人耐受程度的基础上,对有拔管倾向或曾有拔管行为 的病人在缺乏监管时给予肢体约束,并经常检查其可靠性。变化体位及特殊检查需松 脱约束时应扶持双手,以防意外拔管。
(六)加强心理护理及宣教
①对于意识清楚的病人,应加强宣传教育,讲解其所置导管的意义及脱管的危害,床 上活动的注意事项。 ②老年病人情绪变化无常,置管不适使病人处于易激惹状态,有效的触摸能安抚病人 的情绪。 ③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有语言障碍,应多于病人沟通,加强心理护理。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
二、医护方面
管道固定不牢固,连接处不紧密(病人因出汗、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污染使胶 布失去粘性,无法起到固定作用。) 健康宣教不到位(ICU病人因病情较重,护士往往忽视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病人 对全身各种管道的意义认识不足,常因不适自行拔管。) 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翻身移动或搬运时活动幅度过大,使管道受牵拉)
五、UEX的防范措施
相关知识的培训 意外脱管危 险因素的评估
规范护理 操作程序 有效的导管固定方 法 加强心理护理 与宣教
合理使用镇静剂
及时有效的 肢体约束
(一)相关知识的培训
①认知培训:意外拔管的概念、常见意外拔管原因、意外拔管的危害; ②评估技巧的培训:病人意识状态的评估,病人意志力的评估,病人以往经历的 评估(是否有过插管,是否发生过意外拔管),危重病人常见的心理需求评估。 ③护理对策培训:导管固定技巧,护患沟通技巧,镇静剂的应用,意外拔管后病 情的正确评估及应急处理常规。
患者治疗需要而留置在患者体内的各种导管,未经医护人
员同意,患者将插管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包括医护人
员操作不当)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评分

非计划性拔管评分

非计划性拔管评分
非计划性拔管指的是患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未按预定计划自行或因医疗效果等原因提前拔去胃积管或胆积管等管道的情况。

对此类非计划性拔管行为进行评分可以更好地评估可能的并发症风险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非计划性拔管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拔管时间。

距预定拔管时间提前多长时间拔去管道会影响评分,一般预定时间提前1天以内评分较低,超过1天评分越高。

2. 拔管原因。

自行要求拔管的评分高于因医疗判断提前拔管。

后者还需结合判断原因的合理性。

3. 并发症风险。

某些部位的非计划性拔管的并发症风险高于其他部位,如胆道拔管风险较高。

4. 随访效果。

随访发现治疗效果受影响,评分将提高。

因而拔管后规律随访十分重要。

5. 其他因素。

如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状况等也是评分的参考因素。

总体来看,非计划性拔管评分旨在科学全面判断拔管行为的风险性,为下一步医疗工作提供参考。

同时也起到预防不良后果和监测治疗效果的作用。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讨论稿)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讨论稿)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讨论稿) 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就是衡量护理质量得重要指标之一,为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得发生,应对住院患者留置管路期间进行非计划性拔管得风险评估,并采取预见性医疗护理措施。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一)非计划性拔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 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得或被患者有意造成得拔管。

其实质就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得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得导管;各种原因导致得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得拔管。

(二)导管分类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与非高危导管。

1、高危导管:UEX发生后导致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得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引管、T 管、脑室引流管等;另外各专科由于疾病与手术得特殊性,可根据其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与食道术后得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得尿管等。

2、非高危导管:UEX 发生后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或对病情影响不大得导管,如普通导尿管、普通胃管等。

普通吸氧管、外周留置针不作为UEX评估范围。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利用各种工具预测非计划性拔管得风险程度,能帮助护理人员有效识别非计划性拔管得风险。

近年来,因病情需要在体内留置导管或多根导管得患者数量逐年增多,但临床上并无系统、科学得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山东省质控中心发布得指导意见及本院试用情况,推荐使用《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见附件)进行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

总分 1~3 分为低风险;4~6 分为中风险;≥7 分为高风险。

三、评估与记录(一)评估对象1、新入或转入得留置管道得患者;2、住院期间留置管道得患者。

(二)评估时机1、新入或转入得留置管道患者,在入院评估单上“带管情况”一项,填写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分。

非计划拔管危险因素评估表

非计划拔管危险因素评估表

非计划拔管危险因素评估表
注:
1、患者管道种类、数量逐个累计,患者GCS评分<5分或RASS 评分<-2分,则评分为0;
2、导管滑脱危险度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低危:评分< 8分,有发生导管滑脱的可能;中危:评分为8-12分,容易发生导管滑脱;高危:评分12>分,随时会发生导管滑脱;
3、评估时机:入院时、转入时、手术后留置各种导管的,进行首次评估;高兴危每班评估,中危每天评估,低危每周评估2次; 患者管道数量、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进行评估;
4、危险人群,应拜访“防管道滑脱”标识,并采取预防措施, 观察各管路通畅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流程

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流程

1.性别:男性比女性的拔管率要高一点,可能和男性的生理强壮有关,拔管也更容易成功,所以相对性数据,男性要比女性发生率高一点。

2.年龄:老年人耐受比较差,对管子的耐受力比较差,所以更容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3.疾病:呼吸系统的疾病,特别是像COPD或者APACHE-II评分大于15分以上的这些患者,其实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是要高于其他疾病系统的,可能也是和呼吸系统比如说像气管插管这样一些导管,它的一些高危因素有关系。

4.肌力水平:肌力水平应该是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一个直接影响因素,因为在2019年的一篇文献上,指出天津市有一个预防成人经口气管插管的一个非计划拔管专家共识,就明确把肌力水平作为风险评估流程的重要一项,因为肌力高发生拔管的几率是越高的,所以说肌力水平的话,如果当病人已经在苏醒,他的肌力已经在增强时,我们可能就想到是不是要去做一个有效的约束。

5.意识状态:意识状态方面可能如果说我们病人处于一个中低昏迷状态,可能发生非计划性拔管风险就比较高,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这样一些意识状态下,去关注这些问题,减少非计划性拔管。

6.谵妄:谵妄应该说是非计划性拔管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了,现在我们都会对ICU的病人用谵妄的一些评估工具来对患者进行评估,我们会及早的评估,及时去发现,预防非计划性拔管。

7.疼痛:疼痛可以使患者焦虑,患者烦躁,就会让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增加。

所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配合度,也是我们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一个主要护理措施。

8.管理因素方面,人力资源的不足,比如说弹性的排班不够弹性或人力资源不足,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概率也是比较高的。

9.人员经验不足,低年资护士一般来说发生非计划性拔管风险多于高年资护士。

护理流程的不优化,还有一些措施不当,比如标准化的一些应对流程、维护流程都做的不规范,还有重点的一些环节监测,这些做的不到位的话,也会增加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所以加强护理流程管理,重点环节的一些监测,是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一个比较重要因素。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讨论稿)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讨论稿)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讨论稿)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在逐渐地得到提高,而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口腔护理和气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其中,气道管理是重中之重,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

而关于口腔护理和气道管理的许多问题,最容易被忽视的是气管插管后的拔管问题。

因为气管插管后的患者随时可能会需要拔管,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因此,如何预防和控制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和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进行讨论。

一、非计划性拔管的危害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无拔管计划的情况下,气管插管突然移除,导致患者出现窒息的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警惕和重视。

一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事件,将会给医护人员的工作造成轻重不同的困难,也会增加患者的治疗风险。

严重的情况下,患者的生命安全就将受到严重的威胁,甚至导致不可挽救的后果。

二、评估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对于患者的气管插管,我们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插管方式,并对插管相关的风险进行评估,以确保插管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观察情况来评估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的病情:不同的病情对于气管插管的难度和拔管的风险都会有所不同,例如呼吸道狭窄、扭转、肿瘤等病情较严重的患者,拔管的难度和风险都会相应增加。

(2)患者的年龄: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由于气道压力的不稳定、固定不良等因素,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会相对较高。

(3)患者的环境:患者的环境也是评估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的因素之一,例如手术室、急救室等环境的不同,患者接受治疗的时候也会出现不同的风险。

(4)患者的意识和反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意识和反应状况也会影响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例如患者的发音受到影响、不能清晰地表达或指示、难以正常呼吸等情况都会增加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分标准最新

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分标准最新

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分标准最新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分标准是指对患者进行评估,以确定其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务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气管插管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导管脱落。

非计划性拔管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分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分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的生理、病理、心理和社会因素。

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的因素:1. 患者的基础生理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

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生理功能减退,对导管的耐受力较差,更容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男性患者相对于女性患者,由于生理上的强壮,拔管的成功率较高。

2. 患者的疾病类别和病情:一些特定的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可能增加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例如,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呼吸困难,可能更容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3. 患者的意识状态和配合程度: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或无法配合的患者,由于对导管的不适感或恐惧,可能更容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4. 患者的镇静水平和精神状态:使用镇静药物的患者,由于药物的作用,可能对导管的耐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精神状态不稳定的患者,可能由于心理因素,更容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5. 患者的疼痛和舒适度:疼痛和不适可能导致患者试图拔除导管以缓解不适。

6. 患者的心理因素:包括对导管的恐惧、对治疗的焦虑等,可能增加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7. 患者的护理环境:包括病房的噪音、光线、温度等,可能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和配合程度,从而影响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基于以上因素,可以制定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年龄和性别: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性别进行评分。

2. 疾病类别和病情: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别和病情进行评分。

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流程

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流程

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流程一、啥是非计划性拔管呀?咱先得搞清楚啥是非计划性拔管。

简单来说呢,就是那些管子啊,像什么胃管、尿管、气管插管之类的,本来应该在身体里好好待着,按照医生的计划在合适的时候才拔出来的。

结果呢,没到时候就被意外拔掉了,这可就叫非计划性拔管啦。

这可不是小事儿,它可能会让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呢。

就像你搭好的积木城堡,突然被人不小心碰倒了一大块,整个城堡就摇摇欲坠啦。

二、为啥要做风险评估呢?这风险评估啊,就像是给患者身上插着的管子上一道保险锁。

因为咱们知道非计划性拔管有这么多危险,那提前看看哪些患者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就可以采取措施来避免啦。

比如说,有的患者可能意识不太清楚,就像在睡梦中迷迷糊糊的,手就可能会乱动把管子拔掉;还有的患者可能是因为管子让他觉得特别不舒服,就想拔掉它。

所以做风险评估就是要把这些可能导致拔管的因素都找出来。

三、风险评估的因素都有啥?1. 患者自身的因素。

- 意识状态:要是患者意识模糊,就像在云里雾里一样,他对自己的行为就控制不好。

比如说那些因为脑部受伤或者用了很多镇静药物的患者,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时候拔管的风险就比较高。

这就好比是一个无人驾驶的小推车,在马路上乱撞,很容易出问题呢。

- 年龄:年纪大的患者或者特别小的宝宝,他们的自控能力也比较差。

像老爷爷老奶奶可能身体比较虚弱,有时候觉得管子不舒服就想弄掉它,小婴儿就更不懂事啦,小手乱挥就可能抓到管子。

- 心理状态:有些患者可能因为生病太难受了,心里很烦躁,对那些插在身上的管子就特别抵触。

就像我们被关在一个小屋子里,还被绑住了手脚,肯定会很不开心,想要挣脱一样。

2. 管道的因素。

- 管道的种类:不同的管道拔管的风险也不一样。

像气管插管,那可是直接跟呼吸有关的,要是不小心拔出来,患者可能一下子就喘不上气了。

而尿管相对来说可能风险就稍微小一点,但要是拔掉了也会影响患者的排尿,还可能引起感染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标准化
类别■流程改善
□提升质量

名称:
各管路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
编号QCC-
主管部门:
神经内科病区
一、目的
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二、适用范围
所有置管患者
三、说明
非计划性拔管在临床上有着很高的发生率,增加了重置管率及院内感染的机会,可能造成患者损伤、住院天数延长、患者花费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导致死亡。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量,造成医患纠纷。
4、对患者的约束是否适当;必要时与医生沟通,适度镇静。
5、巡视、观察是否到位。
6、与其他相关医务人员有效沟通,防止他因造成非计划性拔管。
修订次数:
核定
审核
责任人
修订日期:
制定日期:
(三)护士因素
1、护士的安全意识、责任心。
2、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及宣教(置管目的、必要性、置管引起的不适、管路维护、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性)。
3、置管前准备:对患者的评估是否到位;器械准备是否齐全、妥当。
3、管路日常维护: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明确标示、确定位置、妥善固定;正确操作、保障通畅;定期及时更换;搬运病人及各项操作时防止牵拉、移位。
非计划性拔管,有导管方面、医护人员、患者方面多种原因,通过严格的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防范能力,可以将非计划拔管事故降至最低。
四、估内容
(一)患者因素
1、患者意识状态、情绪、认识程度、配合程度、活动能力等。
2、患者以往经历:置管史、意外拔管史等。
(二)导管因素
1、导管材料、型号、舒适度。
2、置管方法及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