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注释格式(供参考)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一、引言。
论文注释是学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内容,同时也可以为作者的观点提供支持和解释。
在学术写作中,注释的标准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使得注释内容更加清晰、规范。
本文将对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注释的标准格式。
1. 注释的位置,在论文中,注释通常是以数字形式出现在正文的上标或下标位置,以便读者能够方便地找到相应的注释内容。
2. 注释的内容,注释内容应该与正文相关,能够对正文内容进行解释、补充或引用其他文献。
注释内容应该简洁明了,不宜过长,避免出现冗长的注释内容,以免影响读者对正文内容的理解。
3. 注释的格式,在学术写作中,注释的格式通常采用脚注或尾注的形式。
脚注是出现在页面底部的注释,而尾注是出现在文章末尾的注释。
在注释格式上,需要遵循学术规范,包括字体、字号、间距等方面的要求。
4. 注释的标点,在注释内容中,需要注意标点的使用。
通常情况下,注释内容的句子末尾需要使用句号,如果注释内容是引用其他文献的内容,则需要在引用内容的末尾使用引号,并标明引用来源。
5. 注释的编号,在正文中出现的注释需要按照顺序进行编号,以便读者能够准确地找到相应的注释内容。
同时,需要注意在正文中使用注释编号时的格式要求,如上标或下标等。
6. 注释的引用,在注释内容中引用其他文献时,需要标明引用的来源,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以便读者能够查阅相关资料。
三、结论。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对于学术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在进行学术写作时,作者需要严格遵循注释的标准格式,确保注释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相信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从而在学术写作中更加规范地进行注释的编写和使用。
论文注释范例

论文注释范例篇一: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及脚注部分格式示例公共管理学院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及脚注部分格式示例参考文献和脚注的注释方法有各种版本,为本学院整体规范的的需要,现统一如下:说明:示例下面的附注是请各位老师和论文作者注意的地方。
一、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整体格式中文:五号字,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 10.5号字体(相当于五号字);1.25倍行距;顶格写,无首行缩进,也无左缩进;用“[1]”这种格式,序号后空一个字符;按照人名的字母顺序标注中文使用中文状态下标点符号,英文使用英文状态下标点符号,切忌混用。
15个(含15个)以上,其中至少3个英文参考文献。
(中英文参考文献需分别列出)下面分类列出各种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一)专著的著录格式[1] 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 张为民主编:《21世纪的国际商务》,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3] M· Skolink, Radar handbook, New York: McGraw-Hill Press, 1995, pp.26~28.[4] 布兰查德、费希尔:《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刘树成、沈利生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附注:专著的一般顺序为:作者名,书名,地址,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
1、页码不作要求,如果有的话也可以写上2、标点符号都按照以上示例;如果有两个作者以上的,作者之间用顿号;出版社和出版年份之间不加标点符号;作者名和地名后用冒号,其他中间一般用逗号,句末加句号;如果图书上只有主编人的,如第二个,需要在人名后加主编两字。
3、英文的作者名需要大写的字母要大写,作者后面用逗号,地址后面用冒号,书名用斜体并加粗;英文的就应该用英文格式的标点符号。
按照上面第三个参考文献的格式写。
4、如果为译著,请参照示例 [4] 格式调整。
(二)期刊的著录格式[5] 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海关监察系统的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引用 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

引用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1]2.1注释 Citations2.1.1夹注 In-text Citations转述、阐释、总结他人主要观点、引用某些引文或所依据的文献无须详细注释者,以夹注的形式随文在括号内注明。
夹注与“参考文献”结合,形成一种方便、快捷说明引用出处的注释形式。
夹注的构成形式有以下几种情况:1)来自英语文章、专著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格式:出版年份:页码例:Rees said, “As key aspects of …in the process” (1986:241), …2 ) 来自英语文章、专著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出现:格式:作者姓名,出版年份:页码例: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 is that language is “bound up with culture in multiple and complex ways”(Elli, 1968: 3).3 ) 来自英语文章、专著的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格式:出版年份:引文页码例:According to Alun Rees (1986:234)〔夹注直接放在被引者后面〕, thewriters focus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each individual learner brings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According to Alun Rees,the writers focus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each individual learner brings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1986:234). 出版年份:引文页码〔夹注也可以位于引语的最后〕4 ) 来自英语文章、专著的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提到:格式:作者姓名出版年份:引文页码例:It may be true that in the appreciation of medieval art the attitudeof the observer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Robertson, 1987: 136).5)来自汉语文章、专著,间接引用,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2]:格式:作者姓名拼音+夹注(出版年份:引文页码)例:Wang Datong (2019:111, 2019:191) believed that…;6)来自汉语的文章、专著,间接引用,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出现:格式:作者姓名拼音,出版年份:引文页码例: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se learners confuse the uses of passives and unaccusatives in their interlanguage (Wilson, 2019:211;Zhang Shan, 2019:19)7)引自互联网文献引用网络资料时如网页上标有页码,基本格式与上述同;如无页码,标段落(par 或pars)。
学术论文写作的注释规范

学术论文写作的注释规范学术论文的写作有许多种注释体例,各高校和学术刊物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但以下的注释体例是最为常用的标准体例,也很方便由此更改为其他注释体例。
(一)著作类:选择著作类书籍作为注释来源,需要注意作者的身份,是著作还是主编抑或是译著,注释方法有所不同。
1.著作书籍注释一般格式为:(作者)著:《(书名)》,(出版地点),(出版社全称)(出版年)(版本数),页码。
举例:孟勤国著:《物权二元结构论-中国物权制度的理论重构》,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三版,第34页。
2.编著类书籍一般格式为:(编者全名)主编:《(书名)》,(出版地点),(出版社全称)(出版年)(版本数),页码。
举例: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第345-348页。
3.译著类书籍的一般格式为:【(国别)】(作者全名)著:《(书名)》,(译者全名)译,(出版地点),(出版社全称)(出版年)(版本数),页码。
举例:【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著:《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二)论文类1.期刊论文一般格式为:(作者):《文章全名》,载《期刊全名》(刊发年份)(刊期),(页码)举例:马怀德:《公务法人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第23页。
2.集刊论文(即论文刊载于类似于书籍的刊物上)一般格式为:(作者):《文章全名》,载(编者全名)主编,《集刊全名》(卷数),出版社地区,出版社全名(出版年份),(页码)。
举例:梁凤云:《行政公产导论》,载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6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3.学位论文一般格式为:(作者):《论文全名》,学位论文通过高校全称(学位论文档次),论文发布时间,页码。
举例:徐艳荣:《公物初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第35页。
(三)其他注释类1.报纸文献一般格式:(作者):《文献全名》,载《报纸全称》(刊发时间),(版面)。
论文注释格式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5页。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1-12页。
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9页。 佚名:《晚清洋务运动事类汇钞五十七种》上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8年,第56页。
2.本规范仅列举英文文献的标注方式如下:
(1)专著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文献题名用斜体,出版地点后用英文冒号,其余各标注项目之间,用英文逗点隔开,下同。
示例:
Peter Brooks, Troubling Confessions: Speaking Guilt in Law and Litera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p.48.
2.手稿、档案文献
标注顺序:文献标题/文献形成时间/卷宗号或其他编号/藏所。
示例:
《傅良佐致国务院电》,1917年9月15日,北洋档案1011-596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党外人士座谈会记录》,1950年7月,李劼人档案,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档案室藏。
(四)转引文献
示例:
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247-266页。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9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25页。
唐振常:《师承与变法》,《识史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65页。
学术论文注释规范

学术论文注释规范一、文后参考文献及其随文夹注格式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末,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小圆点“.”结束。
引文的起止页码以随文以夹注的形式、用6号宋体标出,其格式为:[序号](p×)。
各类参考文献及其在正文中夹注的格式及示例如下:(一)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M].卷三.[4] 人事部一·叙人[A].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5] 皇甫湜. 皇甫持正文集[M]. 卷四.四部丛刊本.[6] 房玄龄等.晋书·司马彪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7] Chester. The Rise of British Industrial Society[M]. Longman, 1982.以例[6]、[7]为例,其随文夹注格式分别为:[6](p.4142.)、[7](p.289.)。
多次引用同一本书中的材料,随文夹注中一律采用第一次出现的序号。
例如:第一次引用[7]中材料时,夹注为“[7](p289)”;第二次引用[7]中材料时,夹注为“[7](p163)”。
多种材料说明一个问题,在随文夹注中则按次序列出,例:“[4](p×);[5](p×)”。
(二)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例:[8] 李醒民.哲学不是敲门砖和摇钱树[J].学术界,2000,(1).随文夹注格式:[8](p206)。
(三)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9] 王旭. 美国三大城市与美国现代区域经济结构[A]. 中国美国史研究学会. 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C].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随文夹注格式:[9](p183)。
学术论文注释规范

注释的格式(一)中文注释:1、当文章引用或借用的资料所在的著作第一次出现于注释中时,须将该书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一并注出。
(1)引用专著例: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2-74页。
说明:(a)作者姓名后面用冒号;著作名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后加逗号;出版地后用间隔号(中圆点);出版社名称后加逗号;出版年代后加“版”字,再加逗号;页码后用句号。
(b)著作者如系二人,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分隔,如:xxx、xxx;如系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如:xxx等。
(c)著作名如有副标题,则在书名号内以破折号将标题与副标题隔开。
如: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
(d)著作如系多卷本,须在书名号后面直接写出引用资料所在的卷数,再加句号。
如:徐民:《抗美援朝的历史回顾》上卷,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e)出版地应包括省、自治区及其下属的市名,直辖市只注市名,如:吉林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如出版社名称本身已含其中某一级地名,则可不必在出版地中重复注出,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不必注为江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不必注为北京.北京出版社。
(2)引用译著例: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杨国标、张儒林译,黄席群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7页。
说明:(a)作者姓名中除姓(family name)外,名与中间名(first name 和middle name)均可用缩写形式表示,如缩写,须用英文缩写符号(下圆点);如将姓名全部译出,则须在姓名之间加中文间隔符号(中圆点)。
(b)书名号后或多卷本著作卷次、册次后直接加圆括号,括号内注明中文译、校者姓名。
(3)引用编著例: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2018-2019】论文注释范例-word范文模板 (15页)

具体形式:
1.中文作品
(1)专著
作者:《书名》(卷或册或版次),出版社出版年,页码。
例如:
李琛:《论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X年版,第110页。 储怀植:《美国刑法》(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X年版,第90-97页。
刘军宁:《克林顿政府经济政策》,载《人民日报》1993年3月23日第6版。
(5)学位论文
作者:《论文名称》,学校系所和年份,页码。
例如:
王晶:《一般反避税条款之法律分析》,北京大学法学院201X年硕士论文,第19页。
(6)学术会论文
作者:《篇名》,主办单位,“学术会议名称”,时间。
例如:
王文宇:《台湾公司法之现况与前瞻》,韩忠谟教授法学基金会,“两岸公司法制学术研讨会”, 201X年7月。
作者与书名之间用逗号。书名和杂志名用斜体,作者名、文章名用正体。文章名、书名不加书名号),有些书稿中文章名加引号,也可以。(西文中不存在中文中的
顿号和书名号。)
? 注意注文中一些常用的外文惯用语意义和用法。其中的一些缩写词,注意不要漏
掉下脚点。 有些是拉丁文,一般用斜体。
例如:
(来自:WWw. : 论文注释范例 )
(3)注码的位置,应紧跟着要说明的词或句子。涉及引号时,如果引号里有句号,注码放在引号后;如果句号(或逗号)在引号外,注码放在引号和句号(或逗号)之间。
(4)正文中出现字数较多(例如100字以上)的引文,可以将引文部分缩排两格(右齐脚),并可使用楷体或仿体字予以区分。
(5)注释中重复引用文献、资料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论文注释格式
一、中文非连续出版物
(一)普通图书
(1)专著
标注顺序:责任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连续页码之间用连接线连接)。
例如:
[1]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2] 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5—26页。
外国人的中译本著作标注顺序:[国籍]/责任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例如:
[3] [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30—35页。
[4] 参见[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21页。
(2)专著中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析出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或篇名)/原文献责任者(与析出责任者同为一人的,可不写)/原文献题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例如:
[1] [荷]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王宁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47~266页。
[2] 范文澜:《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1页。
[3] 章太炎:《俱分进化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91页。
(二)古籍
(1)古代出版的古籍一般应标注朝代名/责任者/书名/卷次/版本,或责任者/篇名/书名/卷次/版本。
例如:
[1] (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弘明集》卷五,碛砂藏本。
[2] (宋)杨时:《陆少卿墓志铭》,《龟山集》卷三十四,《四库全书》本。
[3] (宋)王应麟:《考史》,《困学纪闻》卷十一,清嘉庆十八年扫叶山房刊本。
(2)现代出版的标点本或校注本古籍应标注责任者/篇名/书名/全集名/卷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例如:
[1] (清)钱大昕:《汉书王子侯误字》,《十驾斋养新余录》卷中,《钱大昕全集》第7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74页。
[2] (清)张廷玉,等:《明史·艺文志序》,《明史》卷九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44页。
(3)地方志前一般应标明编修或刊刻年代。
例如:
[1] (明)正德《建昌府志》卷十五,上海:上海古籍书店,据天一阁明正德刻本影印,1964年。
二、中文连续出版物
(一)期刊
标注顺序:责任者/篇名/期刊名(版别)/年期/页码。
例如:
[1] 李炳海:《〈离骚〉抒情主人公的配饰意象》,《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第94—99页。
(二)报纸
标注顺序:责任者/篇名/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面数。
例如:
[1] 邢宇浩:《文津阁〈四库全书〉刊行》,《光明日报》2005年12月23日,第1版。
[2] 孙钦善:《魏建功先生与古典文献学专业》,《中华读书报》2001年6月20日,第11版。
三、外文文献
略
四、参考文献及带有说明意思的注释体例
例如:
[1] 参见《上海总商会概况》,上海总商会1928年编印本。
[2] 参见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这些“读报诗”主要是有感而发的政论,如:“遍找全球侵略者,仅余此地一孤家。
”“人人尽说西方好,独惜神州出蠢虫。
”“新闻多多寻常出,独有今年出得殊。
”主题与同时期写作且公开发表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卜算子·咏梅》、《七律·冬云》等一致,但情露意粗,毛本人不愿正式公开发表。
五、电子文献
除注明上述要求的各项内容外,还应加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例如:
[1] 王建辉:《出版业的文化诉求:呼唤编辑大师》,《编辑之友》2007年第4期。
[2008年9月29日] .
[2] 聂震宁:《文化软实力与文化硬实力》。
[2008年10月14日] .
六、专利文献
略
七、转引文献及其他注意事项
凡引文不是出自原文献,或找不到原文献而是通过他人论著转引,均须注明转引出处,不能把转引文献当作原始文献来引用。
例如:
[1] 《中国古籍善本书总目》收录善本标准,转引自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第2版,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第289—290页。
凡只通过中文译文来引用的外文文献,须注明中文译文的出处,不得直接注明引自外文文献。
[2] 丁韪良:《古代中国的外交》,转引自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二部《帝国与国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第711—7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