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 文学类文本阅读

合集下载

专题16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二)-2024年小升初语文考点精准练(统编版)

专题16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二)-2024年小升初语文考点精准练(统编版)

专题16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二)一、(2023·四川巴中)阅读。

①材料一:据相关外卖行业调查显示,优惠活动、可口的餐品、天气不好、生活习惯等都促进了外卖订单的快速增长。

其中,工作节奏快成了用户订外卖的主要原因。

外卖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餐饮行业的发展。

据统计,2018年中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超过4万亿元。

②材料二:根据相关数据保守估算。

“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三大外卖平台的日订单量总和在2000万单左右。

有环保组织调研发现.每单外卖大约会消耗3个一次性塑料餐盒,这意味着每天消耗的餐盒超过6000万个。

以每个餐盒5厘米高计算,摞起来高度相当于339座珠穆朗玛峰。

③外卖垃圾数量多、体积大、不降解,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多技术难题,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

1.阅读材料,判断对错,对的涂“√”,错的涂“×”。

(1)外卖餐品可口,而且有优惠活动是用户订外卖的主要原因。

()(2)2018年中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为4万亿元。

()(3)外卖行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餐饮行业的发展,但是外卖垃圾也给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技术难题。

()2.从材料二的数字中你发现了什么?二、(2023·广东梅州)古诗阅读与鉴赏。

【材料一】(1)___________,(2)___________。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材料二】《石灰吟》全诗句句不离石灰,表面描写了石灰的烧制过程,实际上句句关照人的品格,都是在说如何锤炼人的高尚品质。

“若等闲”写出了石灰的态度,不论是“千锤万击”,还是“烈火焚烧”。

都被看作是平常、轻松的事。

同时这也是诗人的心声:无论面对怎样的严酷考验,都能从容自如,处之淡然。

诗的后两句中,“粉骨碎身”是“烈火焚烧”的必然结果,“浑不怕”与“若等闲”一脉相承。

“要留清白在人间”则是前三句的总结,既是石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的根本原因,也是诗人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誓言。

专题16 期中考试押题卷-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统编版)(解析版)

专题16  期中考试押题卷-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统编版)(解析版)

专题16 期中考试押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谱家训:传承君子之风君子文化浸润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还通过家谱、家训等渠道,使传统伦理在家庭落地生根,化为家庭成员的做人信条和生活习惯。

每一个人都诞生并生活在一定家庭之中,每个家庭在世代繁衍和薪火相传的同时,都会或隐或显地积淀并形成某种价值观念和德行风尚,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家风。

一般说来,家风既包括有文字及实物遗存的有形部分,也包括仅是口头和行为传授等随时消失的无形部分,有形的部分以家训、家谱等为载体,固然有助于家族文化的传递和弘扬;无形的部分如长辈的言谈等虽然往往随生随灭,但它多半留在后辈心中,对家族成员的成长和家族风气形成同样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

中华民族具有深刻的“家国同构”观念,一方面,家是国的细胞,没有家就没有国;另一方面,国是家庭细胞赖以生存的肌体,国盛才能家兴,国破则难免家亡。

正是这种水乳交融的家国同构理念,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家族的家训、家谱等,虽然具体内容互有差异并各具自己特色,但其中所宣扬的立身处世、持家兴业的规则和教导等,基本都是建立在对中华文化主流价值体系的集体认同之上。

君子文化作为儒家思想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标识,与历代著名家训、家谱秉持和崇尚的做人理念及价值观念等高度契合。

在一定程度上毋宁说,众多家训、家谱所传达的励志勉学、入孝出悌、勤俭持家、精忠报国等优良家风,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具体细化,不仅堪称个人和家族成长兴旺的座右铭与传家宝,也是君子文化从庙堂走向民间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

君子文化与家族文化融合,在家训、家谱、家风中扎根开花,不仅有助于崇德向善之风在家族里世代相传,还能够由家族推向村邑、由村邑推向国家。

清代宰相张廷玉作《王氏族谱序》说:“故君子之用心,必将使人知族人之成本于一气,则孝弟亲睦之意,油然自生。

而婚姻洽比之风,因之可以浙及由一家以推于一乡,由一乡以推于天下。

新高考语文第3部分 专题16 微专题 快而准地判断小说、散文选择题

新高考语文第3部分 专题16 微专题 快而准地判断小说、散文选择题

微专题快而准地判断小说、散文选择题[微导语]选择题是高考语文卷得分至关重要的题型,小说、散文阅读中的选择题也是如此。

它们都是单选题,都是考查对文本内容、艺术技巧的分析和赏析。

虽说题目难度不大,但仍然不可掉以轻心,绝不可在此失分。

一、认识题型特点1.考查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命题内容涉及文本前前后后,考点方方面面,覆盖了小说、散文各方面的知识点。

总之,考查的信息量很大。

2.选项的顺序设置基本上按照原文行文的顺序题目中的选项往往是从文本局部入手,基本上按照文本行文的顺序排列,有的选项甚至明确说明其对应的段落位置,顺序靠的选项往往是以文本的整体(主题、语言、构思等)角度设置,前后选项间又形成了梯度,这既符合考生阅读鉴赏的顺序,又有助于考生读文、做题时能够迅速地把握文本内容、思路等。

3.命题的重点是对文本相关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以及对艺术特点的鉴赏。

涉及“思想内容”的选项往往采用“写了什么”,涉及“艺术特点”的选项往往采用“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的方式命制。

这一点在题干上已明确地指出来了,这让考生在思考时更有关注点。

4.错误项的设误点很小,设误方式主要有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任意拔高或矮化等。

5.帮助读文的小助手。

因为是四个选项且一般只选一个不正确的,这就意味着有三项对文本的解读和赏析是正确的,并且错误项也只是部分错误,所以它们特别利于考生理解文本。

例如2020年全国卷Ⅰ中小说阅读选择的是海明威《越野滑雪》,且是节选,考生初读起来有难度,但只要借助于四个选项,就能或多或少地读懂一些。

二、精准识破命题中常见的设误内容(一)小说部分(二)散文部分误,或对评写某段内容的目的分析不当等。

是突出老店的顾客盈门,食物美味,人人吃得逍遥尽兴。

)度进行判断。

人物形象选项在对人物形象特点的解说上设误,或曲解人物行为、心理,或任意拔高人物的品行。

(2019年天津卷第16题B项)呼伦贝尔草原春天短暂,气候寒冷,条件艰苦,因此萨丽娃姐姐去了城里,这说明她对草原的情感与老祖母截然不同。

69第三部分 专题16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第6讲 深化欣赏水平

69第三部分 专题16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第6讲 深化欣赏水平

第6讲深化欣赏水平,准解技巧、语言题欣赏艺术技巧既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难点,这类考点旨在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要求较高。

就散文艺术技巧而言,高考常以表达技巧鉴赏和语言特色鉴赏两类题型进行考查。

对于这两类题型,均需先准确判定所用技巧或所属语言特色,然后再结合文本多角度透彻分析。

题型一鉴赏艺术技巧一、什么是表达技巧鉴赏“表达技巧”是个综合性概念,它包括了散文表情达意的所有手段,如表达方式运用技巧、表现手法运用技巧、修辞手法运用技巧、行文技巧,等等。

答动词和“表现手法”“细节”“人称”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3)(山东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四堡雕版》)(4)(重庆卷)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甘森的西红柿》)三、怎样答表达技巧鉴赏(一)“三审”题目明方向散文表达技巧鉴赏题的审题同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题的审题类似,也包括以下三点:1.审题型即审表达技巧鉴赏题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

所谓明考型,即在题干中直接要求分析其表达特色,如“请分析其表达特色”;所谓暗考型,即题干中带有“赏析”或“如何描写(表达)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

2.审范围即审所给的材料是片段、局部的(如一段或几段、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还是全文、整体的。

审清这一点对答题尤为重要。

行话有“整体看手法,局部看修辞”,说的就是如果鉴赏的是全文,则首先要考虑表现手法;如果是局部,则首先看修辞手法。

“首先”就是优先,但并不是说其他角度不考虑。

3.审角度即审题干要求鉴赏的角度是定向的还是多向(多角度)的。

所谓“定向”,就是题干明确规定了鉴赏的角度,如从“修辞手法”角度等。

“定向”一般为单一角度,当然,单一角度还可细化为更小的角度。

散文鉴赏题多是多向(多角度)的。

(二)“三步”答题保规范典例1(2018·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阅读文本见第3讲[典例1]《汴京的星河》。

专题16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解析版)

专题16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解析版)
2
有象征意味的事物。
【答案】:D 【解析】A.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柯察金;B.父母------孩子傅聪、傅敏; C.日本------英国。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 学校将在读书日幵展“我读中外名著”的学习活动。请你根据提示完威下列读书卡,和同学交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答案解析
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历年中考真题
1.【2019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阿基姆明白,这个直到不久前还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此刻内心激荡着怎样的情感。他了解保尔的悲. 剧.……
“阿基姆,难道你真的以为生活能把我逼进死角,把我压成一张薄饼吗?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他 突然使劲抓住阿基姆的手紧压着他的胸脯,“只要它还在跳动,就别想叫我离开党。只有死,才能让我离开 战斗行列。老兄,请你千万记住这一点。”
我读中外名著
书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 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籍

主人公

主人公的精神 ④
品质
【答案】: ①奥斯特洛夫斯基或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②苏联或前苏联 ③保尔或保尔·柯察金 ④示例: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 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 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本题考查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阅读理解。
3.【2019 年吉林中考】
24.(2)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 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从不懂事的少年最终成为一名钢铁般战士的故事。

65第三部分 专题16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第2讲 强化整体阅,准解选择题

65第三部分 专题16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第2讲 强化整体阅,准解选择题

第2讲强化整体阅读,准解选择题一、怎么读——紧抓两点,巧用三步1.紧抓两点“两点”是指内容和艺术特色,内容即“写什么”与“为何写”,艺术特色即“怎样写”。

这两点,是理解所有文学类文本的关键。

因此,我们只要能够抓住内容(写什么、为何写)和艺术特色(怎样写),无论是读文还是解题便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2.巧用三步真题示例◎(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窗子以外林徽因①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②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

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

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

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

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③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④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

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⑤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

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杈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

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

专题16《与朱元思书》(真题专练)-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6《与朱元思书》(真题专练)-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6:《与朱元思书》(解析版)真题专练【1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段阅读【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

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④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有删改)【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

②泰、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

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④鸾:凤凰一类的鸟。

11. 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百叫无绝.沿溯阻绝.绝.处逢生绝.无仅有B. 久之.不散何陋之.有钟鼓乐之.荣幸之.至C. 千转不穷.欲穷.其林山穷.水尽穷.且益坚D. 不可悉.见悉.如外人悉.以咨之悉.听尊便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

13. 用“/”给下列文字断句。

(画两处)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14.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请说说甲乙两段选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答案】11.D12.①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这一天,天空晴朗,看四周没有丝毫云烟。

13.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

14. 两文都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不同之处在于甲文还表达了作者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停息/断绝/尽、穷尽/绝对;B.不译,补足音节/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指窈窕淑女/到达;C.断/穷尽,走到……的尽头/尽头/贫穷;D.都译为:全、都;故选D。

高考语文 专题十六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考点练习

高考语文 专题十六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考点练习

专题十六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下一个袁隆平在哪里?原春琳张国留在土地上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国年轻人在减少,但这并不是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担心的问题。

他更关心的是,中国的农业正在转型,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农科人才。

否则,“现代农业”无从谈起。

“其实现代农业跟传统农业有很大的区别。

传统的农民,根本没办法从事现代农业。

”张桃林对记者说。

这不是张桃林一个人的担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也有同样的忧虑。

这位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对农业的理解从理论层面真真切切地转到了实际层面,“农业科技太重要了”。

他仅以甘蔗为例,作为甘蔗主产区,如果广西甘蔗产量出了问题,全国的糖价都会迅速上升。

农业院校也在担心。

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说,原来部委所属的七八所农业大学,传统的涉农专业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不会超过20%,华南农大这个比例则为16%~18%。

尽管重点大学不愁生源,但是传统的涉农专业很难招到高分考生。

对一些涉农专业而言,招生的常态是:高分考生少,第一志愿少。

涉农的职业院校更是让人忧心。

去年,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蔡志君当面向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反映:在近10年的时间里,农业大省贵州涉农的职业学校从13所减少到4所,涉农专业严重萎缩,种植业专业几乎停办,涉农专业招生人数仅占全省招生总数的3%左右,每年涉农专业毕业生还不到3 000人,学生毕业后纷纷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

农村职业学校生源严重不足是个普遍现象,不少农村职业学校的建筑只有一个教学楼。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职业院校里,一些看起来风光、更容易找到工作的专业,比如,厨师、动漫,则广受青睐。

在这个自由选择的年代,没人能强迫别人作出某种选择。

毕竟,农业的“苦”字招牌一直没有摘掉过。

以涉农专业的大学生为例,有人说,学农的学生看起来比较土。

“天天跟土地打交道,怎么洋得起来?”温思美说:“农科学生要跟着太阳转,跟着地球转。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农事,都要去做基本的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六一、(2013安徽,11—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4分)樱桃黄裳①富春江沿岸的几座县城,富阳、桐庐和上游的白沙(建德),几乎没有例外都有一条沿江的长街。

主要的商业店铺就都集中在这里。

一些行政机关和民居大抵都坐落在长街后面。

有时江岸连山,没有多少发展余地,新兴的建筑只能向长街侧边扩展,有时还免不了要上山。

这一格局,恐怕是一切沿江城市的通例。

②桐庐的街,从公路车站开始,一直向东伸展开去,迤逦行来,约有二三里远近。

从八十年代新建的百货公司大楼、电影院,到五十年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商店、机关,还有更早的、三五十年、百把年前留下的老屋,杂然并陈地对峙在长街的两侧。

这些时代脚步留下的痕迹,它们的新旧比例、建筑规模与风貌的对比,说明本来是迂缓前进的步伐显然是一天天加快了,尤其近两三年来是如此。

前年到这里来时还没有看到踪影的电影院,就是披着八十年代的新装新出现的“娇客”。

从簇拥在门前广告栏边人群的脸上,可以看到兴奋、专注的神色。

他们中间有小孩子,也有中年人;有城镇居民,也有进城来挑着担子的农村男女。

③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竟是出人意外的丰富。

两三年前在山上的大会堂里,我看到过金华婺剧团演出的广告;现在是浙江绍剧团在那里上演《火焰山》,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票价是三角、四角、五角。

好像比婺剧稍高一些。

此外,桐庐越剧团在上演《啼笑姻缘》,票价是一角(童票)到三角。

一家旅馆“桐江饭店”里还开设了评话人的书场,长街上新增设了旅游局的宣传栏。

这个局也是最近才出现的,就在南面长街尽头的城隍庙旧址里,门前有一棵几百年树龄的老樟树。

城隍庙不在城市中心,竟被挤到边远的角落,无疑也说明了这个依江傍山的山城的特色。

桐庐三个著名的旅游点是桐君山、钓台和新发现的“瑶琳仙境”。

这个古老的地下迷宫几年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就在我们来到桐庐的当天,听说就接待了五千名游人。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对比之下,前两处就要冷落得多,不过我觉得论山水之美和历史气息,还是这两处有更多的吸引力。

④到桐庐的当天下午,我们踱过长街,来到“渔梁渡口”,乘渡船到了桐君山下,接着又登了山。

这山,比起两年前初访时,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登山的石级铺好了,桐君祠也正在重新整修。

两三位上了年纪的木工师傅正在大殿里细心地雕制着镂空的“雀替①”,殿内一角堆着樟木的板材,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这些装在外檐梁柱尽头的纯装饰性构件,被木工灵巧的双手雕成了镂空的人物亭台花样,有几只已经加上了金碧斑斓的重彩,繁缛极了也美丽极了。

殿中的桐君像还是白垩②的,两侧悬着一副新雕成的抱柱对联,是从山东来的老书法家孟庆甲的指书。

这可能是一副原曾有过的旧联:大药几时成,漫拨炉中丹火。

先生何处去,试问松下仙童。

⑤桐君,是古代一位采药的老人,住在山上。

药,总是采了来给人们服用的,所以老百姓记得他。

不过他却不大喜欢回答人们的问讯,终于连名字也没有留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在传说中却变成了一位道士,像老君那样的“仙人”了。

人们还指给我看他日常静坐在树荫下的桐树。

这树就在祠后的山崖旁边。

据说那株古桐早已枯死,现在的桐树是从原来的树根上生发出来的,亭亭地也已有了十多丈了。

⑥等我们走下山来,渡过江去,重新踏上长街,已是傍晚时分了。

街上的摊贩早已散去,只剩下一位老年农妇还坐在路边的石级上在等候顾客,她身边放着一只编织精巧的半旧竹篮,手里拿了一杆小秤。

走近去时,我惊喜地发现篮里满盛着一颗颗晶莹如珍珠的樱桃。

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樱桃了,这种果子在城市的水果店里是难得看见的,它的产量少,时令短,又经不起久藏,难怪不易发现它的踪迹。

它似乎只出现于词人的笔下,“樱桃落尽春归去”引来了李后主的叹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是作为“流光容易把人抛”的论据提出来的。

词人好像无例外地一致惋惜春光的短暂,千方百计地想留它下来,看见檐外蛛网上的落花瓣,敏感地发现蜘蛛竟也是自己的同志,也在进行无效的挽留春光的努力。

在他们看来,樱桃的出现,简直就是春去的信号。

其实又何必如此呢?晚春以后紧接着就是初夏,这才是更为丰富、坚实、健旺、充满了生机的季节,也是人类努力工作的季节。

⑦齐白石为荣宝斋画过一幅诗笺,一只高脚水晶盘里,满满盛着鲜红的樱桃,每只晶圆的颗粒上都缀着一根细柄。

真是一片火红,饱满地孕育着势将迸裂喷发的生命的力。

老画家给了樱桃崭新的解释,在他看来这应该是象征着未来更大更多收获的信息。

不能不佩服齐白石的见识与魄力,他的笔一下子就扫尽了多少年来围绕了樱桃凝聚着的悲叹、哀愁的气氛。

他在画幅上角的题词是“女儿口色”,一下子竟从樱桃联想到女孩子的朱唇上去了。

⑧老太太篮里的樱桃,并不全是红的,有些还带着浅绿嫩黄的奶白色,也许是品种不同,或尚未完全成熟。

不管这些,我们买了一大捧,一面走一面吃,有的还带着微酸,甜味也是淡淡的。

就这样边走边吃,再走近那棵古老的香樟时竟自全部吃完了。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七日(选自黄裳《过去的足迹》) [注]①雀替:中国传统建筑中横梁与立柱相交处的托座。

②白垩:石灰岩的一种,白色,可用作粉刷材料。

这里指用白垩粉刷塑像,为上彩做准备。

1.根据②—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6分)(1)②③两段写了“近两三年”桐庐当地的变化,请概括这些变化。

答:(2)从④⑤两段看,桐君山的历史气息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答:2.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答:3.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6分)答:4.第⑦段称赞齐白石的“见识与魄力”,其实,作者当时根据自己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观察与思考写成的这篇文章,同样显示了他的“见识与魄力”。

请结合文本,从两个方面谈谈作者..的“见识与魄力”。

(8分)答:一、1.答案(6分)(1)新建筑陆续出现,人的精神面貌转变,文娱生活更为丰富,旅游业快速发展。

(2)古老的建筑、精美的传统雕刻,留传的、富有诗意的抱柱对联,悠久的、引人向善的民间传说。

2.答案(4分)①转入对樱桃寓意的阐发。

②为樱桃新的寓意做衬托。

③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气息。

3.答案(6分)①按照游览顺序依次展开,行文舒徐自然。

②在前五段叙述社会生活变化的基础上,借樱桃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丰富文章内涵。

③后三段从不同层面揭示樱桃寓意,升华文章主旨。

4.答案(8分)(示例)(1)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发现和积极肯定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

作者通过对桐庐长街变化的观察,敏锐地感受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并通过对桐庐风貌的描写,赞美与肯定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

(2)对改革发展前景的信心和期待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

作者笔下的樱桃,虽未完全成熟,甜味也只是淡淡的,但还是让作者欣喜;樱桃“饱满地孕育着势将迸裂喷发的生命的力”,预示着未来更大更多的收获,作者对此抱有坚定信心。

(3)对百姓精神文化需求的洞察和关注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

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更多关注物质生活的进步与变化;而作者却从影院前人群兴奋、专注的神情,景区内游人激增的现象中,洞察到百姓对精神文化生活多样化的渴求。

(4)大胆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

作者赋予在古诗词中象征惜春的“樱桃”以新的寓意,再借品赏齐白石的画丰富其内涵,以此体现一种积极奋发的人生态度,讴歌当时那种坚实、健旺、充满生机的时代精神。

(5)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和思考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

对桐君山历史气息的描述,对桐君祠重修的肯定,表现了作者对改革开放之初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关注;同时,对这些景点被游客冷落的现象,作者也流露了些许遗憾。

二、(2013课标全国Ⅰ,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阿根廷]莱·巴尔莱塔晚饭时,饭店里走进一位高个儿,面容和蔼,脸上的笑容矜持而又惨淡。

他风度翩翩走上前台,朗声说道:“诸位,敝人十分愿意应邀在此介绍一种奇迹,迄今无人能窥见其奥妙。

近年来,敝人深入自己影子的心灵,努力探索其需求和爱好。

兄弟十分愿意把来龙去脉演述一番,以报答诸位的美意。

请看!我至亲至诚的终身伴侣——我的影子的实际存在。

”在半明半暗的灯光中,他走近墙壁,修长的身影清晰地投射在墙上。

全厅鸦雀无声,人们一个个伸长脖子,争看究竟。

他像要放飞一只鸽子似的,双手合拢报幕:“骑士跳栏!”骑士模样的形状在墙上蹦了一下。

“玉兔食菜!”顿时,出现一只兔子在啃白菜。

“山羊爬坡!”果然,山羊模样的影子开始步履艰难地爬一个陡坡。

“现在我要让这昙花一现的形象具有独立的生命,向大家揭示一个无声的新世界。

”说完,他从墙壁旁走开,影子却魔术般地越拉越长,直顶到天花板上。

“诸位,为了使影子能脱离我而独立生活,敝人进行过孜孜不倦的研究。

我只要对它稍加吩咐,它就会具有生命的各种特征……甚至还会吃东西!我马上给诸位表演一番。

诸位给我的影子吃些什么呢?”一个炸雷般的声音回答说:“给,给它吃这块火鸡肉冻。

”一阵哄堂大笑。

他伸手接过递来的菜盘,走近墙壁。

他的影子随即自如地从天花板上缩了回来,几乎贴近了他的身子。

人们看得清清楚楚,他的身子并未挪动,那影子却将纤细的双手伸向盘子,小心翼翼地抄起那块肉,送到嘴里,嚼着,吞着……“简直太神了!”“嗯,你信吗?”“天哪!夫人,我可不是三岁的小孩!”“可是,您总不会否认这把戏确实很妙,是吗?”“给它这块鸡脯。

”“梨!看着它如何吃梨一定妙不可言。

”“很好。

诸位,现在先吃鸡脯。

噢,劳驾哪位递给我一条餐巾?谢谢!”所有人都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这场娱乐。

“再给它吃点饼,你这影子可有点干瘦呵!”“喂,机灵鬼,你的影子喝酒不?给它这杯酒,喝了可以解愁。

”“哎哟,我笑得实在受不了喽。

”那影子又吃、又喝,泰然自若。

不久,那人把灯全部打开,神情冷漠而忧郁,脸色显得格外苍白。

他一本正经地说道:“诸位,敝人深知这般玄妙的实验颇易惹人嘲讽、怀疑,但这无关紧要。

总有一天,这项旨在使自己的影子独立于本人的实验,必将得到公认和奖励。

临走前,敬请凡有疑问者前来搜一下敝人的衣服,以便确信我绝没有藏匿任何物品。

诸位的慷慨惠赠,无一不为我影子所食。

这如同敝人叫巴龙·卡米洛·弗莱切一样千真万确。

十分感谢,祝大家吃好,晚安!”“见鬼去吧!”“谁要搜你的身子!”“幻术玩够了,来点音乐吧!”卡米洛·弗莱切,真名叫胡安·马里诺,他面朝三方,各鞠了个躬,神态庄重地退出了餐厅。

穿过花园时,突然有人一把抓住他的胳膊。

“你给我滚!”警察厉声吼道,“下次再看到你,就让你和你的影子统统蹲到警察局过夜去。

”他低下头,慢慢地走了出去。

拐过街角,他才稍稍挺直身子,加快脚步回家。

开门的是他女儿,十五六岁光景。

“你不回来,小家伙们不愿睡,他们可真累人呵!”两个金发的孩子在一旁玩耍着,兴高采烈地迎接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