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设置及会计账务处理

合集下载

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一、会计科目的设置:1.一级科目:一级科目是指按照项目性质划分的科目,共分为14个一级科目,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交税费-应付核对、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存货、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2.二级科目:二级科目是指在一级科目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的科目,共分为39个二级科目。

每个一级科目都会有相应的二级科目。

二、账务处理的原则:1.入账原则: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所有经济业务应按实际发生的日期入账。

入账时应标明相关的会计科目、金额和对方科目。

2.资金往来的处理: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建立银行基本账户和银行临时存款账户,以及其他银行账户,对企业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明细记录。

3.收款和付款的处理: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建立应收款、应付款和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账户,对收款和付款进行明细记录。

4.库存的处理: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建立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和低值易耗品等库存科目,对库存进行明细记录。

5.收入和费用的处理: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根据实际发生的日期确认收入和费用,并及时进行入账。

6.借贷方向的处理: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借方和贷方分别代表借方科目和贷方科目对应的金额和方向。

借方金额大于贷方金额时,差额为借方余额;贷方金额大于借方金额时,差额为贷方余额。

以上就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会计科目和账务处理的主要内容。

准确的会计科目设置和正确的账务处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应根据新的准则要求进行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真实性。

会计科目设置及会计账务处理

会计科目设置及会计账务处理

河北广通路桥集团会计明细科目设置及账务处理标准〔试行〕为了更加适应营改增以后的财务管理,标准会计核算及会计科目的设置,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工程常用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标准。

〔一〕应收帐款本科目核算工程承建工程应向业主单位收取的工程计量价款,包括应收工程款、暂扣款等。

二级科目:1、工程款:指已确认计量收入但未收到款项时计入本科目。

2、质保金;3、民工工资保证金;4、已完工未结算款:本科目指年末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的已完工未结算款。

5、进度保障金。

本科目的借方核算工程部应向业主单位、承受劳务、作业单位收取的结算款项,贷方核算已经收取的款项,以及按照规定从应收帐款中扣还的预收款项,本科目的期末余额反映尚未收到的应收帐款。

应收帐款如采用商业汇票结算的,收到商业汇票时,应将应收帐款自本科目转入“应收票据〞科目。

本科目电算化过程中应设置往来工程,上述二级科目未能满足账务核算,可根据实际记账要求适当增减。

〔二〕应收票据本科目核算工程部因结算工程价款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工程部应设置“应收票据登记簿〞,逐笔记录每一应收票据的种类、号数和出票日期、票面金额、交易合同和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到期日期和利率,贴现日期、贴现率和贴现净额,以及收款日期和收回金额等资料。

应收票据到期收清票款后,应在“应收票据登记簿〞内逐笔注销。

工程部收到应收票据,应按票面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帐款〞或“工程结算收入〞等科目。

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的票面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工程部将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即扣除贴息后的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贴息局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按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贷记本科目。

〔三〕其他应收款本科目核算工程部除应收票据、应收帐款、预付帐款、内部往来等应收款项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包括应收职工的个人借款、备用金等。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1.资产类科目企业的资产类科目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账务处理方法如下:-现金:收入入账,支付出账。

-银行存款:银行存取款入账或出账。

-应收账款: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应收账款入账;收到客户付款时,应收账款出账。

-存货:购入存货时,存货入账;销售存货时,存货出账。

-固定资产:购入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入账;折旧或报废时,固定资产出账。

2.负债类科目企业的负债类科目包括应付账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交税费等。

账务处理方法如下:-应付账款:购入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应付账款入账;支付供应商款项时,应付账款出账。

-短期借款:借款收到时,短期借款入账;偿还借款时,短期借款出账。

-长期借款:借款收到时,长期借款入账;偿还借款时,长期借款出账。

-应交税费:计提应交税费时,应交税费入账;支付税款时,应交税费出账。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资本、盈余公积、利润分配等。

账务处理方法如下:-资本:企业初始投入资金时,资本入账。

-盈余公积:利润转增资本时,盈余公积入账。

-利润分配:根据企业盈利情况,进行利润分配时,利润分配入账。

4.成本类科目成本类科目主要是用于核算产品成本和费用。

账务处理方法如下:-直接材料成本:购入材料时,直接材料成本入账。

-直接人工成本:支付工资时,直接人工成本入账。

-制造费用:支付制造费用时,制造费用入账。

-销售费用:支付销售相关费用时,销售费用入账。

5.损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主要用于核算企业的收入和费用。

账务处理方法如下:-营业收入: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营业收入入账。

-营业成本:销售商品时的成本,营业成本入账。

-营业费用:支付与经营活动相关的费用时,营业费用入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减去营业费用和营业成本,计算出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加上非经常性损益,计算出利润总额。

-净利润: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计算出净利润。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以上列举的是一些常见的会计科目及其账务处理方法。

新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新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新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新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第一号)对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和调整,旨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核算,为用户提供更准确、可比性更强的会计信息。

以下是对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的影响的详细分析。

一、会计科目的调整1.资产类科目:原有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科目被拆分为多个更加细致的科目,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科目,更能反映企业的真实资产情况。

2.负债类科目:原有的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重分类为借款和债券,细化原有的应付股利、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更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负债情况。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原有的资本和资本公积重分类为股本、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科目,更能清晰地表述出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状况。

二、主要账务处理的调整1.固定资产折旧: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按照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残值率进行折旧计提,不再使用固定资产原值的固定百分比进行计算,更加准确反映资产的价值变动。

2.无形资产摊销: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超过的需要进行减值测试。

这一规定让企业更加注重无形资产的准确反映。

3.金融工具的分类与计量:新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进行了细化和规范,区分了以公允价值计量和以摊余成本计量两种方式,企业需要根据金融工具的特性进行分类处理,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4.库存的计价方法: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该采用“先进先出”(FIFO)或者“加权平均法”对库存进行计价,不再可以任意选取计价方法。

这一规定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库存的价值。

总结起来,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进行了调整和规范,使得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可比性更强。

企业在应用新会计准则时需要注意及时调整会计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方法,以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和外部信息披露提供可靠的基础。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解读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是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企业日常的财务记录、报表编制和财务分析等方面。

该准则规范了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处理时需要遵循的科目设置、账务处理和报表编制等方面的规定,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科目的设置进行了详细规定。

会计科目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处理时所涉及的各项资产、负债、权益、成本、费用和收入等方面的项目。

准则要求企业在设置会计科目的时候,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资产、负债、权益、成本、费用和收入等方面的科目,并且要注重科目间的分类和细化,确保科目设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保证企业的财务信息能够准确、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企业会计准则对主要账务处理过程进行了具体规定。

主要账务处理包括了日常的财务记录、账务核算和账务报表编制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在进行主要账务处理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制度进行操作,确保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准则要求企业在进行账务处理时,要遵循会计等式的基本原则,确保资产等于负债加权益,费用等于收入减盈余等方面的会计平衡关系,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企业会计准则对报表编制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定。

企业的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披露财务信息的主要途径,它包括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方面的内容。

准则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包括了报表的格式、内容、列示和披露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完整性。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对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处理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它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指导和规范,有利于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会计处理,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真实和及时,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财务形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会计准则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会计科目
一、货币资金
1、货币资金:包括实物货币、银行存款、同业存放及其他各项货币
资金,简称“货币资金”。

2、现金:指现金及存放于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及其他货币资金。

3、银行存款:指企业向银行存入的活期和定期账户存款,以及其他
货币资金。

4、其他货币资金:指向其他金融机构存放的货币资金。

二、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指供长期使用的资产,如土地、建筑物、设备、机器、车辆和其他固定资产的总称。

2、固定资产原价:指固定资产采购价款,以及其他形式的实际支付,以及自行制作和自行维修的成本和固定资产本身的价值。

3、累计折旧:指已使用的固定资产成本,或可以按无形资产核算的
累计折旧。

4、固定资产净值:指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

三、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指长期有形无形、投资性的支出,如商誉、专利、商标、著作权及其他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原价:指无形资产的实际支出成本。

3、累计摊销:指无形资产按其使用期限预计的收益金额,按递减法摊销的金额。

4、无形资产净值:指无形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摊销后的余额。

企业会计准则主要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主要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主要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一、资产类科目1.货币资金:表示企业现金和银行存款等可随时转换为现金的资产。

2.应收账款:表示企业对外借款或出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形成的应收款项。

3.存货:表示企业购进的、用于销售或者产品加工的原材料、库存商品、在产品、产成品等。

4.长期股权投资:表示企业对其他企业持有股权。

5.固定资产:表示企业长期使用或截至当期购置的,具有形体实体且预期用于赢利活动的物质资产。

6.累计折旧:表示对固定资产进行经常性减值的计提或核销情况。

7.长期应收款:表示预付货款等长期未到期的应收款项。

8.无形资产:表示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软件等。

二、负债类科目1.应付账款:表示企业购进商品、接受劳务等应付款项。

2.应付工资、福利费:表示企业欠员工的工资及其他相关福利费。

3.长期借款:表示企业长期借款的借款本金。

4.股东权益:表示企业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和计算各股东持股份额的科目。

5.应付利润:表示企业应付给债权人的利息。

6.递延所得税负债:表示企业在计税不同时期造成的缴纳所得税的差异。

三、共同类科目1.销售收入:表示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方式所获得的收入。

2.营业成本:表示企业提供商品或劳务所发生的成本。

3.销售费用:表示企业为销售商品或劳务而发生的费用。

4.管理费用:表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5.财务费用:表示企业筹资和投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6.所得税:表示企业根据国家税收政策应交纳的所得税。

7.净利润:表示企业在扣除各项费用和税金之后的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照以上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

具体来说,企业需要建立和实施一套完整的会计制度,包括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的核算原则和方法,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企业需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制定和执行相应的会计政策,规范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的具体操作。

在日常会计工作中,企业会计人员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准确记录和分类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计算和确认各项会计科目的余额,编制和报送各项财务会计报表。

会计科目设置及其账务处理情况

会计科目设置及其账务处理情况

会计科目设置及其账务处理情况这时候,若是没有一套明确、科学的科目设置,简直就跟找不到方向的船一样,东冲西突,最后可想而知,不仅公司会乱,老板都得愁得掉头发。

话说回来,科目设置好,账务处理自然有章可循,流水线一样,能轻松地一笔一划搞定。

比如说,收入和支出有了明确的界限,看看这笔是销售收入,看看那笔是采购支出,一看就清楚,这账做得才有意思!你想啊,科目设置不仅仅是把这些钱分门别类那么简单。

哎,不得不说,这里面的“套路”还真不少。

它得根据行业的不同、公司的实际情况来调整。

比如说,做零售的公司,可能需要设置“商品销售收入”这一科目;而做建筑的公司,又得加个“施工收入”或者“工程进度款”。

不然怎么能让财务报表看得明明白白,老板一眼看过去,心里就有数?可如果没有这套科目设置,老板看着报表,只能抓头发:“这是什么鬼?”咱们说,科目设置可不只是为了让老板看得明白。

这账务处理起来,也是大有讲究。

你总不能随便往账本上一记吧?不行的,得分门别类,拿对科目。

比如,付了个工资,这笔钱就得往“管理费用”里放;做了一笔广告宣传,得放到“销售费用”里;甚至公司进货那一笔,得放到“存货”科目,别弄错了。

一个科目对上了,账务处理就稳当,错了,就得反复调整,浪费不说,最怕的是不小心漏了什么,最后账目不平,得一个个对上去,能不心急火燎吗?。

对了,账务处理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儿,就是平时的“核算”得做好。

这是为了什么?就是防止到年底,账目大乱的时候,财务会计拿着一堆文件一脸懵逼。

“这笔账应该怎么处理?这笔账又在哪里?”你说,这谁能受得了?所以啊,及时核对账目,按科目分类,对账务清晰的追踪,日积月累,账面才不容易出错。

再说了,每月或者每季的账务汇总,就好像公司生活中的“体检报告”。

看了这个报告,老板才知道公司这段时间是“健康”的,还是“病怏怏”的。

如果老板看到报表上面没啥异常,心里就可以松一口气:“没问题,继续干活!”可要是报表上一眼望过去,什么都是红色数字,那老板的心可就提到嗓子眼儿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广通路桥集团会计明细科目设置及账务处理规范(试行)为了更加适应营改增以后的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及会计科目的设置,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项目常用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规范。

(一)应收帐款本科目核算项目承建工程应向业主单位收取的工程计量价款,包括应收工程款、暂扣款等。

二级科目:1、工程款:指已确认计量收入但未收到款项时计入本科目。

2、质保金;3、民工工资保证金;4、已完工未结算款:本科目指年末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的已完工未结算款。

5、进度保障金。

本科目的借方核算项目部应向业主单位、接受劳务、作业单位收取的结算款项,贷方核算已经收取的款项,以及按照规定从应收帐款中扣还的预收款项,本科目的期末余额反映尚未收到的应收帐款。

应收帐款如采用商业汇票结算的,收到商业汇票时,应将应收帐款自本科目转入“应收票据”科目。

本科目电算化过程中应设置往来项目,上述二级科目未能满足账务核算,可根据实际记账要求适当增减。

(二)应收票据本科目核算项目部因结算工程价款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项目部应设置“应收票据登记簿”,逐笔记录每一应收票据的种类、号数和出票日期、票面金额、交易合同和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到期日期和利率,贴现日期、贴现率和贴现净额,以及收款日期和收回金额等资料。

应收票据到期收清票款后,应在“应收票据登记簿”内逐笔注销。

项目部收到应收票据,应按票面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帐款”或“工程结算收入”等科目。

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的票面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项目部将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即扣除贴息后的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贴息部分,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按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贷记本科目。

(三)其他应收款本科目核算项目部除应收票据、应收帐款、预付帐款、内部往来等应收款项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包括应收职工的个人借款、备用金等。

其二级科目:1、暂借款:2、职工借款;3、职工备用金;4、保证金;本科目电算化过程中应设置往来项目,上述二级科目未能满足账务核算,可根据实际记账要求适当增减。

(四)内部往来本科目核算总公司与所属内部独立核算单位之间,或各内部独立核算单位之间,由于工程价款结算,产品、作业和材料销售、提供劳务等业务所发生的各种应收、应付、暂收、暂付往来款项。

内部往来借方余额计入报表项目应收内部单位款,内部往来贷方余额计入报表项目应付内部单位款。

月终总公司与所属项目部进行集中对帐,并签字确认,以保证内部往来准确性。

本科目电算化过程中应设置往来项目。

(五)原材料本科目核算项目部各种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对于发出的材料,应使用“先进先出法”方法计价,材料计价方法不能随意变更。

本科目应结合材料部门,按材料的品种明细帐,进行明细核算。

其常用二级科目如:1、钢材;2、水泥;3、沥青4、钢绞线;5、、沙石料;6、白灰;7、锚具;8、波纹管;9、外加剂;10、声测管;11、煤矸石;12、粉煤灰。

(六)周转材料本科目核算项目部库存和在用的各种周转材料的实际成本。

周转材料是指项目部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能多次使用,并可基本保持原来的形态而逐渐转移其价值的材料。

如模板、支架、架料及其他周转材料等。

项目部应采取“五五摊销法”,即领用时摊销50%,工程结束时再摊销50%。

本科目应按材料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其常用二级科目如:1、钢模板;2、木模板3、钢管支架4、竹胶板5、其他料(七)低值易耗品本科目核算项目部所有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

低值易耗品是指使用年限较短,或价值较低,不作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用具物品。

项目部应采用“五五摊销法”,即领用时摊销50%,工程结束时再摊销50%。

本科目应按易耗品的品种、规格设置明细帐,进行明细核算。

其常用二级科目如:一般工具:直接用于生产过程的各种工具。

如刀具、夹具、模具及其他各种辅助工具。

专用工具:指专门用于生产各种产品或仅在某道工序中使用的各种工具。

如专门模具、专用夹具等。

替换设备:指容易磨损、更换频繁或为生产不同产品需要替换使用的各种设备。

如轧制钢材用的轧锟、浇铸钢锭的锭模。

包装容器:指用于企业内部周转使用,既不出租、也不出借的各种包装物品。

如盛放材料、储存商品的木桶、瓷缸等。

劳动保护用品:指发给工人用于劳动保护的安全帽、工作服和各种防护用品。

管理用具:指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用的各种家具和办公用品。

如文件柜、打字机等。

其他低值易耗品:指不属于以上各类的低值易耗品。

进行明细核算,同时登记低值易耗品明细台账。

(八)固定资产本科目核算项目部固定资产的原价。

项目部应依据规定的固定资产标准,结合本项目部具体情况,制订固定资产目录,作为核算依据。

项目部的固定资产应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并根据管理需要选择适合本项目部的分类方法,对其进行明细分类。

电算化软件无固定资产模块的,可以建立EXCEL辅助账核算。

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

(九)累计折旧本科目核算项目部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

项目部应按照规定的折旧方法与折旧年限执行,本科目只进行总分类核算,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十)应付帐款本科目核算项目部因购买材料、物资、提供劳务应付给劳务队伍的劳务价款。

项目部购入材料物资发生的应付帐款,应按全部金额,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本科目。

如果上述材料物资已经预付购货定金或部分货款的,计入应付账款的借方。

本科目电算化过程中应设置往来项目。

(十一)预收帐款本科目核算项目部按照工程合同规定预收业主单位的款项,包括预收的动员预付款、材料预付款其他预付款。

其常用二级科目应设置如:1、动员预付款;2、材料预付款;3、预支工程款或其它款。

本科目电算化过程中应设置往来项目,上述二级科目未能满足账务核算,可根据实际记账要求适当增减。

(十二)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是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项目管理人员)的各种薪酬,按照“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非货币性福利"、"其它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十三)应交增值税相关科目说明(1)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核算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服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此科目总公司须分项目设四级科目,用以核算每个项目部的进项税。

如:项目部收到进项专票时借:存货/工程施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应付账款总公司每月20日收到项目部汇总的进项专票时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项目部)贷:内部往来--***项目部增值税(2)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核算公司当月缴纳本月增值税额。

此科目总公司须分项目设四级科目,用以核算每个项目部的进项税。

如:项目部预缴税金或申报纳税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项目部将预缴的增值税复印件传到公司时,总公司应记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项目部)贷:内部往来--***项目部增值税。

如果该项目扣除预缴的税金,仍须缴纳增值税的,项目部会计应与总公司会计核对金额后,与月初5日内将本项目应缴的税金转到总公司专用的交税账户内。

项目部做以下账务处理: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总公司收到项目部的款项后,做以下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贷:内部往来--***项目部增值税总公司月初报税并缴纳后,做以下账务处理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3)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核算公司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此科目总公司须分项目设四级科目,用以核算每个项目部的销项税。

如:项目部确认收入时借:应收账款--**业主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总公司为每个项目开具增值税发票后,做以下账务:借:内部往来--***项目部增值税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项目部)(4)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核算月转出应缴未缴的增值税。

月末“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贷方余额时,根据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核算月终转出多缴的增值税。

月末“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借方余额时,根据余额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本科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核算公司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根据转出原因设置四级科目。

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核算公司期末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额。

月度终了,将本月应交未交增值税自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本科目;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本科目。

本月上交上期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待抵扣进项税平时核算只允许借方出现数据。

“待抵扣进项税”专栏用于核算月底收到的采购增值税发票但未来得及拿到税局认证的的进项税额。

次月待增值税票拿到税局认证后,需要将对应的进项税额从该科目转到“进项税额”专栏。

具体的转出分录: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蓝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借方负数(红字)(十四)其他应付款本科目核算项目部除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内部往来和其他应交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付、暂收单位或个人的款项等。

其常用二级科目:1、暂借款;2、社保费;3、保证金本科目电算化过程中应设置往来项目,上述二级科目未能满足账务核算,可根据实际记账要求适当增减。

(十五)核算科目工程施工及其明细科目一级科目工程施工,二级科目为合同成本。

三级科目包含内容:1、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内容包括:(1)基本工资:是指发放给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

如:钢筋加工、木工等生产工人工资。

(2)工资性补贴: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物价补贴,煤、燃气补贴,交通补贴,住房补贴,流动施工津贴等。

(3)生产工人辅助工资:是指生产工人年有效施工天数以外非作业天数的工资,包括职工学习、培训期间的工资,调动工作、探亲、休假期间的工资,因气候影响的停工工资,女工哺乳时间的工资,病假在六个月以内的工资及产、婚、丧假期的工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