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疤痕的偏方

合集下载

中医美容古方修复疤痕

中医美容古方修复疤痕

中医美容古方修复疤痕疤痕是皮肤受损后愈合过程中形成的,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引起不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在中医美容中,有许多古方被广泛应用于疤痕修复,它们凭借其卓越的疗效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认可。

一、祛瘀活血类古方1. 丹参酒洗剂:将适量的丹参研磨成细末,加入优质白酒中浸泡15天,经过滤后即可使用。

使用时,取适量洗剂涂抹于疤痕处,轻柔按摩片刻后用清水洗净。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能够促进疤痕处血液循环,加速瘢痕蛋白的自由浸润和排泄,从而改善疤痕的质地和颜色。

2. 三黄片:取黄柏、黄连、黄芩各等份,研磨成粉末,加少量蜂蜜调成糊状。

用纱布蘸取糊状物,贴在疤痕处,每日更换数次。

这些黄色中药均具有消炎、抑菌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疤痕红肿,并促进皮肤再生。

二、滋养肌肤类古方1. 枸杞面膜:取适量的枸杞煮熟捣碎,加入适量蜂蜜和面粉调成糊状。

将面膜均匀敷于疤痕处,放置15-20分钟后用温水清洗。

枸杞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修复受损组织,使疤痕逐渐平坦。

2. 玫瑰胶补水霜:将新鲜的玫瑰花瓣捣烂或使用市售的玫瑰精华油,加入适量芦荟胶搅拌均匀。

每天早晚洁肤后涂抹于疤痕处,稍加按摩至吸收即可。

玫瑰具有保湿和滋养肌肤的功效,能够有效改善疤痕的干燥和粗糙问题。

三、推拿按摩类古方1. 疤痕推拿:每天使用温水清洁疤痕处后,将适量维生素E油涂抹于疤痕处,轻轻按摩数分钟。

然后用手指从疤痕中心向四周逐渐加大力度推动,直到感觉局部皮肤微痛为止。

这一推拿按摩方法能够促进瘢痕的营养供应和新陈代谢,改善疤痕组织的质地和颜色。

2. 盐渍按摩:取一小勺食盐,加入适量温水溶解,用棉花球蘸取温盐水涂抹在疤痕处,轻轻按摩2-3分钟。

盐渍按摩可起到去除疤痕角质以及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帮助疤痕更快地修复。

以上介绍的古方是中医美容中常用的修复疤痕的方法,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古方前请先咨询医生或中医美容师,确保没有对药物成分的过敏反应。

中药治疗疤痕的偏方

中药治疗疤痕的偏方
舅舅是皮肤科的老中医,因为一个同学长疤痕疙瘩,求治多方无效。想到了用中医方法祛疤,
于是我找到舅舅,想了解一下中医方法怎么治。舅舅给我们分析得很详细。他说,中医强调
治病必须审证求因,认为瘢痕疙瘩病变虽在体表,但根在体内,强调通过内服中药调理机体
阴阳以治其本,中医的内治法主要有三:其一、内服防风、荆芥、丹参、白鲜皮等的“清热
的抗凝血药物.还有硅类防止纤维增生.所以治疗疤痕,中西医大部分还是共通的,就是抗凝,
抗氧化,防止纤维过度生长.个人认为,喝这个药的最好时机就是疤痕已经长稳固,而正在慢
慢改建成与周围组织相似的过程中.而不再有变化的旧疤痕,效果不会很明显,细胞的改建活
动已经不太活跃了.
7五灵脂丸:组成:五灵脂1500克。功效:活血破淤,软坚化滞。主治:瘢痕疙瘩。用法:
六:瘢痕疙瘩
25乳香,没药各35克,血余45克--人发,消瘀,止血,利小便。功效:提脓拔毒,消肿软
坚。主治:疖肿、毛囊炎,瘢痕疙瘩、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麻油6000毫升入大锅内,加
入(1)部分各药,熬枯去渣,再用强火熬至滴水成珠,离火,投入章丹(冬天约25000克,夏
天约3000克用铁棒急调,油渐变成黑色,最后将冷凝时加入(2)药末,调和成膏。用厚纸摊
18、去除瘢痕。用鸡蛋五、七枚煮熟。取黄炒黑,一天涂三次,直至瘢痕消灭。
19、消灭瘢痕。用鹰屎二两、僵蚕一两半,共研为末,调蜜敷涂。又方:用鹰屎、白附子各
一两,共研为末,调醋敷含。一天三、五次,痕灭为止。
20、身上瘢痕的祛除法。用黄矾(烧令汁尽)、胡粉(炒黄)各八分,研细,加猪油,共捣成泥。
先以粗布擦瘢,感到疼痛时,把药涂上,涂药五次以后,再用老鹰粪、燕窠草烧祳灰等分,
15g,白蒺藜10g,白僵蚕10g,共研细末,每次6g,蜂蜜调服4次),其药物直接作用于创

中药去瘢痕

中药去瘢痕

中药去瘢痕?中药去瘢痕1、用三七粉加醋治疗疤痕疙瘩的偏方后,抱着试度看的心情,先用家中的香醋加三七粉上了几天,没有什么感觉,又买了一并陈醋,将三七粉调成糊状,上药二周后,就见疤痕疙瘩上出现许多向针眼似的小孔,从里边流黄水,但上药时感到疼痛难忍,这时我想到上网查查,看到这个贴子说要用米醋加三七粉,于是又买了一并九度的白色米醋,续继上药,由于洗澡使疤痕疙瘩创面受到感染,化脓了,我又用盐水将脓洗去,将三七粉直接涂在创面上,数日结茄。

末感染的疤痕休明显扁平,颜色也明显变浅了。

我要告诉大家,要有信心,坚持上药一定会好的。

2、用防风、丹参、丹皮、石膏、三七粉等重要制成水剂、擦剂、町剂、散剂、软膏等不同剂型外用药,直接作用于瘢痕疙瘩的表面。

以软化瘢痕疙瘩,缓解、消除瘙痒、疼痛,使瘢痕结缔组织崩解,从而一直瘢痕疙瘩的增生、蔓延。

3、因瘢痕多见于局部,故外治法更为常用。

刘氏采用复方艾叶煎浸洗及丁艾油外涂方法,对减轻瘢痕增生,止痒止痛具有较好疗效。

(复方艾叶煎由艾叶15g,老松皮30g,威灵仙15g,红花10g,煎汤3000ml。

丁艾油:艾叶30g,丁香50g,红花20g,冰片6g,前两味水煎至1000ml后蒸馏提取挥发油300ml;红花用70%乙醇100ml浸泡、渗滤;冰片溶于醇液;三者按1∶1∶1混合而成)。

4、丹参除瘢痕:唐代孙思邀的《千金要方》中,记载有一贴奇秒的“灭瘢方”,仅由丹参、羊脂二味药物组成。

中医认为瘢痕的产生,主要是气血不和、气滞血瘀,风热毒气残留所致。

丹参能宣通运行,活血化瘀,所以能够获得良好效果。

瘢痕疙瘩属结缔组织增生,为烧烫伤、手术及外伤后常见的后遗症,不仅影响患者外表美观,严重的还可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近年来经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丹参注射液外治瘢痕疙瘩,同样可取得较好效果。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方法:将脱脂棉球或纱布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浸透,而后平敷于皮损处,直到药液自然干透为止,每日外敷2叫次,1个月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

中医中药治疗疤痕

中医中药治疗疤痕

中医中药治疗疤痕中医中药治疗疤痕方中医中药民间治疗疤痕的偏方疤痕疙瘩秘方:1.生肌化瘀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2 g,川芎12 g。

(生肌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

化瘀方: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 2 g,川芎12 g),这个方效果最好,里面的葯物也比较常见,所以值得推荐.川芎,丹参是个不错的葯物,这两味中葯的提取物,在心血管科室里面使用率很高,如果硬是要用西医化的理论解释,就是抗凝血和抗氧化.水蛭也是很强的抗凝血葯物,桃仁在抗凝和抗纤维化有不错的效果,共同作用,软化疤痕,防止纤维交连变硬.西医方面,外用的葯膏以肝素钠为代表,就是个典型的抗凝血葯物.还有硅类防止纤维增生.所以治疗疤痕,中西医大部分还是共通的,就是抗凝,抗氧化,防止纤维过度生长.个人认为,喝这个葯的最好时机就是疤痕已经长稳固,而正在慢慢改建成与周围组织相似的过程中.而不再有变化的旧疤痕,效果不会很明显,细胞的改建活动已经不太活跃了.2.五灵脂丸:组成:五灵脂1500克。

功效:活血破淤,软坚化滞。

主治:瘢痕疙瘩。

用法: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

每次半丸至一丸半,日2次,温开水送下。

3.瘢痕疙瘩:香附9克,柴胡9克,川芎9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穿山甲9克,夏枯草15克,梨树根45克。

功效:调和营卫,舒畅气血。

主治:瘢痕疙瘩,食道粘连,食道憩室。

用法:将穿山甲、梨树根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入余葯,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液混合。

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食道粘连者可日服3-5次4.中医强调通过内服中葯调理机体阴阳以治其本,中医的内治法主要有三:其一、内服防风、荆芥、丹参、白鲜皮等的“清热解毒、疏风散表、止痒法”;其二、内服党参、淮山葯、生地、熟地等的“养阴易气、养血润燥法”;其三、内服桃仁、藏红花、浙贝母、昆布等的“活血化淤、软坚散结法”。

祛疤痕中药外敷方,供大家参考。

祛疤痕中药外敷方,供大家参考。

祛疤痕中药外敷方,供大家参考。

【组方】:桔梗30克、土大黄30克
【适应症】:外伤留下的疤痕、青春痘遗留的疤痕等。

【用法】:以上两种中医煎水,坚持每日涂擦患部。

数十日后,瘢痕就会逐渐消退,恢复正常皮肤。

【医理】:桔梗归肺经,为舟楫(船和桨,一个是动力、一个是可漂浮向上)之药,往外宣通,往上面走。

土大黄归大肠,往下走,既能活血化瘀,也能清热解毒。

土大黄的泻下作用比大黄还要强,它们对瘢痕都有活化修复作用。

皮肤上会有瘢痕,就是因为皮肤表面那些败浊之物,外不能发散于上,内不能沉降于下。

这些瘢痕就是一团垃圾,你要把它们代谢走,就要靠脏腑气机的升降运动。

瘢痕在皮肤上留着不去,是因为它不升也不降,经过桔梗一升,土大黄一降,桔梗一透发,土大黄一疏通,那力量就相当大了。

这小方里面,原来也蕴含着巨大的升降道理,治疗这个小皮肤病,用的是这个升降道理,治疗大病,还是用这个升降道理。

中药美容淡化疤痕的好方法

中药美容淡化疤痕的好方法

中药美容淡化疤痕的好方法随着人们对美容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改善皮肤问题,尤其是那些影响美观的疤痕。

而传统中药作为一种古老却有效的治疗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用于美容。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药美容淡化疤痕的好方法,帮助您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

一、芦荟薄荷消炎净化法芦荟和薄荷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消炎、净化的功效。

将新鲜的芦荟叶切开,取出其中的黄色凝胶,再将薄荷叶捣碎,与芦荟凝胶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面膜。

然后把面膜均匀地涂抹在疤痕部位,轻轻按摩数分钟,10-15分钟后用温水洗净。

坚持每周使用2-3次,能够有效淡化疤痕,使皮肤更加光滑和亮丽。

二、红花消炎淡化法红花是一种常用草药,具有消炎和疏通经络的作用。

将适量的红花加入适量的开水中,煮沸后冷却成温水,用红花温水轻轻洗患处,每天两次。

红花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淡化疤痕,减少疤痕的粗糙感,使其逐渐褪去。

三、蜂蜜熏蒸疗法蜂蜜具有保湿、营养和抗菌作用,能够促进皮肤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将适量的蜂蜜融化后涂抹在疤痕处,然后用热毛巾盖住,进行蜂蜜熏蒸。

每次持续5-10分钟,每天重复2-3次。

蜂蜜的温暖和滋养有助于软化疤痕组织,并帮助皮肤恢复弹性和光泽。

四、决明子排毒疗法决明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排毒和淡化疤痕的功效。

将适量的决明子加水煎煮,然后将煮出的汁液涂抹在疤痕处,轻轻按摩至吸收。

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使用数周。

决明子可以加快新陈代谢,减少色素沉淀,淡化疤痕,恢复肌肤的健康状态。

五、参茸祛疤疗法人参和鹿茸是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中药材,也是淡化疤痕的好助手。

将适量的人参和鹿茸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匀,然后涂抹在疤痕处,按摩至吸收。

每天使用数次,可以改善疤痕组织的营养供给,促进细胞再生,从而显著淡化疤痕。

总结起来,中药美容淡化疤痕的好方法有芦荟薄荷消炎净化法、红花消炎淡化法、蜂蜜熏蒸疗法、决明子排毒疗法和参茸祛疤疗法。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但都能有效减轻疤痕的颜色和纹理,提升皮肤质量,使其更加光滑和有弹性。

疤痕秘方疤痕一抹灵

疤痕秘方疤痕一抹灵

疤痕秘方疤痕一抹灵
疤痕秘方--疤痕一抹灵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生之中难免有磕磕碰碰,留下的疤痕,很影响美观,如果在重要部位对象可能都找不到。

本人有一治疗疤痕特效秘方,疗效极好,一直视为珍宝。

〖中医中药〗
乌梅30克五倍子25克威灵仙25 克蜈蚣3条莪术15克冰片5克。

〖制作方法〗
将上述药物共研细粉,备用。

〖偏方主治〗
各种疤痕
〖偏方用法〗
取药粉适量,用白醋调成膏状涂抹于患处,胶布固定一天换药一次。

〖方解〗
方中乌梅善于溶解一切皮肤赘生物,对于增生性疤痕十分合拍。

乌梅味酸,有收敛之性,外用可以收敛皮肤,又可以治疗浅表性疤痕。

此一味药同时可以治疗两种疤痕,可谓是一箭双雕!故用以为君药。

五倍子尤善收敛,专门针对浅表性疤痕。

威灵仙众所周知可以软化骨刺,殊不知其软化增生的疤痕也是一绝。

两味药各有专攻,加强君药的作用,如同皇帝的左膀右臂,故为臣药。

蜈蚣通络散结、莪术软坚化瘀,冰片渗透皮肤,此三味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修复,共为佐药。

醋,它的软化作用非同一般,另外醋味道是酸的,亦有收敛之性,另外醋还有美白皮肤的作用,故为使药。

诸药合用则疤痕可消,皮肤得健。

注:本方疗效奇特,制作简单,药材便宜,一般中药店均可买到,适合普及,推广。

〖中医秘方〗祛除疤痕我有妙方

〖中医秘方〗祛除疤痕我有妙方
冰片分别研成细末再用砂锅盛黑醋熬开30分钟加入蜂蜜煮沸腾然后用五倍子粉慢慢撒入边撒过按同一方向搅拌撒完后即改用小火熬成膏
〖中医秘方〗祛除疤痕我有妙方
【中医秘方】祛除疤痕?我有妙方【配方】:取老黑醋250毫升,五倍子87克,蜈蚣1条,蜂蜜20毫升,冰片0.3克。【制法】:先将五倍子、蜈蚣、
冰片分别研成细末,再用砂锅撒入,边撒过按同一方向搅拌,撒完后即改用小火熬成膏
状离火,最后再加入蜈蚣粉和冰片搅匀即成。【用法】:外涂此膏,每天1次【来源】:转自?神仙一笑【中药佳方】汪汪汪汪汪无无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了一些中药治疗疤痕的偏方,有需要的朋友进来看看2009-04-14 上午 10:41下面是找的药方,用前先咨询一下中医1夏氏遵前人观点主张瘢痕主要为淤血阻滞,治以水蛭活血汤:水蛭9g~15g,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三棱、莪术、伸筋草、炙山甲、威灵仙,病在上肢加桑枝、桂枝,病在下肢加川牛膝、麻木加全蝎、蜈蚣、并强调加水蛭为方中主药,缺之难以获效2史氏等对瘢痕进行辨证分型,分为实热型、虚实错杂型、溃脓型、并自拟“消积排通汤”消积排浊,药用白芷、甲珠、雷丸、寸冬、元胡、桃仁、红花、榔片、荆芥等。

3赵氏以内服消瘢汤(丹参30g~60g,陈皮、半夏、炙山甲、皂角刺、白芥子各10g、川芎、红花、羌活、独活各20g,,蔓荆子、苍耳子各6g)加减,共治疗9例,治愈5例,显效3例,有效1例。

4史氏等对瘢痕的发病机理提出“实证是基本,虚证是其标”的新理论,运用消积排通汤(白芷、甲珠、延胡索、桃仁、红花、荆芥等)内服,5刘氏认为本病治疗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散结消瘢,方选《医宗金鉴》凉血四物汤加味:当归、生地、赤芍、金银花、川芎、红花、陈皮、赤苓、黄芩、丹皮、三棱、莪术、大黄、桔梗、甘草。

6 生肌化瘀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2 g,川芎12 g。

(生肌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

化瘀方: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 2 g,川芎12 g),这个实验里面的化淤方效果最好,里面的药物也比较常见,所以值得推荐.川芎,我自己买了一些,准备做实验用.丹参是个不错的药物,这两味中药的提取物,在心血管科室里面使用率很高,如果硬是要用西医化的理论解释,就是抗凝血和抗氧化.水蛭也是很强的抗凝血药物,桃仁在抗凝和抗纤维化有不错的效果,共同作用,软化疤痕,防止纤维交连变硬.西医方面,外用的药膏以肝素钠为代表,就是个典型的抗凝血药物.还有硅类防止纤维增生.所以治疗疤痕,中西医大部分还是共通的,就是抗凝,抗氧化,防止纤维过度生长.个人认为,喝这个药的最好时机就是疤痕已经长稳固,而正在慢慢改建成与周围组织相似的过程中.而不再有变化的旧疤痕,效果不会很明显,细胞的改建活动已经不太活跃了.7五灵脂丸:组成:五灵脂1500克。

功效:活血破淤,软坚化滞。

主治:瘢痕疙瘩。

用法: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

每次半丸至一丸半,日2次,温开水送下。

8茄子消瘢剂: 颜面或身体受伤青肿,可用老黄茄子极大者,切片如一指厚,新瓦焙研为未。

欲卧时温酒调服7.5克。

古人称应用此方,“一夜消尽且无痕迹”。

出处:《胜金方》9瘢痕疙瘩:香附9克,柴胡9克,川芎9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穿山甲9克,夏枯草15克,梨树根45克。

功效:调和营卫,舒畅气血。

主治:瘢痕疙瘩,食道粘连,食道憩室。

用法:将穿山甲、梨树根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入余药,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液混合。

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食道粘连者可日服3-5次10防风、荆芥、丹参、白鲜皮;党参、淮山药、生地、熟地;桃仁、藏红花、浙贝母、昆布. 舅舅是皮肤科的老中医,因为一个同学长疤痕疙瘩,求治多方无效。

想到了用中医方法祛疤,于是我找到舅舅,想了解一下中医方法怎么治。

舅舅给我们分析得很详细。

他说,中医强调治病必须审证求因,认为瘢痕疙瘩病变虽在体表,但根在体内,强调通过内服中药调理机体阴阳以治其本,中医的内治法主要有三:其一、内服防风、荆芥、丹参、白鲜皮等的“清热解毒、疏风散表、止痒法”;其二、内服党参、淮山药、生地、熟地等的“养阴易气、养血润燥法”;其三、内服桃仁、藏红花、浙贝母、昆布等的“活血化淤、软坚散结法”。

中医治病不仅强调治本,也重视治标,1用三七粉加醋治疗疤痕疙瘩的偏方后,抱着试度看的心情,先用家中的香醋加三七粉上了几天,没有什么感觉,又买了一并陈醋,将三七粉调成糊状,上药二周后,就见疤痕疙瘩上出现许多向针眼似的小孔,从里边流黄水,但上药时感到疼痛难忍,这时我想到上网查查,看到这个贴子说要用米醋加三七粉,于是又买了一并九度的白色米醋,续继上药,由于洗澡使疤痕疙瘩创面受到感染,化脓了,我又用盐水将脓洗去,将三七粉直接涂在创面上,数日结茄。

末感染的疤痕休明显扁平,颜色也明显变浅了。

我要告诉大家,要有信心,坚持上药一定会好的。

2用防风、丹参、丹皮、石膏、三七粉等重要制成水剂、擦剂、町剂、散剂、软膏等不同剂型外用药,直接作用于瘢痕疙瘩的表面。

以软化瘢痕疙瘩,缓解、消除瘙痒、疼痛,使瘢痕结缔组织崩解,从而一直瘢痕疙瘩的增生、蔓延。

3因瘢痕多见于局部,故外治法更为常用。

刘氏采用复方艾叶煎浸洗及丁艾油外涂方法,对减轻瘢痕增生,止痒止痛具有较好疗效。

(复方艾叶煎由艾叶15g,老松皮30g,威灵仙15g,红花10g,煎汤3000ml。

丁艾油:艾叶30g,丁香50g,红花20g,冰片6g,前两味水煎至1000ml后蒸馏提取挥发油300ml;红花用70%乙醇100ml浸泡、渗滤;冰片溶于醇液;三者按1∶1∶1混合而成)。

4丹参除瘢痕:唐代孙思邀的《千金要方》中,记载有一贴奇秒的“灭瘢方”,仅由丹参、羊脂二味药物组成。

中医认为瘢痕的产生,主要是气血不和、气滞血瘀,风热毒气残留所致。

丹参能宣通运行,活血化瘀,所以能够获得良好效果。

瘢痕疙瘩属结缔组织增生,为烧烫伤、手术及外伤后常见的后遗症,不仅影响患者外表美观,严重的还可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近年来经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丹参注射液外治瘢痕疙瘩,同样可取得较好效果。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方法:将脱脂棉球或纱布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浸透,而后平敷于皮损处,直到药液自然干透为止,每日外敷2叫次,1个月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

此法简单有效,副作用少,病程越短,效果越好。

5应氏以五倍子100g,强的松,地卡因10g,氧化锌200g,羊毛脂40g,凡士林650g制成瘢痕止痒软化膏,局部外涂后以绷带或纱布包扎,外用弹力绷带加压缠绕治疗增生性瘢痕。

6张氏等选用软坚消瘢散配合器械扩张治疗食道、胃吻合口反复瘢痕狭窄,(药用:乌梅肉15g,白蒺藜10g,白僵蚕10g,共研细末,每次6g,蜂蜜调服4次),其药物直接作用于创面疗效满意。

7杨氏用五倍子50g、五灵脂(活血散瘀,炒炭止血)10g、紫草30g,乳香,没药各5g,蜈蚣20条浸泡于500g麻油中,5天后加温煎至焦黄,过滤,加入二甲基亚砜(消炎止痛,利尿,镇静)250g制成消痕油),用时外涂创面后加压包扎,总有效率为%。

该法以中西药物配合既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又有较强穿透力,从而促进瘢痕消退。

8胥氏用灭瘢膏作超声耦合剂,以超声透入法治疗瘢痕增生,(药用腊月羊脂100g,丹参80g,五倍子120g,蜈蚣30条,紫草60g,刺五加60g,先将羊脂熬油去渣,后将药投入,文火煎至质枯,滤净,自然凝结备用)。

此方法先以热效应使瘢痕组织的胶原纤维产生较大的延展性,再经超声的机械振荡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变软,使药物充分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

9张氏认为本病乃气血运行失畅所致,以乌梅50g,五倍子30g,蜈蚣5条,苦参30g,生地40g,其中蜈蚣、麝香研粉,余药加水泡10小时后煎汁500ml,加入食醋500ml,浓缩收膏成糊状,冷却后加粉外用。

10毛氏用积雪苷外涂、内服治疗瘢痕。

11史氏--甘芫粉(甘遂、芫花、白芷各等份)外敷治疗瘢痕,同时将瘢痕辨证分为三型:实热型、虚实错杂型、溃脓型、并加减用药,共治疗440例,总有效率%。

12赵氏以消瘢散(丹参、五倍子、苦参、昆布、海藻各30g,威灵仙、硫磺、海桐皮各15g,防风、蝉蜕各10g,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用于?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莪术各20g)敷贴瘢痕局部,配以热烘疗法,共治疗9例,治愈5例,显效3例,有效1例。

13黎氏等应用烧烫灵(白芷、紫草、冰片、旱莲草、大小蓟、茜草、明矾等组成)对大鼠深Ⅱ度、Ⅲ度烧伤进行了实验研究,病理结果显示烧烫灵组动物上皮修复良好,愈合完全。

赵氏运用湿润烧伤膏治疗了12例深度烧伤疮面,愈合后疮面肉眼所见均为软质平整光滑的上皮覆盖或软中带硬的平整疤痕。

光镜、电镜显示:表皮恢复正常,真皮层有毛细血管及纤维细胞,胶原纤维粗细一致,排列整齐。

运用中药提取成分进行瘢痕防治的研究有见报道.14丹芎瘢痕涂膜:[成份] 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山慈菇、五倍子、苦参、乳香(制)、没药(制)、冰片、甘草。

[性状] 本品为浅红棕色至红棕色粘稠状液体;气特异。

15手术后用防风、丹参、丹皮、石膏、三七粉.等重要制成水剂、擦剂、町剂、散剂、软膏等不同剂型外用药,直接作用于瘢痕疙瘩的表面。

以软化瘢痕疙瘩,缓解、消除瘙痒、疼痛,使瘢痕结缔组织崩解,从而一直瘢痕疙瘩的增生、蔓延。

16. 面上瘢痕。

用蒺藜子、山栀子各一合,共研为末。

加醋调匀。

夜涂脸上,清晨洗去。

17、身上瘢痕。

春夏用大麦麸,秋冬用小麦麸,筛粉,调油敷涂。

18、去除瘢痕。

用鸡蛋五、七枚煮熟。

取黄炒黑,一天涂三次,直至瘢痕消灭。

19、消灭瘢痕。

用鹰屎二两、僵蚕一两半,共研为末,调蜜敷涂。

又方:用鹰屎、白附子各一两,共研为末,调醋敷含。

一天三、五次,痕灭为止。

20、身上瘢痕的祛除法。

用黄矾(烧令汁尽)、胡粉(炒黄)各八分,研细,加猪油,共捣成泥。

先以粗布擦瘢,感到疼痛时,把药涂上,涂药五次以后,再用老鹰粪、燕窠草烧祳灰等分,加人乳调匀涂瘢。

皮肤能恢复正常。

21、汤火伤。

用粟米焦,投不中,澄取汁,浓煎如糖,频搽伤上,能止痛,灭瘢痕。

22、小儿烂疮。

用牛屎烧成灰封涂。

兼灭瘢痕。

23:手术后刀口疤痕,又疼又痒,瘢痕疙瘩是伤口愈合后皮肤凹凸不平,色淡红或暗红,质硬,痒痛,或无自觉症状,形状长圆不一,大小不等,中医称之为肉龟肿,螃蟹肿。

配方1:当归30克,猪脂(猪油)500克,白芷30克制法:将白芷,当归研为粗末,猪脂切成小丁,白酒50克剪十余沸,去渣储瓶备用。

用法:涂于斑痕处,每日5-10次。

此方祛风、行血、润肤、治疗瘢痕效果颇佳。

配方2:白蒺藜30克,山栀子30克,醋50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以醋调匀储瓶备用。

用法:每晚临睡前涂于患处,晨以温水洗去。

此方清热、解毒、散风行血、治疗瘢痕。

配方3:大黄,芒硝各等量,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用时取15-20克,加75%酒精调成糊状,敷伤口硬疼处,药敷厚约厘米,每次30分钟,并辅以红外线灯照射,日2次,一般需8-15次可痊愈。

注:本方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软坚散结,不仅消炎抗菌,抗感染,而且可促使硬结软化消散。

24.鸡蛋灭瘢痕方 :鸡子五七枚煮熟,取黄炒黑,拭涂,每日3次,久用瘢痕自灭。

六:瘢痕疙瘩25 乳香,没药各35克,血余45克--人发,消瘀,止血,利小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