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七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章节测试习题(1)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题文】已知关于的方程组(1)若求方程组的解;(2)若方程组的解满足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 ;(2) a>-.【分析】(1)将a=2代入方程组计算即可求出解;(2)将a看做已知数求出x与y,根据x大于y得到a的范围. 【解答】解:(1)当a=2时,方程组为,①-②得:3y=6,即y=2,将y=2代入①得:x=9,则方程组的解为;(2)方程组两方程相减得:3y=10-2a,即y=,将y=代入第一个方程得:x=,根据题意得:>,解得:a>-.2.【题文】为了了解某地区“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随机调查了该地区部分市民,并对调査结果随机调査了该市部分市民,并对调査结果进行整理,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接受调查的总人数;(2)填空:扇形统计图中E组所占的百分比为______%;(3)扇形统计图中,C组所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4)若该地区人口约有100万人,请你估计持D组观点的市民人数.【答案】(1)600人;(2)60,150,15%;(3)90°;(4)30万人.【分析】(1)根据A组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接受调查的总人数;(2)根据接受调查的总人数和B组观点的百分比可以求得m,总人数减去其余各组的人数可以求得n的值,根据E组人数和总人数可求得所占的百分比;(3)根据C组观点的人数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C组所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4)根据D组观点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持D组观点的市民人数.【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接受调查的总人数是:120÷20%=600,即接受调查的一共有600人;(2)m=600×10%=60,n=600-180-120-90-60=150,扇形统计图中E组所占的百分比为:×100%=15%,故答案为:60,150,15%;(3)扇形统计图中,C组所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360°×=90°,故答案为:90°;(4)100×=30(万人),答:持D组观点的市民有30万人.3.【题文】某体育器材公司最新推出A、B两种不同型号的跳绳,我区某学校第一次订购两种跳绳共计640条,该公司共获利2160元,两种跳绳的成本价、销售价如下表:(1)求学校第一次订购A、B两种跳绳各多少条?(2)第二次订购A、B两种跳绳的条数皆为第一次的2倍,销售时,A种跳绳按原售价销售,B种跳绳全部降价出售,该公司为使利润不小于4080元,则B种跳绳每条的最低销售价应为多少元?【答案】(1)学校第一次订购A种跳绳400条,B种跳绳240条;(2)第二次B 种跳绳每条的最低销售价应为9.5元.【分析】(1)设学校第一次订购A种跳绳x条B种跳绳y条,根据“两种跳绳共计640条,该公司共获利2160元”列出方程组进行求解;(2)设第二次B种跳绳每条的最低销售价应为a元,根据“该公司的利润不少于4080元”列出不等式,继而即可求解.【解答】解:(1)设学校第一次订购A种跳绳x条,B种跳绳y条,根据题意得:,解得:.答:学校第一次订购A种跳绳400条,B种跳绳240条.(2)设第二次B种跳绳每条的最低销售价应为a元,根据题意得:(8-5)×400×2+(a-6)×240×2≥4080,解得:a≥9.5.答:第二次B种跳绳每条的最低销售价应为9.5元.4.【题文】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4),C(2,0).(1)已知坐标轴上有两动点P、Q同时出发,P点从C点出发沿轴负方向以1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匀速移动,Q点从O点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沿轴正方向移动,点Q到达A点整个运动随之结束,AC的中点D的坐标是(1,2),设运动时间为秒,问:是否存在这样的使若存在,请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2,点F是线段AC上一点,满足∠FOC=∠FCO,点G是第二象限中一点,连OG,使得∠AOG=∠AOF,点E是线段OA上一动点,连CE交OF于点H,当点E在线段OA上运动的过程中,以下两个式子:哪个式子为定值,请求出这个定值.【答案】(1) t=;(2)的值不变,其值为2.【分析】(1)先得出CP=t,OP=2-t,OQ=2t,AQ=4-2t,再根据,列出关于t的方程,求得t的值即可;(2)过H点作AC的平行线,交x轴于P,先判定OG∥AC,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PHO=∠GOF=∠1+∠2,∠OHC=∠OHP+∠PHC=∠GOF+∠4=∠1+∠2+∠4,最后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由条件可知:P点从C点运动到O点时间为2秒,Q点从O点运动到A点时间为2秒,∴0<t≤2时,点Q在线段AO上,即 CP=t,OP=2-t,OQ=2t,AQ=4-2t,∴S△DOP=OP•y D=(2−t)×2=2−t,S△DOQ=OQ•x D=×2t×1=t,∵,∴2(2-t)=t,∴t=;(2)的值不变,其值为2.∵∠2+∠3=90°,又∵∠1=∠2,∠3=∠FCO,∴∠GOC+∠ACO=180°,∴OG∥AC,∴∠1=∠CAO,∴∠OEC=∠CAO+∠4=∠1+∠4,如图,过H点作AC的平行线,交x轴于P,则∠4=∠PHC,PH∥OG,∴∠PHO=∠GOF=∠1+∠2,∴∠OHC=∠OHP+∠PHC=∠GOF+∠4=∠1+∠2+∠4,∴==,不能确定.===2.5.【题文】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0),B(),且满足(1)求点B坐标;(2)P(0,)为轴上一点,求的取值范围;(3)若Q为直线AB上一点,连接OQ,且直接写出点Q 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答案】(1)B(-2,4);(2)m≥6或m≤-2;(3)≤y≤3或6≤y≤8.【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b,得到点B的坐标;(2)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进而得出直线AB交y 轴于(0,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根据S△ABP不小于8时,×|y-2|×(2+2)≥8,得到点P的纵坐标m的取值范围;(3)分两种情况,当点Q在线段AB上时,可得2(4-y)≤y≤3(4-y)计算可得;当点Q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可得2(y-4)≤y≤3(y-4)计算即可.【解答】解:(1)∵∴2a+b=0,3a+2b-2=0,解得a=-2,b=4,∴B(-2,4);(2)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把A(2,0),B(-2,4)代入,可得,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令x=0,则y=2,即直线AB交y轴于(0,2),=4,根据得,8,即×|m-2|×(2+2)≥8,解得m≥6或m≤-2;(3)≤y≤3或6≤y≤8.6.【答题】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A.3x﹣2y=4zB.4x+y=2C.D.6xy+9=0 【答案】B【分析】直接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答】A、,是三元一次方程,故此选项错误;B、,是二元一次方程,故此选项正确;C、,是分式方程,故此选项错误;D、,是二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错误;选B.7.【答题】若m<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m+2<3B.m﹣1<0C.2m<2D.m+1>0【答案】D【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解答】∵m<1∴m+1<2故D错误选D.8.【答题】在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的是()A.了解明德集团所有中学生的视力情况B.了解某校七(4)班学生校服的尺码情况C.调查北京2017年的游客流量D.调查中国“2018俄罗斯世界杯”栏目的收视率【答案】B【分析】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解答】A、适合用抽样调查;B、适合用全面调查;C、适合用抽样调查;D、适合用抽样调查,所以答案选B.9.【答题】不等式组的解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分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解答】解:解得:x<3,x≥-1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在数轴上表示为:.选C.10.【答题】已知是二元一次方程2x+y=14的解,则k的值是()A.2B.﹣2C.3D.﹣3【答案】A【分析】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将方程2x+y=14中x,y用k替换得到k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解答】将代入二元一次方程2x+y=14,得7k=14,解得k=2.选A.11.【答题】在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外角是其相邻内角的2倍,那么这个外角是()A.150B.120°C.100°D.90°【答案】B【分析】设与外角相邻的内角为x°,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到方程3x=180,求出x即可.【解答】设与外角相邻的内角为x°,∵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外角是其相邻内角的2倍∴这个外角为2x°∴3x=180∴x=60.即这个外角为120°选B.12.【答题】由方程组可得出x与y的关系式是()A.x+y=9B.x+y=3C.x+y=﹣3D.x+y=﹣9【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初一数学试卷第一单元模拟题

初一数学试卷第一单元模拟题

初一数学试卷第一单元模拟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 -50米表示()A. 向东行进50米。

B. 向南行进50米。

C. 向西行进50米。

D. 向北行进50米。

解析:因为规定向东为正,那么和东相反的方向西就为负,-50米表示向西行进50米,答案为C。

2. 在 -2,0,1,3这四个数中,比0小的数是()A. - 2.B. 0.C. 1.D. 3.解析:负数比0小,在这四个数中 -2是负数,所以比0小的数是 -2,答案为A。

3. -1/2的相反数是()A. -2.B. 2.C. -1/2.解析: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设 -1/2的相反数为x,则 -1/2+x = 0,解得x=1/2,答案为D。

4. -3的值是()A. -3.B. 3.C. 1/3.D. -1/3.解析:绝对值表示一个数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所以 -3 = 3,答案为B。

5. 计算:( -2)+( -3) =()A. -5.B. -1.C. 1.D. 5.解析: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3 = 2 + 3=5,结果为-5,答案为A。

6. 计算:3 - 5的结果是()A. -2.B. 2.C. 8.解析:3 - 5 = 3+( -5),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5>3,5 - 3 = 2,结果为 -2,答案为A。

7. 计算:( -2)×( -3) =()A. -6.B. -5.C. 6.D. 5.解析: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所以( -2)×( -3)=6,答案为C。

8. 计算: -4÷2 =()A. -2.B. 2.C. -1/2.D. 1/2.解析:两数相除,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4÷2 = 2,结果为 -2,答案为A。

9. 下列各数中,是有理数的是()A. π.B. 0.1010010001…C. -2.解析: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2是整数,属于有理数;π、0.1010010001…(无限不循环小数)、√3(开方开不尽的数)都是无理数,答案为C。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全套5.1.1 相交线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1所示,三条直线AB,CD,EF 相交于一点O,则∠AOE+∠DOB+∠COF 等于( • ) A.150° B.180° C.210° D.120°(1) (2) (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④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4.如图2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若∠AOD 与∠BOC 的和为236°,则∠AOC•的度数为( ) A.62° B.118° C.72° D.59°5.如图3所示,直线L 1,L 2,L 3相交于一点,则下列答案中,全对的一组是( ) A.∠1=90°,∠2=30°,∠3=∠4=60°; B.∠1=∠3=90°,∠2=∠4=30 C.∠1=∠3=90°,∠2=∠4=60°; D.∠1=∠3=90°,∠2=60°,∠4=3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6.如图4所示,AB 与CD 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1的邻补角是______,∠1的对顶角___.12121221OFE D CB A O DCBA 60︒30︒34l 3l 2l 112(4) (5) (6) 7.如图4所示,若∠1=25°,则∠2=_______,∠3=______,∠4=_______. 8.如图5所示,直线AB,CD,EF 相交于点O,则∠AOD 的对顶角是_____,∠AOC 的邻补角是_______;若∠AOC=50°,则∠BOD=______,∠COB=_______. 9.如图6所示,已知直线AB,CD 相交于O,OA 平分∠EOC,∠EOC=70°,则∠BOD=•______.10.对顶角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如图7所示,直线AB,CD 相交于点O,若∠1-∠2=70,则∠BOD=_____,∠2=____.(7) (8) (9)12.如图8所示,直线AB,CD 相交于点O,OE 平分∠AOC,若∠AOD-∠DOB=50°,•则∠EOB=______________.13.如图9所示,直线AB,CD 相交于点O,已知∠AOC=70°,OE 把∠BOD 分成两部分,• 且∠BOE:∠EOD=2:3,则∠EOD=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1分)14.(7分)如图所示,AB,CD,EF 交于点O,∠1=20°,∠BOC=80°,求∠2的度数.34D CBA 12OFED CB A OED CBAODC BA 12OE D CBA OE DCBAOF EDCBA 1215.(10分)如图所示,L 1,L 2,L 3交于点O,∠1=∠2,∠3:∠1=8:1,求∠4的度数.16.(10分)如图所示,AB,CD 相交于点O,OE 平分∠AOD,∠AOC=120°,求∠BOD,∠AOE•的 度数.17.(10分)如图所示,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AOC:∠AOD=2:3,求∠BOD 的度数.18.(12分)如图所示,直线a,b,c 两两相交,∠1=2∠3,∠2=65°,求∠4的度数.34l 3l 2l 112OE DCBA ODCBAcba341219.(12分)若4条不同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图中共有几对对顶角?若n条不同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呢?5.1.1 相交线一.填空题1.如图,两条直线AB,CD 相交于点O,图中小于180°的角有______个,其中互为邻补角的有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互为对顶角的有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O 是直线AB 上任意一点,∠AOC 与∠BOC 互为________角,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3.如图,直线AB、CD、EF 都经过点O,且∠AOC=35°,∠EOB=99°,则∠FOD =_____ .4.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点O,OE 平分∠AOD,∠DOF =90°,∠1=40°,则∠2=______,∠3=_______.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当剪子口∠AOB 增大15°时,∠COD 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6.如图,直线AB、CD、EF 相交于点O,∠1的邻补角是 ( )A.∠BOC B.∠BOC 和∠AOF C.∠AOF D.∠BOE 和∠AOF(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7.如图,直线a 与直线c 相交于点O,则∠1的度数是 ( )A.60° B.50° C.40° D.30°8.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点O,射线OM 平分∠AOC.若∠BOD=76°,则∠BOM 等于( )A.38° B.104° C.142° D.144°9.如图,将长方形ABCD 沿EF 折叠,使点B 落在点G 处,点C 落在点H 处.若∠EFD =80°,则∠DFH 的度数为 ( )A.80° B.100° C.20° D.60°三、解答题10.如图,已知直线a,b 相交.(1)若∠1=40°,求∠2,∠3,∠4的度数;(2)若∠1+∠3=90°,求各角的度数;(3)若∠1∶∠2=2∶7,求各角的度数.11.如图,∠ABC 和∠CBD 互为邻补角,BE 平分∠ABC,BF 平分∠CBD.你能求∠EBF 的大小吗? 并说明理由.5.1.2 垂线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点B 到AC 的垂线段是线段AB; B.点C 到AB 的垂线段是线段AC C.线段AD 是点D 到BC 的垂线段; D.线段BD 是点B 到AD 的垂线段(1) (2) (3)2.如图1所示,能表示点到直线(线段)的距离的线段有 ( ) A.2条 B.3条 C.4条 D.5条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在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②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③在平面内,过一点可以任意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④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A.1个 B.2个 C.3个 D.4个4.如图2所示,AD ⊥BD,BC ⊥CD,AB=acm,BC=bcm,则BD 的范围是 ( )DCBADCBAO DCBAA.大于acmB.小于bcmC.大于acm 或小于bcmD.大于bcm 且小于acm 5.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cm 的点有( )A.0个B.1个;C.无数个D.无法确定6.点P 为直线m 外一点,点A,B,C 为直线m 上三点,PA=4cm,PB=5cm,PC=2cm,则点P 到 直线m 的距离为( )A.4cmB.2cm;C.小于2cmD.不大于2cm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6.如图3所示,直线AB 与直线CD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记作_______,此时,•∠AO D=∠_______=∠_______=∠_______=90°.7.过一点有且只有________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8.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________的垂线.9.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_________,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解答题(共56分)10.(12分)如图所示,直线AB,CD,EF 交于点O,OG 平分∠BOF,且CD ⊥EF,∠AOE=70°,•求∠DOG 的度数.11.(14分)如图所示,村庄A 要从河流L 引水入庄,需修筑一水渠,请你画出修筑水渠的路线图.GOFEDCBA lA12.(16分)如图6所示,O 为直线AB 上一点,∠AOC=13∠BOC,OC 是∠AOD 的平分线.(1)求∠COD 的度数;(2)判断OD 与AB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3.(14分)如图7所示,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AB 上由A 向B 行驶,M,N•分别是 位于公路AB 两侧的村庄,设汽车行驶到P 点位置时,离村庄M 最近,行驶到Q 点位置时,•离村庄N 最近,请你在AB 上分别画出P,Q 两点的位置.5.1.2 垂 线 一、填空题1.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______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_______,它们的交点叫做_______.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2.过一点___________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神舟”六号发射塔与地平面的夹角为__________度,它与地面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4.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__________最短,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________.如图,过点O 作四条与直线l 相交的直线,交点分别为点A 、B 、C 、D,其中OC ⊥l,则在OA 、OB 、OC 、OD 这四ODC BANBA条线段中,________最短,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是线段______的长.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5.如图,OB⊥OA,直线CD 过点O,且∠AOC=25°,则∠BOC=______,∠BOD=_______.6.如图,AC⊥BC,CD⊥AB.(1)图中共有______个直角;(2)图中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线段______的长度,点B 到直线AC 的距离是线段_____的长度,点B 到直线CD 的距离是线段______的长度;(3)线段AD 的长表示___________的距离.7.如图,AB、CD 相交于点O,AC⊥CD 于点C.若∠BOD =38°,则∠A =__________.第7题图第8题图二、选择题8.如图,∠1+∠2等于 ( )A.60° B.90° C.110° D.180°9.①过直线上一点作该直线的垂线不止一条;②直线a 的垂线有无数条;③相交的直线不一定垂直,但垂直的直线必定相交;④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有且只有一条.上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0.过一条线段外一点,画这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在 ( )A.这条线段上B.这条线段的端点C.这条线段的延长线上D.这条线段上或这条线段的延长线上11.跳远比赛时,小新从点A 跳落在沙坑内B 处(如图所示),这次小新的跳远成绩是3.4m,则小新从起跳点到落脚点之间的距离 ( )A.等于3.4m B.小于3.4m C.大于3.4m D.不能确定12.如图,点P 在∠AOC 的边OA 上.(1)过点P 画OA 的垂线PB,交OC 于点B;(2)画出点P 到OC 的垂线段PM ;(3)上述作图中,哪一条线段的长表示点P 到OB 的距离?(4)比较PM 与OP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13.如图所示,直线AB、CD 相交于点O,OM ⊥AB.(1)若∠1=∠2,判断ON 与O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1=41∠BOC,求∠AOC 和∠MOD 的度数.14.如图,A 处是某学生的家,B 处是学校,l 是一条公路,学生要去学校,如何走最近? 该学生要去公路怎样走最近? 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路线,并简述理由.15.已知线段AB 的长为acm,点A 、B 到直线l 的距离分别为6cm,4cm .请画图说明在下列条件下符合条件的直线l 有几条. (1)a =3;(2)a =10;(3)a =15.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知识点:1、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两条直线的 ,第三条直线的 。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有理数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有理数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有理数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各数中,是正数的是()A. -(-5)B. - - 5C. -(+5)D. -5.解析:- 选项A:-(-5) = 5,5是正数。

- 选项B:- - 5=-5,-5是负数。

- 选项C:-(+5)=-5,-5是负数。

- 选项D:-5是负数。

答案:A。

2. 在 - 2,0,1,3这四个数中,比0小的数是()A. -2B. 0C. 1D. 3.解析:负数小于0,在 - 2,0,1,3中,-2是负数。

答案:A。

3. 数轴上表示 - 3的点与表示7的点之间的距离是()A. 3B. 10C. 7D. 4.解析: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

所以表示 - 3的点与表示7的点之间的距离为 - 3 - 7 = - 10 = 10。

答案:B。

4.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 - 2)+( - 3)= - 1B. ( - 2) - ( - 3)= - 1.C. ( - 2)×( - 3)=6D. ( - 2)÷( - 3)=-(2)/(3)解析:- 选项A:( - 2)+( - 3)=-(2 + 3)=-5,A错误。

- 选项B:( - 2) - ( - 3)=-2+3 = 1,B错误。

- 选项C:( - 2)×( - 3)=2×3 = 6,C正确。

- 选项D:( - 2)÷( - 3)=(2)/(3),D错误。

答案:C。

5.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A. 0个B. 1个C. 2个D. 无数个。

解析:正数和0的绝对值等于本身,所以有无数个。

答案: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6. 如果温度上升3℃记作+3℃,那么下降5℃记作______。

解析: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上升记为正,那么下降就记为负,所以下降5℃记作 - 5℃。

答案: - 5℃。

7. 比较大小: - 4______ - 3(填“>”或“<”)。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基础训练题(全册合集)(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基础训练题(全册合集)(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基础训练题(含答案)(全册合集)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1 相交线1.下列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小相等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B.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C.两角之和为180°,则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D.—个角的邻补角可能是锐角、钝角或直角3.如图所示,AB与CD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1的邻补角是______________,∠1的对顶角是______________。

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所形成的∠1、∠2、∠3和∠4中,一定相等的角有()A.0对B.1对C.2对D.4对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80°=∠BOC,则∠BOC等于()A.130° B.140° C.150° D.160°6.如图,点A,O,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BOC=50°,则∠AOC=______________7.如图是一把剪刀,其中∠1=40°,则∠2=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8.在括号内填写依据:如图,因为直线a,b相交于点O,所以∠1+∠3=1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图所示,AB,CD,EF交于点O,∠1=20°,∠2=60°,求∠BOC的度数.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C=70°,OA平分∠EOC,求∠BOD的度数.11.如图,三条直线l1,l2,l3相交于一点,则∠1+∠2+∠3等于()A.90° B.120° C.180° D.360°12.如图所示,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若∠AOD与∠BOC的和为236°,则∠AOC的度数为()A.62° B.118° C.72° D.59°13.如图,点O在直线AB上,射线OC平分∠DOB.若∠COB=35°,则∠AOD等于()A.35° B.70° C.110° D.145°14.如图,已知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AOD的对顶角是______________;∠EOC的对顶角是______________;(2)∠AOC的邻补角是______________;∠EOB的邻补角是______________.15.如图,直线a,b,c两两相交,∠1=80°,∠2=2∠3,则∠4=______________16.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已知3∠1-∠2=100°,则∠3=______________17.如图所示,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BOC=80°,求∠BOD和∠AOE 的度数.18.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B,OB平分∠DOF,若∠DOE=50°,求∠DOF的度数.参考答案:1.C2.D3.∠2,∠4 ∠34.C5.A6.130°7.40° 对顶角相等8.邻补角互补对顶角相等9.解:因为∠BOF=∠2=60°,所以∠BOC=∠1+∠BOF=20°+60°=80°.10.解:因为OA平分∠EOC,∠EOC=70°,所以∠AOC=12∠EOC=35°.所以∠BOD=∠AOC=35°.11.C12.A13.C14.(1)∠BOC ∠DOF(2)∠AOD和∠BOC ∠EOA和∠BOF 15.140°16.130°17.解:因为∠BOD与∠BOC是邻补角,∠BOC=80°,所以∠BOD=180°-∠BOC=100°.又因为∠AOD与∠BOC是对顶角,所以∠AOD=∠BOC=80°.又因为OE平分∠AOD,所以∠AOE=12∠BOC=40°.18.解:因为AB为直线,OE平分∠AOB,所以∠AOE=∠BOE=90°.因为∠DOE=50°,所以∠DOB=∠BOE-∠DOE=40°.因为OB平分∠DOF,所以∠DOF=2∠DOB=80°5.1.2 垂线1.如图,OA∠OB,若∠1=55°,则∠2的度数是()A.35° B.40° C.45° D.60°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AOC=90°,则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若已知AB∠CD,则∠AOC=∠COB=∠BOD=∠AOD=____________.3.如图,已知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B∠CD,∠DOE=127°,求∠AOF的大小.4.画一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在()A.线段上B.线段的端点C.线段的延长线上D.以上都有可能5.下列各图中,过直线l外点P画l的垂线CD,三角板操作正确的是()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在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在平面内,可以过任意一点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A.1个B.2个C.3个D.4个7.下面可以得到在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的原理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D.垂线段最短8.某中学创建绿色和谐校园活动中要在一块三角形花园里种植两种不同的花草,同时拟从点A修建一条花间小径到边BC.若要使修建小路所使用的材料最少,请在图中画出小路AD,你这样画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9.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这点到这条直线的()A.垂线段B.垂线C.垂线的长度D.垂线段的长度10.如图所示,在灌溉农田时,要把河(直线l表示一条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设计了四条路线PA,PB,PC,PD(其中PB∠l),你选择哪条路线挖渠才能使渠道最短()A.PA B.PB C.PC D.PD11.如图所示,AB∠AC,AD∠BC,垂足分别为A,D,AB=6 cm,AD=5 cm,则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是___________,点A到直线BC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12.在数学课上,同学们在练习过点B作线段AC所在直线的垂线段时,有一部分同学画出下列四种图形,请你数一数,错误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13.如图,AB∠AC,AD∠BC,垂足分别为A,D,则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距离的线段共有()A.2条B.3条C.4条D.5条14.如图,∠ABC中,∠C=90°,AC=3,点P是边BC上的动点,则AP的长不可能是()A.2.5 B.3 C.4 D.515.点P为直线l外一点,点A,B,C为直线上三点,PA=2 cm,PB=3 cm,PC=4 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A.等于2 cm B.小于2 cm C.大于2 cm D.不大于2 cm16.如图,田径运动会上,七年级二班的小亮同学从C点起跳,假若落地点是D.当AB与CD___________时,他跳得最远.17.如图,当∠1与∠2满足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OA∠OB.18.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ON∠OM,若∠AOM=35°,则∠CON的度数为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2.垂直90°3.解:因为AB∠CD,所以∠DOB=90°.又因为∠DOE=127°,所以∠BOE=∠DOE-∠DOB=127°-90°=37°.所以∠AOF=∠BOE=37°.4.D5.D6.C7.D8.垂线段最短9.D10.B11.6 cm 5 cm12.D13.D14.A15.D16.垂直17.∠1+∠2=90°18.55°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的位置关系是()A.同位角B.内错角C.同旁内角D.对顶角2.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1和∠2是内错角B.∠2和∠3是同位角C.∠1和∠3是内错角D.∠2和∠4是同旁内角3.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与∠EDC是同位角B.∠A与∠ABF是内错角C.∠A与∠ADC是同旁内角D.∠A与∠C是同旁内角4.看图填空:(1)∠1和∠3是直线_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____所截得的_____________;(2)∠1和∠4是直线_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____所截得的_____________;(3)∠B和∠2是直线_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____所截得的_____________;(4)∠B和∠4是直线_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____所截得的_____________.5.如图所示,若∠1=∠2,在∠∠3和∠2;∠∠4和∠2;∠∠3和∠6;∠∠4和∠8中相等的有()A.1对B.2对C.3对D.4对6.如图,如果∠2=100°,那么∠1的同位角等于_____________,∠1的内错角等于_____________,∠1的同旁内角等于_____________.7.如图所示,∠1与∠2不是同位角的是()8.如图,属于内错角的是()A.∠1和∠2 B.∠2和∠3 C.∠1和∠4 D.∠3和∠49.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和∠3是同位角B.∠A和∠C是同旁内角C.∠2和∠3是内错角D.∠3和∠B是同旁内角10.∠1与∠2是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得的同位角,∠1与∠2的大小关系是()A.∠1=∠2 B.∠1>∠2 C.∠1<∠2 D.无法确定11.如图,∠ABC与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同位角;∠ADB与___________________是内错角;∠ABC与___________________是同旁内角.12.根据图形填空:(1)若直线ED,BC被直线AB所截,则∠1和_____________是同位角;(2)若直线ED,BC被直线AF所截,则∠3和_____________是内错角;(3)∠1和∠3是直线AB,AF被直线_______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______角;(4)∠2和∠4是直线__________,__________被直线BC所截构成的__________角.13.根据图形说出下列各对角是什么位置关系?(1)∠1和∠2;(2)∠1和∠7;(3)∠3和∠4;(4)∠4和∠6;(5)∠5和∠7.14.如图:(1)找出直线DC,AC被直线BE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2)指出∠DEF与∠CFE是由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什么角;(3)试找出图中与∠DAC是同位角的所有角.参考答案:1.B2.C3.D4.(1)AB,BC AC 同旁内角(2)AB,BC AC 同位角(3)AB,AC BC 同位角(4)AC,BC AB 内错角5.C6.80° 80° 100°7.B8.D9.A10.D11.∠EAD ∠DBC,∠EAD ∠DAB,∠BCD12.(1)∠2(2)∠4(3)ED 内错(4)AB AF 同位角13.解:(1)∠1和∠2是同旁内角;(2)∠1和∠7是同位角;(3)∠3和∠4是内错角;(4)∠4和∠6是同旁内角;(5)∠5和∠7是内错角.14.解:(1)∠FBC和∠CFB,∠DFB和∠FBA是直线DC,AC被直线BE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2)∠DEF与∠CFE是由直线AG,DF被直线EF所截形成的内错角.(3)∠DAC的同位角:∠EBH,∠DCH,∠EDF,∠GEF.5.2.1 平行线1.点P,Q都是直线l外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连接PQ,则PQ一定与直线l垂直B.连接PQ,则PQ一定与直线l平行C.连接PQ,则PQ一定与直线l相交D.过点P能画一条直线与直线l平行2.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A.有两种:垂直或相交B.有三种:平行,垂直或相交C.有两种:平行或相交D.有两种:平行或垂直3.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b满足下列条件,把它们的位置关系填在后面的横线上.(1)a与b没有公共点,则a与b____________;(2)a与b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a与b____________;(3)a与b有两个公共点,则a与b____________.4.如图,在下面的方格纸中,找出互相平行的线段,并用符号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B.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6.若直线a∠b,b∠c,则a∠c的依据是()A.平行公理B.等量代换C.等式的性质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7.如图,PC∠AB,QC∠AB,则点P,C,Q在一条直线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若a∠b,b∠c,c∠d,则a∠dD.同一平面内,若一条直线与两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它也和另一条相交9.如图,AB∠CD,EF∠AB,AE∠MN,BF∠MN,由图中字母标出的互相平行的直线共有()A.4组B.5组C.6组D.7组10.如图所示,直线AB,CD是一条河的两岸,并且AB∠CD,点E为直线AB,CD外一点,现想过点E作河岸CD的平行线,只需过点E作_________的平行线即可,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平行线中的另一条直线必__________________12.观察下图所示的长方体,回答下列问题.(1)用符号表示两棱的位置关系:A1B1______AB,AA1______AB,A1D1______C1D1,AD______BC;(2)AB与B1C1所在的直线不相交,它们不是平行线(填“是”或“不是”).由此可知,在____________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才是平行线.13.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a,b,c,它们之间有哪几种可能的位置关系?画图说明.参考答案:1.D2.C3.平行相交重合4.CD∠MN GH∠PN5.B6.D7.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A9.C10.AB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11.相交12.∠ ∠ ∠ ∠ 不是同一平面内13.解:有四种可能的位置关系,如下图:5.2.2 平行线的判定1.如图,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1=60°,∠2=60°,则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3.如图,∠3与∠1互余,∠3与∠2互余.试说明AB∠CD.4.如图所示,已知∠1=∠2,则图中互相平行的线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图,请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理由:∠∠DAC=∠C(已知),∠AD∠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过点C作CF平分∠DCE交DE于点F,试判断CF与AB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7.如图,已知∠1=70°,要使AB∠CD,则需具备的另一个条件是()A.∠2=70° B.∠2=100° C.∠2=110° D.∠3=110°8.如图,工人师傅在工程施工中,需在同一平面内弯制一个变形管道ABCD,使其拐角∠ABC =150°,∠BCD=30°,则()A.AB∠BC B.BC∠CD C.AB∠DC D.AB与CD相交9.如图,已知∠ACD=70°,∠ACB=60°,∠ABC=50°.试说明:AB∠CD.10.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a∠b,b∠c,则a∠c B.若∠1=∠2,则a∠cC.若∠3=∠2,则b∠c D.若∠3+∠5=180°,则a∠c11.如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D∠BC的是()A.∠DAC=∠BCA B.∠DCB+∠ABC=180°C.∠ABD=∠BDC D.∠BAC=∠ACD12.对于图中标记的各角,下列条件能够推理得到a∠b的是()A.∠1=∠2 B.∠2=∠4 C.∠3=∠4 D.∠1+∠4=180°13.已知a,b,c为平面内三条不同直线,若a∠b,c∠b,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14.如图,用几何语言表示下列句子.(1)因为∠1和∠B相等,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DE和BC平行;(2)因为∠1和∠2相等,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AB和EF平行;(3)因为∠BDE和∠B互补,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DE和BC平行.15.如图所示,推理填空:(1)∠∠1=_________(已知),∠AC∠E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_________(已知),∠AB∠F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_________=180°(已知),∠AC∠E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平行3.解:∠∠3与∠1互余,∠3与∠2互余,∠∠1=∠2.∠AB∠CD.4.AD∠BC(或AD与BC平行)5.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解:CF∠AB.理由如下:∠图中是一副直角三角板,∠∠BAC=45°.∠CF平分∠DCE,∠DCE=90°,∠∠DCF=12∠DCE=45°.∠∠DCF=∠BAC.∠CF∠AB.7.C 8.C9.解:∠∠ACD=70°,∠ACB=60°,∠∠BCD=130°.∠∠ABC=50°,∠∠BCD+∠ABC=180°.∠AB∠CD.10.C 11.A 12.D13.平行14.解:(1)∠∠1=∠B(已知),∠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2(已知),∠EF∠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BDE+∠B=180°(已知),∠DE∠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5.(1)∠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E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F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3.1 平行线的性质1.如图,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G,H.若∠1=135°,则∠2的度数为()A.65° B.55° C.45° D.35°2.如图,在∠ABC中,∠ACB=90°,CD∠AB,∠ACD=40°,则∠B的度数为()A.40° B.50° C.60° D.70°3.如图,AB∠CD,AD平分∠BAC,若∠BAD=70°,那么∠ACD的度数为()A.40° B.35° C.50° D.45°4.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已知∠1=∠2,∠3=110°,则∠4=()A.70° B.80° C.110° D.100°5.如图,AB∠CD,直线l分别与AB,CD相交,若∠1=50°,则∠2的度数为___________.6.如图,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如果a∠b,∠1=70°,那么∠3的度数是__________.7.某商品的商标可以抽象为如图所示的三条线段,其中AB∠CD,∠EAB=45°,则∠FDC的度数是()A.30°B.45°C.60°D.75°8.一只因损坏而倾斜的椅子,从背后看到的形状如图所示,其中两组对边的平行关系没有发生变化,若∠1=76°,则∠2的大小是()A.76°B.86°C.104°D.114°9.如图,在A,B两地挖一条笔直的水渠,从A地测得水渠的走向是北偏西42°,A,B两地同时开工,B地所挖水渠走向应为南偏东__________.10.某次考古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工作人员从玉片上量得∠A=115°,∠D=100°,已知梯形的两底AD∠BC,请你帮助工作人员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并说明理由.11.如图,在∠ABC中,∠B=40°,过点C作CD∠AB,∠ACD=65°,则∠ACB的度数为()A.60° B.65° C.70° D.75°12.如图,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交于点M,N,过点N的直线GH与AB交于点P,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EMB=∠END B.∠BMN=∠MNCC.∠CNH=∠BPG D.∠DNG=∠AME13.如图,AB∠CD∠EF,AC∠DF,若∠BAC=120°,则∠CDF=()A.60°B.120°C.150°D.180°14.一大门的栏杆如图所示,BA垂直于地面AE于A,CD平行于地面AE,则∠ABC+∠BCD =__________15.如图,一只船从点A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航行到点B,再以南偏西25°方向返回,则∠ABC=__________16.如图,直线AB∠CD,BC平分∠ABD,∠1=65°,求∠2的度数.17.如图,已知AB∠DE∠CF,若∠ABC=70°,∠CDE=130°,求∠BCD的度数.参考答案:1.C2.B3.A4.A5.50°6.70°7.B8.C9.42°10.解:∠AD∠BC,∠A=115°,∠D=100°,∠∠B=180°-∠A=180°-115°=65°,∠C=180°-∠D=180°-100°=80°.11.D12.D13.A14.270°15.35°16.解:∠直线AB∠CD,∠1=65°,∠∠ABC=∠1=65°.∠BC平分∠ABD,∠∠ABD=2∠ABC=130°.∠直线AB∠CD,∠∠ABD+∠BDC=180°.∠∠2=∠BDC=180°-∠ABD=180°-130°=50°. 17.解:∠AB∠CF,∠ABC=70°,∠∠BCF=∠ABC=70°.又∠DE∠CF,∠CDE=130°,∠∠DCF+∠CDE=180°.∠∠DCF=50°.∠∠BCD=∠BCF-∠DCF=70°-50°=20°.5.3.2 命题、定理、证明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若∠1=60°,∠2=60°,则∠1=∠2;∠同位角相等吗?∠画线段AB=CD;∠如果a>b,b>c,那么a>c;∠直角都相等.A.∠∠∠ B.∠∠∠ C.∠∠∠ D.∠∠∠∠2.把“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题设和结论:(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同角的补角相等;(3)两个锐角互余.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命题不一定是定理,定理一定是命题B.定理不可能是假命题C.真命题是定理D.如果真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就是定理5.下列命题:∠若|a|>|b|,那么a2>b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对顶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6.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垂线段最短C.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7.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是假命题的举出反例.∠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8.如图,BD平分∠ABC,若∠BCD=70°,∠ABD=55°.求证:CD∠AB.9.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判断其真假.(1)等角的补角相等;(2)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3)相等的角是内错角.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线段CD=AB”是一个命题B.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一条且只有一条C.命题“若x=1,则x2=1”是真命题D.所含字母相同的项是同类项1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若|x|=2,则x=2 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D.任何一个角都比它的补角小12.“直角都相等”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已知:如图,C,D是直线AB上两点,∠1+∠2=180°,DE平分∠CDF,EF∠AB.(1)求证:CE∠DF;(2)若∠DCE=130°,求∠DEF的度数.参考答案:1.A2.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3.解:(1)如果在平面上有两个点,那么过这两个点能确定一条直线.题设:在平面上有两个点;结论:过这两个点能确定一条直线.(2)如果两个角是同角的补角,那么它们相等.题设:两个角是同角的补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3)如果两个角是锐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余.题设:两个角是锐角;结论:这两个角互余.4.C5.C6.A7.解:∠假命题.反例为:30°与40°的和为70°.∠假命题.反例为:120°的补角为60°.∠真命题.8.证明:∠BD平分∠ABC,∠ABD=55°,∠∠ABC=2∠ABD=110°.又∠∠BCD=70°,∠∠ABC+∠BCD=180°.∠CD∠AB.9.解:(1)如果两个角是两个相等的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是真命题.(2)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是真命题.(3)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内错角.是假命题.10.C11.B12.两个角是直角这两个角相等13.解:(1)证明:∠C,D是直线AB上两点,∠∠1+∠DCE=180°.∠∠1+∠2=180°,∠∠2=∠DCE.∠CE∠DF.(2)∠CE∠DF,∠DCE=130°,∠∠CDF=180°-∠DCE=180°-130°=50°.∠DE平分∠CDF,∠∠CDE=12∠CDF=25°.∠EF∠AB,∠∠DEF=∠CDE=25°.5.4 平移1.下列现象不属于平移的是()A.飞机起飞前在跑道上加速滑行B.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C.游乐场的过山车在翻筋斗D.起重机将重物由地面竖直吊起到一定高度2.在A、B、C、D四个选项中,能通过如图所示的图案平移得到的是()3.如图,将直线l1沿AB的方向平移得到l2,若∠1=40°,则∠2=()A.40° B.50° C.90° D.140°4.如图所示,四幅汽车标志设计中,能通过平移得到的是()5.如图所示,∠FDE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ABC()A.沿射线EC的方向移动DB长B.沿射线CE的方向移动DB长C.沿射线EC的方向移动CD长D.沿射线BD的方向移动BD长6.将长度为5 cm的线段向上平移10 cm所得线段长度是()A.10 cm B.5 cm C.0 cm D.无法确定7.如图,把三角板的斜边紧靠直尺平移,一个顶点从刻度“5”平移到刻度“10”,则顶点C平移的距离CC′=____________.8.如图,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沿射线AC方向平移2 cm得到,若AC=3 cm,则A′C =____________.9.如图,三角形DEF是三角形ABC平移所得,观察图形:(1)点A的对应点是点________,点B的对应点是点________,点C的对应点是点________;(2)线段AD,BE,CF叫做对应点间的连线,这三条线段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0.如图,在6×6方格中有两个涂有阴影的图形M,N,图1中的图形M平移后位置如图2所示,以下对图形M的平移方法叙述正确的是()图1图2A.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B.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C.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D.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11.如图,有a,b,c三户家用电路接入电表,相邻电路的电线等距排列,则三户所用电线()A.a户最长B.b户最长C.c户最长D.三户一样长12.如图,现将四边形ABCD沿AE进行平移,得到四边形EFGH,则图中与CG平行的线段有()A.0条B.1条C.2条D.3条13.如图,4根火柴棒形成象形“口”字,只通过平移火柴棒,原图形能变成的汉字是()14.如图,∠1=70°,直线a平移后得到直线b,则∠2-∠3=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2.C3.A4.A5.A6.B7.58. 1 cm9.(1)D E F(2)解:AD∠BE∠CF,AD=BE=CF.10.B11.D12.D13.B14.110°第六章实数6.1.1 算术平方根1.25的算术平方根是()A.5 B.-5 C.±5 D.5 29=()A.2 B.3 C.4 D.53.14的算术平方根是()A.12B.-12 C.116D.±124.0.49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是()A.0.7 B.-0.7 C.±0.7 D.0 5.(-2)2的算术平方根是()A.2 B.±2 C.-2 D.2 6.下列式子没有意义的是()A.-3B.0C. 2D.(-1)2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52=25,所以5是25的算术平方根B.因为(-5)2=25,所以-5是25的算术平方根C.因为(±5)2=25,所以5和-5都是25的算术平方根D.以上说法都不对8.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144;(2)1;(3)1625;(4)0.9.求下列各式的值:(1)64;121225;(3)108;(4)(-3)2.10.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50平方厘米,则正方形的边长约为()A.5厘米B.6厘米C.7厘米D.8厘米11.设n为正整数,且n<65<n+1,则n的值为()A.5 B.6 C.7 D.812.比较大小:4________15(用“>”或“<”号填空).13.设a-3是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那么()A.a≥0 B.a>0 C.a>3 D.a≥3 14.下列整数中,与30最接近的是()A.4 B.5 C.6 D.715.16的算术平方根是()A.±4 B.4 C.±2 D.216.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A.1 B.-1 C.0 D.0或1 17.下列说法中:∠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100的算术平方根是10,记为±100=10;∠(-6)2的算术平方根是6;∠a2的算术平方根是a. 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8.已知一个表面积为12 dm2的正方体,则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1 dm B. 2 dm C. 6 dm D.3 dm19.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11,则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20.若x-3的算术平方根是3,则x=_____________.21.若数m,n满足(m-1)2+n+2=0,则(m+n)5=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2.B3.A4.B5.A6.A7.A8.12 1 4509.8 1115104310.C11.D12.>13.D14.B15.D16.D17.A18.B19.1120.1221.-16.1.2 平方根1.9的平方根是()A.±3 B.±13C.3 D.-32.±2是4的()A.平方根B.相反数C.绝对值D.算术平方根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6是36的平方根B.-6是36的平方根C.36的平方根是±6 D.36的平方根是6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非负数都有两个平方根B.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仍然是正数C.只有正数才有平方根D.负数没有平方根5.(-2)2的平方根是()A.2 B.-2 C.±2 D.26.填表:7.计算:±425=_______,-425=_______,425=_______.8.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100 (2)0.008 1;(3)25 36.9.下列各数是否有平方根?若有,求出它的平方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1)(-3)2;(2)-42;(3)-(a2+1).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1的平方根是±21 B.49的平方根是23C.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1 D.-5是25的一个平方根11.下列式子中,计算正确的是()A.- 3.6=-0.6 B.(-13)2=-13C.36=±6 D.-9=-312.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1)(-5)2;(2)0;(3)-2;(4)16.13.求下列各式的值:(1)225;(2)-3649;(3)±144121.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是64的平方根,即64=-8 B.8是(-8)2的算术平方根,即(-8)2=8 C.±5是25的平方根,即±25=5 D.±5是25的平方根,即25=±515.81的平方根是()A.±3 B.3 C.±9 D.916.若x2=16,则5-x的算术平方根是()A.±1 B.±4 C.1或9 D.1或317.如果某数的一个平方根是-6,那么这个数的另一个平方根是_______,这个数是________.18.若x+2=3,求2x+5的平方根_________.19.已知25x2-144=0,且x是正数,求25x+13的值.20.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1的平方根是±4,求a+2b的平方根.参考答案:1-5 AADDC7. ±25,-25,25.8.±10 ±0.09 ±5 69.(1)±3. (2)没有平方根,因为-42是负数.(3)没有平方根,因为-(a2+1)是负数.10.B11.D12.解:平方根分别是:(1)±5;(2)0;(3)没有平方根;(4)±2. 算术平方根分别是:(1)5;(2)0;(3)没有算术平方根;(4)2. 13.(1) 解:∠152=225,∠225=15. (2) 解:∠(67)2=3649,∠-3649=-67.(3) 解:∠(1211)2=144121,∠±144121=±1211. 14.B 15.A 16.D17.6 3618. 19.解:由25x 2-144=0,得x =±125.∠x 是正数,∠x =125.∠25x +13=25×125+13=2×5=10.20.解:依题意,得2a -1=9且3a +b -1=16,∠a =5,b =2.∠a +2b =5+4=9. ∠a +2b 的平方根为±3.即±a +2b =±3.6.2 立方根1.64的立方根是( )A .4B .±4C .8D .±8 2.化简:38=( )A .±2B .-2C .2D .22 3.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3,则该数为( )A .-33B .-27C .±33 D .±274.-8等于()A.2 B.2 3 C.-12D.-2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64的立方根是±4 B.-18没有立方根C.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0 D.3-216=-3216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30.012 5=0.5 B.3-2764=34C.3338=112D.-3-8125=-25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 B.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C.负数没有立方根D.一个不为零的数的立方根和这个数同号,0的立方根是08.-64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_,-13是___________的立方根.9.若3a=-7,则a=___________.10.-338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_.1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1)0.216;(2)0;(3)-21027;(4)-5.12.求下列各式的值:(1)30.001 (2)3-343125(3)-31-1927.13.(-1)2的立方根是( )A .-1B .0C .1D .±1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数的立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B .一个数的立方根比这个数平方根小C .如果一个数有立方根,那么它一定有平方根 D.3a 与3-a 互为相反数 15.38的算术平方根是( )A .2B .±2 C. 2 D .±2 16.若a 2=(-5)2,b 3=(-5)3,则a +b 的值为( )A .0B .±10C .0或10D .0或-10 17.若x -1是125的立方根,则x -7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_. 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1)8x 3+125=0; (2)(x +3)3+27=0.参考答案:1-7 ACBDDCD 8.-4 -127 9.-343 10.-3211.(1)解:∠0.63=0.216,∠0.216的立方根是0.6,即30.216=0.6. (2)解:∠03=0,∠0的立方根是0,即30=0.(3)解:∠-21027=-6427,且(-43)3=-6427, ∠-21027的立方根是-43,即3-21027=-43. (4)解:-5的立方根是3-5.12.0.1 -75 -23 13.C 14.D 15.C 16.D 17.-118.(1)解:8x 3=-125,x 3=-1258,x =-52.(2)解:(x +3)3=-27,x +3=-3, x =-6.6.3 实数1.下列实数中,是有理数的为( )A. 2B.34 C .π D .0 2.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 )A .0B .-1 C. 2 D.373.下列各数中,3.141 59,-38,0.131 131 113…,-π,25,-17,无理数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4.下列说法:∠有理数都是有限小数;∠有限小数都是有理数;∠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正确的是()A.∠∠ B.∠∠ C.∠∠ D.∠∠5.在下列各数中,选择合适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15,39,π2,3.14,-327,0,-5.123 45…,0.25,-32.(1)有理数集合:{ …};(2)无理数集合:{ …};(3)正实数集合:{ …};(4)负实数集合:{ …}.6.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A.整数B.有理数C.无理数D.实数7.-34的倒数是()A.43 B.34C.-34D.-4385的绝对值是()A.- 5 B. 5 C.15D.-159.下列四个实数中最大的是()A.-5 B.0 C.π D.3 10.2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_____.11.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3.5,-6,π3,2-3.12.计算32-2的值是()A.2 B.3 C. 2 D.2213.计算364+(-16)的结果是()A.4 B.0 C.8 D.1214.计算:(1)33-53; (2)||1-2+||3-2.15.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A .-|-2|与3-8 B .-4与-(-4)2 C .-32与|3-2| D .-2与1216.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9-4= 5B.||1-3=3-1C.9=±3 D .-(-9)2=9 17.化简:3(1-3)=____________,7(1-17)=____________. 18.点A 在数轴上和原点相距3个单位,点B 在数轴上和原点相距5个单位,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计算:(1)23+32-53-32; (2)|3-2|+|3-1|.参考答案:1.D 2.C 3.B 4.C5.(1)-15,3.14,-327,0,0.25,(2)39,π2,-5.123 45…,-32, (3)39,π2,3.14,0.25,(4)-15,-327,-5.123 45…,-32,6.D7.D8.B9.C10.- 2 211.解:12.D13.B14.(1)解:原式=(3-5)3=-2 3.(2)解:原式=2-1+3-2=3-1.15.C16.B17.3-3 7-118.3+5或3-519.(1)解:原式=(2-5)3+(3-3)2=-3 3.(2)解:原式=2-3+3-1=1.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1.1 有序数对1.用7和8组成一个有序数对,可以写成()A.(7,8) B.(8,7) C.7,8或8,7 D.(7,8)或(8,7) 2.一个有序数对可以()A.确定一个点的位置B.确定两个点的位置C.确定一个或两个点的位置D.不能确定点的位置3.下列关于有序数对的说法正确的是()A.(3,2)与(2,3)表示的位置相同B.(a,b)与(b,a)表示的位置一定不同C.(3,-2)与(-2,3)是表示不同位置的两个有序数对D.(4,4)与(4,4)表示两个不同的位置4.下列有污迹的电影票中能让小华准确找到座位的是()5.用有序数对(2,9)表示某住户住2单元9号房,请问(3,11)表示住户住____单元_____号房.6.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A.红星电影院第2排B.北京市四环路C.北偏东30° D.东经118°,北纬40°7.电影院里的座位按“×排×号”编排,小明的座位简记为(12,6),小菲的位置简记为(12,12),则小明与小菲坐的位置为()A.同一排B.前后同一条直线上C.中间隔六个人D.前后隔六排8.小敏的家在学校正南方向150 m,正东方向200 m处,如果以学校位置为原点,以正北、正东为正方向,则小敏家用有序数对(规定:东西方向在前,南北方向在后)表示为()A.(-200,-150) B.(200,150) C.(200,-150) D.(-200,150) 9.如图是某电视塔周围的建筑群平面示意图,这个电视塔的位置用A表示.某人由点B出发到电视塔,他的路径表示错误的是(注:街在前,巷在后)()A.(2,2)→(2,5)→(5,6) B.(2,2)→(2,5)→(6,5)C.(2,2)→(6,2)→(6,5) D.(2,2)→(2,3)→(6,3)→(6,5)10.若图中的有序数对(4,1)对应字母D,有一个英文单词的字母顺序对应图中的有序数对为(1,1),(2,3),(2,3),(5,2),(5,1),则这个英文单词是__________.11.如图所示,围棋盘的左下角呈现的是一局围棋比赛中的几手棋,为记录棋谱方便,横线用数字表示,纵线用英文字母表示,这样,黑棋∠的位置可记为(C,4),白棋∠的位置可记为(E,3),则黑棋∠的位置应记为__________.12.如图所示,一方队正沿箭头所指的方向前进,A的位置为三列四行,表示为(3,4),那么C的位置是()A.(4,5) B.(5,4) C.(4,2) D.(4,3)1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明代钓鱼岛纳入中国疆域版图.能够准确表示钓鱼岛这个地点的是()A.北纬25°40′~26° B.东经123°~124°34′C.福建的正东方向D.东经123°~124°34′,北纬25°40′~26°14.如图,雷达探测器测得六个目标A,B,C,D,E,F出现,按照规定的目标表示方法,目标C,F的位置分别表示为C(6,120°),F(5,210°),按照此方法在表示目标A,B,D,E 的位置时,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A.A(5,30°) B.B(2,90°) C.D(4,240°) D.E(3,60°) 15.若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若用有序数对(a,b)表示第a排,从左至右第b个数.例如(4,3)表示的数是9,则(7,2)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16.如图,在国际象棋的棋盘上,左右两边标有数字1至8,上下两边标有字母a至h,如果黑色的国王棋子的位置用(d,3)来表示,白色的马棋子的位置用(g,5)来表示,请你分别写出棋盘中其他三个棋子的位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D2.A3.C。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模拟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模拟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模拟试卷及答案(各版本)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是有理数?A. √2B. 3/4C. πD. √12.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0B. 1C. 4D. 73. 下列哪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A. 矩形B. 正方形C. 梯形D. 三角形4.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1/2B. √9C. √16D. π5. 下列哪个图形是圆?A. 正方形B. 矩形C. 梯形D. 圆形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0是最小的自然数。

()2. 任何一个正整数都可以分解为几个质数的乘积。

()3. 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是正数。

()4. 任何一个正数都有两个平方根。

()5. 任何一个正数都有两个立方根。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3的绝对值是______。

2. 3的平方是______。

3. 2的立方是______。

4. 5的平方根是______。

5. 27的立方根是______。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有理数的定义。

2. 请简述无理数的定义。

3. 请简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4. 请简述矩形的性质。

5. 请简述圆的性质。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a) 3 + 7b) 5 9c) 4 × (3)d) 6 ÷ 32. 解下列方程:a) 2x + 3 = 9b) 5 x = 2c) 3(x 2) = 6d) x/4 + 2 = 53.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a) √36b) √49c) √64d) √814. 解下列方程:a) x² = 16b) x² = 25c) x² = 49d) x² = 815.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a) ³√27b) ³√64c) ³√125d) ³√216六、分析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1. 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为10米,宽为8米,请计算菜地的面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阶段测试卷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1.-12的倒数和相反数分别是( )A.12,2 B. 12,-2 C.2,12D. -2,122在有理数-(-2),-2 ,-5, 0, 3,-1.5,中负数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3.大于-3.5且小于2.5的整数共有( )A.6个B.5 个C.4 个D.3个4、在-5,-9,-3.5,-0.01,-2,-212各数中,最大的数是()A.-12B.-9C.-0.01D.-55、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4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A. 8B. 7C. 6D. 56.在数轴上表示-14的点与表示-6的点的距离是()A.9B.8C.-8D.2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B 负整数的相反数就是非负整数C 有理数中不是负数就是正数D 零是自然数,但不是正整数8、3.如图,在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可能是( )A .1.5B .-1.5C .-2.6D .2.6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0B .在数轴上,右边的数的绝对值比左边的数的绝对值大C .数轴上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D .离原点越远的点,表示的数的绝对值越大10、化简-(+4)的结果是( )A .-4B .-14C .14D .411、若a 为有理数,则-|a|表示( )A .正数B .负数C .正数或0D .负数或012、如图,图中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B 、C 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点A 表示的数是()A -5B .5C .3D .-7二、细心填一填(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3、一幢大楼地面上有12层,还有地下室2层,如果把地面上的第一层作为基准,记为0,规定向上为正,那么习惯上将2楼记为;地下第一层记作;数-2的实际意义为,数+9的实际意义为。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第1章 有理数 综合培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第1章 有理数 综合培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第1章 有理数 综合培优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1. 有理数-13的相反数为( ) A .-3 B .-13 C.13D .3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是负有理数B .0不是整数 C.125是正有理数 D .-0.35是负分数3. 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A. -2B. 13C. 0D. 64. 下列两数互为倒数的是( )A. 4和-4B. -3和13C. -2和-12D. 0和05. 计算-2×3×(-4)的结果是( )A .24B .12C .-12D .-24 6. 计算-3-(-2)的结果是() A .-1B .1C .5D .-57. 如图,数轴上有A ,B ,C ,D 四个点,其中绝对值最小的数对应的点是( )A .点AB .点BC .点CD .点D8. 在跳远测验中,合格的标准是4.00 m ,王非跳了4.12 m ,记作+0.12 m ,何叶跳了3.95 m ,记作( )A .+0.05 mB .-0.05 mC .+3.95 mD .-3.95 m9. 质检员抽查4袋方便面,其中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从轻重的角度看,最接近标准的产品是()A.-3 B.-1 C.2 D.4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数同0相乘,得0B.一个数同1相乘,仍得这个数C.一个数同-1相乘,得这个数的相反数D.一个数同它的相反数相乘,积为负11. 若a,b互为倒数,则-4ab的值为()A.-4 B.-1 C.1 D.012. 若a=-2×32,b=(-2×3)2,c=-(2×3)2,则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a>b>cB.b>c>aC.b>a>cD.c>a>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13. 如果节约用水30吨,记为+30吨,那么浪费水20吨,记为________吨.14. (1)-5.4的相反数是________;(2)-(-8)的相反数是________;(3)若a=-a,则a=________.15. 绝对值小于3的所有整数的和为______,绝对值不大于2020的所有整数的和为______.16. 化简下列各数:(1)-(+3)=________;(2)-(-3)=________;(3)+(+3)=________;(4)+(-3)=________;(5)-[-(+3)]=________;(6)-[-(-3)]=________.17. 用“>”“<”或“=”填空:(1)-31×(-58)×(-4)×(-7)________0;(2)(-32.75)×(-1)×101×⎝ ⎛⎭⎪⎫-9918×0________0; (3)-|-3|×(-5)×(-11)×51________0.18. 一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与它的相反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则这个数为________.19. 一只蜗牛从地面开始爬高为6米的墙,先向上爬3米,然后向下滑1米,接着又向上爬3米,然后又向下滑1米,则此时蜗牛离地面的距离为________米.20. 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a ,点B 表示的数为b ,则a -b =________.21. 将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5,-0.02,67,-171,4,-213,1.3,0,3.14,π.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如果实验室标准温度为10 ℃,高于标准温度的记为正,那么+5 ℃表示实验室内的温度为__________℃;-5 ℃表示实验室内的温度为________℃.23. 你吃过“手拉面”吗?如果把一个面团拉开,然后对折,再拉开,再对折……如此反复下去,对折8次,能拉出________根面条.24. 定义学习观察一列数:1,2,4,8,…,我们发现,从这一列数的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比都是2.一般地,如果一列数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比都等于一个常数,那么我们就把这样的一列数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1)等比数列5,-15,45,…的第四项为______;(2)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二项是10,第三项是-20,则它的第一项是________,第四项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25. 某次数学期末考试,成绩80分以上为优秀,老师以80分为基准,将某一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单位:分)简记为+12,-5,0,+7,-2.这里的正数、负数分别表示什么意义?这五名同学的实际成绩分别为多少?26. 观察与分类如图,已知有A,B,C三个数集,每个数集中所含的数都在各自的大括号内,请把这些数填入图中相应的部分.A.{-5,2.7,-9,7,2.1};B.{-8.1,2.1,-5,9.2,-1 7};C.{2.1,-8.1,10,7}.27. 计算:(1)1.2×(-145)×(-2.5)×(-37); (2)-157×⎝ ⎛⎭⎪⎫-34×56×⎪⎪⎪⎪⎪⎪-512; (3)(-112)×(-113)×(-114)×(-115)×(-116)×(-117).28. 分类讨论在数轴上,点A 到原点的距离为3,点B 到原点的距离为5,如果点A 表示的有理数为a ,点B 表示的有理数为b ,求a 与b 的乘积.29. 在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后,老师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目:“计算492425×(-5),看谁算得又快又对.”有两名同学的解法如下:小明:原式=-124925×5=-12495=-24945;小军:原式=(49+2425)×(-5)=49×(-5)+2425×(-5)=-24945.(1)对于以上两种解法,你认为谁的解法较好?(2)思考上面的解法,你认为还有更好的解法吗?如果有,请把它写出来;(3)用你认为最合适的方法计算:191516×(-8);(4)简便地计算出57×5556+27×2728的值.30. 规律探究已知: 1-12×2=(1-12)×(1+12)=12×32,1-13×3=(1-13)×(1+13)=23×43,1-14×4=(1-14)×(1+14)=34×54,…(1)猜想:1-12020×20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计算:(1-12×2)×(1-13×3)×(1-14×4)×…×(1-12020×2020).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1章有理数综合培优训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1. 【答案】C2. 【答案】B3. 【答案】D【解析】四个数中选择最大的数可直接在正数中选,比较13<6,故最大的数为6.4. 【答案】C【解析】因为-2×(-12)=1,故选C.5. 【答案】A6. 【答案】A7. 【答案】B8. 【答案】B9. 【答案】B10. 【答案】D11. 【答案】A12. 【答案】C[解析] 因为a=-2×32=-18,b=(-2×3)2=36,c=-(2×3)2=-36,所以b>a>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13. 【答案】-2014. 【答案】(1)5.4(2)-8(3)015. 【答案】0 0 [解析] 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有±2,±1,0,其和为2+(-2)+1+(-1)+0=0.绝对值不大于2020的整数有±2020,±2019,±2018,…,±1,0,其和为0.16. 【答案】(1)-3 (2)3 (3)3 (4)-3 (5)3 (6)-3[解析] “-”号不仅是运算符号、性质符号,还可理解为“相反”的意义,如-(+3)表示+3的相反数.17. 【答案】(1)> (2)= (3)<18. 【答案】2或-2 [解析] 由题意知这个数到原点的距离为2,所以这个数为2或-2.19. 【答案】420. 【答案】-3 [解析] 由图可知a =-4,b =-1,所以a -b =-4-(-1)=-4+1=-3.21. 【答案】67,4,1.3,3.14,π -15,-0.02,-171,-21322. 【答案】15523. 【答案】25624. 【答案】35[答案] (1)-135 (2)-5 40 [解析] (1)公比为-3,故第四项为45×(-3);(2)公比为-20÷10=-2,由第二项除以-2求得第一项为10÷(-2)=-5,由第三项乘-2求得第四项为-20×(-2)=4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25. 【答案】解:这里的正数表示实际成绩比基准高,负数表示实际成绩比基准低,所以“+12”表示比80分高12分,“-5”表示比80分低5分,“0”表示80分,“+7”表示比80分高7分,“-2”表示比80分低2分.所以这五名同学的实际成绩分别为92分,75分,80分,87分,78分.26. 【答案】43解:通过观察,发现A ,B ,C 三个数集都含有2.1,A ,B 数集都含有-5,A ,C 数集都含有7,B ,C 数集都含有-8.1.如图所示:27. 【答案】[解析] 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解:(1)原式=-65×95×52×37=-8135.(2)原式=-127×(-34)×56×512=127×34×56×512=2556.(3)原式=32×43×54×65×76×87=4.28. 【答案】解:由题意易知a =3或a =-3,b =5或b =-5.若点A 与点B 位于原点同侧,则a ,b 的符号相同,所以ab =3×5=15或ab =(-3)×(-5)=15;若点A 与点B 位于原点异侧,则a ,b 的符号相反,所以ab =3×(-5)=-15或ab =(-3)×5=-15.综上所述,a 与b 的乘积为15或-15.29. 【答案】解:(1)小军的解法较好.(2)还有更好的解法.492425×(-5)=(50-125)×(-5)=50×(-5)-125×(-5)=-250+15=-24945.(3)191516×(-8)=(20-116)×(-8)=20×(-8)-116×(-8)=-160+12=-15912.(4)57×5556+27×2728=(56+1)×5556+(28-1)×2728=56×5556+5556+28×2728-1×2728=55+27+5556-2728=82+156=82156.30. 【答案】解:(1)(1-12020)×(1+12020) 20192020×20212020(2)原式=(12×32)×(23×43)×(34×54)×…×(20192020×20212020)=12×20212020=202140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自主学习达标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所示,已知三条直线AB 、CD 、EF 两两相交于点P 、Q 、R ,则图中邻补角共有
对,对顶角共有 对(平角除外).
2.一个角的对顶角比它的邻补角的3倍还大20°,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 3.如图2所示,已知直线AB 、CD 交于点O ,OE ⊥AB 于点O ,且∠1比∠2大20°,则 ∠AOC= .
4.已知直线AB ⊥CD 于点O ,且AO=5㎝,BO=3㎝,则线段AB 的长为 . 5.直线a 、b 、c 中,若,a b b ⊥∥c ,则a 、c 的位置关系是 .
6.如图3所示,点D 、E 、F 分别在AB 、BC 、CA 上,若∠1=∠2,则 ∥ ,若∠1=∠3,则 ∥ .
7.如图4所示,若∠1=∠2,则 ∥ ;若∠2= ,则BC ∥B′C′;理由是 .
8.如图5所示,若∠1=2∠3,∠2=60°,则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为 . 9.如图6,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与面11CC D D 垂直的棱有_____.
10.如图7,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OF OE ⊥,120=∠,
F
E D C B
A R
Q P
(图1)
E
D C
B
A O
(图2)
2
1
(图3)
F E D
C
B
A 3 2 1 C
B A
C '
B '
A ' (图4)
3 2
1
D
C
B A
(图5) 3 2
1 (图6) (图7)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8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2.已知:如图9所示,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则∠EMB 的同位角是( )
(A )∠AMF (B )∠BMF (C )∠ENC (D )∠END
13.如图10所示,AC ⊥BC 与C ,CD ⊥AB 于D ,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的距离
的线段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5条 14.判断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③从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个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④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5.已知:如图11所示,直线AB 、CD 相交于O ,OD 平分∠BOE ,∠AOC=42°,则∠AOE
的度数为( )
(A )126° (B )96° (C )102° (D )138° 16.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
(A ) 相交或垂直 (B )垂直或平行 (C )平行或相交 (D )不确定 17.如图12所示,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1l ∥2l 的是( )
(A )∠2=∠3 (B )∠1=∠3 (C )∠4+∠5=180° (D )∠2=∠4
(图9)
N
M
F
E D C
B
A
(图12)
2l
1l 5 4
3 2 1 (图11)
O E
D
C
B
A
B
(图10)
D
C
A
2
1
1
2
1
2
2
1 (图8)
D
C
B
A
4 3
2
1
(图13)
18.如图13所示,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数目有( )
①因为∠1=∠4,所以BC ∥AD . ②因为∠2=∠3,所以AB ∥CD .
③因为∠BCD +∠ADC=180°,所以AD ∥BC . ④因为∠1+∠2+∠C=180°,所以BC ∥AD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三、解答题(共46分)
19.(本题6分)如图,AB DC ∥,E 为BC 的中点. (1)过E 作EF AB ∥,EF 与AD 交于点F ; (2)EF 与DC 平行吗?为什么?
20.(本题6分)如图7,在表盘上请你画出时针与分针,使时针与分针恰好互相垂直,且
此时恰好为整点.
(1)此时表示的时间是_____点.
(2)一天24小时,时针与分针互相垂直_____次. 21.(本题8分)如图所示,当∠BED 与∠B ,∠D 满足 条件时,可以判断AB ∥CD .
(1)在“ ”上填上一个条件; (2)试说明你填写的条件的正确性.
22.(本题8分)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折出互相垂直的线,试试看!并与同伴讨论这种
折法的合理性.(图中,BM AM )
E D C B A
23.(本题8分)如图,如果CD AB ∥,CE AB ∥,那么C D E ,,三点是否共线?你
能说明理由吗?
24.(本题10分)(1)1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112+=个部分; (2)2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1124++=个部分; (3)3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_____个部分; (4)4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_____个部分; (5)n 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_____个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