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Spacesyntax)分析的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以苏州为例

合集下载

爱享文献_基于空间句法的昆明城区空间特征分析

爱享文献_基于空间句法的昆明城区空间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02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3-739X(2012)04-0094-04摘 要 该文首先介绍了空间句法的五个句法参数变量和三种空间分割方法,然后建立基于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定量分析了清末时期、1953年、1982年和2009年昆明市的城市全局集成度、局部集成度和智能度的句法参数变量,并总结昆明市的空间特征规律。

关键词 空间句法 集成度 智能度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space syntax’s five syntactic variables and three space partition methods, and then build axis model based on space syntax,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e urban space of Kunming ’s global integration 、three integration and intelligibility of syntax variables in the time of Qing Dynasty, 1953, 1982 and 2009, and summarized a summary of Kunming city spatial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Space syntax, Integration, Intelligibility基于空间句法的昆明城区空间特征分析Analysis of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in Kunming City Based on Space SyntaxDuan Xingping Zhai Hui段兴平翟 辉1 空间句法方法理论1.1 空间句法空间句法理论是由伦敦大学的比尔・希列尔教授和其同事朱莉安・汉森(Hanson)创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空间句法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空间句法在大尺度城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空间句法在大尺度城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空间句法在大尺度城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作者:梁薇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第19期【摘要】伴随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城市的占地面积也呈现出逐步扩张的趋势。

现阶段我国诸多城市都逐渐朝着其周边区域扩展和延伸,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进行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求相关人员在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的时候,必须借助相关空间理论与新兴规划方法。

本文笔者就针对空间句法在大尺度城市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空间句法;大尺度城市设计;运用1、空间句法概述1.1 空间句法的基本内涵要全面掌握空间句法理论,最为首要的就是了解空间句法这一词语本身的内涵,通常来说,空间句法主要可从句法和空间这两个词进行理解,这两个词都有着其自身独特的内涵,与此同时,而这也是密切联系的。

首先,空间句法中所研究的空间主要指的就是空间本身,其并不包含其他非空间因素,现阶段,我国在相关理论的研究方面,绝大部分研究人员都更加关注非空间因素的相关属性,将空间理解为空间属性或者空间分布,而不再是空间这一实体本身。

空间句法理论中所研究的空间实际上是和实体相对立的形态,它是人们使用和生存的物质虚体,具备宽度、高度与长度等基本特性。

其次,句法这一词语的基本内涵一直都是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在理解上面临的难点之一,它也是致使空间句法无法得到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句法”这个词实际上指的就是其在语言学中的内涵,其强调的是不同空间单元所形成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之间的某些限制性规则,也就是同一个大空间内的任何一个小空间片段与其他片段之间的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限制性条件。

1.2 空间句法的主要理论及其表达空间句法理论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实际上是空间功能和空间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借助模型分析与行为学调查等多样化的方法,站在系统论的视角来解读不一样的尺度之下,不同空间的关系以及形成这些关系的主要法则,进而深入探索保持城市发展活力和要素流动性的最佳空间结构,这一理论从诞生至今已经经过了无数次调整与优化,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具有较强针对性与动态性的理论体系。

基于空间句法_Spacesyntax_分析的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_以苏州为例

基于空间句法_Spacesyntax_分析的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_以苏州为例

下几方面的优越性:
首先,空间句法分析的对象要素是
街道轴线,继而从街道轴线关系分析拓
展至街区和城市整体分析,从而直接把
握了城市中心性研究对象中的核心要
素,剔除了有关冗余因子。
其次,基于轴线的量化技术参数赋
值来自于空间拓扑结构中的轴线之间
的关系分析,若干轴线之间复杂而有序
的拓扑量化关系值是空间系统长期自




2006(12)
61
a 1995年
b 2003年
图1 借助Axwoman句法软件建立的两个年代集成核
说明:其中深色加粗轴线代表城市空间句法轴线中全局集成值最高部分,为城市空间集成核。
2006(12)
定量分析存在的不足有所弥补。 因此,空间句法理论在城市空间发
展研究中具有较强的实践技术理性,这 一理论能够应用于城市内部中心性分 析。通过对当前城市空间集成核与中心 功能的耦合发展特征分析,探讨城市中 心功能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发展趋 势,结合城市规划实施,可对城市中心 发展提出理性的技术指导思路。
新的中心功能培育往往出于引导城市
扩展或疏解老中心功能的需要,其发展
回避了空间句法结构内在协同发展规
律,因而会导致新中心发展不力。这对
于空间句法在城市中心性分析中的应
用并不矛盾,空间句法的分析结论恰恰
可为新中心定位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3 技术优势与应用
相对传统的城市中心性定量化分
析技术而言,空间句法技术理论具有以
从传统的“树”状集成核向现代“轮”形
集成核形态演化,城市环路成为“轮”形
集成核的构成主干。
图3 人民路沿线全局吸引子分布
现 代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设计方法与流程融合机制构建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设计方法与流程融合机制构建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设计方法与流程融合机制构建□ 黄 铎,古恒宇,姜洪庆[摘 要]空间句法在当前城市设计中得到了一定应用并具有进一步推行的潜力,而如何实现空间句法应用的方法构建与流程融合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空间句法在城市设计中的方法应用,论述了空间句法与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理解的一致性特征,从模型构建、参数运用、模型校核和方案代入四个角度讨论了空间句法在城市设计中的具体方法构建,最后结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及其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的案例,探讨了空间句法在城市设计各个阶段中的流程融合,并对空间句法在现阶段城市设计应用中存在的瓶颈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设计;空间句法;方法构建;流程融合[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3-0059-07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引文格式]黄铎,古恒宇,姜洪庆.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设计方法与流程融合机制构建[J].规划师,2018(3):59-65.Model Construction And Process Fusion In Urban Design Based On Space Syntax/Huang Duo, Gu Hengyu,Jiang Hongqing[Abstract]The applicatoin of space syntax in urban design shall be further studied. By reviewing the application of space syntax inurban desig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indicates the equivalence of interpretations of space syntax and urban design on space,discusses model creation, parameter, verification, and proposal programing in the use of space syntax in urban design. With NanjingMassacre Memorial case, the paper practice the method and analyzes crucial problems.[Key words] Urban design, Space syntax, Model construction, Process fusion0引言在城市设计中,传统上偏向社会经济意义的宏观空间结构设计与偏向物质形态意义上的微观空间结构设计主要依赖个人经验判断,缺乏定量评价工具[1]。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城市空间特色研究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城市空间特色研究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城市空间特色研究
俞兵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5(000)035
【摘要】本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对高邮老城区城市空间的特色进行了研究,以“词汇层次”“语句层次”“段落层次”和“章的层次”这样逐级递升的层次信息,并依据“特色的法”来组织和建构了高邮老城城市空间特色,以期提升高邮城区城市化空间品质。

【总页数】1页(P357-357)
【作者】俞兵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 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城市空间系统的重构——以"空间句法"的应用引发灾后城市重建的思考 [J], 曾旭东;姜莉莉
2.空间句法理论在城市空间结构拓展中的运用——以青岛城市空间演变为例 [J],
郝赤彪;杨禛
3.空间句法理论在城市空间结构拓展中的运用r——以青岛城市空间演变为例 [J], 郝赤彪;杨禛
4.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吐鲁番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J], 冶建明; 袁也; 李静雅
5.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辽阳城市空间的特色研究 [J], 孙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水环境的江南传统聚落空间探析——以江苏省同里古镇为例

基于水环境的江南传统聚落空间探析——以江苏省同里古镇为例

江南地区,先民择水而居、以水为生、辛勤劳作,共同聚居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了聚落。

至明清时期,以江南密布的河湖水网为基础,人们兴修运堤、开凿运河、围湖开垦,在不断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在江南地区形成了以桑基稻田、桑基鱼塘为基础的农业体系;又依托江南便利的水运交通,以桑蚕业、纺织业、稻业为主要产业,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人们在长期对水环境的适应与改造过程中,形成相适应的生计模式,并不断改造聚落水土关系,提高对水环境与水资源的利用,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空间格局。

本文以江苏省苏州市同里古镇为例,运用空间句法,以江南地区水脉文化为基础,研究江南传统聚落基于水适应性的选址分布与空间格局,探析江南传统聚落与水环境双向关联性。

1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1江南传统聚落概论从文化生态圈角度出发,本文对江南地理范围的划分,沿用李立在《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例》一书中的界定,包括上海、江苏长江下游、浙江杭州湾沿岸、皖南以及赣东北[1]。

“聚”指聚集,“落”指落地生根、定居[2]。

江南多平原、丘陵,水网纵横、湖泊星罗。

先民以水为生、辛勤劳作,形成了众多聚落。

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以丰富的物产为基础,依托便利的水运交通,形成了以纺织业等核心产业,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形成了周庄、同里、南浔、乌青等商业聚落。

摘要 “择水而居,以水为生”是江南传统聚落聚居生活的基本特色。

水环境是江南传统聚落发展、演变的核心要素,因此以水环境为切入点,分析江南传统聚落水环境文化内涵,并分析其在聚落中的物化表征,探析水环境对于传统聚落空间的影响机制。

以同里古镇为例,运用空间句法,从聚落文化内涵、聚落分布、演变、形态、空间等多个角度,运用量化指标分析水环境对传统商业聚落的影响,为当下乡村精细化建设规划原则的制定提供参照和依据。

关键词 江南传统聚落;水环境;同里;古镇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3.08.29Abstrac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Jiangnan are living by the water and relying on water resources. The water environment is the core el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 Jiangnan. Therefore, the paper takes the water environ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alyz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 Jiangnan, and analyzes its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settlement, and explores the influential mechanism of water environment on traditional settlement. The paper takes Tongli ancient town as an example, and uses spatial syntax.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water environment on traditional commercial settl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distribution, evolution, form, and space, etc. of the settlemen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 planning principles for the current refinement of the countryside.Key words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 Jiangnan; water environment; Tongli; ancient town作者简介:葛澄钰(1997-),女。

空间句法

空间句法


注意:为了顺利进 行后面的分析,导 入的dxf文件应该为 闭合图形。
创建分析网格并填色

点击网格键创建分 析网格 将这个网格尺寸设 为0.02 用油漆桶键工具, 填充内部网格

注意:默认分析网 格大小与图纸尺寸 有关
生成可视性分析图

Tools\Visibility\Mak e Visibility Graph
聚合系数: 是表征视区凸度的变量。 视区凸度间歇性变化 通过离墙的距离来控制
直径: 通过视点且两端抵 达视区边界的直线 距离。 直径方差: 通过视点的每条直径长度与平 均直径的差值之和,再除以直 径的数量后所得数值的平方。 用来描述视区形状的复杂性或 者说空间的丰富性。
举例2: 砖宅游离度分析
将视区变化的数值对应 横纵轴表示 1)更加直观; 2)可以观察到同色区 域的微妙变化。


生成形态指标图表(Chart)

打开刚才的形态指 标数据表 点击 生成图表

Depthmap 操作练习

步骤一:创建文件 步骤二:生成可视 性图 步骤三:可视性图 分析
创建文件并导入dxf底图

File\New 创建新文 件 Layer\Import 导入 gallery.dxf作为底图
空间句法的原理与应用 -----规划(建筑)前沿
构成空间整体的空间分割单元及单元 联合体之间的联系、组合规律和法则
1 概述



空间句法创立目的是描述建筑设计中选择不同的实体和空 间构造可能带来的视觉和行为影响 其应用于城市空间结构及空间中行人活动模式问题时显示 出的强大分析力,使空间句法理论逐步向城市空间分析 空间句法认为,“城市形态产生运动”,即城市的道路结构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在城市的行为,从而吸引商场、超市、 便利的基础设施等到易达性较好的街道。 20 世纪80 年代初由伦敦大学Hillier 和他的合作者提出并发 展起来。

空间句法

空间句法
(4)多条线路车站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有利于 资源共享,且能够避免重复施工对周边环境、现有 车站的影响,但由于预留规模较大,对于规划线路 存在的问题应多加斟酌,做到精准预留,尽量减少 远期线路对预留条件的改造;
(5)枢纽车站往往具有较大规模,周边限制条 件多,在研究换乘方案时应将工程的可实施性放在
首要的位置,多考虑工程实施阶段的问题,综合分 析各方案在功能及可实施性上的优劣,避免为后续 设计留下隐患。
这些理论涉及:淤超越文化的空间共性;于不同文化的空间特性;盂空间与社会的互动在集体关系 层面上,而非个体层面上;榆集体复杂关系源于个人行为,而前者又在一定种新的描述建筑与城市空间模式的语言,其基本思想包括三点:空 间本身受制于几何法则,因而有其自身的几何规律;人们知道如何运用空间规律去展开日常生活活动, 包括社会经济活动,如最基本的左右上下等基本的空间联系,并会创造性地运用空间关系,达到社会经 济目的;空间本身的几何法则会限制人们运用空间规律的方式,空间的组合方式不是无穷的,而是有限 的。
参考文献 [1]王继山.地铁换乘车站型式浅析[J].铁道标准设计,2009(10): 30-32. [2]颜昌伟.武汉地铁香港路三线换乘枢纽站设计方案研究[J].铁 道标准设计,2016,60(12):119-124. [3]孙元广.苏州市轨道交通 3、8 号线独立成环的探讨[J].隧道建 设,2015,35(10):1042-1047. [4]马天生.苏州轨道交通 5 号线换乘车站形式的思考[J].中外建 筑,2018(3):142-146.
编辑院杨 洋
空间句法
空间句法是关于空间与社会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其核心观点是空间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背景,而 是社会经济活动开展的一部分。空间句法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描述建筑与城市空间模式的语言,其基本思 想是对空间进行尺度划分和空间分割,分析其复杂的关系。空间句法中所指的空间,不仅仅是欧氏几何 所描述的可用数学方法来量测的对象,而且描述空间之间的拓扑、几何、实际距离等关系。它不仅关注局 部的空间可达性,而且强调整体的空间通达性和关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a 1 995年
b 2003年
图1借助Axwoman句法软件建立的两个年代集成核
说明:其中深色加粗轴线代表城市空间句法轴线中全局集成值最高部分,为城市空间集成核。
定量分析存在的不足有所弥补。 因此.空间句法理论在城市空间发
展研究中具有较强的实践技术理性.这 一理论能够应用于城市内部中心性分 析。通过对当前城市空问集成核与中心 功能的耦合发展特征分析,探讨城市中 心功能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发展趋 势,结合城市规划实施,可对城市中心 发展提出理性的技术指导思路。
与此同时,物质空间随着社会功能模式
的改变发生耦合相变。如街道轴线的长
度就与人的运动方式密切相关,正是由
于人流运动向机动化方式的转变,才导
致轴线可视范围的加大,社会运动功能
系统与物质空间系统之间仍然存在明
显的耦合协同关系。因此.机动化时代,
空间句法的技术理论基础仍然稳固。对
于许多新规划的城市外部新中心而言,
新的中心功能培育往往出于引导城市
扩展或疏解老中心功能的需要.其发展
回避了空间句法结构内在协同发展规
律,因而会导致新中心发展不力。这对
于空间句法在城市中心性分析中的应 用并不矛盾.空间句法的分析结论恰恰
可为新中心定位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3技术优势与应用
相对传统的城市中心性定量化分
析技术而言,空间句法技术理论具有以
万方数据
(2)从中心区向外围扩散的全局吸 引子的功能类型相对比较单一。如从城 市主中心区向苏州新区的功能扩散以 金融吸引子、商贸吸引子为主,从城市 主中心区向相城区扩散的全局吸引子 以市场类为主等等。
这说明.城市功能吸引子从城市主 中心区向外围分区的扩散既为空间格 网内在的句法结构所决定.也为城市规 划等人为干预所引导。苏州新区的金融 中心、相城区的专业市场区都受到规划 有意识地调整中心功能的影响。 3.1.3全局集成核内部形成增长中 心,成为具有开发潜力的中心功能区
(2)现代城市街道轴线长度超越了 人的视觉感知范围,并且人的运动方式 由传统的步行更多转变为机动化.空间 句法的技术理论根基是否已经动摇7
(3)一些城市通过规划确立了位于 老城外围的新中心.并赋予了新的城市 中心功能.这一中心的发展似乎与句法 结构中的中心化空间无关。
然而,研究结论表明.空问句法的 分析功能在许多”规划”特征明显的现 代城市中依然保持了较好的成效,并在 中国当前的城市规划研究中也得到了 较好的印证(李江.郭庆胜,2003;顾频 捷.2004;邵润青,2005;朱东风,2005)。 事实上.不论规划的痕迹多么明显,任 何一个城市发展都蕴含有明显的自组 织规律。虽然现代城市规划成果大多体 现出人为作用下强烈的他组织形态特 征,但规划实施却又表现为若干开发商 与厂商基于市场规律的自组织行为。在 市场经济原理自组织作用下.城市空间 结构的自组织功能特征依然比较强烈。
因此.可以借助空间句法技术对城 市拓扑结构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基于 GIS的技术模型软件@提取城市空间轴 线参数值,并对相关参数值进行数据分 析.探讨城市中心结构特征。 2.2争议与探讨
对于空间句法的应用,国内学术界 一直存在一些争议.这些争议主要集中 于:
(1)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受规划干预 的影响很大,”规划”形成的方格网空间 形态似乎已经不存在早先的自组织系 统特征,基于自组织原理的空间句法理 论是否适用7
9.38%,管理吸引子比例达1 6.67%,
金融吸引子比例达22.22%,宾馆饭店
类吸引子比例达20%,商厦市场类吸引
子达35.71%.而信息服务类吸引子更
是高达67.67%.文化设施类吸引子比
例也达34.62%(图3)。这说明,城市全
局中心吸引子沿人民路集成核轴线分
布密集.部分吸引子集聚水平达到全市
2空间句法(Spacesyntax):一个 兼容性的技术分析框架
2.1理论原理 空间句法是英国伦敦大学希列尔
教授发明的城市空间分析理论.这一理 论的原理在于:
(1)城市是社会经济多重因素长期 影响下的复杂空间自组织系统,在长期 的要素系统耦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空间 与其社会功能之间产生复杂的内在联 系和相互作用,成为协同发展的互动子 系统。因此,可以借助蕴含社会性的物 质空间分析,解译物质空问内在的功能 结构(如中心功能)。
主要分区连接线逐步向外转移(图4)。
如苏州新区方向主要沿三香路至狮山
路方向扩散.苏州工业园区方向主要沿
干将东路及其延长线扩散.吴中பைடு நூலகம்方向
主要沿人民路及其延长线扩散等等。沿
分区连接线外扩特征与城市全局集成
核结构特征密切相关。一方面.相关连
接线有些本身就是全局集成核主干轴
线,成为全局吸引子依附的对象。另一
下几方面的优越性:
首先,空间句法分析的对象要素是
街道轴线.继而从街道轴线关系分析拓
展至街区和城市整体分析,从而直接把
握了城市中心性研究对象中的核心要
素.剔除了有关冗余因子。
其次,基于轴线的量化技术参数赋
值来自于空间拓扑结构中的轴线之间
的关系分析,若干轴线之间复杂而有序
的拓扑量化关系值是空间系统长期自
组织协同发展的结果和反映,因此.空
间句法分析模型能够在揭示空间系统
内在发展规律的同时达到相对较高的
技术精度。
最后,空间句法技术模型是基于主 体社会运动模式下的理性技术结构,在
理性的拓扑技术分析过程中包容了主
体感知与行为选择意向,从而兼容了城
暑 昌
市空问要素分析过程中的主客体性。
= 竺
这几个优越性对传统城市中心性 现
(2)部分全局吸引子在非主干轴线 的观前街、石路和十全街附近呈块状集 聚。在空间格网运动经济作用下,伴随 着全局吸引子的发育,在局部地区形成 了乘数效应,促进了部分中心功能的集 聚分布,出现运动过程中心化现象,中 心化导致了这一类块状中心商业(或商 务)区的形成。
(3)人民路集成核功能极强.沿线

(2)可视范围内的街道空间对主体 社会运动具有意向引导作用①,因此, 主体感知范围内的最长街道可构成空 间句法分析的基本单元——轴线。在城 市内部,相互连接的轴线之间存在着内 在的结构关系(不同城市的轴线网络形 态可能多种多样,但各个城市内部的轴 线结构关系具有相对一致性,具有严密 的拓扑学逻辑特征),正是这一共性的 结构关系形成城市拓扑空间内在的发 展规律。因此.通过对城市拓扑空间的 内在结构分析.可以捕捉不同城市内在 的共性规律。
3苏州城市中心性的空间句法分 析
3.1句法集成核与中心功能的耦合 发展特征
通过基于A rcview3 2的扩展模块 Axwoman句法分析软件,提取1 995与 2003两年城市空间形态图信息,根据空 间句法原理建立两个年代的城市句法 譬 轴线地图。借助Axwoman软件进行空间 至 分析.建立两个时期的空间句法集成核
叠加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的城市 全局吸引子空问分布与2003年城市空 间句法全局集成核分布基本一致.两者 都集中在以古城为中心的主城空间范 围内(这充分印证了空间句法集成核原 理的现实合理性).其空间分布呈现如 下特征:
(1)全局吸引子分布与两个年代全 局集成核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的主干
轴线关系更为紧密(图2)。在两个年代 的全局集成核中,人民路、干将路、道前 街、桐泾路、中市街和桃花坞大街等几 条轴线集成地位始终较高,为全局集成 核的主干轴线。全局空问吸引子分布与 几条主干轴线联系特别紧密。但在几条 主干轴线中.桃花坞大街和中市街沿线 全局吸引子分布较少,尤其是桃花坞大 街吸引子分布与其主干轴线地位很不 相称。这是因为上两条街道地处历史性 街区,吸引子布局受历史性街区规划控 制指标的严格限制.导致空间吸引子开 发效益不能满足运动经济的需要。
分布了大量的全局吸引子。分析数据表
明,从1 995年至2003年,人民路轴线的 在全局集成核轴线数组中的T分数值从
1 995年的75.31上升至1J2003年的85.87.
集成地位远远高于其余的全局集成核
轴线,成为全局集成核的“核中核”。在
沿人民路轴线两侧的全局吸引子构成
中,商贸吸引子总数占全市比例达
(3)不同轴线引导的人流运动量 存在差异,在句法结构中,拥有高集 成度②的轴线能够引入更多的人流与 社会功能。更多的人流进一步促进街道 物质空间增强其功能空间重塑,从而在 物质空间与社会运动流之间形成“乘数
万方数据
效应”。久而久之,某些街道的中心性日 益增强.产生了“运动过程中心化”现 象,形成集成核。
方面.有些连接线为城市环路,而随着
城市空间格网的发育,全局集成核往往
f-O
从传统的“树”状集成核向现代“轮”形
0 8
集成核形态演化.城市环路成为“轮”形


集成核的构成主干。
图3 人民路沿线全局吸引子分布


城 市


万方数据
63
图4全局吸引子沿主要连接线向外围扩散
hj






城 市


64

代 城 市
研 究
万方数据
60
1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回顾
1.1传统的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 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是城市科学
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规划进行科 学布局的重要依据。传统对于城市内部 中心性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对城市 CBD、CRD中心功能区域进行大量定性 描述的同时,诸多学者运用地理学、经 济学与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了定量分 析。典型的定量分析工具包括单中心 “杜能环”理论模型、克氏中心地体系模 型、克鲁格曼多中心自组织结构模型和 墨菲指数模型等。其中,“杜能环”模型 揭示了基于地租与交通成本的城市圈 层结构.中心地结构体系则提炼出基于 不同功能的分等级中心体系.克鲁格曼 自组织模型通过家庭与厂商的行为选 择确立了城市中心空间自组织结构,墨 菲指数模型则通过对城市中心区(主要 是CBD)的定量分析确定其空间范围。 以上模型在通过对环形结构突破、等级 体系重构、微观主体自组织分析和空间 指数界定等不断的理论升华之后,其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