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21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遗传学30道题及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学30道题及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学30道题及解析一、全文概述高中生物遗传学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对于提高考试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遗传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并通过30道经典题目及其解析,帮助同学们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解题能力。

二、经典题目与解析1.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题目1解析: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杂合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则表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题目2解析: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指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交换,使后代产生新的基因型。

这种交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3.遗传的基本规律:题目3-5解析: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基因的分离与组合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染色体遗传规律等。

这些规律为我们研究遗传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4.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题目6解析:基因型是指一个生物个体所携带的基因组成,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遗传图解进行分析。

5.遗传工程的原理及应用:题目7-8解析:遗传工程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以达到预期目的。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6.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题目9-10解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或功能上的改变,基因重组则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重新组合。

7.生物多样性与物种形成:题目11-12解析:生物多样性是由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所产生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形成则是通过长时间的演化过程,物种间的遗传隔离逐渐加大,最终形成新的物种。

8.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题目13-14解析: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异常所导致的一类疾病。

通过婚前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等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21三体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21三体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 3 4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6 22 3 (0 7 0 - 0 -2 R9 A 17 -6 8 2 0 )40 1 0 0
Cy o nei nay i n M o g la d o y t ge tc a l sso n oi n i i c
WA e g— u , NG F n h i HUo Ma -e g, U L — u MU M ig t o, np n P i q n, n — a
A s at O jci y gnt s e o a n ye no a i yadterao h hidc edsae.M tosT e bt c : bet eCt eec t dW a a sdi Mogl i o n snw i nuet i s r v o i m h s l n i dc n h e c h e eh h d
干部者 2例 , 9 5 % ; 占 .2 均为工人者 3例 , 1 .9 占 4 2 %。同时 在 2 例 患者 中母亲核 型正常 1 1 9例 , 9 . 8 , 占 0 4 % 核型不正常
组染色体, 后来确定为 2 号染色体, 1 是一种常见 的染色体病 。 其发病率居各种染色体病之首。主要临床表 现为 智力低 下,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 给家庭 和社会带来极大 的困苦 , 因 此应深人研究积极 预防。本文对 前来遗传学 研究所 的 D w o n
2例 , 9 5 % , 占 .2 由此 可得 出只 有少部 分 患者 是亲 代遗 传。
从实验结果可知 2 1三体综合征与母亲 的年龄 、 环境 因素 、 遗
meh fc t g n t s a e l ut r , l t , k n , b n i ga d k r o p ay i e t a e n a o td i ec tg n t ssu y t o o yo e ei s c l c l e p ae ma i g G a k n a y t e a l ss c ,h sb e d p e t yo e ei t d d c u n y n nh c

2021高三生物一轮学案:第2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解析

2021高三生物一轮学案:第2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解析

2021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学案:第2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解析第2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最新考纲高频考点核心素养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本质与类型1.科学思维——比较与综合: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类型,育种方法比较;批判性思维: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2.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会影响生物性状考点1基因突变一、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可遗传变异为染色体变异,分子水平发生的变异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只在减数分裂过程发生的变异为基因重组,真、原核生物和病毒共有的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

二、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图示中a、b、c过程分别代表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突变发生在a(填字母)过程中。

(2)患者贫血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异常,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碱基对由错误!突变成错误!。

2.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3.发生时间主要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或减Ⅰ分裂前的间期。

4.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连线)答案:5.基因突变的特点(1)普遍性: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3)低频性: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4)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5)多害少利性: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但有些基因突变,可使生物获得新性状,适应改变的环境。

6.基因突变的结果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7.意义(1)新基因产生的途径;(2)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3)提供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2.有丝分裂前期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提示:基因突变不只发生在分裂间期。

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对DNA的损伤不仅发生在间期,而是在各个时期都有;另外,外部因素还可直接损伤DNA分子或改变碱基序列,并不是通过DNA的复制来改变碱基对,所以基因突变不只发生在间期.3.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云南地区汉族群体21_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学关系

云南地区汉族群体21_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学关系

云南地区汉族群体21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学关系苏永东1,万洪静2,陈冲1,霍立文11.重庆市合川区公安局刑警支队,重庆401520;2.丽江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云南丽江674100【摘要】目的调查21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 ,STR)序列基因座在云南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为法医学个体识别及亲子鉴定提供基础数据。

同时基于不同试剂盒19个重叠位点的遗传信息,探索22个中国群体遗传结构及群体间的遗传关系。

方法采用AGCU EX22荧光检测试剂盒对1418份云南汉族个体的21个STR 基因座及Amelogenin 基因进行扩增,利用3130xl 基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分型,利用GeneMapper ®ID 软件进行分析,统计21个STR 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和群体遗传学参数。

利用Phlip3.695软件计算遗传距离,并利用SPSS 21.0、MVSP 和Mega 7.0软件分别作多维尺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系统发生分析。

结果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且各基因座之间均不存在连锁现象,21个STR 基因座三联体累积非父排除概率为0.999999993,累积个体识别能力为0.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3。

群体遗传关系比较发现云南汉族群体和周边汉族群体有较近的遗传关系(Nei 遗传距离≤0.0049),在多维尺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进化分析中表现出极强的遗传亲和性。

结论21个常染色体STR 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在云南汉族群体表现出高度的多态性,适合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缘关系鉴定的实际需求。

云南汉族群体与周边汉族群体拥有较近的遗传关系。

【关键词】云南;汉族;群体遗传学;短串联重复;遗传多样性【中图分类号】R5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350(2023)19—2749—06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21autosomal short tandem repeats loci in Han population in Yunnan .SU Yong-dong 1,WAN Hong-jing 2,CHEN Chong 1,HUO Li-wen 1.1.Criminal Police Detachment of Chongqing Hechuan District Public Security Bureau,Chongqing 401520,CHINA;2.Lijiang Police Forensic Center of Yunnan Province,Lijiang 674100,Yunnan,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variations of 21autosomal short tandem repeats (STRs)inHan population in Yunnan,to provide basic data for parent-child identification,and to explor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Han and other 21populations in Yunnan based on 19overlapped STRs.MethodsTwenty-one autosomal STRsand Amelogenin of 1418Han individuals in Yunnan were amplified with AGCU EX22kit.PCR products was detected using the ABI 3130XL Genetic Analyzer,and allele identification was performed via the GeneMapper ®ID.Subsequent-ly,allele frequencies and population genetic parameters for 21STR loci were statistical analyzed.Nei ’s genetic distance were calculated using Phlip3.695.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plots (MDS),principle components analysis (PCA),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using SPSS21.0,MVSP,and Mega 7.0,respectively.ResultsThe genotype distribu-tion conformed to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and there is no linkage phenomenon between each locus.The cumula-tive non-paternal exclusion probability of 21STR loci in a triad was 0.999999993,and cumulative individual discrimi-nation ability was parison of population genetic relationships found a relatively clos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unnan Han population and the neighboring Han population (Nei genetic dis-tance ≤0.0049),and MDS,PCA,and phylogenetic tree demonstrated a strong genetic affinity.ConclusionThe allelesof 21autosomal STR loci exhibit high polymorphism in the Yunnan Han population,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practical needs of forensic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and kinship identification.There is a clos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unnan Han population and the surrounding Han population.【Key words 】Yunnan;Han population;Forensic genetics;Short tandem repeat;Genetic polymorphisms ·论著·doi:10.3969/j.issn.1003-6350.2023.19.003通讯作者:苏永东(1988—),男,法医学及医事法律双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医物证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病理学研究、鉴定,E-mail:****************。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绪论1.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叫变异。

2.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

第一章1.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之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2.有丝分裂: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过程,分裂过程中出现纺锤丝,包括质分裂和核分裂两个过程。

3.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4.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经过两次分裂,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5.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结在一起的一种特殊的固定结构。

6.交叉端化:交叉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并且逐渐接近于末端的现象。

第二.三章1.单位性状:被分开的每一个具体形状称为单位性状。

2.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3.显性性状:在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4.隐性性状:在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5.不完全显性:杂种F1的性状表现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称为不完全显性。

6.共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

7.自交:植物的自花授粉称为自交。

8.测交: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间的杂交。

9.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称为基因型。

10.表现型:是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

11.基因纯合体:具有纯合基因型的个体称为基因纯合体。

12.基因杂合体:具有杂合基因型的个体称基因为杂合体。

13.分离: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表现出来的现象叫做分离。

14.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点上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15.基因互作:不同对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现象称为基因互作。

16.返祖遗传:F1和F2的植株表现其野生祖先的性状的现象称为返祖遗传。

17.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称为多因一效。

18.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称为一因多效。

21三体综合征

21三体综合征
一个额外的21号染色体
实验室检查
染色体畸变类型
易位型 46,XX(或XY)-14,+t(14q,
21q) D/G易位和G/G易位
染色体总数正常,但缺少 一条正常的14号染色体, 代之以14号和21号长臂形 成的易位染色体,其21号 染色体,仍具三体性.
实验室检查
染色体畸变类型
嵌合型 47,XX(或XY)+21/46, XX(或XY)
通贯手
皮纹特点
⑵ atd角 增大>58。 正常人≈41。
手足部特征
“草鞋” 脚
伴发其他畸形
先心病50% 消化道畸形 关节松弛,易弯曲 免疫功能低下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其他:手畸形、矮小、隐睾 白血病的发生率增高(10~30倍)
实验室检查
染色体畸变类型
标准型 47,XX(或XY),+21
我国每出生一例唐氏综合征患儿大约造成 25万元人民币的社会经济负担。
概述
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70~80%) ;
细胞遗传学特征:21号染色体呈三体征;
临床特征:智力落后 特殊面容 体格发育落后 伴多发畸形。
发生率
活婴中为1/600~800
实际上发生率还高,因约有一半以上 病例在胎儿早期即自行流产。
遗传因素;易位
主要临床特征
智能低下 体格发育迟缓 特殊面容 其它畸形
特殊面容
头短小,面圆而扁平,眼距宽 眼裂小,眼外眦上斜 鼻根低平,鼻短、鼻孔上翘 嘴小唇厚,舌伸,流涎
腭弓高,
有的有唇裂、
腭裂
耳小而圆,耳垂 小
21三体综合征
一呆 二吊 三头小 四高 五低 六落后
皮纹特点:
⑴ 通贯手 患者50%, 正常人中只有2%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1.遗传(heredity):亲代与子代之间同一性状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

2.变异(variation):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之间出现形状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3.真实遗传(breeding true)/ 纯育(true—breeding):子代性状与亲代的遗传一致性极高的品系称为纯育,这种生物的性状能够代代稳定遗传的现象称为真实遗传。

4.并显性/共显性(codominance):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称为并显性遗传,或共显性遗传。

5.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eles):在群体中,占据某一同源染色体的同一座位上的两个以上的、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6.叠加基因/重叠基因:对同一性状的表型具有相同效应的非等位基因称为叠加基因。

7.性连锁遗传/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由性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称为性连锁遗传,亦称伴性遗传。

8.限性性状(sex—limited traits)和限性遗传(sex-limited inheritance):只在某一种性别表现的性状称为限性性状,限性性状的遗传行为称为限性遗传。

控制限性性状的基因多数位于常染色体上,也有少部分位于性染色体上。

9.剂量补偿效应(dosage compensation effect):在XY性别决定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称为剂量补偿效应。

10.并发系数(coefficient of coincidence, C):实际观察到的双交换率与预期的双交换率的比值称为并发系数。

并发系数越大表示干涉作用越小。

11.C值(C value)和C值悖理(C value paradox):一个物种基因组的DNA含量是相对恒定的,它通常称为该物种的C值。

物种的C值与其进化复杂性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这种现象称为C值悖理或C值佯谬。

高中生物高考热点微练21 有关变异类型的实验探究

高中生物高考热点微练21 有关变异类型的实验探究

热点微练21有关变异类型的实验探究(时间:15分钟)[规律方法][方法体验]1.(2021·河南名校联盟尖子生调研)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生物,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材料。

其体色中的灰体与黑檀体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应基因用A、a表示);红眼与白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B、b表示)。

图示为一只果蝇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果蝇的性别为________,做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遗传学家布里吉斯用白眼雌果蝇(X b X b)与红眼雄果蝇(X B Y)杂交,子一代中,2 000~3 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

请你从可遗传的变异角度提出三种假设,对子一代中白眼雌果蝇形成的原因进行说明,并写出相应F1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说明:果蝇的性别由X染色体数量决定;含有一条X染色体的个体为雄性,如XY及没有Y染色体的XO,均为雄性;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个体为雌性;X染色体上没有相应基因的记为X-;不存在OY及XXX个体)。

假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1白眼雌果蝇基因型为________。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1白眼雌果蝇基因型为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1白眼雌果蝇基因型为________。

(3)现有雌雄灰体果蝇与雌雄黑檀体果蝇若干,请设计一个一次性杂交实验方案,要求能根据F1的表型情况可以判断出灰体与黑檀体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方案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倒位杂合体的“倒位圈”
(2)臂内倒位形成的“后期 I 桥”和染色体断片
臂内倒位杂合体的交换
(3)臂间倒位杂合体的交换
4、倒位的遗传效应 (1)倒位杂合体的部分不育现象:
– 倒位圈内发生交换后,产生的交换型配子(50%)含 重复缺失染色单体,这类配子是不育的;
– 只有部分孢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倒位圈内会发生 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 – 倒位点可以当作一个显性基因位点看待,其性状 表现就是倒位杂合体部分不育。
1、易位的类型 • 相互易位(reciprocal T) ——两个非同源染色体都折断了,而且这两个折 断了的染色体及其断片随后又交换地重新接合超来, 称之相互易位。 • 单向易位(simple T) ——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区段,嵌入非同源染色 体的一个臂内的现象,
3、易位的细胞学鉴定
(1)易位纯合体没有明显的细胞学特征。
——一条染色体片段断裂后倒转180度,又重新连接
上。
1、倒位的类型
• 臂内倒位(paracentric inversion) :倒位区段在染 色体的某个臂的范围内。
• 臂间倒位(pericentic inversion):倒位区段内有着丝 点,即倒位区段涉及染色体的两个臂。
2、倒位产生的原因
(1)染色体扭结、断裂和重接 (2)转座因子的作用。
B
B
b
b
B
B
产生的配子是正常的和平衡产生的配子都有缺失和重复,是不可育的。这些重组的类型 产生的配子都有缺失和重复,是不可育的。这些重组 产生的配子是正常的和平衡 A-b 易位的,可存活 。 a,b 或 a-B,a-A,b-B 都是不能存活的。 易位的,可存活 。a,b 或 a-B,a-A,b-B 都是不能存活的。 A,B 同在一个配子中。 A,B 同在一个配子中。
1 1 2 2 3 3 4 4 纽结 1 2 3 4 1 2 3 4 断裂重接
1 4
2
3
4 2
1 4
2
3
4 2
3 图 22-2 染色体纽结产生倒位
3
3、倒位的细胞学鉴定
(1)倒位杂合体减数分裂前期
–倒位区段过长:如果倒位片段很长,则倒位染色体就 可能反转过来,使其倒位区段与正常的同源区段配对, 而倒位的外区段则保持分离。 –倒位区段较短时—倒位圈:如果倒位片段不长,则倒 位染色体与正常的染色体所联会的二价体就会在倒位 区段内形成“倒位圈”。
(2)易位杂合体邻近易位接合点的一些基因之间重组 率有所下降。
举例:如玉米:T5-9a是第5染色体长臂的外侧一小段染 色体和第9色体短臂包括Wx在内的一大段染色体的 易位。 在第9染色体中:
───────────────────────── 连锁基因 正常重组率(%) 易位杂合体重组率(%) ───────────────────────── yg2-sh 23 11 sh-wx 20 5 ─────────────────────────
பைடு நூலகம்
月见草(2n=14),Renner复合体:XII价体。
( 4 )易位会造成染色体“融合”而导致染色体数的变异。 这种遗传效应只可能发生在具有二对近端着丝点染 色体的相互易位情形中。
例如:植物的还阳参属通过上述的途径,出现n=3,4,5,6,7,8
等染色体数不同的种。 人类中称罗迫逊易位,BrownC.(1966),研究过1870例个体, 该易位频率为0.43%,而其它相互易位频率为0.16%。可进行核型 分析。
第一节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结构变异的形成:断裂—重接
使染色体产生折断的因素:自然:人为等。 染色体折断的结果: 正确重接:重新愈合,恢复原状; 错误重接:产生结构变异; 保持断头:产生结构变异。 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三、易位(translocation)
——一条染色体的一段连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去。
(2)倒位改变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
– 基因间距离关系发生改变;
– 可能引起倒位区段基因的位置效应; – 倒位杂合体的基因间交换值降低: • 倒位圈的结构影响联会复合体的正常形成; • 倒位圈内发生交换后产生的交换型配子是不育的。
易位杂合体的联会和分离
玉米(2n=20)终变期染色体
4、易位的遗传效应
(1) 半不育现象(semisterility)——易位杂合体最突出的特点 ①.相邻式分离:产生重复、缺失染色体,配子不育; ②.交替式分离:染色体具有全部基因,配子可育。 2种分离的机会大致相等,即花粉和胚囊均有50%是败育的,结实 率50%。 易位杂合体自交后代的表现: 交替式分离产生可育配子:含两个正常染色体(1和2),或含两个 易位染色体(12和21)。 自交后代中: 1/4:完全可育的正常个体(1,1和2,2); 2/4:半不育易位杂合体(1,12,2,21); 1/4:完全可育的易位纯合体(12,12,21,21)。
(3)易位可使两个正常的连锁群改组为两个新的连锁群:
假连锁现象(pseudo-linkage) —由于相互易位,原本不连锁的基因总是同时出现在一个配 子中,似乎是连锁的,此现象叫…。
举例:原来属于1连锁群(染色体)的一部分基因,改为同2连锁群(2染 色体)的一些基因连锁(21染色体)了,与仍然留在1连锁群的那些 基因反而成为独立的遗传关系。同理,原来属于2连锁群(2染色体) 的一部分基因改为同一连锁群(11染色体)的一些基因连锁(12染 色体)了,与仍然留在2连锁群的那些基因反而成为独立的关系。
易位融合造成染色体数目减少 (女46 45)
7 平衡易位亲本 产生配子 合子 邻近分离 7 p+
9p - 9 交互分离
正常亲本 产生配子 未发现 9p-
7p+
正常
7p 9p-
+
部分单体
部分三体,弱智
正常人
平衡易位,携带者
图 22-20 单向平衡易位的个体和正常人结婚,可能生育四种不同的后代
四、倒位(inversion)
a b B 易位 a A 减数分裂 A b B “十” 字配对 b
(2)相互易位杂合体: 在减数分裂的粗线 期进行十字形配对:
A
a
B
中期I的8字形或圆形 ——十字形配对结构的 交替式和相邻式分 离
交互分离 交互分离 a
a
b
邻近分离 邻近分离
b
A
A
B
B
a
a
a
a
A
A
b A
b A
A B
A B
b a
b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