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在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式题。
(3)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熟练地计算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口算。
(直接指名口答)1/3+1/32/5+1/53/7+4/72/11+5/116/7-5/73/4-1/45/9-1/97/12-1/27/8+1/82/3-1/39/10-3/105/6+1/62、以上面题中的算式为例说说算理和计算方法。
2/11+5/11表示()个1/11加上()个1/11,一共是()个1/11,就是()。
5/9-1/9表示()个1/9减去()个1/9,还剩下()个1/9,就是()。
3/7+4/7表示3个()加上4个(),一共是7个(),就是()。
9/10-3/10表示9个()减去3个(),还有6个(),就是()。
二、设疑引入,探究新知1、设疑:我们已经理解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也已掌握了计算方法,假如我们再增加一个数的话,你会计算吗?我们在刚才的口算题中任选一题增加一个分母原来分数相同的.分数编成连加或连减,并试着算算看。
2、学生编题,尝试计算。
(1)学生任选题目尝试编题计算。
(2)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教师要注意学生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一是逐个计算;二是同时计算。
(3)反馈典型题目,指名扮演,并说说算理和方法。
(4)师生共同商定书写格式。
说教学过程备注3、练习:13/15+4/15+7/158/11-3/11-5/11(2)讨论:分子是0的分数应等于多少?4、小结: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算理和方法。
三、巩固练习1、练习。
1/6+2/6+3/69/10+3/10+7/1016/17-5/17-11/177/8-3/8-1/8(1)学生独立计算;(2)说说算理和计算方法,议议对结果的处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做一做及练习中的1、2题是分别练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第3题 进行混合练习,主要是强化计算结果的,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题 目要求先计算再根据要求填方框,以加深学生对约分的认识。第4题是应 用题,选择了学生喜欢的兴趣小组为内容,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题 能力。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的神秘感有了更强的好奇 心。因此,结合分数加减的学习内容适当补充一些数学史料,可使学生 的好奇转化为探究欲,促其学习数学兴趣的提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探 பைடு நூலகம்习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学过一些简单的(分母不超过10)的同分 母分数的加减法,有一定基础。本册第四单元,又系统学习了分数的意 义和性质,帮助学生归纳小结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旨在 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做铺垫,同时也扩大加、减法的运算范围。
三、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掌握同分母分 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有关的练习。 2、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 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 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 级下册的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课时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 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 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境导入 演示情境:今天是小红的生日,妈妈为她准备了一个大蛋糕。爸爸将这 块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小红吃了其中4块,爸爸吃了其中3块,妈妈吃了 其中1块。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分数知识来表达题意。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小数加、减法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三年级上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学情分析相对整数加、减法运算而言,学生对分数加、减法运算的理解比较困难,但是学生对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有一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制定以下学习目标:1、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及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五、教法学法本节课我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运用迁移法让学生由整数加、减法的含义迁移到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并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流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一)铺垫孕伏利用课件出示分数,请同学说说它的分数单位和分数单位的个数,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找到新知的“生长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新课的进行做好准备。
(二)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导入新知教学中我创设学生熟悉的过生日吃蛋糕的情境,给出信息小红将生日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吃了其中3块,妈妈吃了其中1块。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分数知识来表达题意。
并自己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这样从身边的情境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
同时又运用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复习旧识,为知识迅速迁移做好准备。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6篇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6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1】【教材分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相关学问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例题,另一部分是做一做及练习。
教材首先安排了一组有关分数单位的复习题,为帮忙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做好预备,然后通过三个例题来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例1是加法应用题,例2是减法应用题,例3是着重为说明计算结果而编排的。
做一做及练习中的1、2题是分别练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
第3题进行混合练习,主要是强化计算结果的,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题目要求先计算再依据要求填方框,以加深学生对约分的认识。
第4题是应用题,选择了学生喜爱的兴趣小组为内容,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教学目标】(一)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把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熟练正确的进行计算;(二) 利用所学的学问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培养学生学问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三)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究,增加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念。
【教学重点】(一)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用具】课件、小黑板。
【教学设想】依据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我作如下的初步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用“吃蛋糕”这个现实情景引入学习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对新学问的探究中来。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我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努力给学生供应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利用学生熟悉的吃蛋糕这个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提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阅历探究计算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补充、完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理解同分母分数的概念,并能够通过示例理解分子相加/分子相减的操作;2.能够灵活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则,进行计算,并写出计算步骤;3.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性和计算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同分母分数的概念和规则;2.分子相加/分子相减的操作步骤;3.灵活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内容1. 同分母分数的概念同分母分数是指分母相同的分数。
例如,$\\frac{1}{4}$、$\\frac{3}{4}$、$\\frac{5}{4}$等都是同分母分数。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就是指分母相同的分数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
2. 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规则很简单:直接将分子相加,分母保持不变。
例如,计算 $\\frac{3}{4} + \\frac{5}{4}$,由于分母相同,直接将分子相加得到 $\\frac{3+5}{4} = \\frac{8}{4}$。
最后,化简得到 $\\frac{8}{4}$,即 $\\frac{2}{1}$。
同样地,计算 $\\frac{1}{3} + \\frac{2}{3}$,由于分母相同,直接将分子相加得到 $\\frac{1+2}{3} = \\frac{3}{3}$。
最后,化简得到 $\\frac{3}{3}$,即 $\\frac{1}{1}$。
3. 同分母分数的减法同分母分数的减法规则也很简单:直接将分子相减,分母保持不变。
例如,计算 $\\frac{5}{6} - \\frac{2}{6}$,由于分母相同,直接将分子相减得到 $\\frac{5-2}{6} = \\frac{3}{6}$。
最后,化简得到 $\\frac{3}{6}$,即 $\\frac{1}{2}$。
同样地,计算 $\\frac{3}{5} - \\frac{1}{5}$,由于分母相同,直接将分子相减得到 $\\frac{3-1}{5} = \\frac{2}{5}$。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通用8篇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通用8篇教案的准备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精确把握教学进度,避免知识点讲解的遗漏,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案中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和任务,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通用8篇,感谢您的参阅。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一张长方形白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图书馆购买了一批新图书,其中童话书有3/8,故事书有1/8、童话书和故事书一共占这批图书的几分之几?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结果要注意什么?2、我们已经学会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在此基础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1)出示例1、(2)要求种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实际是求什么?(3)怎样列式呢?(4)这道题的算式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分母不同,异分母分数相加)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法。
(5)取出长方形白纸,表示试验田,你能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涂色表示1/2和1/4吗?说说你是怎么折的?你能根据折的情况说说1/2与1/4相加的和是多少吗?你是怎样看出1/2+1/4的得数是3/4的?把涂色部分看作3/4时,原来的1/2看作了几分之几?(6)想一想,计算1/2+1/4时,我们要先做什么?小组内互相说说。
(通分)通分的目的是什么?(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指出:在计算1/2+1/4时,要先把1/2和1/4通分把它转化成同分母分数。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教案8篇

一份详细的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教学创意,使课堂更加有趣和生动,教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从1里减去一个或几个真分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的验算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掌握从1里减去一个或几个真分数的算理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备注一、基本训练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10;1=12/();1=20/()1=()/8=11/()=()/100=()/()2、说说下列各题中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并解释分数的意义:(1)一堆货物,已经运走5/8。
(2)在一块稻田里插秧,第一天插了全部的11/20。
(3)一批沙子,砌墙用去全部的1/4,修操场用去全部的2/5。
填沙坑用去全部的1/10。
[第(1)、(2)题指名答,第(3)题同桌交流再反馈]二、引导探究,掌握新知1、以上面2中的第一小题为例,请学生补问题,并尝试列式计算。
(1)一堆货物,已经运走5/8。
------?(2)学生补上问题,尝试列式计算。
(3)反馈思考过程。
(4)教师点拨强调:在18这个算式的计算过程中为什么要把“1”看作8/8,并用圆形纸片演示算理。
(5)设问:你有什么办法检验这个结果是否正确?(6)学生尝试验算,并谈谈方法。
(7)专项练习。
131716110说说把“1”看作积分知己。
2、探究连减:把上面2中的第二、三题补上“求剩余”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1)学生常识列式计算。
(2)反馈方法。
第二题:1-+7/2020或1-(7/20+11/20)第三题:1―1/4―2/5―1/10或1―(1/4+2/5+1/10)教学过程备注(3)质疑:为什么把第二题中的“1”看成20/20,而不把第三题中的“1”看作4/4、5/5或10/10而要看作20/20?(4)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6篇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6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运用知识的迁移,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能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3、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理解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算理,掌握算法。
1、我们学过哪些数的加减法运算?生:整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加减法。
(老师可以补充并揭示课题:其实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在三年级已学过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加减。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明确学习方向。
尽快切入主题。
2、你还记得怎么算吗?生:记得3、板书:562+34 0.56-0.32师:在本子上做做看,并想一想你为什么这么做?4、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2+4=6 6+3=9 5照抄为什么不把2和3加?生:因为2在个位,3在十位。
2+4也就是2个一+4个一=6个一,6个十+3个十=9个十(板书如下:)2个一+4个一=6个一 6个0.01-2个0.01=4个0.016个十+3个十=9个十 5个0.1-3个0.1=4个0.1仔细观察,它们在算法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在计算的过程中什么没变?【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利于迁移。
5、回顾一下你是怎么算的?(等待沉默)把你的思考过程表示出来,当然也可以选择画图等。
A、(1)图-----用分数的意义解释;(学生都习惯用两个图表示,可否在课前渗透。
如何渗透。
)(2)用文字描述。
(3)口头表达:用分数单位来解释。
(提示:没画图但照样能说明白的请举手)(4)师:结合图来沟通两种看似不同的方法:刚才两位同学都讲得很好,其实1份就是1个,3份就是3个,1个加3个就是4个。
(是否需要重复)(板书)B、(1)图-----用分数的意义解释;(2)没有同学能用分数单位去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黄振安,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我说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 说教材。
2 说教法、说学法。
3 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连加、连减三个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上进行教学的。
并为下一节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最好铺垫。
1 教学目标
明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设计,关系到学生发展的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预设教学目标时,要力求准确。
并依据新课程的要求,本节课我确定以下几个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熟练正确的进行计算。
2)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学会条理的处理生
活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并能够正确计算。
3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4准备教具:三角板、圆规、纸张。
二说教法、学法
1、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要学习者,为能够让学生更加方便的接受知识,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
接受知识,从而使学生提高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学习的基础上,本节课我会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与交流,归纳与总结的学习方法,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先学意义,后总结计算方法。
之所以这样处理,是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出发,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能根据分数单位进行口算,完全让学生自主探究,使其经历一个口算、比较、交流、概括、验证这样一个全过程。
尽量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同时也努力使学生保持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
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
再讲新课前和学生一起复习什么是分数、分数的意义。
首先板书出示分数,你能说说它的分数单位吗?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怎样表示?为下面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做好铺垫。
(二 ) 学习同分母分数加法 设置情境、激情引入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生日时妈妈有买蛋糕帮你庆祝吗?在切蛋糕时,为了每个人得到的蛋糕较公平,妈妈就把蛋糕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3份,妈妈吃了1份,同学们你们有遇过类似这种情况吗?从中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请同学们思考? 同学一说:爸爸和妈妈共吃了4份蛋糕。
同学二说:爸爸和妈妈吃了4份蛋糕,那么就还剩下4份蛋糕。
同学三说:爸爸吃了83的蛋糕,妈妈吃了8
1的蛋糕。
2 共同探讨:爸爸吃了8
3的蛋糕,妈妈吃了8
1蛋糕,那么爸爸和妈妈共吃了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接下来让同学列出算式:8
3
+8
1
3 推到过程:那么怎么计算出结果呢?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从分数
表示的意义知:81表示1个81,83表示3个81,从而就有一个1个8
1加
3个81就是4个81也就是8
4
(板书)
4明确计算方法:板书得出81+83=8
31 =84
用图形表示结果,使学生清楚的看到84就是2
1
,由此引出结果的表达
要求: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并在上面的算式后面补上=2
1。
5归纳: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板书得出) 6巩固练习
=+5152 =+8587 =+121125 =+10
1
103 通过学生自主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理解,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分,是真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
(三)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 1共同探讨
在学习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基础上,把全班同学分成以四个人为小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怎么解决例2的问题。
2列算式
经过讨论之后,让学生写出算式 =-4
143 3推导过程
板书:4
14
3-表示3个4
1减去1个4
1,于是结果为2个4
1,也是4
2,由于不是最简分数,还要进一步化简,化简为2
1
4明确计算方法
2
1424134143==-=- 5归纳
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
6巩固练习
=-6165 =-8183 =-7276 =-14
5149 设计这样的题目,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同
分母分数减法的理解,强化学生对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简。
四小结本节课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五布置作业
课本106页第3题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请各位老师同和学给予指导与建议,谢谢!!
09数教一班黄振安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