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电机故障诊断方法总结

合集下载

电机修理中几种实用法

电机修理中几种实用法

电机修理中几种实用法作者:郭力平来源:《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年第12期摘要:在电动机修理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采取合理的修理方法,则在修理中可避免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将日常检修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归纳成几种电机修理的实用方法,主要包括电机绝缘电阻降低、定子绕组槽内有接地点、绕组匝间短路、笼型转子断条、电机间“并头套之放炮”、旧绕组拆除、转子轴颈和端盖轴承室磨损等问题的处理与修复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动机修理实用方法中图分类号:TM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065-02现将电动机维修中,常遇见的问题进行归纳,介绍在修理工作中的几种实用方法。

1 装上端盖后,电机绝缘电阻降低的处理笼型电机修理时未装两端盖之前,绕组对机壳绝缘良好。

装上后,绝缘电阻降低。

这种现象可判断故障发生在绕组的两端部。

造成绝缘电阻降低的原因,可能是漆包线上漆膜有局部碰破或绕线模偏大使绕组端部伸出较长。

因端盖罩上后,端盖内壁靠近或接触故障点,所以使绕组绝缘电阻降低。

要排除这种故障,首先应判断故障在电机哪一端。

判断方法是:先装一头端盖,用500V 绝缘电阻表测绕组的绝缘电阻,如很低,则说明这端绕组有故障存在。

然后,拆下这头端盖,再装上另一头端盖,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如也低,则说明另一端也有故障存在。

在拆、装端盖的过程中,转子可不装。

确定故障端后,一般对绕组端部稍微整形一下,并涂些绝缘漆即可,如未解决问题,则可在绕组端部外侧容易与端盖内侧接触处垫上一层薄膜青壳纸,故障一般可消除。

2 定子绕组槽内有接地点的寻找和处理定子绕组槽内接地,一般多发生在槽口。

由于槽绝缘纸在槽口垫偏、损坏,或在槽口因下线、划线不慎,将漆包线放到槽绝缘纸的下面,或在打入槽楔时将槽绝缘纸挤破,因而造成接地故障。

对于这种故障,首先要判定电机绕组是否受潮,如果是受潮就对电机进行烘烤,结果无效,则判断为有接地故障。

电机故障排查与维修方法总结

电机故障排查与维修方法总结

电机故障排查与维修方法总结电机是现代社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电力设备,它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家庭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机也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其正常运行。

本文将对常见的电机故障进行排查与维修方法的总结,帮助读者快速解决电机故障问题。

一、电机无法启动1. 检查电源接线:首先,检查电源接线是否正确牢固,确保电源正常供电。

如果发现电源接线存在问题,应立即修复或更换。

2. 检查电机保护器:确认电机保护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果保护器过载或故障,需要及时更换。

3. 检查电机开关:检查电机开关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开关故障,需要修复或更换。

4. 检查电机电容器:确定电机电容器是否损坏或放电,如有问题,需要更换电容器。

二、电机过热1. 检查电机负载:确定电机是否承受过大的负载,如果是,请减少负载或更换合适的电机。

2. 检查电机通风:确保电机周围的通风系统正常工作,如果通风不良,需改善通风条件。

3. 检查冷却系统:检查电机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如冷却器损坏或堵塞,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4. 检查电机绝缘:定期检查电机绝缘性能,如发现绝缘损坏,应及时更换绝缘材料。

三、电机运行不稳定或振动过大1. 检查电机基座:检查电机基座是否牢固,如果松动,需要重新紧固。

2. 检查电机轴承:确认电机轴承是否损坏或磨损,如有问题,应清洁或更换轴承。

3. 检查电机平衡:检查电机转子的平衡性能,如不平衡,需要进行动平衡处理。

4. 检查电机驱动装置:确保电机驱动装置正常工作,如齿轮、传动皮带等出现问题,需要修复或更换。

四、电机噪音过大1. 检查电机定子和转子:确认电机定子和转子是否紧固,如松动,需重新紧固。

2. 检查电机轴承:检查电机轴承是否损坏或磨损,如有问题,应清洁或更换轴承。

3. 减少机械接触噪声:对电机周围的机械部件进行适当的润滑和维护,减少机械接触噪声。

4. 检查电机外壳:确保电机外壳没有松动或损坏,如有问题,应进行相应的修理。

电机维修的实用技巧与经验分享

电机维修的实用技巧与经验分享

电机维修的实用技巧与经验分享电机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对于电机的维修和保养,对于提高其寿命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享一些实用的电机维修技巧和经验,帮助读者解决常见的电机故障。

首先,电机维修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在开始维修之前,我们应该确保电机已经断电并且安全放置,避免因为疏忽而发生意外。

另外,准备相应的工具和器材,以便在维修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些常见的电机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1. 电机无法启动如果电机无法启动,首先要检查电源是否正常。

检查电源插头和电源线,并确保电源开关打开。

如果电源正常,我们可以进一步检查电机的保险丝或断路器是否跳闸。

如果发现跳闸,可以尝试更换保险丝或重置断路器。

2. 电机启动困难或启动后很快停止这种情况通常是由电机内部的故障引起的。

可以尝试拆解电机,并仔细清洁电机的旋转部件。

如果发现旋转部件被卡住或受到异物的影响,可以清理掉异物并润滑旋转部件。

另外,还要检查电机的电容器是否损坏,如有需要,可以更换电容器。

3. 电机发出异常噪音如果电机在运转过程中发出异常噪音,可能是由于电机轴承损坏或松动引起的。

可以尝试拆解电机并检查轴承的状态。

如果轴承损坏,应该及时更换。

另外,检查电机的定子和转子是否有松动的螺栓或螺母,如有需要,进行紧固。

4. 电机过热电机在长时间工作后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但如果电机过热,可能是由于过载或散热不良引起的。

首先,检查电机负载是否过大,如果超过了额定负载,应该减小负载或更换更适合的电机。

其次,检查电机的散热器或散热风扇是否正常运转,如有需要,可以清理散热器,并确保散热风扇正常工作。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故障,维修电机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保养电机定期保养电机可以延长其寿命和性能。

保养包括清洁电机的外壳和散热器,检查电机的传动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并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2. 预防电机损坏在使用电机时,要注意避免过载和过电流。

单相电机好坏判断方法

单相电机好坏判断方法

单相电机好坏判断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单相电机好坏的判断方法,这可真是个有趣又实用的事儿呢!你想想看,单相电机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助手,要是它出了啥毛病,那可就麻烦啦!就好比你骑着自行车,突然链子掉了,那多耽误事儿呀!咱先来说说外观吧。

你得好好瞅瞅这电机的外表,有没有啥磕磕碰碰的痕迹呀,有没有明显的损坏呀。

这就像看一个人,要是脸上有个大疤,那肯定不太正常对吧!要是外观没啥大问题,那咱接着往下瞧。

听听声音也很重要哦!启动电机的时候,你仔细听听,有没有那种奇怪的杂音呀,“嘎吱嘎吱”或者“嗡嗡”得不正常的声音。

要是有,那可得小心啦,这可能就意味着它不太健康呢!就好像一个人说话老是哼哼唧唧的,那肯定有点不对劲呀。

然后呢,感觉感觉它的温度。

正常工作的电机,温度应该是比较适中的,不会热得发烫。

要是你一摸,哎呀妈呀,烫得能煎鸡蛋了,那肯定不正常呀!这就像人发烧了一样,肯定是身体出问题啦。

再看看它的转速。

正常的电机转速应该是比较稳定的呀,不会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的。

要是它转起来跟抽风似的,那你就得注意咯!还有啊,检查一下线路。

看看那些电线有没有松动啊,有没有破损啊。

这就像人的血管,要是血管出问题了,那身体还能好吗?你说咱判断单相电机好坏容易吗?这可得细心着呢!要是不仔细,万一买个坏的回家,那不就亏大啦!咱平时也得好好爱护这些电机呀,就像爱护咱自己的宝贝一样。

别让它们太累了,该休息的时候就让它们休息休息。

别老是过度使用它们,不然它们也会“闹脾气”的哟!总之呢,判断单相电机好坏可是个技术活,但只要咱细心观察,多留意一些细节,就一定能发现问题。

这样咱就能买到好的电机,让它们好好为我们服务啦!这多好呀!。

电机修理方案

电机修理方案

电机修理方案1. 引言电机在各个行业中广泛使用,对于生产和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时间运行、外界因素等原因,电机可能会出现故障或损坏,需要进行修理。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电机修理方案,包括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修理步骤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2. 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在进行电机修理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电机的故障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电机故障及其诊断方法:•电机不工作:可能是由于电源问题、电机绕组断路、电机转子断裂等原因导致的。

可以通过测量电源电压、检查电机绕组和转子的连通性来判断故障原因。

•电机运行异常:电机运行时发出异常噪音、振动或温度过高,可能是由于轴承损坏、转子不平衡等原因导致的。

可以通过观察电机运行状态、测量振动和温度来判断故障原因。

•电机电流过大:电机运行时电流超过额定值,可能是由于绕组短路、转子堵塞等原因导致的。

可以通过测量电机电流、检查绕组和转子是否受阻来判断故障原因。

3. 修理步骤在确定电机故障原因后,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修理:步骤1:断开电源在进行电机修理之前,必须先断开电源,以确保安全。

步骤2:拆卸电机外壳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将电机外壳拆卸下来,暴露电机内部部件。

步骤3:检查电机内部部件仔细检查电机内部部件,如绕组、转子、轴承等,确定哪些部件需要修理或更换。

步骤4:修理或更换故障部件对于需要修理的部件,使用相应的工具和方法进行修理。

如绕组短路可采用绕组绝缘处理,轴承损坏可更换新的轴承等。

步骤5:重新组装电机在完成修理和更换部件后,按照正确的顺序将电机重新组装起来,确保每个部件都安装正确。

步骤6:重新接通电源在电机重新组装好后,将电源重新连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确保电机能够正常工作。

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电机修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确保断开电源,以免发生电击事故。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装备,以防止意外伤害。

•当接触电机内部部件时,应注意避免触摸感电部件或旋转部件,以免受伤。

电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与技巧

电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与技巧

电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与技巧电机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重要设备,但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难免出现故障。

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排除电机故障是维持工业生产正常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和排除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处理电机故障问题。

1. 外观检查在诊断电机故障时,首先要进行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可以帮助判断电机是否存在明显的损坏或异常情况,如电机外壳是否有裂缝、电缆是否有断裂等。

此外,还应注意电机周围的环境是否存在可燃物或湿度过高等问题,以避免电机故障因环境原因而引发。

2. 检查供电系统供电系统是电机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在诊断电机故障时需要检查供电系统的工作情况。

首先,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是否符合电机的额定电压要求。

其次,检查电源线路和电机的接线是否正确,是否有接地故障。

最后,使用电压表测量电机的绝缘电阻,以确保电机的绝缘正常。

3. 检查电机的转子与定子电机的转子与定子是电动机主要的工作部分,故障往往发生在这两个部分上。

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检查定子绕组是否有断路或短路情况。

可以使用万用表或钳形表进行测量,检查各相之间的电阻是否平衡。

如果存在电阻失衡情况,可能意味着定子绕组存在短路。

其次,检查转子的转动是否灵活。

转子应能自由旋转,且无卡阻或摩擦现象。

如果转子运转不畅或有噪音,可能是轴承损坏,需要及时更换。

4. 检查电机的绝缘性能电机的绝缘性能是电机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

绝缘故障是电机故障中较常见的一种。

为了确保电机的绝缘性能正常,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首先,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电机的绝缘电阻。

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测试,检查绝缘电阻是否达到要求。

如果绝缘电阻过低,可能是绝缘材料老化或受潮所致,需要进行相应的修复或更换。

其次,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耐压测试。

耐压测试是检测电机的耐压强度,以确定绝缘材料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保持一段时间的耐压测试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绝缘问题,从而及时解决。

5. 检查电机的温度电机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故障,因此在诊断电机故障时需要关注电机的温度情况。

电机故障诊断方法及检修策略

电机故障诊断方法及检修策略

电机故障诊断方法及检修策略电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电机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它可能会导致生产中断、能源浪费、设备损坏甚至人身安全事故。

因此,准确诊断电机故障并制定正确的检修策略成为了维护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

一、电机故障诊断方法1. 观察法观察法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电机的外部现象和运行状态,可以初步判断出电机故障的可能原因。

例如,如果电机发出噪音或振动,可能是轴承损坏。

如果电机发出烧焦味道,可能是电线或电机绕组发生了热损坏。

这种诊断方法对于表面故障较为有效,但对于一些内部故障则有一定的局限性。

2. 测量法测量法是一种基于电机电气性能测量来诊断故障的方法。

通过测量电机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可以判断出电机故障的类型和位置。

例如,当测量到低于正常值的电流时,可能是电机绕组中有导线断裂。

当测量到电机外壳温度升高时,可能是轴承润滑不良。

这种方法需要依赖专业的测量仪器,并需要对电机性能有一定的了解。

3. 检查法检查法是通过对电机各部分进行仔细检查,寻找故障的发生点。

检查法需要检查电机的外壳、端盖、风扇、轴承等部分,以及电机的电线、绕组连接情况等。

通过检查法,可以发现一些表面故障或连接松动的问题。

然而,这种方法对于内部故障的定位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电机故障检修策略1. 故障确定在电机故障检修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故障的类型和位置。

根据前述电机故障诊断方法的结果,结合电机的运行表现和相关数据,可以初步确定故障的原因。

例如,如果电机突然停止运转,可能是电源故障、电机过载或传动系统故障等。

根据故障的确定,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检修策略。

2. 维护保养对于电机的故障检修而言,维护保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定期对电机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电机外壳、更换润滑油、检查轴承和电线连接等。

维护保养可以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的发生。

3. 更换部件一旦确定了故障的具体位置,可能需要更换一些部件才能解决问题。

电机检修个人技术总结

电机检修个人技术总结

电机检修个人技术总结引言电机检修是电气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电动机的维修与保养,对电机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和分析,以确保其正常稳定地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多次电机检修任务,并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

本文将对我在电机检修中的个人技术进行总结与归纳。

1. 检修准备在进行电机检修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我会对电机进行运行状态的观察,关注是否存在异常声音、异味、发热等问题。

同时,我还会核对电机的名称、型号、额定功率等信息,以确保所要进行的检修工作与具体电机相符合。

检修过程中,我会准备必要的工具和器材,如螺丝刀、扳手、万用表、测温仪等。

这些工具在不同环节有着不同的作用,确保了检修过程的顺利进行。

2. 检修步骤2.1 拆卸与清洗首先,我会按照电机拆卸的步骤进行操作,拆下电机外壳,取出定子和转子。

在拆卸过程中,我会细心地记录每个零部件的位置,以免忘记在装配时出现错误。

然后,对拆下的零部件进行清洗。

在清洗时,我会选用适当的溶剂,如汽油或酒精,用刷子轻轻擦洗,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油污,保持电机的清洁与干燥。

2.2 零部件检测与维修在清洗之后,我会对每个零部件进行检测与维修。

对于定子而言,我会检查绕组是否有断线或短路现象,以及定子铁芯是否有变形或磨损等问题。

对转子来说,我会检查轴承是否运转灵活,是否存在卡滞或生锈等状况。

如果发现任何问题,我会及时进行维修。

对于绕组断线或短路的情况,我会使用绝缘胶带进行修复。

对于定子铁芯变形或磨损的情况,我会使用砂纸或其它工具进行修整。

2.3 装配与调试在完成维修后,我会按照相同的步骤将零部件进行装配。

在进行装配时,我会按照记录的顺序进行操作,确保每个部件都能正确安装,不出现错位或遗漏等问题。

装配完成后,我会进行一次初步的检查与调试。

首先,我会用万用表进行绝缘测试,确保定子绕组与电机外壳之间没有漏电现象。

然后,我会连接适当的电源,启动电机,观察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分析、诊断及处理一、异步电动机的故障分析、诊断与处理电动机的故障大体归纳为电磁的原因和机械的原因两个方面。

常见故障分析、诊断与处理如下:1.异步电动机不能起动:1.1电动机不能起动,有被拖动机械卡住、起动设备故障和电动机本体故障及其它方面原因:处理方法:当电动机不能起动的故障时,可使用万用表测量三相电压,若电压太低,应设法提高电压,原因可能有:⑴电源线太细,起动压降太大,应更换粗导线。

⑵三角形接线错接成星形接线,又是重载起动,应按三角形接法起动。

⑶送电电压太低,应增高电压,达到要求的电压等级。

若三相电压不平衡或缺相,说明故障发生在起动设备上。

若三相电压平衡,但电动机转速较慢并有异常声响,这可能是负荷太重,拖动机械卡住。

此时应断开电源,盘动电动机转轴,若转轴能灵活均衡地转动,说明是负荷过重;若转轴不能灵活均衡地转动,说明是机械卡阻。

若三相电压正常而电机不转,则可能是电机本体故障或卡阻严重,此时应使电动机与拖动机械脱开,分别盘动电动机和拖动机械的转轴,并单独起动电动机,即可知道故障所在,作相应的处理。

1.1.1当确定为起动设备故障时,要检查开关,接触器各触头及接线柱的接触情况;检查热继电器过载保护触头的开闭情况和工作电流的调整值是否合理;检查熔断器熔体的通断情况,对熔断的熔体在分析原因后应根据电动机起动状态的要求重新选择;若起动设备内部接线有错,则应按照正确接线改正。

1.1.2 当确定为电动机本体故障时,则应检查定,转子绕组是否接地或轴承是否损坏。

绕组接地或局部匝间短路时,电动机虽能起动但会引起熔体熔断而停转,短路严重时电动机绕组很快就会冒烟。

检查绕组接地常采用的方法:用兆殴表检查绕组的对地绝缘电阻,若存在接地故障,兆殴表指示值为零。

绕组短路:通常用双臂电桥测直阻的平衡情况,对于绕组接地、匝间短路的处理通常都是重新绕制绕组。

1.1.3其它原因由于轴承损坏而造成电动机转轴窜位、下沉、转子与定子磨擦乃至卡死时,应更换轴承。

若在严冬无保温,环境较差场所的电动机,应检查润滑脂。

2、鼠笼式电动机起动后转速低于额定值2.1电动机运行时的转速降低:2.1.1电源电压;如端电压降低,则电机起动转矩减小,转速降低。

若检查是电压太低,则应提高电源电压。

电动机接线错误,绕组应是三角形接线而错接成星形的也会使相电压降低。

2.1.2转子电阻;若鼠笼转子导条断裂或开焊,表现为转速和起动转矩下降。

导条断裂和开焊,首先可进行直观检查,也可借助于仪表检查。

直观检查:就是查看鼠笼导条有没有电弧灼痕,有无断裂和细小裂纹,端环连接是否良好。

借助于仪表检查:一种方法是在电动机运行时,看指示电动机定子电流的电流表。

在鼠笼转子导条断裂或开焊故障时,电流表指针将来回摆动。

对于未装设电流表的电动机,可将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串联电流表后接到15-20%Ue(Ue为额定电压)的三相交流电源上,(用三相自耦调压器调压),盘动电动机转轴,随着转子位置不同,定子电流会发生变化,指针突然下降处即导条断裂或开焊处。

2.2若检查是被拖动机械轻微卡住,使转轴转不灵活,也会使电动机勉强拖动负载而引起转速下降。

3、异步电动机运行时三相电流不平衡造成电动机三相电流不平衡的主要原因:3.1三相电压不平衡。

若电源电压不平衡导致电动机运行时三相电流不平衡,可检查电源电压,做出处理。

3.2个别绕组匝间短路。

将造成各相阻抗不相等,在三相平衡电压的作用下,使得三相电流不平衡。

3.3由于起动设备故障造成电动机三相电压不平衡。

对于绕组重新绕制的电动机,除上述原因外,还可能是由于线圈接线有错误或部分线圈匝数有错误所造成。

对错误接线应检查纠正。

用双臂电桥测量各相绕组的直流电阻,若电阻值相差过大,则说明线圈匝数有误应重新绕制。

4、异步电动机运行时温升过高电动机运行时温升过高。

可按以下几方面进行检查和处理。

4.1过载运行引起温升过高。

若经检查确定温升过高是由拖动机械皮带太紧和转轴运转不灵活引起,应会同机械维修人员适当地放松皮带,拆检机械设备,使转轴灵活,并应保持在额定负载状态下运行。

4.2工作环境恶劣引起温升过高。

此时可搭简易凉棚遮阴或用鼓风机,风扇吹风。

同时更应注意清除电动机本身风道的油污及灰尘,以改善自冷条件。

4.3电动机运行故障造成温升过高。

电动机绕组有匝间短路及接地存在,或者因轴承运行中损坏,均会引起局部温升过高。

这时打开电动机,目视鼻闻,有否烧焦。

手摸,比较温度,找出短路处,分开短路部分。

轴承损坏可更换轴承。

4.4由于鼠笼转子导条断裂、开焊造成的温升过高,对电机转子处理后投入运行。

4.5此外,电动机温升过高还与电动机电压过高或过低有关。

4.6重新绕制的电动机,由于绕制参数变化也可能会造成电动机在试运行时就发热。

此时可测量电动机的三相空载电流,若大于额定值,则说明匝数不够,应予增加。

4.7正反转频繁或起动次数过多也可引起电机温升过高,这时应减少电机正反转和起动次数,或改用其他类型的电动机。

5、异步电动机运行时轴承过热轴承运行中温度高于规定值85℃称发热。

电动机运行时轴承过热,通常是因润滑不良、安装不良等原因造成的,当出现过热时,可从以下几方面查找原因并作相应的处理。

5.1.轴承润滑状态是否良好。

当出现轴承热时,首先应拆开电动机两端的轴承盖,对润滑脂进行外观检查。

润滑脂太脏有杂质侵入,或已干枯等都会造成轴承过热,可合理选用润滑脂进行更换。

5.2轴承室中润滑脂不宜过多或过少。

润滑脂应占整个轴承室容积1/2-2/3为宜。

5.3轴承的安装必须具备适当的公差配合。

轴承径向间隙的过大过小,内外套配合过松过紧都是造成电动机运行时轴承过热的原因。

5.4此外,联轴器安装不当,皮带太紧,电动机运转时有振动等都有可能使轴承发热。

这时应调整联轴器,使两轴线在一直线上,在不影响转速的情况下适当放松皮带,电动机运转时的振动应消除。

6、异步电动机运行时有噪声电动机运行时有噪声,通常是由于起动设备故障,电动机装配不良及轴承损坏等原因所造成。

6.1起动设备主触头接触不良引起缺相运行,或电动机绕组一相断线,运行时会发出嗡嗡声。

起动设备故障可进行处理。

后者,则用万用表或直阻表检查电动机绕组,并酌情修复或重新绕制绕组。

6.2电动机装配不良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一是端盖与定子(或者轴承盖与端盖)的坚固螺钉四周紧固不均匀,以及装配止口四周啮合不均匀,造成端盖(或轴承盖)安装不正,影响了定转子的同心度,二是轴承内、外套与转轴、端盖轴孔配合太松,致使定子铁芯与转子相擦,应合理装配。

6.3轴承滚珠、滚柱、内外套和隔离架等严重磨损以及金属剥落,致使电动机运行时发出很大的金属撞击声和震动声,此时应更换轴承。

另外,定子绕组重新绕制后绝缘纸未修剪而与转子相擦、联轴器松动或转轴变形等均可能发生噪声,遇有这些情况应查明原因后对症处理。

7、异步电动机运行时振动过大电动机运行时振动过大,通常是由于电磁和机械两方面原因所引起。

7.1电源电压不对称、绕组短路及多路绕组中个别支路断路,或者定子铁芯装得不紧,鼠笼转子导条有较多的断裂或开焊等。

这些电磁方面的原因会引起电动机运行时发生振动。

电动机转轴弯曲、轴径成椭圆形或转轴及转轴上所附有的转动机件不平衡等,这些机械方面的原因也会引起电动机运行时发生振动。

因此,当电动机发生振动过大时,可首先检查传动部件对电动机的影响,然后再脱开联轴器使电动机空转进行检查。

若电动机空转时振动并不大,这可能是由于电动机与所拖动机械的轴中心找得不准,也可能是电动机与所拖动机械间的振动引起电动机的振动。

确定振动的原因后,即可会同机械维修人员重新校验,针对机械方面的缺陷进行处理。

7.2若电动机空转时振动较大,则原因在电动机本身。

这时应切断电源,以判断振动是由于机械方面原因还是电磁方面原因所引起。

切断电源后振动立即消除,说明是电磁方面的原因,应检查绕组并联支路有否断线,鼠笼转子导条是否开焊或断裂。

绕组并联支路有否断线可用万用表测电阻值进行分析。

绕组并联支路确有断线时,应仔细查出断头后焊牢并作绝缘处理,必要时要重新绕制绕组。

切断电源后若振动继续存在,说明原因出在机械方面,例如:转子或皮带不平衡、轴端弯曲、轴承故障等。

转子不平衡可将转子作静平衡或动平衡校验。

皮带轮不平衡通常是由于轴孔偏心,可车削后镶套,轴端轻度弯曲可在压力机上校正或车削1-2mm后镶套,轴端弯曲过大时可用电焊在弯曲处表面均匀堆焊一层,然后以转子外圆为基准找中心,在车床、磨床上加工成符合要求的尺寸。

此外,电动机的基础混凝土破裂或地脚螺丝、端盖螺丝未上紧等都会引起电动机振动过大,查明原因后,可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

8、隔离开关合上后烧保险丝隔离开关合上后烧保险丝主要故障原因:8.1接头和定子绕组之间接线有短路。

拆开电动机接线头,检查导线的绝缘性。

8.2定子绕组接地或短路参阅(1.电机不能起动)中所述的定子绕组接地或短路检查方法处理。

8.3电机负载过大或有机械卡住。

则用电流表检查定子电流和转动转子有无卡住现象,减轻负载和消除故障。

8.4保险丝选择太细或有虚接,检查接头和保险。

9、电动机空载电流偏大电动机空载电流偏大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检查故障原因:9.1电源电压过高。

当电源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时,使电机的饱和度大大增加,使激磁电流加大,同时铁心的饱和也使得电机铁耗加大。

检查电源电压,若电压等级过高,则降低电压等级。

电机本身气隙较大,拆开电机,用内卡、外卡测量定子内径和转子外径。

9.2机定子绕组匝数未绕够。

重绕定子绕组,增加匝数。

9.3电机装配不当。

用手试转电机,如转子转动不灵活。

则可能是转子轴向位移过多。

或端盖螺栓没有平衡上紧,可放松螺丝再试转。

9.4电机定子绕组应该是星形的接线误接成三角形。

检查定子接线与铭牌规定。

10、机壳带电机壳带电的主要原因和处理10.1引出线或接线盒接头绝缘损坏碰地。

检查后套上绝缘套管或包扎绝缘布。

10.2端部太长碰机壳。

端盖卸下后接地现象即消除。

此时应将绕组端部刷一层绝缘漆,并垫上绝缘纸再装上端盖。

10.3槽子两端的槽口绝缘损坏,细心扳动绕组端接部分,耐心找出绝缘损坏处,然后垫上绝缘纸再涂上绝缘漆。

10.4槽内有铁屑等杂物未除尽,导线嵌入后即通地。

清除铁屑等杂物。

10.5在嵌线时,导体绝缘有机械损伤。

细心扳动绕组端接部分,耐心找出绝缘损坏处,然后垫上绝缘纸再涂上绝缘漆。

10.6外壳没有可靠接地。

按上面几个方法排除故障后,将电机外壳可靠接地。

11、电动机绝缘电阻降低电动机绝缘电阻降低的主要原因和处理11.1潮气浸入或雨水滴入电机内。

用摇表检查后,进行烘干处理。

11.2绕组上灰尘污垢太多。

清除灰尘、油污后浸渍处理。

11.3引出线和接线盒接头的绝缘即将老化。

重新包扎引出线接线头。

7KW以下电机可重新浸渍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