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金融基础电子教案
大学教材金融基础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和金融市场的组成;2. 掌握货币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基本知识;3. 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
教学重点:1. 金融市场的组成;2. 金融机构的类型和职能;3. 金融工具的特点和分类。
教学难点:1. 金融市场的复杂性;2. 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3. 金融工具的风险与收益。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金融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金融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2. 引导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组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 金融市场的组成:- 货币市场: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市场;- 资本市场: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市场;- 金融市场工具:债券、股票、基金、保险等。
2. 金融机构的类型和职能:- 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 证券公司:证券承销、经纪、投资咨询等;- 保险公司:保险产品设计、保险理赔等;- 信托公司:信托业务、资产管理等。
3. 金融工具的特点和分类:- 特点: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 分类:债权工具、股权工具、衍生工具。
三、课堂练习1. 教师提问:金融市场有哪些组成?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强调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 分析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撰写一篇金融机构案例分析。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了解金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 加强学生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全)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融的定义、功能和基本构成。
2. 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分类、功能和基本运作。
3. 让学生掌握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1. 金融的定义与功能2.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3. 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的定义、功能和基本构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金融工具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金融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金融基础》2.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图片3. 电脑:用于查找相关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金融的日常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金融的定义、功能和基本构成,让学生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金融工具的应用,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实际运作情况。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金融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5. 总结: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融机构的分类、功能和运作。
2. 让学生理解金融服务的种类和特点。
3. 让学生掌握金融监管的意义和手段。
二、教学内容1. 金融机构的分类与功能2. 金融服务的种类与特点3. 金融监管的意义与手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机构的分类、功能和运作。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金融服务的实际案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金融基础》2.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图片3. 电脑:用于查找相关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金融机构的日常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金融机构的分类、功能和运作,让学生理解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金融服务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金融服务的实际运作情况。
大学金融基础教案

课程名称:金融学基础授课对象:金融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目标:1. 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
2. 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原理和货币政策。
3. 了解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及其运作。
4. 培养学生的金融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教学重点:1. 金融市场的构成与功能。
2. 货币银行学与货币政策。
3. 金融市场中的主要金融工具及其特点。
4. 金融机构的类型与业务。
教学难点:1. 复杂金融工具的定价与估值。
2. 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与风险管理。
3. 金融机构的监管与合规。
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金融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提出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预期成果。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与功能1. 介绍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分类。
2. 分析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及其角色。
3. 讲解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如资源配置、风险分散等。
三、货币银行学与货币政策1. 解释货币银行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2. 分析货币的职能和货币供应机制。
3. 讲解货币政策的基本工具和传导机制。
四、金融市场中的主要金融工具1. 介绍债券、股票、衍生品等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
2. 分析各类金融工具的风险与收益。
3. 讲解金融工具的定价与估值方法。
五、金融机构的类型与业务1. 介绍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类型。
2. 分析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运作模式。
3. 讲解金融机构的监管与合规要求。
六、案例分析1.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波动性、风险管理和金融机构的运作。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金融决策,培养金融分析能力。
七、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1. 教材:《金融学基础》2. 教学PPT3. 案例资料4. 网络资源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完成课后习题。
2. 搜集金融市场的最新数据,分析市场趋势。
3. 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金融风险管理的小论文。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讨论和互动情况。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第一章:金融学导论1.1 金融学的定义与范围解释金融学的概念探讨金融学的应用范围1.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介绍金融市场的种类与功能分析金融机构的类型与运作机制1.3 金融学的主要理论与模型介绍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探讨金融学中的主要模型及其应用第二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2.1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解释金融市场的不同类型探讨金融市场对经济体系的影响2.2 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性介绍金融工具的基本类型分析金融工具的风险与收益特性2.3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与行为讨论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分析参与者在金融市场中的行为模式第三章:利率与汇率3.1 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解释利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探讨利率的形成机制与变动因素3.2 利率的作用与功能分析利率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探讨利率对金融市场的影响3.3 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解释汇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探讨汇率形成机制与变动因素第四章: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4.1 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介绍商业银行的职能与组织结构分析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策略4.2 投资银行的业务与运作解释投资银行的概念与职能探讨投资银行的业务运作与风险管理4.3 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与监管机制分析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讨论金融监管机制的运作与作用第五章:金融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5.1 金融资产定价的基本模型介绍金融资产定价的概念与方法探讨金融资产定价的基本模型及其应用5.2 风险管理与金融衍生品分析风险管理的概念与方法探讨金融衍生品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5.3 金融风险的度量与控制解释金融风险的类型与度量方法讨论金融风险的控制策略与方法第六章:宏观金融与货币政策6.1 宏观金融概述解释宏观金融的概念与重要性探讨宏观金融的主要指标与分析方法6.2 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分析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讨论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与影响6.3 货币政策与经济稳定探讨货币政策在经济稳定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影响第七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7.1 金融创新的类型与影响解释金融创新的概念与分类探讨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与经济的影响7.2 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分析金融发展的概念与指标讨论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挑战7.3 金融科技与金融服务创新介绍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影响探讨金融服务创新的方向与趋势第八章:国际金融与金融市场8.1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解释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特点探讨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与运作机制8.2 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与机遇分析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类型讨论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机遇与挑战8.3 国际金融管理与合作探讨国际金融管理的机构与机制分析国际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与方式第九章: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9.1 金融伦理的概念与重要性解释金融伦理的含义与特点探讨金融伦理在金融行业中的重要性9.2 金融职业道德的标准与原则分析金融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讨论金融职业道德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挑战9.3 金融伦理问题与案例分析介绍金融伦理常见问题与挑战分析金融伦理案例,探讨解决方案与教训第十章:金融学综合案例分析10.1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分析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影响讨论金融监管在预防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与挑战10.2 金融市场操纵与欺诈解释金融市场操纵与欺诈的概念与类型探讨金融市场操纵与欺诈的后果与防范措施10.3 金融学综合案例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学案例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金融学导论中的金融学的定义与范围。
2024年《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2024一、课程简介《金融学基础》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运用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和工具,分析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评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并具备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等。
2.掌握金融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包括金融市场分析、金融产品评估和风险管理等。
3.能够运用金融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金融决策、金融规划和金融创新等。
4.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功能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征金融机构的职能和业务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金融市场分析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利率和汇率的决定因素股票和债券的定价模型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和定价3.金融产品评估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风险和收益的度量方法贷款和信用评级的原理4.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的类型和特征风险评估和度量方法风险管理和控制策略保险和衍生品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5.金融决策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的原则和方法资本预算和资本结构的选择股利政策和股票回购的决策6.金融规划和金融创新个人和企业的金融规划方法金融创新的原理和案例分析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金融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金融学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通过模拟金融市场的实验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课程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和小测验等,占总成绩的40%。
2.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金融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30%。
经融学基础全册电子教案教学设计

金融学基础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一章:金融学导论1.1 金融学的定义与意义1.2 金融学的发展历程1.3 金融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4 金融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章:金融市场概述2.1 金融市场的概念与分类2.2 金融市场的功能与作用2.3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2.4 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第三章:金融市场的主体3.1 金融机构的类型与功能3.2 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3.3 金融监管机构及其职能3.4 金融市场的自律组织第四章: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4.1 金融工具的分类与特点4.2 金融产品的定价与风险管理4.3 金融衍生品市场4.4 金融创新与金融工具的发展趋势第五章:金融体系与金融政策5.1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5.2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5.3 商业银行与信贷政策5.4 金融政策的效果与评价第六章:资本市场6.1 资本市场的定义与功能6.2 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运作6.3 资本市场的投资分析与评估6.4 资本市场的风险与管理第七章:货币市场7.1 货币市场的概念与功能7.2 货币市场的工具与利率7.3 货币市场的参与者与运作7.4 货币市场的风险与管理第八章:金融风险与管理8.1 金融风险的类型与识别8.2 金融风险的管理方法与策略8.3 金融衍生品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8.4 企业与个人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第九章:国际金融9.1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9.2 外汇市场与汇率决定9.3 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与管理9.4 国际金融政策与合作第十章:金融创新与发展10.1 金融创新的动因与影响10.2 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10.3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10.4 未来金融发展趋势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金融学的定义与意义、发展历程、主要研究领域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这部分内容是对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框架的介绍,对于学生建立金融学的基本认知和理解至关重要。
需要通过实例和案例使学生理解金融学的实际应用,对金融学的历史和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高等教育教学《金融基础》教案最新完整版

高等教育教学《金融基础》教
案最新完整版
课程名称金融基础
教材金融基础
总课时54
班级
专业
教师
系部
20 —20 学年第学期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概述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职能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流通规律、货币层次划分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制度
第2章信用--信用概述、信用形式
第2章信用---借贷资金与利息
第2章信用---借贷资金与利息
第3章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概述
第3章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
第3章金融市场--货币市场
期中测验
第4章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概述、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4章金融机构--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
第4章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
第5章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业务
第5章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6章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的概述。
经融学基础全册电子教案教学设计

金融学基础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一章:金融学导论1.1 金融学的定义与意义1.2 金融学的发展历程1.3 金融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4 金融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章:金融市场概述2.1 金融市场的概念与功能2.2 金融市场的类型与结构2.3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2.4 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第三章:金融市场的基本工具3.1 货币市场工具3.2 资本市场工具3.3 金融衍生工具3.4 投资组合与资产配置第四章: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4.1 金融机构的类型与功能4.2 银行体系与非银行金融机构4.3 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与监管体制4.4 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第五章:金融调控与政策5.1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5.2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效应5.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5.4 金融监管政策与金融稳定政策第六章:信用与利率6.1 信用的概念与形式6.2 信用机制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6.3 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6.4 利率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第七章:金融机构业务与风险管理7.1 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经营模式7.2 投资银行与证券公司的业务7.3 保险公司与保险业务7.4 金融机构的风险类型与管理体系第八章:金融资产定价与估值8.1 金融资产定价的基本原理8.2 股票的估值与定价模型8.3 债券的估值与定价模型8.4 金融衍生品的定价与估值第九章:金融工程与金融创新9.1 金融工程的概念与方法9.2 金融创新的意义与类型9.3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9.4 金融创新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第十章:国际金融与汇率10.1 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与构成10.2 汇率与外汇市场的运作10.3 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风险与挑战10.4 国际金融协调与合作第十一章:金融市场与经济周期11.1 经济周期的概念与阶段11.2 金融市场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11.3 金融市场对经济周期的反应11.4 经济周期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第十二章:企业金融与公司治理12.1 企业金融的职能与目标12.2 企业融资决策与资本结构12.3 企业投资决策与项目评估12.4 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与实践第十三章:个人金融与理财规划13.1 个人金融的目标与原则13.2 个人资产配置与投资策略13.3 个人财务规划与退休规划13.4 个人金融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第十四章: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14.1 金融伦理的重要性与挑战14.2 职业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14.3 金融行业内的伦理冲突与解决办法14.4 金融伦理教育与监管第十五章:金融科技与未来金融15.1 金融科技的定义与分类15.2 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与影响15.3 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案例15.4 金融科技带来的挑战与监管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金融学基础全册的教学内容,包括金融学导论、金融市场概述、金融市场的基本工具、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金融调控与政策等十五个章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靠固定工资收入 不利 对债权人不利【储蓄】
⑷对市场机制、货币体系:不利
2020/7/29
12
3.通货膨胀的治理 ⑴控制货币供应量:从紧货币政策 ⑵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投资、消费 ⑶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降低成本、调整结构 ⑷其他政策:减税、限价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0/7/29
13
六.通货紧缩 1.通货紧缩的原因
2020/7/29
7
3.货币供给量对经济的影响【2011+】 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数量 —存款创造—利率—投资~需求 ---就业、价格--GDP
2020/7/29
8
三.货币的价值 1.对内价值:交换价值(货币购买力)
货币购买力指数=1/物价指数
2.对外价值:汇率水平 四.货币本位制度
1.意义与特点 ⑴货币本位:货币的标准和计量单位 ⑵本位货币:标准货币---法偿性、最后支付工具
2020/7/29
22
2.利率体系 利率之间的关系 【利率的风险结构】期限相同 收益率不同 【利率的期限结构】利率与期限关系 同向 【利率差异的原因】
⑴管理成本不同
⑵债务的风险不同 P187
①资本风险 不能还本付息的风险 ②市场风险 市场利率波动的风险 ③流动性差异 变现能力 ④债务的税负差异 国债免征所得税
2020/7/29
9
五.通货膨胀
两副扑克
1.分类:
⑴按物价上涨的速度分
温和的通货膨胀 CPI<3% 有利
疾驰的通货膨胀 CPI>3% 不利
超级的通货膨胀 CPI>>3% 不利
2020/7/29
10
⑵按通货膨胀的原因分▲ 需求拉动型:投资过度 货币发行过多 成本推动型:资源价格上升 工资上升
(“货币幻觉”---费雪 1928 关心货币的名义价
【4-1】信用卡免息期
2020/7/29
17
二.信用创造—商业银行 政府 非银行机构 1.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不是现钞)
2020/7/29
18
⑹货币乘数 货币扩张倍数 【原因】商业银行存贷行为造成 【计算】 狭义货币乘数=1/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乘数)
=存款总额/准备金 =D/R 货币存量M1=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2020/7/29
23
3.我国当前的利率体系 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等 ⑵银行间利率 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 ⑷市场利率
2020/7/29
24
三、利率的决定 1.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 P189 ⑥条 2.利率的作用:
成本效应、流动性效应、心理效应
一般:利率↑→储蓄↑→消费↓→投资↓ 但是:“流动性陷阱”---利率对投资没影 响
15
第二单元 信用 一.信用:
1.信用的含义 信用的意思是能够履行诺言而取得的信任, 信用是长时间积累的信任和诚信度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
2020/7/29
16
2.信用的表现形式 ⑴商业信用: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 ⑵银行信用:存贷业务 货币形式 ⑶国家信用:国债 ⑷消费信用:分期付款、住房贷款、信用卡 ⑸国际信用:国际间的借贷行为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 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 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 部分构成。
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2020/7/29
6
⑵判断: 流动性过剩 M2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通胀率 流动性不足 M2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通胀率
20
第三单元 利率 一.利息与利率
1.概念:利率是货币资金的价格 2.利率与货币资本的供求 图4-2
2020/7/29
21
二.利率的分类和体系 1.分类 按时间: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按变动:市场利率~官方利率 按借贷: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按通胀: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费雪定律: 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胀率) 简化: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2020/7/29
25
第四单元 汇率
一.外汇与汇率
1.外汇:P190
2.外汇的标价方法:
【土豆的标价法】1斤土豆=0.5元 1元=2斤土豆
直接法
间接法
直接法 1美元=6.80 人民币 外币为1个单位
间接法 1人民币=1/6.80=0.147美元
值)
输入型通货膨胀:国外--国内 结构型通货膨胀: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时
①需求结构转移:部门转移 ②部门差异型:劳动生产率~工资增长率 ③斯堪的纳维亚型:小国开放部门~非开放部门
2020/7/29
11
2.通货膨胀的效应 ⑴对经济增长影响
促进论、促退论、中性论
⑵对就业的影响
凯恩斯理论:通胀和失业替代 菲利普斯曲线 “滞涨”:失业和通胀同时发生
2020/7/29
3
二.货币层次
1.货币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农村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 M3=M2+财政金库存款+银行汇兑在途资金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 (金融资产)
M1:狭义货币 M2:广义货币
【资料】
2020/7/29
5
2.流动性:货币多少--麻将 筹码 ⑴概念:货币投放量
第四章 金融基础
第一节 货币与信用 第二节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第三节 金融工具 第四节 国际金融
2020/7/29
1
第一节 货币与信用
第一单元 货币 第二单元 信用 第三单元 利率 第四单元 汇率
2020/7/29
2
第一单元 货币
一.货币的功能与分类 1.货币的功能 ⑴交换功能:物物~交换 物~货币~物 ⑵价值尺度:表示商品价值 ⑶储藏手段:但受通货膨胀影响(储蓄) ⑷延期支付的标准:债权~债务
⑴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 ⑵经济周期 ⑶投资和消费不足 ⑷结构失调
农业基础薄弱 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不足 重工业、加工制造业过剩
2020/7/29
14
2.通货紧缩的影响 ⑴总需求不足 ⑵影响货币正常运转 ⑶社会动荡
3.通货紧缩的治理 【特点】比通货膨胀更难治理 【措施】扩张的财政政策
宽松的货币政策
2020/7/29
2020/7/29
19
2.政府的信用创造 ⑴央行发行的现钞是基础货币的组成部分 ⑵税收政策—居民收入—流通货币数量 ⑶发行公债:居民购买 货币稳定
央行购买 货币增加
3.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货币创造 银行:创造货币 非银行金融机构:创造非货币金融资产(股票) 货币~非货币金融资产 转换
202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