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3.1世界文化多样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3.1世界文化多样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3.1世界文化多样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5-2016高中政治 3.1世界文化多样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知识目标]

①了解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②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含义、表现。

③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意义及原因。

④理解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及其意义。

[能力目标]

①通过对“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等观点的分析,逐步养成透过文化现象去分析本质的能力,以及用辩证矛盾观看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继续在课下对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思想性文本的独立思考与同侪对话,生成自己的问题,并在课上集体探讨,提升个人与小微群体的思想、表达能力。

?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星条旗下的拉丁美洲一体化》(1971):猛烈批判整个现代世界日益分裂为资本家与穷人两大对立阶级,在此着重其阶级的视角。

?美?马修·索恩:《失控的女孩和女人们——日本业余漫画社群的愉悦和政治》(2004):为以当代世界动漫群体为代表亚群体文化提供合法性论证依据,本框着重其亚文化的视角。?美?佳亚特里·斯皮瓦克:《底层人能说话吗?》(第IV部分,1985):揭示文化特殊性的内在辩难,在这里着重其引用的印度“寡妇自焚”案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树立认同本民族文化的观念。

②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③树立普适、客观的世界文化观:对于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化,好则好,好在哪里;不好则不好,不好在哪里,不以私心论事。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了解第一单元“文化一般”的前提下,刚进入第二单元“文化特殊”,而“多样性”是第一个特点,充满期待。

3重点难点

重点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意义及原因。

难点是面对世界文化多样性时应坚持的原则。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新西湖十景之“龙井问茶”

问题:如何向一位不了解中华文化的异族人介绍茶文化?

(学生活动)

思考并尝试回答。

(设置意图)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活动2【讲授】新课环节一

(教师活动)

播放照片:古代中英民族住宅、近代工人与资产阶级住宅、当代亚群体住宅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你能认出哪个是中华民族、哪个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住宅吗?

(2)你能区分出哪个是英国工厂主、哪个是中国古典风格爱好者的住宅?

(3)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仅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上吗?结合学生自主生成的、针对加莱亚诺与索恩论文的一个核心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活动)

思考并尝试回答世界文化多样性在民族文化上的表现: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

拓展教材,探究历史上超越民族文化局限的现代世界文化类型:阶级文化、亚群体文化。(设计意图)

通过建筑案例,学生初步理解文化遗产与民族节日的价值,并依循世界历史的轨迹,学会辨别民族文化、阶级文化与亚群体文化的联系与差异,确立较全面的世界多元文化观。

活动3【讲授】新课环节二

(教师活动)

展示图片:吴冠中、赵无极的若干绘画作品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以两位美术大师的成果为例,说明世界文化多样性有何意义?

(2)结合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为什么“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引用名言,深化内涵:黑格尔论民族性

(学生活动)

思考归纳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文明的重要动力,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延伸教材,结合《生活与哲学》中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两个原理,探究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各民族政、经、史、地等因素不同,决定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设置意图)

通过美术案例,借助已学内容,学生自己推出民族(阶级、亚群体)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提升学习的效能感。

活动4【讲授】新课环节三

(教师活动)

展示图文:先给出中国古代文人对缠足的描写、然后给出缠足照片、最后给出非洲妇女唇盘照片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结合自己学过的、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新诗,赏析这些古代诗歌。

[说明:仅靠读这些诗文,多数学生能单纯品味出这些诗文的韵律美,却无法看出缠足文化的残酷]

(2)在世界文化大背景下,面对像这些古代诗词中涉及的缠足之类的民族文化,我们要不要尊重?

[说明:这时再展示缠足的恐怖图片,与先前充满韵律美的诗文形成尖锐对比]

(3)结合学生自主生成的、针对斯皮瓦克论文一个核心问题展开讨论,提示“寡妇自焚”案例。

(学生活动)

思考并尝试鉴赏古诗,看到中国文化独特的美与西方文化独特的美是等价的,归纳出“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遵循该原则的理由: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遵循该原则的意义: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世界才能更加丰富和有生机。

突破教材,透过古诗的美,结合纪实照片,看到坏的文化的实质,探究并讨论这一悖论,学会坚决拒绝任何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中阴暗的、毫不值得尊重的部分。

(设置意图)

通过文学案例,借助辩证思维,学生自己逐步由表及里,养成正确的文化观:接收好文化,抛弃坏文化。

活动5【作业】课后延展

(教师活动)

展示图片:哥特教堂与中国寺院。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人们对“世界”这个概念的理解都一样吗?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吗?走出国门的你,怎么面对?

(学生活动)

课下思考,自主探究。

(设置意图)

通过建筑案例,学生逐步突破狭隘的民族主义视野,养成批判性思考习惯和普适性价值观,相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